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非不说子之,力不足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7:02 体裁作文
非不说子之,力不足也体裁作文

篇一:《非不说子之道》浅析

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说:同“悦”,喜欢、爱慕。

②女画:女,同“汝”;画,同“划”,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理,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了半路不得已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解析

本章中,冉求对于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在作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篇二: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

非不说子之 力不足也

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

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②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③“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术语(20分,全题20分,每个术语5分)

古无舌上音:清钱大昕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36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在上古要合到“帮组”。如“富”、“逼”,从同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不举例扣2分。 三十六字母:默写不能有错字,错一个扣1分。

叶音说:随意改变韵文的韵脚字的读音,反历史的。

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范:动词,作模范。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通、来:使动用法。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贵、重:意动用法。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端:使动用法。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祸:意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为代词前置。 5.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翻译占1分,分析占1分)下有横线者为主语,斜字为谓语。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每句2分)。

(1)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每句2分,指出占1分,黑体字,分析占1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

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1句占1分,指出拗救得满分。)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四个问题(20分,标点、画线5分。错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问答占15分。每问5分。

篇三:北语15-01初试真题(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15-01年真题 2015年古代汉语

11. 解释”古今字“,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今字。

(1)抑或采色不足视于目与?(采)

(2)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弟)

(3)昏

(4)胡瞻尔庭特縣兮!(縣)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

12.用“浑言”和“ 析言”分析下列词语。

(1)言,语

(2)驱,驰

(3)荐,祭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晋君饮赵盾酒。

(3)子路拱而立。

(4)以贤勇知。

(5)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6)豕人立而啼。

(7)从左右,皆肘之。

(8)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1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式。

15.翻译——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三单元《论语-子路》

2014

十一、简答题

1、六书是什么?并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每个举出三个例子。

2、本义与引申义是什么?并举例说明。用例子说明如何确定词的本意。(举三个例子)

十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于是梁王虚上位

2、许子衣褐

3、虏使其民 访诸蹇叔

4、饔飧而治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许行》)

5、暴 寒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6、而贰人主之心略 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8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9. 将以为国之袄祥乎?

10.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庄辛说楚襄王》

十三、给下列字注音

1、大隧之外,其乐也氵曳氵曳 (氵曳)

2、非不说子之道(说)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说)yue

3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枻) yi

4卒卒?(第一个“卒”)

5其言不怍,则为之也难。(怍)

6.太尉为人姁姁。(姁)

7.微夫人之力。(夫)

8.摄提贞于孟陬。(陬)

9

10

十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

2、将以为楚国袄祥乎(袄)

3、学而不思则罔(罔)

4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成公二年》毙

5君子以赦过宥罪。宥

6??访??

7原受一廛而为氓

8伐善。。。

9

10

十五、翻译(25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也。((《礼记·大同》书P211)

2、“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为······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书上P194

2013

十二、名词解释(要求举例子)

1、古今字

2、连绵字

3、析文

4、叙述句

5、古今字

十三、标出以下部首在《说文解字》里的读音

宀 隹 丨攴

十四、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十五、指出词类活用并指明属于哪种活用

十六、翻译句子

2012

十二、单项选择题。(8分)

1、《春秋左传著疏》中“疏”的作者是

①杜预 ②孔颖达 ③公羊高 ④左丘明

2、平水韵的韵部数目是

①61 ②206 ③106 ④28

3、下列四组字中,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①甘箕埋暮 ②则试移富 ③取初伐集 ④本朱朝宴

4、下列各组古注中,著者都属同一朝代的一组是

①高诱《淮南子注》郑玄《礼记注疏》赵歧《孟子章句》

②裴骃《史记集注》郦道元《水经注》杨倞《荀子注》

③刘安楠《论语正义》李善《文选注》王弼《老子注》

④颜师古《汉书注》王先谦《庄子集解》何晏《论语集解》

5、在古书注解中,“一本作”、“本亦作”、“或为”等术语的作用是

①用来改本古书中的读字 ②用本字来说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式古今通用字 ③用来指出同一古书不同版本所出现的异文现象 ④用来表明音读

6、《广韵》的编排方式是

①按206韵部编排,每韵下又分平、上、去、入四声。

②按平、上、去、入四类,将206个韵部分属四声之下。

③按反切下字编排,共分206韵。

④按声纽编排,每纽下又分206韵。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谈卒 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

8、《经传释词》的编者是

①许慎 ②张玉书 ③阮元 ④王引之

十三、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2分)

古今字 判断句 三十六字母

十四、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说明原是哪一词类,如何活用)。(10分)

1、赵主之子孙侯者

2、其右提弥明死之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4、师还,馆于虞

5、云友风而子雨

6、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8、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9、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10、古文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

十五、请依据图例说明汉语声调的变化。(5分)

平(阴平、阳平) 上(上、去) 去(去) 入() 十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本字。(10分)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

3、庄公寤生,惊姜氏。

4、晋人御师必于殽。

5、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6、于是乃以执圭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8、执植其杖而芸

9、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10、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十七、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3、以千金为鲁连寿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也,而有志焉。

9、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0、人一能之,己百之

十八、请将下面一段短语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着方言其言大备然 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2011

十三, 填空10

1, 东汉以后左转最通行的注

2,上下的造字法

3,爱责凭谁是异体字

4,读若 读作的作用

5,西汉的谁整理成楚辞

6,古音通假原则

7,晋侯饮赵盾酒的饮读音

8,蒲伏、缤纷、参差、须臾、犹豫,谁不是双声连绵字

9,诗经四家

10,经传释词作者

十四,名词解释15

衍文 如字 叶音说 读破 词义的更替

十五,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句子不是很完整)20

1.君其问诸水滨 其

2.行李之往来 行李

3.观其辟丸也 辟

4.使人属孟尝君 属

5.三周华不注 周

6.腹犹果然 果然

7.友直友谅友多闻 谅

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

9.夫子式而听之 式

10.闻之于宋君 闻

十六、简答题10

1.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和辞书学价值

2.与现汉不同的语法现象

1)遣太傅羁黄金千斤,文车二四,服剑一

2)岁不我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剧

十七、标点并翻译20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日周六,始四岁;季日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竞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柳子厚墓志铭》

2011答案: 1, 东汉以后左转最通行的注本 《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集解 唐孔颖达疏)

2,上下的造字法 指事

3,爱责凭谁是异体字 爱-愛

4,读若 读作的作用 注音

5,西汉的谁整理成楚辞 刘向

6,古音通假原则 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

7,晋侯饮赵盾酒的饮读音 yin 第四声

8,蒲伏、缤纷、参差、须臾、犹豫,谁不是双声连绵字 蒲伏 缤纷 须臾(要

篇四: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

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②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③“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术语(20分,全题20分,每个术语5分)

古无舌上音:清钱大昕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36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在上古要合到“帮组”。如“富”、“逼”,从同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不举例扣2分。

三十六字母:默写不能有错字,错一个扣1分。

叶音说:随意改变韵文的韵脚字的读音,反历史的。

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范:动词,作模范。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通、来:使动用法。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贵、重:意动用法。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端:使动用法。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祸:意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为代词前置。

5.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翻译占1分,分析占1分)下有横线者为主语,斜字为谓语。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每句2分)。

(1)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每句2分,指出占1分,黑体字,分析占1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1句占1分,指出拗救得满分。)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四个问题(20分,标点、画线5分。错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问答占15分。每问5分。

篇五: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

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②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③“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术语(20分,全题20分,每个术语5分)

古无舌上音:清钱大昕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36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在上古要合到“帮组”。如“富”、“逼”,从同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不举例扣2分。 三十六字母:默写不能有错字,错一个扣1分。

叶音说:随意改变韵文的韵脚字的读音,反历史的。

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范:动词,作模范。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通、来:使动用法。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贵、重:意动用法。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端:使动用法。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祸:意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分,每句2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1分。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为代词前置。

5.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翻译占1分,分析占1分)下有横线者为主语,斜字为谓语。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每句2分)。

(1)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每句2分,指出占1分,黑体字,分析占1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

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1句占1分,指出拗救得满分。)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四个问题(20分,标点、画线5分。错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问答占15分。每问5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