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4:34 作文素材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作文素材

篇一:当前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比较

当前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比较

当人们提到“经济危机”这个词,人们都会想起一幅图片,那就是20世纪20年代末纽约华尔街头排着长龙的失业工人队伍。我们觉得经济危机应该是很剧烈很恐怖的事情,可如今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却并不突然,它就是一步一步的逼近我们,叩响了经济的大门,美国的次债危机是它的前兆。直至今日,我们对这次危机的讨论仍在继续,这场危机为什么会爆发,究竟会持续多久,它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它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危机有什么异同?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谈谈自己对这次危机的看法。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比较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经济危机,其中心是美国,是由次贷危机引起来的。因此要理解当前的经济危机,就要说明美国的经济情况。

自上世纪70年代“牙买加体系”确立以来,世界各国货币一直保持与美元松散的联系。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国就利用发钞国的地位,大量发行美元,而世界各国为了得到美元,就不断的在贸易上对美国存在顺差。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美国采用高利率,使各国不断的寻求美元,使美国的外债越来越多。这就像是高息揽储一样,借债发钱,这就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基础。

而这次次债危机,是由于美国房产的泡沫引起的。房地产在炒作中不断升温,许多穷人没有钱买楼,美国银行就放宽货款的条件,又创新出一个金融产品——次级贷款,当经济泡沫没有破灭时,它是发财的一条门路。但泡沫总是有破灭的时候,当房地产价格下跌时,一些人无力还货,银行收不回货款,就出现了资金链的断裂。这就是次贷危机。

银行收不回货款就回收房产,进行拍卖,这样更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例如100万元的房子只值10万元,这样银行的资金也发生了危机,这就是危机的第二个阶段。所以一些大的银行也开始倒闭。

美国政府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有注资给银行,这就要发行更多的美元,造成美元贬值。美元贬值造成石油、粮食涨价,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就造成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元的信誉受创,世界各国就不再相信美元,更进一步抛售美元,动摇了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这就会出现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是危机的第三个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是全球资源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本技术重新配置下的增长,发达国家因资本流出而滥发货币刺激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因资本流入生产效率提高,出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产能过剩型增长。在全球资本技术流动推动生产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依赖消费滥发货币推动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产能过剩依赖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这样长期发展的后果导致全球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发达国家过度消费与发展中国家过度投资导致全球稀缺资源紧缺,能源与贵金属资源供给的紧缺导致全球需求旺盛并推动了全球物价上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消费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度投资导致全球金融体系信用扩张过度,流动性超级泛滥。全球流动性泛滥为全球金融体系融资金融创新工具提供了广阔平台,金融工具的创新反过来为全球流动性跨域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随着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在不平衡全球贸易结构推动下,全球流动性以合法或非法形式进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造成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超常泛滥,发展中国家先后陷入了通胀陷阱。在全球流动性超级泛滥的世界经济境况下,资产价格上升助长了全球需求结构变异,投资投机需求主导了市场需求,套利流动性替代消费需求流动性,在套利流动性催动下,资产价格无限推高,同时,超级流动性制造的通胀压力导致消费剩余进行保值投资,

全球经济陷入了追求资产价格疯狂飙升的盲目时代。在套利流动性与保值流动性双重推动下,资产价格单边浮升,全球融资体系无限开放,融资体系的盲目乐观,全球流动性陷入了恶性循环,融资扩张——资产增值——融资再扩张-——资产再增值。

当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导致消费剩余进行保值性投资时,消费需求大为削弱。消费需求下降,融资体系信用扩张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借贷信用伴随着消费能力降低而降低。当偿贷能力影响到基本生活消费时,借贷承诺的价值已毫无意义,还贷能力与意愿消失了,普遍信用违约迫使信贷信用紧缩。

在金融体系融资工具与产品不断创新的全球化时代,一切金融创新产品的基础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借贷信用体系。借贷信用体系遭遇破坏,信用紧缩。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金融创新产品的贬值伴随着流动性紧缩同步出现,贬值效应引起市场心理崩溃。

金融创新产品缩水贬值,流动性紧缺直接影响到传统融资产品股票债券贬值缩水。这样,全球金融融资体系就会陷入流动性紧缺的崩溃境地。金融融资体系崩溃,实体经济应声崩溃,生产、供应、消费因流动性缺如而停滞,世界性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我们再来回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二三十年代的危机主要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生产是蒸蒸日上,但是这种生产是不顾需求的盲目生产,生产大大高出了消费。这就早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商店里产品丰富,但是那些都是资本家的和有钱人的。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剥削关系没有的到任何缓和,劳动人民还是贫困如初。工人工资增长跟不上工商业利润,社会购买力下降,消费力减弱。这些无法销售的东西,最后被资本家扔掉或是倒掉,就形成了很荒唐的局面,一面是劳动人民吃不饱肚子,另一面是大量的牛奶等物品被倒掉。这种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同劳动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因市过度发展与赊购消费发展,这种矛盾在股市的崩溃的推动下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因其影响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所以也称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将持续多久

二十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黑色星期四”引发的世界行经济危机曾一直持续到中叶,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也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经济危机,但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而且各地区也往往因社会条件差异而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当前我们对此次危机的持续时间也在进行预测,但很少看到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详尽的预测,因为市场 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忽略一点点就会使具体的数据失去意义。然而,近来看见网上有关于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预测的调查问卷,看到6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将持续2年以上或更长时间,充分反映了投资者信心不足的状况,我认为,如果措施得当实施有力,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后,此次危机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应该会顺利的度过。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三、两次危机影响的比较

(一)范围的广阔性

当前经济危机无疑具有世界性,全球经济一体化把各国家、地区都卷入其中,相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萧条,眼下的危机则是世界范围的萧条,波及范围是特别特别广,只不过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已。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早在9月份就称美陷严重金融危机,将诱发全球动荡。现实的却证明了他这一说法。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加剧、不良抵押贷款剧增,规模惊人的衍生品市场急剧放大了这场格林斯潘

口中“百年一遇”的危机。时至今日,危机还在蔓延。

(二)最终诱发因素的共同性

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黑色星期四”为导火索,股市的崩溃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的总爆发。 消费信贷的过度发展、股市的虚假繁荣、政府监管的松懈以及投资者的“贪婪”等因素是这两次经济危机共同的诱发因素,也许这并非最主要的原因,但它对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向世界范围的波及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最终酿成大祸。

(三)破坏作用的巨大性

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显而易见,大量工人的失业、工厂的倒闭使各国经济走向萧条。现在的媒体、报纸基本上都有报道各地有多少家工厂倒闭,多少工人失业以及政府如何采取有力措施的,由此可见,经济危机已经并再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状况。各国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市”,加强国际合作,对此危机的重视程度也能反映它的破坏作用。

四、总结与思考

尽管现美联储主席贝南克近日表示:“30年代大萧条与目前经济危机不具有可比性”,我们仍然认为两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如有些媒体报道华尔街的贪婪无度以及政府对金融创新监管的过度宽松,才是导致这次全球危机的真正原因,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但它却和当年的大萧条似乎是惊人的相似。当然有些因素是全球化的今日才出现的,比如金融工具的创新、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投资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能过剩,都对此次危机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我认为,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国家如果没有拯救危机的信心,只能任凭危机蔓延,而机构和个人如果没有投资信心,任国家怎么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也不会真正起到作用。“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去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只要我们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把它控制到一定的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前途总会是光明的。正如格林斯潘在他的书中写道:“如果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灵活的金融经济体系,我们本来就能接受它的动荡和极端,不过前提是不能有高失业率或经济风暴。当我们进入21世纪,动荡或许是维持世界经济保持高增长性的必要条件。”读读格林斯潘在自传书名中的这段解释,回味深长。

篇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因银行倒闭、挤兑而加速破产程度招致了金融体系恶性循环直至崩溃。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可谓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与20年代初的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危机的程度。此次大危机开始于1929年10月28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一天内下跌12.8%。不久美国近一万家银行倒闭,14万家工厂企业破产。工业生产退回到19世纪末的水平。工人大批失业,经济损失惨重。同时,大危机迅速由美国蔓延至整个欧洲及除苏联、蒙古以外的全世界。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世贸总额倒退回1919年水平,世界货币秩序破坏,罗斯福宣布放弃金本位。此次大危机给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以沉重打击。世界工业生产至1936年方恢复到1928年水平。这次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阶段。

篇三: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边缘地位的理解

【本文摘要】在三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忙于为解脱经济危机而奔忙,但是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显得中国好像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是面临危险的,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众联教育下面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到20世纪30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危机的出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或者是军国主义道路,或者是进行平稳的改革,而当时的中国,却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波动。今天众联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却安然渡过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做为一个以白银为法币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的影响,那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中国其实在在美英等国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一如既往的坚持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量在1929-1930年间保持稳定,在1930-1931年间,出现了20%的增长,并且1929年由于新的海关税则的出台,使中国的海关税收增长了一倍,此外,1930年后由于政府用黄金替代白银征收进口税,这样,就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中解救出来,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使中国以外国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感。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维持了各国的相对稳定,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对于战后的国际合作体系出现了不信任的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出现了改革派,也就是说如在德国,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德国人不满,强烈要求修约,这部人叫改革派,而日本在中国发展有欣欣向荣之感时,日本觉得,应该把国家的发展和某种程度 的控制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出现于19世纪末,日本的几代人都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另一方面,在地理和经济考虑,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做为日本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市场他有必要控制。第三个因到是日本人认为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作为一个成功的改革者有义务也有必要来领导其邻国,特别是中国,来走向相似的道路。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因素,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国内的与国外的事务,强硬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国内政治的反映。

当此之时,中国在加大力度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在东北也是如此,于是中日在满洲的冲突就成了一场恢复并维护国家主权的农业为主的社会之间的力量的抗衡。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也就是说在3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比欧洲要好,在外国资本主义疲于应付之时,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而政治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场危机就要到来了。众联教育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

篇四: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优秀毕

业论文)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返回】【上一篇】【下一篇】 发布时间: 2009-9-27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

张 乐

[摘 要]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 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的启示。

[关键词] 大萧条; 成因; 启示

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发展至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扩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惨重,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有人更直接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喻为“21世纪的大萧条”。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特别是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期间,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数千万人失业,成千上万家庭无家可归,全国上下处于一派萧条和动荡之中。从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 , 国民生产总值从1044亿美元降到410亿美元,进口贸易由45亿美元降到13亿美元,出口贸易从53亿美元降为17亿美元。到了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黄金外流接近2.5亿美元,黄金储备已低于支付通货所需的最低数量;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

[1]发生在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之大,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在美国, 大萧条造成了将近12年之久的大规模失业与资源利用不足。在随后的几年中, 大萧条像一种恶性瘟疫迅速席卷了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从1929年10月下旬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 以上,失业率高达30%-50% ,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比1929年缩小了2/3,[2]回到1919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人们众说纷纭, 不少人将所发生的一切归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经济背后起着作用。经济学家则引发了一场现代宏观经济学革命,对大萧条的成因看法不一,争论激烈,但相同的是,大萧条无情地撕碎了蒙在古典经济学身上的面纱, 使人们看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局限性。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假设和条件的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经济的原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古典经济学核心观点,被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置于难堪境地,使人们开始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反思。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两种观点,“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货币主义都对大萧条的成因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首次从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税收和开支来影响整个经济的政策的角度, 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20世纪60年代, 货币主义者从货币政策, 即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贴现率、买卖债券等手段, 调节货币供应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

策这一角度, 分析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1963年,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出版了《美国货币史》一书, 说明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 应对大萧条负重大责任。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收缩期, 被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酿成了大萧条。美国新经济史学派杰拉尔德·冈德森1976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史新编》, 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分析。

以上的成因分析都有所侧重,在此基础上,我将综合各方观点,较为全面地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本解决,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使社会生产能力不断上升,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社会繁荣并没有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20世纪20年代, 美国推广“福特生产方式”, 使得美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收入也大幅增加。按人均收入水平来看, 美国在20年代末期,人均收入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收入的增加在各社会集团及家庭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 财富与收入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是市场经济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劳动阶级的收入并未得到同步提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5%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60% ,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更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这使大多数人因为缺少钱而减少购买,少数富人的钱则用于兑换黄金作为财富积累而不去消费, 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引发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减少,造成产品过剩, 厂商利润下降, 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为了降低损失,节约成本,积累财富,企业和资本家大量解雇工人,失业增加,收入水平减少,社会购买力更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酿成经济危机。 第二,美国政府一直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并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导致并加剧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有深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只有管的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在经济危机爆发前, 美国政府一直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以此为指导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活动的主流思想,并采取相关的经济政策。例如,严格货币发行,恪守财政平衡原则, 对濒临破产的银行和企业不采取救治措施, 以及对失业和贫困袖手旁观等。这种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最终使经济一步步走向危机。而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总统更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对解决这次危机束手无策, 还主张‘无为而治’, 让经济来个‘自我治疗’。”[4][3]这使得这场危机呈蔓延扩展的趋势。自由放任主义致使美国政府在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时,采取了错误的经济政策。一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不合时宜的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 以汽车和电器的大发展为基础并受到房地产热的推动,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1929年开始降温, 投资需求下降, 从1929年到1932年, 美国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 在私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应该介入经济, 运用财政政策的工具, 担负起稳定经济、增加有效需求的责任。当经济滑坡显示出要恶化成大萧条时, 联邦政府本应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投资需求。但是, 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却是软弱无力的, 甚至是紧缩性的。1930年12月, 胡佛政府才提出一项举办公共工程的计划, 政府投资1.16亿美元, 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远远不能弥补私人投资的骤减。1932年的《税收法案》实际上提高了征税, 对生产百害而无一利。正确的政策应该是以减税来刺激投资。但当时不仅胡佛总统追求财政预算平衡, 就连富兰克林· 罗斯福也在1932年的总统竞选中把它作为竞选纲领。同时, 州和地方政府也追求财政平衡, 通过税收来弥补开支。提高征税,追求财政平衡,这一消极、紧缩的财政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大危机,反而使得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产一片惨淡。直到罗斯福就任总统后, 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 特别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公共事业支出, 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尽管有人认为他的财政扩张政策力度不够大, 但是, 不可否认, 罗斯福财政扩张措施对拉动需求、减少失业、缓解危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导致货币政策不力,加剧银行的信用危机。美国银行业经过19世纪自由竞争时期到20世纪初私人垄断阶段的发展, 金融体系已具相当规模。[5]

以1914年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一个以联邦储备银行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存的、完整的美国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建立,但是联邦储备当局的金融权威地位尚未完全建立, 相应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机构设置较为欠缺。1914年建立的联邦储备体系, 从法律上被赋予担负美国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职能, 以及督导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遵循健全轨道开展业务活动的职能。但20年代的美联储尚处于创立的初始阶段, 对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这三项政策工具的运用并非是完全有意识的;在技术上联储也对创造何种机制和监管体系来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不甚明确。从20年代末开始, 由于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 部分贷款难以收回, 造成银行系统呆帐增加, 而联邦储备当局却采取了不可思议的紧缩货币政策:1. 美联储实行高利率, 抑制了投资;2. 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 使货币供应量减少;3. 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 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 , 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 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在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减少了1/3 。银行准备金严重不足, 联储又未能履行联邦储备制度所赋予的为银行体系提供周转准备金的职责,致使银行大量破产,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0年的1352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家, 占银行总数的28.2% ,[6]形成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用危机。到1933年每100元信用货币中就40.7元是公众手中所持有的现金。货币现钞持有量的持续增加, 反映了公众对银行的不信任态度, 同时也使货币的周转速度大大降低, 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货币量, 结果引发并加剧了经济大萧条。

第三,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本身所潜伏着的深刻矛盾和发展失调,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1920年年中至1921年末的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从1923年到1929年秋,每年生产率增长达4% 。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汽车工业实际生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长了255% ,汽车数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至1929年的2600多万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使用的汽车81%是美国货。另外,1919年,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为70亿美元,1929年增至172亿美元(两者都不包括一战中的战债);1922年,美国的商品输出额为39.71亿美元,1929年增至51.57亿美元。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的“柯立芝繁荣”。但繁荣背后却潜藏着经济结构的失调。首先,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一直延续到30年代。1919年农场主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6% ,到1929年只占8% ;1929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3左右;1914年至1927年间,农场主的抵押债务增长一倍以上,许多农场主破产。

倍, 工农为产品的剪刀差扩大了37%[12][10][9][8][7]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1]1929年的104.9(1926年为100)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 ,比工业品价格下跌幅度大一。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其次,“繁荣时期”的工业高涨主要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等,这些行业的兼并之风盛行,成千上万家公司在竞争中消失,垄断财阀追逐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品积压;另一方面,一些设备陈旧的工业如采煤、造船等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年的约80%降到了42% , 其中最严重的行业如炼钢业同期从88.5%降到19.5% 。至于旧的纺织业、制革业等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失业,他们纷纷被逐出工厂和农场,流离失所,生活极端困苦。1921-1929年,美国失业者平均每年都在220万人以上,仅登记在案的全国失业人数便从1929年的年平均155万人增至1933年的1283万人, 失业率由3.2%增加到24.9% , 危机和失业使美国工人的总收入在1929年至1933年间下降了43% ,[14][13]到1932年,工人农民罢工罢市,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另外,美国的投资贸易结构存在不稳定性。与战前维系世界多边贸易结算体系的英国投资不同, 美国投资的模式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 表现为:1. 美国投资大多流向其出口产品与美国相竞争而不是互补的欧洲国家;2. 美国本身发达的工业, 削弱了欧洲战前作为美国工业品供应国的地位。20世纪20年代欧洲产品平均只占美国进口的30% , 远低于1913年以前的50%以上;[15] 3. 美国的食品和原材料主要来自对欧洲有贸易逆差的初级产品生产国, 这使美国对欧洲不断增加的出超与其从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进口相联系, 导致20年代世界贸易结算、尤其是美国对欧洲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由于欧洲的穷困和美国的高额关税,是欧洲国家不可能用黄金或商品来偿还欠美国的债款,加上美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世界黄

金大部分流入美国,欧洲各国难以恢复金本位制,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从美国买进多于他们卖给美国的商品,因此这种不平衡的投资贸易结构最终会走向崩溃。上述的问题都说明美国日益膨胀的经济力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不能不预示着危机的到来。

第四,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消费主义观念的“下移”,是导致大萧条的社会原因。20世纪20年代,美国整个社会价值观都在逐渐发生变化。美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是一种克制、节俭、勤劳的新教伦理和清教资本主义精神,即努力工作,个人奋斗,节制物欲,崇尚理性,反对浪费等等。这种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美国农村地区仍然流行,但在城市中却起了巨大变化。发财致富成了最大希望,投机活动倍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沉醉于物质享受,而精神文化显得肤浅和粗鄙。特别是随着福特主义的产生,原本停留于上流社会的消费主义“下移”,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消费”观念。福特是平民出身的资本家,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由于福特发明了流水线作业,采用了8小时5美元的工作制和工资制,生产出“人人可以买得起的车”,为大规模的生活消费提供了可能。1929年,美国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从美国社会高消费经济状态下新的购物习惯的发展,及其对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这两项准则支持着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的侵蚀中”,我们可以看出变化。[16]“经济冲动”代替了“宗教冲动”,换句通俗的话说: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勤俭持家被炫耀式消费所取代。上中产阶级美国人的大多数于是耽于攫取更多的财富从而更奢侈地消费。另外,为了刺激消费,美国人采取了许多办法, 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消费信贷。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使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丹尼尔·贝尔就曾经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17]这种提前消费, “ 寅吃卯粮”的办法,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积累,埋藏下经济大萧条的祸根。

第五,股票市场的崩溃是大萧条的直接导因。在柯立芝和胡佛担任美国总统的时代,倒卖股票成为这个国家最时兴的投机生意。由金融巨头操纵的证券交易市场吸引了各阶层人民。汽车司机、店员、主妇、小业主和学生都成了证券市场的主顾。他们受到的宣传是:“买股票就能赚钱,早买早赚,不买就让别人赚”。这个时期,几乎任何一种股票都在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往上升值,越是上涨,人们越是不肯抛出。市面上的股票不够应付,工业、铁路、银行等部门就加紧制造新股应市。从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列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目录表上的股票从4.43亿股增加到10亿股以上。一些大公司把自己的股票当作现金发给工人,居然很受欢迎。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许多新发行的面值较小的股票,都到了小投资者和小投机者手中。他们对这些股票所代表的厂家的情况一无所知,只是一味等着股票涨价。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控股公司与投资信托公司互为依靠,整个经济结构建立于毫无节制的投机的泥潭之上。1929年10月, 正当美国的亿万富翁们继续陶醉在他们所杜撰的“永久繁荣时代”的美梦中时,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特大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在美国大地上爆裂开来。继10月23日股票价格的急剧下跌之后,24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抛售风,一日之间成交额达近1300万股,为1929年平均日交易额的四倍多, 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快到了连报价机器都跟不上的程度。这一至今令欧美资本家谈“虎”色变的日子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尽管大公司和大银行拿出巨额资金, 用高价大量购进股票, 政府和舆论工具也反复声称“繁荣”仍将继续,以稳定市场,但是,濒临崩溃的股市在经过一个短暂的喘息之后,于10月29日再次以更大的幅度下泻,股票市场终于崩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十分敏锐的晴雨表, 它的崩溃犹如拦洪坝决口一样, 迅速冲跨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然后席卷各个经济部门,使美国整个经济濒临崩溃。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力相互碰撞、挤压之下形成的。

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现代启示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尽管已时过境迁,但人们对大萧条仍然如此关注, 无非是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二战之后,世界经济更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危机亦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大为缩短。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陷入“滞涨”;1987 年, 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 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发达国家经济衰退;1997年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冲击世界经济;2001年,世界经济经历了IT产业泡沫破灭带来的衰退后,2002 年又遭受了全球股价大幅度下跌的冲击,加剧了全球通货紧缩的程度;2007年夏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直至今日,危机仍在继续。面对不断缩短的经济危机周期,如何提高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的能力,特别是克服当前的金融危机,人们不禁再次反思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从而寻求一些启示。大萧条让后人看到了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的巨大差异,认识到政府在克服经济危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面对经济危机,特别是当前的金融危机,政府应该怎么应对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面对危机,政府必须要稳定民心,取信于民。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告诉所有美国国民:“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因此,罗斯福总统在克服经济危机过程中,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争取人民的支持,“??对于人民给予的忠诚支持,我是感激不尽的??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18]而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认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加重要。因此,稳定民心、取信于民至为关键。

第二,完善市场机制,将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在利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这只强有力的“有形的手”,克服市场自由的缺陷。当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应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不仅可以在低潮时防止经济下滑,在萧条来临之前防止出现绝对衰退,

也可以在高潮时防止投资和信贷膨胀,消除因“总体过热”和过度繁荣带来的衰退和萧条隐患。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和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而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仅使当时的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调整,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对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三,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保证实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与配合。政府的宏观政策在实践中往往同时配合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寻求两者的最佳组合:有时是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有时是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有时则是双紧的政策和双松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使我们认识到适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必须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达到“双赢”局面。 第四,加强金融监管, 改革和完善全融体系,提高风险意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首先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业的混乱和大规模投机对经济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政”首先是重建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在当前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的苗头初现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其足够的关注,而是盲目地相信华尔街的金融神话,导致次贷危机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几乎摧毁了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体系。因此,增强金融信息的透明度、规范金融秩序、完善金融体系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监督职能,帮助建立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增强克服金融危机的能力。

第五,树立科学的投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20世纪20年代的股票投机狂热和过度的超前消费,诱发了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事实上美国国民的过度超前消费的观念也是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使得许多人将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其挥霍金钱的来源。因此,要克服当前的金融危机,并预防以后的经济危机,必须要从思想上进行反思,政府可以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理性的消费,保持冷静、清醒的消费意识。

篇五: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八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第八讲 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大纲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备考指南】

1.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联系现实,从危机中得到经验教训。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实质特点和历史作用,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内容有着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对我们今天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基础夯实

考点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依然存在。

(2)具体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________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________,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人们醉心于________活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直接原因:供需矛盾。

2.标志:1929年,美国________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泛,________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________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矛盾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进一步加紧对________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

政府________。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________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考点2 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面对不断恶化的_________和_______。

(2)1933年3月,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1)整顿________体系。

(2)政府加强对________的计划指导。

(3)调整农业。

(4)实行________政策。

(5)进行________。

3.特点:在不触动 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通过_______形式,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影响

(1)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_______,使美国避免走上_______道路。

(3)开创了______________的新模式。

(4)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精讲精练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

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眼前利益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到1929年,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

2.特点

(1)范围特别广。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德、英、日、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年开始,直到1933年,美国才逐渐走出危机阴影,持续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爆发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三千万以上。空前绝望的情绪四处蔓延,有人甚至认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3.影响

(1)破坏了社会经济。

(2)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美、法、德等国社会动荡不安。德国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

(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这场经济大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促使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出现和发展。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危机,这是由于( )

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②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 ③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1)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2)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3)1933年罗斯福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主要内容: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救济是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使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4.具体内容:

(1)金融方面,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工业方面,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3)农业方面,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社会福利方血,救济失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特点

(1)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

(2)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6.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

7.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2)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3.2008年9月以来,三鹿毒奶粉事件使人们对国产奶制品的消费信心受到很大打击,重建国人消费信心刻不容缓。七十多年前,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断然实行新政,其政策措施中有利于鼓励和刺激国人消费的有( )

①实行美元贬值 ②商品上贴“蓝鹰”标志 ③实行“以工代赈” ④发放紧急救济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班黑板报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首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从工业领域整顿全国经济。农场主经营良好可以使用‘蓝鹰’标记。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中与历史不符的有( )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三、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成功原因

1.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