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超级类地行星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8:28:23 字数作文
超级类地行星图片字数作文

篇一:欧洲天文学者发现三颗类地行星

欧洲天文学者发现三颗类地行星 距离地球22光年

2013年06月27日04:18 北京晨报

再现“超级地球”

德国哥廷根大学昨日宣布,该校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颗恒星周围的“宜居地带”发现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观测结果意味着,人类先前低估了宇宙中准宜居星球的数量。 温度适宜或存液态水

这颗代号为“格利泽667C”的恒星位于距地球22光年以外的天蝎座。2012年,一些观测人员已经发现了Gliese 667C这颗红矮星,并且判定有一颗行星处于这颗红矮星的宜居带内。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格利泽667C”恒星拥有至少6颗行星,这些行星均被认定为“超级地球”,即环境与地球相似、质量通常为地球2倍至10倍的行星。让研究人员兴奋的是,这6颗行星中有3颗位于该恒星系统的“宜居地带”内。一般而言,每颗拥有行星的恒星都有一片宜居区域,处于这一地带的行星由于与恒星距离适中,表面温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态水,从而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条件。

与太阳相比,Gliese 667C质量小,亮度弱,因此宜居带更加靠近恒星。宜居带内侧距离恒星大约1500万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十分之一;宜居带外侧距离恒星将近5000万公里,小于水星与太阳间的距离。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之一、来自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天文学家米科·图奥米说,Gliese 667C距离地球大约22光年。

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倍

与地球相比,这三颗可能适合生命繁衍的行星都是“大块头”。图奥米说,三颗行星的质量至多是地球的10倍,与海王星类似。不过,位于宜居带,并不意味着行星一定具备生命乃至高等文明产生的条件。如果是饱含有毒气体的气态行星,生命没有可能存在。不过,研究人员说,依据行星密度判断,这三颗行星有可能是更适宜生命繁衍的岩态行星,存在固体表面。

美国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罗里·巴恩斯告诉法新社记者:“这些行星是岩态行星的优秀?候选人?,可能有和地球相似的大气构成。”巴恩斯说,由于距离恒星太近,这三颗行星可能处于“潮汐锁定”状态,也就是行星的某一半球始终面向恒星。

或低估宜居星球数量

近几年,与太阳系外宜居星球相关的信息屡屡见诸报端。除Gliese 667C的行星外,还有4颗行星是热门候选:

Gliese 581g,2010年9月宣布发现,是一颗岩态行星,距离地球大约20光年,公转周期大约30天,处于“宜居带”。

“开普勒-22b”,2011年12月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距地球大约600光年,直径为地球的2.4倍。研究人员推测,这颗行星有温室效应,表面平均温度为22摄氏度。

HD 85512b,2011年9月宣布发现,距离地球35光年,表面平均温度估计为25摄氏度。

Gliese 581d,2007年发现。一些研究人员借助大气建模推测,这颗行星存在温室效应,可能适合生命繁衍。

不过,这是研究人员首次一次性发现多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巴恩斯说:“让人激动的是,我们一次性发现一颗恒星附近的宜居带中有如此多行星。”

研究报告作者图奥米说:“这一发现意味着需要大幅度修正先前估计,我们可能低估了准宜居星球的数量。” 蒋骢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星际旅行手册

人类为何寻找类地行星?

人类为何耗巨资来寻找类地行星?最主要原因在于类地行星意味着可能存在除人类之外的生命。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些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因而有研究意义。

此外,地球气候环境很快就将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资源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寻找类地行星的重要性。据科学家的分析,地球人口容量为约100亿。联合国之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生育率保持在目前的预期水平,全球人口将于2050年达到93亿,并于2100年达到101亿。在遥远的将来,人类可能需要实现星际移民,才能保证生命的繁衍。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任务已经发现了千颗系外行星,科学家认为该任务已经让我们了解到银河系中应该拥有数量庞大的行星,类地行星和超级地球的数量可达数十亿颗以上。耗资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开始历时3年半的飞行任务,以确定银河系类地行星的分布有多普

遍。开普勒项目首席研究员比尔·博鲁茨基5月曾说:“我们手中目前还有可供研究两年的绝佳数据,所以我认为,最有趣、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将在未来两年到来。”

人类能实现光速飞行吗?

光速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30万千米每秒。光年并不是一个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一光年约为94600亿千米,光由太阳到达地球约八分钟,换句话说,你现在抬头看到的阳光是太阳8分钟前释放的。我们所处的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有十万光年。 如果人类希望探索银河系的“后院”,打造超光速飞船是必须要取得突破的,更不用说入主宇宙的遥远区域了。考虑到恒星之间的距离,光速显得太慢了。光到达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需要至少4年。最近的可居住的星系与我们的距离可能为20光年至200光年。

至于实现超光速飞行,虫洞和弯曲驱动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理论还未发展到能够指导具体的行动。唯一的问题是,爱因斯坦曾经指出,超光速飞行是不可能实现的。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随着移动速度越来越快,物体的质量也会不断增加。随着移动速度接近光速,物体质量将变得无穷大。换句话说,一粒灰尘以光速飞行时将拥有无穷大的质量,此时此刻,需要借助无穷大的能量才能让这粒灰尘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

目前人类最快的飞行器是1970年代中期发射的太阳神(Helios)I和II探测器,创下速度记录为每小时252792公里,等于每秒70.22公里。要走20光年的距离,需要85714年。

篇二:美国宇航局证实发现首颗适合居住类地行星

美国宇航局证实发现首颗适合居住类地行星

艺术示意图:开普勒-22b

,这是一颗运行在一颗类太阳恒星周遭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

开普勒-22b行星系统和太阳系行星系统对比图

北京时间2011年12月6日消息,美国宇航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近日确认了首颗位于所谓“宜居带”中,并且围绕一颗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这颗最新确认的系外行星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不过科学家们目前尚不能确定其地表究竟是岩石质地的还是液态或是气态形式,然而不管如何,这项发现是朝向找到另一颗地球这一最终目标所迈出的坚实一步。

天文学上所谓的“宜居带”(habitable zone)其实就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近已经找到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候选目标,其中有10颗大致和地球大小相当,并且位于各自中央恒星周围的宜居带中。科学家们将需要进一步的后续观测来逐一确认这些被开普勒望远镜先期圈定的候选目标。道格拉斯·哈金斯(Douglas Hudgins)是华盛顿美国宇航局总部的开普勒项目科学家,他评价说:“这是我们寻找另一个地球的重要一步。” Kepler-22b距离我们约有600光年。尽管其直径比地球大上不少,但是它的轨道公转周期约为290天,和地球相差不大。并且它围绕运行的中央恒星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也是一颗光谱型为G的黄矮星,只是质量稍小,温度也相应地低了一些。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一台专用于寻找系外行星的轨道天文台,它拥有空前的超高灵敏度,能够察觉遥远恒星哪怕最细微的亮度变化。如果一颗恒星周围存在行星,当这颗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时,它将遮蔽一部分恒星发出的光,从而导致恒星出现轻微的亮度变化,称为“凌星”,而开普勒望远镜所探测的正是这一效应。它运行在地球轨道上,对天空中超过15万颗恒星进行仔细观察,确认它们有没有显示出这种亮度变化,如果发现有,为谨慎起见,它还需要至少3次重复观察才能最终做出确认或排除的决定。

威廉姆·布鲁基(William Borucki)是宇航局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也是开普勒望远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他领导了这一次发现Kepler-22b的工作。他说:“这一次幸运之神垂青了我们。我们第一次观察到这颗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凌星线索是在望远镜升空调试工作完成后仅仅3天的时候,而到了2010年假期的时候我们终于观察到3次重复显现的凌星现象,从而可以确定此项发现。” 一旦开普勒望远镜锁定一个目标,科学家们还将调动地面上的大型望远镜以及宇航局在轨运行的斯皮策空间红外望远镜帮助进行确认。开普勒望远镜所观察的夜空是一小块固定的夜空区域,该天区位于天鹅座和天琴座附近区域,这片天区在地面只有在春季至初秋这段时间才能进行观察。从地面进行的辅助性观测将帮助科学家们最终确定他们的发现。

截止2 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有关此项发现的内容将在《天体物理学报》发表。

12月5日至9日,开普勒小组正在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举行科学会议,宣布他们新发现的1094颗系外行星候选体。自从上一批候选体于今年2月份发布之后,开普勒望远镜小组圈定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数量又增长了大约89%,总数达到2326颗。其中大约207颗大小接近地球,680颗是所谓的“超级地球”(即比地球稍大),1181颗大致和海王星大小相当,203颗接近木星大小,另有55颗大小超过木星。

这些发现主要基于开普勒望远镜在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之间进行的观测,其中小体积行星的发现数目大增。今年2月份以来,地球大小和“超级地球”类别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数量增加了200颗以上,增长超过140%。这一成果暗示在银河系中大小相当于地球1~4倍的行星的存在可能相当普遍。

目前我们知道其中有48颗候选体位于它们各自的宜居带中。这一数字相比2月份时的54颗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开普勒小组在2月份之后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宜居带定义,其中引入了大气温室效应,这将导致宜居带的范围向外侧延伸。

娜塔莉·巴塔哈(Natalie Batalha)是加州圣琼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开普勒项目科学组副组长,她说“地球大小系外行星

篇三:天文学家发现超级地球三兄弟

天文学家发现超级地球三兄弟

“超级地球三兄弟”效果图

欧洲天文学者16日宣布,他们利用最新观测手段发现三颗围绕同一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4到10倍。专家认为,这三颗“超级地球”的发现是太阳系外行星观测中突破瓶颈之举,也为找到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增添新希望。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天文学者米歇尔·梅厄说,这三颗“超级地球”质量分别是地球的4.2倍、6.7倍和9.4倍。它们均围绕一颗名为 “HD40307”的恒星运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3天、9.6天和20.4天。恒星“HD40307”与太阳相比更小,距地球约42光年。 所谓“超级地球”通常是指质量超过地球,但小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行星。参与这次观测项目的另一瑞士科学家迪迪埃·奎洛兹说,新发现的三颗“超级地球”的温度估计非常高,难以维持生命存在。

专家说,这是第一次发现三颗质量与地球接近的行星围绕同一颗恒星运转。

“是否每一颗恒星都有行星围绕?如果有,通常有多少颗?”梅厄说,“我们迄今尚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过我们已取得长足进步。” 天文学者认为,太阳系外还存在着更多行星,不仅是“超级地球”,还包括和地球质量相同的行星,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观测到。梅厄说,“显然,这些行星只是冰山一角”,利用新设备作出的分析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拥有?超级地球?或海王星般大小的行星”。

专家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找到其他可维持生命的“宜居行星”。

篇四:类地行星为什么不存在生命

类地行星为什么不存在生命

类地行星为什么不存在生命,而地球上的生命曾经几次灭绝而又复生。这说明地球有再造生命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由地球内部属性决定的。我认为关于类地行星的理解有误,科学家们只关注了行星的表面现象,例如,行星和恒星的位置(即和恒星的距离)、行星的外部结构及成分。认为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其实,这些不是类地行星的本质,尤其是只存在生命的类地行星,类地行星的重要因素应该是行星的内部结构及成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行星内部的结构及成分呢?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地球周围的环境,因为地球周围的环境是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一、 类地行星的重要标志之一:行星的大气层

我们知道,地球是到现在为止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我认为,研究类地行星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从考察行星的周围环境,即类地行星的大气层。这里所说的大气层主要是指大气层的化学成分。我们来分析地球的大气层的特点,地球大气层的气体组成基本恒定——无论冬夏秋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的大气层和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内部组成息息相关,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 类比推理,行星周围的环境,即行星的大气层,也是行星内部活动的

结果。所以类地行星的主要标志之一应该是行星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化学成分),而不是离太阳的距离及外部结构。其实,地球表面的水也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间接佐证:1、新浪科技科学探索栏目报道(2014年6月17日):《美发现地幔超级“蓄水池”:含水量是海洋3倍》原文链接地址:http://tech.sina.com.cn/d/2014-06-17/05569440845.shtml

2、中科院科技动态(2014年5月20日)报道:《氧或是外地核中唯一的轻元素》,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cas.cn/xw/kjsm/gjdt/201405/t20140520_4123503.shtml

二、 类地行星的重要标志之二:磁场

地球的磁场是也是地球环境的主要标志之一,地球的磁场也是地球内部活动及内部结构的结果,详细解说请参看本栏目发表的《也谈地磁的起源》,地磁场也是影响生物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地磁场能起到保护臭氧层的作用。

三、 类地行星的重要标志之三:气体温度

人们习以为常的认为,太阳是决定地球气温的主要原因,其实,维持地球气温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辐射,详细请参看本栏目发表的《影响地球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辐射》,太阳是地球气温波动的主要原因。地球、太阳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好像数学的正余弦曲线,x轴是气温波动的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由地球的辐射决定的,即这一温度的基础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y轴是地球气温波动大小的体现,是太阳对地球基础气温的影响。

综上所述,类地行星的本质应该是类地行星的内部结构及成分,对于地球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我们的生活在地球的排泄物的环境,例如,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是地球呼出的产物,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内部反应的产物。

篇五:2013年十大系外行星发现

2013年十大系外行星发现:地球“孪生兄弟”

1/10

最近似地球的星球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2013年研究人员发现一颗超级类地星球,体积和成分非常接近地球,然而它过于炽热无法支持生命存活。Kepler-78b体积仅比地球大20%,比地球质量大80%,密度接近于地球。它距离地球400光年,与主恒星之间的距离为150万公里,每8.5小时完成一次公转,表面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

超级类地行星图片

2/10

最小的系外行星

2013年2月,天文学家宣布发现Kepler-37b,这是迄今发现环绕类太阳恒星的最小行星,直径3900公里,略比月球体积大一些。它距离地球215光年,由于表面过于炽热,可能难以存活生命,它环绕恒星一周仅13天。

3/10

1000颗系外行星

1992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系外行星,11年之后,现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达到1000颗。

4/10

首次绘制系外行星云层

2013年,天文学家首次绘制系外行星的云层图,美国宇航局哈勃望远镜和斯皮策望远镜对气态巨行星Kepler-7b观测结果显示,该行星存在反射迹象,可以将它理解为云层。Kepler-7b大气层西部存在大量云层,而东部则是晴朗天空,这颗行星发现于2010年,体积是木星的

1.5倍,但质量仅是木星的一半。

5/10

发现两颗全球覆盖海洋的宜居行星

2013年4月,科学家宣称在同一个行星系统中发现两颗系外行星——Kepler-62e和Kepler-62f,这两颗行星均具有宜居生命的能力。它们体积略大于地球,建模研究表明每颗行星可能全球覆盖着海洋。开普勒任务首席调查员比尔-博鲁茨基称,这两颗系外行星很可能存在着生命。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