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幼儿范画美丽的小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2:14 作文素材
幼儿范画美丽的小鱼作文素材

篇一:浅谈幼儿范画的示范方法

浅谈幼儿范画的示范方法

临泽县第二幼儿园 陈彩霞

范画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让幼儿照着画的模仿画,而是以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重新诠释,在绘画教学中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使幼儿进入视觉思维活动的状态,对示范进行选择和再组合的双向作用。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范画教会孩子一些技能技巧。在运用范画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经验所得总结出以下几种示范方法:

1、局部示范法

所谓局部示范法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其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如:在上《小鸭戏水》这节课时,我单独提出小鸭的头和身体进行示范,并且自编了一首儿歌,边画边说:“圆圆脑袋扁身体,宽宽的嘴巴像铲子,小鸭小鸭水里游,快来和我做朋友。”根据儿歌重点画出了“圆圆脑袋”和“扁身体,这样小朋友都学会了画鸭子。

2、欣赏示范法

教师提供示范画数量在两张以上,角度多样化,教师启发幼儿观察,使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扩大视野,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如:在美术活动《美丽的热带鱼》中,我出示了一大一小两张三角形,用它们拼出不同形态的热带鱼,有向上游的,有向下游的,有停着休息的。添画时,我有的画成彩虹状的间隔色,有的画成格子状,有的画上圆圈…….这样不仅使幼儿了解了热带鱼的形状、颜色,也让幼儿不局限于一种形态的鱼,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画出各种各样的鱼。

3、幼儿自我示范法

每个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借鉴的成分,介绍那些有创意的表现可以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如:有天早上晨检时,李安真小朋友带来了他在家里画的《我眼中的秋天》。前一天在上《我眼中的秋天》时,由于我出示的范画上为了突出秋天的特点画了很多金黄色的叶子、稻穗等,幼儿照着我的画画出了所

谓“秋天的特点”,但那并不是他们自己看到的秋天。而孙君的画上大部分的树叶都还是绿绿的,但树上结了很多红通通的苹果、黄灿灿的梨。孙君解释说他看到的果树就是这样的。我表扬了孙君观察得仔细,这时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说出了他们看到的秋天,我趁热打铁,让他们重新画了一幅《我眼中的秋天》,这一次,每个人都画出了他们心中秋天的样子:有的画了穿着外套的小朋友,有的画了南飞的大雁,有的画了在落叶的大树……我觉得这次的美术活动也给我上了一节生动深刻的课。

4、师生共同示范

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幼儿合作为示范画服务,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范画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能更有效地帮助教师上好美术课,用得不好则会影响孩子们在美术上的发展,因此范画在美术活动中到底应该如何应用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篇二:中班美术:美丽的小鱼儿

中班美术:美丽的小鱼儿

中班美术:美丽的小鱼儿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圆形的纸做成鱼的外形,并用树叶装饰出鱼身上的花纹,添画出鱼的眼睛。

3、体验用树叶装饰小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鱼”范例,圆形纸若干,蜡笔、浆糊、剪刀。

2、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副。

3、水族馆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范画美丽的小鱼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鱼宝宝,我们来看看这条鱼身上有些什么呀?”

2、教师:“这条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鱼的尾巴是是什么形状?”

3、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这条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圆形的纸)

2、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呀? 哪个小朋友来说说。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原来呀,这条小鱼是老师用圆形的纸完成的,先在

纸的一边剪下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剪下来的小三角形当做是鱼的尾巴贴在纸的另一边,这样一条小鱼的身体就完成了。再用树叶装饰出鱼鳞,就完成了。

三、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先用剪刀,在圆形的纸的一边剪下一个三角形。那剪下的一片怎么办?用浆糊把它贴在纸的后面。

2、教师:“老师的小鱼完成了,那这条鱼还缺了什么呀?”

3、出示用树叶装饰的小鱼,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上的“鱼鳞”。

(1)教师:“这条鱼宝宝有点孤单,你们愿不愿意来帮帮它,帮它找些好朋友,让它快乐起来呀?”

四、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

教师:“你们可一定要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哦,完成后我们一起把小鱼儿送回美丽的海底世界去吧!”

五、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鱼贴在海底背景图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师:“我们也变出一个水族馆了。”“你最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看看哪条鱼的花纹很特别?”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树叶装饰出了美丽的小鱼,小朋友回去以后也可以尝试用别的材料制作小鱼。”

篇三: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范画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范画的作用》

德安县第一幼儿园 刘辉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范画的意义。简单扼要地阐述了范画在幼儿园绘

画教学中的作用:一、欣赏作用。通过对“范画”直观的展示实现“美育”的途径。二、说明作用。借着“范画”说明绘画的一些技巧、技能。三、对比作用。通过对比“范画” 提高了多种绘画的语汇和组合的空间。

四、启示作用。利用范画对幼儿的创作起到启发的作用。

关键词

范画 欣赏 说明 对比 启示

范画是幼儿在学习绘画技巧时临摹的依据,它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中国传统的绘画教学,历来主张反反复复地模仿、推敲,循序甚严。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要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可是在我们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当老师的范画出示之后,孩子停留在模仿老师的作品或者身边同伴的作品基础上,拿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创新,缺乏童趣。这就违背了我们艺术教育的宗旨。从而使我们的老师们开始对范画有所顾忌。甚至避讳范画 。“示范” 这个让人敏感的用词,更有甚者谈其色变,其实适当的示范是必要的,为幼儿美术虽然对幼儿来说是他们表达形象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但是这种表达要依靠美术的语言。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词都不能掌握,怎样能用语言表达好意识呢?而且,对于

经过几百年艺术教育积累下来的经验和适合幼儿特点的绘画、手工制作方法完全有必要教给幼儿,而没有必要让幼儿自己慢慢地摸索。这样才能使幼儿的绘画语言丰富起来,才能运用这些学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使其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示范的价值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把握第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个阶梯,孩子们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越爬越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并发挥“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一、欣赏性作用

美术教育,不全是技能技法教育,同时也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学会审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即“美育”的重要途径。比如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西方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并接近与自然,笔下刻绘的真实的自然。通过欣赏好的绘画作品,孩子们可以感知具体绘画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其实幼儿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经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的。只有学会欣赏名家名画和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就会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美术欣赏活动,并反复不断地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幼儿的审美心理才能发挥出来。

二、说明性作用。

范例的运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认

识和表现对象的形状、颜色、 结构以及细节,也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借助“范画”的说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使他们运用学过的色彩(红橙黄绿)、线条(横线、竖线、斜线)、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等多技能来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幼儿园,幼儿的年龄偏小。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一个画面需要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它描绘出来。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绘画技巧。所以这时作为老师必须适当地讲解绘画过程中如何使用线条颜色等技法,这样孩子们的绘画水平才会得以提高。他们创作出来的绘画语言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如果老师只是三言两语就袖手旁观,一味放手让孩子自行创作,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们的绘画无论是技法还是构思,长时间地停留在“涂鸦”的初期阶段。

三、对比性作用

我们的老师在绘画教学中常常担心出示了范画后,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们画出来的画都是千篇一律,依样画的葫芦。这时,我们可以出示多副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找出画面的优点和缺点,大家共同来找出最美丽的画面的表现方式。比如《太阳的表情》,太阳,孩子们都会画。可是他们画出的太阳都是一个样,一个圆加一些短斜线。这时,我准备了许多不同的太阳的范画,这些太阳在光芒线、眼睛、鼻子、嘴巴上都是形态各异的。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这些范画,告诉孩子们,太阳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这时,将范画收起,请幼儿自行创作。通过对比画面为孩子们提高了多种绘画的语汇和组合的空间,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才可以创作出更加丰富的画面。在

幼儿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经验,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组合的可能性,丰富艺术表达的语汇。

四、启示性作用

范画在幼儿园进行创作画(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中发挥着启发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设计创作出范画作品。将创作的心得体会,构思方法,创作过程以及绘画技能技巧的使用详细介绍给幼儿。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这时的范画充分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命题画《奇妙的手》这节课中,老师首先在用自己的手掌在画纸上印出手型,给手掌印填上几笔,变成大树。或手掌印上填上另外的几笔,变成孔雀。请幼儿体验创作中的乐趣。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这些画是如何变出来的。最后,引导幼儿利用手 来进行创作。这里,老师就是通过范画让幼儿初步学会了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总之,模仿和创作是相互支持的,两者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范画教学,集审美、直观、趣味、创造、实践性多种作用于一身。在绘画活动中,教师恰当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范画是幼儿绘画创作的支持,适时、适地、适宜地发挥范画的作用,幼儿才会画出他们心中最美,最真的美好作品。

篇四: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大鱼》

教学设计表

备注: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3.网络教学环境;

4.移动教学环境(例如使用手机、IPAD等)。

篇五:“范画”该如何取舍

“范画”该如何取舍

究竟美术活动中应该有范画吗?《指南》中的要求是为了不局限幼儿的绘画想象力,但是如果没有范画,美术活动又该如何进行呢?“范画”这个烫手山芋似乎成了“存在又不合理”的事物。另外,幼儿绘画中的一些绘画技巧,如线条、构图、涂色等在没有范画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向幼儿讲解,教给幼儿呢?

“范画”的理解与实践

我个人理解,本期话题中讨论的“范画”实质上是“示范演示法”的具体载体与运用,即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示范演示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王唯一就撰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录了铸成铜人模型、刻示经络腧穴位置并进行演示的教学过程。 “示范演示法”在很多应用领域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适合3— 6岁幼儿阶段。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范画”教学法是教师要求“请你照我这样做”,还是引导幼儿思考“我想怎么做”?线条、构图、涂色等幼儿绘画技巧是教出来的,还是顺应幼儿美术表达的

特点,在幼儿身心成熟基础上的自然提升?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需要始终结合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具体地说,1—3岁的幼儿处于儿童绘画的涂鸦期,绘画内容更多受手眼协调的动作发展水平所限,如精细动作水平较低的小班幼儿

画花,可能就是用一个圈或者一个点来表示。

3—6岁的幼儿处于儿童绘画的象征期,表现为能够用线条或图形的简单组合来表征事物,如中班幼儿画的花可能会有一个圈加一个棒,可能还会有一些圆形的花瓣。

5—7岁的大班幼儿处于图式期,写实性表达开始萌芽,能用相对固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特定的事物,如大班幼儿会发现每朵花都是不一样的,故在花型、花瓣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所以,老师的作用并非“教”幼儿画,而是应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真实体验,引导幼儿在强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真实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范画”用其“一刀切”的方式局限了幼儿的想象,让所有幼儿以一种方式进行模仿表达,作品“干篇一律”,毫无情感可言,丧失了儿童的“百种表达”及儿童应有的“童趣”。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惯用的“范画”作深入思考。

没有“范画”,怎么做?

既然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价值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既然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方法应该尊重幼儿个体的独特表达,那么在集体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该怎么做?

其一,不宜提供“范画”,但应为幼儿提供感受真实事物的机会。 陆老师的美术活动主题为《周庄的桥》,在笔者看来,首先在开展此次活动之前,应该组织幼儿游览周庄,让幼儿在活动中真切欣赏周庄各式各样的桥梁,亲身体验、感受桥的线条美、动态美,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其次,在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再次通过视频、照

片等方式让幼儿重温周庄桥梁的“美”,并通过语言、动作、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幼儿对周庄桥梁美的感受。 只有让幼儿产生对周庄桥梁

“美”的强烈认同感,才能激发幼儿强烈的表达愿望,才能让幼儿言之有物、有“画”可说。

其二,不宜提供“范画”,但日常可提供“名画”供孩子欣赏。 所谓“名画”是指有着深远影响和价值的画。“名画”是人类文化中最珍贵的艺术遗产,其技艺一定是精湛的,其表现一定是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即“托画言志”,表达的是画家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米勒的名画《晚钟》虽然表现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们脸上那种对于上帝的虔诚、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被米勒用饱含感情的笔触描绘出来,其影响力和感染力诠释着深邃的内涵。

所以,与其让幼儿“依样画葫芦”,且老师的“葫芦”又非经典,还不如让幼儿欣赏名作,带领幼儿感受名画的美,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形”与“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这里,建议陆老师在开展本次活动的前后,可在班级环境中提供国画大师吴冠中关于“桥”的水墨画,拓宽幼儿的视野,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表达表现给人的不同美感。

其三,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标准来评价,但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个别指导与帮助。

在幼儿作画期间,老师不应将美术的技能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而应给予鼓励与肯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肯定幼儿的独特表达,并注意倾听幼儿的感受与想法。若幼儿在作画过程中遇到困难,即技能上的不足阻碍了他们的表达时,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技能上的支持。比如,幼儿在添画的时候,个别幼儿可能希望表现在水边戏水的情景,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表现弯下腰的人物,求助于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指导: “腰先弯一弯、腿再弯一弯,小朋友就够得着水 面啦!”

在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发展,这样的“技能”是有价值的,是为孩子的表达服务的,是能被孩子主动习得的。一挑之,幼儿的美术技能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建立在孩子需求基础上的顺应与推动。美术活动是宣泄对事物的强烈感受体验的载体之一,美术技能是为了让孩子更顺畅地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幼儿美术教育究竟是幼儿发展取向还是学科取向?是为了美术进行教育还是通过美术的教育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的人作为终极目标?我的立场已然显现,亲爱的老

师,你又如何作想?

此“范画”非彼“范画”

《3—6岁儿童掌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过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基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验较少的考虑,为了保证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本次教学目标,习惯给幼儿提供几

幅老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画好的作品。这类绘画作品就是《指南》所指的老师提供给幼儿的“范画”,本不应该提供给幼儿。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几幅范画作品,而是启发和引导幼儿感受与体验、有效地进行表现与创作的途径。这就涉及到幼儿感受与体验的对象应如何选择和应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问题。

生活经验,“脑中的范画”

《指南》在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能力的目标的教育建议中明确地提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的形态、色彩等。

比如,进行《小金鱼》的绘画活动前,为了让幼儿积累相关的经验,我们请家长利用休息的时间带宝贝们到花鸟市场去观赏各种各样的金鱼,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等等。不但如此,我们在班上的饲养角里也养了三缸小金鱼,一缸是一条小金鱼独自生活,一缸是三条小金鱼一起生活,还有一缸是大金鱼和小金鱼一起生活。幼儿可以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随意去观察小金鱼的姿态,如游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吃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相互嬉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幼儿通过经常观察,在脑中积淀了关于金鱼的深刻印象。关于金鱼的生活经验就是幼儿“脑中的范画”。

绘本故事,“眼中的范画”

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同样我们也可以将绘本故毒作为感受和欣赏的对象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在故事中感知人物、动物的翁活与多彩。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