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姑娘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0:17 体裁作文
篇一:苗族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民俗风情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一.苗族的待客习俗
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别样的待客礼仪和风俗。
1. 包拉总
“拉总”,苗语谓“地搂”,又称“总站”。“包拉总”,苗语谓睡觉。苗家通常在火炕边用硬木板铺成地楼,离地高尺许,此处不准生人随便上去。到苗家做客,若主人没有招呼坐下,万不可再火炕旁凳上就座,因火炕旁是苗家安灵设位祭祖之地。主人请坐之后,须擦掉鞋底上的泥土。晚上就寝时,若主人请“包拉总”,客人不能上床,必须规规矩矩地躺在火炕旁的地毯上。此时,不能说这是“睡地铺”。“睡地铺”苗家叫“包大斗”,专指睡在地上的牲畜。安排客人睡地搂,是让客人同主人的祖先英灵睡在一起,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2.敬牛角酒
中国苗族待客迎送礼.凡有宾客.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唇边,客人若不善饮酒,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送客之礼与此同.
3.奉鸡心
苗族待客礼仪。苗族人民款待最信任的人,便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人,将鸡心或鸭心奉给客人吃;以此相送,即喻以心相托。但客人不能马上个人吃掉,须按苗家风俗,同在坐的老人分享;以此示自己大公无私,不会有二心,是主人的知己。如果不懂规矩,独食鸡心鸭心,就会受到冷遇乃至被孤立。苗族人认为,鸡心代表人心.以鸡心献给客人,包含着“交心”之意,表示自已的至诚.所以,每有宾客来到,友人一定要宰鸡杀鸭,在宴请客人时,长者或尊者将烹制好的熟鸡、鸭心敬献给客人,表示”同心一意,交
契至诚”.客人接受后,要把鸡心分成苦干份.回赠给在座的诸位尊长.以示自已的心无私,忠诚不二,然后大家才一起食用。
二.苗族人的婚俗
在苗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父母便为他们选择吉日结婚。但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却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这些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是用25斤到30斤糯米面做成的,足有簸箕大,表示结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除此之外,苗族还有一些 更易引人注目的特点。
1. 苗族的爱情婚姻是很自由的,苗族人恋爱不用媒,山歌就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他们本是山歌唱出的果实,如今又用山歌来播散爱情。因为情歌互答,谈情说爱的场所多在集市边的溪畔、竹林、所以叫作“赶边边场”。
2. 苗族男女幽会时,往往以草标作标记,俗称“草标幽会”。
3. 苗族姑娘在出嫁前一面个月里,寨上的姊妹们大都自觉而来相陪。她们一边帮赶制衣裳,一边互学苗歌,以便在婚礼上与别人唱歌对歌,这是苗族婚俗中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在苗民聚居区,姑娘出嫁前,多以唱歌来抒发对父母兄弟的、感恩戴德之情:在杂居和敬居区,受汉文化影响,也有以哭嫁代歌的习惯,有些哭七天七夜,甚至达一月之久。
三.苗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服饰也有明显的不同。不仅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而且苗族服饰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1. 式样繁多,色彩艳丽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南蛮传》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2.被誉为“无字史书”
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意义和由来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
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四.苗族的饮食习惯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
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1.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在众多苗族菜肴中,以酸汤最为著名,其酸香丰富,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苗族同胞居住于大山之中,山高路远,于是乎家家都有酸菜坛,少的一两个,至多的也有几十个。苗族的酸汤是选取来自高山的泉水和自家种植的香糯酿制而成,因此美味独特,酸鲜可口。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2.酒是苗族人民常用的饮料,所以每家都酿制,酒曲亦多自制。自酿有烧酒、甜酒、米酒、刺梨酒、泡酒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五.苗族的建筑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
1.黑瓦房
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四挂、或四柱三挂。木制结构,两侧用竹子编封外糊泥墙。木板房上盖小青瓦,梁柱板壁全用桐油反复涂抹,风吹日晒,乌黑发亮。屋前砌有青石板小坪,搁有农具,风车等,屋前后栽有凤尾竹枫香树或芭蕉林。进门跨过“虎口”是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堂上供有“家先”(祖先牌位);左侧厢房筑有青石火塘,供炒菜煮饭,右侧厢房摆放家具;左右厢房靠后都摆有两张大床,外用青色蓝色土布大蚊帐罩住。帐内设有壁柜;主人家凡值钱的东西多藏在大蚊帐内。
2.吊脚楼
吊脚楼苗家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吊脚楼通常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择通风向阳处开窗。窗棂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海、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织绵、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
所,和土家吊脚楼不同,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
六.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历经筛选才世代流传、千百年不变或改变较少,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而直接的表现形式,苗族传统的节日对其民族精神、个体需求等发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开年节和芦笙节,影响比较深远。
1.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芦笙节
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创造和继承。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也附着历史的痕迹与色彩,表现出来就是更多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传说中的文字却早已失传,每逢节日,就会邀请德高望重的寨头史诗或者巫师口传族源、神话、史诗等历史事象,使子孙后代牢记住祖先的创造和功德。所以苗族的传统节日不仅娱乐身心强化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还绵延了历史,丰富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篇二:苗族小姑娘
金色·向日葵美术 创意造型 教案 第 课 课题: 苗族小姑娘
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的服饰,头饰的形状特点。
2.主要用色,花纹的造型。
教学重点:少数名族的服饰,头饰造型纹理特点,颜色搭配 教学难点:人物结构把握,服饰头饰的设计
教学准备
刮蜡纸,棍子,范画,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偶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名族,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还有一些其他什么民族呀? 生:傣族,土家族,苗族
师:老师家就来了一位苗族小姑娘,她叫银银。可是早上起床的时候银银发现她的饰品都不见了,原来是淘气的大花猫看见她的衣服首饰都很漂亮,就把头饰和衣服都叼走了,银银很伤心,小朋友们我们帮帮她,好不好?为她设计一顶新的头饰吧!
生:好!
二、欣赏图片,苗族小姑娘。
师:我们看到图片里面苗族小姑娘穿带着亮晶晶的魅力头饰啊,我们看看上面有
什么呢?
生:花
师:有细小的吊坠,有许多的碎花,链子,脖子上带着银项圈,项圈上有许多的
一圈圈的银环。苗族姑娘喜欢跳舞,那这些首饰就会随着舞动发出叮咚的响声,很是悦耳。小朋友觉得好不好看呀?那我们赶紧给银银小朋友设计她的新首饰好不好?
生:好。
师:动笔之前,我们来看一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很好看吧,我们加加油,跟他们比赛.
三、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讲解刮蜡画的技巧和方式。
四、评析作业
教学图片:
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篇三:海南苗族的狩猎方式
苗族是海南岛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以南的山岳丘陵地区,散居于各山麓地带。历史上,海南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非常单一,除了拓荒种植山兰稻米和播种青菜、以及饲养少量家禽以外,渔猎便是他们唯一获取荤食原料的重要生产方式。有史以来,他们一直都以这种生产方式维持生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关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止私人持有枪支弹药的政策法规,他们这种以捕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行为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我今天发表这篇帖文并没有提倡人们去猎杀野生动物的意思,仅在于向世人揭示,苗族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通过怎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猎物的演变过程而已。
所谓渔猎,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去捕杀野生禽兽和鱼类,这也是苗族人在那个年代里为了维持生计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自然法则,并非暴殄天物之过。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繁衍生息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向自然界有所索取。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渔猎知识和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所以说,苗族的男子汉们人人都要学会和掌握好渔猎这门技艺,这不仅是他们自身的生存之道也是苗族姑娘在选择夫婿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必须的“游戏规则”。
苗族和黎族一样,早期(民国之前)所使用的狩猎工具都非常简单,只有自制的弓弩箭矢、长矛、竹签、套索、陷阱和毒药等,后来(即民国之后)他们才用捕获的猎物与汉人换取枪械弹药等。有了猎枪之后,他们捕猎的过程就更为显得既轻松又容易,所捕获的猎物也就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就把剩余的猎物用盐巴腌制或烘干储藏起来,或把那些在他们眼中看来没多大用处的猎物副产品,如:狐皮、獭皮、黄猄皮(即海南麂子)、熊胆、熊掌、豹骨、鹿茸、鹿胎、鹿筋、鹿膏(胶)等物拿去与商贾兑易更多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或换取货币。
过去,海南苗族人都选择在深山老林里居住,没有固定的居所,频繁迁徒于各山之间,一个地方最多也就住上个两三年,待砍伐完这片山林又移过那座山。他们的生产方式也非常简单,除了种植山兰稻和饲养少量家禽以外,就是靠捕鱼、狩猎维生了。所用的捕鱼工具和狩猎武器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既简单又粗糙。 苗族人捕鱼所使用的工具品种虽然多种多样,但最为常用的传统渔具大致有:鱼钩、鱼篓、撒网、拖网、鱼栅、弹(tán)射箭、毒鱼草等。还有一种就是叫“鱼床”的渔具,这种渔具比较特别,只有少数人会制作使用。有些人捕鱼甚至什么渔具都不用,只是潜入水里徒手捕捉活鱼。
对于不同的渔具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捕获的鱼类也有所不同。苗族人最早使用的钓鱼钩并不是现在这种使用钢质材料制作的鱼钩,而是把铜板(清朝以前流通的铜质货币)捶打琢磨成的。渔线也不是现在这种胶丝线,而是从一种生长在野生棕榈科植物(南椰)身上抽取的天然纤维丝,或用自种的白麻纤维搓成的细丝线,这种人工搓制的渔线在使用前必须涂上一种树脂以防水,而从南椰树身上抽取的天然纤维丝则不必涂抹树脂,它自身就有一层蜡质具有防水功能。这种自制的鱼钩和渔线做工粗糙,在水里目标比较明显,不易钓到小鱼,只能钓些两三斤以上的大鱼。要想钓不同的鱼类所使用的鱼饵也各异,若使用生长在河流沿岸的野生果子为鱼饵,钓到的是一种叫“鮶鱼”的鱼,若使用小鸟小鸡等为
鱼饵,那钓到的便是鳗鲡鱼或河鳖,而使用蚯蚓、虾米为鱼饵,所钓到的则为体型较小的鲮鱼了。
再来说说苗族的捕鱼工具之一 ——渔网。
海南苗族人很早以前就已经学会制作和使用渔网了。最早用于编织渔网的原材料都是取自于天然纤维,如自种的白麻、野生的黄麻等。他们搓制一条用于编织渔网的麻绳需要几个月至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了编织一张渔网,他们往往得备上几年的材料。所以他们把渔网视为最珍贵的家底财产!倍加呵护。当他们捕完鱼回到家后既立即清洗干净粘在渔网上的泥沙,抖掉挂在网上的杂物,晒干水份再涂于树脂,并悬挂于靠近炉灶的地方,保持干燥状态。这样做有两大好处:其一是具有防水作用,不致于被水份浸湿沤烂渔网;其二是涂了树脂的渔网呈半透明状,撒在水里不易被鱼儿发觉等。
古老的网坠子是用天然小石子或粘土烧制而成的,这种网坠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互相碰撞而破碎,后来人们就取铜币熔化后倒入模型内制成铜质网坠子,这种铜质网坠子虽然坚固耐用且不渗水,但制作成本太高。所以,在苗族人看来,认为凡是家有铜质网坠子的必是富贵人家!到了民国后期人们才逐渐改用铅来制作网坠子,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据渔猎经验较为丰富的老辈们说,其实苗族人编织渔网是很有讲究的:开始编织一张渔网时通常选择在农历的初一日,且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于黑暗中凭借触觉和熟练的编织技巧起步渔网的始端,不许使用任何照明工具辅助照明。据说这样编出来的渔网拿去捕鱼,收获就会大大倍增,但在我看来,这也许只是对编织者在编织方面这门技艺的熟练和掌握程度的一种严峻的考验罢了!
渔网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上节已经介绍了古时候苗族人制作渔网所使用的原材料,这一节接着介绍渔网的种类和它的使用方法。
苗族人用于捕捞鱼虾的网具通常有五到六种:撒网、拉网、捞网和铺网,其中捞网就有带把柄和不带把柄之分,铺网也有两种,一种是铺设在水底的,一种是铺设在水面上的。
以下将各种网具逐个介绍它的形状和用途:
撒网,——撒网完全张开时呈站立的锥形,高约三至四米,网底部四周均匀吊着网坠子和网袋,主要用于迅速罩住较浅水位里的鱼虾,作业时单人操作,可网住大小不均的鱼虾。
拉网——完全张开时呈长方形,上部有网纲和网浮子,中间多网目,底部均匀吊着网坠子。所捕获鱼类的个儿大小一致,这完全取决于网目的大小。拉网主要用于捕捞较深水位的鱼儿,捕鱼时可当时作业也可隔夜作业。当时作业是把拉网完全张开放入河水里围住一定范围,然后在拉网的范围内拍打搅动河水,鱼儿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时钻入网目而被网目卡住颈脖被擒。隔夜作业是于黄昏时刻把拉网完全张开放入河里,人回家睡觉去,等待天黑鱼儿四处游动觅食时自动钻进网目而被卡住颈脖坐以待毙。使用拉网作业时可单独操作也可双人作业,一般当时作业时,宜双人进行,而隔夜作业时则单人可矣。
捞网(带把柄)——带有长把柄的捞网一般都和毒鱼草一起配合使用,用于捞取中了毒但未完全死亡还在水面垂死挣扎的鱼虾。作业时单人操作。
捞网(不带把柄)——不带把柄的捞网有点像圆形的簸箕,口径大约有80至100厘米。主要用于捕捞浅水位处的鱼虾。使用时,须预先砍下一些特种树的枝叶并捆成捆放置于河边浅水位处,等上一天或更长时间,待鱼虾聚来啃食树叶时,人提着捞网轻轻地从树枝底下伸过去,然后迅速连带整捆树枝和捞网一道提起,并把躲藏在树叶内的鱼虾抖落在捞网里。使用不带把柄的捞网捕捞作业时多是单人操作。
铺网——铺网分为两种,一种铺设在水底,一种铺设在水面上,两种铺网的面积都有三到四个平方。使用铺设在水底下的铺网做捕捞作业时,把铺网铺设在河底,网内放置已经烧焦了的小型动物或炒熟的碎米,等上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待鱼虾聚来啃食网内的食物时迅速提起铺网。使用铺设在水面上的铺网时须熟悉并掌握最佳的捕捞时机,一般于农历的三四月份内下第一场雨时使用。在那段特定的时间里,有一种鱼集体从较大的河流游向小溪涧去排卵繁殖后代。这种鱼在往小溪游去排卵时遇到溪涧里的瀑布也会竭尽全力向上跳跃,人们掌握了这种鱼儿的活动规律后就在瀑布下的水面上铺设铺网,多数鱼儿在跳跃瀑布的过程中都纷纷跌落入铺网内而被擒。
捕野禽工具的种类和使用途
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几种渔具和各自的使用方法,还有鱼栅、鱼篓(笼)、弹射箭、毒鱼草等捕鱼工具,依我看,就无需冗笔赘言了吧。
在这一节里,我们该说到狩猎使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了。先来说说苗族人过去用于捕捉野生禽类的工具,最后再谈及猎捕野生兽类的武器吧。
过去苗族人常用于捕捉野生禽类的工具主要有:弓弩、套索、罩网、夹子、粘胶等。这些工具亦都是自制的,有些是一次性的,就地取材随做随用,有些是长期性的,一次制作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先说捕禽首选工具——弓弩:弓弩箭矢属永久性武器,具有制作容易、使用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射杀体型较大的禽兽,使用时蹲守在长满野果子的树下,等待飞禽来啄食野果时瞄准发射。用于射杀体型较大的野兽时,箭头必须涂抹上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毒液,否则会被野兽带着箭矢逃遁而白费劲。用于射杀体型较小的野禽时则不需涂抹毒液。
用来捕捉野禽的套索有两种,一种是套爪子的,一种是套颈脖的,两种都是一次性工具,就地取材,现做现用。套索主要由弹杆、活动杠杆、机关、固定架和绳索组成。套爪子套索的制作方法是:把绳索的一头绑在固定架上,一头绑在弹杆上,中间留个打了活结的圈套平置于活动杠杆上,当野禽落在活动杠杆上时触动机关,弹杆弹起带动绳索勒紧打了活结的圈套套住野禽的爪子。套脖子套索的制作方法跟爪子套差不多,只是圈套子是垂直而已,制作完毕即放置于野禽经过的路上,待野禽的脖子钻入套内触动机关,弹杆即刻弹起。
罩网——用于捕捉飞禽的罩网形状跟渔网差不多,有时也可以用渔网代替。捕捉飞禽时完全张开架设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地上放置鸟禽喜爱的食物,待鸟禽钻到网下啄食食物时,人立即拽动绑在撑杆上的绳索,罩网失去支撑随即塌下来罩住鸟禽。这种罩网只能罩住体型较小的鸟禽,因为体型较大的禽类警觉性太
高不易罩住!
夹子——用于捕捉飞禽的夹子也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一种是用竹子做的,构造相差不大,都由弹杆、夹片、机关、活动杠杆和固定架组成。使用时架设在野禽经常活动的地方,当野禽自由活动时触动机关而被夹住。这种夹子也可以用于捕捉小型兽类。
粘胶——粘胶也是苗族人常用的捕禽工具之一,这种粘胶是用一种天然植物提炼的。使用时涂在长满野果的树枝上,待鸟禽飞来光顾野果时既被粘住,越是挣扎就粘得越多,直到无法动弹而被擒。但是这种粘胶只能粘住体型较小的飞禽,体型大的飞禽劲儿也大,当飞禽的劲儿超出了粘胶的粘度时就容易逃脱。 猎捕野兽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旧时海南苗族人常用于猎捕野生兽类的工具主要有:弓弩、陷阱、套索、竹签、火药枪(近代)等。
苗族人使用弩箭射杀较大的野兽时,箭头必须涂抹上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毒液,当野兽中箭时毒液通过伤口的血管迅速流入心脏而死。
使用陷阱捕捉野兽时,在野兽经常活动的地方挖掘一个底径比口径稍大,高约两米以上的陷坑,坑口架几根细棍子并盖上树叶,再在树叶上轻轻地铺上一层干松的浮土,陷阱就做成了。陷阱所捕获的猎物都是活的,要提取它,得用石头砸至死才能提取。
套索也有两种,一种是套脚的,一种是套脖子的。跟套野禽用的套索结构相同,只是所使用的材料都比套野禽的套索大得多。
使用竹签捕捉野兽时,选用最老的山竹子削出一头非常尖锐的锋芒,倾斜约40—45°角插在野兽经常活动的地方,锋芒部分朝上呈半圆形摆开,通常须摆放两到三行(háng)且高低参差不齐,制成竹签阵。再在竹签阵内设置一个触发器,触发器由横置的弹杆、拌绳、触发机关等部件组成。当野兽进入竹签阵内触碰拌绳时,拌绳带动触发机构,横置的弹杆迅速弹回,打到野兽身上,野兽突然受到击打而惊吓,慌不择路奋力奔跑,一头撞在竹签阵上,被锐利的竹签扎入体内各处千疮百孔而死。
苗族人用于射杀野兽的猎枪是近代才从汉人那里买来的,主要是以黑火药为动力的粉抢,所使用的子弹头呈圆球形,有铜质、铁质、铅质弹头等。这种猎枪的杀伤力很大,可以一枪毙命,但响声也很大,如果一枪不能击中猎物,就会吓跑猎物,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同时放入几粒或几十粒子弹一起击发,这样,命中率就大大的提高。这种猎枪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打击效果好、捕获率高等优点,而倍受人们喜爱。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猎枪作为一种危险性武器被政府悉数收缴,从历史舞台上永远消失了!
苗族人狩猎的几种方式(最后一讲)
苗族人狩猎时分为单独行动、结伴而行、集体围捕等几个方式。无论是一个人单独行动还是集体捕猎,他们一般来都选择在农活比较稀疏的时候进行。 一个人单独捕猎时,通常采用蹲守、跟踪、下套、设陷阱等方式进行,所获得的猎物就独自带回家里一家人享用,有时也会分一点给邻居亲戚们共享。如果
捕获的猎物较大时,一两顿也吃不完,他就拿来放在坛罐内腌制成酸肉或晒成肉干,以备农忙的时候没空捕猎时享用。
结伴而行的打猎方式通常以三至五人为伍,一般采用跟踪、围捕等手段进行。无论工种与功劳,所捕获的猎物平均分配,不存在以劳计酬之别。
苗族人的集体捕猎方式多用于围捕,人数不限,无论是纯爷们还是全村的男女老少,个个都可以参加,人人有份,所获猎物人均一份,就连背负在娘背上的婴儿也算一份。农历的五月至九月为最佳围猎期,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是海南的雨季,山里的泥土湿润松软,野兽所到之处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很容易辨别猎物的活动踪迹。围猎时,扛枪的爷们悄悄地进到发现存在猎物活动的地方,把整座山头或峡谷围成一个包围圈,手无寸铁的孩童或妇女们则分成两三组深入包围圈内大喊大叫,当野兽受到惊吓时便会向外突围,被围守的扛枪的爷们举枪击毙。这种集体狩猎方式一般都收获颇丰。
作者:海南省保亭县什赤村 李 杰
2014年8月
篇四:苗族风俗人情
苗族民俗风情
摘要: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
关键词:民族风情 礼仪 服饰 婚俗 建筑 习俗
正文: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
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
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
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
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篇五:苗族婚姻习俗
苗族婚姻习俗
白苗的自由婚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苗族青年男女的相互认识,一般是通过走亲串戚、喜庆节日聚会来实现。比如:正月初一到十五,苗家在屋外或山上搭棚,然后焼上柴火寨里姑娘们围火儿坐,每人手里都有活干,有的刺绣,有的蜡染,有的等着自己心爱的人到来,小伙子们则成群结队在棚外吹芦笙、吹口琴、唱情歌,想方设法把自己心爱的姑娘引出来,然后相互倾吐爱慕之情。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年”。秋收过后,秋高气爽,苗族小伙子们走在月光下吹奏芦笙、口琴到苗寨路头,姑娘们就会闻声而来,朦胧的月色下就是他(她)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月亮”。很多青年男女就在“串年”和“串月亮”中自由恋爱了。
相知相爱的男女青年二人大多数就会私下定了终身,男方就会把女方悄悄带回家,这就叫“走月亮路”。有的也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行事的,比如男方父母居心要娶某姓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缘配,事先商议订下来,便请来两位媒人,准备一点酒水,杀一对鸡(公母各一只),饭肉弄好后,就摆上桌子。边喝酒边看鸡头鸡卦。鸡头由二位媒人各吃一个,公鸡的两支卦(股骨)由二位媒人各吃一支。母鸡的两支卦(股骨)由同桌老人和主人吃,吃鸡头鸡卦的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吃肉保骨,吃完以后,就将鸡头骨和卦露出来判断这门婚姻的吉凶祸福。鸡头着重看五个方面:
1.鸡舌骨筋的三个叉,向内弯曲者谓之百事享通,万事大吉,向
外弯曲谓之不吉利,有口角或者多有话讲。
2.眼腔骨里的一对鸳鸯,用一碗清水来漂浮鸳鸯,用筷子搅清水几转,水转停后,看一对鸳鸯停下来是否头对头,头对头的叫鸳鸯相合,即夫妻相配,白头到老,恩爱千秋 。如有一支调头或调尾者,就意味着这一对人情不投意不合或半途相分相离。雌的代表女性,雄的代表男性。可以判断是男变心或女变心,是否亏男还是亏女之兆。
3.看鼻中格的镜子是否破损是否光亮,不穿眼洞,光亮干净者为佳。意味着这一对夫妻前途光明远大,一世安然无恙 ,子孙发达,富贵荣华。如果镜子穿眼或有红黑污点,谓之有疾患或有伤残之灾。
4.看头顶骨,头顶骨干净洁白者大利,否则亦有忧患之灾。
5.看上咀壳,闭缝者为佳,张开者有口舌纠纷。
看鸡卦,着重是看骨头的眼点,成双成对,颜色鲜黑为好卦,意味着婚事享通,永远吉祥,鹈鹅百福,如有骨眼系单数,顺筋生或猪蹄叉,意味着这桩婚事周折,或口角纠纷,或半途丧偶之凶兆。
当然,有的人家不信这个邪,还是去联了这门婚姻,可是有的人家只看鸡头鸡卦不祥,这桩婚事就此罢论。不再提,以后另娶别家之女为媳。
鸡头鸡卦看完后,如果是一付好卦,二位媒人便包着鸡卦,小心放在身上,披着主人准备好的羊毛毯一 床,拿小点锄一把,跨尖刀子一把(刀子标志着宝剑),押刀钱若干,一壶酒揹帯着,从男方家中起程去女方家说媒。媒人走出门外后就调头面向主人家中堂,恭手向男方父母作揖道谢三声:“道谢了主人家,道谢了主人家,道谢了
二位主人家”,然后转身向女方家前行。
二位媒人走到女方家,缓缓走进堂屋,向女方家的火灶正时针转三转,把羊毛毯挂在女方家中堂屋壁头上,其挂法是:要媒说长女,就挂在大中柱上;要媒说次女,就挂在二柱上;要媒说三女,就挂在小中柱上。挂好后,媒人倒双杯酒给女方父母,并开口唱讨婚歌,其词如下:
开天睦婆开在前,造地睦优造在先。
睦婆有儿没有媳,睦婆瞌睡眠不着。
睦优有女没有婿,睦优有觉睡不香。
睦婆要请我媒人,来到睦婆房中堂。
睦婆捉来鸡一对,睦优摆好酒和肉。
给我媒人吃了后,睦婆睦优来商议。
请我媒人把路走,要给睦婆理婚姻。
媒人来到半路上,抬头看在路前面。
一样什么也不见,只见半路有棵藤。
分作三丫往三方,一丫牵上去云南,
一丫分下去四川。二位媒人弯着腰,
觅着中间那一丫。走到主家房门前,
媒人抬头来观看。只见主家堂屋中。
载着一棵好鲜花。媒人开口要移去,
栽在我主房中央。来年开花有好模,
对岁结果成好样。啊!主人家。
交女歌
交女歌是白苗族结婚时的一个主要环节,各种礼仪结束后,男女双方证人在婚礼桌的两边就坐, 双方二位执事老人坐上桌,把男方父母请在后侧站好。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对新铁铧放在桌上,这对铧口就是结婚夫妇的一个见证物,想毕“铁证如山”的这句古语就是这样诞生的吧!铧口上面倒上一碗酒。媒人就唱起名为“头尾角”的婚歌。其词如下:
从前天着在前时,睦僰睦优理婚根,
睦僰要睦优牲牛;以前地着在前时,
睦僰睦优理婚事,睦僰要睦优牲畜。
今天天着到此时,睦僰睦优理婚根。
媒人拿起铁铧口,倒上一杯苦辣酒,
有话媒人就来理,理起主家牲畜魂。
从前天着在前时,睦优睦僰不理婚,
睦优不断牲畜魂。今天天着到这时,
睦优睦僰理德婚,睦优要判牲畜魂。
今天睦优婚期到,媒人接起铁铧口,
倒上一杯苦辣酒,放在这个铁铧尾,
铁铧尾阿铁铧尾,铁铧尾上尾必扭。
我拿铁铧没搁处,要将铁铧给寨主,
主家二位寨老人!
今天睦僰婚事落,媒人接起黑铁铧, 倒上一碗上酸酒,放在这个铁铧头, 铁铧头阿铁铧头,铁铧头上头必绕。 我拿铁铧没处搁,要将铁铧给寨头,
主家二位执事人!
时倒一天向今天,媒人拿起铁铧尾, 铁铧尾阿铁铧尾,媒人拿来没放处, 要将铁铧放平地,树起寨老栓牲柱。
今天主家婚期落,媒人接起铁铧头, 铁铧头阿铁铧头,媒人拿起没处搁, 要将铁铧放坝中,树起寨头寄牲柱。
今天拿起铁铧尾,媒人想来没放处, 媒人要将铁铧尾,交与寨老的手头, 寨老拿去放墙壁。媒人拿起铁铧头, 拿起铧头没处挨,把它放挨执老怀, 执老拿去放壁坎。铁铧尾与铁铧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