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福建云霄乌山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3:03 字数作文
福建云霄乌山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美丽的乌山

美丽的乌山

群众路小学四年(5)班 刘诗琪

我爱美丽的桂林山水;爱壮观的泰山风光;爱多变的黄山风景;更爱我家乡福州的乌山。

乌山位于福州市中心,是榕城美丽的“三山”之一。山上鲜花盛开,林壑幽胜,怪石嶙峋,还有许多亭台楼阁,摩崖石刻。它不但风景秀丽,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今天,妈妈带我来到乌山。进了大门,扑鼻而来的是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顺着台阶继续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梅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一棵接着一棵,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惹得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狂歌乱舞。今年的春天天气比较暖和,樱花提早来报到。瞧!樱花有的倒立枝头,含苞待放,像姑娘头上的银簪;有的笑逐颜开,像把小伞悬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风铃,更像一个个的小花仙在窃窃私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好一片活泼热闹的花海!

沉醉在花香中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半山腰,其两侧都是福州最常见的榕树,榕树根系众多,一棵棵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起伏不定。有的根系长在地面上,有的盘绕着岩石,有的刚从干枝中萌发出来,远看好似长发随风飘动。

踏着石阶每隔百步就可以观赏到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的黎公亭及曾巩作品《道

山亭记》中的道山亭。乌山上现在还留有唐宋元明清摩崖石刻200多处,篆隶行划楷,各臻其妙,诗词、歌武、传记及游记文类齐全。

漫步乌山景区,不仅可以领略到它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我受益匪浅。

篇二:云霄考察记录2012.7.12

2012.7.4

1、将军山公园

1、地理区位

将军山位于云霄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5公里,总控制面积3.19平方公里,县城区主干道之一——陈政路的延长线可直抵将军山公园,交通便利。

2、资源概况

将军山海拔426米,目前公园内建有仿唐建筑特色的大门、大观楼、大龙湖、茗香榭、陈政墓园、石像生、大量碑楼碑亭、十里香美食村、开漳文化博物馆等。陈政乃“开漳圣王”陈元光之父,陈政墓园为陈政及夫人司空氏合葬墓,两侧有翁仲、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附近还有磨剑石、试剑石等自然景观。是开漳圣迹之一。

3、开发现状

曾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赵立瀛教授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总体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三点一线十个片”,“三点一线”即公园大门—大观楼—揽胜台;“十个片”即十个景区为:大龙湖、文化艺术馆、乐寿园、儿

福建云霄乌山作文

童乐园、机械游戏城、十里香美食村、荔园山庄、蕉园别墅、绿野天地、陈政墓园。将军山公园景区将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目前已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项目有:公园大门、大观楼、大龙湖、茗香榭、碑楼碑亭、陈政墓园、十里香美食村及停车场,文化艺术馆的具体规划已完成。

每年举办开漳圣王文化节,邀请海峡两岸领导、知名人士、游客前来参加,目前已经举办过五届。

4、开发思路

针对大众、儿童市场,在未来重点引进儿童乐园、大众娱乐等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丰富景区的娱乐功能。

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游步道设施等。

2、历史文化街区

整体开发思路:以威惠庙为核心,整合大夫家庙、秋瑾出生地、吴原享堂等景点,通过拆迁等方式,整体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

2.1威惠庙

1、历史简介:

福建省云霄县威惠庙,始建于唐嗣圣元年(684年),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始称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里人吴永绥重建,历代屡有重修。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被海内外尊为威惠祖庙,有宋代漳浦县令(时云霄属漳浦县)吕王寿的《谒威惠庙》诗“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名句为证。1985年元月15日被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地理区位:

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坐西北朝东南。

3、面积:

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18米,占地近1500平方米,共有照壁、大埕、庙体三部分。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以门厅、天井、回廊、大殿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4、开发现状:

大殿正中设木雕神龛,祀陈元光与种夫人神像;座前置陈政神像。

右侧设魏妈神龛,悬

匾“女中豪杰”,祀陈元光祖母魏敬雕像,两侧撰联“巾帼长征临海峤,中原南下靖云霄”;左侧为许天正神龛,悬匾“建功南郡”,书联“同来启士标青史,共起兴文惠庶民”。大殿两侧设左右两庑,右为王女“柔懿夫人”陈怀玉殿,两侧镌行书联句“柔顺堪钦克佐父兄基业,懿恭作则事传巾帼芳徽”,为“太学生先登薰沐敬题”;左为“王子”陈珦殿,两柱镌行书“文武兼全壮鸿图于启宇,英灵丕着承燕翼以流馨”,大殿内存明代方形石炉一座,宽0.8米,通高、厚各0.5米,下立四足,正面镌“崇祯壬申(1632)春王正月金浦刘登枢舍”楷书,字径6厘米,竖排7行,各行2字,是现存庙内年代较早的石雕文物。

5、意义:

云霄威惠庙是漳州市与台湾、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庙内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金字牌匾,如“漳台圣宗”、“圣德覃恩”、“惠泽四海”等,都是宝岛台湾“开漳圣王庙”馈赠的文化礼品,又是两岸神缘文化的生动载体。目前台湾已有陈圣王庙逾三百座,南洋诸岛也有二十余座。近十年来,台湾区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已数十次组团莅临云霄晋谒威惠祖庙,并频频赠匾献幛,传达了这些开漳后裔敬宗报本的良好风范。而云霄威惠庙的陈圣王神像也曾作为两岸人民的友好使者,两度赴台巡安交流。云霄威惠庙已成为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6、开发思路:

(1)周围建筑高低层次不齐,建筑较为拥挤,根据需要不该保留的建筑可拆除。

(2)在庙前建个庙前广场,通过拆除庙前的民居,扩大庙宇的范围,成为大型活动、圣王巡安、祭祀活动等的场所。

2.2大夫家庙(高东溪祠堂)

1、历史简介:

康熙二十年(1682年)天瑞公父亲(高赞九)举家自漳浦返迁云霄古楼高厝寨。公敬天承祖,在高厝寨修建高氏家庙,祀先祖高东溪。乾隆三年(1738年)天瑞公去世,有四子;文伟,文英,文俊,文杰。几年后,四兄弟迁居云霄城鎮水流沟,主经商贸易,赖祖德福蔭,兰桂齐芳,理路亨通。乾隆二十年(1755年)子继父志,择址望安山南麓创建大夫家庙,同时重修高厝寨高氏家庙。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雄伟壮观的树滋楼落成标志着高氏家族繁荣昌盛。国学生高文杰捐纳员外郎官职,俗称高百万。嘉庆年间,树大分枝,大房文伟公居水流沟,二房文英公居鎮城,三房文俊公居长龙,四房文杰公居树滋楼,各房枝繁叶茂。自天瑞祖开云至今历时三百年,繁衍十四世,四千裔孙,人才輩出,子孙远播国内外。

2、地理区位:

金碧輝煌的云霄高氏大夫家庙,址在云霄云陵镇享堂村望安山南麓。地名水流沟高姓聚居地兴建。属悬山顶单檐燕尾式木石结构,单进一院,门屋外有旷埕,埕周圈筑承露墙,墙左侧面辟外大门。

3、面积:

总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

4、开发现状:

中厅梁上悬挂裔孙高爱民敬题“追远堂”匾额,堂联有宋理学家朱熹撰题的;获鹿感魚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梁上悬挂宋光宗皇帝敕赐《忠孝两全》,《浩气长存》匾额。一进厅梁上悬挂宋理学家朱熹题匾 《百世師》。柱联有吴鼎文先生撰联;“追思祖德,惟义惟忠,一世人豪垂史乘”;“远沐遗风,以仁以孝,千秋正气励儿孙”。有明进士张阳恒撰联;读书明道,文章岩岩光海岳;累封疏章,忠义凛凛播乾坤。有二品顶戴何成浩撰联;摘佞除奸在昔紫陽为作记,竭忠尽孝至今青史尚流芳。

5、开发思路:

剪纸可开发成为旅游商品。

2.3秋瑾出生地

1、历史简介:

清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秋嘉禾携眷出任云霄抚民厅同知。翌年(1879年)十月十一日,孙女秋瑾诞生于此。此官邸后作为奉祀薛凝度、章辅廷、

倪惟钦等七先贤之祠,故称七先生

祠。1992年5月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秋瑾出生地”,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秋瑾诞生时间另有1875年、1877年、1878年多种说法。

2、地理区位:

故居位于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紫阳书院”左邻的原“七先生祠”。

3、面积:

面积350平方米。

4、开发现状:

木石结构,二进一院,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5、开发思路:

(1)县已立项,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

(2)建一个秋瑾纪念馆,立秋瑾雕塑;旁边的空置小屋做小宾馆。

(3)注重与绍兴的捆绑

(4)周边房屋过高,较为拥挤,要拆迁,高度协调;道路要进一步改善。

篇三:乌山小学作文专用稿纸

[乌山小学]作文专用稿纸 25×20

篇四:淳熙三山志-福州乌山36奇

乌石山三十六奇:

盘陀塔 【山顶古砖塔。一日,塔门忽裂,有一真身。郡人陈公云:“为儿时,见石桥上有曰《盘陀和尚真身塔记》,末云:“大足元年建于此”。】

石龟 【乌石山,一名乌龟。父老恐千年后或轻举。乃于左胁凿一窍。(底本、库本作“左胁凿一窍”,崇抄作“左胁之端凿一窍”。)】

放鹤亭 【寺东峰。崔干创亭,曰四向。因得青田鹤,置于此,忽冲天而去。遂名放鹤亭。熙宁中,程师孟改为“冲天”。】

观稼亭 【唐,阎济美守是郡。陛辞之日,德宗谕以农事,且言南方山水之富。到官,首创是亭以茂帝宠。】

薛老峰 【乌石山顷。突起三字曰:向阳峰。咸通中,侯官令薛逢与神光僧灵观游,创亭其侧,乃倒书“薛老峰”字。周朴诗曰:“薛老峰头三箇字,(底本作“山简字”,据库本改。)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见《闽中实录》。】

坐禅石 【寺东峰,劲直若笋,峙于盘石。以一指触之,即动摇。又号降睡石。】

天台桥 【东峰岩侧有巨石梁,如天台石桥之状。】

仙井 【寺西峰。仙人任放炼丹于此,凿石得泉。(底本、库本作“灵石得泉”,据崇抄改。)今不知所在。】

宿猿洞 【怪石森耸,藤萝蓊翳。昔隐者畜一猿。俗因以名之。景福三年,大筑城,隔于墙外。湛侍郎俞有二十五咏。罗源林迥留题:“几年形胜晦南州,一且声名蔼湛侯。夜色并来三岛月,水光分破五湖秋。荔支影里安吟榻,红藕香中系钓舟。金印解还天子后,诏书重起不回头。”】

金刚迹 【峰顶上石有巨迹。】

般若台 【沙门持《般若经》于此不释手,因名。今为金粟庵。】

初阳顶 【阎公暇日,酷爱此峰,谓从事曰:“每旦,群山犹暝,独此峰太阳先升。”因题石上云。】

落景平 【即“初阳”之西。】

百道阶 【王氏时造。】

鸦浴池 【《古记》云:“雷震石坛,成一穴丈余,不知泉脉所出。夕阳萧

疏,群鸦乱浴,故名。”】

道山亭 【程大卿师孟作。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宜比道家蓬莱山。元丰二年曾巩《记》、林希书。】

华严岩 【寺西北峰。大足中,有僧持《华严经》于此。一夕,雷雨大震,擘石为巨室。僧遂晏坐其间。】

李阳冰篆 【《般若台记》刻于华严岩顶。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记》、镜水《忘归台铭》,(底本、库本皆作“缙云县城隍记”,崇抄作“缙云县城隍庙碑”。又底本、库本皆作“镜水忘归台铭”,崇抄初作“丽水”,复改注为“镜水”。)世宝之,为四绝。】

五台山 【王氏始创文殊台并东、中、南、北四台,仿佛真定府云】。

王氏像设 【景福二年,王氏开国。至乾宁四年,大建院宇、设像铸,以植福田。】

迦毗罗神 【释氏护法之神。】

尊胜真堂 【知州孟彪、崔干祠像。】

崔公井 【尊胜堂前。崔公赏其甘美。】

石观音 【僧广惠于尊胜堂后得异石,因琢为之。】

慈氏阁 【巡官钟杲建,后弃官出家,以身餧虎。】

射乌山 【一云九日山。相传:九日登高,引弓落乌于云际,故号。】

谢公浴堂 【凿井引泉为之。】

高僧行道处 【相传:有僧创一砖室于西峰,白日晏坐,清宵径行。一日,端坐而逝。其夕人闻爆裂之声,诘旦见一石塞行道之处。】

槃佛 【卧佛也。】

大悲院 【有僧常止庐岳三十年,诵《大悲神咒》。空中言曰:“功已成,出去救人。”乃归乡创此。】

四圣院 【梁武帝、志公和尚、娄约法师、傅大士。】

神光寺 【咸通五年赐。】

不危亭 【在山绝顶。】

凌霄台 【初创,其四面材、瓦、土、垩,皆秤而后用。约曰:“损则勿修,修必坏。”于是屹立震堎之中。(底本作“震堎之中”,崇抄作“震灵之中”,库本作“震凌之中”。)后人不悟创法,遽修之,不逾时而坏。】

蟠桃坞 【疑转“盘陀”为名。】

石像 【雷所震者。】

铜像 【王氏用铜六万斤、黄金三百两铸弥勒像。方三丈六尺。】

向阳峰 【旧附薛老峰,今析焉。】

幽幽亭 【明道初,沈邈为侯官县,得释迦院东北隅地作台,曰峻青。后十年,为太守。寺僧并台作亭。馆阁勘校蔡公襄至其下,名之曰幽幽。】

跨鳌亭 【即木雁亭。孙觉有诗。】

三贤堂 【侯官令薛逢、四明诗人周朴、僧鉴空,或以为灵观。观,唐末人,茅居扃户,人罕识其面,惟山下一居士,斋时荐供,即开,复杂嗤詈之。一日,雪峰伺隙扣门,推出闭之。后有碎石子时往还。】

笺香台 白塔 宿云庵 【即瑞云也。云,道人名。】

击壤亭 【横山阁】

金蟒穴 【宿猿洞之东。后唐天成间,大石穴中有巨蟒,鳞甲如黄金,蟠屈

六、七丈。王氏命运土塞之,因建大殿以奉佛。今葫芦城是也。】

刚显祠 【事见《祠庙》。】

篇五:福州乌山四大古亭

福州乌山四大古亭

道山亭在至高点处即可看见这片乌山最美丽的地方。道山亭在北宋熙宁年间为福州太守程师孟所建,并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及福州面貌、风土民俗。明代时道山亭曾重修,至清代彻底被毁,现存的八角型道山亭建于1955年。这次修复时,道山亭的琉璃瓦更换为灰色筒瓦,原先水泥制作的美人

靠改为木头,碑文由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 《道山亭记》是元丰二年(107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受程师孟之请,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2008年,在道山亭北面重建了《道山亭记》碑,碑文由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 《道山亭记》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闽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先薯亭,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州举人何道甫为纪念明万

历年间引种和推广朱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1957年与1980年重建。

陈振龙(约1543~1619年),为明朝时福州华侨中最出名且影响力最大的人。祖居福建长乐,自幼饱读诗书,年未二十就中了秀才,后弃儒经商,旅居菲律宾。当时吕宋之地“朱薯被野,生熟可食,被视为国宝,严禁外出”。从此他留心学习栽培技术,明万历21年,悄悄购置薯种,用绳子系在船舷浮于海中,冒着生命危险闯过关卡检查,经七天七夜艰难的航行,于五月下旬安全抵达福州。其子陈经纶以“六益八利”、“功同五谷”禀报巡抚金学曾试种,金批示“夷国朱薯”可试种。同年十一月,陈经纶试种成功并呈验巡抚,金学曾批“准饬各属依法栽种”。1594年(明万历22年)福建各地大旱并闹饥荒,金巡抚饬令“教民种之,赖以度荒”。百姓感激金巡抚的大力推广而把朱薯取名为“金薯”,福州人又称其为“救命薯”,因来自番国又称为“番薯”,北方人称其为甘薯。1796年(乾隆41年)乾隆向全国下了“推栽甘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甘薯成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先薯亭记》有福之州,三山鼎立,百榕垂拱。自古逢兵不乱,遇灾不荒,但有意外,必承贤人大德挺身化之。明万历年间,闽中久旱,颗粒无收。幸得儒商陈振龙引进朱薯,巡抚金学曾侣植推广,灾情旋见缓解,官民皆喜。更著书传习,惠及江南半壁。论诸二君殊勋,当比神农。感恩之心,闽人诚且笃也。自清以降,州民累建祠亭于乌石山上,名之先薯,以志永念也。乌山不高,有亭翼然,其人文高度,

堪比旗鼓。今市府倡修先薯亭,冀后昆睹物怀人,有济世抚民之愿想,多多萦于胸次,并期共享小康,勿忘灾时,留心绸缪于未雨焉。

“幽幽亭”在山东北。宋明道

初,沈邈字子山,弋阳人。为侯官令,得释迦院东北隅地作台,曰:“峻青”,后十年为郡守,寺僧请以台作亭,名曰“幽幽”,蔡襄书之,旋圮,景定末,建海滨四先生会馆于此。宋蔡襄《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诗并序:东阳沈子山前此十年为侯官县,政简,颇自娱于登临之适,得之东北隅地,方数丈,诛草茅而列树石,时游哦于其所,因命曰“峻青台”,今复为郡太守,其僧曰:“吾使君倘一来,执事者可暴露乎,”并台作亭,以除风雨。子山至其下,又名之曰“幽幽亭”,邀予题榜以揭之,遂作诗以赋山川之美,而序以纪其始焉。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周围地象壮,洒落世尘清。背郭千峰起,涵虚一水横。风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