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8:57 小学作文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小学作文

篇一:《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来源: 作者惠寄 作者: 陈 荟

最近看了一些由王策三先生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而引发的有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论战的文章,不禁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终于又响起了不同声音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尤其读了《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发表的批驳王策三先生的文章《发霉的奶酪》后,在高兴之余也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本文试结合《发霉的奶酪》一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谈几点看法。

一、也谈教育价值观

通读《发霉的奶酪》一文后感觉到,作者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教育价值观,即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而只有这种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才有存在的正当性,其他的价值观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尽管该文多次拿出“后现代理论”唬人,但是,就其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义或解释来看,却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无所知晓的,最多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些外行人看起来是内行,内行人看起来是外行的东西。谈价值观离不开谈价值主体,不首先弄清价值主体而谈价值观,就是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观,而客观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一元的、抽象的价值观。现(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发霉的奶酪,读后感)实的教育价值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并不否认主导的或者主流的教育价值观的存在。每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都有一个相对占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在民主社会里,这种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大众的教育价值观,也可以叫做社会的教育价值观;而在国家意志与民众意志

不统一的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主导的教育价值观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层次主体或同一层次的不同主体的多种教育价值观。各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判断一种教育价值观好坏的标准,不在于理论上提出的早晚,也不在于是否符合“国际大势”,而是要看这种教育价值观能否实现、其实现能否满足主体(相应层次的主体)发展的需要。

具体地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反映我国国情,有利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应该是站在日本、美国等“国际大势”的角度以日、美等国家的标准来确定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自然不是现实教育的反映,自然要指向于未来,自然要以理想的形式存在,但是,如果不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来确定教育价值观,对中国的现实而言只是一种幻想而不是理想,这种价值观越是具有前瞻性,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破坏也就越大;越是把这种教育价值观加以政策化以加大排斥异己的力度,其给教育实践带来的破坏越深广。

《发霉的奶酪》一文中大谈“大众主义教育”,好像一提到大众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代名词。难道大众就不需要重视知识?教育面向大众,教育关注民生,正是需要结合现实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传授必要的知识,而决不是以牺牲知识为代价的。就《发霉的奶酪》一文的描述而言,其理想的教育就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世界?对知识而言,追求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平等?就是要培养无知而有完善个性的人。教育有层次性不可避免,导致教育层次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差异问题,更有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一样的教育层次,这

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发霉的奶酪》作者把选拔、考试、升学归咎于“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在文中作者写道:“诵渎全文始终有这样一种感觉:作者自己首先拟造了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急风暴雨般地发起进攻,但直至读完最后一段(如果没有看到引注的话)都不知这个‘敌人’究竟是谁?他在哪里?显然,这是一种自说自话的逻辑,不是严谨的治学逻辑。”我倒是觉得,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问问《发霉的奶酪》一文的作者,你们所谓的“大众主义教育”的“敌人”是谁?你们说是“精英主义教育”,但是,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从未说过我国的教育是要搞“精英主义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政策和理论历来都是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中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何来?在把“应试教育”转换成“精英主义教育”之后,《发霉的奶酪》作者又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这句话怎么理解?是在说把一个人培养成精英与平养成一般民众等值呢?还是在说培养一个精英人才不如培养一群普通民众?如果是前者,显然这种对“精英主义教育”的批反是苍白乏力的,谁能否认一个精英人才比着一个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小?如果是后者,其批判就根本不成立,因为在我国“应试教育”压根就不是什么“精英主义教育”。如果说王策三先生的“治学逻辑不严谨”的话,那么,中国教育界也难有有几个治学严谨的专家和学者了。

二、也谈知识教育

《发霉的奶酪》所推崇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

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会其含义,好像说素养都应该通过实践获得,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不能获得“素养”。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包括情感、态度、道德观、审美观等等,没有认知的基础,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是各种实践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那种认为只要开一些实践课就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理论假设是:学校能够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和学校培养出来,学校并不能把学生什么都教会。

基础教育和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育者指导下学生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适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文明成果,为将来自己的人生打下基础,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本义。基础教育和教学不是“制造素质”的工厂,它也不可能全部承担起培养人的全部素质的任务。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多地是依靠实践,而这种实践主要的不是那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实践课”,而应该是真正的生活中的实践。因为囿于学校的环境中的“实践课”可控的因素很多,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则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一大失误,就是貌似重视了实践,其实却丢弃了实践,结果是抛弃了知识传授,也抛弃了真正的实践,很有凭空通过学校中的“师生交往”、“积极参与”、“动起来”、“积极探究”来制造“素质”的味道。

经常有人说最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加美国的高等教育”,这种说法虽不见得很正确,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对成功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基础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

行补充、修正,而《发霉的奶酪》一文的“课改”理念中,却要“大破大立”、“重起炉灶”,彻底推翻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显然是要义无反顾地重蹈别人基础教育的覆辙。在借鉴别国时,借鉴的应该是经验,吸取的是教训。但是,现在的许多学者却把别人的教训当作经验或“救命草”来加以吹捧恭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为什么要全面否定呢?难道果真如《发霉的奶酪》一文所说得那样,只有大破大立才是真正的改革?

如今的中小学生中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的知识面广,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浮躁。江西省作了一个调查: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没有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第一组的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回答得较好,但是基础知识部分失分严重;另一组学生虽然需要奇技异巧的问题答得不够好,但是基础知识学习得很扎实,很少失分,结果就使得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这一点说明了一个道理:改革不应该把原来的优势也改掉,而应该在保持原来的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原来的薄弱环节。

另外,由于论文写作的需要,本人在今年8月份对一些中学做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有许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存在轻视知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学校在上一级的各种歌咏、运动会活动中获得了多少名次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把取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到处宣传,并且认让学生少学知识多玩就是“减负”。

三、也谈继承与借鉴

毛泽东说过:我们要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那么,当我们在谈大众的时候,到底还要不要民族的东西。我们建国50年来,培养了包括《发

篇二:读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发霉的奶酪有感

读《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发霉的奶酪》有感

-----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吴小青

2013年6月20日

最近,有幸拜读王策三先生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和钟启泉教授的《发霉的奶酪》,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一线英语老师,我深深体会到课改的重要性,我也曾经陷入一种极度迷惑的状态,尤其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根本不知所云。因为,很多现实让我们产生疑惑和困解。然而,通过不断地学习,我终于能很清楚地认识现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也能较辩证地理解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读完以上两篇文章后,我认为,他们各自持的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说,我认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并没有错。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要很好地理解之,关键在于人们怎么看待“考试”这把尺子,怎样客观地评价考试的作用以及考试和教学的关系。

只要有教学存在,为了检验教学的效果或学生学习的水平,必然会有教育评价。就拿外语测试为例,外语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评估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它是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它是一个评价过程,它不仅包括考试(测量),还包括了对考试成绩的解释(价值判断);它不仅测定一个人的外语能力(认知因素),也测定他的态度、动机、兴趣(情感因素)。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常把考试的范围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围着考试转,应试教育就是典型的例子。应试教育实际上是不恰当地强调考试评定与选拔功能的结果,它造成了考试与教学关系的倒置。正确地运用考试的反馈、评定和选拔功能可以促进我们的教学,且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过分强调某些功能必然背离教学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吸取了当代知识观的合理成分,对知识和知识教育进行了更加全面、科学地界定,要求增强课程内容(主要是指作为文化遗产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知识教育能够贴近实际,走进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激发学生从现实出发思考和探究未知世界的动机,进而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而非学科的知识。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改变了以往知识和技能这一单一维度“一统天下”的格局,此举的目的在于恢复科目本身固有的多元价值,拓展科目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科目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和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哦成。从这个意义上看,三维目标的确立非但不是轻视知识之举,反而是重视知识教育之策。(钟启泉)

其实,目前考试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取消考试,教学就能上去,或者搞素质教育就意味着不要考试。如前所述,考试能为师生双方提供大量教学信息,很难想像离开了考试,我们的教学能够成功。应试教育要象素质教育转轨,就应该对考试在教育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应该让考试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

另外,我们应该弄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二者关系是什么?

其实,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回答应该是清楚的。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

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当前“应试教育”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形成了一些可以归纳总结的特征: 一是课程的难度、深度成为各国之最。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极大地加剧了基础教育阶段本不应该有的激烈竞争。为提高考试难度,不断加深学科知识的难度,致使我国中小学教材难度偏深,高于发达国家一两个年级。这一做法已经脱离了多数青少年的实际认知能力,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初的调查,约有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中学生厌学的达30%,有的地区高达60%。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虽然开始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但步子还不够大,我国中小学教材过高的难度、深度仍然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是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的特点是考试科目的减少,并不会明显减轻考试的压力和强度。只要到教室里看一看桌面、桌肚、座位底下以及宿舍床头成堆的“资料”,学生课堂上疲惫不堪的面容,就可以亲身感受到考试的威压。

三是重点学校制度和择校热。在中小学设立重点学校制度,曾有过其历史合理性;在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它已经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这一制度人为地制造学校差距,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推动了愈演愈烈的择校热。现在择校竞争已经下移到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一些名牌学校、转制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升学率,违规进行小升初的考试或考核,扰乱和恶化了基础教育的氛围。各种花样的学科竞赛,各种名目的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证考级,都是应试教育的衍生物。

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这样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模式在今天已暴露出某些不足。(1)“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2)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处理的必要性。(3)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学习活动是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充满着偶发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就对学习结果作出明确规定,而应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使之随时适应新的情况。简言之:既不应有预先统一的目标,也不应有恒定不变的目标,应当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那么,还要不要统一的教育目标?要不要具体的教育目标?回答都是肯定的。 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在之基础上,使我们的教育机制更加完善.也就是说,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是继续升华的过程,是一种 “ 扬弃” 而不是 “抛弃”的过程。

篇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来源: 转摘自《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 作者: 钟启泉 有宝华

摘 要:本文根据王策三先生的学术论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结合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产生的疑惑,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试图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本文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关键词:课程改革;知识教育;精英主义教育;大众主义教育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宏篇大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下文简称为《“轻视知识”》),感慨万千。该文洋洋几万言,通篇读来虽如跌坠云雾,不知所云,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诸多观点却十分鲜明;其中,许多论点虽不足为辩,但仍有些许论点需要澄清。同时,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界之中,击掌相庆者有之,忧虑寡欢者有之,拍案愤起者亦有之——诸位同仁皆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新课程或诠释或审视,或反思,从而掀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轮新高潮。耳闻目睹此次学界论争的风起云涌,结合拜读王 先生宏篇大论的诸多感受,笔者谨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抒己拙见。

一、关于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评判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或尺度,它既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认识和主观判断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积淀和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人类教育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教育价值观都曾粉墨登场,都曾试图影响或改变教育的发展轨迹。其中,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在人类教育的演进历程中曾经产生过主导作用,且时至今日;这种教育价值观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主导着教育的发展。

所谓精英主义教育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人才;这种人才是对以学科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所有“高级”人才的总称。其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或精英人才主导甚至主宰着社会的发展;其课程开发是以学科本位和专业知识本位为立足点,从而形成了学科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其实施方式是以学科化、专业化的标准对受教育者进行层层甄别和选拔,并最终“培养”出所谓的精英人才。精英主义教育对精英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人利益基础之上的,所有学生在精英主义教育模式之下试图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其所学所知主要指向于成为高级专业人才,而无益于作为一般社会成员,但当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层层选拔中半途而废时,黄金年华换得的却是对未来的迷惘和无助。此外,精英主义教育还催化并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催化并加剧了应试主义教育的盛行,将教育的各个阶段异化为更高一级教育的预备阶段。精英主义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尽管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历史坐标上对曾经的和现在的精英主义教育冠以“非人性”、“非公平”的罪名,但我们却应当反思这种教育的利弊得失,转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确立和倡导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基础教育中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既包括各专业领域中的高级人才,也包括具有较高素养的普通劳动者。大众主义教育指向于全体而非部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对人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与规范的掌握或形成,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迎接并适应未来生活的任何挑战。大众主义教育并不排斥或放弃精英教育,它只是将教育发展的重心由偏向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通过接受教育都能适得其所。

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教育价值取向,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民族振兴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教育发展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显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关注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强调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养了。从当今世界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作为本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因为各国已经认识到,国家强盛和未来国力的增强不再仅仅取决于所拥有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多与寡,而是取决于本国全体国,民素养的高与低;国民素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学科专业素养,而是整体、全面的素养。为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要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需首先深刻领

会和把握大众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并积极探索实施大众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轻视知识”》一文尽管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向来一直被纳入专门人才教育的体系,专为升学做准备,即所谓的升学教育或所谓的‘精英教育’,如今已经是国民教育、基础教育”。但是,该文认为作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国民教育,“由于追求升学率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当然影响到全面发展教育活动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且不论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它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无论如何它是现实的、具体的。它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就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作者在此处试图说明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主义教育或精英主义教育是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作者却又将应试主义教育或精英主义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联系起来、等同起来,认定这种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显然,《“轻视知识”》一文所流露并试图进行渲染的是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应试主义教育模式,而这恰恰是与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背道而驰的,如若以此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那么,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将陷入停滞状态,而且会大踏步地倒退。

二、关于知识教育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核心要素,因此,人们针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与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论争也从来没有平息过,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种又一种的知识观。其中,将知识界定为间接经验(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直接经验(个体对事物的感知)是人们对知识进行的最“经典”的区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校教育中的间

接经验被界定为现成的书本知识,而直接经验则被理解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学生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过程大都是分别进行或在彼此相互隔离的状态下进行的,即单一地、互不联系地掌握书本知识或获得感知经验,我们将这种观念移为静态的知识观。静态的知识观为在知识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简单地授受提供了理论支撑,学生需要根据论倒是做出子比较“精细”的描述。静态的知识观是对知识片面、机械的认识,它对知识和认知的理解不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是不科学的,因此,对教学过程刻画得越“精细”,则越远离真理。

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在人类知识的逻辑范畴中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别,但在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过程中,二者会自然地产生相互作用,即个体的直接经验参与并影响间接经验的获得;而个体业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又直接作用于直接经验的获得,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个体的认识过程是连续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我们将这种对知识的认识称为动态的知识观。对于个体而言,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教育者所提出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现成知识,只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极微小的一部分,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掌握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学生除了掌握人类的文化遗产外,也需要获得并积累作为个体的实践经验(包括默会的知识),这是每个人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的获得并非自成年开始,而是从初步学习之时开始,并贯穿人的一生。

《“轻视知识”》一文对“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的论断提出批评,认为“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其实,“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篇四: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本书围绕着“奶酪”的获得、拥有和失去及每个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改变时的不同的心态:当他们发现奶酪C站空空如也时,嗅嗅和匆匆迅速开始行动,哼哼和唧唧却被改变打倒,后来唧唧开始接受变化,走出了他一直坚守着的所谓的“幸福”。在历尽千辛万苦后找到了嗅嗅和匆匆,找到更大的奶酪N站,也找到了更大的幸福。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变化,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不过我们没有察觉罢了。请不要害怕突然的变化,因为他们终有一天会来到。我们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打得措手不及,这其实很正常。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来适应变化,就不再会感到无所适从,反而能够利用变化改变自己,来获取更大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被一只跳蚤科学家放进一只杯子,它很快跳了出来。另一只跳蚤同样被放进一只杯子,只不过科学家还在上面放了一个玻璃罩。跳蚤在第一次跳的时候“咚”地一下撞上了玻璃,第二次的时候也是如此。之后,撞上玻璃的次数慢慢少了,他逐渐开始适应条件了。几天后,科学家把那个罩子偷偷拿掉,可跳蚤没有察觉,而是继续在他的圈子里跳。一次,科学家在杯下面放了一个酒精灯,随着酒精灯越烧越热,跳蚤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可仍跳不出玻璃杯,因为他以为上面还有一层玻璃罩。最后,他顾不得撞头的危险,一跃而起,逃离了险境。如果跳蚤不去变化,它能够脱离险境吗?

还有就是如何预见变化。当我们在守着眼前的一小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所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满志,或是怡然自得地畅谈自己“美好”的未来,或是夸夸然地向朋友炫耀,而我们却很少想到万一,想到去闻一闻“奶酪是否有变质”或看看它们“是否正在少去”。直到奶酪忽然没有时,我们才开始追问为什么、怎么办,但为时晚矣。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了。我们中的不少人会像哼哼一样,面对失去的那份“幸福”天天叫嚷着:“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意志消沉,苦等所谓老天开眼的奇迹,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饿死。而少数的人却在像唧唧一样认真的做。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其实,在书中被“瞧不起”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多对身边的“奶酪”变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着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奶酪”。只有敏锐地注视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才能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

不要害怕孤独,不要被恐惧所控制,不要胡思乱想,滋生恐惧。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被内心的恐惧所俘获,然而向着新的方向出发则会释放掉内心的恐惧。自己的大多数恐惧其实都是不理性的,会妨碍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改变。迟做总比不做好。在迷宫中搜寻总比停留在没有奶酪的地方更有保障。要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仅仅在消极的等待。朝着新的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不要再考虑自己会失去什么,而要考虑会取得什么新的收获。

想象自己正在享受奶酪,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只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并且享用新的奶酪,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去为你的梦想付诸行动。

篇五:谁动了我的奶酪 读后感

改变自己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刚出版时非常畅销,曾风靡一时,它是一

则寓言故事,故事浅显,但是意境深远,很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故事讲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事,由于奶酪不经意的消失,使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继而他们各自做出不同的反应,当然他们也就有了不一样的结局,最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就像是哼哼,总是害怕改变,不敢去改变,不敢去应对改变带来的变故。结果总是把事情弄得更糟。我总是自欺欺人的活在当下安逸的环境中,自得其乐。虽然深知,人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过,但是要迈出第一步,对我而言,何其难。

读完此书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害怕改变其实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就像害怕失败其实也是一种失败。因为如果你拒绝改变,那奶酪照样会被别人拿走。只有随时留意奶酪的变化,并随时做出相应的变化,才能不会被意想不到的改变而不知所措。

当你的奶酪即将消失之时,你就应该去找新的奶酪了,而不是等到奶酪完全耗尽的时候才去寻找新的奶酪。而且不能因为在找新奶酪的时候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就停止不前,或者甘脆放弃。你必须得找下去,直到找到新的奶酪。

而作为一名教师,当今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然也跟着变,试问,在

这种形势下,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能不转变吗?我们的文化水平、业务水平能不提高吗?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每个人都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原来,平时不学习,不靠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那么,我们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被淘汰也将是随时可能的事情。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改变了之后,会变得更加完美。

理科数学组 郭欢 2011/4/29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