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镇游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1:27 作文素材
篇一:绍兴游记
绍兴游记,走进绍兴
我对绍兴最早的认识是源于古装剧的绍兴师爷,说认识其实也就仅限于在文字表面上,至少是记住了绍兴这个名字。后来语文课上得多了,又知道了绍兴是一个才子文人辈出的地方,再有就是后开的历史课又知道了绍兴还是一个革命志士迭现的地方。
机缘巧合之下,混迹于一班立志于红色之旅的同志们之间我也踏上了我的绍兴之旅。初到绍兴,城市的面貌和我的想象很有一段差距小桥流水,民居古风或许真的只能在鲁镇和鲁迅故居才能觅得。
驶入解放路,两边的街灯造型很有特色很像简化了的古代立方体的宫灯灯罩上还画了竹叶哈哈,使我想到了爱画竹子的郑板桥不过他不是绍兴人再有就是街面上随处可见的名人故居指示牌什么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周恩来故居让人一见就感觉小小的绍兴城,真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其中的鲁迅故居。
当车折入胜利西路的时候,顿时感觉界面清净了不少,浓荫绿树,灰瓦白墙,飞檐翘角的景象开始多了起来再后来就忽然的来到了鲁迅故里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石刻屏风,展现的是旧时的绍兴水乡风貌。屏风的最上方是鲁迅的石刻头像留着短短的寸头,标志性的小胡子,指间还夹着支散着袅袅轻烟的烟头和我以前在课本上看惯了的鲁迅相片完全一样。
屏风的后面就是鲁迅故里了面积还真不小就是人多了点少了分宁静,多了分喧嚣。虽然看到了乌篷船,窄窄的水道但很难寻回那旧时的风貌。逛了周家老台门和周家新台门(鲁迅居住的地方)以及聆听了已经败落湮灭了的新新台门。
真正知道了周家是当时的大户和当时大户人家的府第格局虽然屋子很大很多但感觉就格局来说还是扬州的个园气派非凡不过不管怎么说,个园的主人是名噪一时的漕运富豪其府第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啦。
老台门走马观花一番,是原样保持较好的一处然后就是新台门,鲁迅真正居住的地方虽然鲁迅是长房长孙,但偌大的祖屋面对庞大的家族,还是只能另立新台门让鲁迅一家居住不过新台门犹豫曾今易主,真正保留原貌的建筑也就只有鲁迅母亲的居室和屋后的百草园了说到百草园。
还是很遗憾的真的就只是一个菜园子而已而且还是一个只种很少菜的菜园子这或许就是文豪和偶们凡夫的区别吧同样的景物,在他们的笔下,就是五彩斑斓,引人入胜而在我看来,也就只能化神奇为腐朽了嘿嘿嘿......
第二天去了东湖说是和嘉兴南湖齐名的一个曾经是采石场的地方,地面涌出了水,便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弄出了一片山水相济的绝妙之地来。东湖虽不是很大,无法与西湖和瘦西湖媲美,但其间的竹林、荷塘以及临水矗立的石崖也还是值得一观的。
绍兴游记(三)
发表于 2010-03-30,来源:
已有8次浏览, 0 条评论
收藏到“我的攻略”攻略导读:
关键词:
绍兴人文之鲁迅篇:
来到绍兴处处可以感受到鲁迅的气息,走出车站的大门就看到一张巨幅的广告
牌上写着绍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故里.有以鲁迅命名的站牌名鲁迅故里,
有鲁迅中路,有鲁迅中学,有鲁迅文化广场等.绍兴人是以鲁迅为骄傲的吧,在中
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这么辉煌一笔的文学大师相信再过个几百年声望还是不
减.鲁迅令人着迷的地方并不是他文章中的文彩,而是他那深邃的思想,对中国
人劣根性的批判,以及他桀骜不驯不畏强权的战斗精神.这些东西都使人振奋,让
人思索.时间已过去很多年,鲁迅的精神依旧在传播.来到绍兴不去鲁迅故里,
篇二:绍兴游记
绍兴游记卢国栋一提到绍兴,不得不提的是绍兴的人和物。来到绍兴这座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没有太 多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人文气息的充溢,向车窗外望去,干干净净的接街道上, 老人们漫步其上,悠闲的背着小包,有说有笑的,而他们旁边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古典砖 瓦房,屋子旁边是一棵棵低垂的杨柳,而这正好与身后的河流交相辉映,诗情画意。正如白 居易写的那样: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说到绍兴名人,鲁迅是不得不提的。来到鲁迅故里,给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堵大墙,坐 在藤椅上, 陷入沉思, 无愧是民族的脊梁。 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看了鲁迅故居和周家的祖业, 参观了里面娇小精致的各种生活用品, 透过它们, 我们从中能够体会到当时鲁迅的生活场景 以及家道中落的打击,也许正是这种环境才孕育出伟大的作家,可谓自古英雄多磨难。喝着 咸亨酒店的黄酒,嚼着几粒茴香豆,体会着、揣摩着孔乙己的心境,只道一句玩笑而已。 走过鲁迅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行人来到沈园,通过相关人士的介绍,透过墙上的历史印 记,拜读了陆游的《钗头凤》 ,了解了陆游和唐婉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读着陆游和唐婉 的诗句: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雨斜栏。 ”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伤心之余,看了一场沈园夜的一出戏,感叹之余,只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 走罢孤鹤轩、半壁亭、宋井亭、冷翠亭、闲云亭、放翁桥等建筑,气势雄浑,形制古朴。整 个园林景点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走在园中,品着有名的黄酒,伴着古 典的琴声,好不惬意。 休整一番之后,我们来到大禹陵,初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名人大禹,虽然过去对这位伟 人的认识只停留在大禹治水这四个字上,但是今天借这次机会终于一览大禹的这种无私情 怀,以及他的高超的治水才能。来到峰顶,只见一座高大的巨人大禹像矗立在山巅之上,雄 壮威武,俯瞰一切,仿佛在诠释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来到绍兴,不能不看的越中名胜,就是柯岩风景区了。它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绍兴 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而
这里著名的风景区要首推鲁镇风 景区了,提到鲁镇,免不了就要提到我们伟大的作家鲁迅了。在他的众多的作品里,都提到 了鲁镇这个地方, 《狂人日记》《祝福》《阿 Q 正传》等,一个个人物形象,都一一浮现在 、 、 我的脑海中。 携着几个好友一同在鲁镇漫步时, 看着路边的杨柳依依, 河里的鱼儿嬉戏打闹, 顿时忘了这座现代城市的喧嚣,给心灵一个释怀的契机。 站在拱形桥上,望着河里的红金鱼优哉游哉的游着,我们几人停住脚步,将目光都锁住 在河上的那个有名的社戏台上,脑海中服想着鲁迅笔下的那个看社戏的场景:撑着乌篷船, 哥几个饿了,偷摘人家的豆子,满怀激动心情看社戏……虽然台上还是唱着那个戏剧,但是 听的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人了, 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莫名的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五月的绍兴,已经有些炎热,我们几人没走多久,都已经累得不行,无奈之余只好就近 找个小店歇息片刻,吃了这里有名的臭豆腐,把玩着附近小店的各种小饰品,看着祥林嫂的 表演人员,索性和她来了个合影,算是自己对这一文化的些许了解。下午两点左右,待吃饱 喝足之后,我们坐在石阶树荫下,面对着河水的阵阵涟漪,各自谈笑着种种,看着这些山山 水水,古村古镇,这有种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的感觉。 看着其他同学在瀑布下嬉戏打闹, 我们来到狂人日记馆, 咋看这个名字, 感觉就很惊奇,让人顿时产生一种想一睹其芳容的感觉。走进之后,给人一种神秘之感,特别是穿过一个蠕 动道什么的,把我们身边的女生吓得,使我们这些男生顿时感觉存在的意义了,纯属玩笑, 一笑了之。 游完了柯岩风景区,我们最后的行程就是兰亭。一说到兰亭,就会提到王羲之,一提到 王羲之,就不得不说兰亭集序了,免不了就要说上几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琅琅上口,沁人心脾。看到了王羲之当年练笔的场地,看着他当年练笔使用的 案子和著名的墨池, 提笔沾水, 极尽感受伟人努力的心境,环顾四周,风景宜人,诗情画意, 不得不说是练字交友的好去处。 看着石壁上“鹅池”二字,回想着王羲之的故事,再看看水边几只慵懒的鹅在那阴凉, 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之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流觞曲水,坐在清澈的溪流 边上,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友情。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在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里, 生长于这个书法黄酒的故乡里 的人们,
篇三:绍兴鲁镇导游词
绍兴鲁镇导游词
绍兴鲁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绍兴鲁镇。
"鲁镇景区"是柯岩风景区在本世纪初开发设置装备摆设的。它是以积厚流光的越文化为底蕴,融合具有影响的鲁迅文化,折射出绍兴传承文明与现代风味的景观特色,是再现了鲁迅作品《祝福》、《故乡》、《阿Q 正传》、《狂人日记》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以及其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和天然风光。它那乌瓦粉墙的台门和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和雕栏,纵横交叉的小河与水巷,飞檐挑角的古戏台和祠堂庵庙,依傍鉴湖一河两街的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了"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特有的水乡风情。 根据驴友功能的要求"鲁镇景区"分两期开发设置装备摆设,2003年10月1日对外开放的一期景点有传统餐饮区、特色商铺区、展示休闲区三块构成。区块之间隔河相望,石桥相联,而以入口广场为龙头、双面戏台广场为中心、钱府游乐场为龙尾,块块相连,区区沟通,集休闲,娱乐,展示、购物、餐饮于一体。鲁四老爷府邸、赵太老爷台门、假洋鬼子中西合璧的私宅;土谷祠、静修庵;咸亨旅店、通济当铺、越瓷商行、古玩商铺等具有浓郁绍兴传统特色的贸易街,以及社戏、街景等表演节目和"河埠抢亲"、"阿Q造反"、"辫子风波"等街景雕塑,都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看点、卖点和休闲玩乐点。 鲁迅在《答人戏》周州编者中提到:"将《叫嚣》中的另外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景的方法,是大好的。"鲁镇的鲁迅文化布展是符合鲁迅这一愿望的。 (入口广场)
"鲁镇景区"的入口广场,地域开阔,尽可游目骋怀。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鲁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和纪念碑亭。1936年10月19日,先生逝世后,由宋庆龄、蔡元培为首的治丧委员会以"民族魂"绣褥笼罩在灵柩上,这是群众对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盖棺确定的评论的高度评价。纪念碑亭刻有先生对故乡的眷念语录和毛泽东对先生的赞词,"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先生的一生,以文艺为战斗兵器,著译近一千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先生座像上的炯炯双目中,我们看见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永不磨灭精神。广场上耸立的"牌坊",绍兴方言叫"行牌",绍兴行牌坊有不同类别。如"古轩亭口"牌坊为地出名的牌子坊。还有官宦建立的"官街牌坊,和旌表贞节、孝道而建的"旌表牌坊",鲁迅先生在《我的贞节观》一文中有精辟的阐述。鲁镇这座牌坊也居地出名的牌子坊。
(贸易街)
从"镇出名的牌子坊"进入民俗风情贸易街,是鲁镇最繁华的地方,街河并行,街随河走,桥连街衢,坊巷纵横,店铺沿街布局,疏密有致。几十幢贸易楼各具特色,专供绍兴传统物产。明清时期,绍兴有八种物品规定要向皇室进贡,它们是老酒、珠类、酱瓜、菜干、喷鼻糕、越鸡、鳜鱼、腐乳。因是贡品,都冠以"贡"字,即贡酒、贡茶、贡瓜、贡菜、贡糕、贡鸡、贡鱼、贡方(腐乳是方块形,故称"方")。当然现在不称贡品店,而是土特产供应绍兴的鲁镇"外祖母家"和"迷你土特产超级市场";经销越瓷、古玩玉器、金石书画的是"越文化民间保藏馆";经售锡制品的是"鲁镇锡制品店";赏识清末明初绍兴衣服的是"吴越人家";磨豆腐的是"西施豆腐店";出鲁迅作品,收到公文化书籍的"孔乙己书店";而可以休闲片刻喝茶尝点的则是"鲁镇茶馆"。值患上一提的是游客可以参与相互作用的"押牌宝"、"滚钱入洞""投球入樽"和"至宝圈圈"等活动项目,特别是"押牌宝",这是绍兴古时的一种睹博形式,多是那种"短衫邦",即为人雇用的临时工,在工
闲时用来消磨时间,寻求刺激,实现求富的"小搞搞",阿Q就是这种角式,但终也富不了,老是输患上精光。游人如有兴趣,可在鲁镇贸易街的牌宝室一试手气,体验鲁迅笔下的鲁镇特别风情。
(镇公所)
街口有1个"镇公所"。因为以鲁镇命名,当然短不了行政机构。根据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鲁镇这个典型环境,它既然是百年前绍兴水乡的1个缩影,是祥林嫂、阿Q、孔乙己、狂人糊口过的地方,这些个人物的糊口年月应该锁定在清末,以是鲁镇镇公所只能是清朝末年的镇公所。鉴于此,镇公所是其时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以,鲁镇镇公所分三进,第一进为大堂,正中悬"黄龙旗",设公案桌、公案椅,摆布排列刀枪架,门口有镇丁守卫;第二进为镇长办公的签押房和镇干办的干办室;第三进为羁押监犯的"拘留所",内有山君凳等刑具。在二三两进的墙上吊挂着多幅审讯监犯、处理监犯的旧照片,有站笼、带枷示众、行刑、斩首的图像。
按《清史稿·刑法志》载,清代刑律是按照明朝刑律修正补充的,明朝刑律又源于唐代,分为"笞、杖、徒、流、死"五刑。笞俗称打扳手,十到十五为笞刑,十六到一百为杖刑,俗称捆打;徒,从杖六十徒一年起,每等加十,徒半年,到杖一百徒三年,换句话就是捆打再关入牢中,最高刑为捆打一百,入狱三年;流以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分三等,且各需加杖一百,流俗称充军、流放、戍边;死刑有二,一曰斩,俗称斩首;二曰绞,俗称大辟,即上绞刑架绞死。
鲁镇镇公所的刑具陈列和图片展览,如"站笼"、"山君凳"实物;枷号、站笼、斩首等图片,对清代封建社会的残严刑罚均有所揭露。
(双面戏台广场)
从贸易街走到头是戏台广场,它是鲁镇中轴线上的中心点,大型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或作为起点,如迎神赛会活动就从这里开始。
一般戏台老是正面是戏台,后面是化妆室,而这个戏台两面都是演出的戏台,演员的表演范围开阔了,而观众则前后摆布都可观看,视野扩大了,容量增加了。这种戏台在绍兴并未几见。至于戏台的装饰采用的是"鸡笼顶",画栋雕梁.这里有副巧嵌戏台的台联,游客们请看:"一捧雪,二度梅,三喜庆出会审,四进士,五台山前搬僧人;六月霜,七星庙,八仙过海,九莲灯,十王寺里换人头."此联不仅巧嵌十出戏剧名,同时将1——10的数码依次入对,读来妙趣横生。还有一副俚语构成的俗对,通俗而风趣,语带讥讽倒亦不失劝人为善.请看:"生业原无贵贱,只有安心扶正,就是肩挑手提做零工,不算低下,品格应分高下,若是仍意胡来,哪怕任官为宦当皇帝,照样邋遢。" (士谷祠)
沿街南边走,这是阿Q的"公馆"栖身之所。土谷祠就是土地庙,绍兴鄙谚有"城里城隍庙,城外土地庙"的说法,其实城里旧时每"坊"都有土地庙,叫"当坊土地","坊"是居民基层组织,1个"坊"相当于现在的社区,现在绍兴城内还有以"坊"为地名的,如"作揖坊"、"月池坊""武勋坊"等。阿Q的原型是住在马梧坊土地庙内的"谢阿桂",就是现在新建南路上的土谷祠。.鲁镇的土谷祠既代表《阿Q正传》中阿Q的土谷祠,也代表《祝福》中祥林嫂捐门坎的土地庙,以是门坎上有祥林嫂捐的字样,而庙堂供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还比力正规,而阿Q住在配房里,就是一张破竹塌,一领草席,一条破被而已经。按佛经的说法,城隍神是一县或一郡的主神,绍兴城内过去有会稽城隍庙和山阴城隍庙,还有龙山西麓的绍兴府城隍庙,而土地庙是管一坊的主神,人死后要到土地庙去烧"庙头纸",按现在的说法是去办注销户口的手续。土地庙一般只有1个庙祝管理喷鼻火,祥林嫂就是向庙祝要求捐门坎的。
(奎文阁)
出土谷寺沿河走,就是鲁镇景区的最高建筑物——奎文阁,它的造型比稽山公园的迎岗阁更为精致。登阁可以眺望鲁镇全景,"奎心"是传说中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神话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称"魁星",现实它是北斗星中的一颗,一副"对联"写患上好"八百湖光此处收,万年星斗笔下浮",如今,此处展示了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供游人所尝。
(陈半丁纪念馆)
对面是陈半丁纪念馆,系一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陈列陈半丁的生平事迹,二楼展示先生各个时期的书画金石作品。景区现已经征集到陈半丁先生书画作品150件,金石印章91方,这批真迹墨宝与陈半丁先生的命运一样历尽苍桑,极其难患上,此中最大的一幅题为《百花齐放流芳千古》的珍品,高2.75米,宽4.7米,可以称作国画案品,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可为泛博游客大饱眼福。
陈半丁是20世纪中国艺坛不成多患上的绘画、书法、篆刻大师,是20世纪20年月后期至60年月北京画坛的领袖人物。陈半丁是绍兴柯岩西泽村人,因双胞胎故号"半丁"。他6岁丧母,9岁丧父,家道贫寒,后来至兰溪钱庄学徒,开始接触笔墨,后来到上海有幸患上到吴昌硕赏识和指导,成为他的最早入室门生。不久经吴昌硕推荐,陈半丁到任伯年处补习翎毛,人物画,为改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1916年,陈半丁到北京与中国书画名家萧谦中、陈师曾、齐白石、汤定之、王梦白、王雪涛等交往甚密,被誉为"北方画坛骁将"。齐白石还将三子齐子茹(良琨)送到半丁门下学习画艺,师生朝夕与共作画论艺感情甚笃。建国后,陈半丁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被国家带领人赠送外国元首,还经常受命为首都重要建筑作画。陈半丁先生历任全国第二、三、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著有《陈半丁花卉画谱》等书,为国画艺术的成长作出了永不磨灭贡献。
陈半丁先生虽为京派各人,但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曾以柯岩西泽村"五亩涂"地名作为他在京的寓所之名字别号"五亩之园",又自号山阴道上人、半阴半叟、稽山半老、鉴湖钓徒、江南布衣、山阴道上半个汉等等,他先后自刻"山阴道上人"的各式印章数十方,足以证明他对养育他的稽山鉴水的情怀和眷恋。
(越艺馆)
西面是越文化艺术馆,越艺馆展品有木雕、石雕、砖雕、绣品和竹编等五大类600多件实物构成,以绍兴当地为主,遍布全国各地,是古越艺术的缩影。从这些个展品中可以窥知古越先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造诣。
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木雕装饰古建筑,如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檐、窗格、雕栏、飞罩挂落等,使古建筑(园林、寺庙、宫殿、民宅、宗祠等)富丽华贵、古朴典雅。它艺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把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山水动物、祥兽花鸟等图案,或清雕实质,或飞金漆朱,使古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抚玩价值。如"牛腿"在古建筑的直柱上,用于支撑上部横梁的构件,它将人物(如福禄寿、八仙、刘海等神话人物和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戏曲人物);飞禽走兽(龙、凤、鹿、虎、狮子、鹤);花卉植物(灵芝、牡丹、梅兰、竹、菊);博古器皿等,都以组合对称形式出现雕刻在上面。
石雕,以石为材,以凿为工具,雕刻成各式人物、鸟兽、山水、书契、器具等。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门台漏窗桥梁牌楼等处,使建筑物美观大方古朴凝重,具有较高的赏识价值。本馆陈列以石雕匾额为主。石雕匾额中的"物华天宝"、"胞与遗意"、"唯耕与读"、"芝兰吐秀"、"腾蛟起凤"、"长发其祥"、"祥迎紫气"等书契具有吉祥启示警戒激励作用。书体以楷行书为主,采用阳雕或阴刻的手法,创造出无与伦比世代传承永垂青
史的艺术珍品。
砖雕历史悠久,它系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祠堂、大厅、寺庙、书院和民居中的门楼,门罩、八字墙、屋脊等部位,使建筑物典雅、持重、富有立体效果。内容有"麒麟送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双狮滚绣球"等吉祥图案。其方法有浅雕、透雕和镂空雕,使建筑物高低有致、风情万千。远视、近观情景交融,古雅隽秀。本馆中的"体操"、"长城兵马俑",和"竹苞松茂"、"克昌后来"的楷书书契均系砖雕中的精品。
绣品为我国历代妇女女红之一。为传统大众生活的艺术,以针引彩线,苏绣图文于织物之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杜甫《小至诗》:"苏绣五纹添丝线,吹葭六馆动飞灰。"绣品广泛用于民间日用品,亦用于屏风、壁挂等陈设品,还用于神佛绣象以及戏装等。历代宫廷陈设,各种宫服,均须苏绣。其技巧用滚针、手针、网绣、铺绒等针法。绣品颜色艳丽明快,纹理层次分明,针脚严谨匀齐,光映度强。有较高的赏识与实用价值。本馆展示的绣品有花鸟条屏,帐缦桌围,肩围绣囊,各式鞋帽、服装等,尤以"三寸弓足"和官服中的"补子"为最。
竹编大众生活的艺术竹篮在明清时期流传于浙江一带,编织精细、费时。大多层层相套,形如宝塔,故又称"塔篮"、"脱篮"或"托篮"。这类竹篮不仅可以装食品放花果,而且可存衣藏书。常见的品种有:套篮、食篮、喷鼻篮、考篮、花篮、挈篮、鞋篮和烟篮。大多造型美观,打工考究,具有很高的实用和赏识价值。
(钱府)
过了小石桥是钱府,又称"狂人府",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这个终日手执"哭丧棒",满嘴三不像洋话,开口闭口称其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为"洪哥"的假洋鬼子,原是钱家的一名秀才,去了日本一趟,学了一些洋腔,把钱府翻修患上不中不洋,在充满古绍兴味的鲁镇中显患上阴阳怪气。其实这小我私家物,恰是满脑子旧封建,夹杂洋奴味,擅长害人吃人的妖魔怪式的人物,现在建筑好的这个钱府,从门口壁雕开始,以《狂人日记》中狂人说的吃人的话,置1个可吃人的环境,一些怪兽奇禽,都是鲁迅作品《半夏小集》、《死火》等提到的寄意深刻的东西,使游客在游乐中认清旧时代封建礼仪吃人的真脸孔。游人可在办事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各种有趣而布奇特的活动,但务必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民间艺术馆)
后面是民间艺人馆,主要介绍了绍兴县首批"十佳民间艺人"的作品和艺术成品。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勤于自学,善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众人所学,为社会所敬。他们或以表演艺术,造型艺术,传统手工艺及文史研究,文学创作等形式。宣传党的线路,方针,政策或在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改革和技术操作中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这十位民间艺人分别是胡世庆、卢江良、胡阿寿、赵秀林、王国荣、金水方、钱楠、蒋炳贤、金定先和王关林。馆内以这些个民间艺人的作品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成长、成功和成就。如胡世庆系湖塘街道湖塘村西跨湖人。终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专著多部,因对《红楼梦》研究颇深,故有"农民红学家"之称。为宏扬我国文化,他集20年精力与心血,咨询专家,考证史实,完成了100余万字的著作《中国文化通史》,以浓缩的篇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大陆版1996年出版,台湾版问世于2005年,英文版也已经进入日程,深受泛博读者存眷。
又如胡阿寿,集雕塑、绘画技巧之长,独自创造越塑艺术,其创作的越塑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曾在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展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上夺魁,并荣获2004年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银奖,其作品集《东方雕塑画》由群众画报出版社出版刊行。
再如王国荣,现为柯岩风景党支部副书记。历经数十年的追术磨砺,刀功精湛,能在竹木砖石角牙等不同材质上雕刻书契图案,独自创造了多层次碑刻技巧。曾为浙江省群众大会堂雕刻巨型《兰亭序》石刻等作品遍布各大景点,根艺作品《望岩云骨》、《柯岩大佛》获全国驴友纪念品设计制作大赛优秀奖。最近,其"奥运根雕"作品被刊登在《群众早上出版的报纸》上。
另外,被称短篇小说王的卢江良,民间艺术保藏家赵秀林,微雕专家金水方,模具雕塑家钱楠,微书家蒋炳贤,兰艺家金定先和乌毡帽专家王关林均有代表作品为游人展示。
(通济当铺)
东面是当铺店,鲁迅在《自序》中写到:"我有四年多,曾经经常,——几乎是天天,出入于质铺(当铺)和药店里,年数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奉上装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我接受了
钱,......"当铺在旧社会,虽有穷人和一时有困难家子质物典钱以解眉燃之急的一面,但它又是盘剥穷人,高利放贷的一面,如质物往往好确当差的,典钱是值十典三,就是说值100元的物品只能典30元,而利息是年利1分,1二个月为期,过期不去赎回就没收。开出的收据叫"当票",上面写的字一般是看不懂的,目的是"浑水摸鱼"。绍兴鄙谚有"没过当票,过时黄历"这种说法,说明已经分文不值了。当铺的柜台是很高的,柜面有栏栅围着,只开几个口子。营业员叫"朝奉",站在柜台里面,居高临下,在检查质物定出典金额后,虽可讨价还价,但朝奉往往是矢口不移的。店当中坐着帐房,凭朝奉开出的"当票"付钱。朝奉按质物类别放在后壁的分档橱里,质物都按当票标号挂上号纤,以免混合。
(鲁府台门)
这是鲁镇里的大府台门,整个鲁镇景区展现的既是清末民初旧时江南水乡的容貌,又是着眼于展示鲁迅作品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风波》等所描述的古绍兴风情和主题思想,是绍兴首个文化主题景区。鲁府是按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鲁四老爷旧貌布置的,有台门斗,天井甬道,大厅,花厅,书房,内宅,侧配房,是清末乡绅府邸的模样。祝福大典、祥林嫂两次来鲁府作佣,讲阿毛被狼叼去的故事,柳妈劝祥林嫂捐门坎,最后被赶出成为乞丐等情节,都在这里再现。而《故乡》中的看社戏,偷罗汉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教诲",《药》中的夏瑜英勇就义,《离婚》中的"捅大灶"、"吃讲茶"以及绍兴"四时八节"的习俗都在这里逼真地展现,这里即是鲁镇最主要的展示处,也是观摩鲁迅作品领受形象化教诲之处。为"祝福"大典的演示。
在鲁府厅堂里,按"横神直祖"规矩,放直排两顶八仙桌,大开正门,然后上福礼。福礼主要是鸡、肉、鱼加鹅及牛肉或羊肉,称五称福礼。鸡和鹅要用筷子,将其首戳在躯上,使之昂首跪在盘中,头朝福神。鸡、鹅、肉上面要插上七根或九根朱漆筷了,并将煮熟鸡和鹅肠盘在筷子上,一概供祭。鱼以活鱼为好,在鱼眼上贴上红纸,有的用白鲞代替。另外还有粽子、年糕,三茶六酒,盐和豆腐及禽血各一碟,再安放一炳菜刀。接着上喷鼻点烛,面对福神,三叩六拜,烧银锭太宝,请福神受祭。如此大典在鲁府内由景区艺术团专职艺员扮成鲁四老爷,太太,丫环和雇工,按时表演,供游客欣尝。 (百匾馆)
古人云:以匾研史,可以左证;以匾习书,可获笔意;以匾读辞,可患上精髓。 过鲁府是1个别致的小院,原为鲁府花圃,后辟为历代名匾馆,馆内保藏有各式匾额140余块,从另1个角度介绍了绍兴文化。
百匾馆沿廊设展,进入正门便进入了展厅。门口处照壁是百匾馆的简介,右手边依
篇四:走进“鲁镇”
走进“鲁镇”
鲁镇,一座人们既熟识又陌生、既历史久远又年轻活泼的江南水乡小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一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鲁镇第一次出现在先生的作品中,伴着淡淡的“羼了水”的绍兴黄酒的香味,在孔乙己絮叨的“多乎哉?不多也”的言语声中,鲁镇,就日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熟识起来。
随后,先生又在他的小说《明天》、《风波》、《社戏》和《祝福》里,连续出现了鲁镇这个地名,而先生的不朽著作《阿Q正传》中阿Q的生活地未庄,便是鲁镇的一个村子。鲁镇的名声便和孔乙己、九斤老太、祥林嫂、阿Q等人物形象连在一起,密不可分了。
先生生前对鲁镇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源自于他对故乡山水、对童年生活梦幻一般的眷恋。先生与母亲和外婆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母亲姓鲁,便是先生特别喜欢用鲁镇作为小说背景的最主要原因了。而绍兴城外的安桥头是先生的外婆家,舅父家在皇甫庄,大姑妈居住在吴融,小姑妈居住在东关,在这些村镇里,都曾留下先生孩童时期活泼的足迹。
对于生活于20世纪初的鲁镇的人们,先生则多半抱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文关怀。孔乙己给不肯散去的邻居孩子分茴香豆,祥林嫂逢人便问“人死了究竟有没有魂灵”,阿Q临死前还担心画不圆那个圈,试问,谁看了能不心动情涌,潸然泪下?
鲁镇,是先生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解读先生的一把钥匙。走进鲁镇,我们也就走近了先生。
镇口用青条石铺砌成的鲁镇广场上有先生的青石座像,双目如炬,烛照一切。鲁镇有一湖两河三街,湖为鉴湖,是越中名湖,绍兴人的“母亲湖”;鲁镇傍湖而建,两条小河自东而西横贯镇区,注入鉴湖;三条街道店铺林立,一色的黛瓦粉墙,灯笼高悬,酒幡飘翻,迎亲的队伍鼓号齐鸣,社戏台上戏文连轴,让人们感觉仿佛走进了20世纪初绍兴水乡的风俗人情画卷之中。
鲁府、赵府、钱府是鲁镇的重点建筑,鲁府是祥林嫂聊以寄身的“鲁四老爷”的宅第,赵府是《阿Q正传》中“赵太爷”的家,钱府则是《狂人日记》中“狂人”的住宅,也许是太熟悉、太了解这三个“府第”了吧,我们没有前去观瞻,而是静静地在“镇公所”里看了一出“大团圆”的戏:阿Q正伏在地上画圆圈,上首案桌前端坐着“长衫人物”,两列支着水火棒的衙役。“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
出了“镇公所”,大家的心都有点沉甸甸的,许久没有人说话。远远地迎面走过来一个人,褴褛的衣衫,一顶破毡帽,来到近前,竟歪斜着眼睛嚷了一句“造反
了!造反了!”原来正是那个“阿Q”。大家刚从诧异中反应过来,斜旁又走来一个拄棍的花白头发的老妇人,口中唤叫着“阿毛啊,阿毛”,往我们后面走去了,那就是《祝福》中命运多舛的祥林嫂啊,我们的心便再次沉浸在先生叙说的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中去了??
篇五:暮春绍兴游记
12中本2班 12105134238 朱佳莹
暮春绍兴游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中的沂水春风图这回也倒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只不过,这次出行的是一个大群体,这次旅行的意义与众不同,而且旅行的时间甚好,天公也作美。首站抵达的是大禹陵。刚下车抬头便遥望见高大的大禹像矗立在近处的那座山头。就好像千年以前指挥治水一样,大禹手握工具,目光深邃,在苍茫的大地上寻觅探索着,他庇佑着这一方水土这一片人家。往里走,祭祀大禹的舞台正在搭建,宣传海报、节目展示生动活现。向来都是很敬佩这种信仰的。百姓们将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美神话注入新的生命力,凝聚成浪漫的民族精神向世人展示这一份和谐。百姓们将那段历史口口相传,传到小朋友转陀螺的游戏中,传到学生的语文课本中,传到江南渔船的另一端,幻化成与乡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段故事。
东湖的影子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淡去。那绿得透明绿得恍若一面明镜绿到及至你心府深处的湖水,微沁着由湖底往上泛的寒气触碰到神经敏感处,抖擞精神随点点乌篷望去。微波荡漾的湖面像是颤抖的绸缎载着船只缓缓游过,船上游人安详静谧,倾听来自波纹来自山风的耳语。船夫不紧不慢划桨的身影在视界中闪烁,黢黑的一顶乌毡帽划开旋动的弧线。它们是动着的。笔直的山峰爬满了苍劲的大树,我诧异这莽莽的树丛是如何在此扎土生根。来不及细究,就被假山上蔓延的藤枝吸引过去。假山洞口不大,粗糙的岩壁几只小虫钻来钻去。花是开得更明亮了,攥在手心里感受花瓣在膨胀释放温暖的一瞬间,随即倦意全无。山和花都是静的,但也是动的。有生命力在跳动。东湖的美,美在她的温婉秀丽,美在她不动声色地惊艳着,美在她给游人踏过千万尘土之后的惊诧。
柯岩、鉴湖和鲁镇一线游是声香味俱全的行程。竹制拱形船顶让人俯下身子才能钻进那乌篷船内。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对乌篷船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这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它相处。我不知道为什么百度了“乌篷船”之后,显示“乌篷船只是清代绍兴相对落魄时期的水上交通工具,建议年轻一代少乘这种落后的东西”。当下,乌篷船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交通工具那么简单了吧,而是早已被开发商巧妙地套紧游人的心理作为一种旅游热点兴起。船在摇晃,水波也在
摇晃,远处雾霭下的青山也在摇晃。闭上眼,冥想着此刻盘坐于一叶小舟的自己穿梭在水乡狭窄的河道之中,船头擦拭土墙的声音,流水在脚下汨汨退后的声音,左右两边妇女搓洗衣裳隔空聊家常的声音,都在在耳蜗旋转。
幻觉之中臭味四溢,迷迷糊糊地跳下船,是臭豆腐伸长它粗壮的臭手臂迎风招展。酒家很好客,一人一杯黄酒,便立即点了一盘臭豆腐。说实话,这豆腐的味道实在是臭,从油锅里捞出来之后往上面刷了酱,心急如焚地找位置坐下来。光看外表,比普通豆腐多了一层金黄酥软的外壳,夹一块慢慢放入口中,豆腐厚实味道独特。也奇怪,刚刚还闻着臭烘烘现在吃起来又觉得格外香。再呷一口黄酒,飘飘然如遗世独立。就仿佛登上了高楼,望尽碧空倚栏脉脉。
一路吃,一路欣赏,倒也快活。
等到眼前突然出现巨型野兽大嘴时,怔怔地与同伴对目而视,快活感被这番血淋淋怪诞恐惧的画面惊吓得九霄云散。毫无预料地狰狞在视线里散布开来——狂人馆,近在咫尺。展馆里惊悚怪异的人像、扭曲颠倒的空间向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旧社会封建道德统治下黑暗血腥的境况。余悸还未淡褪,当迈入当铺的时候,一种悲凉愁苦的味道扑面而来。先生描写的那个高高的柜台就在眼前,冰冷的台面冰冷的柱子,幼时看先生文章时还没有体味到的情感终于一触即发。此时阳光斜射入小庭院,唯独照射不到那——比他一倍高的柜台。
我所崇敬的鲁迅先生让这次旅行变得深邃起来,而探访周恩来总理故居更是我梦寐以求的。这位人民永远的好总理,有太多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从军时清秀俊美的脸庞在经历战争磨砺之后显得那么沧桑,但是却更加坚毅中肯;和夫人的合照就像是和煦的暖风拂过,温柔地为挚爱整理衣襟;严厉的家训从来都是苛求自己,从不索取人民的任何;冰心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周总理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周总理故居展馆里用现代的高科技为他留了言,为天堂的周总理送上祝福。
两位伟人的光芒在这个四月让我的生活赋予芬芳。我想,文化考察不仅仅是让我们对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进行考察,而更多的应该是用心去感触,用灵魂去碰撞。
旅行的点滴向来都无法一一记下,或是与有缘分的景色太过深交而不愿轻描淡写,或是微微一瞥之后还来不及将片段注入心房。旅行的意义也就是最好有相
机,最好有人陪。当把头转向一侧,旁边有熟悉的面孔和自己一起欢笑和疲倦,在鲁镇店铺里淘各种小玩意儿,边走边吃臭豆腐;聚餐时疯狂拼酒,蛮干三坛黄酒酒气熏天,回到宾馆大吵大闹,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这也就在以后的人生中变成不可能忘记的片段了;或者又在这个深夜,趴在桌上共同奋斗文化考察的心得也不失一件愉快的事情。
绍兴之游帷幕落下,而记忆不曾抹去。它是一次文化考察,更是一次旅行。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