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神奇的牙签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4:07 字数作文
神奇的牙签ppt字数作文

篇一:神奇的牙签

神奇的牙签

新安县紫苑小学 张赞歌 辅导教师 高芳

在众多的科目中,我最喜欢上的课要数我们的科学与技术课了,因为在科学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获得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今天的科学课后,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科学小制作作业:牙签制塔。

牙签制塔所需的材料有:牙签100根,红萝卜。用到的工具有:剪刀、裁纸刀、小案板。制作的方法是:在15分钟的时间内将红萝卜在小案板上切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牙签扎在红萝卜块上进行连接搭建一塔,牙签可以剪断制成不同的长度使用,建塔形状不限,最后比较搭建的高度。

老师告诉我们本次活动探究的方向是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大的高度的塔,而且塔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还特别强调使用牙签可以少于100根,不能大于100根。萝卜块之间不能直接接触,不能使用完整的萝卜,底层萝卜块的厚度不能超过一根牙签的高度,并且不允许用萝卜以外的物品连接。

为了使在课堂比赛中获胜,放学后,我和妈妈去超市买来了红萝卜和牙签。 回到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红萝卜切成大小适中的长方体,把牙签剪成两半,这样,100根牙签就变成了200根。我把家里的小案板放到餐桌上,开始我的牙签制塔。

我先从塔尖开始做起,塔尖当然越小越好,用1根牙签串1个红萝卜,做了2层,有点像避雷针。用3块红萝卜2根牙签连成一层,搭了3层以后,塔就站不稳了,于是我加大了塔的基础,用5块红萝卜4根牙签连成一层,搭了4层也站不稳了,我又用9块红萝卜12根牙签连成一层,随着塔越来越重,每搭一层都困难重重,都要小心翼翼。9块红萝卜的大正方形一共搭了3层,塔已经

摇摇晃晃了,不时地有牙签脱开,我要小心地调整,确实已经不能再搭了。这样我一共搭了12层。我赶忙找来卷尺,测量了一下塔的高度,为34.5厘米。接下来我算了下一共用了46根牙签。看着我的创作,我很开心。

坐在一旁观看的爸爸说:“歌,你想想房子是如何建的?你现在制作的塔不稳,是否可以变一变搭的顺序,从……”,“我可以试试先从下,把基础打好,塔就会稳些,也许还会高些。是吗?爸爸。”还没等爸爸说完,我抢先说。

爸爸笑着摸摸我的头,说:“你可以试试,比一比呀!”

这次我先从底层搭起,果然这次搭起来比较稳,而且还比第一次高。

通过这次牙签制塔,我明白,科学知识就藏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动手实践,用心思考,一定会获取很多有趣的知识。

2014-10-24

篇二:神奇的牙签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放讲解: 当你把方糖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篇三:神奇的牙签

1、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2、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篇四:神奇的牙签

1,实验器材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运动?

一、实验步骤: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神奇的牙签ppt)

科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二:小组讨论 为什么牙签会这样运动呢?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肥皂投入水盆中,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科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篇五:中班 神奇的牙签

第七课时《神奇的牙签》

活动目标:

1、尝试初步的猜想,自己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牙签运动现象感兴趣。

3、喜欢动手进行实验,能够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人手一支牙签、一盆清水、人手一块肥皂、人手一块方糖、可以漂浮的塑料玩具人手一份、小树叶人手一份、小纸筒人手一份、小吸管。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10)

T:弗雷德跟保罗一起探索了很多关于浮力的现象,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那放在水里的牙签会怎么样呢?肥皂呢?方糖呢?

如果肥皂、牙签同时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

二、出示大记录单,进行猜测。(5)

T:哪个小朋友可以帮助大家解释一下这张记录单?

记录单上有什么?它想让我们做什么?

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呢?

三、出示操作流程图,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实验。(15)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3、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T:谁能看得懂这些图?说一说图片的要求是什么?

小提示: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中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随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小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推。

如果换成其他材料牙签会怎样运动呢?

四、幼儿实验、操作。(5)

T:这里还有小树叶、小纸筒、塑料小玩具、请你们跟牙签放在一起试一试。

五、观看教师演示,巩固幼儿经验。(5)

用牙签摆成一个圈,分别在圈内放上方糖和牙签,分别观察牙签的运动。

六、观看视频,拓展幼儿经验。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