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绝唱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21:25 字数作文
篇一:蝉蜕作文
蝉蜕作文
蝉蜕作文
作者/魏超卓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刻,总喜欢独自倚在窗前思考着。
初三真是个难熬的阶段,遭受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折磨,这种生活只能用“苦”来形容。
上了初三就要面临中考,初三的课程很重很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可是还得接受这种压力。初三的作业就像黄河一样滔滔不绝,仿佛没有枯竭的一天。面对着了无生气的课堂,我只能拿着笔做笔记,趴在课桌上睡觉。
初三的学生就像正在蜕壳的蝉一样,他们在竭尽全力的把身上的重壳踢走,来迎接另一个残酷而又美好的新世界。自己走在走廊里,看见一群又一群的学生在写作业、看书、背课文,沉重有无奈。
初三的日历正在一张一张的撕下,离宣判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或升天堂,或入地狱,日复一日,我们在缺氧的书堆里喘息,苦苦等待解脱的那一天。
真想一觉不起,不再受折磨,哎!我想那也是不可能的。初三的生活就如百米赛跑的冲刺,要不怕苦,不怕累,竭尽全力奔向终点,最终才能取得胜利。可往往有人就在半途中停下了,他们的求学就在此画上了句号。
每个人到了初三,面对重重袭来的压力,都想去>克服困难,努力地改变自己,可往往都不能按自己所想的来做。总想沉睡,但常常会做噩梦,梦见他们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徘徊。那小巷窄的只能容一个人行走,两旁是很高的墙,却没有一扇窗。一群人想加快脚步走出去,他们觉得很害怕,可是走了很久还是走不到尽头。想喊救命,但是前后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于是他们就发疯似地往出跑,惊出一身冷汗。惊醒之后,独自坐在角落哭泣。他们很伤心,但是他们学会了自我安慰,他们会说:“伤吧!伤吧!伤心是成长蜕壳时的痛,是幼稚向成熟变化的过程。”
我正是在这种伤心中逐渐成熟起来,我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决定树立一个崭新的自己,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魅力新世界。
陕西省成阳市沣西中学初三(8)班
指导教师:郭保明 《蝉蜕作文》
篇二:观察蝉作文
观察蝉作文
观察蝉
(作者:603张桢鑫)
今天中午我到朋友家玩时,我朋友的爸爸对我说:“我给你看样好玩的东西。”说着我朋友的爸爸拿出一根树枝??上面竟然有一只蝉。朋友的爸爸让我看好蝉以后,便把我和我朋友一起叫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只蝉吧!”说干就干,我马上用放大镜观察蝉起来。接下来我就把我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吧。
蝉长得很像一只比较大的蜜蜂,它的身体还像飞蛾,肥肥的。蝉的翅膀不像蝴蝶的翅膀那样,它的翅膀是透明的。蝉身体的颜色一般都是绿色或黑色的。我发现了蝉的二个特点:第一它的脚一旦抓上一样物体,你就很难把它拿开。其次蝉很爱装死,在一般情况下蝉如果装死,你要把蝉抓起时才能判断它是否在装死。
接下来请你可要坚起耳朵听好了。如果你的皮肤上有蝉的排泄物,那你必须马上清理掉。因为如果不及时清理,你的皮肤就会长出很多小痘痘。如果你能及时清理就能减少痘痘的数量。蝉身上有一根类似蚊子吸血的管子。不过你不必担心这可不是用来吸血的,而是用来吸树的枝液的。
我已介绍完我观察到的蝉,如果你嫌不够详细,那你就自己去抓一只蝉来观察吧。说不定你能发现更多蝉的秘密呢!
篇三:小学生优秀作文 捕蝉记
捕蝉记
泗阳县黄圩小学六年级 赵笑笑 指导老师 许胜先
暑假的七月间,是幼蝉最盛出的时候。这期间捕捉幼蝉,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这天晚饭后,暮色降临,我赶紧拿着竹竿、手电筒,提着塑料壶,逗奶奶去捕幼蝉,奶奶咧开嘴笑着说:“乖乖,奶奶正想逗你一起去呢!”我这才注意到奶奶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小塑料壶。她还要去拿竹竿,我劝道:“咳,别拿它了,我带着呢。”于是,奶奶和我一起兴冲冲地向家后小树林里赶去——那儿盛出幼蝉,人们都喜欢去那儿捕蝉。
老远就看见小树林里许多手电筒的光柱来回交错地晃动着,我激动地拉着奶奶的手臂催奶奶走得再快点儿。奶奶笑呵呵地说:“哦,好好好!”到了小树林,为了扩大搜寻面,我逗奶奶兵分两路。我拿着手电筒,仔细照射着每一棵树干,从根部到上部,由正面到侧面......忽然,我发现一棵大树的根部离地一二十厘米高的位置有一只幼蝉,我眼睛一亮,精神抖擞,三步跨作两步来到树跟前,只见这小东西憨憨地缓慢地往上爬着,光圈照着它的背部,还反光呢。我伸出手刚要去抓下它,却倏地又冒出一个想法:此刻,这小家伙知不知道我正要捉它呢?瞧瞧,等它再爬高一点再捉吧......它知道逃吗......嗬,小家伙!看它动作挺慢的,没想到,一会儿工夫,竟爬到我头顶那么高了......我饶有兴趣地盯着它。突然,我反应过来:该捉它了呀!可等我伸手去捉拿时,它已爬到我够不着的高度了。用竹竿够,可是,竹竿又在奶奶那儿了。我猴急,试着跃起够下它,但反复几次都没够着。我只好干瞪眼——明明是瓮中捉鳖,却大意失锦州,我好笨哦。
我又开始寻找,哈,看到了!瞧,傻傻的小东西——有了前车之鉴,这下可不敢怠慢了,我立即将它“拿下”,放进塑料提壶里——绝不能给机会让它溜之大吉了。
就这样,约莫个把钟头,我已经捉了三十多个了。该回家了,我大声呼唤奶奶,我要和她比一比“战果”,然后一起回家。当我回到奶奶身边问询奶奶的“战果”时,奶奶却谦逊地说“没找多少,也就五六十个吧。”
哇,我刚才还想在奶奶面前小摆显一下的,没想到......唉,看来,不能骄傲轻“敌”啊!
我们祖孙俩提着各自的“战利品”有说有笑地往家中走去。
篇四:蝉的生命绝唱
蝉的生命绝唱
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幼虫,在“家”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一颗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一簇灌木枝。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这时,外层的皮开始由背部中央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的其余部分已完全脱了出来。接下来,它会表演一套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头向下,布满花纹的翼向外伸直,接力张开。然后用一连串让人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把身体尖端从鞘中脱出来。
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刚脱出来的蝉身呈半透明的绿色,很美,而濡湿的翅膀蜷缩着,像两团揉皱的卫生纸。过了一段时间,蝉的躯体逐渐转黑,而翅膀却在干燥的阳光下伸展开来,清晰的翅膀美丽并且充满力量。
1. 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2. 选择。
(1)从文中写幼虫在“家”附近徘徊,它想干什么?( )
A.寻找食物 B.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 C.寻找它的“家”
(2)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是因为( )
A.它怕掉下去 B.它累了 C.它准备脱皮
(3)短文第一句中得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递进
3.蝉蜕皮的过程可谓漫长,先蜕皮外层的皮→再表演( )→最后用一连串让人看不清的动作将( )
4.读短文,回答问题。
(1)从画线的句子里找出描写蝉蜕皮顺序的词语:
(2)蝉蜕皮的过程大约需要______。刚蜕出来的蝉身体呈______色,过了一段时间,蝉身体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中得比喻句,句中把______比_____。
(4)蝉变后的蝉与幼虫相比更______。
5.从作者细致地观察中,我们领略到蝉蜕皮的全过程,它在艰难中谱写了生命绝唱,你认为“蝉”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从它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
——————————————————————————————————
——————————————————————————————————
篇五:蝉的生命绝唱
《蝉的生命绝唱》阅读
发表时间:2007-10-23 点击次数
1870 次
树人网讯
《蝉的生命绝唱》阅读
夏至过后,17年蝉的幼虫陆续爬出地面,完成一次伟大的蜕变。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那个隔着黑暗与光明的圆孔,与地面平齐,四周一点杂物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幼虫
从地下深处上来,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没有门,所以它不在门口堆积尘土。
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幼虫,在“家”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
里香,一片野草,一簇灌木枝。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抓住枝或叶,丝毫不动。这时,外层
的皮开始由背部中央裂开,露出里面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嘴巴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
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的其余部分已经完全蜕出来了。接下来,它会表演一套
奇怪的“体操”:身体腾到空中,只有一点连在旧皮上,翻转身体,头向下,布满花纹的翼向外
伸直,竭力展开。然后用一连串让人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
皮,把身体的尖端从壳中挣出来。
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刚蜕出来的蝉身呈半透明的绿色,很美,而濡湿的翅膀蜷缩着,
像两团揉皱的卫生纸。过了一段时间,蝉的躯体逐渐转黑,而翅膀却在干燥的阳光下伸展开来,
清晰的翅膀美丽并且充满力量。
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17年蝉的嘴巴更突出了:像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
藏在胸部。它从此贴紧树干,刺穿树干,用“吸管”从树皮里吸取用之不竭的汁液,以保证不停
地唱歌。
17年蝉见到光明,放开嗓子叫出第一声“知了”。它们“知了”什么?回答说什么都“知
了”——知道生命的匆匆,所以匆匆地歌唱。在那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树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
落,那无休止的鼓噪所发出的声音吵得人头昏脑涨。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但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
17年蝉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压缩到身体的最
小角落里。当然,要“委身”于音乐,也只好紧缩内部的器官。
只有雄蝉才具有歌唱的本领,雌蝉是没有发音功能的,但却常常将自己的翅膀弄得“啪啪”作响,
似乎是为了回应情侣的歌声。雄蝉为什么无休止地鸣唱?为光明放歌,为寻找异性,还是为了吓
唬那些竞争者?
它们在树木的柔枝上、在浓浓的树荫下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
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
在饮水还是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歌唱。由此看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如果你的同伴就在
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整日的工夫叫喊他吧!
17年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方位变化,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走。然而喧哗却不
足以惊扰它,仍然继续高歌,好像没事一样。因为,蝉是听不到的,好像一个双耳失聪的聋子,
对自己所发的声音一点也感觉不到!
夏天要过去了,它用生命的绝唱送走了夏天,也送走了一生中最火热的季节。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注:17年蝉是指幼虫在地下生活17年后才钻出地面的一种蝉。
1.17年蝉的幼虫陆续爬出地面,完成一次伟大的蜕变。联系全文,说说“完成一次伟大的蜕
变”表现在什么地方。
2.如何理解文章第2自然段中带有引号的“家”和“体操”两个词。
3.文章详写幼虫变为蝉的过程有什么作用?
4.第3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刚蜕皮的蝉的?
5.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根据整篇文章,请你至少概括出四点与17年蝉相关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江苏省淮州中学 胡卫星/设计)
《美丽而神奇的昆虫“猎手”——猪笼草》阅读
①人们的常识中,昆虫吃草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却有一些能“吃”昆
虫的植物,猪笼草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甲)
②猪笼草“吃”虫,全靠它神奇的叶笼。叶笼是叶子末端长出的像瓶子一样的笼形囊袋,俗称捕
虫袋,袋口向上,倒“挂”在植株上或攀附在他物上。叶笼长达23厘米,直径大约6厘米,颜
色鲜艳,绿中带红,看上去活像一个个红绿色的猪笼,瓶子上方还有一个紫红色的盖,煞是好看。
③猪笼草是大自然中一个非常聪明的昆虫“猎手”,这一个个美丽诱人的“猪笼”,就是给昆虫
布下的一个个可怕的陷阱。这种请君入瓮的“请客”方式,让很多不速之客喜欢光临,看来自然
界跟人类社会一样,一些个体常常只会盯住眼前的诱惑,疏忽了在美丽诱人的背后藏有危险的陷
阱。猪笼草未成熟的“猪笼”呈青绿色,瓶口是紧闭的,胀鼓鼓的,用力挤压瓶体,瓶盖也不会
张开。成熟的猪笼草瓶体以红绿色为主,配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瓶口是张开的,瓶口边
缘约6毫米宽,多数是绿色或红色,并分布着许许多多芳香的蜜腺,能分泌出蜜汁,引诱昆虫上
当。当蝴蝶、蚂蚁、苍蝇、黄蜂、蜜蜂闻香而来,一旦掉入“陷阱”,猪笼草虽然不会合上瓶盖,
但可以让它们有进无出,变成猪笼草的美餐。(乙)猪笼草对昆虫的消化吸收也是依靠这个神奇
的瓶。瓶中装贮有半瓶左右的消化液,不但能将昆虫淹死,而且瓶体内壁上长有腺体,能分泌出
蛋白酶,这种蛋白酶能将昆虫体内的蛋白质水解,分解成液体状的氮化物,然后直接吸收,以弥
补猪笼草氮素营养的不足。由于昆虫的躯壳由几丁质组成,猪笼草无法分解吸收,因此我们看到
瓶体内的昆虫,表面上看大都完好无损,其实虫体内的蛋白质都被猪笼草吸收了,只剩下一个个
空壳而已。(丙)
④更奇妙的是,看上去猪笼草的瓶体内壁很光滑,实际上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密集分布着隆起状
结构,用以阻止昆虫外逃。小猎物掉进瓶中,外逃的机会都很小,只能做猪笼草的美味佳肴。这
样,猎物在瓶中被慢慢地分解,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就会被瓶壁吸收。(丁)
⑤总之,美丽而神奇的猪笼草猎捕昆虫的绝招,令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深为叹服。
(选自《大自然》,陈明能/文,略有改动)
1.概括主旨。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限20字内。)
2.理解内容。“我们看到瓶体内的昆虫,表面上看大都完好无损,其实虫体内的蛋白质都被猪
笼草吸收了,只剩下一个个空壳而已。”这句话中的“大都”能去掉吗?为什么?
3.品味语言。本文第③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4.文意理解。“猪笼草就靠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蜜汁,设下一个个‘守株待兔’式的圈套,吸
引它们走上死亡之路。”这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觉得放在原文(甲)(乙)(丙)(丁)
哪一处最合适。
5.整体把握。为什么说“猪笼草是大自然中一个非常聪明的昆虫‘猎手’”?请你概括一下猪
笼草的“聪明”之处。
(江苏滨海市三中 陆可爱/设计)
《自然奇观:海发光》阅读
①你若有幸在夜间置身海边或航行海上,一定会有机会观赏到瑰丽无比的海发光。它似星光万点,
又似白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
②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③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直径一般
为0.02毫米~5毫米)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
种脂肪物质就能微微发光,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这种
海发光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
因受到更大的触发而放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
样的海发光通常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④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
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出
现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海水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称为弥漫型海发光。
⑤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生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蚧贝等。
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强的闪光;某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
这种物质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物质通常是孤立出现,在机械、化学物质刺激下,才比较醒
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
发光。
⑥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关系。
⑦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海发光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
海上事故,影响船舶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则可以预报天气,我国河北、辽宁一带的渔民经
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群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
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船船长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选自《知识窗》,孙士东/文,有改动)
1.本文说明的事物(事理)是什么?
2.简要概括文章的思路。
3.本文在介绍三种海发光时用了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分类时一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作者对
海发光进行分类介绍时,依据了什么标准?
4.如果将文章开头段改成“你若有幸在夜间置身海边或航行海上,一定会有机会观赏到一种自
然奇观──海发光”,表达效果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5.请分析第⑥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6.请给“海发光”下一个定义。
(甘肃兰州市三十七中 王延学/设计)
《文化是什么》阅读
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
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
系紧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接过卖菜小贩找来的零钱﹖
文化在于待己、待人、待环境的态度。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
化浑厚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
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
命。
江南乡下。俭朴的农家妇女坐在门槛上织毛衣、拣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
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
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
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
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
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简单的家,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
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士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墙边种下一株
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
台湾南部乡下。我坐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为不把裙子弄脏,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斗笠的
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了,我的毛巾给你坐。”字,
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文化在于价值和秩序。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
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
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了一个古城。
梁漱溟在日军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的问题。
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
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摘自《视野》,龙应台/文,有删改)
1.文章在谈到“文化在于待己、待人、待环境的态度”时列举了三个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
(1) (2) 2.文中画线句写了一个文化浑厚的社会人们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环境的态度,请分别列
举一个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 3.有人说:“文化应该是有所坚持,坚持千百年来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文化也应该有所
摒弃,摒弃贪婪残暴和一切陈规陋习。”请从文中找出与此意思最相近的一个语句。
4.根据文章有关内容,概括一下作者对“文化”的理解。
5.阅读下面内容,结合文章观点,仿照示例,用“文化是??”的句式仿写一句话。
材料一:我见过穿着睡衣泰然自若逛商场的女人,我当时那叫一个绝望,就算我们这个社会10
0%的人都读过大学,但只要这样的人存在,我们就不能说,我们的文化普及了。
示例:文化是不穿着睡衣逛商场。
材料二:我曾经去上海看过很多次高雅演出,可我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听高雅音乐的人根本不
知道什么时候鼓掌。这跟学历没关系,跟我们从小受到的艺术教育有关系。所以说:“文化不是
知识。”
仿写:文化是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庄焕方、汤国忠/设计)
《幸福的错觉》阅读
①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
②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30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
别开来。那种“哗哗啦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艳羡或嫉恨:“看人家
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
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
③穷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20世纪90
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于是在人潮汹涌、尘土飞扬的街头,
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着眼皮,以每步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
目礼。
④用多数人的贫穷凸显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开秘密。宫廷秘传、限量生产以及豪门、
帝都、王朝、超霸等标牌措词,无非是为这几种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黄金宴的就餐者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