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人类本能,最深的欲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7:06 体裁作文
人类本能,最深的欲望体裁作文

篇一:性本能活动与人类原始文化

性本能活动与人类原始文化

性本能是人类或动物性需要的生理现象。由于人类的性本能活动的复杂性,它实质上已不再是一种纯粹被动的生物性欲望,而是指一种自肉体内产生出来的并通过各种精神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生命原欲的内在冲动。性本能活动在人类文化发生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类对性本能的认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人类的蒙昧时代,性本能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因而在这个阶段,性本能的活动没有任何精神的或文化的意义。性纯粹是一种延续种族的工具,因而在本质上也是纯动物性的。我国古代史书上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男女杂游,不媒不娉”(《列子》)。由此,我们可以称这个时代为人类的性蒙昧——性乱伦时代。

但是,人毕竟是万物中的精灵。人有各种各样表现自我意识的行为方式,如人猿会喜笑怒哭(特别地,语言的产生更为原始人交流感情提供了捷径)。在这里我们将要看到,高级的人类性本能在原始状态下的人际关系产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远古时代的人们正是以性——血缘关系为人际交往的主轴。在半动物式的原始人群中,最先形成的是母亲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组织。这一组织正是原始家庭的起源。至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一开始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母系氏族公社,因为在那样的时代里,人类还无法解释自身存在的许多生理现象。如蒙昧人不知道性交与生殖之间的关系,因而,在杂交乱伦的时代,人类必然有一个“知母不知父”的时代。

只有当人类发现了性本能与生殖之间的某种确定关系之后,人类才有可能从单纯的性本能活动的快感中警醒过来。性器——交合——生殖子体,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果观念之一。在这种因果观念产生之后,人类便形成了性文化的第一种形式:生殖器崇拜。因为生殖器恰恰肩负着延续本部落生存的功能。史前人类可能存在着一个非常漫长的生殖器崇拜阶段,可称之为“原始生殖文化。”

随着这种生殖因果观念的产生,人类便开始自觉地确认各种血缘关系:最先是子女对母亲的确认;其次是男子归属到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中去(即丈夫对妻儿子女的确认);再次是子女对父亲的确认。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家庭形式开始诞生了。于是乱伦杂处的原始人群逐渐转变为由一个个家庭联襟而成,群婚制逐渐向对偶婚姻过渡。性本能在这里恰恰充当了血缘关系——一切家庭关系中的组织者的角色。

完整的家庭形式产生之后,原始人群就必然要被家庭化、家族化、部落化。这些原始家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域长期繁衍。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原始思维水平的提高,人们便逐渐萌生对自己家族和部落历史的寻根意识。于是各种关于家族历史的传说或猜想便产生了,这也正是产生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根源之一。

性本能使人类获得最初的关于人本身的原始因果观念,从而锻炼了人们思维水平,创造了大量与“性”密切相关的原始文化——虽然从文化表象上看不出性的意味,但无论从文化内容还是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上说,性本能活动都已成为文化形成的重要起因和各种文化源流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原始生殖文化已深入渗透到后世的社会生产、艺术模式、思想心理以及宗法制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如中国古代哲学在回答世界起源问题时,首先从生殖崇拜着眼来解释世界及万物的产生。在这里,天地被比喻为两性的生殖器官;而万物的产生则被归结为两性的交媾。阴阳之气被描绘成孕育万象的神奇之物。人类性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源和基础。因为性本能直接使人与人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得以强化,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族社或种族文明。

性本能的活动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又改变了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它最终使人类从性蒙昧时代向性野蛮、性文明时代的过渡。性文化本身恰恰标志着人类性意识的自觉。现代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性本能活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的推动力之一,性的意义已经泛化到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篇二:张绪山:权力欲望与恶性果报

张绪山:权力欲望与恶性果报

时间:2011年12月12日

作者:张绪山(清华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一、人性欲望客观存在

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程度之间的差异。”(《反杜林论》)换言之,在恩格斯看来,人类无论如何进化,都摆脱不了兽性与人性这两种本质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在于这两种属性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说来,人类的全部活动,在本质上都摆脱不了这两种属性的支配,毋宁说在不同时间与空间里表现着这两种属性;“半是天使,半是魔鬼”这句谚语对人性的界定,是恩格斯见解的另一种表述,只是更为简洁而已。

人作为天使的属性,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理性及由理性决定的社会性,理性的发达决定人具备分辨善恶及择善而从的能力;而作为魔鬼(野兽)的属性,则主要表现在人类与生俱来的与动物无异的本能欲望,即性欲、权力欲和贪物欲。人虽以理性的发达而有别于动物,但在本能欲望的层

面上,人与动物没有区别;故人类的行为有些接受理性的控制,有些则不受理性控制,或者说理性不能完全控制,而主要受制于原始本能欲望。研究人类历史活动,不能忽视这个潜层面上人类本能欲望的巨大作用。如果从这个层面审视人类的活动,呈现出来的画面,就如同自然界所展示的所有事物的机械运动一样,是一幅清晰的因果相依相生图景。人类活动中恶因与恶报循环往复的一幕幕场景,透过权力欲望的运行可以看得非常清晰。

二、一本名著展现的权欲恶性果报

我们不妨从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说起。人们读《三国演义》,往往注意其中所包含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循环论政治伦理,而它所包含的“为人剃头者,人亦剃其头”的政治伦理,即权欲恶性果报律,却不太为人重视。不过,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罗贯中笔下的权欲恶性果报律,也是这部名作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通过汉亡魏兴与魏亡晋兴两个历史片段,清晰地呈现出来。

片段一:曹操把持朝政后,玩汉献帝于股掌之上,汉献帝不甘心于被人挟持,与大臣董承反抗,事不机密,董承为曹操所杀;曹操又勒令汉献帝交出董承女儿董贵人。当时董贵人已有孕在身,献帝“累为请”,仍不获免。董贵人与肚子中的孩子一起受刑而死。伏皇后惊惧,写信给其父伏完,让其父谋杀曹操,未料伏完胆怯,不敢发动,事泄伏完被杀。《资治通鉴》对这段历史有明确的记载:“操大怒,十一月,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收皇后玺绶,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宫,收后。后闭

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

读这段记载,相信读者都会兴叹不已。作为权臣的曹操的凶悍与强梁,被人挟持的末帝的可怜与可悲,都予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堂堂一国之君竟不能使自己无辜的妻子及妻子肚中更无辜的孩子免于一死,这在汉献帝而言可谓悲哀至极,然对权臣曹操而言,却是权力欲的最大满足,可谓快何如哉!快何如哉!然而,因果报应律决定了,曹魏家族夺取刘汉家族权位而临政,自己的权欲得到满足时,实际上就处于了此前汉家天子的境地,成为被他人觊觎的对象。在已然转换的位置上,虽然曹氏家族挖空心思地力避从前汉帝所遭受的待遇,但皇权制度下家天下所固有的运行规则,决定了曹氏家族的末代皇帝终有一天必然在其他强人集团那里遭受同样的待遇。

果然,曹氏家族也落到了咎由自取的一天。且看片段二:司马昭飞横跋扈,专制朝政,目无魏主曹芳,曹芳与大臣夏侯玄、李丰与张缉策划,密诏发难清君侧。司马师搜出曹芳密诏,将三人腰斩于市,灭其三族。司马师入殿,按剑谓芳曰:“臣父立陛下为君,功德不在周公之下;臣事陛下,亦与伊尹何别乎?今反以恩为仇,以功为过,欲与二三小臣,

谋害臣兄弟,何也?”芳曰:“朕无此心。”师袖中取出汗衫,掷于地上曰:“此谁人所作耶!”曹芳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战战兢兢地回答:“此皆为他人所逼故也。朕岂敢兴此心?”师曰:“妄诬大臣造反,当加何罪?”芳跪告曰:“朕合有罪,望大将军恕之!”师曰:“陛下请起。国法未可废也。”乃指张皇后曰:“此是张缉之女,理当除之!”芳大哭求免,师不从,叱左右将张后捉出,至东华门内,用白练绞死。

魏晋陵替之际的政治变局竟与汉魏变局如出一辙,毫无二致!魏末帝及皇后在司马氏父子手中的遭遇,竟是汉献帝及皇后在曹家父子手中遭遇的翻版。权欲恶性果报律丝毫不爽地再现了。毛宗岗有感而赋诗评曰:“当年伏后出宫门,跌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读史者的兴叹透出的不仅仅是人情的冷暖悲凉,更是人类权力欲望运行的固有规则,即权欲恶性果报律。

当年满清入关以后,强迫汉人按照满人的习惯剃发,以示屈从,不从者被处死,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命令所到之处,汉人的抵抗遭到满清无情地镇压,满清征服者确确实实地享受了一阵痛剃汉人头的快感。就在满清得意忘形于享受这欲望释放的快感时,明未遗老雪庵和尚吟成一首《剃头诗》:“闻道头堪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此诗貌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尤其是“请看剃头者,人

亦剃其头”的咏叹,蕴含着对历史运行法则的深刻认识,对世道沧桑变化的透辟参悟。满清自塞外入关,乘中原内乱之际,夺取了明朝政权,强迫汉人剃头,对汉人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屈辱,而在满人而言则获得了剃人头的极度快感,但欲望的因果报应律决定着这种快感必然要以惨淡收场来还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旗帜,其目标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共和制度,而非建立传统上以“天下而私之”的“家天下”为特征的皇权制度,但满清王朝被人“剃头”的感觉仍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权欲恶性果报律贯穿于中国两千余年王朝兴衰史,每一次新旧王朝革故鼎新,都会再现先前“剃头者”被人剃头的场景。《三国演义》截取的是汉、魏、晋陵替之际的图景,展现的是取天下者欲望释放的快意,与其子孙所得到的现世恶报。但这种因果报应并非限于这三个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族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本质上无非是一幕幕“剃人头”与“被人剃”的悲喜剧。每一个新兴王朝勃兴之时,总会经历一段推翻前王朝的兴奋——剃人头的极致快感。然而,世袭的权力垄断制度下,生活在深宫内院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中,皇子皇孙们完全隔膜于社会,对世道人心与民众疾苦的茫然无知,必然造成家族成员不谙世事、心智错乱——百姓饿殍遍野之时,执权柄的皇帝对人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怪异之问,是各朝末代帝王的常态而非个例;而锦衣玉食、于人于物无远弗届、有求必应的奢华生活,必然造成荒淫无度的积习。无知与奢糜相结合,其结果必然是统治能力递减。于是,皇帝昏

篇三:无意识研究

无意识研究

谈到无意识, 人们通常会想到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 对我们理解精神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由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 正是由于对无意识的理解的不同, 所以才导致了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分裂。

一、无意识概念的演变

在西方哲学史上, 最早涉及无意识问题的当首推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 有一种所谓的神托或灵异 , 它经常十分准确地提供一种直觉性的无意识知识。而后, 柏拉图进一步把无意识和理念论 联系了起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无意识的源泉, 一切知识都是无意识地包含在理念之中的。虽然知识是早就存在的, 但它在人们心中的存在是无意识的, 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已有的这种知识。认识和学习是灵魂回忆理念的过程, 回忆过程本身也是无意识的。

由此可见, 古希腊时期, 人们便注意到无意识及其作用了, 只是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罢了。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无意识的概念, 但对近代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根据前人的观点和研究, 弗洛伊德把对无意识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精神分析理论也应运而生。弗洛伊德可谓是无意识 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心理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

中最深层的部分。人的本能欲望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都储存在这里。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 它积蓄着强烈的心理能量, 有各种原始本能与欲望组成, 是生物性本能能量的仓库, 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并按照快乐原则 随时寻找发泄的渠道。由于弗洛伊德注重性和本能论, 他的无意识理论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浓重的性的色彩, 被后人称为泛性论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也成了他的学生和他决裂的导火索。

三、阿德勒的无意识

阿德勒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 最后又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 创建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就意识与无意识方面, 阿德勒就与弗洛伊德的看法不同。在对于意识和无意识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 他坚决反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而强调意识的作用。阿德勒更强调人未来的意识! ! ! 即为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对人的行为有更大的影响。

对于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 阿德勒也不同于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看来, 无意识和意识过程之间是不可调和的抗争舞台。阿德勒则认为无意识和意识在心理结构中构成了各种联系的统一和交错。阿德勒认为, 无意识与意识不是对立的, 它们就好比个体存在的两个对抗性的层面。只要我们不了解有意识的生活, 他就变成了无意识的生活。只要我们了解了无意识的倾向, 他就变成意识的倾向。

四、荣格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另一个反叛他而自立学派的弟子是荣格。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荣格以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在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 提出来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

荣格把心灵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涵义和作用。这就是荣格关于无意识的理解。

个体无意识是一个容器, 蕴含和容纳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曾经一时是意识经验, 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压抑或遭到忽视的内容, 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 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当需要时, 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独创的概念。他认为, 在人类心灵最深处拥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 这个基底就是集体无意识。在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中包含了人类往昔岁月的所有生活经历和生命进化的漫长历程。集体无意识既是人类经验的储蓄所, 又是这一经验的先天条件; 既是驱力和本能之源, 同时也是将创造性冲动和集体原始意象结合起来的人类思想感情的基本形式之源。

五、对无意识的理解

通过以上对无意识概念演变的介绍, 笔者对无意识也有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无意识进行理解。

1. 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

笔者倾向于把无意识看作精神领袖, 而把意识看作政治领袖。他们是人格中的两个方面, 互相制约又互相辅助。一方面, 笔者认为无意识

中具备大量的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 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人们称之为潜力 。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发展,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人类一生中对大脑的开发只是凤毛麟角。换句话说, 大脑中的大部分空间在我们一生之中都是空白和浪费掉的。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 也就是我们的无意识。近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诸如大脑潜力开发、潜能激发 类的图书和训练问世, 说明人们已经逐渐感受到无意识的巨大力量, 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精神 的力量。无意识就像看不见的手, 而意识就是看得见的手。通常我们总是关注看得见的手的行为, 强调看得见的手的表现。而事实上只有两只手协调合作,我们的人格才能正常发展, 达到更高的成就。无意识有强大的力量, 但是它独独缺少像意识一样能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能力。意识虽然没有无意识强大, 但是他恰恰具有无意识所没有的能力, 也就是话语权 。就是这样特殊而矛盾的构造, 使得无意识注定只能做一个幕后英雄(或者破坏者)。他以他的能力控制着意识, 让意识为他服务, 为他发表意见, 如果二者配合默契, 就可以支配个体。但是一旦无意识失去对意识的控制, 二者发生冲突, 那么个体就会产生精神症状。

2. 无意识的研究

无意识虽然看不见, 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对它进行研究, 揭示无意识的工作原理。在无意识的研究中人们主要集中在无意识思维的研究上, 近期提出的无意识思维理论和目标自动激活模型都试图揭示无意识的工作原理。

当代有关无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然存在着无意识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这样一个问题。今后科学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的战略, 要从广阔范围的专门知识领域从生物调节理论、神经生理学和电生理学直到创造心理学、艺术理论、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跨学科地进行研究。可见,无意识问题的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于精神病治疗、文艺创作、生产劳动和教育实践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心理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媒人 , 使发生冲突的意识和无意识 能够面对面地进行谈判 ,最终达到和解的目的。无意识和意识的整合是一个缓慢而纠结的过程, 最终达到意识与无意识的共鸣。

篇四:欲望与写作

欲望与写作

欲望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形式,从根本上取消了人对物质的非分要求,人的本能欲望和个人情感也被排除在文学表现的视野之外,稍有越轨就会招致批判。 “文革”期间,人的日常生活被高度政治化,政治欲望空前膨胀,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纯粹的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欲望话语叙述被搁置,身体在文本中处于“缺席”的状态。

新时期文学欲望话语叙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苏过程,源自对人的生命本能的发现,并由此发展到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具有思想和文化启蒙的意义。欲望叙事是在1980 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张承志、邓刚、张炜等对人的原始生命 力的歌颂,张欣辛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对原始生命本能的确认,在思想启蒙、人性解放和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上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张贤亮的《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食”与“性”两个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了人不仅是精神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生命的存在、物质的存在。小说以主人公深切的肉体和精神体验对一个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和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叙事结构沿袭了中国古代主体人格成长的传统模式,即将他者对主体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作为对主体的考验与磨砺,作为主体道德完善的必经之路,对欲望的具体描述采用了审美化的形式,艺术表现唯美、含蓄而节制。在

文本中,欲望不是目的,而是人性表达和主体精神成长的工具,有意凸显欲望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审美观念都处于解构与重构的关键时期,信仰迷失、道德沦丧、金钱至上、快乐主义、感官主义、性泛滥等现象普遍存在。人的欲望具有多样性与生成性的特征,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题材和叙事策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注重表现权欲的“官场小说”,有刻意表现物欲追逐的“商场小说”,有张扬情欲的“情爱小说”,有专门表现女性意识的“女性写作”,有关注身体的“身体写作”,等等。欲望穿越了题材、性别、家族、地域等外在叙事表征,成为文学叙事的核心,欲望化写作成为文学最重要的创作模式。以陈染、林白、徐坤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把身体和“性”作为叙事的焦点,身体是她们探测女性无意识隐秘欲望的切入口,她们对女性身体器官及其感觉的描述,没有停留在器官感觉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女性的潜意识。这种私人化写作的身体叙事挣脱了现代国家、民族等宏大的现代性话语叙事模式,女性作家从身体入手,完成了对女性意识的阐释。她们笔下的身体是被女性化、私人化、唯美化了的女性身体,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外化。“身体写作”是女性作家解构男权话语的叙事策略,旨在表现女性真实的自我,对抗女性“被书写”的命运,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文本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

19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女性身体也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身体成了消费市场的最大卖点。从最初的染发、美容、减肥到现在流行全球的隆胸、整容,身体不断被整形、重塑。商家只要瞄准女性的身体需要,从内

在到外在,从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到首饰、服装、各种小饰品,甚至避孕、节育、人流,各种性药品和器械等等,时尚杂志、减肥药、健身房、美容院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物质层面上的女性身体消费高烧持续不退,从而激起了文化生产领域对女性身体消费的极大热情,而陈染、林白们的女性个人化叙事具有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和浓厚的纯文学意味,无法满足文化市场的需要。于是,“身体写作”与“美女经济”联手打造了“美女作家”一夜成名的神话,商家(出版社)赚取了大把的钞票,“美女作家”也名利颇丰。

1999年卫慧的《上海宝贝》发表之后,“身体写作”成为专有名词,专指那些表现都市年轻女性的个人私密生活和性感体验的文本,后现代“身体写作”的主题词是酒吧、毒品、性交、性高潮、快感、酒精、吸烟、狂舞、尖叫、迷乱、纵欲等等,代表作有卫慧的《上海宝贝》、《蝴蝶的尖叫》和棉棉的《糖》、《盐酸情人》等。卫慧、棉棉们不再对女性的身体进行诗意化叙述,而是直接把性作为生命的核心意义来表现,身体被圈定在肉欲的小世界。这与世纪末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为没有超越文化超越历史的身体,她们这一代绝没有张贤亮、刘恒、苏童等人笔下人物所体验的饥饿感,所以性饥渴就成了她们生命的最基本的困惑,朱文笔下的性饥渴多是写男性,“身体写作”则是写女性的性体验。特纳说:“人的肉体表现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超越社会,也不是处在社会之外。“美女作家”们对女性肉体的浓厚兴趣是特”

定文化语境下的一种叙事策略。但文本中充斥着吸毒、滥交、同性恋、花样繁复的性交体验等内容,弥漫着颓废、虚无、绝望、堕落的世纪末情绪。主人公们沉迷于物质享受的温柔陷阱之中,任性娇纵,追求感官享受与刺激,稍不如意,就愤世嫉

俗、空虚绝望、自暴自弃。现代人早已意识到肉体接触和性放纵并不能彻底消除现代性的孤独本身,缓解人的物化与异化,身体写作在解放身体的同时,也暴露了时代精神的匮乏,《废都》的“两性相悦”、朱文的“美元”(《我爱美元》)、林白们诗意化的身体叙事都没能消除现代人的孤独感,实现主体的自我拯救,卫慧们自然更做不到。九丹、木子美等则走得更远,其文本将女性的隐私、身体、欲望暴露于低俗的男性阅读市场,彻底放逐了精神和理性,散发着一种腐烂的气息,“身体写作”使文学从世俗走向了粗俗和低俗。

从实质上说,“下半身”写作是人类欲望膨胀、羞感丧失的必然结果。舍勒指出:“羞固然是性生活的一种审判性‘良知’,一般而言,它同时也是良知起源的一个最重要的泉源。”旧约神话关于人类偷食禁果的叙述就将羞感反应看作善恶知识的起源,小孩成长时最初的良知冲动也是羞感反应。丧失羞感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这一判断彻底解构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在挑战现行秩序的同时,也对良知这一人类属性进行了放逐和颠覆,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以欲望为中心,从上半身一路下行走向下半身。试想,如果人类都用下半身思考,文学只表现下半身,那人类岂不要回到洪荒时代吗?

篇五:对我影响最深的四本小说

《阅读时空》这个栏目,我是小编xx,下面我给大家推荐我在闲暇时光读过的四本好书,在读书期间我有了很多人生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我们的平凡的世界。要学习史铁生的人生态度,学会感恩,,学会坚强、也要学会正视这个世界,要勇敢面对挫折,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去了解历史,了解民族灵魂回看关中历史写照重温白鹿原。最后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些年,我们最敬爱的老师,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永远是您们的学生。刘醒龙笔下的乡村教师们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老师。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四本书有时间可以去阅读在感受书中的人物的酸甜苦辣,感悟他们的快乐或悲伤。读书,能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读书,是我们最恒久的动力;读书,能给我们心灵的平和与精神的慰藉;书,她像一盏明亮的灯,能照亮前方漫长的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让书成为我们进步路上的阶梯!让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品味人生,享受人生,收获幸福

下面开始我们的读书之旅,让我们一起遨游在书的时空里

好书荐一荐之一《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

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

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

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

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

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

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

悟。

作者路遥 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

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

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

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

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

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

仅43岁。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

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

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

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

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

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

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

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

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

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

平凡

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擦亮我们的眼睛,仔细瞧一瞧,那一位是孙少平呢?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们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当我费力的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在这摘抄了几段,供大家欣赏: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写别的树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浓重起来。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大部分的高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豆类作物在纷纷开花:雪白的黄豆花,金黄的蔓豆花......在绿丛中开得耀眼夺目。

随着岁月的流逝,街头的树叶在秋风中枯黄了。黄原城周围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觉被大片的黄色所覆盖。古塔山上,有些树叶被秋霜染成深红,如同燃烧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远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洁白,黄源河不仅樟赛,而且变得清澈如镜,映照出两岸的山色秋光。

这季节,寒冬的山野显得荒凉而又寂寞。山上或沟道,赤裸裸地再也没有什么遮盖。黄土地冻得像石板一样坚硬,远初的山坡上,偶尔有一拢高粱杆,被风吹得零零乱乱铺在地上。山野和河边的树木全部掉光了叶子,在寒风中孤零零地

站立着,植物的种子深埋在土地里作者悠长的冬日梦。地面上,一群群的乌鸦非来飞去,寻觅遗漏的颗粒,“呱呱”的叫声里充满了凄凉。

陶醉在这些美丽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人物的角色。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在历史转换中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开花,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不甘沦落于农村,在艰苦非人的包揽活中炼就了吃苦耐劳的倔强精神,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出自农村的兄弟俩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成熟和坚强。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不要嫌弃贫穷,应该把它当作一种财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才能取得成就,这将给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上带来很大的益处。

书中穿插了各种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少安的淳朴的农村爱情;少平的浪漫爱情;田润叶的曲折爱情;金波的草原恋歌爱情;田润生的超凡脱俗的爱情;真是包罗万象,各有特色,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感人和心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润叶和李向前的感人肺腑的爱情经历:阴差阳错润叶和她不爱的李向前完了婚,婚后关系不和,两地分居,但当李向前因得不到润叶的爱而酗酒出车祸锯掉一条腿时,润叶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她毅然负起了妻子的责任,去医院侍奉他,照顾他,他们的爱情从这开始开花结果了.这是一种什么爱情?我们不难想象,这是一种伟大高尚的爱情,李向前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他终于得到了真爱,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和钦佩呢?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的与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感叹,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到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有是那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归宿。热情的涛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有多数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人类本能,最深的欲望)

流芳。真正万古常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够做的祭文。

读了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心胸豁然开朗,所有对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层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过去曾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忧人,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伤痛,这些人生哲理让我醒悟,给了我迷津,这 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战,努力的进取,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

那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磨难,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微笑生活,战胜自己,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现实中的张海迪和吏铁生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吗?他们身残而志不残,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在逆境中抗挣,其坚韧刚毅的性格永远鼓励着我们下一代。

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看完这本书,但比起路遥的六年准备和写作时间,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再也不能用受益非浅来总结我的感受,其中的收获无法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遥,他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远在人世间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远是矛盾文学奖作品上一颗璀璨的瑰星。 好书荐一荐之二《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

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

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

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

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

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

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

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

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

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

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

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

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

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

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