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7:00 字数作文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法字数作文

篇一: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

诸葛亮管理思想纵横

2014年01月23日 10:32 来源:慧聪网 作者:刘文瑞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568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治国思想对魏晋以后的国家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经济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建树。从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江东对”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来看,三国时期的战略思想在中国古代达到了高峰,三者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历史特色。诸葛亮的治国思想,同他的治蜀实践相呼应,是古代糅合儒、法、道、术各种学说来治理国家的样本。诸葛亮思想的特有魅力,来自于他的精神追求和人格感召,并由此产生了历史人物的夸大拔高效应,其思想也会因此而不断衍化,形成管理思想史发展的一种内在机制。

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之名,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妇孺皆知。他既是一个国师级的咨询家,又是一个出将入相的实践者。在历史上,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名垂千古,以治蜀业绩闻名遐迩,以智慧和人格赢得了来自对手的尊敬,又以其为人处事得到了大众的称誉。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其父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他幼年丧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汉末北方战乱,恰逢诸葛玄由袁术委任为豫章太守,他便带着14岁的诸葛亮南下。到任不久,东汉朝廷选派的豫章太守替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前往荆州投靠刘表。从此,诸葛亮随叔父在襄阳访师求学,师事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结识了一批朋友,包括徐庶(元直)、崔州平、石韬(广元)、孟建(公威)、马良(季长)、庞统(士元)等人。诸葛亮17岁时,诸葛玄去世,他便和弟弟诸葛均搬到襄阳城外的隆中(归南阳管辖,此即诸葛故居属于襄阳还是南阳的争执开端),躬耕陇亩,自食其力,半耕半读。诸葛亮读书很有特色,不务精熟而观其大略,颇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风。尽管他在《出师表》中自称隆中耕读的生活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从他“自比管仲、乐毅”来看,他早就抱有出将入相之志。

诸葛亮远大志向的实现,是由“三顾茅庐”发端的。不过,在当时的情境下,他的选择余地不大。近在咫尺的刘表尽管有礼贤下士的美名,海内俊杰也纷纷慕名到荆州避难,然而,刘表对这些人仅仅是礼待而不是重用,不可能留意于一个刚刚成人的青年。所以,在刘备“一顾”茅庐时,诸葛亮实际上就已经决定出山。但“三顾”应该是事实,虽然有人认为“三顾”的说法是诸葛亮自高身价,甚至认为所谓“三顾”并不存在,而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但考究史书,不仅在《三国志》本传中有“凡三往,乃见”的记载,而且在《出师表》中也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说法,且有多处资料可相互验证。假如刘备没有“三顾”,以孔明之智,决不会在《出师表》上出现这种破绽,给后人留下一个攻讦的口实。所以,用现在的眼光看“三顾茅庐”,不过是动荡年代中一个寻常的猎头和应聘过程而已。后人对三顾茅庐的颂扬,一则出于对领导人礼贤下士的期盼,一则出于对杰出人才的尊敬,还有一则是出于对君臣投缘的渴望。

诸葛亮兄弟三人,由于战乱而分居两地,其兄诸葛瑾避乱南渡,后辅佐孙权,亦享有盛名。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千古佳话。其弟诸葛均亦仕蜀汉。另外,他还有一位族弟诸葛诞,出仕曹魏,任镇东大将军。三国纷争,诸葛一门分仕三方,史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因为诸葛亮有卧龙之名,民间有传言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 从欣赏诸葛亮的司马徽和庞德公等人的学术倾向来看,诸葛亮应该具备儒家学说的基础和道家学说的底蕴;从诸葛亮为刘禅手抄《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及其治理蜀汉的实际来看,他的

学问最出彩的领域在法家和兵家;而从诸葛亮初见刘备就提出“隆中对”的战略策划来看,他又深得纵横家的精髓。诸葛亮曾写有《论诸子》一文,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基本脉络。他认为:“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名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他从事功角度看待诸子,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十分寻常,却又极为实用。可以说,诸葛亮的学识来自杂糅各家,自许极高,他并不追求学问上的高深造诣,而是追求经天纬地、安世济民的丰功伟绩。

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说殚精竭虑,而且一出场就以结盟孙吴、赤壁败曹而获得满堂彩。这首先取决于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同时又得自于同周瑜、鲁肃的谋略一致、机缘巧合。从此,确立了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首席辅臣地位。但是,刘备生前,大事依然由他自己定夺,诸葛亮并不当家。直到永安托孤之后,从辅佐后主刘禅起,诸葛亮才真正成为蜀汉政治舞台上的中心台柱。此后,他在治理蜀汉、征服南中、主持北伐、出兵祁山等事务上大显身手,直到操劳过度病逝五丈原,以满腔心血践履了他对刘备的承诺。 诸葛亮去世以后,名声越来越大。在后人眼里,他是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忠诚的象征、治国的楷模,更是历代宰相的典范,无论内政外交都可圈可点。晋武帝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编辑了《诸葛亮集》,针对他人批评诸葛亮缺乏文采、说理浅近的不足,陈寿称:“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矣。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进诸葛亮集表》)由此开了拔高美化诸葛亮的先声。此后人们对诸葛亮的称颂,多半出于其君臣际遇的稀世罕见,以及忠心辅主的无怨无悔。在治国方面,唐代名相裴度曾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乘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认为诸葛亮是事君、开国、立身、治人的全才,所以,他认为“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唐文萃·诸葛武侯祠堂碑铭》)。诸葛亮对下属子弟的训诫,也随之成为后人的座右铭。十六国时期僻处西凉的武昭王李暠,视诸葛亮为儒教传人和道德楷模,鉴于战乱之时子弟们弱冠任职而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儿子说:“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在此。且经史道德如采菽中原,勤之者则功多,汝等可不勉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此后各代,对诸葛亮基本是颂扬之声。就连陈寿说其“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被民间附会为他为诸葛亮门下书吏时曾因违规被鞭挞而故意贬低之笔,各种夸张由此可见一斑。

智力过人的苏轼,在品评人物上也不同众俗,他对诸葛亮提出自己的批评。苏轼认为,孔明有两失。一失于对待刘表刘璋的背信弃义,“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二失于未能离间曹氏君臣,“不能奋起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苏轼文集》卷四《诸葛亮论》)。所以其屡战屡却,终究不能取得成功。不论苏轼的批评是否恰当,从唐宋以后,这样的批评极为稀少,而且会受到来自多方的责难。有些理学家批评诸葛亮“于道不纯,于理未尽”,是想把诸葛亮拔得更高。即便是苏轼的批评,也含有责怪诸葛亮偏于法术家的倾向。总体来看,明清以降,诸葛亮越来越接近于一个完人形象。顾颉刚所言“层累地造成古史”之说,在诸葛亮身上得以集中表现。后人对诸葛亮的解读和发挥,

不断附着到诸葛亮身上。“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肯定会在历史的真实和后代的衍化之间遇到如何辨析的难题,而诸葛亮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三国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总结的是战略。魏蜀吴三方,在战略思想上各有独到之处。作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纵横捭阖的你争我夺,翻云覆雨的联盟拆解,变化莫测的战略重组,战乱蹂躏下的民生困顿,似乎进入了历史的轮回。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两汉帝国的参照系和汉代社会形成的独特背景,使三国的战略不同于先秦而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会思想的根基,那么,汉晋之间的群雄纷争,则孕育了战略思想的空前进展。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构思和设计,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国的模式和框架。《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名气,与三国时期的谋略思想发达紧密相关。满族兴起创建后金政权时,远离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国演义》作为治国打仗的教材,竟然屡获奇效。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云云,正是民间口碑对它们的定位。今天,由小说回归史实,考察这一时期的战略思想,或许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探讨三国战略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挖掘三国战略的文化积淀及其在国人竞争行为中的观念濡染,推究本土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则可能更有意义。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对”战略构思上。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古文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面对北方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的曹操,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设想如果完全实现,确实可以做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所以,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情境的分析论证。现在战略研究中的SWOT法以及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不可主动对抗,东吴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能结盟,只有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由于刘表刘璋的短见和失策能够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这一分析正是“隆中对”能够成立的关键。即便当代人用SWOT法来套,多数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实力和使命的关系上打了马虎眼,埋下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伏笔。而“隆中对”的缺陷,恰恰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唐人尚驰称:“曹氏挟王室之威重,孙氏藉父兄之馀业,刘氏独不阶尺土,开国于亡命行旅之间,天赞一武侯,即鼎足之势均也。”(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

战略设计需要明确组织使命,根据组织使命制定目标,进行定位,选择策略。“隆中对”的组织使命,是“兴复汉室”。这一使命的提出,寄托着当时相当一批士大夫的心愿情结,尤其是符合刘备的汉室后裔身份,是刘备不可能放弃的号召力所在。特别是在刘备颠沛流离、东走西窜之中,这几乎是他唯一能够用来扩大影响力的正当性源头,而且能大大增强其人格感召力。所以,这一使命是刘备不可能放弃或者改变的。诸葛亮也没有对此进行透彻的说明。而这一点正是“隆中对”的致命之处。因为对汉室是否可以兴复的论证一旦展开,“隆中对”就有可能出现破绽,甚至对不下去。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情境和刘备的“帝室之胄”身份,不允许诸葛亮讨论汉室是否可以复兴这一问题。所以,诸葛亮回避了汉室是否气数已尽的论证,这是一种限于情境的无奈,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即便天下三分鼎立成为了事实,基于“兴复汉室”使命的联吴抗曹,与基于各方实力计算的联吴抗曹,是有很大区别的。“隆中对”显然基于前者(起码在旗帜上基于前者)。后世为“隆中对”辩护时,往往既要彰扬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努力和忠诚,又要称道诸葛亮的特长是法家治国且精于利害计算。但是,这种辩护,又会在不经意间彰显出两个诸葛亮:一个是忠于汉室的,一个是算计利害的,道义的和功利的两种形象之冲突不可避免。

后人对“隆中对”赞誉极高有其道理。从战略角度看,“隆中对”作为古代本土版本的SWOT法(起码在SWOT的四个方面中展开了机遇和威胁两个方面,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则不可明说,包含在不言与默契之中),在情境分析上入情入理,在宏观把握上举重若轻。不过,在诸葛亮之前,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战略可以作为参照,这就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初见孙权时所献的对策。鲁肃已经清楚地看到曹操的实力,建议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三国志·鲁肃传》)。鲁肃所说的鼎足,是以曹操占据的北方为一方,孙权盘踞的江东为一方,刘表刘焉分领的荆州益州为又一方。在一定意义上,鲁肃与诸葛亮所见不谋而合。所不同处,在于两人的对象不同,所以对“鼎足”的设想有区别。应该说,鲁肃的“江东对”设想更实际。因为鲁肃辅佐孙权之时,东吴的实力是现成的;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时,刘备是兵败后逃到新野,寄居樊城,还没有实力立即取代刘表。所以,鲁肃的“鼎足”,其三支力量是现实存在的;而诸葛亮的“鼎足”为两实一虚,刘备的一支尚属蓝图。更重要的是,鲁肃在诸葛亮之前,就看到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要比诸葛亮现实得多。正因为鲁肃和周瑜在东汉帝室尚存的情况下清醒认识到汉室衰亡不可挽回,所以晋人习凿齿痛骂二人为小人。然而,这一认识把“江东对”的使命定位在建立孙权自己的帝业,与“隆中对”的复汉使命完全不同。有人以为,刘备和诸葛亮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可以更具有道义上的号召力。但从战略分析和战略设计的角度看,缺乏现实条件的道义口号,往往是战略实施的陷阱。也许,正是由于刘备缺乏实力,蜀汉君臣才会坚持“兴复汉室”不松口。

如果再进一步比较“江东对”和“隆中对”,就可发现,鲁肃之对策,是借北方混战之际,东吴进伐黄祖,取得西进据点,进逼荆州刘表,占据长江中游,再图向益州扩展。一旦“竟长江所极”,就可变鼎足之势为南北对峙,此时,按照鲁肃的设想,既然汉室不可复兴,就应该堂堂正正与曹操争夺。“建帝号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尽管孙权表面上不敢如此“大逆不道”,假惺惺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但此后的行动和表现证明,他是全盘接受鲁肃建议的。而诸葛亮之对策,要比鲁肃晚出,荆州已经由于刘表的两个儿子之争给刘备造成了可乘之机,但这个机遇能否成为现实尚有太多变数,至于益州,距离现实更远。所以,“隆中对”的核心是要创造出“鼎足”中刘备之一足。可以说,“江东对”是立足东吴自身的战略分析,用SWOT法比照更为恰当,而“隆中对”是围绕汉室兴复的战略创意。假如后来不是由于偶然因素促成了张松与法正向刘备献蜀,“隆中对”的实现难度极大。

如果撇开其他因素仅仅从战略设计角度而言,鲁肃的“江东对”,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具有可行性。那么,为什么“隆中对”在历史上更为出名,而“江东对”除了专业历史工作者很少有人知晓,显然不是由于这一战略更为成功,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汉末各方的战略构思上,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参照,这就是曹操的战略。曹操作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之评语,《三国志》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实际上在起事之初并无明确的战略。他的谋士荀彧,对曹操战略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荀彧建议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就像刘邦保关中、刘秀据河内一样看待兖州。“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深固根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固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三国志·荀彧传》)更重要的是,荀彧还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曹操有了稳定的立足地盘,有了皇帝为自己背书的合法性权力来源,迅速成了气候。相比之下,袁绍的短处立显。沮授曾建议袁绍“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但袁绍心怀疑虑而不听。后来田丰又建议袁绍袭击许都以迎天子而定天下,袁绍照样不听。纵观曹操,始终坚持“挟天子”的政治优势,却再无其他相对固定的战略。所以,曹操的战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柔性战略。他不过是一直在打类似于“尊王攘夷”的正统牌,王牌不变,使用王牌的手法上却随机应变。这种战略似乎很老套,而且平淡无奇,但曹操边走边看,智谋迭出,把自己的牌打得有声有色,且由曹丕继承打到了三国的最后。以战略思想的眼光看,曹操的战略是另一种路数,它不进行要素分析,而是确定一个

战略抓手,然后灵活展开,最接近于明茨伯格所说的“手艺型战略”。相比较之下,诸葛亮的战略最为理想化,鲁肃的战略最为务实,曹操的战略最为成功。

尽管三国的战略在本质上都是先成就霸业后统一天下,但在战略使命上有明显差别。曹操的使命是在平乱中扩展,东吴的使命是在扩展中称帝,而蜀汉的使命是在动荡中复汉。汉语中的“战略”与“策略”差别较大,管理学中来自西方的“战略(Strategy)”一词,与“策略”本来就是一回事。国外所谓的战略管理,往往兼容汉语中的“战略”和“策略”于一身。如果不考虑实施策略,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最能激动人心;如果使命和策略兼顾,那么鲁肃的”江东对”最能统合二者;如果策略优先,那么曹操的“挟天子”最利于操作。上述三个战略,在实施中都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而诸葛亮的战略实施起来最为艰难。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了刘备,一个重要原因是刘备的汉室后裔身份。那么,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后裔,诸葛亮为何不选?诸葛亮在荆州襄阳日久,对刘表应该有透彻的了解。尽管刘表也是皇族子孙,但其才能和见识不足以承担兴复汉室的重任。仅从对待司马徽的态度上,就可看出其见识短浅。他对这位闻名遐迩的“水镜先生”,竟然看作普通书生而不以礼待之。刘表在政务处理上的优柔寡断,在对外事务上的首鼠两端,在家族内部的是非不明,都显示出其不足以托付大事。更重要的是,刘表也不可能看得上诸葛亮。至于远在蜀中的刘焉刘璋,更是偏安一隅目光短浅。相比之下,有枭雄之称的刘备是皇族后裔中最有大志的一位,所以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但是,兴复汉室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使命。东汉后期的政治黑暗,外戚宦官的轮流专政,已经使汉室的统治合法性严重衰减。董卓之乱后的混战,分裂大局已经形成。所以,鲁肃在建安五年的“江东对”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汉室不可复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的部下陈群等人说:“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略》)请求曹操称帝,但曹操不答应。在这种情境下,所谓“兴复汉室”,只能作为口号存在,或顶多是作为与他人争斗中的正当性来源而已。诸葛亮为这一使命,付出终生努力。人们对他的赞誉,更多地是出自对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佩服和尊敬。所以,尽管《后出师表》真伪难辨,但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脍炙人口;在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人们把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信念看作是可歌可泣的品质;尤其是对其不计“成败利钝”的精神,更是赋予由衷的赞叹。可见,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誉,实际上不是出于其战略的高明,而是出于对其人格的佩服。反过来,由于诸葛亮的人格力量,使“隆中对”也得到光环效应的辉映。田余庆对此有很精到的评价:“后人评论诸葛亮及其《隆中对》,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出现溢美和回护之词。《隆中对》中睿智的判断,有时被赋予先验的色彩;瑜中之瑕,甚至也被认为是美玉的本色。这样就在思想上神话了诸葛亮,增加了理解的混乱。一般说来,脱掉诸葛亮的八卦袍,摈弃其呼风唤雨的本领,即令是古代的历史学家也是不难做到的;而要客观地评价《隆中对》的长短并分析其原因,无论在古代或现代,都不免遇到阻力。”更重要的是,按照田余庆的说法,刘备是一个“不具有战略思想的随波逐流的人”,这就更彰显出诸葛亮的卓越(《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版)。

战略不可能完美无缺。按照当代有限理性的思路,任何战略,在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都要不断调整。然而,“隆中对”中“兴复汉室”难以实现的瑕疵,导致其后的调整格外困难。反过来,又是这种瑕疵,彰显出诸葛亮不懈努力的风采。所以,“隆中对”的瑕疵与后人对“隆中对”的评价,恰恰形成水涨船高的互动。三家战略相比,最为成功的曹氏战略,不过是“挟天子以令不臣”加上随机应变而已,很多人甚至不把它当作战略;鲁肃的“江东对”十分实际,人们会觉得比较平淡;而诸葛亮的“隆中对”高扬理想旗帜,最为后人称赞。这种战略愈超越现实,就愈因其难度增加而得到人们的敬佩。从这一点上或许能够看出,管理思想中“卑之无甚高论”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人,而实现几率极低的宏伟蓝图却更为引人注目的奥秘所在。

篇二:诸葛亮的贡献

诸葛亮的贡献

关于诸葛亮的史料和传说很多,诸如自比管乐、梁父吟、三顾茅庐、隆中对、博望坡、火烧新野、东连孙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赤壁大战、三足鼎、白帝托孤、烧藤甲、七擒七纵、平南蛮、空城计、杀张郃、上方谷、走仲达、秋风五丈原等等,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小说、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的差距太大了,陈寿评价他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能最为恰当。

一、 审世营事 治学修身

1、显赫的背景

据一些史料上说,诸葛出生于名门望族。西汉中期,诸葛家族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诸葛丰(在汉元帝时出任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的职务)。到了东汉末年,诸葛家族突然大放异彩,英豪辈出,成为三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家族。这一辉煌肇始于诸葛珪和诸葛玄两兄弟。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当时在离家乡不远的泰山郡任郡丞。郡丞大致相当于行署副专员这么个职务。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叔,是一位交游广泛的名士。他很有学识和眼光,在他年轻时结交的朋友中,有两位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就是大军阀袁术和刘表。

一些史料上记载,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他的大姐嫁给了襄阳有名的大家族蒯家。蒯家是刘表统治荆州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个家族的多位成员都在荆州出任要职,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后来官居太守之职。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襄阳的另外一个名门望族庞家,姐夫名叫庞山民,而庞山民的父亲就是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庞德公非常欣赏诸葛亮,并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后来,诸葛亮还认识了庞德公的好朋友、大学者司马徽。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一度在吴国总揽国政、权倾朝野,诸葛亮还有一位堂弟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这是后话)。

诸葛亮兴旺的家族,特别是其父辈、哥姐为其创造了常人难以比拟的环境。他依靠这一重要资源,为其出山做了“必要”的准备。这也应该是他的一大亮点吧。

2、观其大略。

诸葛亮读书时非常讲究方式方法的。它主张治学的“灵活性”,因为他不是搞学问的大儒,在引经据典时,要精确到×卷×页×行。他要从书本中获得的是思想和智慧,而不是长篇累牍的文字。古代有“书有百卷,其精要不过数语”的说法,所以他读书“观其大略”,也就是抓住书的本质和闪光的东西,不是一字一句的死读。

3、十年磨剑、厚积薄发。

诸葛亮小时曾在一所由儒学大师执教的学堂里就读,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后从师当时的大师级学者庞德公,又受到大学者司马徽的影响。传说他对《诗》、《书》、《礼》、《义》、《春秋》等儒学很熟,对法家的经典著作如《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兵法巨著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也很熟,而且对《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历史则更熟(注:有人从其著作和在蜀的各种文献中研究而得)。他真是学识渊博啊。

4、广交俊杰、贵人相助。

诸葛亮在“后积磨剑”的同时,还与荆襄名士广泛交接,如黄承彦、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建、王粲、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后来司马徽和徐庶向刘备举荐他,说他是“卧龙”,多少应该与他的交往有关系吧,这真是贵人相助啊。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当年,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蔡瑁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也就是说,刘表是他妻子的姨父,而蔡瑁则成了诸葛亮妻子的舅舅。这些关系,为诸葛亮观察事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这应该和诸葛亮那份著名的应聘策划案《隆中对》战略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吧。

5、高瞻远瞩、静观事态。诸葛亮从15岁起(父母早亡),随伯父进荆州,便一直通过他庞大家族所提供的各种途径来关注事态。他不是盲目的观察,而是联系自己的理想,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审视,静静的等待机遇。

6、壮志凌云。

诸葛亮17岁起,自立门户,“躬耕于南阳”。那时起,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与管乐看齐,这对于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来说,应该是最高的“奢望”了吧,差一点就是帝王了。他知道,自己是不能自发带出一支人马来起事,必须借力,只要借力,便要对借给他力的人忠诚,所以“管乐”已经是顶级理想了,而且帝王对他来说不能体现“文人智慧和辅佐能力”,也不能体现“名顺”的问题。小小年纪,就有“出将入相”的大志啊

7、文章绝伦、多才多艺。

诸葛亮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前出师表》是千古绝唱,据说诸葛亮对音律、八卦、奇门遁甲等还造诣颇深。

8、仪表堂堂、气度非凡。

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1.84米高的个子,人帅而有气质。

9、恩宠于一身

刘备对诸葛亮有“三顾”的奢华礼仪。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命了诸葛亮第一个正式的职务——军师中郎将。实际上,诸葛亮后来一直没有参与用兵打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刘备在任命诸葛亮这个职务时,可能确实想把诸葛亮往带兵上培养,而后来可能发现诸葛亮不长于用兵的原因吧(或者军中更有优秀者)。军师中郎将是个什么官呢? 它是一个界于将军与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参谋长的职务。当时校尉相当于今天的校级军官,在它之下还有相当于尉级军官的都尉,而中

朗将的军衔则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军队中的准将。这么高的职位,可见 ,刘备对诸葛亮的培养和重用。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其官衔的全称是“大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意思就是:汉朝丞相,代为皇帝审阅和批复奏章,被授权在必要时以天子的名义指挥全国军队、任命百官的意思。 这一年诸葛亮才41岁。

诸葛亮还有“白帝托孤”的荣宠。刘备在弥留之际,对诸葛亮说:刘禅,你能辅佐就辅佐。实在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后主,至死方休。 当然,这有刘备“将诸葛亮一军”的嫌疑。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在所有的帝王中,可能只有刘备这样说过,也可能只有诸葛亮听帝王级别的人这么说过吧。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真是对诸葛亮“恩宠于一身”啊,当然,这也与诸葛亮的才能与品行有一定的关系的。

10、刘禅的包容。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刘禅的话,应该说刘禅是很明智、很大气 的,他为民作想,顺应历史潮流,这个争议很大,以后有空,我将专题分析。让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一直是个幕后人物。主要是坐镇后方、备办粮草,后来官至丞相,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他参与也是不太多的,特别是军事上,很少参与。刘备去世后,由于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才能总揽国政。这实际上为诸葛亮提供了一个全面发挥才智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很有能力,急着要亲政的话,怎么会有诸葛亮大放光彩的机会呢?所以,诸葛亮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篇三:诸葛亮之大失

诸葛亮之大失

戴新安

智圣诸葛亮,人们心中智慧的化身,他的神机妙算千古流传,但叱咤风云的诸葛亮却带者壮志未酬 的遗憾离别

人世。

公元234年,诸葛亮调动了蜀国大部分兵力,对魏国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危五丈原军中。忧事忘身的诸葛亮仍抱病出寨观营,途中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眼看北伐因自己病危而付之东流,而仰天长叹:“悠悠苍天,怎么如此无情!”人听之,无不伤心悲切,但不应叹苍天无情,而应叹惋的是诸葛亮无情对待自己身体。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只为小失,而不注重强身健体,可谓大失,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在繁忙的政务、军务中,忽视了自己身体,因琐事、小事而伤身体之大事,每日夙兴夜寐,大热天还挥汗亲自校阅记帐、记事的簿本。小事、琐事、事事操心,凡军中仗责二十以上军棍的刑罚,他都要亲自处理。对手司马懿就预言:“孔明(诸葛亮)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部下杨颙对诸葛亮为细事操劳过极,而谏劝:“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诸葛亮仍然对事尽心,养身无心,继续苛刻对待自己身体,常常食不甘味,寐不安席,扶病理事。诸葛亮毕竟是人,不是神。“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健康规律,不论你是帝王、英杰,还是平民百姓,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诸葛亮最后吐血不止,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死时年仅五十四岁。一切智慧、抱负,只能随着身体消失而消失,失保养身体之策,而终误国之大事,赤诚之心,后世敬仰!可叹结局,后人多思!!

司马懿计谋虽不如诸葛亮,但在打“身体之仗”却高出诸葛亮一筹,他既可运筹帷幄,又能骑马陷阵。他身体本来健康,还能诈病装老,蒙蔽对手曹爽,一举夺回军权,为三国归晋打下了基础。司马懿能战胜众多对手,而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健康的身体和智慧。假如诸葛亮有司马懿一样健康的身体,三国中不少人的结局,就恐怕不是现在史书中所写的那样。所以,一个人的智慧,不但要善于用在谋事建业方面,也要善于用在健身养生方面,因为身体是智慧的载体。才华横溢,无健康身体,又能怎样?能谋算千里,又善于强身健体的人,才真正高明。

诸葛亮,这位杰出人才的遗憾,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应是谋事健身并重,人只有拥有了健康,才有可能报国、为民;才有可能拥有事业、财富和幸福。

篇四:浅谈《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场的艺术匠心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场设计之匠心

穆 瑞 洋

内容摘要: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一个中心人物。作者运用文学的手法,将其塑造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由于作者的妙笔生花,使其集众人之长、神鬼莫测,达到高度的艺术集中。对于其他的文人与谋士登场,或靠别人举荐,或毛遂自荐。而诸葛亮的登场是一个系统设计的过程。在出场前作者集中笔墨写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介绍诸葛亮的才华,刘备出访过程中又写了孔明的朋友、岳丈、弟弟和童子等人物形象,造成烘云托月的效果。其他如对卧龙岗周围环境的描写,荷锄农夫所唱的山歌,草堂上的对联,以及诸葛均所吟咏的诗歌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淡泊,高雅,宁静的意境,这对塑造诸葛亮形象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纵观整篇的描写,诸葛亮出场的设计是最为独具匠心的,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以后的《三国演义》几乎成了诸葛亮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关键词:诸葛亮 出场 铺垫 衬托

特定的历史造就特定的人物。纵观中国的历史,政治动荡的时期是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是文人、英雄辈出,并在历史上取得显赫成就的时期。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割据争霸,人才辈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就在这“诸子争鸣”中,有一颗永远闪烁光芒的巨星,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一个中心人物。作者根据历史事实,运用文学的手法,对诸葛亮的出场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出场局势的布置,气氛渲染、时机安排、环境的烘托及性格描写,将其塑造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作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①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侧重于具体的正面人物描写,而是在人物出场的局势、氛围的布置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构思。作品以刘备求贤的所遇所闻为线索,运用大量的铺垫、陪衬、对比等艺术手法,描写叙述了诸葛亮未出世前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及别人对他的评议,从侧面对诸葛亮作了有力的烘托。由于作者的妙笔生花,使其集众人之长、神鬼莫测,达到高度的艺术集中。因此,在诸葛亮本带传奇色彩的形象上更添神奇,使之成为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忠君的贤相。由此,我们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是世代积累型的人物,又是特定时代的作家竭力创作的人物。

古典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写得好,不仅可以使形象先声夺人,而且能为人物在作品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而奠定坚实的基础。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从其登场之初就表现出了与别人不同的状态和形象。对于其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法)

他的文人与谋士登场,或靠别人举荐,或毛遂自荐。而诸葛亮的登场是一个系统设计的过程。诸葛亮的出场应该从“刘玄德三顾茅庐”开始。但作品早在“跃马檀溪”起就已经为这一中心人物的出场创造了时机,安排局势了。身为皇叔的刘玄德被曹操大败于小沛后势孤力竭,暂依荆州刘表。不料蔡瑁设宴暗中加害,刘备单骑逃生,忽遇水涨檀溪,在追兵将近的生死关头跃马过溪:“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这里作者借刘备暗想,道出此“岂非天意”的说法。用毛宗岗的话说就是:“将有南阳诸葛庐,先有南漳水镜庄以引之;将有孔明为军师,先有单福为军师以引之。”②而且全文处处显出烘托与对比的手法。使之出场适逢其时,为下文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国志》算上徐庶荐诸葛带刘备访贤,通共只六十来字,真正写三顾茅庐的,仅“凡三往乃见”五言而已,《演义》竟能据此洋洋洒洒花费三回笔墨。尤其大贤不可轻出,三顾茅庐大敷大染,将五个字化为第37回的千古奇文。须知“凡三往乃见”本是由《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衍生而成,是否孔明谦辞亦未可知,一变再变又衍出这许多故事,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的想象力和铺垫技巧。在诸葛亮出场前集中笔墨写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介绍诸葛亮的才华,刘备出访过程中又写了孔明的朋友,岳丈,弟弟和童子等人物形象,造成烘云托月的效果。其他如对卧龙岗周围环境的描写,荷锄农夫所唱的山歌,草堂上的对联,以及诸葛均所吟咏的诗歌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淡泊,高雅,宁静的意境,这对塑造诸葛亮形象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玄德水镜庄听伏龙凤雏之说是第一层铺垫。你看,经过二十多年群雄角逐之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几人了。曹操统一了北方,势力强大,咄咄逼人;而刘备仍是地无立锥,寄人篱下,提心吊胆过日子。为何如此局面呢?且看两人的对话

(水镜)因问玄德曰:?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jian),所以至此。?水镜曰:?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曰:?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水镜曰:?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

通过水镜先生这位隐士之口,道出了刘备虽有雄心壮志,有超群勇士关、张、赵竭忠相助,但由于没有经纶济世的大贤辅助,故落到如此地步;同时也道出了治国安邦的两位奇才,为孔明出场埋下伏笔。石

床清香松轩热茶,若对照后文卧龙冈草庐瑶琴,亦可味作者用心良苦。这是全文第一次提到诸葛亮,为了写出这一点。作者先设定了这样一个理由,那就是刘备今日的命运是由于对于人才的缺乏而导致的,这是诸葛亮登场的前提。假如没有这个理由,他的登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人才的渴求,是贯穿于三国整个时期的一条主线,刘备前期的不幸命运正是没有获得真正人才的结果。作者这样安排到了极点,就是在刘表帐下这一次险些送了性命。在这个时期,由水镜先生这样的名士引出诸葛亮是非常吸引人,也能够抓住刘备的心理。另外,作者把诸葛亮出山的描写紧接在刘备跃马檀溪之后,这绝非历史的偶合或随意的安排,而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作者选择这个时机让诸葛亮出场,使之成为刘备一生事业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自然地使刘备二十多年的困顿与后来逐渐得势形成鲜明对照,让前者反衬后者,使大贤诸葛亮的形象在全书中更为高达突出。这就是作者描写诸葛亮出场在安排、选择时机上的匠心和妙处。

单福用兵是第二层铺垫。这个时候诸葛亮还不能出场。没有比较就不能真正的分出优劣。首先,点出了徐庶的登场。?……玄德回马入城,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此人乃单福徐庶也。?……玄德乃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写出徐庶的登场是对于诸葛亮登场的不俗,对于徐庶描写的越好就能在以后的写作中突出诸葛亮的形象。当然这其中也有文人之间的共性问题。通过对于徐庶登场的描写,也能使读者间接的感受当时贤士的一种状态,对于诸葛亮的登场有一定的感觉。接着写到了徐庶对于刘备的作用。高士贤,不露真名;(其实单福乃徐庶也)高士才高,先设计大败曹仁先锋吕氏兄弟,识破八门金锁阵又败曹仁,最后计取樊城,战败曹军三万。这里从正面描写徐庶之能,而目的是从侧面衬托诸葛亮乃稀世奇才。令刘备大为激赏、被水镜先生称为“怀王佐之才”、被曹操一流谋士程昱称其才“十倍于昱”的徐庶还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驽马、寒鸦尚如此厉害,麒麟、鸾凤之才更不待言了。然如此之高士竟非卧龙。后文孔明出山,更有徐庶“安敢比亮”之言,于火烧博望前再一顿挫,孔明尚未展才已见才高八斗,全在徐庶的一衬之中。

走马荐诸葛是第三层铺垫。文章写到这里好象诸葛亮登场与否显得不是很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备得到了徐庶之后可谓得到了人才,而且通过上文我们的对比,我们知道徐庶的才能要远远高于曹操的谋士。其实,不然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写徐庶是为了写孔明。好景不长,徐庶有他自己的性格弱点,所以程昱设计,假冒徐母笔迹骗徐庶入曹营。徐庶临走之前,将其行其好其身世背景一一备述,我们且看二人的对话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矣。?玄德曰:?此

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邪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庶曰:?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玄德踊跃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

不仅道出了孔明的家世,更点出了他的“不可屈致”之傲态,吕望张良之比拟,将水镜所埋之线挑开,又埋三顾茅庐之线。徐庶见孔明是一插曲,隐隐绰绰让读者看到一个诸葛亮的后影,高傲且有几分不近情理,文势随之一宕(dang)。这样的写法就把刚才的那一幕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比较正式的介绍诸葛亮的情况和他的性格问题。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展现他。可是这个时候,对于刘备来说还是比较迷茫的。他对于诸葛亮尽管听到了很多,但对他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

司马徽再荐名士是第四层铺垫。作者先通过水镜先生对徐母的预料表现了他确有先见之明,加重了他推荐评价诸葛亮的分量。然后写水镜先生对孔明坐谈的描写,对孔明的评价

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唯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语中非但带出孔明高远大志,水镜先生把孔明与四友作比,指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他读书提纲挈领,与寻章觅句、咬文嚼字、死啃硬磨的一般书生自是不同,具有大战略家的风格。继元直之后再比一次吕望张良;非但极力赞誉令人惊讶,更有“呕心血”,“不得其时”之语使人叹为观止。这样的评价又一次直接地展现了诸葛亮的才干。将这样的侧面描写推到了极致。

第37回里有几层铺垫已说不清了。毛宗岗之评,则曰:“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刘备两度不遇孔明,明显

是孔明有意回避,表现出孔明的矜持、清高、自尊自大、不汲汲于功名的特点。两顾茅庐几千字,孔明一面不露,却无处不见。农人所咏、诸葛均所唱、黄承彦所吟,极显卧龙澹泊宁静之志;崔州平的见解、石广元和孟公威的嗟叹,既显卧龙之才,又显孔明有志必为之勇,是正衬,亦是反托;更有玄德的一片虔诚之心,如永夜望曙、旱夜望雨一般:到此,孔明已经千呼万唤,不能不出了。三顾茅庐较细腻地描写了刘备对孔明的拜访,极尽对人物、环境渲染之能事,制造出浓重的气氛,从侧面衬托出孔明的大才和高雅不凡。作者还通过对卧龙岗景色、孔明隐居生活的描写来衬托他的高雅不凡。卧龙岗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床头堆积黄卷,囊藏古锦名琴??闲则勤耕,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踪迹不定,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环境幽秀,志趣高雅,行踪不定,给这位大贤罩上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使人更觉他高远不凡。卧龙岗景色、孔明隐居生活的描写共同构成了一个淡泊,高雅,宁静的意境,这对塑造诸葛亮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元直、黄承彦、崔州平的出场,优美的自然景物,为卧龙诸葛孔明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一次次的铺设伏笔,一次次地设置悬念,大吊读者的胃口,读着这几回,读者在那清幽的自然风光和隐逸者的言谈笑语中不断地追问,不断地猜想,这个卧龙先生、这个诸葛孔明究竟是怎样的异人? 未见其人,先闻其诗;未见其人,先见其居;未见其人,先观其志。关于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的印象在读者心中不断地蓄势,以童谣、歌吟、别人的传言、口碑,等等,就像春雨一样又开始了潜移默化于人心,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三访孔明,高贤高卧,是最后一层铺垫。大梦初醒,抱膝长吟,见其优雅;问有否俗客来访,见其自视实高:自垫自衬,又妙在皆是日常随意之举。——到此,一切都已为大贤垫足,诸葛亮可以正面出场了。诸葛亮一出场,果然是不负众望,“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谈吐儒雅,思路清晰,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令皇叔佩服得五体投地??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a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篇五:揭秘曹叡:诸葛亮最大对手

揭秘曹叡:诸葛亮最大对手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谓“还于旧都”,就是要干掉曹魏,回到洛阳重建大汉江山。如此,坐镇洛阳的魏明帝曹,自然是他最大的对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死,常使人叹息感慨。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当年的三国相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绝非毫无来由。诸葛亮六次北伐,竭尽心智,却难遂心愿,与他关系很大。

举重若轻退孙权

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司马懿比起来,曹叡简直是籍籍无名。其实在那个时代,曹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司马懿的领导,他后来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那可不是白给的。

曹叡的遗传基因好得没话说,他是曹丕和超级大美女甄氏的儿子。据说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句子,描绘的就是甄氏。曹叡的后天教育也好得没话说,他“数岁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内心聪慧)”,曹操十分喜欢他,说“我基于尔三世矣”,觉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传三代了,常带他在

身边,“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可以说,他是在朝堂之上长大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成为魏国皇帝。这年他刚23岁,相当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年纪,他却已是魏国最高领导人。

曹叡一上岗,就面临麻烦局面。在诸葛亮的运作下,因关羽结仇的吴蜀两国,通过和亲已结为盟国,对魏国形成左右夹击之势。趁着魏国老皇帝刚死、新皇帝年少,他们先后对中原用兵。

先动手的是吴国。孙权亲领大军北伐,围攻江夏郡(当时吴国、魏国各有江夏郡,魏江夏郡治在今湖北安陆西北),太守文聘坚守城池。朝中大臣纷纷主张发兵援救,而23岁的曹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孙权的优势在于水战,如今弃船上岸,不过是趁人不备占便宜;前方将士守城力战,已形成对峙,坚城之下,他是不敢久留的。

果然,此前派去慰军的侍御史荀禹,快走到江夏的时候,征召各县民兵,连同他所带的小部队,总共步骑1000多人,晚上在山上散开了,大家一起点燃火把,高高举起。孙权看到漫山遍野的火把,竟然吓得匆匆退兵。

这是曹叡第一次谋断大事,对手是老辣的孙权,他表现得如此淡定、如此举重若轻,天下大势了然于心,令大臣们刮目相看。

很显然,这个年轻人号准了孙权的脉:他不会带着水军长期在陆地作战,折了老本可就保不住江东了。吴国占有地利,凭借水上防御体系,即便曹操也拿孙权无可奈何;但如果离开了水上作战体系,前来进攻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中原,孙权不会有多大作为。倒是蜀国的诸葛亮,对魏国是更大的威胁。

蜀国一向不以割据一方为满足,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为他提出的战略,即是占据荆州、益州,积蓄实力,“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个宏大的战略,令刘备无比振奋,“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但刘备十分坚决,他对自己的好兄弟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后来刘备果然如愿得到荆州、益州,但当诸葛亮准备对中原用兵之时,荆州已被孙权夺走,诸葛亮设计的左勾拳加右直拳,遗憾地只剩下左勾拳,尽管如此,这一拳的力道也不容小觑。

果决明断战诸葛

公元227年,蜀国国家富足、军队整肃,诸葛亮上《出师表》,决定“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目标直指东汉旧都洛阳。这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这次魏国、蜀国的大战,魏国方面的主帅,即是魏明帝曹叡本人。诸葛亮出兵之初,进展十分顺利,他先扬言兵出斜谷,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吸引了曹真的魏军主力,自己则率军兵出岐山,魏国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一时间魏国大为震动,“朝臣未知计之所出”,而曹叡仍镇定自若:诸葛亮本来拥有山川险阻,现在主动攻打我们,等于中了我们诱敌深入之计。那三郡已成诸葛亮的包袱,让他知进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矣。”

于是曹叡在洛阳点起五万步骑,前往长安镇守。他命令曹真进攻赵云,张郃进攻街亭的马谡,结果马谡大败,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国平定。

此后诸葛亮数度北伐,双方互有胜负,蜀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北定中原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公元234年,蜀国、吴国一起向魏国发动进攻,曹叡坐镇洛阳,调兵遣将,面对诸葛亮、孙权的夹攻,丝毫不落下风。

这年二月,诸葛亮兵出斜谷,曹叡命司马懿率军与蜀军对阵,他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这年诸葛亮已54岁,自感时日无多,倾力而来,求战心切,曹叡如此谋划,再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诸葛亮为求一战,用上了激将法,他频频派人下战书,并给司马懿送来“三点式”等女子服饰,讽刺他不像个爷们。这下魏军炸了窝,都觉得奇耻大辱无法忍受,纷纷请战。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抵不住压力,作势上书请战,曹叡当即派使者前来,勒令司马懿及部下不得出战。双方僵持渭水之滨,诸葛亮进退维谷。

这年五月,孙权大举北征,派陆逊、孙韶各率万人沿淮、沔北上,自己亲率大军围攻合肥。其时孙权势大,魏征东将军满宠建议撤出合肥,坚守寿春,曹叡拒绝了:“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

果然,曹叡亲率大军东征,距合肥还有几百里时,久攻不下的孙权闻讯撤军。陆逊、孙韶也迅速撤退。

此时,司马懿与诸葛亮仍在关中相持,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前往支援。曹叡说,孙权退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前往寿春,封赏有功将领。不久,诸葛亮病逝,蜀军退走。这一战,司马懿当然居功甚伟,但他老板曹叡用人和战略的明断,却也十分重要。

两线作战,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诸葛亮,曹叡以其刚毅、明断和果决,丝毫不落下风,他“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他的表现,充分印证了曹操当年的眼力。

从蜀国方面讲,诸葛亮北伐失利无疑是十分遗憾的事。陈寿原是蜀国人,对诸葛亮充满敬仰之情,论及北伐失利,陈寿从蜀国内外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就蜀国内部讲,诸葛亮的“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具有管仲、萧何般的治国才能,但统军打仗,并不是他最擅长的,萧何推荐了韩信,而当时的蜀国却没有韩信这样的将才,“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就蜀国外部讲,魏国占据中原,军事、经济实力雄厚,魏明帝选贤任能,魏军将帅人才济济,使诸葛亮“所与对敌,或值人杰”,“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陈寿之论,十分客观。

作为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死不仅深刻影响蜀国,也影响着魏国。他死之后,魏明帝大大松了一口气,开始大兴土木,一道诏令,让洛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他动用三四万工人,建造巨大、豪华的宫殿,美丽、别致的园林,马钧所造水转百戏更是巧夺天工……

当时的人不明白,现在的人也不明白,天下未定,魏明帝为何就如此大兴土木?在战争期间表现得沉毅明断的人,稍微安定一下,怎么就如此贪图享受?他的作为,岂不辜负了一个“明”字?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