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平行线的性质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27:51 作文素材
篇一:第一章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第一章 《平行线》
知识点汇总
▲一、“三线八角”
在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会形成八个角,这八个角中有如下的位置关系:
1、位于被截两条直线的同侧,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则此类位置的两个角______________; 2、位于被截两条直线的内部,第三条直线的异侧,则此类位置的两个角______________;
3、位于被截两条直线的内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则此类位置的两个角______________。 注:在这八个角中,共有四组同位角,两组内错角,两组同旁内角。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特殊地,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___________,同位角_________;
2、两直线___________,内错角_________;
3、两直线___________,同旁内角_________。
注:在解决几何题时,我们有两种基本思路:
①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寻找与已知条件相吻合的定理来思考问题,由因导果
②分析法:从所求结论出发思考问题,执果索因。
★四、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别一条直线的距离_______________.这个距离就叫做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回忆下“点和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备注:▲表示“了解”内容,●表示“理解”内容,★表示“掌握”内容,※表示“灵活运用”内容。下同
篇二:平行线性质1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体
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方法:开放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请同学们先复习一下前面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⑴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⑵若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⑶若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CD,再画一条截线EF与直线AB、CD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
3.学生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讨论。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
4.学生验证猜测.
学生活动:如果改变AB和CD的位置关系,即直线AB与CD不平行,那么刚才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请同学们动手画出图形,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各角的大小,验证一下你的结论.
得到结论:当直线AB与CD不平行时,前面的猜想都不成立。这说明只有AB∥CD时,猜想才能成立.
5.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板书.
(老师)请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观察它们的表现形式,你可以将它们的关系分为哪几类呢?
(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个角相等;另一类是两个角互补.
(1)具有相等关系的两个角,有的是同位角,有的是内错角
(2)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角,有的是同旁内角
(老师)不考虑没有定义的角的位置关系,只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进行归纳总结,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1)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地说就是:(板书)两直线平行,(1)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6.性质证明
从平行线的作法中,我们已经知道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现在我们将它作为扩大了的公理得: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就是: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面以此为基础,我们来证明: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甲组)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乙组)
学生甲组: 学生乙组:
∵AB ∥ CD(已知) ∵AB ∥ CD(已知)
∴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 又∵∠1+∠2=180°(邻补角的定义) ∴∠3=∠5(等量代换) ∴∠2+∠5= 180° (等量代换)
7.练习
如图,已知两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C (1)从∠1=110 °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为什么? E (2)从∠1=110 °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为什么?
(3)从∠1=110 °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为什么? D (多媒体演示)
解:(1)∠2=110°
∵AB∥CD(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1=110°(已知)
∴∠2=110°(等量代换)
(2)∠3=110°
∵AB∥CD(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1=110°(已知)
∴∠3=110°(等量代换)
(3)∠4=70°
∵AB∥CD(已知)
∴∠1+∠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 ∠1=110°(已知)
∴∠4=70°
8.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
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
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
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三条?
(2)如何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四、课堂检测
1.∠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2.如图,若AD∥BC,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180°; 若DC∥AB,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180°.
A
2D6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139页:
第1、2、3、4题.
七、课后反思
篇三: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
5.3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注意:直线AB∥CD,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G,过点G作CD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3、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
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DF,DE∥BC,∠1=65°
求∠2、∠3的度数
解答:∵DE∥BC(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F(已知)
∴AB∥DF(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
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AC1BDAACEODFB
D (1) (2) (3) (4)
2、如图2所示,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等于( )
A.78° B.90° C.88° D.92°
3、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
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4、如图3所示,CD∥AB,OE平分∠AOD,OF⊥OE,∠D=50°,则∠BOF为( )
A.35° B.30° C.25° D.2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5、如图4所示,m//n,∠2=50°,那么∠1= °,∠3= °,∠4= °
6、把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7、如图5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若第一次拐角是150°,则第二次
拐角为
________. BAD
(8)
8、如图6所示,AB∥CD,∠D=80°,∠CAD:∠BAC=3:2,则∠CAD=_______,∠ACD=?_______.
三、训练平台:(每小题8分,共24分)
9、如图7所示,点A在直线MN上,且MN//BC,求证∠BAC+∠B+∠C=180°
10、如图8所示,M、N、T和A、B、C分别在同一直线上,
且∠1=∠3,∠P=∠T,求证:∠M=∠R。
11、如右图所示,直线m?l,n?l,∠1=∠2,求证∠3=∠4。
篇四:4.3.1平行线的性质(一)
篇五: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1
2
3
4
5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