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祭扫墓,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6:16 小学作文
祭扫墓,意义小学作文

篇一:清明节扫墓祭拜的意义

清明节扫墓祭拜的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聚合寒食节又临春分好节气。主要的活动是祭祀、祭祖,文化底蕴丰厚,遂形成了今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中华民族极重视伦理、道德、文化,认为行孝义是人本精神、民族精神。这一优良传统是值得延承的、值的发扬的。

清明好时节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这时的天,不躁不寒,春风盎然,宜居宜行。去掉春冬的冷意,人们这时开始活动起来。农民伯伯开始犁他的田,种瓜种豆,种上新鲜的蔬菜;而闲适的工作人群可以带上孩子,扫墓踏青,插柳栽树,做一些有意义而又愉悦身心的事情。清明节的习俗自古有很多,荡秋千、放风筝等皆可效行倡导。

扫墓行孝义

扫墓是主题,因为在清明节这一天是祭奠亡灵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称上坟、扫墓、祭扫。为故人的坟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尘,再摆些贡品鲜花等。或是远去的先人,或是刚离

别的亲友,到清明节时,来到他们的坟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人生即意味着生死,岁月转换,回头便是年轮。缅怀故人,孝敬亲长是美德,让我们一起施行。

延优良传统

现在的学生教学,每至清明,必写清明文章、记录清明节扫墓祭拜感想。目的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清明传统节日的了解。 或是学生随家长去扫墓,或是学校组织一起进行烈士扫墓,甚至有媒体新闻报导组织进行中国清明网网上扫墓。为何要去扫墓?冰心《寄小读者》中语:“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认识先烈,知荣辱礼敬,懂孝行深义,承优良传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这就是清明节扫墓的意义。

篇二: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因此有专家、人大代表呼吁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不过,在科技理性成为人们基本意识的今天,推动清明节法定化,有必要对祭祖的传统进行厘清。祭祖并非承认鬼神存在的迷信活动。否则,祭祖传统就会同民间的鬼神信仰相混合,对亲人庄重的纪念,将异化为迷信活动;以前的祭祖活动之所以为人们所诟病,将其迷信化是主要原因。在今天“传统重建”的努力中,如果不能避免流俗,将会使祭祖传统重新误入歧途。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

祭扫墓 意义

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篇三:论清明祭祖的意义

论清明祭祖的意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因为清明是阳气与阴气交合点,在这一点上春天的阳气正上升,冬天的阴气逐渐下降。这个节气是阴阳互相交替产生生命的季节。在自然界是播种和种子萌发的季节,也是孕育生命的起始,所以清明是宇宙、人和自然三者的生命交汇点。古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把清明节定位为缅怀先人的节日。 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因为清明节不仅是中国人传统的一个文化现象,同时更是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产物。扫墓、踏青和播种是中国人特有的自然观和宇宙观表象行为,正是中国人传统哲学的产物。所以清明节是中国的哲学日,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产物。中国哲学之源《周易》讲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和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正是清明节所蕴含的哲学理念的体现。中国人的自然观是人可与万物“并游”,可与万物“同和”。人类生命与万物是一个整体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念。

以唐诗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写出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的特殊的气氛。

《清明》其诗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意义。前两句描写是祭拜扫墓和追思先人的感觉;后两句是表达清明也是人类与大自然亲近的季节。在春回大地之时、诗人的所遇所感,复得返自然的怡然自得,颇有些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哲学意境。

不仅如此,曾子曾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里的“终”是指人的生命的结束,“远”是指时间上的久远。“慎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真诚、慎重地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感恩;“追远”是指不忘本,尽量远的追溯自己的祖先,所谓“树高千尺不忘根”。哲学或说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慎终追远”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清明的祭祖便是我们所做的一次追思之旅。先辈与我们已无直接利益关系,祭祖只是一种单纯而真挚的情意的显露,其实,真情实意更应存在于现实之中,但往往为无处不在的利害关系所掩盖。此外,祭祖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死问题的思索,珍惜我们拥有的,努力发现生命中的美好,使社会道德能够趋于淳厚。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那祭祖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方面,祭祀或者是出于对自然地敬畏,不仅如此,它有更深的涵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祭祀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组成。中国社会的组成必须是由人与人相互产生积极的情感保持稳定的,包括父子之间的孝悌,君臣之间的忠信,朋友之间的仁义。中国人讲究仁,这种仁是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间和谐的状态,即便是死人。即使形体俱灭,也不妨碍让人想象他的精神永存,和他神交,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祭祀就是一种和死人交流的仪式其本质就是在拜祭的人心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以加强这种精神的交流。 最后,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答案。父死,三年不改其志。所以,祭祖就是一种仁德传承的措施。祭祖可以让后人怀念先人的精神,忆祖辈之德以正己身之行,乃是持家之道。与西方的祭祀不一样,中国的祭祀更多地承担了社会稳定和教化的责任和功能。

总之,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哲学理念的最生动的体现。中国人将祭祖、扫墓与踏青、播种相结合,在怀念逝去的生命时,把自然界的迎接新生命看成新的希望的起点。这种自然界的万物复苏激起人的生命的喜悦和期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万物与人类生命的联系和“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正是清明节的魅力所在。

篇四:上坟祭祖教育意义多

上坟祭祖教育意义多

清明将至。上坟祭祖是民间习俗,也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文化熏陶的好机会。上坟祭祖,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首先是忠孝感恩教育。祭祖是对先人的尊敬。忠孝是人们归属的需要。归属感是心理稳定、精神饱满的重要基础。祭祖使孩子认宗归祖,明确家族概念,辈分层次,激发感恩意识,能更好地给自己定位。

第二是产生责任意识。在家族中定位后,他们都从时间纵向上、家族发展史角度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描摩自己未来的道路,尤其是在上坟扫墓这个相对严肃的仪式中。处于优越家庭的孩子会出现挑起家族担子的使命意识,处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明白自己要为家庭担当。

第三是培养探索兴趣。顺着时间纵轴,由家族概念进一步上溯,连接到宗族、氏族、民族、国家,形成历史感;追问生命的源头,探询存在的意义,形成宇宙观,自然观。渺小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苍茫天地连接于眼前坟墓中的先祖,其觉悟、顿悟必胜过平日空头絮叨。

第四是自然美育。清明时节,绿树、青山、秀水相映,春风吹过,山花开放,养眼养心,滋养精气神。正当踏青之时,欣赏万物生机,更觉人生美好,生命可贵。青少年在登山、菜花过程中,增添生活信心,更加热爱人生。

第五是意志教育。尤其是上交通不便的比如太公坟,登山、远足过程本身就是意志锻炼。出出汗,坚持再坚持,考验再考验,顽强心理是这样磨炼出来的。与同学一起登山不同,这回是全家出动,老壮少齐出门。有体力的少年就会自觉地“扶老携幼”,自信起来,独立

起来,充满了“成长的感觉”。就算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他一个人坚持着独立登山,也充满了成功感。上坟可以说是家庭精神沟通传承的最好形式。

第六是知识熏陶。一路上可与孩子进行知识沟通,谈些清明节话题。比如寒食习俗(不生火吃冷食),源自于晋文公纪念介之推;比如坟与墓的区别,墓为坑、穴,故为扫墓,坟为丘,垒成一堆,叫坟堆,故为上坟(有称“领坟头”)。父母、孩子可查查资料,点点网络,一路沟通,不失为知识熏陶。

欣赏碑文石刻,也是一种好习惯。可惜现在公墓都用电脑文字,且统一格式,缺乏个性。如能多一些碑文,以手写为主,也是一种美育。

上坟祭祖,教育内涵颇多。既要严肃,又可活泼。自然而然,润物无声。教人不如化人。加之现在私家车方便,希望各家庭以之为教育契机,带上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坟,切勿以学业忙、路太远等为由推托。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江富军

317502

篇五:清明祭祖风俗的哲学意义

清明节祭祖风俗的哲学意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历史的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于外, 因连年的灾害,没有收成。行走在了荒芜人烟的地带,环境极其的恶劣,生活极其的艰苦。由于成年累月的劳累、饥饿,公子性命危在旦夕。在此之际,常年跟随他的介子推,毫不惋惜地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公子充饥。后来,公子重耳回到了晋国,并且作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绵山,享受田园风光,不肯出来辅弼朝事。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带人马去放火烧山林。他想,介子推是个孝子,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万万没想到这场烈火把介子推母子给活活的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就下令每逢此日,举国上下,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融汇了寒食节、上巳节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一个国家节假日总量跟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假日,中国的节日体系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一是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最近十几年我们的节日越来越淡薄。节日应该是一个民族老百姓生活的高潮,一两千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一代一代人不断地创造、不断地积累,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民俗。所谓民俗是它有很多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这些东西慢慢就消失了。怎么样使我们民族在转型期间,能够把文化传承下去,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的个性,文化界的人都是很重视的。实际中华民族保护自己的文化个性,也是为人类保护一种文化的多样性。二是保护文化遗产。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每一个节日都是全民共同过的。所以,文化的淡薄也是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怎么样保护好节日文化遗产,肯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调整放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假日。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