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幼时记趣的作文3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8:56 体裁作文
幼时记趣的作文300字体裁作文

篇一:寒假作文:幼时记趣

寒假作文:幼时记趣

寒假作文:幼时记趣

八年级(何逸飞)

幼时记趣的作文300字

童年的那些事,犹如天上那密密麻麻的星星,有的闪闪发亮,有的黯然无色,然而,在我的心里,一直闪亮着一颗最璀璨的星。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对什么总是充满了好奇,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喜欢问问题,为什么云彩的形状会不一样呢?为什么水星上面没有水?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

么??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大人不都说冰火不相容吗?那被点燃的蜡烛放在冰柜里面冻得熄吗?恰好我们家也有冰柜,于是我就琢磨着什么时候做做这个实验。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好奇心的我准备在这一天做这个实验。首先拿出道具:蜡烛一支,火机一个,冰柜一个。材料齐全,准备实验!我立刻点燃蜡烛,准备往冰柜里放时,妈妈却走了过来,我赶紧把蜡烛吹灭了,唉呀妈呀!吓死我了,看把我吓得我脸色苍白的,妈妈看见我站在这,就问:“怎么了?有事吗?”“没??没什么事??”我都被吓得说话都结巴了。等妈妈走过去后,我顿时松了一口气。于是我又把蜡烛点燃,这时,窗户发出了响声,可能是有风吧,哎呀,不管他,先做实验再说,这时,不知什么时候蜡烛又灭了,哎,真麻烦,我连忙吧窗户关上,这下总可以做实验了吧?我又拿起刚被风刮灭的蜡烛,重新点燃了,我连忙把蜡烛放进冰柜里,把冰柜门盖上,大约过了十几秒。我想蜡烛应该灭了吧?打开冰柜一看,还没灭,我想肯定是冻得时间不够长,再冻个几分钟一定能灭,过了一分钟后,蜡烛还是没熄,好了,最后一次,冻三分钟如果还不熄的话,那就证明蜡烛可以在冰柜燃烧。三分钟之后,我往冰柜里一看,果然,蜡烛还没熄灭。大人都是骗人的!什么冰火不相容?这不是相容了吗?这事就算过去了。

过了几天,妈妈走到我身旁,揪着我的耳朵,大声吼道:“看你干的好事!”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妈妈打开冰柜,指着冰柜们对我说:“这是不是你烧的?”只间冰柜门上有一圈黑的,仔细一看,都烧焦了,我竟然没发现!我站在那儿不知所措,足足被骂了半个小时,看着妈妈那么生气,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她听完后,气顿时消了一半,对我说了句:“火怎么会被冻灭呢?如果冻得灭,那么南极北极考察不是生不起火?科技人员岂不会被饿死?火的燃烧需要的是氧气,而不是温度。傻孩子,以后不懂的问题要问我们大人,不要轻易自己去做,很危险的!“妈妈的话让我似懂非懂,总之,我这件傻事又成为了我们家的一个笑柄。

吃一堑,长一智。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的,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不能盲目去做!

篇二:听《幼时记趣》作文教学有感

听《幼时记趣》作文教学有感

听《幼时记趣》作文教学有感

2015年10月22日,xx名师工作室梅树组学员齐聚关上实验中学进行组内教研活动,听李xx老师的一节作文教学课——再读《幼时记趣》,“观”“察”事物,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事”“ 物”的“趣” 味性。李老师上的这节作文课,深受语文老师们的好评,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导入,用“趣”字的金文造字法导入,让学生自己发挥联想,这个字由几部分组成,分别像什么,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其次在第二个环节展示两位同学的片段作文,通过与课文作对比,让学生指出问题所在。紧接着第三个环节找方法,她通过一个巧妙的问题设置来推进——趣从 来,比

如 ,(举课文例子)因为 。这个环节设计得非常好,学生纷纷回答问题,设置的问题相当明确,出现好几个精彩的回答。然后总结方法,运用方法,最后启迪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对前面两篇学生的小短文进行修改,同学们相当积极,有一位同学写得相当精彩。

整节课的设计线条相当清楚,逐层推进,课堂秩序井然,落实到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正像师父刘卉老师所说的那样:“要是文言文这样讲,估计我们的学生就不怕学文言文了。”

篇三:作文讲解

一.写出题目(同时要求学生伸出小手来一起跟着老师写)

二.提出关于课题有关的问题(问题由学生提出)

三.请同学们出声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生字词来

四.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字形、结构、读音,从而使学生认识这些生字词。

五.处理完生字词,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

六.从文中找到,学生提出的问题。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 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 繁星(巴金)

3、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韩非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赤壁(杜牧)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少年歌(朱湘) 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一剪梅&S226;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一)

充满活力的春天(高晓声) 夏夜(钱钟书)

晚秋的原野(叶以群) 草原之冬(玛拉沁夫)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 想像

口语交际 婉转拒绝

附录一 应用文示例(条据 通知 日常书信)

附录二 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

附录三 字词

新来的李老师;泉水叮咚;

篇四:幼时记趣教学案例分析

《幼时记趣》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幼时记趣》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课上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的三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二、教学设计思想

《幼时记趣》三件趣事描写生动,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教学时应该从朗读入手,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字词大意,了解句子含义,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乐趣。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以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含义。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乐趣。

3、认识作者的乐趣与细致的观察、奇特的想象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对照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读准字音,初步读懂文章。

2、理解文中所写的三件趣事。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读不准的字。

(2)教师朗读,学生正音正字。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熟读课文,弄懂文意。教师教给学生三条求助热线:①课下注释;②小组合作讨论;③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利用课下注释和小组讨论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乐趣。

第一,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下文有什么关系?第二、三、四段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反复诵读;

(2)在脑海中再现画面形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趣事;

(4)体会作者的乐趣。

(相关分析:第一段总写“物外之趣”,这一段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第一段与下文三段之间是总分关系。第二段写“观蚊如鹤”之趣。第三段写“神游山林”之趣。第四段写“鞭打蛤蟆”之趣。)

第二,找出表现作者奇特想象的句子,并认真品读。

(1)反复诵读,体会想象的意境;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种意境;

(3)体会作者的乐趣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相关理解:第二段中,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于是在作者眼里,蚊“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象情景的逼真。作者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想象与联想。这里作者不

是单凭主观想象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去感受画面。当然这种主观想象是合理的,因为蚊与鹤有形似声似之处。正由于这种想象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作者能够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第三段“神游山林”,作者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象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象,自然也就没有神游的感受。)

4、再读课文,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再读课文;第二,思考:作者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和童趣?

(1)教师介绍《浮生六记》,播放作者相关写作背景的短片;

(2)学生依据文中描述,联系相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相关理解: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二)、归纳总结: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蚊子、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鹤”“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交流

(相关理解: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两个动词,表现了癞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此外,有些词语用得也很准确。如“冲烟飞鸣” 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鹤唳云端”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地鸣叫;“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第二问,①“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②“我”又特别爱好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③“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心之所向”,所以“我”能观蚊如鹤,“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把癞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

(三)、拓展延伸:走出文本,注重表达训练。

通过阅读理解,同学们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到作者童年时纯真的童心和童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后同学们完成作文,老师批阅、评点。

八、教学设计评价: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通文意,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乐趣。在阅读中同学们不但能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而且能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并在学会观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自然能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既饱含真情地回忆往事,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了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真正体现了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篇五:史老师阅读作文 中考常见虚词

中考常见虚词

1. 而(?r)

连词。

①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

②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a. 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b.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

东阳马生序》)

③ 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

④ 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忽悠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

2. 夫 (fú)

(1)指示代词。

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2)语气助词。

多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不必译出。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失天时者矣(《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 盖(gài )

(1)连词。

① 一般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情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原来”“是因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

②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盖余之勤且艰苦此(《送东阳马生序》) .

(2)语气词。

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 何(h?)

(1)代词。

① 译为“什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② “何用”连用,译为“怎么样”“怎样”“什么样”。欲将高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

说》)

(2)副词。

① 何必。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② 怎么能,哪里。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

③ 询问时间,什么时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

④ “一何”连用,译为“多么”。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

5. 乎(hū)

(1)介词。

① 介绍动作发生、出现的处所或范围,译为“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

② 介绍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在”。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趋向,译为“于”“至”。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为.

学》)

④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于”“对”。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

(2)助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② 表示反诘语气,译为“吗”“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

- 1 -

③ 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④ 表示命令语气,译为“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

⑤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

学》)

⑥ 指说话长出气之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6. 乃(nǎi)

(1)连词。

可译为“于是”“这才”。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

(2)副词。

① 相当于“就”“才”。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

②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③ 表示对事或物的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胡苏(《陈涉世家》) .

(3)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

7. 其(qí)

(1)代词。

①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a.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

b. 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

② 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

b.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

③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样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2)副词。

① 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

② 表示反诘,反问,可译为“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 .

③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为“恐怕”“大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8. 且(qiě)

(1)副词。

① 表动作行为将要发生,译为“将”“将要”。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

② 表情态,译为“姑且”“尚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③ 表约数,译为“将近”“接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2)连词。

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何况”“再说”“尚且”。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伤仲永》)

9. 然(rán)

(1)指示代词。

用来指代前面所说的内容,可译为“如此”“这样”。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

(2)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也(《陈涉世家》) .

(3)助词。

- 2 -

①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秦王怫然怒(《唐睢不辱使命》) .

② 用于句尾,常与“如”“是”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译为“??的样子”“像??似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4)与其他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① “然后”。“然”常和“后”连用组成词组,表示承接,可译为“这样以后”“这以后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② “然则”,“然”常和“则”组成词组,表示顺承或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

③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

乐(《醉翁亭记》)

10. 若(ruò)

连词。

① 表假设,译为“如果”。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出师表》) .

②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至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11. 所(suǒ)

助词。

①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

② “所”字与“为”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

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盲井游记》)

③ “所”字后面是“以”,构成“所以”,译为“用来??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④ “所”字后面是“以”,构成“所以”,译为“??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

12. 为(wai)

(1)介词。

① 相当于“替”“给”“向”“为了”等。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②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

时记趣》)

(2)连词。

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

(3)语气助词。

读w?i,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

13. 焉(yān)

(1)代词

① 用在动词之后,相当于“之”。复到舅家问焉(《伤仲永》) .

②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2)语气助词。

用在词尾,表陈述语气或者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

- 3 -

14. 也(yě)

助词。

① 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

② 表示疑问语气。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

③ 表示感叹语气。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

④ 用于句中,一般表示停顿,以提醒读者注意下文;或者用以舒缓语气,表达宽舒自得的心情。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

15. 以(yǐ)

(1)介词。

①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问:“何以哉?”(《曹刿论战》) .

②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拿”。

a.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④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按照”

a.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b.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⑤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由”。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

(2)连词。

① 表目地,可译为“来”“用来”。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②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③ 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

④ 表修饰,可译为“而”,或不译。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

(3)副词。

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16. 于(yú)

介词。

① 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对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到”“从”。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

②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也可不译。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

③ 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17. 与(yǔ)

(1)副词。

译为“都”“全”。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

(2)介词。

译为“和”“跟”。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孙权劝学》) .

(3)连词。

表并列关系,译为“和”。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4)助词。

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 .

18. 则(z?)

(1)连词。

- 4 -

① 表承接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按时间先后发生,可译为“就”。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

游记》)

② 表假设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如果是还没有实现的,那么两个部分之间就是假设关系,译为“那么”“就”。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行矣(《隆中对》) .

③ 表因果关系。两个分句表因果关系,“则”译为“就是因为”。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

仲永》)

④ 表并列关系。表示几件事情对举,一般形成“??则??,??则??”的格式,可不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 表转折关系。“则”连接的两个部分内容不一致或者相反,可译为“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

阳马生序》)

(2)副词。

① 在句中其强调作用,可译为“就”“就是”“倒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

② 表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5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