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禅茶一味悟人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8:54 作文素材
禅茶一味悟人生作文素材

篇一:和平寺禅茶——茶禅一味悟人生

茶禅一味悟人生

古来素有“茶禅一味”之说。茶禅一味,是许多人一生向往的境界。

茶自古就和禅联系在一起。大诗人苏东坡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说的就是茶中有禅,禅茶一味。茶对禅宗而言,既是养生用具,又是得悟途径,更是体道法门。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那么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像修禅那样去品茶,才能知道好茶的精妙。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茶能清心去火,禅能静心明性。茶中有禅,茶禅一心,更能清静人的灵魂。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体会就是。悟,在“悟”这一点上茶与禅有它们的共同之点。所谓“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复杂的程序和仪式去感受。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判定,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喝进一缕缕大自然精英,换来一道道佛国美景。

人的灵魂总是被太多的琐事束缚着,只要静心坐下,排除杂念,体味如茶道一般的禅道,就能顿悟。在品茶时放下世间一切纷扰,专心体会清静超脱。人世间,浮华的诱惑也好,功名的利诱也罢,多一分淡泊,就会得一分宁静,自然就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就有了定力。 禅宗的理想境界是将思想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年岁月中,一份宁静、一份悠然、一份感悟,尽在一盏清茶中。

“茶禅一味”是法语。坐在屋前阳光下,泡一杯茶,不说话,喝茶让你静了心,清了志,明了理,让你的心灵和行动更加和谐与统一。悟禅喝茶的日子,云淡风轻,心无挂碍。

篇二: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

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山西佛教网 作者:演正法师

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很自然地禅与茶结合到了一起。茶道中人常说“ 一人品茶,谓之禅茶”,而佛家则更是有着“禅茶一味”之说。

“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饮茶最易将人导入禅境。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可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竞之心。由实物之茶冲水泡为有形有态有色、可视可触可饮之茶汤,茶汤复冒出丝丝缕缕、飘飘渺渺、视之则无、嗅之若有之茶味,茶味又让人进入无限广大、清朗空明、不可言说之茶境,这是茶逐渐由“有”入“无”、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过程,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这是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魅”与“显灵”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唯恍唯惚,若有若无,非出非入,不即不离。道心冥契,天人合一。可观照实相,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

其实,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深谙此道者,无论行走坐卧,无论有茶与否,他随时都在“吃茶”。直如淤泥之中可绽莲花、火宅之上可得清凉。饮此心茶者,不拘茶迹,不落茶痕。不取茶相,不取非茶相。有茶亦饮,无茶亦饮。饮而不饮,不饮而饮。无心用茶,茶灵自附。茶灵附体者,心饮之间,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

人相和。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生死一瞬,常作终极之想;自他不二,尽可悲天悯人。荣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直饮得地老天荒乾坤转,直饮得神清气爽逍遥游。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灵三昧。此乃饮茶之上上境也。

篇三:设计感悟--禅茶一味

茶是冷静,禅是思索。

品茶重在意会,

学禅贵在参悟。

儒家以茶修德,

道家以茶修心,

佛家以茶修性。

茶道精神: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参百品而不混,

越众饮而独高。

佛教自公元前5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古代时,寺院多在高山之上,而好茶多产自山顶,如武夷山乌龙茶、庐山云雾茶、龙潭毛尖、洞庭山碧螺春等。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 禅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脱俗。

通过品茶,同样可以参悟许多设计道理。现如今的设计,多数为浮躁的商业利益驱使之产物,少有经过沉淀的佳作。大家都是互相抄袭,见到好的表现手法,拿来就用,丝毫不关心原作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想不到抄来的作品才刚完成就将“过时”,因为经不起推敲,耐不住细品。

前面的《学做古诗与学做设计》里,我们聊到设计手法的“抄境界”,都能分出三六九等,譬如抄意念、抄元素、抄造型,更何况禅学哲理和民族文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与弘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就是要重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而作为设计人,我们这一代的作用犹其重要,需承上启下。

禅茶的正清和雅,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而现代设计正需要这种追求,像茶一样,涤除浮躁,沉淀再沉淀,在中华文化这片深厚的沃土中,发出新的萌芽。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

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回顾历史,最具规模的皇家园林建筑——圆明圆的设计,主体思路有二方面:一是政治意义,九州清晏象征中华大地一片安宁,湖水波平浪静,大清永久太平。中心万字形建筑表示大清帝国千秋万代,代代传

承;二是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重现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如杜牧《清明》里的田园情趣、玉泉观鱼再现杭州西湖的景致。圆明圆被誉为东方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为它不仅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同样由于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从而得到世人的盛赞。昔日的辉煌,今天同样可以激励人心,让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

看苏州河的旧仓库,由于登琨艳的坚持和努力,才得以保全下来,让我们还能看到近代工业文明,触摸到旧工业时代的建筑躯体。亚太地区目前仅存的近代工业文明的国家和地区屈指可数,上海这个有百多年历史的工业城市则更具代表性,尤其是沿江15公里的大型老工业区,举世无二。登琨艳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从他做的这件事情上,可以看见一个为了保护中华文化挺身而出的杰出楷模。所以做文化设计首先要尊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用毕生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创新出更多更好的设计作品。

篇四:禅茶一味:品位人生 心境如浓茶一杯

禅茶一味:品位人生

心境如浓茶一杯

人生就是一杯浓茶

品味人生的滋味亦同一杯浓浓的茶。少年,初识愁滋味的季节,成长的岁月浸透了淡淡的苦涩;青年,一段如火如荼的季节,亮丽的青春总有那么几抹灰色;中年,阅历人生的坎坷,趋向成熟的岁月,双肩扛起沉重的包裹;老年,饱尝了岁月的风霜雨雪,怀念已逝的青春韶华总难免酸涩。人生,不正如那一杯捧在手里的茶吗?或许,唯有天真无邪的童年才如同一掬可人的清泉吧!

人生就是一杯浓茶:端起杯来,有轮旭日,有弯新月,有满天的星星就浸泡在茶里呢!抿一口,咂咂嘴儿,满口的太阳味儿、月亮味儿、星星味儿!人生之旅是一段磨练人性格的路,人生之旅更是一杯茶,把真诚和执着挥洒在人生之路上,浸泡进人生这杯茶里,那人生的苦涩何尝不是满口的清香呢?

一杯浓茶,再细品人生八味。茶醉,人亦醉。常常独自一人捧一杯滚烫的浓茶,习惯性的只喝中茶的茶叶。依了窗棂,看日月交替、看时光流逝,冷暖中独自品尝个中滋味,不需要那些隔了千年的问候。

篇五:禅茶一味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它融合了儒、佛、道家思想和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以茶修德;佛教的普度众生,以茶修性;道教长生观、养生观与“天人合一”,以茶修心。儒、佛、道的思想,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共同培育了茶文化这朵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花朵。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地探究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的联系,追寻佛教和道教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进而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基础和茶文化形成的轨迹,更好的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一、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被看成是我国人民的智慧。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茶虽然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兴奋作用,但它的基本诉求是:和而不乱,嗜而敬之。茶能使人在世俗中以茶礼仁,以茶静心,品茗时静怡的心境,清雅的环境,融洽的茶友,包含着丰富的儒家美学思想。

1、“中庸和谐”与中国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1)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和”就是恰到好处,指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它涉及世间万物,也涉及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又扩展到极为广泛的文化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中国茶文化就是在中庸和谐特性的中国国民培育浇灌而成的,因而讲究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因而茶作为一种饮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即饮茶能平和人的心情,并能产生冲淡、简洁、高尚、雅清的韵致。宋徽宗《大观茶论》说,茶因禀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袪襟涤滞,导清致和”。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可见,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2)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孔子就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中国古代调整人际关系的根本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礼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对自身的追求;二是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礼的精神自律与待人,整个社会就会处于非常和谐融洽的状态。由于儒家的重视和提倡,中国人特别看重礼,言行举止都希望并力图讲礼,合礼。人们总是自觉地以礼来要求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因此,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因而讲究茶礼便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谈及茶事的有近300处。作者曹雪芹在开卷中就说道:“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用“香销茶尽”为荣、宁两府的衰亡埋下了伏笔。接着叙述林姑娘初到荣国府,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禅茶一味悟人生)

第一次刚刚用完饭,就有“各个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直到老祖宗贾母快要“寿终归天”时,推开邢夫人端来的人参汤,说:“不要那个,倒一钟茶来我喝。”在整个情节展开过程中,不时地谈到茶。如按照荣国府的规定,吃完饭就要喝茶。喝茶时,先是漱口的茶,然后再捧上吃的茶。夜半三更口渴时,也要喝茶。来了客人,不管喝与不喝,都得用茶应酬,这被看作是一种礼貌。

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晋代王蒙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至今仍传为佳话。唐代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中谈到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句”,宋代杜耒《寒夜》诗中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代高鹗《茶》诗中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至今仍传为我国人民用茶敬客的佳句。“客来敬茶”的习欲,说明我国这一传统礼仪已深入人心。

中国人特别注重以茶会友,以茶待客,注重“茶缘”。所谓“茶缘”,就是以茶会友,强调“君子之交淡如水”,认为茶文化意蕴在于表达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情趣、人格理想和审美境界。乾隆论茶,特别赞许茶所蕴涵着的君子风度和人格之美。其《虎跑泉》诗云:“溯润寻源忽得泉,淡如君子洁如仙。余杭第一传佳品,便拾松枝烹雨前”。茶性之清苦、淡泊、洁静、高雅,可谓“淡如君子洁如仙”者,正是中国人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完美人格。知己的朋友多是不常见面的。知心的朋友,总给人“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古人交友讲究这分“淡”。他们又善于诗化这种

“淡”,希望这样的“淡”也要有唇齿留香之感作为回味。所以他们喜欢品茶,他们与茶的关系,就是与知己朋友的关系。如果一位朋友让你感到友情淡如茶香,这样的朋友一定可以做到不离不弃,到老仍然可以与你一杯薄酒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风”。

2儒家的人格思想与茶文化精神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更多的自省,可以养廉,可以修身,可以修德,茶道强调的就是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儒家的这种人格思想是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茶象征着尘世的纯洁”,著名女作家韩素音说:"茶是礼貌和纯洁的化身”,而历来得道的“茶人”,都将清淡雅洁看作是茶的本性。茶是一种文明的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茶的“君子性”有各种表现:首先,茶的本性决定了茶的“君子性”。如前所述,茶性温,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祛病健身,茶对人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故茶自古有君子之誉。其次,茶的诸种属性无一不体现它的“君子性”。茶的属性之一是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属性之二是茶被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茶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将茶品与人品相联系,说茶德似人德。长期以来,大多数正直文人极力推崇不向恶势力屈服,为正义事献身的高风亮节,热情赞颂,清正廉洁等优良品德。宋代江西提刑曾因几次遭奸相秦桧排斥,隐居于当年陆羽居住的江西上尧茶山,他爱慕茶的精行俭德,也追慕陆羽的高风亮节,故而涉陆羽之尘,自号“茶山居士”并将所著文集亦定为《茶山集》。茶是清香、绝尘、高洁、优雅之物。茶的特点是“清”,古人说它是“清虚之物”,而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为“清尚”。这一个“清”字,宜于同人世间摆脱了名利枷锁的“清’字相配,所以古人常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茶是至清之物,就不可避免地主张清心寡欲、六根清静。高雅、深邃、清心、宁神的饮茶过程就是一个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过程,就是灵魂的净化过程。文人大多仕途失意,归隐自然,文友相

叙吟诗联句,与佳茗相伴,与茶结缘者不可胜数。茶可以使人清醒,排遣孤闷,令人心胸开阔,助诗兴文思而激发灵感。茶是文人生活中一件韵事,一大乐趣,一种高雅的活动。品茗为文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增进了心性修养,历代骚人墨客都知茶爱茶享受茶,许多著名的诗篇便是在茶香中酝酿创作出来的,历代皆有名篇,特别是唐代,有“不饮茶做不了诗人,名诗人不能不写茶诗”之说,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古今茶诗的扛鼎之作,传为千古绝唱,其以“饮茶七碗飘飘欲仙”和皎然“三饮便得道”并称为历史上品茶得趣的前辈。

3、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与中国的茶德思想。

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 ,中国人总是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也更积极地重视现人生,他们往往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在我国的茶文化中也蕴含着积极的、济世的乐观主义精神。我国古代嗜茶者比比皆是,苏东坡因自己嗜茶,故想不通当年晋人刘伶何以长期沉湎于酒中。唐代韦应物则在《喜园中茶生》中写到诗人自己于政事之余栽种茶树,表达了诗人亲手种植茶树,观荒园茶生的喜悦心情。

许多文人雅士在修身治国平天下时,不仅以茶励志,以茶修性,从而获得怡情悦志的愉快,而且在失意,或经历坎坷时,也将茶作为安慰人生,平衡心灵的重要手段,他们往往从品茶的境界中寻得心灵的安慰和人生的满足。自古以来,茶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文人历来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于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故而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坐而论道谈说玄理。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文人的这种心态,文人对茶的追求,不单单在于茶的本身,而是追求一种纯净深远,空灵的意境。白居易以茶加强修养,生逢乱世的他,但并不是一味的苦闷和呻吟,常以茶宣泄沉郁,正如卢仝所说,以茶可浇开胸中的块垒。白居易毕竟是个胸怀报国之心,关怀人民疾苦的伟大诗人,他并不过份感伤于个人得失,在困难时有中国文人自磨自励,能屈能伸的毅力。茶是清醒头脑,自我修养,清清醒醒看世界的“清醒朋友”。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在《琴茶》诗云:“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读书茶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以琴茶自娱,而写琴茶相伴,表明自己追寻的是“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格之美。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自拨之道,这是他爱茶的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仅饮茶,而且亲自开辟茶园,亲自种茶。他在《草党纪》中就记载,草堂边有“飞泉植茗”。在《香炉峰下新置草堂》也记载:“药圃茶园是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里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

二、茶文化与佛教思想

1、佛教与茶的渊源

佛事与茶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一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然而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首先,从地点看,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佛事与茶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深山,“高山出好茶,名茶出名山”。高山之巅,青山碧野之中静静地坐落着一处寺院,青灯古佛下的僧人们正颂着佛

经,寺里回荡的满是佛祖的教诲,而在峰峦之下,嫩青遍布,茶树生机盎然地吐露着新绿,此时风把茶香吹散开来,漫山遍野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茶香飘到了寺院里,让礼佛的僧人们更多了一份气定神闲得心境,或许佛祖正沉醉在那若有若无的茶香中,品味着恬淡的真谛。

其次,茶的清明与禅的清明是相通的。茶,要得是水清而明,水至清方显茶叶质地本色。是上好的茶叶,经滚水冲泡,一而再,再而三,才会出味显色。出味则清香醒神,出色亦清淡亮泽。茶的清明,让品茶的人多一份神清气爽;茶的清明,让爱茶的人悟一种禅机,学一点德行。禅,要得是人的清明,虽处浊世却不失性情的明泽。悟禅是一门学问,它不能但靠静坐沉思,往往是在沉思过后的行动中,让人豁然开朗,顿彻顿悟。悟禅的人,首先要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真实起来,真是的自己往往就是顿释禅机的钥匙。看佛像前那些虔诚的僧侣,他们双目轻闭,双手合十,静坐默诵,正在清理着内心的杂乱,寻找真实的自己。

2、"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一种蕴藏着香味的朴素文化;禅,一种饱含玄机的古朴文明。茶与禅之间有着奇妙的关联,使得二者的境界有了更深的意味。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其一曰“苦”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 【1】。茶的香是光彩的,艳丽的,茶的甘是诱惑迷人的,但自古以来,人们就未曾将茶归属为华丽的饮料,因为苦涩的味道与其进入体内以后产生的效应将亮丽的一面压制了下来。茶永远有苦涩的一面,苦涩一直是茶叶很重要的成分与滋味,茶的各种香味与物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也就是这样的香味结构,茶汤让人喝起来不觉得腻,而且可以持续一辈子,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深刻体会到它的风骨。喝茶一般人喜欢它的香,喜欢它的甘,喜欢不同茶叶的独特风味,如果说到苦,都说它是先苦后甘,以苦味消退后,甘味显露的现象激励人们辛勤工作以求得甜美的成果。就是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让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学极其深奥,必须静心息虑,凝神贯注,杂念全除,深刻体味,专注精进,方能达到体悟佛性的境地,从而力图领略到佛的真谛。做如此艰难而又庄严的功课,须全身心投入,除了悟道,万事皆空。闭目静思,精心修养,而“悟道”是极高的境界,焉能一时半刻就“悟”出“道”来,时间一长,难免困倦,容易打瞌睡。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使思维活跃,有利于努力悟道,还有重要的一点:茶是清清的,淡淡的,不会干扰人们做功课。高僧净空法师曾指出:“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恢复我们本有的大智大觉而已,要怎么才能恢复呢?一定要静下来,要定下来,才能够恢复”。而茶人们在品茗过程中所追求的恰也是这种佛家的空灵静寂的禅境。

其三曰“凡” 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宗师,他曾经说过:“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有一著名的禅师说,佛就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茶和禅一样的

道理。茶是神秘的,神奇的,天生灵异的,代表了宇宙大自然的深奥,因而,每当人们面对优异绝伦的好茶时,总会感到,那么的不可思议。古代论茶有所谓:“石精水气之凝聚”、“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称道,茶既让人这样的惊叹,自然就引发了人们的哲学思想及对宇宙万物广阔深邃的哲学思考,进而通过“茶”来体认宇宙是什么。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的冥思苦想,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三、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1、道教的生长观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人们如何才能得道而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呢。道士们的答案之一就是服用某种含有“生力”的食物,籍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说;“苦荼,久食成仙”。五代毛文锡提出服茶可以成仙。他在《茶谱》中:“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有清峰”。说其地之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服茶可以成为“地仙”,就是地上活着的仙人。可见,茶的轻身换骨之功效早已被道教所理解,饮茶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联系到一起。在道家看来,茶本身既是与丹丸、经书一样的不寻常之物,是可以引领凡人登录仙籍的作用物之一,饮茶可以超凡脱俗。一些道士为了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视茶为甘露。

2、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的第一养生要旨是清静无为,这与春秋战国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庄的思想是相通的。老庄认为养生的关键是把生死看破,薄名利,洗宠辱,保持心地纯朴专一。老庄的“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一种符合自然法则的养生之道,只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得其乐,才会使内心恬静。因此,“静”是道教的特征。能与道教精神相辅相成者,非茶莫属。茶者,自然之物也。茶树性喜潮湿,因为云雾笼罩,又生长在空气中湿度较大的山地区域,较少人涉足,经常与清静相依。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只有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感悟出品茶的要义,才能获得品饮的愉悦。静品才能使人安详平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才能进入超凡忘我的境界。卢仝的咏茶诗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人称《七碗茶诗》常被人引为典故。诗人紧闭柴门,独自品茶有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