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熟悉吧独倚望江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41:26 体裁作文
熟悉吧独倚望江楼体裁作文

篇一:九语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B4版)

2014年下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班次 姓名

(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3 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i?) 伫立(chù) 静谧(mì) 免冠徒跣(xiǎn) B. 挑衅(xìn) 哺育(bǔ) 亵渎(xia dú) 地窖(jiào) C.遐 (xiá)想 睿智( ruì ) 狡黠(ji?) 炽烈(zhì) D.挑剔(tī) 留滞(zhì) 酝酿(liàng) 锲( qì )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B.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C.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4.下面的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2分)

A.对腿脚残疾的人说:“请这个跛子让开!” B.对正在住院的朋友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病是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找电话时,请对方找人时说:“你好!我是张林,请找王敏接电话。” D.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说:“老奶奶,您的配偶还健在吗?”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几个阶段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小说刻画的中心。

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6.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4分)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

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

1

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

探究结果 7.综合运用(共6分)

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1)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奠基人托塔天王晁盖去世后,宋江将“ ”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河北玉麒麟”是_ __称谓。

(2)《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_ ___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__ _,肠①夫百姓饱牛而耕。 断白频洲。 (2)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__ _,___ _。 (3)千嶂里,_ __。 ②囊漏贮中。 (4)《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 _”。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4分) 11.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4分) 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③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④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⑤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⑥。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⑦?”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节选自贾谊《书》 注释:①凫雁:指鸭鹅。②粟:旧时泛称谷米。③秕:没有成熟的谷子。④汝:你。⑤暴:日晒。⑥大会:长远计划。⑦择:两样。 1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 ①无得以粟 ( ) ②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 ( ) ③鸟苟食邹之秕( ) ④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 ( ) 2

15. 邹穆公对“粟”是怎样的观点呀?(3分)

16.古代把“民”看重的言论很多,试举一、二。(3分)

(二)说明文阅读 (共8分)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持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⑥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

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⑦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7.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功能?请简要概括。(4分)

【链接材料】

18.阅读链接材料,请你根据本文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3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2分)

21.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4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4

三 、写作 (60分)

24.文章《四十二粒芝麻》第?段写到:“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请你描写一下此时此境中“我”的心理,(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

(2)运用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 大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题目(二) 对学习的______ (感悟、思考、记叙) 【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从括号中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

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语文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B

6.如果没有勤奋的精神即使天资最高也没有用处

7. (1)青年人对“洋” 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或:对“洋” 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

(2)“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 (3)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

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

8. 聚义厅、 卢俊义、善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9.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长烟落日孤城闭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 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11. 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译文: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米!”因此,国家粮仓里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去和老百姓相交换,用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官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 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顶着烈日蒸烤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眼前的小利益,不知长远打算。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两样的呢?”邹国的老百姓听到邹穆公这段话,都知道私藏跟公积是一个整体了。 12.C

13.①不能。②交换。③假如、如果。④两样

14.①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②袋子漏的,贮存到仓库里。 15.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民”有益。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17防腐保鲜功能,改善食品外观和口味的功能,防病抗病功能,调整食物营养结构的功能。

18、答案示例: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理由1:该食品添加剂中的硫氰酸钠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理由2:山梨酸钾的添加量超出0.5%的规定标准。 19.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5

20.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21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使道理更加浅显易懂,更有说服力(1分) 22.

23. A.(2分)B.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2分)

24.父亲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3分)点出天下做父亲的,为了让子女健康成长,都甘愿忍饥挨饿、受苦受累,并把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当作“幸福和喜悦”;由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使主题得到升华。(3分)

25.(6分)①以数字入题,新颖独特。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全文主旨之所在。④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答出三点即可)

篇二: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问题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习惯”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指对环境形成的适应能力,如“他习惯在北方生活。”“习惯”也指文化传统、风俗,如“这里人们习惯夏季在院里睡觉。”“阅读习惯”中的“习惯”是指一种长期养成的行为方式。它也是长期培养形成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规律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养成。”这里,他把良好的习惯和教育的关系紧密地联系了一起,充分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语文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属于情感、态度的范畴,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与语文方面的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有意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老师真的就可以解脱了。

这里主要说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应培养起。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初步的,既包括爱读书、读书时集中精力、边读边想等,也包括不指读、不转头等读书时的动作。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阅读习惯的要求就较高了,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②阅读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③阅读时注意体验、揣摩,质疑、探究;④阅读时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初中阶段是培养这些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这些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或成才起到的巨大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是不过分的。

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

⒈ 先说“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吧。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呢?一是课业负担重,学生每天要被英语单词,要完成数学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哪里有时间读书?二是游戏机、电视剧等大量的现代休闲方式的干扰,男孩子还要看足球赛,家长不让看,就半夜爬起来偷着看。三是农村孩子可能还存在读书条件差的问题,家中没有书,没有电脑,上哪儿去看?语文教学一周只有几节课,不要说课外阅读了,就是课文有的学生也读不了两遍。其实,客观地说,硬要让学生在学习日阅读课外书不现实。学习日落实读课文就行了,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或目标阅读课文,比如,学习《背影》,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圈画出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想想作者写这几处背影有什么不同。学习《春》,要求学生预习时概括出几幅画面,各列一个小标题。有的课文内容理解有难度,可以留思考题让学生回家读书思考。如学习《小石潭记》,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要求学生课后深入研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的景物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表达的是这样的感情。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的课文,下一节课时一定要检查,并且要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感到一点读书的压力,不读混不过去。只有学生扎扎实实读好了课文,才可能上好阅读课,也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读书。课外阅读是培养读书习惯,扩大迁移阅读的主要阵地。课外阅读要利用假日时间。学生每年除去在校学习日,寒暑假、节日、周末加起来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时间。这些时间不抓浪费很多,抓住就是不少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完成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个要求是不高的。《朝花夕拾》是72.5万字,《水浒传》是96万字。400万字其实没有几本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激

发学生学习的最好动机。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寓言、童话、游记、小说都是既有趣,又富有文学性的好作品。结合阅读教学,可以给学生介绍不少优秀作品,如学习《阿长和〈山海经〉》,可以介绍《朝花夕拾》,结合《再塑生命》可以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智取生辰纲》可以介绍《水浒传》,结合《杨修之死》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等。在介绍课外书籍时,教师应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介绍内容大意,甚至可以复述点儿精彩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还可以通过读书会、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只要学生进入了课外阅读,很快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越读会兴趣越高,潜滋暗长,就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⒉ 使用工具书和查找相关资料的习惯对于学生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学习通用的好习惯。但很多老师并不重视这个习惯,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老师。普遍认为农村学生家庭条件不比城市学生,没有电脑,没有工具书。一篇课文没有几个生字词,讲给他们就行了。这样就贻误了使用工具书和查找资料的习惯的培养。事实是,农村家庭现在有一部分已经有条件买工具书。有的学校也有条件让学生到学校的电脑上查找资料。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词典,除了最困难的学生,一般农村家庭的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上语文课必须带词典,并且不是做样子,要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在需要的时候就查词典。比如,学习疑难词语,老师不要告诉学生读什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词典中找出解释。刚开始占一点时间不要紧,熟悉了,需要查什么,学生速度会很快,一翻就找到。要让学生懂得,词典是阅读离不开的工具,查找资料的现代人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必须要勤动手,养成习惯。

⒊ 阅读要培养学生学会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这个习惯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探究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通过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去深入探究,去思考,以使冲突解除,认知达到平衡,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探究、使之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让学生的脑子真正转起来,学会在阅读中去思考,去精读和研读。精读就是对阅读课文的内容和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而研读是在精读的前提下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质疑,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进行分析,文章前后有怎样的联系,同类作品有什么差异等等。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忆江南》,古代许多名人都写有《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就很著名。为什么编者要选用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因为这首词含蓄的特点非常突出,通过短短27个字把主人公的动态、情态、心理,时间的推移、视线的移动,思绪的变化都表现了出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主人公的无限伤感和作者官场失意的情绪也一脉相承。要让学生领会温庭筠《忆江南》一词的丰富内涵,就必须让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细细品味词中每一个句子,感悟这首词的含义和情感,否则是领会不了这首词的奥妙的。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认知理论把认知的水平分为识记、理解、探究、评价等层次,指导学生质疑要把握问题的认知的层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意义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记叙文要求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头、过程、结果),在中学阶段,这类问题就是浅层次的问题,仅处于识记或初级理解水平,而探究性的问题才是最有认知价值的问题。如《背影》一课 ‘父亲’翻越铁道买橘子一段描写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老师教学中都只是让学生比较详写和略写在表达上的区别和作用,理解详写和略写的表达方法。有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这段课课文时还要求学生针对这段描写提出问题。两个学生提出了问题。第一位学生说:“‘父亲’行动已经不灵活了,为什么不派茶房去买橘子,非要

自己去?”第二位学生说:“买橘子的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作者能记得那么清楚吗?有必要写得这么具体吗?”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几乎没有争论,很多学生都认为:‘父亲’因为关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处处不放心茶房,因此,只要自己能为儿子办的,就亲自去做。这正体现了作者的‘父亲’对儿子的深爱。这样的问题就属于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充其量是理解层面的问题。第二位学生的问题引起了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虚构,记不清的细节用想象去补充;有的学生认为,这不是想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即使是细节也是难以磨灭的。那有必要写得这样具体吗?通过讨论,最后,大家都认同,这一段描写不仅再现了当年‘父亲’买橘子翻越铁道的背影,让我们通过一连串笨拙的的动作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也通过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读出了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深爱。学生从父与子两个方面体会、感悟到了父子间的深情。这样的问题就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领会文章的真谛。老师如果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精读和研读,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形成了阅读时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习惯。

⒋ 圈点批注、做笔记的习惯。中国有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要读书就必须动笔写。语文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课上做笔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老师要求的笔记是“抄笔记”,老师把解读课文的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现在又有了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照抄下来。一学期下来 ,学生的笔记本抄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本干干净净的。笔记和课文成了两张皮。这不是阅读的好习惯,反而成了坏毛病。学生的阅读学习笔记,应当是学生自己学习的积累,而不是老师解读分析课文的复制。语文阅读课学习时的动笔主要应在课文上的圈点批注(圈关键,点要害,批感悟,注疑难),凡重点、难点,关键处,表达有特点的地方都要求学生有圈点或批注,这样,再读课文时就可以直接借助以前的圈点批注的内容进行复习。笔记本做什么用呢?摘录有关资料,整理相关知识,或者写读书笔记(读书体会)。培养学生圈画的习惯除了要求,还要检查、评价,上课时,学生打开课文,老师巡视一圈,就能检查学生学生圈画完成的如何了。每学期结束,要让学生的语文课本上画满圈圈点点,写满批语注解,几年下来,学生的相关习惯自然就形成了。(施建华)

问题二: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

答:在《义教课标》中首次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目标体系的局限,建构起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的形态,是现代学习方式与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学生自身经验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课题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发展语文素养和个性潜能。综合性学习在教学时空上打破了课内和课外的界限,在课程内容上沟通了语文与其他课程、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落实综合性学习,对于教师是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从各版本教材看,综合性学习目标不仅综合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目标,还综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教育目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科学、语文与艺术、语文与生活、语文与社会进行了综合。于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准备就不仅仅是把握一本教材就可以的了,需要教师博学多识,在自然、科学、社会、艺术等各个领域挖掘语文学习的资源。在备课中,按专题、项目来设计教学。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变换策略。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感知、理解、

识记、分析、鉴赏等过程,它还综合了质疑、假设、体验、探究、总结等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代替,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根据需要变换组织策略,如组织竞赛、分角演示、合理分工、情景模拟等等,做一个灵活机制的组织者。

再次,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综合性学习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方法(读的各种方法和、写的各种方法等),它有时需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时需要图表的阅读和绘制,有时需要音像的欣赏和表现,有时甚至需要手工制作,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新的东西,需要指点,需要教师备课时有意准备。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给予真诚的评价。比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怎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得当,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效果是否明显,学习中合作交流是否充分,等等。客观、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孙荻芬)

问题三:怎样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

答:下一阶段我们就要进入课堂教学实践性学习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老师们集中思索的的问题。这里想就上好一节阅读课进行粗浅讨论。

首先,教师要“胸有成竹”。教师心中要有语文课程的整个(最低是学段)培养计划,要有本节课的全局——目标、过程、线索、策略、手段、节奏、效果等。就上好一节课来讲,教师要有对一套教材的整体认识,要有对一册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有对一篇课文的透彻理解,为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能够自主学习的环境。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处理、过程的安排、策略的使用、手段的选择、节奏的把握、质疑的设计等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疏通。课前,教师要以平日对学生的观察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能力状况等),充分估计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分析其原因,预备解决的办法。课上,要善于疏通,抓住要害,帮学生把问题梳理清楚;要进行正面引导,善于点拨,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孜孜以求地寻找正确答案。

第四,阅读课,教师要因文释道,因道释文。一篇好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钻研课文一定要有思想内容与表达方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在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后,再从语言和内容的结合上体察文字运用的奥妙与匠心。这一钻研过程,一定是自己的,而不是教参的、他人的。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在课上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教材的精髓,受到教育和感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受用。具备这样的理念,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等方面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甚至教师在课上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一种文化与修养,都使受到学生美好的感染与熏陶。(孙荻芬)

问题四:关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主要是指备课;生成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既需要尽可能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成功的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现代教学论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成为重要的主题。预设是教学的计划,具有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熟悉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但无论怎样精心的预设都无法全部预知生成的情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不速之客”,我们就要灵活应变。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前无论对战事做了多么周密的策划,而一旦敌情出现变化,他就要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计划,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有可能获得战场上的胜利。教师教学也是如此,当课堂上出现未预想到的情况时,如果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教学就会陷于被动,而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有时反而可以成为课堂的闪光点!上海一所初中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此时你站在穿着单薄冻成了雪人的军需处长前面,你会对他说什么?”教师的预设意图是引发学生对红军军需处长宁冻死也不给自己发一件军大衣的高尚品质给予高度的赞扬。但是,她错误估计了生活在当代的学生的价值观,在前面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有些学生还没有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因此,一个学生举手起来说,“我要说,你怎么那么傻,你是军需处长,给自己留一件棉大衣是多么简单的事,你死得太不值得了。”接着,又有学生表示了赞同。更多的学生沉默不语,一时不知该怎么说。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慌了神,为了防止讨论向预设的反方向发展。她急急忙忙地抢过学生的话,硬是给学生灌输了一套公而忘私,崇高伟大的大道理。再也没有敢让学生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这节课就在沉闷的氛围中结束了。评课时,听课的老师们指出,课堂上出现的这个问题正是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的典型事例,老师如果及时应变,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引发出来,让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体验当时的情景,围绕着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展开讨论,老师再适当启发学生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比较更多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当代的英雄),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真理,提高认识。这节课一定会上得更热烈,学生的价值观也一定可以得到升华。而老师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应把学生拉到自己的预设结论,结果反而成了教师生硬的说教。沉默的气氛就表明了学生未必认同老师的大道理。

这个课例从反面说明,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生成的过程,就必须承认课堂上的意外,面对意外,改变预设,灵活应对。只有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激发起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当然应变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的核心价值问题,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

篇三: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初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120分 100分钟

(书写分:6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⑧.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 《破阵子》)

(三)语言运用。(10分) 4、修改病句 4分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1)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序不当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

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6、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2分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二、阅读与探究 42分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与探究 4分

7、阅读,回答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①、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一)汉字书写及拼音。2分

1、( ) ( ) zī zōu

陟 罚 臧 否 ( ) ( ) 善 道 (二)诗文默写 10分 2、默写李清照的《武陵春》。4分

--------------------------------,----------------------------。--------------------------,

--------------------------。 ------------------------------,--------------------------------,

-----------------------------------,----------------------------------。

3.选做题。请从以下8个小题中,选出6个,如果全答,阅卷时只阅前6题。6分

①《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③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都说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⑥《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②、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③、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竟”,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与探究 18分 8、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7分)

①吴广素爱人 ( ) ②比至陈 ( ) ③怅恨久之 ( ) ④皆次当行 ( ) ⑤ 天下苦秦久矣 ( ) ⑥ 蕲下 ( ) 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⑧夜篝火 篝火:( ) ⑨藉第令毋斩 藉:( )

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奸臣窃命( )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0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9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1、解释下列短语。(4分)(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3、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有何标准。(3.....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④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⑤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分)

(四)现代文阅读

鼾声 (15分)

2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3分)

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1分)

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 (2分)

5. 根据②和⑩段简答,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文中对月色和夜色都有一些描写。例如:“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等。这些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 1分

三、写作(展示你的文学才华)。本题满分50分。 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补全题目;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③字数600字左右。

熟悉吧独倚望江楼

3

4

篇四: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问题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习惯”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指对环境形成的适应能力,如“他习惯在北方生活。”“习惯”也指文化传统、风俗,如“这里人们习惯夏季在院里睡觉。”“阅读习惯”中的“习惯”是指一种长期养成的行为方式。它也是长期培养形成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规律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养成。”这里,他把良好的习惯和教育的关系紧密地联系了一起,充分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语文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属于情感、态度的范畴,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与语文方面的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有意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老师真的就可以解脱了。

这里主要说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应培养起。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初步的,既包括爱读书、读书时集中精力、边读边想等,也包括不指读、不转头等读书时的动作。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阅读习惯的要求就较高了,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②阅读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③阅读时注意体验、揣摩,质疑、探究;④阅读时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初中阶段是培养这些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这些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或成才起到的巨大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是不过分的。

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

⒈ 先说“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吧。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呢?一是课业负担重,学生每天要被英语单词,要完成数学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哪里有时间读书?二是游戏机、电视剧等大量的现代休闲方式的干扰,男孩子还要看足球赛,家长不让看,就半夜爬起来偷着看。三是农村孩子可能还存在读书条件差的问题,家中没有书,没有电脑,上哪儿去看?语文教学一周只有几节课,不要说课外阅读了,就是课文有的学生也读不了两遍。其实,客观地说,硬要让学生在学习日阅读课外书不现实。学习日落实读课文就行了,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或目标阅读课文,比如,学习《背影》,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圈画出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想想作者写这几处背影有什么不同。学习《春》,要求学生预习时概括出几幅画面,各列一个小标题。有的课文内容理解有难度,可以留思考题让学生回家读书思考。如学习《小石潭记》,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要求学生课后深入研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的景物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表达的是这样的感情。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的课文,下一节课时一定要检查,并且要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感到一点读书的压力,不读混不过去。只有学生扎扎实实读好了课文,才可能上好阅读课,也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读书。课外阅读是培养读书习惯,扩大迁移阅读的主要阵地。课外阅读要利用假日时间。学生每年除去在校学习日,寒暑假、节日、周末加起来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时间。这些时间不抓浪费很多,抓住就是不少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完成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个要求是不高的。《朝花夕拾》是72.5万字,《水浒传》是96万字。400万字其实没有几本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动机。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寓言、童话、游记、小说都是既有趣,又富有文学性的好作品。结合阅读教学,可以给学生介绍不少优秀作品,如学习《阿长和〈山海经〉》,可以介绍《朝花夕拾》,结合《再塑生命》可以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智取生辰纲》可以介绍《水浒传》,结合《杨修之死》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等。在介绍课外书籍时,教师应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介绍内容大意,甚至可以复述点儿精彩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还可以通过读书会、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只要学生进入了课外阅读,很快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越读会兴趣越高,潜滋暗长,就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⒉ 使用工具书和查找相关资料的习惯对于学生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学习通用的好习惯。但很多老师并不重视这个习惯,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老师。普遍认为农村学生家庭条件不比城市学生,没有电脑,没有工具书。一篇课文没有几个生字词,讲给他们就行了。这样就贻误了使用工具书和查找资料的习惯的培养。事实是,农村家庭现在有一部分已经有条件买工具书。有的学校也有条件让学生到学校的电脑上查找资料。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词典,除了最困难的学生,一般农村家庭的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上语文课必须带词典,并且不是做样子,要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在需要的时候就查词典。比如,学习疑难词语,老

师不要告诉学生读什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词典中找出解释。刚开始占一点时间不要紧,熟悉了,需要查什么,学生速度会很快,一翻就找到。要让学生懂得,词典是阅读离不开的工具,查找资料的现代人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必须要勤动手,养成习惯。

⒊ 阅读要培养学生学会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这个习惯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探究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通过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去深入探究,去思考,以使冲突解除,认知达到平衡,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探究、使之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让学生的脑子真正转起来,学会在阅读中去思考,去精读和研读。精读就是对阅读课文的内容和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而研读是在精读的前提下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质疑,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进行分析,文章前后有怎样的联系,同类作品有什么差异等等。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忆江南》,古代许多名人都写有《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就很著名。为什么编者要选用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因为这首词含蓄的特点非常突出,通过短短27个字把主人公的动态、情态、心理,时间的推移、视线的移动,思绪的变化都表现了出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主人公的无限伤感和作者官场失意的情绪也一脉相承。要让学生领会温庭筠《忆江南》一词的丰富内涵,就必须让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细细品味词中每一个句子,感悟这首词的含义和情感,否则是领会不了这首词的奥妙的。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认知理论把认知的水平分为识记、理解、探究、评价等层次,指导学生质疑要把握问题的认知的层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意义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记叙文要求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头、过程、结果),在中学阶段,这类问题就是浅层次的问题,仅处于识记或初级理解水平,而探究性的问题才是最有认知价值的问题。如《背影》一课 ‘父亲’翻越铁道买橘子一段描写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老师教学中都只是让学生比较详写和略写在表达上的区别和作用,理解详写和略写的表达方法。有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这段课课文时还要求学生针对这段描写提出问题。两个学生提出了问题。第一位学生说:“‘父亲’行动已经不灵活了,为什么不派茶房去买橘子,非要自己去?”第二位学生说:“买橘子的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作者能记得那么清楚吗?有必要写得这么具体吗?”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几乎没有争论,很多学生都认为:‘父亲’因为关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处处不放心茶房,因此,只要自己能为儿子办的,就亲自去做。这正体现了作者的‘父亲’对儿子的深爱。这样的问题就属于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充其量是理解层面的问题。第二位学生的问题引起了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虚构,记不清的细节用想象去补充;有的学生认为,这不是想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即使是细节也是难以磨灭的。那有必要写得这样具体吗?通过讨论,最后,大家都认同,这一段描写不仅再现了当年‘父亲’买橘子翻越铁道的背影,让我们通过一连串笨拙的的动作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也通过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读出了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深爱。学生从父与子两个方面体会、感悟到了父子间的深情。这样的问题就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领会文章的真谛。老师如果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精读和研读,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形成了阅读时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习惯。

⒋ 圈点批注、做笔记的习惯。中国有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要读书就必须动笔写。语文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课上做笔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老师要求的笔记是“抄笔记”,老师把解读课文的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现在又有了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照抄下来。一学期下来 ,学生的笔记本抄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本干干净净的。笔记和课文成了两张皮。这不是阅读的好习惯,反而成了坏毛病。学生的阅读学习笔记,应当是学生自己学习的积累,而不是老师解读分析课文的复制。语文阅读课学习时的动笔主要应在课文上的圈点批注(圈关键,点要害,批感悟,注疑难),凡重点、难点,关键处,表达有特点的地方都要求学生有圈点或批注,这样,再读课文时就可以直接借助以前的圈点批注的内容进行复习。笔记本做什么用呢?摘录有关资料,整理相关知识,或者写读书笔记(读书体会)。培养学生圈画的习惯除了要求,还要检查、评价,上课时,学生打开课文,老师巡视一圈,就能检查学生学生圈画完成的如何了。每学期结束,要让学生的语文课本上画满圈圈点点,写满批语注解,几年下来,学生的相关习惯自然就形成了。(施建华)

问题二: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

答:在《义教课标》中首次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目标体系的局限,建构起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的形态,是现代学习方式与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学生自身经验和社会生活为基础,

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课题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发展语文素养和个性潜能。综合性学习在教学时空上打破了课内和课外的界限,在课程内容上沟通了语文与其他课程、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落实综合性学习,对于教师是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从各版本教材看,综合性学习目标不仅综合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目标,还综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教育目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科学、语文与艺术、语文与生活、语文与社会进行了综合。于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准备就不仅仅是把握一本教材就可以的了,需要教师博学多识,在自然、科学、社会、艺术等各个领域挖掘语文学习的资源。在备课中,按专题、项目来设计教学。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变换策略。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感知、理解、识记、分析、鉴赏等过程,它还综合了质疑、假设、体验、探究、总结等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代替,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根据需要变换组织策略,如组织竞赛、分角演示、合理分工、情景模拟等等,做一个灵活机制的组织者。

再次,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综合性学习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方法(读的各种方法和、写的各种方法等),它有时需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时需要图表的阅读和绘制,有时需要音像的欣赏和表现,有时甚至需要手工制作,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新的东西,需要指点,需要教师备课时有意准备。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给予真诚的评价。比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怎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得当,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效果是否明显,学习中合作交流是否充分,等等。客观、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孙荻芬)

问题三:怎样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

答:下一阶段我们就要进入课堂教学实践性学习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老师们集中思索的的问题。这里想就上好一节阅读课进行粗浅讨论。

首先,教师要“胸有成竹”。教师心中要有语文课程的整个(最低是学段)培养计划,要有本节课的全局——目标、过程、线索、策略、手段、节奏、效果等。就上好一节课来讲,教师要有对一套教材的整体认识,要有对一册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有对一篇课文的透彻理解,为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能够自主学习的环境。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处理、过程的安排、策略的使用、手段的选择、节奏的把握、质疑的设计等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疏通。课前,教师要以平日对学生的观察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能力状况等),充分估计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分析其原因,预备解决的办法。课上,要善于疏通,抓住要害,帮学生把问题梳理清楚;要进行正面引导,善于点拨,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孜孜以求地寻找正确答案。

第四,阅读课,教师要因文释道,因道释文。一篇好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钻研课文一定要有思想内容与表达方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在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后,再从语言和内容的结合上体察文字运用的奥妙与匠心。这一钻研过程,一定是自己的,而不是教参的、他人的。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在课上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教材的精髓,受到教育和感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受用。具备这样的理念,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等方面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甚至教师在课上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一种文化与修养,都使受到学生美好的感染与熏陶。(孙荻芬)

问题四:关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主要是指备课;生成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既需要尽可能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成功的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现代教学论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成为重要的主题。预设是教学的计划,具有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熟悉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但无论怎样精心的预设都无法全部预知生成的情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不速之客”,我们就要灵活应变。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前无论对战事做了多么周密的策划,而一旦敌情出现变化,他就要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计划,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有可能获得战场上的胜利。教师教学也是如此,当课堂上出现未预想到的情况时,如果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教学就会陷于被动,而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有时反而可以成为课堂的闪光点!上海一所初中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此时你站在穿着单薄冻成了雪人的军需处长前面,你会对他说什么?”教师的预设意图是引发学生对红军军需处长宁冻死也不给自己发一件军大衣的高尚品质给予高度的赞扬。但是,她错误估计了生活在当代的学生的价值观,在前面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有些学生还没有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因此,一个学生举手起来说,“我要说,你怎么那么傻,你是军需处长,给自己留一件棉大衣是多么简单的事,你死得太不值得了。”接着,又有学生表示了赞同。更多的学生沉默不语,一时不知该怎么说。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慌了神,为了防止讨论向预设的反方向发展。她急急忙忙地抢过学生的话,硬是给学生灌输了一套公而忘私,崇高伟大的大道理。再也没有敢让学生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这节课就在沉闷的氛围中结束了。评课时,听课的老师们指出,课堂上出现的这个问题正是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的典型事例,老师如果及时应变,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引发出来,让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体验当时的情景,围绕着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展开讨论,老师再适当启发学生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比较更多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当代的英雄),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真理,提高认识。这节课一定会上得更热烈,学生的价值观也一定可以得到升华。而老师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应把学生拉到自己的预设结论,结果反而成了教师生硬的说教。沉默的气氛就表明了学生未必认同老师的大道理。

这个课例从反面说明,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生成的过程,就必须承认课堂上的意外,面对意外,改变预设,灵活应对。只有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激发起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当然应变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的核心价值问题,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从而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施建华)

篇五: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初中语文导师答疑

问题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习惯”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指对环境形成的适应能力,如“他习惯在北方生活。”“习惯”也指文化传统、风俗,如“这里人们习惯夏季在院里睡觉。”“阅读习惯”中的“习惯”是指一种长期养成的行为方式。它也是长期培养形成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规律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养成。”这里,他把良好的习惯和教育的关系紧密地联系了一起,充分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语文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属于情感、态度的范畴,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与语文方面的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有意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老师真的就可以解脱了。 这里主要说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应培养起。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初步的,既包括爱读书、读书时集中精力、边读边想等,也包括不指读、不转头等读书时的动作。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阅读习惯的要求就较高了,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②阅读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③阅读时注意体验、揣摩,质疑、探究;④阅读时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初中阶段是培养这些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这些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或成才起到的巨大作用无论怎样估计都是不过分的。

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

⒈ 先说“爱读书、多读书、自觉读书”吧。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呢?一是课业负担重,学生每天要被英语单词,要完成数学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哪里有时间读书?二是游戏机、电视剧等大量的现代休闲方式的干扰,男孩子还要看足球赛,家长不让看,就半夜爬起来偷着看。三是农村孩子可能还存在读书条件差的问题,家中没有书,没有电脑,上哪儿去看?语文教学一周只有几节课,不要说课外阅读了,就是课文有的学生也读不了两遍。其实,客观地说,硬要让学生在学习日阅读课外书不现实。学习日落实读课文就行了,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或目标阅读课文,比如,学习《背影》,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圈画出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想想作者写这几处背影有什么不同。学习《春》,要求学生预习时概括出几幅画面,各列一个小标题。有的课文内容理解有难度,可以留思考题让学生回家读书思考。如学习《小石潭记》,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要求学生课后深入研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的景物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表达的是这样的感情。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的课文,下一节课时一定要检查,并且要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感到一点读书的压力,不读混不过去。只有学生扎扎实实读好了课文,才可能上好阅读课,也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读书。课外阅读是培养读书习惯,扩大迁移阅读的主要阵地。课外阅读要利用假日时间。学生每年除去在校学习日,寒暑假、节日、周末加起来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时间。这些时间不抓浪费很多,抓住就是不少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完成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个要求是不高的。《朝花夕拾》是72.5万字,《水浒传》是96万字。400万字其实没有几本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动机。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寓言、童话、游记、小说都是既有趣,又富有文学性的好作品。结合阅读教学,可以给学生介绍不少优秀作品,如学习《阿长和〈山海经〉》,可

以介绍《朝花夕拾》,结合《再塑生命》可以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智取生辰纲》可以介绍《水浒传》,结合《杨修之死》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等。在介绍课外书籍时,教师应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介绍内容大意,甚至可以复述点儿精彩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还可以通过读书会、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只要学生进入了课外阅读,很快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越读会兴趣越高,潜滋暗长,就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⒉ 使用工具书和查找相关资料的习惯对于学生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学习通用的好习惯。但很多老师并不重视这个习惯,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老师。普遍认为农村学生家庭条件不比城市学生,没有电脑,没有工具书。一篇课文没有几个生字词,讲给他们就行了。这样就贻误了使用工具书和查找资料的习惯的培养。事实是,农村家庭现在有一部分已经有条件买工具书。有的学校也有条件让学生到学校的电脑上查找资料。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词典,除了最困难的学生,一般农村家庭的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上语文课必须带词典,并且不是做样子,要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在需要的时候就查词典。比如,学习疑难词语,老师不要告诉学生读什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词典中找出解释。刚开始占一点时间不要紧,熟悉了,需要查什么,学生速度会很快,一翻就找到。要让学生懂得,词典是阅读离不开的工具,查找资料的现代人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必须要勤动手,养成习惯。

⒊ 阅读要培养学生学会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这个习惯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探究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通过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去深入探究,去思考,以使冲突解除,认知达到平衡,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探究、使之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让学生的脑子真正转起来,学会在阅读中去思考,去精读和研读。精读就是对阅读课文的内容和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而研读是在精读的前提下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质疑,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进行分析,文章前后有怎样的联系,同类作品有什么差异等等。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忆江南》,古代许多名人都写有《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就很著名。为什么编者要选用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因为这首词含蓄的特点非常突出,通过短短27个字把主人公的动态、情态、心理,时间的推移、视线的移动,思绪的变化都表现了出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主人公的无限伤感和作者官场失意的情绪也一脉相承。要让学生领会温庭筠《忆江南》一词的丰富内涵,就必须让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细细品味词中每一个句子,感悟这首词的含义和情感,否则是领会不了这首词的奥妙的。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认知理论把认知的水平分为识记、理解、探究、评价等层次,指导学生质疑要把握问题的认知的层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意义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记叙文要求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头、过程、结果),在中学阶段,这类问题就是浅层次的问题,仅处于识记或初级理解水平,而探究性的问题才是最有认知价值的问题。如《背影》一课 ‘父亲’翻越铁道买橘子一段描写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老师教学中都只是让学生比较详写和略写在表达上的区别和作用,理解详写和略写的表达方法。有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这段课课文时还要求学生针对这段描写提出问题。两个学生提出了问题。第一位学生说:“‘父亲’行动已经不灵活了,为什么不派茶房去买橘子,非要自己去?”第二位学生说:“买橘子的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作者能记得那么清楚吗?有必要写得这么具体吗?”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几乎没有争论,很多学生都认为:‘父亲’因为关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处处不放心茶房,因此,只要自己能为儿子办的,就亲自去做。这正体现了作者的‘父亲’对儿子的深爱。这样的问题就属

于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充其量是理解层面的问题。第二位学生的问题引起了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虚构,记不清的细节用想象去补充;有的学生认为,这不是想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即使是细节也是难以磨灭的。那有必要写得这样具体吗?通过讨论,最后,大家都认同,这一段描写不仅再现了当年‘父亲’买橘子翻越铁道的背影,让我们通过一连串笨拙的的动作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也通过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读出了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深爱。学生从父与子两个方面体会、感悟到了父子间的深情。这样的问题就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领会文章的真谛。老师如果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精读和研读,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形成了阅读时揣摩、体验、质疑和探究的习惯。

⒋ 圈点批注、做笔记的习惯。中国有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要读书就必须动笔写。语文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课上做笔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老师要求的笔记是“抄笔记”,老师把解读课文的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现在又有了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照抄下来。一学期下来 ,学生的笔记本抄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本干干净净的。笔记和课文成了两张皮。这不是阅读的好习惯,反而成了坏毛病。学生的阅读学习笔记,应当是学生自己学习的积累,而不是老师解读分析课文的复制。语文阅读课学习时的动笔主要应在课文上的圈点批注(圈关键,点要害,批感悟,注疑难),凡重点、难点,关键处,表达有特点的地方都要求学生有圈点或批注,这样,再读课文时就可以直接借助以前的圈点批注的内容进行复习。笔记本做什么用呢?摘录有关资料,整理相关知识,或者写读书笔记(读书体会)。培养学生圈画的习惯除了要求,还要检查、评价,上课时,学生打开课文,老师巡视一圈,就能检查学生学生圈画完成的如何了。每学期结束,要让学生的语文课本上画满圈圈点点,写满批语注解,几年下来,学生的相关习惯自然就形成了。(施建华)

问题二: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

答:在《义教课标》中首次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目标体系的局限,建构起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的形态,是现代学习方式与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学生自身经验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课题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发展语文素养和个性潜能。综合性学习在教学时空上打破了课内和课外的界限,在课程内容上沟通了语文与其他课程、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落实综合性学习,对于教师是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从各版本教材看,综合性学习目标不仅综合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目标,还综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教育目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科学、语文与艺术、语文与生活、语文与社会进行了综合。于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准备就不仅仅是把握一本教材就可以的了,需要教师博学多识,在自然、科学、社会、艺术等各个领域挖掘语文学习的资源。在备课中,按专题、项目来设计教学。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变换策略。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感知、理解、识记、分析、鉴赏等过程,它还综合了质疑、假设、体验、探究、总结等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代替,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根据需要变换组织策略,如组织竞赛、分角演示、合理分工、情景模拟等等,做一个灵活机制的组织者。

再次,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综合性学习不满足于一般语文学习的方法(读的各种方法和、写的各种方法等),它有时需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时需要图表的阅读和绘制,有时需要音像的欣赏和表现,有时甚至需要手工制作,等等。对于学生

来说,这都是新的东西,需要指点,需要教师备课时有意准备。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给予真诚的评价。比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怎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得当,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效果是否明显,学习中合作交流是否充分,等等。客观、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孙荻芬)

问题三:怎样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

答:下一阶段我们就要进入课堂教学实践性学习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老师们集中思索的的问题。这里想就上好一节阅读课进行粗浅讨论。

首先,教师要“胸有成竹”。教师心中要有语文课程的整个(最低是学段)培养计划,要有本节课的全局——目标、过程、线索、策略、手段、节奏、效果等。就上好一节课来讲,教师要有对一套教材的整体认识,要有对一册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有对一篇课文的透彻理解,为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能够自主学习的环境。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处理、过程的安排、策略的使用、手段的选择、节奏的把握、质疑的设计等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疏通。课前,教师要以平日对学生的观察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能力状况等),充分估计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分析其原因,预备解决的办法。课上,要善于疏通,抓住要害,帮学生把问题梳理清楚;要进行正面引导,善于点拨,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孜孜以求地寻找正确答案。

第四,阅读课,教师要因文释道,因道释文。一篇好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钻研课文一定要有思想内容与表达方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在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后,再从语言和内容的结合上体察文字运用的奥妙与匠心。这一钻研过程,一定是自己的,而不是教参的、他人的。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在课上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教材的精髓,受到教育和感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受用。具备这样的理念,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等方面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甚至教师在课上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一种文化与修养,都使受到学生美好的感染与熏陶。(孙荻芬)

问题四:关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主要是指备课;生成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既需要尽可能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成功的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现代教学论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成为重要的主题。预设是教学的计划,具有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熟悉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但无论怎样精心的预设都无法全部预知生成的情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不速之客”,我们就要灵活应变。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前无论对战事做了多么周密的策划,而一旦敌情出

现变化,他就要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计划,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有可能获得战场上的胜利。教师教学也是如此,当课堂上出现未预想到的情况时,如果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教学就会陷于被动,而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有时反而可以成为课堂的闪光点!上海一所初中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此时你站在穿着单薄冻成了雪人的军需处长前面,你会对他说什么?”教师的预设意图是引发学生对红军军需处长宁冻死也不给自己发一件军大衣的高尚品质给予高度的赞扬。但是,她错误估计了生活在当代的学生的价值观,在前面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有些学生还没有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因此,一个学生举手起来说,“我要说,你怎么那么傻,你是军需处长,给自己留一件棉大衣是多么简单的事,你死得太不值得了。”接着,又有学生表示了赞同。更多的学生沉默不语,一时不知该怎么说。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慌了神,为了防止讨论向预设的反方向发展。她急急忙忙地抢过学生的话,硬是给学生灌输了一套公而忘私,崇高伟大的大道理。再也没有敢让学生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这节课就在沉闷的氛围中结束了。评课时,听课的老师们指出,课堂上出现的这个问题正是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的典型事例,老师如果及时应变,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引发出来,让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体验当时的情景,围绕着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展开讨论,老师再适当启发学生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比较更多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当代的英雄),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真理,提高认识。这节课一定会上得更热烈,学生的价值观也一定可以得到升华。而老师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应把学生拉到自己的预设结论,结果反而成了教师生硬的说教。沉默的气氛就表明了学生未必认同老师的大道理。

这个课例从反面说明,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生成的过程,就必须承认课堂上的意外,面对意外,改变预设,灵活应对。只有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激发起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当然应变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的核心价值问题,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从而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施建华)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