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七桥瓮湿地公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1:22:23 体裁作文
七桥瓮湿地公园体裁作文

篇一: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湖泊驳岸设计研究

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湖泊驳岸设计研究

摘 要:对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的驳岸线坡度、厚度,和河流湖泊边界岸线形态及和园林植物景观及人工湿地系统生态的多样化设计情况进行了调研。讨论了不同驳岸对人工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效果和生态多样性有不同的影响,指出驳岸边线设计用于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一些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驳岸边线;湿地植被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The research of the design of river bank in Nanjing seven bridge urn

wetland park

Abstract: Researched the gradient and thickness of the river bank and the shape of the river bank and plant landscape and zoology in the man-made marsh system in Nanjing seven bridge urn wetland park. Discusse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biodiversity because of different designs of river bank and plants. Pointed out som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gardening landscape by designing the river bank.

Key words: river bank; wetland plant diversity; biodiversity

1 引言

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是位于南京东南,沟通运粮河和秦淮河,有较长的驳岸线。由于河流从河岸到河心的水位线不同,造就了水生及湿生植物的种类多样,再加上水生及湿生植物群落能吸引众多小动物及微生物来聚居,使河流或是湖泊的生境更加丰富。湖泊生境的营造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水的平面形态,水的剖面形态及水岸空间设计。

2 水的平面形态设计

水的平面形态控制着水体与陆地交接的边际的长度以及凹凸变化,并影响着湿生植物生境。曲折的水体岸线往往比直线的水体岸线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境空间。这种曲折可以模仿自然溪流的形态,在流水的力量作用下构成的河道弯曲或湖岸边凹凸婉转与隆起平伸等边线显示出更为流畅、稳定的自然线势。湿地公园的水的平面形态以自然河道为蓝本,设计形式优

美,自然的水系廊道,为植物提供多种多样的生境空间。具体设计是应符合的要求有:

1水面边缘形成“四不像”的形态,避免由于类似于某种形象而容易误导人的视觉联想。曲折的岸线增加了岸线的长度,为湿生植物提供了更多的生境空间。

七桥瓮湿地公园利用两河现状加以修改形成如下图的岸线。

2水面应由一个主要空间和几个次要空间组成。为避免园路阻断水系廊道,采用桥、汀步等保持水系廊道的链接,促进水和矿物质等养分的流动。如下图。

3在岸边主要观景点的视野范围内,岸线凹凸曲折变化应不少于三个层次,水面较大时可以用湖心岛作为调节。一方面,水的凹岸、凸岸由于受水的冲刷不同而影响植物的分布,凹凸变化多一位这不同的生境空间也多;另一方面,水中的小岛增加了水中的异质生境空间,同时还丰富了水体景观。

在利用水进行生境营造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水体的平面形态尽量保持自然弯曲的形态外,在设计中要注意处理水流线路和改造河床的物理特性,以创造出接近自然的水流道路,并有不同的水流流速带。具体来说就是低水位的塘底(在平水期、枯水期时水流经过)要弯曲、蛇形,塘底要多孔质化,营造出水体流动多样性以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水体的平面形态设计要随场地地形和功能而定,做到灵活、收放有致,符合统一和谐、自然均衡的美学原则,尽量避免如简单的图形、矩形等过于规整的形式。

3 水的剖面形态设计

剖面的形态设计对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应根据需要设计一定量的异质空间。多变化的水体剖面形态会影响水流的方式、速度等,使对完成其生态功能过程的同时为各不相同的生物分别找到各自适宜的生存环境。比如在浅滩的水流急而浅,细沙被水流冲走,砾石悬摆浮搁,空隙较大,称为水生昆虫及附着藻类等多种生物的栖息地;而在深潭处,水流深而流速缓慢,是鱼类休息、幼鱼成长的理想场所。

剖面不同的水深环境为不同的水生植物提供生境空间,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有不同的水深要求。如挺水植物种类以水深30-100cm为宜,而沼生、湿生植物种类只需20-30cm的浅水就可以。尤其是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条件,这样可以加强水体内硝化—反硝化反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分解,净化水质,并为水体内生长的各种生物提供营养。

在进行水体设计时注重对其剖面的形态设计,尽量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多样化的剖面形态,在设计中注意形成交替的浅滩和深潭,即水体底部的标高要多有变化,尽可能不设或是少设挡水的建筑或是建筑物,以确保水流的连续性;水域到陆地间要确保有个过渡带,使在不同水位的情况下都能接触到自然生态的岸边。

对比成都活水公园与七桥瓮湿地公园的水剖面形态,前者很好的做到了多样化的剖面形态设计并充分利用不同的剖面进行因地制宜的湿地植物栽培,在水净化处理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率作用,而后者过于单一的岸线处理,没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因素,十分遗憾。 4 水岸空间设计

复杂而多样化的生境是自然系统维持平衡的必要条件。生境营造应该突出多样化的特点,异质空间是复杂的,也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其中岸边环境是水体系统与陆地系统的过渡,水岸边线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异质空间。因此,水岸空间是湿地生境中的重要生境空间。

4.1 过渡带与生态交错带

水岸边线是随水位变化而变化的具有水、陆两种生态环境的过渡带,它不仅能预防和缓解洪患,还具有单纯的水、陆空间不具有的特性。

过渡带指由生存方式和栖息环境互不相同的微生物、植物、昆虫、动物等共同组成的生活空间,是不同生态体系衔接、过渡的中间地带。过渡带又是两种环境转换的边界和界面,生态学上称为“生态交错区”。在这个区域内,各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极为活跃,且通常分布有鸟类与可供打猎的动物,其数量和种类都比其内部更为丰富。河流的岸边由于水位变化、河岸侵蚀和泥沙淤积等因素,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中。但对生物来说,这里具备了可供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三大要素,旺盛生长的芦苇等植物,为小鱼及虾蟹等低等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原本丰富的自然景观状态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4.2 岸线的多自然化处理手法

水岸是生境营造中重要的生境空间,设计时针对不同的岸边环境,应采取不同的水岸空间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4.2.1 自然缓坡护岸 在坡面较缓、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自然式缓坡护岸是理想的选择。这种方法是以岸边湿地基质土壤与原有的平缓坡地上的表土自然相接,现场表层中富含植物种子,小虫和细菌等,也可在土壤中引进其他种子,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并形成陆生到水生的自然过渡。

4.2.2 抛石护岸 对于考虑防洪要求、流水外力较大的岸线,采用抛石护岸稳固性高,比较安全。对于具体情况,抛石护岸又可分为干砌护岸、半干砌护岸和石笼护岸等几种形式。

干砌护岸是指从堤脚下端开始,按由大到小顺序向上垒砌石块,并在石缝间填土,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这种方法有利于鱼类和植物的生存,但是对流水的抵挡能力有限。

半干砌护岸,在水流较为湍急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法是用混凝土格子加固干砌石护岸的下部,使卵石一半被混凝土固定,另一半悬空,这样既能抵抗洪水的冲击,又能确保生物的生存。

抗冲刷力强的石笼,对于水流转弯或是水流冲顶位置等冲击力特别大的岸线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石笼是以耐久性强的铁丝笼罩内置石块而成的,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对现场环境适应性强。但由于石笼空隙较大,必须给其覆土或填塞缝隙,否则容易形成植物无法生长的干燥贫瘠环境。

4.2.3 植栽护岸 这种护岸形式适用于坡度较大、亲水性不强,或是需要帮助鱼类逃避敌害和提供遮荫场所的岸线,而且针对不同情况,护岸方式和植栽类型都要进行灵活处理,比如对于坡度较大的岸线,可以用木质栅格或是粗圆木桩形成稳定的堤岸隔墙,再在木桩框间回填土壤,做成梯田式的植物种植台,根据设计意图和水位高低栽植树木、灌木或水生植物,以达到绿化美化堤岸、固着土壤的目的。

4.2.4 亲水岸线 为了满足人的亲水需要,在景观优美的岸边设置栈桥式亲水岸线,临水架空的栈桥随水位高低不同而显现错落有致的形态,并能接近水和各种亲水植物,既不破坏生态,又令人们充分领略到自然之美,且有科普教育的功能。

5 结果

利用多自然化的手段对水体的岸边环境进行生境营造,就要建立一个水体与陆地自然过渡的区域,使水面与陆地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植物、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水体与植物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科学合理和自然化的水岸处理,是湿地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特征,对建设多样化的湿地景观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王浩,汪辉,王胜永,孙新旺.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赵思毅,侍菲菲. 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王云才,韩丽莹,王春平. 群落生态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陆健健. 湿地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篇二: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

摘要: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湿地以其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城市湿地公园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而作为在湿地中起主要作用之一的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城市湿地公园中,由于一些施工技术问题和管理不当的行为,致使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没有发挥其本身的生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七桥翁湿地公园为例,浅析湿地植物的施工和管理问题。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湿地施工管理;湿地植物

Evaluates from seven bridge old men wetland park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wetland plant

Abstract:

The wetland is called “kidney of the Earth”, it with the forest,the sea juxtaposes for the whole world three big ecosystem-types. The wetland by its unique and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ociety and the economical function, has received society's widespread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and takes seriously. Under the wetland eco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premise, the urban wetland park more and more is also known by the people and accepts. But takes in the wetland of a plant leading roles, is improving the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he unreplaceable function. But in present's urban wetland park, because som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question and manages the improper behavior, causes in the urban wetland park the plant not to play its ecology role. South of this article the capital city seven bridge old men wetland park is the example, the brief analysis wetland plant's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question. The uti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one material in road surface paving

前言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

湿地公园中的湿地景观多为人工湿地,而人工湿地主要由各种具有透水性的基质、水生植物、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和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五部分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种群。可见植物在湿地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提高湿地中植物的认识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好湿地植物,做好前期施工和后期管理不仅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

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南京东南部,北起

石杨路,南至纬七路,占地总面积约1000亩,由秦淮

河与运粮河围合而成。景区功能分区分为:入口景观

区、湿地休闲体验区、森林资源区和生态科技展示区。

1.1 入口景观区:

公园入口处以对称式布局,景石上刻“七桥瓮”为公园的入口标志。入口不远处就可看到一个大型的木质舞台,舞台周围的山坡上有一处大型的叠水,不过叠水并没有向下叠,而是形成了一个死水塘。

1.2 湿地休闲体验区:

观景台、水上休闲茶室、观景塔等,让人们能够零距离与湿地接触,本应当是人们观赏湿地风光的好地方,各种爬行动物及鸟类活动的天堂。但是在我们参观过程中,并没有各种生物的聚集,并且可见一些植物枯死烂死导致臭气熏天的情况。

1.3 森林资源区:

以大面积的交互林带来恢复原有居民点对环境的破坏,突出原生森景观,景观小栈道穿插林间,但是并没有看到配合标识简介牌。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缮造型别致的森林小屋反而成为了整个公园的亮点。供人们休憩、享受自然。

1.4 生态科技展示区:

生态科技展示区由生态科普教育中心、活水园、生态体验园、原生态土坡四部分组成。其中,生态科普教育中心的建筑形如一只趴在树面上的幼虫,但是很可惜的是已经停用。

七桥翁湿地公园作为一个公园,里面的服务设施和教育宣传欠缺,与人们的互动性颇少。公园内非湿地景观做得不够精致,多处存在后期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湿地景区,湿地景观没有成为亮点,只是在公园中零碎的看到部分湿地景观;并且景观中没有着重的主题植物,没有突出个性和特色,同时可见多处植物的管理不当。整个湿地景观并没有凸显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生态性能。

从南京七桥翁湿地公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很多的湿地公园规划都是照搬城市公园、水上公园、园林规划等规划设计模式,没有遵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植物进行深入分析、施工和管理。导致其缺乏湿地公园的区域特色,没有突出湿地景观的惟一性以及演替的自然性等特点。可见,在栽植湿地植物方面和后期管理方面应当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合理的施工和管理重建湿地生态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2、湿地植物的施工过程

2.1 种植基本要求:

1、湿地单元植物种植以条状种植为宜,湿地植物种植按设计种植量以均匀分布种植为宜,种植水生植物最适水深符合下表要求。

2、湿地单元植物种植过程中必须确保无杂土进入湿地床内。

3、湿地单元植物种植须经通水调试成功具备通水条件后再行种植,并确保已种植的植物根系浸没于水中。

4、湿地单元植物种植前须整平床面,确保不出现局部水面外露。

5、种植密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时必须通过业主、设计和监理的一致认可方可实施。

2.2 植物材料要求:

1、根系完整,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2、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

2.3 植物种植

1、施工前期准备

1) 保证苗木所需的足够深的土壤,充足的水分。

2) 工地及装备的检查

① 确认工程面积及工地的施工搬运通道、接近位置以及作业空间的条件。 ② 检查施工用土的筹措程度。

③ 检查植物种植装备及副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施工时应必备的工具 等是否准备完毕。

3) 材料及人力检查

① 植物种植材料投入数量检查及措施。

② 检查投入人工的数量,保证有足够的人力投入施工过程。

2、植物种植

1) 场地整理;

2) 生长基质的准备;

3) 苗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起苗后种植前,应注意保鲜,花苗不得萎蔫;

4) 苗木种植前应根据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浇水湿润,埋后覆土应踏紧,不得损伤茎叶,并保持根系完整;

5) 因在挖掘及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伤及根部,消耗大量的水分,所以种植时要看苗的情况而进行修剪,以利成活。

6) 在晴朗天气、春秋季节、最高气温25℃以下时可全天种植;当气温高于25℃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7) 种植后,应及时浇水,并应保持植株清洁;

3、湿地景区的保护和管理

3.1 湿地植物的保护

1、湿地公园内的重点保护区要占相当的面积和比例,以保护该地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生物的多样生,从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湿地结构、功能、演替规律。

2、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生物栖息地,尤其是保护和维护园内生态敏感区的自然风貌和湿地景观。

3、维持或恢复园内水体水系与园外自然水体水系畅通循环交换。

4、保护水体底泥及其底栖生物。

5、保护地表植被包括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等。

6、湿地公园要划分游人禁入区,禁入区面积要占有一定比例。

7、限定湿地公园人工设施的数量与规模。

8、分析、测算湿地公园最大游客容量及敏感时区游人容量,对湿地公园入园游人量采取合理控制描施。

3.2 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

1、保证其成活率

湿地植物栽种最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如果不是在春季,如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2、控水

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3、及时收割植物

人工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

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

3.3 湿地植物的日常管理

1、水生植物的水管理。

水方面,苗期水适当,保持浅水层,保水回清,分蘖期,浅水勤灌,后期,适时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2、肥料方面

可采取“前促、中控、后保”法,注重早期施肥,约60%--70%的氮肥作基肥,花前花后结实期30%--40%,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主攻结实期。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为原则,生长期每隔15天施用肥料一次,连续施用2--3次。若氮肥施用过多,则易导致植物疯长、抗逆性差、易倒伏、易感病等问题。一般施肥时,可以结合灌溉时进行。

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也不容忽视。但是,药剂防治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补救措施,应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如在病发前期或病发初期就要用药,常用杀菌药剂一般有80%大生、75%百菌清、70%甲基拖布津、5%井冈霉素等,浓度宜掌握在800~1000倍左右,施用时以7天为一个周期,连续施用3次。

3.4 湿地植物的后期养护

1、使用范围

1)工程结束后为了使水生植物迅速的生长,使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要定期维持管理。

2)因为水生植物新栽时期需要一个缓苗的过程,在工程完工后留专人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管理,直到移交。

2、 水份管理

1)因水生植物本来就在水中生长,所以栽植完毕后要加大浇水的力度,以防缺水而不能长苗。

2)夏季施工,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补充水分。

3)因刚栽植完的水草较弱,所以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4)在工程移交事我方将提交一份水草栽培及养护方案,以便管理。

3.5 其它管理

1、定期喷广谱药剂,及时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2、根据监理的指示,对不需要保留的杂草及时清除。

3、检查枯死苗株的发生位置和状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栽措施。草种发芽后,应及时对稀疏无草区进行补播。

4、施工结束后留专门的养护人员,对苗木进行维护、管理,提交苗木的习性、基本养护及管理措施等资料,并提供绿化工程的管理维护手册。

假如我方中标,对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我方使用专业绿化队伍施工,在施工前将会针对具体的植物编制适宜的施工和养护措施。

结语

生态系统健康是湿地管理的目的和基础,因此,提高湿地的认识水平,合理规划利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好湿地资源不仅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才刚

篇三:杭州 南京湿地公园对比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之比较

——以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1.湿地公园

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2.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的定义与概念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因此,规划应加强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治理。其重点内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规划的核心任务在于提高湿地环境中土壤与水体的质量,协调水与植物的关系。

3.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湿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通过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使周围用地的土壤状况得到改善,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城市湿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时,还应在城市的各种用地需求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并寻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实现城市湿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营造新的城市公园类型,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此外,随着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为周边的城市、乡村、农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再自然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将成为市民游憩娱乐的新热点。

4.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措施

第一,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最重要环节之一,在于实现水的自然循环。首先,要改善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使地表水与地下水能够相互补充。其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作为湿地水源的河流的活力。

第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另一最重要环节,是采取适当的方式形成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有利补充,使湿地周围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从而形成多样性的土壤类型。

第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进行调整,确保湿地水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适当开挖新的水系并采取可渗透的水(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七桥瓮湿地公园)底处理方式,以利于整个园区地下水位的平衡。

第四,土壤作为景观规划的要素之一,在土层剖面上是由不同材料叠加而成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产生了不同的地表痕迹和景观类型。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必须在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基础上,利用成熟的经验、材料和技术,发现场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进能力。

5.湿地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

5.1保持湿地的完整性

依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群落,是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等构成状况进行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有湿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与湿地原生态系统相互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在考虑人的需求之外,湿地景观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整体和谐。通过调查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期望等情况,在设计时才能统筹各个因

素,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

这样也才能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持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5.3保持生物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而且与水体污染物的处理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其原则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

5.4科学配置植物种类

植物的配置设计,要从湿地本质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

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

从景观效果上考虑,有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要尽量摸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将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

从植物特性上考虑,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保护生物多样性。

5.5因地选择植物品种

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选用银杏、香樟、水杉、樱花、落羽杉、池杉、楸树、黄连木、乌桕、苦楝、石楠、枫杨、榕树、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选用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鸢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蓼、水

葱、金鱼藻;草坪草可选用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马蹄金等。

此外,设计中还应设置一些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在湿地公园内的水体一侧尽量不安排高大乔木,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6.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

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南京东南。占地总面积约1000亩,由秦淮河与运粮河围合而成。公园以保持原有地貌、沟通水网、保护湿地、生态造林为主要手段,使600年的明代古桥、精致的雕塑、潺潺的跌水池、蜿蜒的木栈道、新颖别致的观鸟屋巧妙融合;再加上太阳能、污水净化等技术的应用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现代理念。四通八达的水网、大片湿地植物和不时惊起的水鸟,让公园充满生机与野趣。

公园入口区:公园入口处以对称式布局,景石上刻“七桥瓮”成为公园的入口标志。

湿地休闲体验区:以独特的方式描述着南京、秦淮河、七桥瓮的故事,水边停泊的渔船,激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还要营造湿地形态,观景木平台、水上休闲茶室、观景塔等,让人们能够零距离与湿地接触,更是人们观赏湿地风光的好地方,也将成为各种微生物、爬行动物及鸟类的天堂。惊起的水鸟,让公园充满生机与野趣。

森林资源区:这里以大面积的交互林带来恢复原有居民点对环境的破坏,重现了原生森景观,景观小栈道穿插于郁郁葱葱的林间,其间设置名贵树种教育展示点,配合标识简介牌。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缮造型别致的森林小屋,成为人们休憩、享受自然的地方。

生态科技展示区:生态科技展示区由生态科普教育中心、活水园、生态体验园、原生态土坡四部分组成。其中,生态科普教育中心的建筑平面,形如一只趴在树面上的幼虫……

梅家廊综合服务区:作为整个公园的接待管理中心,占地约5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态停车场及管理用房,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的服务环境。

7.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

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西溪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尝试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

注重文化,恢复遗存

在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管理”的方针,进行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开展了西溪民俗文化保护和历史典故、传说挖掘工作,目前龙舟文化已经列入杭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完成了“重修历樊榭先生祠堂记”、“蒋相公牌楼”碑刻、浮雕的文物挖掘工作。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可以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生态优先原则,被列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六大原则之首。“生态西溪”的目标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水清岸绿、鸟语花香、蛙鸣鱼翔、梅芳柿红、桃红柳绿、芦白桑青??当然,这幅画卷绝非普通的修饰之词,其中暗含着水质、空气、声音、动植物种类及百分比等多种指标的科学考量。地面铺装尽可能采用透水性材料,绿化时以乡土植被为主。

8.结论

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循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能与自然相和谐的污水处理工艺,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和杭州西溪国家生态湿地公园的比较,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湿地建设的若干经验和原则,借鉴好的管理和建设的经验,打造优美的湿地景观,充分发挥湿地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

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做好湿地科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政府对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构建和谐社会, 节约型社会的今天, 湿地可以用鲜花绿叶装饰环境, 把清水活鱼还给自然, 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 提倡节约资源, 重复利用资源, 尊重自然的新的生活观念。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必将带动两岸的城市发展, 为市民提供又一处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篇四: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简介

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简介

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项目位于船山区介福路街道办事处席家洲、吴家洲,占地面积883亩,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由英国奥本辛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

项目总体规划为:将席、吴二洲建设成为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和生态村落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自然性、生态性和主题性的特点,以生态观光旅游精品项目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态、居住、投资环境的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带,体现湖泊到湿地、到农耕、到城市的生物进化链条,人与自然、城市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善和提高公园内原住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天然生态湿地公园,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示范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新样板,最终实现城市景区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共生共促的良好局面。

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夜晚经济区、野生动物观察中心、生态湿地走廊区、生态农业区、改造原有居住民房屋整体风貌。建设过程中一是注重突出农业田园风光的湿地景观,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效益;二是注重提升商业区的经营功能,着力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提高居民就地就近就业率;三是注重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合理布局村落房屋空间;四是注重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将防洪台与旅游、休闲等平台结合起来。

夜晚经济区充分结合了现有商业业态,通过统一规划商业区经营范围,着力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提高老百姓就地就近就业率,植入书吧、酒吧等商业形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

野生动物观察中心坚持亲近大自然原则,使人工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设计非常考究,极富韵律感,人们在这里可以观察野生动物,充分亲近自然,体现的是人、动物和自然之间的交流。

生态湿地走廊区依从规划整体原则,按照物种演化和人类活动方式层次分级,强调功能性、生态性和舒适性,以湿生植物为主、水生植物和旱地植物为辅,设置大片的芦苇、荷花、蒲苇、千屈菜。

生态农业区通过建设四季果园区、鲜花种植区、野菜采摘区和田园农耕文化体验区,着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城市休闲旅游业,努力发挥公园的产业效益。

房屋风貌改造坚持生态、环保原则,建筑材料采用本地材料,对房屋进行必要的修整,恢复两洲建筑本来的纯净和自然美。规划了5个广场和贯穿村落的主街,给村民提供了必要的共享和交流空间,加强了村落空间的张力。

篇五:湿地公园桥梁施组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

本工程系湿地公园30米人行木桥,建址在水毁原桥址,桥总长30米,详见施工图。

2、建筑结构

③建筑结构: C25砼基础(二阶),C25砼矩形桥墩,56号工字钢梁,140型槽钢

焊接;桥面为木龙骨、木面板、木立柱、木栏杆等。

3、主要工程数量

现浇砼60 m3,,钢构件制安10t, 杉木成材20 m3。

4、工期要求

本工程要求工期2个月,2007年12月10日开工,08年2月10日竣工

5、质量要求

①按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施工,质量目标:“合格”。

②质量检验执行《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施工条件

场外交通方便,施工场地狭长;岸上有绿化树木,施工便道要穿过土质松软的绿化带;浇筑砼须搭建临时交通运输便桥;施工与生活用电由业主协助解决电源接口,施工与生活用水由业主提供自来水接口;水泥、钢材及砂石料等由施工单位自购,其生产厂(场)家须经业主及监理认可。

7、工程特点

①本工程由于工期短,加大了施工难度和强度,要求结构尺寸精度、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水平高,必须强化施工技术指导、测量与试验工作及质量监控力度。 ②施工现场地处游人较多的公园内,须围护隔离封闭施工,场地狭窄;钢构件制安量较大大,物料运输量较大,空中与地下、水下作业多,潜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施工中要求严格控制排污、噪声、粉尘、建筑垃圾及施工机械车辆等不得危害

市民健康、安全及市容环境。

二、施工总体布置及规划

1、项目管理组织

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工程,将其列为年度在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项目部组织机构见《组织机构框图》

2、总体施工方案

结合本工程特点,抓紧完成开工前的技术、物资、“四通一平”等准备工作,尤其须抢建完成施工便桥;以主桥结构为重点,水下基础先行,充分利用枯水期抢建桥墩;上部结构依序紧密流水施工,实行网络计划与目标管理,建立与保持良好的连续、均衡施工秩序,以加快总体施工进度,确保按工期完成本全部工程。

3、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筑岛围堰→基坑开挖→浇筑基础→墩身(基坑回填土夯实)→搭设支架→浇筑至墩顶→型钢安装→桥面铺装、护栏等。

4、重点项目施工方法

①砼工程:采用商品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浇筑,振动器捣固,罩塑膜养护。 ②型钢构件工程:在场外就近空地设制作场,采用配套的专业机具加工,吊车就位。

③基坑开挖:采取在河沟中用经编袋围堰筑岛,高出枯水位1.0~1.5m,以机械开挖为主,配设多台潜水泵抽排水。

5、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临时设施本着施工便利、流程顺畅、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利用既有、永临结合、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布设。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施工工期目标规划

在确保实现质量、安全目标的前提下,计划安排春节前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及提交竣工技术资料。

7、工程质量目标规划

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ISO9002质量管理程序进行质量管理,严格按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范、验标及图纸要求施工,确保整体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8、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规划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无亡人、无上等级工伤事故,无机械设备重大事故,无火灾与爆炸事故,无交通肇事责任事故。

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条例,实行标准化现场管理,做到施工现场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全过程文明有序,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干扰,无居民投诉,确保创市级文明施工工地。

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工期计划安排

计划2007年12月10日进场施工,03年2月26日竣工,总施工期14个月(428日历天),较业主招标要求工期提前1个月(28天)。

2、主要项目阶段性目标计划

主要项目阶段性目标计划表

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四、劳动力计划安排

上场主要专业技工数量见表四《主要专业技工配备表》

表四 主要专业技工与普工配备数量表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详见《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六、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砼基础施工

1、测量定位

按设计图准确进行定位放线,并在挖掘与浇筑砼过程中,经常检测坑位轴线。

2、筑岛围堰及开挖

桥墩为扩大基础,采用机械筑岛围堰和开挖基础。挖至基础顶部时人工进行反台阶开挖,至基础底止。

施工时需探明该处老桥基础分布和埋深,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确认并保证新、老桥基础无冲突后,方可进行该处基础施工。

基础开挖完毕经设计、勘察、质检等部门检验,并经确认持力层以达到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基础砼浇筑

3、基础砼浇筑

主桥桥墩基础利用开挖出的反台阶基坑直接进行砼浇筑。

2、墩身施工

1、模板

采用钢模板,钢模板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跑模。为了保证模板不漏浆,所有模板的缝隙要用腻子填平,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混凝土工程

采用商品砼泵送浇筑。

浇注砼时,用漏斗串筒递送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离析,同时要有人下到模板中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并立即进行养护,本工程采用罩塑膜养护。

用于泵送的粗骨料的粒径、级配和形状对砼拌合物的可泵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细骨料对砼拌合物的可泵性也有很大影响,故粗细骨料的选用应参考施工手册中有关泵送砼粗细骨料最佳级配图。如果实际粗骨料不能满足,需用所缺粒径的骨料掺入,以满足要求。如果实际细骨料中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小于15%时,可掺加粉煤灰,使泵送砼的流动性增加。

日均气温低于10℃时,将选用萘磺酸盐和硫酸钠复合早强减水剂

砼泵的安全使用及操作,应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规定,并根据使用说明书制订专门操作要点。

砼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的水以润湿输送管路各部位,在确认砼泵和输送管中没有异物后,可采用与将要泵送的砼内除粗骨料以外,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泵送砼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泵送砼时,砼泵的活塞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大行程运转,一是提高砼泵的输出效率,二是有利于机械的保护。

在浇筑砼前,需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预埋管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还应检查模板的情况。对于预埋件和预埋管,在浇筑砼中有专人负责复查并给予必要的保护,及时提醒现场其他人员注意,如发现问题,立即设法纠正。

3、引道路基施工

引道路基按填土施工考虑,施工要点如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