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刚者早逝柔者长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8:47 体裁作文
刚者早逝柔者长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刚与柔作文讲评(课堂用)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刚者早逝柔者长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此材料作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寓言故事,二是话题提示。话题提示的作用是提示学生写作立意的方向,也就是审题的关键点。所以,审题立意时,“刚者早逝,柔者长存”这八个字就是破解故事内涵的关键。显然,老子的老师长枞就是要告诉老子,为人处世要“柔”,而不是要“刚”。那么在立意时,就可根据“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一句的提示,要么赞成老子老师的观点,要么不赞成,从其他角度论述“刚”与“柔”之间的关系。

比如:

1.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2、“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3.“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4.“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一、立意不准确:

1、对刚强的内容理解有偏颇

例如:项羽之人皆过于刚直,在可柔之际不知适时隐忍,最终失去的更多。如果他们适时隐忍,谁能定终成帝业的不会是项羽。苏武投降之后且不论可坐享荣华

富贵,他将有更多的机会回到家乡,为国效力,何必愚忠,而谭嗣同如果逃走,他可能去领导变法,但他们皆过于刚直,选择了大义……

2、偷换概念:将最关键的字眼 “柔”替换成“隐忍”、“宽容”、“变通”等看似相关的概念。有的文章立意与刚柔没有任何关系。

二、材料没有说服力

1、通篇只有一个故事作为例证材料。(我和弟弟的一次吵架)

2、只有材料,没有分析。

假若他没有苦口婆心地向士兵们解释并允诺,恐怕军营早溃散了,而如果是另一名残暴的统治者用放狠话来镇压,想必走投无路的兵卒们会孤注一掷地来场陈胜吴广式的起义倒戈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妄想通过强势稳稳握权,最终只能是一场空。

3、所选材料与主题无任何关系。

同桌的鲁莽和冲动导致俩人关系破裂,我的道歉与容让,又使我俩和好如初。

一则成功材料的使用:

和英拉的温柔随和比起来,季莫申科的火暴脾气,倔强都为她贴上了“彪悍铁娘子”的标签。英拉懂得待人处世的圆滑,用女性独特的温柔征服泰国人民,为自己的竞选赢得了选票。而季莫申科的刚强,霸气让她无论是对国事还是国民,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最终也阻止了她的前进。生命的长绳是有弹性的,绷得太紧就会断裂,轻柔的拉伸才能让生命丰富多彩。

“柔”亦是美丽的

雪灾过后,人们发现了雪松的美丽。因为,它用自己柔美的身躯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可是,事实上,更多的人却不在意“柔美”,刚强似乎才是这个世界的王道。

男子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刚强的硬汉精神。施瓦辛格、史泰龙、成龙他们以刚强的硬汉形象让人们追捧,但是,女子的“柔”也应该值得赞扬。不是吗?中国女子体操队里,有像刘璇一样的柔美女性,为中国队拿下了一枚枚宝贵的金牌。柔亦是美丽的,柔的优美与刚的坚强正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啊。

雪松以自己的“柔”战胜了恶劣的环境,但雪松其实也是“刚”的。雪松在冬天,依旧刚强地挺立在寒冷的雪地里,丝毫不被周围的环境打倒,“刚”的表面是让人敬佩的,而“柔”的表面也让人赏心悦目,“柔”亦是美丽的。

世界上有许多人,曾为汶川地震与玉树灾区的人民感到无比的惋惜,也曾经对他们那些坚强刚毅的救灾人员感到敬佩。而我更欣赏那些温柔地照顾孩子而不惜放弃自己生命的父母、老师们。正是他们的“柔”减少了孩子们的恐惧,减少了孩子们心中的阴影,也为孩子们的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刚”让我们震撼,“柔”让我们景仰。

作为武学的太极拳,一向都是“以柔克刚”来战胜对手。虽然近年来,“刚”的跆拳道,一直占据着大半个武术市场,可是,太极拳这个武学的地位,却是不能让任何事物来撼动的。柔亦是美丽的,在敌强我弱时,在竞争社会里,不应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应该是弱者联合起来,“柔”也是制胜的法宝啊。

曾经,我也曾为自己的不够“刚”而感到苦恼。但是,现在真的完全没有必要了。“柔”并不一定就会比“刚”差。“刚”可以顽强地战胜,“柔”亦是可以用智慧去解决难题;“刚”可以撼动周围的人,“柔”亦可以与周围的人交好,有一个更为和谐的交际圈。这样来讲,“柔”不是更加完美吗?

“柔”亦是美丽的。雪松都可以以“柔”战胜雪灾,更何况充满智慧人类呢?

篇二:刚与柔作文讲评(课堂用)

此材料作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寓言故事,二是话题提示。话题提示的作用是提示学生写作立意的方向,也就是审题的关键点。所以,审题立意时,“刚者早逝,柔者长存”这八个字就是破解故事内涵的关键。显然,老子的老师长枞就是要告诉老子,为人处世要“柔”,而不是要“刚”。那么在立意时,就可根据“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一句的提示,要么赞成老子老师的观点,要么不赞成,从其他角度论述“刚”与“柔”之间的关系。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一、离题模式:

例: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孰强孰弱显而易见,然而最终牙齿落尽舌头仍在。在我看来,长枞所传达的无非是:示弱是一种生活智慧,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懂得示弱。

二、替换别扭:

例1:动车速度过快,此刚者也,造成了特大事故;而动车速度过慢,此柔者也。速度过慢之后,就达不到经济利益可言,更不必谈便捷了。

例2:坚持是刚,忍耐是柔;实力是刚,智慧是柔。

三、例证糟烂:

1、通篇只有两个例子——不成议论文。(40分左右)

2、变味的例后析——没有扣住“刚与柔” .........

篇三: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终押题 专家解读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一 刚柔 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一:刚柔

摘要:高考作文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加上时间环境等的限制,要想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平时的积累就比较重要啦,什么素材啊,例文啊,预测啊,分析啊这时候就可以多看看了。正如这篇所示,希望能让你们在考场上灵感一现!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若文中再用例证诸如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李陵、苏武、蔺相如、廉颇、触龙、秦始皇等,便可使文章气势雄浑、严谨缜密。文中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切身体验表达独特感悟,将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应根据自己对情景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或者叙写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或者描述评点生活现象;或者记叙阐述文化意蕴的内涵。总之,立意关键在于对“刚柔”理性的思考,思想不要偏激。

运用具体的典型的新鲜事例或掌故,论述观点,且能联系人生社会现实,必与高分有缘。考生的作文如果缺少必要的事实和名言警句,或者偏向新奇的构思,盲目追求“另类”,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将不会有好的效果。

【例文展示】

在柔与刚的边缘

青青河岸边,柔软的柳枝飘荡在徐徐清风中,那婀娜的身姿展露出了柔的气质;巍巍高山上,刚劲的松柏挺立在凛凛寒风中,那挺拔的腰杆展示出了刚的力量。

空中,出神入化地演绎着逍遥派武功,羽翼翩跹,一招一式中蕴涵着柔的气质;地上,震人心魄地演绎着降龙十八掌,气壮山河,一拳一掌中爆发着刚的力量。

柳枝的柔和松柏的刚,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逍遥派武功的柔和降龙十八掌的刚演绎了武侠世界的亦真亦幻。在柔与刚的边缘,我们看到,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刚柔并济是最完美的融合。

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常常哀叹人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亡国丧夫后,更是感叹人生“载不动许多愁”,一个曾经风韵的女子,一夜之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疑,李清照是柔和的,这份柔造就了她婉约派词人的独特气质,但同时,她也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内心的

刚烈顿时在柔中迸发。刚柔并济的李清照,达到了词坛上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有着樱桃红唇,如花娇颜的林黛玉,短短一生中,却有着落不尽的报恩之泪。她有着闺中女子的柔,从而拥有了独特的忧郁气质,但同时,她又有着封建时代可贵的刚强叛逆精神,刚柔并济的潇湘妃子成就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温和甜美的桑兰,有着一个少女本色的柔美,但在遭遇意外后,她显示出了刚强的毅力,这使她更加成熟,更加乐观;博识的陈逸飞,阳刚中带着一丝柔和,于是,才画出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细腻形象;富有文学气质的毕淑敏,亦刚亦柔,在赞美了“柔和的力量”后,又提出了“我很重要”的豪迈宣言。

刚柔并济,才让他们既显出了气质,又展出了力量,于是,从一只在角落里发光的萤火虫转变成了一颗闪耀在天空的令人仰望的星辰。

柔与刚,看似一对矛盾,却是这世上最和谐的统一体。

站在柔与刚的边缘,左边是柔,右边是刚,俯首拾起,再用心加以糅合,便铸就了一个刚柔并济的精彩人生。

篇四:江苏省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终押题 专家解读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例题+思路点拨+例文展示)一 刚柔 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一:刚柔

摘要:高考作文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加上时间环境等的限制,要想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平时的积累就比较重要啦,什么素材啊,例文啊,预测啊,分析啊这时候就可以多看看了。正如这篇所示,希望能让你们在考场上灵感一现!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若文中再用例证诸如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李陵、苏武、蔺相如、廉颇、触龙、秦始皇等,便可使文章气势雄浑、严谨缜密。文中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切身体验表达独特感悟,将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应根据自己对情景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或者叙写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或者描述评点生活现象;或者记叙阐述文化意蕴的内涵。总之,立意关键在于对“刚柔”理性的思考,思想不要偏激。

运用具体的典型的新鲜事例或掌故,论述观点,且能联系人生社会现实,必与高分有缘。考生的作文如果缺少必要的事实和名言警句,或者偏向新奇的构思,盲目追求“另类”,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将不会有好的效果。

【例文展示】

在柔与刚的边缘

青青河岸边,柔软的柳枝飘荡在徐徐清风中,那婀娜的身姿展露出了柔的气质;巍巍高山上,刚劲的松柏挺立在凛凛寒风中,那挺拔的腰杆展示出了刚的力量。

空中,出神入化地演绎着逍遥派武功,羽翼翩跹,一招一式中蕴涵着柔的气质;地上,震人心魄地演绎着降龙十八掌,气壮山河,一拳一掌中爆发着刚的力量。

柳枝的柔和松柏的刚,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逍遥派武功的柔和降龙十八掌的刚演绎了武侠世界的亦真亦幻。在柔与刚的边缘,我们看到,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刚柔并济是最完美的融合。

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常常哀叹人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亡国丧夫后,更是感叹人生“载不动许多愁”,一个曾经风韵的女子,一夜之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疑,李清照是柔和的,这份柔造就了她婉约派词人的独特气质,但同时,她也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内心

的刚烈顿时在柔中迸发。刚柔并济的李清照,达到了词坛上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有着樱桃红唇,如花娇颜的林黛玉,短短一生中,却有着落不尽的报恩之泪。她有着闺中女子的柔,从而拥有了独特的忧郁气质,但同时,她又有着封建时代可贵的刚强叛逆精神,刚柔并济的潇湘妃子成就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温和甜美的桑兰,有着一个少女本色的柔美,但在遭遇意外后,她显示出了刚强的毅力,这使她更加成熟,更加乐观;博识的陈逸飞,阳刚中带着一丝柔和,于是,才画出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细腻形象;富有文学气质的毕淑敏,亦刚亦柔,在赞美了“柔和的力量”后,又提出了“我很重要”的豪迈宣言。

刚柔并济,才让他们既显出了气质,又展出了力量,于是,从一只在角落里发光的萤火虫转变成了一颗闪耀在天空的令人仰望的星辰。

柔与刚,看似一对矛盾,却是这世上最和谐的统一体。

站在柔与刚的边缘,左边是柔,右边是刚,俯首拾起,再用心加以糅合,便铸就了一个刚柔并济的精彩人生。

篇五:2014高考作文预测压轴经典训练实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含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调出色彩、调出健康、调出好心情、调出自我的认识。“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有对生命的个性化感悟。

色彩的象征含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也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生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的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审题立意的角度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色彩,他(她)为其奋斗思想、历程、结局等;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等;可以写正面积极的方面,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涂抹上汨罗江一般的颜色,司马迁为生命涂抹上黄土地一般的颜色,陶渊明为生命涂抹上秋菊一般的颜色等。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都可写。

【例文展示】

1、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 秋的金黄世界 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 ,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

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点评】在众多的文章中,这篇自己站了起来,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色――陆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

2、为生命着色

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让生命存在,而且是多彩的存在,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

――题记

纺衣车间的女工用单针走线来衡量她们的生命,所以她们生活的色彩是单调的;田间辛苦劳作而仍入不敷出的农民用耕耘的田的块数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生活的色彩是黯淡而痛苦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还有多少期《泰晤士报》未读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生活的色彩是充满憧憬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无人能取代与更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平凡的草一样,却有着各自骄傲的理由.是的,我们是幸福的,比起他们:当肆虐的海啸袭击那片土地时,那些惊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灾人民,他们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当那些饥民由于长期没有进食,无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双似鹰爪的小手又能让我们用何种颜色描述他们的生命;当求知的眼神通过那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神而展现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读懂了他们生命的颜色;当井矿下塌,看到亲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儿哭的死去活来,我们一定领悟得到他们生命的色彩.

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们明白:为生命着色,不仅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应想到那些无力为自己着色的人们.德雷莎放弃了自己优越德的生活条件,走出高墙,走入贫民窟,将爱带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一颗平凡的心,自由的给,自由的爱,直到它受到伤害??"比起她,我们大可不必这么伤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珍爱生命的缘故.是的,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不仅让生命存在,而且让它存在的多彩,这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于是,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叶的颜色――而明白行动就是这支涂色笔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点评】套用一位扶贫大学生的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担子,那就是让生命多彩的存在,不仅为自己,更为全人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坚强博爱的心,不禁被他感动,为他喝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执”意味着执着认真,有原则性;“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的象征。现实是如此荒诞,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而故意把它念作‘直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是不值得称道的。在这里,“执”是“执着”是“坚定”,“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

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例文】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

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若文中再用例证诸如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李陵、苏武、蔺相如、廉颇、触龙、秦始皇等,便可使文章气势雄浑、严谨缜密。文中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切身体验表达独特感悟,将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应根据自己对情景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或者叙写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或者描述评点生活现象;或者记叙阐述文化意蕴的内涵。总之,立意关键在于对“刚柔”理性的思考,思想不要偏激。 运用具体的典型的新鲜事例或掌故,论述观点,且能联系人生社会现实,必与高分有缘。考生的作文如果缺少必要的事实和名言警句,或者偏向新奇的构思,盲目追求“另类”,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将不会有好的效果。

【例文展示】

在柔与刚的边缘

青青河岸边,柔软的柳枝飘荡在徐徐清风中,那婀娜的身姿展露出了柔的气质;巍巍高山上,刚劲的松柏挺立在凛凛寒风中,那挺拔的腰杆展示出了刚的力量。 空中,出神入化地演绎着逍遥派武功,羽翼翩跹,一招一式中蕴涵着柔的气质;地上,震人心魄地演绎着降龙十八掌,气壮山河,一拳一掌中爆发着刚的力量。 柳枝的柔和松柏的刚,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逍遥派武功的柔和降龙十八掌的刚演绎了武侠世界的亦真亦幻。在柔与刚的边缘,我们看到,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刚柔并济是最完美的融合。

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常常哀叹人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亡国丧夫后,更是感叹人生“载不动许多愁”,一个曾经风韵的女子,一夜之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疑,李清照是柔和的,这份柔造就了她婉约派词人的独特气质,但同时,她也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内心的刚烈顿时在柔中迸发。刚柔并济的李清照,达到了词坛上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有着樱桃红唇,如花娇颜的林黛玉,短短一生中,却有着落不尽的报恩之泪。她有着闺中女子的柔,从而拥有了独特的忧郁气质,但同时,她又有着封建时代可贵的刚强叛逆精神,刚柔并济的潇湘妃子成就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温和甜美的桑兰,有着一个少女本色的柔美,但在遭遇意外后,她显示出了刚强的毅力,这使她更加成熟,更加乐观;博识的陈逸飞,阳刚中带着一丝柔和,于是,才画出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细腻形象;富有文学气质的毕淑敏,亦刚亦柔,在赞美了“柔和的力量”后,又提出了“我很重要”的豪迈宣言。

刚柔并济,才让他们既显出了气质,又展出了力量,于是,从一只在角落里发光的萤火虫转变成了一颗闪耀在天空的令人仰望的星辰。

柔与刚,看似一对矛盾,却是这世上最和谐的统一体。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