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4:40 体裁作文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防震减灾科普展心得体会作文

防震减灾科普展心得体会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巨大的力,当这股力累积倒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变形、弯曲。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岩层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缠身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地震,另一类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涡地震等。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

们幸存的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矮小的房间、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户外的场合遭遇地震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使人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身边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错了,这些看上去结结实实、安安全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很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但是,要逃生,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不该有的损失。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不能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这样反而伤害自己。应该尽量闭目养神,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容易产生动摇>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心得体会。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静观灾变,就有可能躲避这次地震。

初一 一班 陈晓凡

篇二:减灾与防灾学习心得与体会

减灾与防灾学习心得与体会

本人有幸参加了减灾与防灾这门课程的学习,贺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生动形象的讲解,可谓内容丰富,讲解透彻,让我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我都生活在一个十分安逸的世界,以为灾害是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可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加之玉树、云南、雅安的地震,日本的大地震、海啸,这一个个的自然灾害,让我有点心惊肉跳。可是,逃避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学好减灾与防灾的知识,在灾难面前学会自救!

通过学习减灾与防灾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

正是因为中国面临一个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民更要加强减灾与防灾的意识,并且学会如何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为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中国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困难条件下形成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灾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国家尚缺乏防灾的总体规划,灾害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协调运作机制均有必要加强。比如日本的大地震与中国 的汶川地震相比,显得有序镇定很多,这是日本长期进行减灾与防灾的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就我看来,公民对于减灾与防灾的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公民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自救互救技能关乎国家防灾减灾演练等活动的开展,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公众以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警惕身边的灾害风险,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效益。

同时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小我”都是大集体的一份子,“小我”在履行好自身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气象灾害是我国最易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七成以上,因此,气象行业视防灾减灾为工作主题的工作者更要站位高远,激发才智,与气象事业共奋进,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的重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努力做好气象工作,应制造一个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大气候。我们这个世界,有人不幸死于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也不少人是死于无知,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从小就要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和安全逃生的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了解地理学、仿生学,掌握减灾与防灾的相关知识。

诚然,也许我们阻止不了灾害的发生,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但起码我们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少。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减灾与防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尽管个人的也许有限,也许微不足道,但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地球的明天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篇三:防灾减灾作文

掌握知识,防震减灾

振兴小学 项俊恺 四(5)班 指导老师:雷宏燕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地球,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他,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但是,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灾难始终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地震、洪水、大风、火山喷发??这些东东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不能等着它们来危害生命,保护好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少受到伤害,这是我们人类所能够做的最好的贡献!今天科学发达了,我们要提高抗震、减灾的意识。地震这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多少危害!每当想起汶川8.0级大地震,我的心就很难过。因为伤亡的都是我们人类,毁坏的都我们地球上的家园。但是,对于地震,我们人类并不是束手无策的。人类在同地震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当发生地震时,绝不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弄得昏头脑转,不知所措,盲目逃亡而造成更大的伤亡。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逃离地震的“魔爪”。平时只要多积累知识,因为地

震虽说危害大,速度快,但也不是不能预防。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防患意识,当灾难降临时,不要慌乱,在学校里遇到地震,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就地卧倒,或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撒退疏散到操场上。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别回到教室去。要学会自救自护,这次汶川大地震,安县桑落中学2200名学生毫发无损。是因为积极防备,平时做到防微杜渐,创造了0伤亡的奇迹。但是,1995年9月20日临沂苍山发生5.2级地震,地震本身没有砸死一个人,却造成320人受伤,其中56人重伤,其中绝大多数为震时学生争抢外逃或跳楼受伤而被挤倒踩伤。

我们这个世界,有人不幸死于象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也不少人是死于无知,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从小就要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和安全逃生的自救自护知识,了解地理学、仿生学,就可以做到防震减灾,我相信,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终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人类终会象预报天气那样准确地预报地震,从而减少损失,保护生命。

只不过光是这些是不够的,灾害如果真的要来,我们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是远远抵挡不住的,但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我们的地球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人类贡献可少不了,现在的科技水平在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也在不断提高。可惜的是,现代人的环保意识是在逐年下降。地球再经不起也抵挡不住这样的攻击。像那些泥石流啊,山体滑坡啊,一些因砍伐树木过多而导致的洪水啊,大面积土地沙漠化啊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是完全有这个能力预防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现代科技在高速发展中,我们的未来依然是那么美好。不过,地球这个脆弱的小东西,稍稍的对他不好,他就会非常非常地不舒服,还会和你闹别扭,可麻烦啦!不过呢,你好好的保护他,他还是个乖孩子哟。

这些都只是可以防止一些不该发生却又偏偏因为人类的破坏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灾难。但是,一些由地球本身造成的灾难人类是很难防备的。我们不仅需要防备一些灾难,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和自卫知识。就像那些发地震啊,发洪水啊等该怎样自救,这些一定都要牢记在心,它们都是相当重要的,千万千万不能忘啊!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

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

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地球,灾难到处都是,我们的生活处处受到它的袭击,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总之,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事故,只有靠我们积极面对,发展科技,造福人类,才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家中。

防灾减灾,环保意识;科学发展,你我来创!

篇四:有关减灾与防灾的感想

有关减灾与防灾的感想

一直以来,我都生活在一个十分安逸 的世界,以为灾难只是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可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加之玉树,云南的地震。日本的大地震,海啸,这一个个的自然灾害,让我有点心惊肉跳 ,可是,逃避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学好减灾与防灾的知识,在灾难面前学会自救!

通过学习减灾与防灾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 来,每年 由气象、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

正是因为中国面临一个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民更要加强减灾与防灾的意识,并且学会如何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为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中国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困难条件下形成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灾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国家尚缺乏防灾的总体规划,灾害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协调运作机制均有必要加强。比如日本的大地震与中国 的汶川地震相比,显得有序镇定很多,这是日本长期进行减灾与防灾的教育和训练的 结果。

就我看来,公民对于减灾与防灾的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公民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自救互救技能关乎国家防灾减灾演练等活动的开展,而这些活动的开展

就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公众以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警惕身边的灾害风险,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效益。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小我”都是大集体的一份子,“小我”在履行好自身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气象灾害是我国最易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七成以上,因此,气象行业视防灾减灾为工作主题的工作者更要站位高远,激发才智,与气象事业共奋进,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的重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努力做好气象工作,应制造一个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大气候。

篇五:论文减灾与防灾的感想

有关减灾与防灾的感想

摘 要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十分安逸的世界,以为灾难只是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可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加之玉树,云南的地震。暴风雪,沙尘暴,洪水,这一个个的自然灾害,让我们有点心惊肉跳 ,可是,逃避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学好减灾与防灾的知识,在灾难面前学会自救!

关键字:减灾;防灾

一、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情况

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 来,每年 由气象、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防灾减灾心得体会作文)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配合,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国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管理混乱,各部门工作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

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3、科技资源没有有效利用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领域,技术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科普教育宣传不到位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三、当前可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减灾工作机制

我们要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防灾减灾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把减灾防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应急协调联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实行集中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协调一致、科学处置。成立创建防灾减灾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健全防灾减灾救援组织机构,构建救助平台,形成灾前灾后工作指挥体系。成立防灾减灾指挥部,制定工作规划,全面规划科学防为减灾方案,落实各关门和各单位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要建立例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基本摸清了辖区内灾害点、危险源分布情况,建立了应急信息动态管理、灾害点及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资源及队伍等应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灾害点、危险源查。

2. 融合资源,夯实减灾基础设施

抓人防,建好应急队伍。坚持把建设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作为社区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做好应急队伍的规划、组织和建设工作。按照先期应急处置的要求,坚持分类建设、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了综合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兼职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分队,提高先期应急救援能力,负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应急救援,专职人员平时分散在社区和各个单位,一旦有事,可迅速投入到应急救援之中,为成功处置赢得宝贵的时间。二是组建一支应急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社区工作者、物业小区保安、社区医护人员、待业的大学生、离退休职工、低保人员等组成。根据志愿者的职业、特长和身体状况,分成了抢险、转移、医疗、后勤等小组,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传达预警信息、指引居民疏散、提供后勤服务、伤病人员转移等工作。

抓技防,实行科技减灾。一是策划建立一个防灾减灾救援网站。利用互联网的普及性、方便性,策划建立一个防灾减灾救援网站,初步拟订方案,聘请网络公司策划和建设,做好网站建立前的资料收集、框架设计、内容安排、居民疏散路线图计、紧急避难场所地图、紧急联系电话等网络准备工作,为网站的构建提供数据库信息等,明年将全面进行网站建设并对外开通。二是初步创立一个信息库。初步掌握辖区内房产、居民等情况,制定各类信息、统计、汇总表格,组织人手填写、校对、整理,建立各类信息档案文件夹,建档造册,分类管理,初步建立数据化的信息系统,逐步创建危房灾害信息库,形成上下一致的危房网络构架,逐步收集和完善数据资料,为减灾救援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依据。 抓物防,完善基础设施。在各单位、各居民小区、各物业小区、民营企业等重点单位,要求统一配置灭火器、防烟面具、照明灯、防寒衣、氧气包、药品、食物、食用水等,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应急解难。设立避难场所,建立小型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应急物资。如防汛用的纺织带、救生绳、铁锹、手电筒、橡皮汽船等;防火用的灭火器等;救灾应急用的衣被、简易床、帐蓬等。设置明显的应急标识或指示标牌。在适当位置设置固定的应急标识或应急指示牌,注明安全转移路线、避难所位置、救灾物资储备地点、常识性的自救措施等。

3. 强化宣传导向,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为营造一个减灾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救援意识,把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列入宣传工作的重点之一,构建富有特色的防灾减灾文化氛围。

先是要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注重提高居民在灾害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意识。将防灾减灾教育引入课堂,在中小学开设了防灾减灾辅导课程;将减灾教育引入社区,在社区设立了减灾公益广告牌、减灾宣传栏、宣传橱窗;将减灾教育引入家庭,把防灾减灾知识印制成册,发放到千家万户,通过积极的宣传,提高了居民防范灾害的意识。我们把每年的“世界减灾日”作为“社区减灾宣传日”,使广大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

其次是强化防灾救灾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居民的安全行为规范以及自救互救和应急逃生技能。定期对救灾志愿者队伍和居民进行灭火、逃生、抢救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培训。开办自救互救知识培训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整体素质,增强了人民应对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最后是组织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救援演习。组织开展包括民警治安演习、紧急疏散演习、互救方案演习、救援儿童、老人、病患、残疾等弱势群体演习、民兵救援演习、应急器材使用方法演习、危房倒塌搜救演习等内容的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救援演习,建立起民众合力互救的防灾减灾机制,做到消防、民警、救灾、自愿者队伍和群众之间能配合,熟悉防灾减灾紧急预案的具体实施细节,掌握灾难预防避险的实用技能,增强灾难防御和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援能力。

四、结论

中国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困难条件下形成的。灾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国家尚缺乏防灾的总体规划,灾害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协调运作机制均有必要加强。

公民对于减灾与防灾的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公民的忧患意识、责?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馐兑约白跃然ゾ燃寄芄睾豕曳涝旨踉盅萘返然疃目梗庑┗疃目咕褪俏巳迷嚼丛蕉嗟墓谝远宰约焊涸稹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shehu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社会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警惕身边的灾害风险,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效益。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2]百度百科

[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