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教育文摘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4:26 字数作文
读教育文摘有感字数作文

篇一:读《教育文摘》有感

读《留住易逝的好奇心》有感

——留住金子一般的好奇心

水集中心小学 左磊

打开《教育文摘》这本书,《留住易逝的好奇心》这篇文章令我感触颇深。

文章中说:“大部分学生幼年时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遭受讥笑、指责、约束、冷漠之后,慢慢消退,最终变成一群没有问题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保护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就会无意中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渐渐地在没有光照的角落里枯萎。 我们都知道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有独特的好奇心,喜欢想、问和动。瓦特去姑妈家,看见沸腾的水能使水壶盖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在长大后发明了改良蒸汽机。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好奇之下发现了牛顿定律。如果没有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就不会成功。

是的,好奇心这么重要,教师应该如何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既然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老师就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在教学时,我们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多探究,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想、说和做,并善于倾听和积极引导。

当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研究法”、“问题解决法”时;当我们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时;当我们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时;我们会发现“改变,没有那么可怕!”

篇二:读教育文摘有感

读《教育文摘》有感

辛庄小学 于启松

在假期里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我被这话深深地感动着,深深地吸引着。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宽容是老师应有的一种态度》时,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学生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点几个教师平日就认

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

对于我们作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面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篇三:读教育文摘有感

读教育文摘有感

读教育文摘“鲜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有感

青岛湖岛小学 王淑珍 2014.8

英国的伟大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先生说:“ 纯粹知识教育要不得。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才是。”

读了教育文摘中怀特海先生的“鲜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这篇文章有很大的感触,突然明白了素质教育的真谛,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是让学生质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教学生不会的知识。在备课的时候,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关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能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那么他的蹙额西成绩就提高不了,因此你,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具体的做法有三:

1.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首先利用名人的故事教育学生提高对“问题”的兴趣,消除学生懒得问“问

题”,怕问“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问“问题”的勇气。同时,教师对学生的

“问题”要认真对待,对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肯定,鼓励,一个好教师常常以

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

“问题”。

2.要给学生提供问“问题”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形成“问题 ”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已

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诱导他们一题多问,特别要设计一些启迪智慧,具有挑

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力争做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

留有学生问“问题”的机会,除了课内有时间保障外,课外也要给学生问“问题”

的机会。要以书面问“问题”,要以要求学生备一个“问题”,有疑必问,无疑要

生疑而问。

3.要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教给问“问题”的方法,还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教师可以

用以问代讲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系列。如小说教

学,可以设计:小说右边那些要素?小说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小说通过塑造什么

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刻画任务方法有那些?结合本文看看使用哪些方法?通过刻

画揭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具有这样特征人物属于社会生活中的那类形象?通

过这样的示范,学生今后学习小说就知道怎样问“问题”了。

二.要知道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而非是学习的结果。我们应当

遵循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废止教师包办代替,倡导教导学

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云不应科学有效地学习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为学生提供使用的学习模式,如:课前预习法,课后之以法,归纳药店发,交流

消解法,课外学习法。还有黎世法教授提出的“中学生最有学习法”。即“制定

计划一课前自学一专心上课一及时复习一独立作业一解决疑难一系统小姐一课

外学习”。这八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是一个紧密相连,前后贯通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化和理论化的学习模式,这个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能提高效

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高质量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叶圣陶说过:“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

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上的知识,因为掌握方法必掌握知识更重要,要

记住,“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已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个别学生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老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这属于个性化教学。

他还说:“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教育有三大弊端:将僵硬的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教育过程非人性化;学习过程变机械化和格式化。这样就从根本上切断了知识与相应文化、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文化精神、浸透了浓厚文化气息的专业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纯粹的知识教育根本不同的,它是知识教育的延伸、拓展和升华,目的是要使知识回归其文化,使教育回归其本性,从而让知识教育更加人性化并更加富有成效。要让学生受到包括各种知识在内的整个人类文化的熏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要使知识充满活力。据一则报道说,我们国家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历届各省高考“状元” ,在国内作出突出成就的几乎没有;学生出国后,学习考试成绩都比较高,但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却很少。 这也许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所要寻找的答案吧。我个人认为缺乏创新能力是根本原因。教育活动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激发出新的创新成果。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篇四:读教育文摘有感

读《教育文摘——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一文有感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这一标题使我的目光停滞了,吸引着我将整篇文章认真读完。其实自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只有吸引了我,我才会深入、细致将文章读完,正因为这一文章的标题吸引了我,所以牵引着我读了起来。

以往常常有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一句话说教育,这句话后来成为了许多家长的“至理名言”。家长理解“起跑”之义,就是“比赛”,要让自己的孩子比过一个个年龄相仿的伙伴,才算满意。于是家长赶趟似的提早让孩子学这儿学哪儿,要学会到多少字,要会多少运算??十八般武艺要样样拿出手,这可真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

当今社会对孩子们各种技能要求持续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等关键技能,现实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技能,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世界。这就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任务——正如《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白皮书》中所说:“学校教育不只是让大多数孩子取得成功的地方,而是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取得成功”。让所有的孩子获得广泛的技能、知识和对未来社会的理解,拥有一个人生的高起点;让每一个孩子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应团队的能力,为人处事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这才是当代教育的真谛。

如果说,教育真的有起跑线,那么它的起点就在于我们的养成、在于我们平和的心态、独有的个性,而其中更能深远影响孩子的,更是少时形成的品质。“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我们说:即便赢在了起跑线上又能怎样?起跑线上的输赢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跑多久,要跑向何方。

篇五: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

读《教育文摘》感言

张丕红

在假期里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我被这话深深地感动着,深深地吸引着。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宽容是老师应有的一种态度》时,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学生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点几个教师平日就认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

对于我们作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面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各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

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学《文摘》用《文摘》感言

项俊兰

读罢《教育文摘》2009年第6期的《为师者请三思而言》一文,使我深受触动,并且也引发我的深思。因为与我亲身经历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文中引用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是讲述一位老师用她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名身有残疾的二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并从此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而另一个事例则是讲述一名校长在高中时因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刺痛,并导致他放弃了爱好的语文改修数学。虽然他成为了一名校长,但他却对此事深表遗憾:?对那篇习作,我自感满意,可是,教师给的‘0’分以及拆下来在班上讲的话,把我对语文的自信全部摧毁了,使我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并因此改变了我后来的发展道路……?作者表示:?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的那番评论,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很出色的作家!?由这两个事例我们不禁要深思:?教育工作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面对学生稚嫩而幼小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言之。因为,你的一句话,也许影响他们一辈子!?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学生施以真情的爱,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真情的鼓励,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也能使学生觉得老师没有放弃自己。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对你说句悄悄话?的活动。说?悄悄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自然和孩子们进行真心的交流。

这?悄悄话?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架起了一座由教师通向大朋友的桥梁。每堂课开始之前,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的来到微机室,我会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很出色。?诸如此类的话给孩子们信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一课;每次在学生们进行练习时,我也会送上几句?悄悄话?:?进步了,继续努力!??如果你的操作能像你弹琴那样熟练,那该多好啊!?恰当委婉的语气使孩子们受到莫大鼓舞,增强了前进的动力。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春意融融的心灵土壤,关注每一颗心灵,使新型人才具备着健全的心理。我们播种知识,我们播种希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为每一个学生种下一颗自信、自强的种子。为了激发这颗种子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我想,任何一位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都不会拒绝这千百次的浇灌与耕耘吧!

愿被誉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们都能将自己的语言化作滴滴甘露去浸润学生们那等待灌溉的心田。

学文摘感言

卢翔云

多读书,勤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基础,是教师充实内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推荐一些教育报刊。《教育文摘》以?关注教育热点,广采教育信息,传播教育理念?为宗旨,形成了专辑化的特色,既有?课题研究资料?、?教育文稿写作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指导?等专辑,也有围绕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校本课程资料?专辑,给教师提供大容量、专题性的学习资料。通过认真自学,及时做好《读书摘要》,吸取先进的教育观念,获得前沿的教育信息,本人受益匪浅。

学习了《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我常想,作为一个老师,我应该怎样去爱我的学生呢??让我的爱渗透到他们心灵当中吧!?只有他们真正用心灵感受到了我的爱,他们才会成长,才会进步。

心灵的渗透需要我不断的付出,永不放弃。用我的真诚,用我的真心来打动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信任我,用心灵来交换心灵。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追求的目标吧!

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他只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有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的爱,那么他也比读过许多书,但又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我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