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6:55 字数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字数作文

篇一: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执教者:高山育才中学 陈俊玲

执教时间:2004-11-24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目标:

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3、积累生字新词(从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 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

齐读一遍)

三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 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想不通同学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课

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 深入课文————品味美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抓住关键词,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3、分析品味中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同赏,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4、总结过渡:

我们已领略西双版纳“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的优美自然景观,也领略了“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的人文景观美,而实际上,西双版纳的美又何止这些呢?她的神奇、美丽、富饶,使她在世人的眼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你们对这颗明珠还有多少了解呢?请告诉我,好吗?

(三) 拓展————表现美

1、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2、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我们已充分领略,现在由你来当导游,带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也来畅游一番西双版纳,你会推荐哪个景点?打算怎样介绍?试试看。

四 结束课文

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次走进乐曲,闭目神游,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西双版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五 作业

大家或多或少也到一些风景名胜走走看看过,回去翻翻旧相片,选择你喜欢的风景,写成导游词,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神 心 高高望天树

自然 奇 驰 竹楼映蓝天

“美“————秀 神 悠悠野象谷

人文 丽 往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篇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品味赏析语言,学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 、导入

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台湾阿里山风光如画;隐于山石之间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更是别具魅力,自有神韵。今天我们则要跟随作者李舵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去游历一番,那里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二、通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解决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二) 整体感知————感受美

1、欣赏图片

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在具有当地特色的葫芦丝乐曲声中欣赏一组西双版纳的图片,让我们对西双版纳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幻灯片)欣赏完音乐与图片后,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你所感知的西双版纳。

明确:美丽、漂亮……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在作者的眼中,西双版纳有哪些美丽之处呢?请同学思考: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

的美丽?②作者认为西双版纳到底美在何处?(幻灯片)

明确:①作者从五个方面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 ②西双版纳美在: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美丽的民俗风情。

4、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 深入课文————品味美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抓住关键词,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3、分析品味中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同赏,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4、总结过渡:

我们已领略西双版纳“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的优美自然景观,也领略了“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的人文景观美,而实际上,西双版纳的美又何止这些呢?她的神奇、美丽、富饶,使她在世人的眼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了。

5.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老师先找了一段文字作了一下赏析。(出示范例)

范例:

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地风情画。

赏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对比。一粗一细,先粗后细,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棰”,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之极,也透露出作者十分喜爱的感情。

6.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仿照范例,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并做赏析。(学生自由阅读,品味赏析语段语句,然后互相交流)

7.老师也找了些精彩的语句语段,与同学一起分享。(幻灯片,请学生注意黄颜色的字句,稍做赏析)

明确:

①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插”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

②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用比喻具体描述.........

藤状植物的形状,形象)

③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

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拟人化描写生动展现大象的情态) .

④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勾勒出具有美感的图景)

⑤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生动............................

形象地描绘竹楼外形)

⑥主人家里的老大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雕像。(静态中呈现动态,用比喻表现对傣族老人的尊......

敬和崇拜)

⑦人们在河边涮洗着新摘下来地青菜和衣服;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地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地五颜六色地筒裙,这是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地“浴罩”浮在水面上,他们有时还在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流露作者喜爱之情) ...

⑧坐上竹排在小河上漂流,看着河里一簇簇翠竹、绿树,和眼前的这一切,就仿佛漫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概括了西双版纳美丽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⑨晚上,能歌善舞的傣家少女,就聚集在寨子里的公用竹楼上尽情地欢舞。透过傣家少女优美地舞姿,借着晃动地灯光,我看见在竹楼地一角摆放着几个新做的棺材,这些是寨子里的人为防不测而准备的。眼前跳动的身影,焕发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之快乐,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或许,生...................................死掷在意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恐惧,生的快乐才如此真实,生的片段才如此灿...................................烂。(对照中充满哲理) .

4.赏析了这些句子,我们是否对“作者是怎样在字里行间展现西双版纳的美丽之处”这一问题有了答案呢?(学生稍做讨论交流,理解本文写作特色)

明确:①对照手法的运用;②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不做死板归纳,学生能理解即可)

四、拓展————表现美

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我们已充分领略,现在由你来当导游,带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也来畅游一番西双版纳,你会推荐哪个景点?打算怎样介绍?试试看。

五、小结课文

1、 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次走进乐曲,闭目神游,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西双版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写法借鉴:

(1)用小标题结构文章。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配合表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美。

六、作业

大家或多或少也到一些风景名胜走走看看过,,选择你喜欢的风景,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

板书设计:

西 神 心 高高望天树 自然

人文

双 版

奇 驰 秀 神 丽 往 竹楼映蓝天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 族水 笑对生死 “美“————

篇三:《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篇四: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

1、能在课文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正确描写“壶、悠”2个生字。

2、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5、能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教学重点:

1、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教学难点:

1、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像,引出课题:

1、 观看影像资料:“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大家看了这段风光片后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随机交流,要求说完整、说具体)

2、板书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

学习生字:纳,正音。

齐读课题。

3、那么西双版纳在哪儿呢?

(1)出示课文第一节: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双版纳......

正确朗读。

(2)结合地图图片理解“边陲”: 边疆、边界、边境、边关,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领土。

(3)简介“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西南边界,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在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

14个民族,还有布朗族、瑶族、苗族、回族、壮族等等。

小结过渡:读了第一小节,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第2到第5节,看你又会知道些什么呢?

说明:

由于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去过西双版纳,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因此,在新课导入中通过观看关于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这一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为课文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正确停顿。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西双版纳在我国的__________,这里不仅是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走进村子,你会看到______ _ __,还会看_______ ______ 。

2、拼读词语,随机学习生字。

扁、楼、等:记字方法

砍:做动作理解字义。

悠、壶:书写笔顺,指导描写。

甩:复习翘舌声母:ch sh r

3、 交流齐读填空。

4、 了解课文结构:

哪几小节写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指名交流。(第2、3小节)

哪几小节写动物王国?指名交流。(第4小节)

哪几小节写建筑和各族男女老少?指名交流。(第5小节)

(相机板书)

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词的读音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在生字教学中,根据每个字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的习惯。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既被称为“植物王国”,又被称为“动物王国”呢?

1、 学习“植物王国”,感受植物的奇特

(1)默读课文第2、3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原因。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①用方框框出植物名称

②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耸立云霄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③观看短片,了解“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

④向你的同桌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

(3)认识省略号,初步知道它在文中的作用是列举的省略。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多的特点。

(4)出示填空,引读第2、3小节。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有( )的( ),有( )的( ),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 有可以当( )的( ),还有可以当( )的( )。

(5)用一句话说说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多而且怎样?

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奇特的特点。

(相机板书)

2、 学习“动物王国”,感受动物的珍贵

(1)默读课文第4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动物王国的原因。

(2)小小组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3)出示图片,生用文中话说图片,师随机简介动物特点。

理解词语“悠然自得、五彩缤纷”。

(4)联系生活,了解这些动物非常——珍贵。

(5)引读第4节。:坐在观光车里,你仿佛看到——

说明: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西双版纳植物的多而奇特、动物多而珍贵的特点,通过影像资料、图片、想象说话、交流感受,使学生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有具体形象地了解。通过引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总起句的概念。

3、学习第5节,感受民俗风情。

(1)出示第5节,

过渡引读:当你欣赏完了植物和动物,走进西双版纳的村子时,你会看见---生读。

(2)哪些别有情趣的建筑?生说师出示图片。

(3)还看见什么?交流,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小结:这么多别有情趣的建筑都是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各个民族的人民建造的,他们与动物们和平相处,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生活在这里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因此,他们才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说明:

通过引读使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人民比景色更美,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造就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四 课外拓展

1、看视频(美丽的西双版纳)--------剩余部分(感受那里的人更美)

2、试着根据板书讲讲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建筑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说明:

讲课后读和说的联系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做了铺垫。

板书: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植物王国 2、3 多 奇特

动物王国 4 多 珍贵 景美 建筑 5 多 别有情趣

各族人民 5 多 快乐 人更美

篇五: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单 位:黄麓镇建华初中 执 教: 洪 晓 晨 时 间:2007年10月24日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学习本文对照手法运用以及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形成对西双版纳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对西双版纳美丽风情的热爱。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词、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照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难点:理解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傣族的宗教信仰。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美丽富饶,有壮美的长江黄河,有秀美的西湖桂林,有雄伟的长城故宫,有巍峨的泰山昆仑。今天,我将带同学们踏入另一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还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它就是西双版纳。 幻灯片展示:课题、作者,西双版纳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给字词注音。(见幻灯) 三、整体感知,感受美: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子。

这一节里作者不但用歌词来开篇点题,给全文抹上了浓浓的诗情画意,而且用词很讲究,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哪些词用得好?

学生讨论后明确:“神奇秀丽”,概括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心驰神往”写出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观、涉、登、拍、留”一连串的动词传神的写出了自己在西双版纳的游览经历;“一张张”、“一串串”分别状拍下的珍贵图片和留下的彩色记忆之多。

2、西双版纳的美景不胜枚举,但作者驭繁就简,抓住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五个标题,即是五幅美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西双版纳。

生齐读小标题。思考标题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作用:从五个方面,突出总标题中的“美丽”。)

思考: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质朴淳厚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

思考:哪几幅属于自然景观,哪几幅属于人文景观?

(“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属自然景观,“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属人文景观。)

四、再读课文,表现美:

(先看关于西双版纳的图片介绍。)

西双版纳因为其美,成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选。要求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联想,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 要求:

1、从课文中收集信息组织语言,力求流畅; 2、语气亲切自然。

(同学们认真聆听,然后作出评价。)

过渡:神游西双版纳之后,我们同学发现,西双版纳不仅景美,其实人也很美,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旅游天地”直播室,谈一谈美丽的傣族人民。

(角色分配:一位当主持人,两位当嘉宾,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展现傣家人的美。) 过渡:我们跟随李舵领略到了西双版纳的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他那美丽的语言。

五、研读课文,品味美: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不仅做到景美,人美,语言也美。作者用对照的手法,富有感情的语言,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成功的表达了出来,下面我们来共同品味。

1、对照手法的运用:

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后教师总结归纳:

“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与大象表演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嬉戏”风情画的对照。

最后一段“生”与“死”的对照。 2、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语言:

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例如: “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树上”,这个生动的比喻,既写出了藤状植物的形状,又写出了它们对大树的依赖性、绞杀性。

“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敬的感情。 描绘竹楼的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水之间”,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又点名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标题中的“高高”、“映蓝天”“悠悠”“妩媚”“笑对”无不洋溢着作者的情感。

六、总结: 配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播放美丽图片。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整个一节课我们共同穿梭于美丽的热带雨林,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家都陶醉在美丽的氛围之中,在老师的眼中同学们个个都显得很美。

如果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言行,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置疑:学了本文之后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八、布置作业:

我们美丽的巢湖也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能否选择几处景点, 仿照本文的写法,以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向大家作介绍? 。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反思:

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竹楼映蓝天 笑对生与死

李舵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景美) 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人美)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