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18:52 字数作文
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字数作文

篇一:《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 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九课的课题是《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本框题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立志报效祖国,从而最终落实本册的教学主题“责任与使命”。由此可见,本框题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这一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从学生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同时依据课标中“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这一具体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明确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6)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方法,让学生明白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以学生展示为主,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我们现阶段的小康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说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的教学理念是这样的:

1、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获取知识,明确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2、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祖国面貌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培养其爱党、爱国的情感和历史使命感,使教学内容得以内化。

3、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由于在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学生互动式学习,更容易使他们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

4、突出探究式学习,通过对“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的探究感悟、对“2020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的展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完成课后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从教法和学法谈谈:

三、 说教法

基于本学科、本框题的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如革命故事、老照片等;搜集能说明现阶段发展的资料。围绕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预习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描绘美好的未来。

2、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有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亲身体验、感悟、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通过集体和分组讨论,让学生明白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突破难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法、总结反思法、课后实践活动等方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名言导新课:

教师出示: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活动一: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过渡到下文要学习的最高理想等内容。

活动二: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

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说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活动三:“感受身边的变化”。

通过老照片与新照片的对比及课本P112材料的阅读,感受我们身边的发展与变化,明白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活动四:认识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观察课本P113图表,并补充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活动五:小品表演“2020年的同学聚会”。

参照课本P114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或者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去扩展想象空间,激活想象力,通过想象体会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活动六:想一想“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励他们树立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才华和热血的决心,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本目的落脚点,也是本目的价值目标所在。

3、教师寄语,小结新课。

教师寄语:

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越来越好》,多媒体显示歌词,学生同唱,结束新课。)

4、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生活还比较困难的家庭,了解其具体困难,写出自己的观感并相互交流。

5、板书设计

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可以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板书: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六、说教学评价:

由于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的首位,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注重检测学生面临具体问题时的态度变化、心理状态和综合应对能力。通过活动,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情景测量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集体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二:《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我们的共同理想》说课稿

临漳县第三中学 杨秀珍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 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九课的课题是《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本框题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立志报效祖国,从而最终落实本册的教学主题“责任与使命”。由此可见,本框题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这一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从学生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同时依据课标中“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这一具体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方法,让学生明白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以学生展示为主,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我们现阶段的小康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 说教法

基于本学科、本框题的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 (3)分组讨论法

三、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中领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梦即理想,引入新课《我们的共同理想》。

2、讲授新课:

活动一: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过渡到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理想)等内容。

活动二: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

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说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活动三:“感受身边的变化”。

通过老照片与新照片的对比及课本P114材料的阅读,感受我们身边的发展与变化,明白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活动四:认识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多媒体展示三组图表,并补充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活动五:描绘全面小康生活

参照课本P116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或者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去扩展想象空间,激活想象力,通过想象体会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越来越好》,多媒体显示歌词,学生同唱,结束新课。)

3、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评价:

由于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的首位,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注重检测学生面临具体问题时的态度变化、心理状态和综合应对能力。通过活动,采用谈话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

篇三:《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2)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3)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

(4)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举例、讨论、比较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树立

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活动1:你能想象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吗?

(答: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的。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医学更发达,人的寿命将会延长。没有犯罪,人人和睦相处。将有更多的同学能上北大、清华,而且是通过远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答: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过上殷实的日子。政治上,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文化上,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更加文明。社会生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上,享有更加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①在中国古代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其核心是:“天下为公”。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把大同社会幻想成“无帮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③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的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基”;英国的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也为此一贫如洗。

??

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他们的设想都没有成功。

1、我们的最高理想

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它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问题1: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各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P110下,111下中,111下-112上)

活动2:阅读教材P111上-中下的材料,结合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和事例,谈谈你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

(答:中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的不可替代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正是如此,中共才凝聚了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和领导核心。)

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

(指导学生看书P111页-112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富强”是指经济上富有繁荣;“民主”是指政治是人上享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文明”指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达到较高水平。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因而,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为实现共同理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

(复习我国经济社会大体分三步走)

今天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那么,第二步战略目标所要达到的小康水平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同绘小康蓝图

活动3:阅读教材P112-113中的材料。

(1)说一说: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2)谈一谈: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经济总体水平不高,社会风气不是很好,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生活不够好,民主法制不健全,公民环保意识不够强,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没得到遏制,村容村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公民精神风貌有待进一步提高。)

1、从温饱到小康(历史性的跨越)

小康水平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问题2:什么是小康水平?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达到的小康水平?

[答:(1)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2)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活动4: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图表和数据,或许你会对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有一个新的认识。

材料一:2008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美元)

材料三:

表一、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表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结合上述图表回答:

1、上述图表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上述图示说说你所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如意的地方?

(答:说明我们的小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是低水平的;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平衡的;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全面的)

问题3: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

(答: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

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活动5: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怎样的呢?到2020年,我们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或者是歌曲等形式描绘。)

篇四: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到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3.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中常用应用文教学的建议:“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4.单元学习指导与目标:“注意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二>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表达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本文是应用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五、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第二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六、教学过程

说课稿下载 www.akqp.com 声明

1、力求打造最好的教学资源网站。提供各种教学资源,欢迎大家常来!

2、我站完全免费,绝不会向您收取一分钱!

3、请把本站介绍给您的同事,让本站为更多教师服务,成为各位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4、本站所有资源,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admin@akqp.com

5、不会去除本站水印(背景文字),请参考教程:

篇五:说课稿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陕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分二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二目“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鼓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特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艰苦奋斗 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设计理念:

1、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教育痕迹,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把知识融入生命,给生命注入知识,设计出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学,在情境中悟,在应用中思,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2、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情感教学和行为指导,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现知行结合。

3、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二、学习新课,你我同行

三、课堂小结,巩固升华

四、教学深化

五 教学反思 我准备了这节公开课,效果挺好,听课教师在课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法的实践性得以充分施展。体现如下:

1)如果学生有意识、有能力,教师愿意“放手”、敢于“放手”。

2)教学总体设计流畅,导入设计独具匠心,利用大家熟悉舞蹈《千手观音》的幕前幕后的对比,谈感受,导入自然。

3)教师只是架了个框架,具体的血肉则由学生来充实。教学中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内容的充实

则由学生完成。如:让学生自己通过辩论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及新时期有必要继承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4)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正反方辩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起组织、指导、促进的作用,从而达到交往、互动的教与学的统一,建立了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作为教师,这样设计此课堂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辩论方式鼓励他们去共同探究。通过学习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率先垂范的作用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新课改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探索,努力学习。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