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作文,无米下炊怎么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9:32 写作技巧
作文,无米下炊怎么办写作技巧

篇一:从无米下炊,到信手拈来皆成文论文

从无米下炊,到信手拈来皆成文

【摘要】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有不少同学在动笔作文时,常出现“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什么可写”的现象。造成这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本文从“观察、体验、阅读、运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们的写作从“无米下炊”,走向信手拈来皆成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写作素材 积累 引导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习作所需要的材料积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首先应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习惯。世界是精彩纷呈的,只要留心观察,善于观察,随时随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融入生活,走近自然,感知社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生活中种种声音,用心感受生活脉膊。比如,教师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感受到春天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夏日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体验到金风送爽,秋实累累,一派丰收的喜悦;亲眼目睹寒冬大雪飘飘,银装素裹,“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画卷!观察自然界的风霜雨雪,

花草树木,飞鸟昆虫,各中色彩,以及高山流水般淙淙流淌的音乐。身边的一切,无不在学生的眼里留下一片片新意,在他们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也就有了沉沉的生活沉淀。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了。

二、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方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入”。我们强调广泛阅读,其目的是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阅读积累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从课本中积累素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都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蓝本。所以,认真阅读教材,深入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比如写景,可从《桂林山水》中学抓住特点表现景物;比如写人,可从《黑孩子罗件特》中学写以事表现人;比如说理,《钓鱼的启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说理文的典型结构,理从事来,事中寓理;想把事写得感人,可以学《索桥的故事》,描写时不断注入与强化个人的感受;再比如写物,《松鼠》、《翠鸟》便是很好的范例。可见,我们的习作范例,在课文这个“聚宝盆”中都是可以找到的。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教材中的例子质量虽然高,但数量有限,因此,必须重视加强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并鼓励学生要多读书,多读各种课外书。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间接地看到、领略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平时未曾学到的知识,开拓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揣摩,及时做好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修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激发创作灵感。

叶圣陶先生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假使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我们积累再多的材料,也往往仅成为一种摆设。”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应该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班队活动,组织他们走出课堂,走向多姿多彩的社会,进行郊游、参观、采访、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扩宽他们的生活圈子。让学生在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有一次,我组织了《我当家长》的语文实践活动。在班上人人表演当家长的角色,他们在表演中都围绕平时的生活实际,上班、做家务、处理生活琐碎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当家长的责任与辛苦,进而感受到父母亲的不容易及对自己浓浓的爱。通过活动,学生对家长的角色有了深切的体验,一篇篇语言朴实、恰如其分、充满真情实感的习作跃然纸上。通过引导深入生活,通过亲身体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

四、引导学生运用素材,在活用中积淀写作能力。

积累素材是为了运用素材进行写作,活用素材进行写作则能促进学生不断地

作文 无米下炊怎么办

更好地积累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素材,通过想象和组装,不断地运用到各种话题中,强化素材活用能力。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使学生能掌握一些思想表达的方法、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依托积累进行创作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累。结合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引导学生写周记,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写周记,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思想也在周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日积月累,日记素材改善了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素材起到了真正的作用,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以不断的提高。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引导学生实现从“无米之炊”到“信手拈来皆成文”的跨越。

篇二: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为无米之炊

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为无米之炊

[内容概要] 小学生喜欢作文的不多,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生活观察、思考、积累的太少,许多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他们多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学会观察、思考、积累,增强其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作文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宽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这些要求告诉我们: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他们多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学会观察、思考、积累,增强其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作文时不再力无米之炊而担忧。

一、更新观念,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叶老曾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的流出来。只有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胸中才能有所积蓄,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小学生常感作文难,一到写作课,就愁眉苦脸,牢骚满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无话可说,怎么写?”为什么无话可说?为什么为庆祝“教师节”作文学生能挥笔而就,而为纪念“建国60周年”作文学生却难以着墨?关键就在于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有没有这方面

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是有人所说的一塌糊涂,只要你给他创造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机会,教给他积累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法,学生还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喜欢作文的中学生只占到15%左右。在学生眼里,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题材的匱乏,这当然不是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现实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对作文技巧或是无暇顾及或是根本没有体会。如果学生连文章都写不出来。那些技巧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吗?

小学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作文训练模式,淡化了文体方面的要求,在每单元首先安排了观察、思考,吸收、积累方面的训练,从编者的良苦用心中我们也不难感悟到:写好作文必须先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作文是语文的一部分,它的外延也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生缺少的不是写作的激情,而是

缺少点燃激情的火花,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这火花便会产生,激情便会被点燃。

《小学语文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生活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限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拓宽视野、感受生活、积累知识的机会,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关作文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如布置作文v

走进一新农村),让学生有机会仔细观察自己家或其他村民的居住情况,反映新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布置作文、<春)、<秋),学习(海伦凯勒),可给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制定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并通过检查读后感、故事讲述、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完成计划,长此下去,学生有了可借鉴的范例,有了习作的素材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

四、解除束缚,让学生做反映生活的主人

<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就要求在作文训练时要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发挥想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抒发其胸臆,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下次作文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事先收集必要的材料。茅盾说过:伟大的作家,是以有史以来的全部智慧作为他们创作的准备的,这样有了充足的准备,作文自然就能得心应手。批阅作文时要珍视学生的劳动,尽量少作删改,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指出主要不足即可,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就会更加大胆的写作,这时再去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才能事半功倍。

篇三:如何帮学生找“米”下炊

如何帮学生找“米”下炊

作者:张达红

来源:《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育》2013年第07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指导最关键的是帮学生找“米”下炊。面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不少师生都感觉平淡无奇,没什么可以下笔的。教师如何以激趣为出发点,开辟不同系列的习作训练途径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颇见效果。

一、立足阅读教学,见缝插针地训练句段

习作应如吃饭、睡觉一样,是一件平常事;习作指导也应该立足日常阅读教学,随时随机地进行。结合每日阅读教学的系列练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如看插图写一段话;仿写句子、仿写片段、仿写全文;改写古诗;补写故事结尾;扩写某一段话;根据词语编故事……

配合阅读教学的系列练笔,应随机地见缝插针地进行,不必强调完整的篇幅,最常用的是仿写句子和想象写某个片段。这样的练习在每一篇课文的综合练习上都会出现,但由于教师未能意识到这些日常训练对习作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经常一闪而过,学生能写完就可以了。事实上,“写完”与“写好”之间有一段遥远的距离。教师要立足日常句段练习,指导学生学会把句段写具体。比如“ 就像 ”的句子练习,很多学生因为惰性,随便应付了事,会写出诸如“太阳像火球”“月亮像小船”之类的干巴巴的句子;又如:“天上的白云有的像小猪,有的像小鸟,有的像人,有的像山”,像这样的练笔,属于“写完”,教师如果未进一步要求,对习作训练毫无帮助。

事实上,很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具体,关键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应付了事。对日常练笔,能省则省,教师如果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则学生的写句水平就得不到训练,长句子写不好,何谈写段?教师在训练句段时要作具体指导,并强调写详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学生自然能把一个简单的句式写得生动具体了。

比如,“圆圆的太阳热辣辣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又如,“弯弯的月亮高挂在天上,就像是一条小船。”再如,“天上的白云多姿多彩,有的像睡觉的小猪,有的像神奇的画笔,有的像可爱的小鸟,还有的像扯散的棉花,真是奇妙极了!”

习作技能作为一套行为程序,虽然是内隐的,但仍然可以描述出来。从理解到会行动,必经由恰当的训练。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的句段训练是形成习作技能的根基。一方面,这些见缝插针的训练是较为稳定的练笔题材,对于习作技能的熟练和迁移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拓展延伸式的练笔又会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一举多得。

二、参与节日活动,记录自己的系列节日故事

习作是生活的镜子。一年四季中有着众多的节日,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中秋节”“端午节”“母亲节”“三八节”“校庆”“开学典礼”等;更有着属于每个人的独特的纪念日,如自己的生日,家中老人的寿辰等。孩子是好奇也是好玩的,如果教师未加引导,那么这些特别的节日、特别的活动就会在吵吵嚷嚷中一闪而过,留下的只是吃和玩的记忆。

教师要相机而行,巧妙设计,结合习作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节日中不同活动的特点。如清明节,教师可布置学生“听长辈讲清明节的故事”,孩子们一边随家长去扫墓,一边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各种传说。又如春节,可布置习作:“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期间的大街、村子或你的家里与平常有什么不同,仔细观察后写下来”;“请分别观察老人、父母、小孩子三种人在春节期间做些什么,写出他们不同的过节方式”。“三八节”可布置“我为妈妈做件事”等。有了真实丰富的体验,写出的习作自然精彩纷呈。

节日中的活动如果十分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观察一两项活动,避免写成流水账。如校庆时举办班级诗歌朗诵比赛,教师事前要做观察指导,并要求学生集中写自己亲身体验的活动。学生由于经历了,自然有话可说,并能写得充实。

学生作文节选:“轮到我们班上台了。同学们依次走上台阶,昂首挺胸地站着,像一棵棵小松树。我又紧张又兴奋,心怦怦直跳,想:“千万不要出差错!”我做了几次深呼吸才放松下来。随着领队的一声令下,大家读起来:“人之初,性本善……”声音响亮有力,一下子就把全场震住了。老师向我们投来满意的目光。旗开得胜!接下来的轮读、接读、男女合作读,大家表现得十分精彩。掌声响起,全场观众向我们投来赞赏的目光。我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队伍走下了台。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指导参与节日活动,引导写活动中的体验,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习作题材,使习作训练与生活越发贴近;另一方面使周而复始的节日更显特别,学生参与活动不再盲目,而是更注意全方位体验,培养了观察的习惯。

三、设计趣味作业,全程体验写亲历亲为

习作要结合生活,但大多数情况下,生活真的是在不断重复。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教师可以创造一点波澜,让学生写写生活中这一朵教师有意搅起的、与众不同的浪花。一些简易可行的小实验、比赛大受学生欢迎,因其有趣,又因是学生亲历亲为,写出来的习作也特别精彩。

如教师可示范做实验,先把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再放盐搅拌一杯盐水,观察鸡蛋放在清水杯里与盐水杯里的不同状态。而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以《盐水浮鸡蛋》为题写作。又如给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不一会儿蜡烛就灭了,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动手尝试之后查原因,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生动有趣。再如,让学生与家人做筷子翻书比赛,规则是逐页翻,左手只能按住己翻好的书页。学生在比赛后写其过程。另外,像“我带鸡蛋上一天学”,既有趣,又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悟。有的学生写:“与鸡蛋相比,我是强者,强者要保护弱者。鸡蛋一碰就

破,在这一整天里,我不敢蹦不敢跳,不时还要看看它。看来要带着它完好无损地回到家里,真不容易啊。”

一些有趣的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完成的任务,可以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去完成。如:

1.仔细观察,与家人讨论后,写十句话,表示天气非常热,但不能用上“热”字。如:妈妈满头大汗,对着电风扇,一边大口大口地喝水,一边不住地擦汗。又如:家里的空调没日没夜地工作着,那好动的小狗也爬在地上,张大嘴巴吐着舌头。

2.养两条小金鱼,观察它们的外形、吃食、睡觉及活动,一星期后写一篇作文。

3.按下列顺序操作:拿一碗绿豆,洗了之后把水倒干,盖紧,放在墙角。以后每天早晚各用水洗一次,把水沥干,盖紧。一星期后,以《绿豆变豆芽》为题写一篇作文。

4.跟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上一天班,了解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以《跟 上一天班》为题,写一篇作文。

5.采访家长,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平时别人对你的名字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如果让你自己另起一个名字,你会起什么?为什么?以《我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6.拿五个鸡蛋,分别编成一至五号,仔细观察五个鸡蛋各有什么不同?边观察边画下来。然后把观察和画画的经过写下来。题目自拟。

7.打扫并整理你的房间,请家长验收是否合格。再写一篇作文。

8.跟家长去买菜,回来学着洗,学炒一盘青菜。以《我会炒菜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9.把全家人的名字写下来,用这些名字作为不同动物或植物的名字,编一个童话故事。

10.学骑自行车,学会了之后,以《骑车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11.编一个神话故事,所有神仙妖怪的名字必须是你和班上同学的名字,也可以是老师的名字。题目自拟。

12.按下列顺序操作:倒下开水,等变凉水之后掺上蜜或糖,把蜜水或糖水分别倒进小茶杯里,放进冰箱冷冻,一天后拿出来,就是好吃的冰块了。然后以《自制冰块》为题写一篇作文。

13.认真看一个电视节目,再把主要内容记下来。

14.种一两盆花,并搜集有关写花草的文章,选你最喜欢的两三段抄下来。

15.写一封信给班级的某个同学或老师,要通过邮局寄出去。

这些作业设计简便可行,重视做中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更好地学习,悟到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情趣。这样的作业家长欢迎、学生开心。

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融入鲜活的熟悉的生活中,实现作文与生活完美结合。由于全程体验,到动笔时已是急不可待地想要倾诉,此时习作写什么的问题己迎刃而解。

四、关注偶发事件,写经历过的新鲜事

生活是习作源源不断的题材库。偶发事件由于其无从预设,稍纵即逝,因此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才能引导学生关注偶发事件,抓住一闪即逝的偶发事件,作为习作训练的题材。

如班级某次获得了流动红旗,可让学生写获奖感言。班上某学生比赛得奖,可安排一次随机采访,再以《他为什么能得奖》为题写一段评论。又如教师要家访,可让学生写家访申请,说明理由,看谁的理由最充足就先去谁家;再请学生写出从学校到自家的路线该怎么走;之后以“家访”或“家访之后”为题练笔。

又如,外出学习是教师经常要面对的事情,教师可借这个机会把资源利用最大化。某次,笔者外出学习一周,提前换了课,并分别邀请了三位语文老师来上课,一位是学校书法最棒的老师,上书法指导课;一位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学校朗读兴趣班的指导老师,上朗读指导课;还有一位家长在外校刚好教同一年级,则上一节本单元的复习课。

然后,把调整后的功课表发给学生,告诉学生三位老师百忙之中来上课,大家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见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再以《新老师来上课》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的感悟各有不同,有的写道:“看来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我要好好学习不同老师的优点。”有的写:“老师出差了一星期,我们没想到能因祸得福。这大概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有的说:“通过这样的安排,我明白了:谁都有长处,谁也都有短处,我们与人交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外出学习回来是一个难得的交流时机。教师可带一些当地小吃发给学生,与学生共享,并聊聊当地小吃与家乡小吃有何不同。这样的交流既增进师生感情,又让学生长了见识。其次,教师可以讲讲自己出门在外的所见所闻,比如当地的天气情况、环境卫生、交通拥堵情况等。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详细说说自己此行的学习情况。然后,以《老师回来了》为题进行练笔。

由于聊得尽兴,学生兴致盎然,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来写。有位学生这样写:“张老师带了什么礼物呢?她给我们每人发几个黄黄的坚果样的东西,故意卖关子,让我们猜猜这是什么。大家急不可耐地尝起来,我感觉这东西又香又甜,又有些淡淡的苦,咬下去脆脆的。同学们纷纷给这坚果起名,有的说叫五味俱全果,有的说叫神仙果,有的说叫聪明果,有的说叫炸杏仁……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商场里写了叫芙蓉仙果,可能是吃了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吧。仙果?难怪有的同学连壳都不剥就吃下去了,还连声叫好。我也试着吃一下壳,啊,这个壳太脆了,又香又酥!教室里响起一片?嘎嘣嘎嘣?的咀嚼声,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真是有意思!老师回来了,真好!”

此类偶发事件,还有如家长来校,同学之间的趣事,临时组织的春游、参观或者迎检等活动,都是无法预设的,也都是习作的鲜活题材。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与学生交流近段时间的新鲜事,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五、创新指导形式,旧题新写乐在其中

写作的题材再丰富,也要学生乐写。而习作训练的内容不外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教师要善于组装,把这些旧题材用新的指导形式包装出场,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如观察一个小物件,让学生写自己天天使用的文具盒。事先告诉学生写完后要玩一个“找文具盒”的游戏。一是要求把自己的文具盒观察清楚,然后把它所用的材料、大小、图案、作用等写具体;二是写完后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文具盒放在桌上,每个同学的作文只写号数不写姓名;三是把写完的作文打乱随机分发,学生根据自己读到的习作,找到相应的文具盒。这样让学生在快乐中观察,在期待中写作,在活动中共享,整个写作过程变得无比快乐。

又如,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同学,可先热身做两件事,一是请每个学生在小组里用几句话描述班上的一名同学,但不能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说的是谁。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至少说三个同学让小组成员猜。二是请每个学生为三名同学(同桌和坐自己前后的同学,这样保证人人都会得到三张优点条)分别写三张优点条,赠送给对方。要求至少为每名同学写出三个优点,并在每个优点后面写一个事例证明。如:“李丽,你为人热情大方(那次你把新买的书借给了我),爱劳动(你每天都为班级倒垃圾),关心同学(生病的同学都是你带到卫生室),我很喜欢你!”

上述前一个活动,是帮助学生领会不同人有不同的特点,写人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之处来写。后一个活动重在拓宽思路,如果你想写谁,可找他看同学赠送的优点条,有了丰富的题材,加上自己的印象,就不难写好这篇文章了。

再如,写校园里的合欢树,可以让学生到树下捡落叶、捡叶柄,仔细观察,然后以《合欢树,我想与你交朋友》为题练笔。

篇四:让学生不再为“无米之炊”发愁

让学生不再为作文“无米之炊”发愁

——引导学生获取个性化素材方法例举

柯厝小学 潘世强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腹内空空,没东西可写。就像我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对中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咨询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量少,思维浅表化,缺乏个性化的思考、见解和情感。调查中有 60%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读书时间,没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所以作文时无从下笔。10%的学生会在作文中体现个人的相法及观点,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记叙自己看到、听到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文成了流水账)很少有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道作文时该想些什么。针对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状况,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尤为重要。

一、亲近家庭生活

家庭是我们人类成长的摇篮,它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同时又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每一个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为了让学生关注家庭,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我们可以经常布臵学生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精彩。如回家给父母洗洗脚,?今晚我掌勺?、?洗袜子?、?小鬼当家?、?收拾卧室?、?家庭事件小辩论?等。

学生完成练笔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效果怎么样?由于学生是亲自做过的,所以讲起来条理清楚,趣

味性强.洗袜子时,有的男生边讲边将洗袜子时闻到的味道描述下来,女生则把洗袜子时哼的歌曲唱了出来,有的将晒干的袜子拿下来,放在嘴边闻闻肥皂的香味,又用双手将袜子帖到脸上,感觉热烘烘的阳光的余热。有的在讲给父母洗脚时是这样说的:昨天放学以后,爸爸照旧到学校领我去医院打吊瓶。路上,我跟爸爸说:?爸爸,今晚我要给你洗脚。?爸爸莫名其妙的着瞪着我说:?又是老师留的作业??我说:?你别管!?爸爸摸摸我的头叹口气说:?今天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输完液回到家,我先把书包送到卧室,当我出来时,发现爸爸已经脱掉袜子,坐在沙发上擎着脚等我。于是,我一手捏着鼻子一手给爸爸洗脚,其实爸爸的脚并不臭,只是我嫌脏。当我看到那一脸怡然自得而又自豪的神情时,我的心里边惭愧了,其实爸爸为我付出很多,而我仅是为他洗一次脚,想到这,我便双手认真,仔细的洗起来。有的同学为了收拾厨房,刷地时将洗衣粉加进水中,结果越洗泡沫越来越多,还有的同学炒鸡蛋,直接将蛋敲碎了放入锅中……这一切来源于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体验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能有很多的事情发生。这些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另外,五彩缤纷的校园活动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 如运动会、春秋游、文艺表演,艺术节、各种竞赛活动、校园劳动都可成为写作文的素材。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开展得各项活动,让学生动笔记录活动中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

积累。学生在运动会结束后,学生会写出?百米冲刺的感觉?、?失败之后?、?激烈的拔河比赛?等文章;诗歌朗诵比赛结束后,学生会写出?原来诗歌可以唱出来?、在校园劳动中,学生会及时把事情经过记录下来,也或多或少体验到劳动辛苦、要珍惜劳动成果,……总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写作的视野。

三、留心社会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留心社会生活,关注民风民俗及社会发展变化,再把它们记录下来。在教学中,我们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每次传统节日来临,我们都引导学生抓住有意义的,与以往不同的东西进行记录。?三八?节,有人为妈妈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有人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节,有人为老师作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有的则为教师送上一束花……学生把自己过节感受最深的地方记录、展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十分生动。如清明节之前,我们让学生进行有关清明节民风民俗的研究,让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去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还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或自己的喜好,确定一个问题,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掌握数据。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处理信息后,大家学写调查报告。如《生活中的别字现象》、《广告中的秘密》等。另外,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些地方,耳濡目染的事情也会有很多,我们就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有的学生上学时,经过菜市场,

看到市场里人来人往,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热闹的场面,就把此景记录下来写成?讨价还价?,有的同学干脆到菜市场亲身体验生活,购买商品,把自己当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写成?当回‘家长’?。通过这样的实用性习作训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社会,而且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舞台和空间。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杨再隋语)。?

只有生活充实,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教师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引导孩子融入到多彩的生活之中,使学生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校于丽娟老师进行大胆尝试,在班级设立新闻广播的形式让学生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将全班学生分成8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是一个独立的新闻台。首先,要求组内的每一名同学均先当一次记者,广泛关注社会,学校或班级发生的新鲜人,新鲜事,然后写成稿子,数量不限,接着组内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荐出编辑,主持人,导演,演员。编辑的任务是将组内的所有新闻稿收上来进行加工润色,修改并筛选,选出质量高的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进行播报,朗读;导演的任务是安排主持人的出场顺序以及节目的播报方式,中间穿插的广告,小品的形式及台徽等;演员的任务是负责演广告和小品的。最后,每个小组都作为

一个独立的新闻节目参加全班的新闻联播大赛。赛前,老师要先选出两名大赛的主持人,对各组情况进行赛前了解,安排各组的出场顺序,并进行编写主持人台词等。同时还要选出评委,比赛时,对各组成绩进行打分,评出最佳团体一、二、三等奖,比赛过程中,听的同学要做好记录,比赛结束后投票选出最佳主持人,最佳供稿人,最佳选材奖,最佳细节描写奖,最佳表演奖,最大进步奖等等,并颁发奖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时以鼓励为主,同时提出新的要求与希望。 这样的训练,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生活中,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喜欢写作文,敢说真话,实话,作文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如今,班级有一种浓厚的写作氛围。课堂、课间,老师、同学中发生的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都会捕捉到,而且用幽默富有力度的语言表现出来,一个学习、纪律都很差的双差生突然间被于老师任命管理班级的纪律,学生便会从差生管学生时不自信的表情,学生蔑视的态度及差生的失落写成一篇言辞激烈的《差生,难道永远差吗?》;一连两次上课,于老师的手机忘关机,上课时手机突然响了,学生便会用措辞尖刻的语言写成《老师的手机再次响起》,语言批判的力度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上课,于老师一边全神贯注的写板书,一面点名说某某同学讲话,学生便会以《浑身是眼的于老师》为题写老师旺盛的精力,甚至有的同学写到:?老师的一只眼睛是用来看我们学习的,另一只眼睛是用来看我们纪律的,两只眼睛都很忙。如果老师再长一只眼睛,那我们就没法活了。?学生在于老师的长期训练中,走进生

篇五: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并非是无米之炊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并非是无米之炊

滨海县韬奋希望小学 徐尉侨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县城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积累词汇,丰富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每个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 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 定的文学素养。当然,这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经常,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二、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

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我们的家乡邻近海边,美丽的大海成了我们的乐园。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去海边春游,提前布置好作文任务,并进行适当的情景写作指导。许多同学的作文都写出了大海的广阔,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海那份气势浩荡的美。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中写景部分非常出色。其中有一位同学写道:“我躺在这软绵绵的淡黄色的地毯上,沐浴在略带咸味的空气中,仰望着蓝天飘过的朵朵白云,习习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就连太阳公公也来凑热闹,和煦的阳光想‘诱惑’我进入梦乡。几只海鸥在我们上方盘旋鸣叫,好像在和我们打着招呼。忽然,我的手被什么碰了一下。我猛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哦,是一只淘气的小螃蟹。它看我坐起来,起初快速地往后爬去,见我没有什么恶意,又慢吞吞地朝我爬过来......”如此优美的文字犹如汩汩泉水自然流露,大自然的美就在学生的笔端尽情的显现出来。

由于情景教学方法得当,不仅使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情感陶冶,并开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 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教师在让学生写作文时,通常是在课堂上完成作文,这种做法不便于学生写作。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图书馆、家中、校园、田野等地完成作文,这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搜集写作时所需的材料。另外,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情趣、现实生活等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见识是不同的,命题作文局限于少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在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入一些想象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进行作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并非是无米之炊,况且农村的学生并不笨,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

的广阔资源,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加上我们善于发掘,积极地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会成为一名“巧妇”,一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的!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