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参观简牍博物馆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2:15 小学作文
参观简牍博物馆有感小学作文

篇一:参观简牍博物馆心得

Visiting Changsha Jian Du Museum

It’s my first time to experience such a fieldwork in June that it i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e amazing bamboo printed the every ancient words that could pursuit for our Han Dynasty, until now these words have still stored thoroughly and totally in the world. Nearl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we could attain the rich knowledge and treasure materials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even our whole ancient society in this museum.

Firstly, I also think that why we would visit the Changsha Jian Du Museum in our university period. After that, I got the idea to possess my whole mind that would lead me to the whole project in my fifth fieldwork. Factually, I know some of the handicraft about the Han Dynasty. Especially I also learn calligraphy for finishing my part-time course. Therefore, I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nce appreciating our ancestors who could be called old art great architects. And then the whole creation process is not easy so that they are discovered over from the underground displaying in the museum. However, when we admire our ancient ancestors’ wisdom, we could not consider the excellent work that needs to be completed difficulty. If all the treasures are true to show their distinguished priceless, to all of us, they are fortune for all human beings. As we all known, the paper was originally created by ancient Chinese many years ago, and it could be knew to the calligraph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rt treasure that has been popular with many centuries in China

参观简牍博物馆有感

. And even until now, many foreigners have travelled in Changsha, in China to look forward to appreciating its distinctive char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pay their attention to our nation treasure, certainly, including our nation culture calligraphy. From the paper to its handicraft, and even the developed system, I have recommenced about because I couldn’t really express my feeling standing there. But it is the civilization that I never forget and become my unforgettable supporting pole. Certainly, I am a Business English major student, although I could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 Jian Du a little, I need to improve my interest on my architecture about our nation. Today, I close to the treasure that someone could hardly touch so clearly. No wander am I really excited about, and all the students I think should be as the same as me. If I wanted to recommend, I should remember the interpreter who is the linkage people in these visiting fieldwork. A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 would learn from the nearly perfect explaining about the history or the sculptures or the exhibition. And my tasks are referenced in the contents of the interpreting, I need to listen carefully but if I needn’t, I also follow her in the excellent course of the museum unconsciously.

Visiting the museum, I want to know the story of the Chu and Han culture,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instant time limited in the picture or scene in my eyes, and I also want to discover more fortune of our human beings. Sometimes, many people would think the dizzy bamboo and the ancient tools and instruments that is no magic in recent people’s eyes. However, you can relat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period, I am also curious about the legend on the rarity, which has been testified our civilization for many centuries. As you consider, I have something impulse feeling going through from the real world to the strange but very similar world in my memory so that I also estimate the many first creations in our ancient China, such as the first piece of paper, the first Han Dynasty draft of the handwriting, the first bamboo calligraphy, the first music of the Yao, the first piece of glass, the first vein jade bracelet, the first colorful vein pot, and the roasting processes of bronze and the typical China and so on.

In a word, it seems to be very late for leaving that we are still stayed 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Facing to the huge handicrafts, I also look like a small size, I have learnt for growth by the visiting experience. As the maturity attitude of the value and the fortune, I could be inspired and enlightened by the limitless motion.

俸翠红

200860130122

商务英语0901班

篇二:简牍博物馆心得

简牍博物馆游记

来长沙读大学已经快三年了,如果不是学习了美学,完成这次美学作业,也许我真的不会来博物馆。那么也就意味着我将错过一次真正认识“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长沙的机会了!

在去的路上我还在担心过程可能会十分无聊,毕竟在学习美学之前,觉得“美学”离我的现实生活十分遥远,也许还和我十分不搭,所以我检索了关于简牍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原来简牍藏品有1996年10月长沙走马楼J22号古井出土的14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1997年5月长沙五一广场西北侧科文大厦工地出土的数百枚东汉简牍和2003年10月长沙走马楼J8井出土的2千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以及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简牍、青铜、漆木、书画、玉石、金银等文物约3500件。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与激动,终于见面了,久负盛名的简牍博物馆。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三国时期的青瓷罐”,虽然不及唐三彩般艳丽四射,也不似明清时期的精致灿烂,但远在三国时期,那样的时代去出现了这样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紧密的作品,怎不叫人惊叹?一直知道中国古人在实用工艺方面有令人骄傲的成果,但亲眼见到还是会令人不得不赞叹古人之智慧。紧接着《三国吴简》震撼了我,三国的竹简木牍层出不穷,分门别类陈列其中。通过这些简牍让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也能了解到三国时期的信息。三国《纪年简》1996年10月长沙走马楼J22古井窖出土。长沙吴简所见年号有建安、黄武、黄龙、嘉禾等,最早为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年),最晚为吴

孙权嘉禾六年(公元237年),标明这批简牍是孙权时期赤乌(公元238—250年)前的档案文书。三国《职官简》记录的既有太常、大将军、长沙太守以及步骘、吕岱等高官人物的事迹,也有仓吏、库吏及平民百姓等下层吏民的活动,从不同层面印证了文献和丰富了史料。《军事地理简》主要记载了吴国平定当时武陵蛮的情况和乡、里、丘等地理基层地名近200处。《赋税简》是长沙吴简最为重要的内容。三国孙吴的赋税主要征收钱、布、米、豆、皮,其中,米类有很多名目,有税种之分、有品质之分、有产地之分等。一般说来,米、豆入仓,钱、布、皮则入库。这批赋税简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孙吴嘉禾时期(公元232年—237年)吏民缴纳赋税的详细资料,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缺。赋税简中有大量关于当时度量衡内容的记录,容量制有斛、斗、升、合、勺,长度制有匹、丈、尺、寸,田亩面积制有町、顷、亩、步等。对研究当时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阶级关系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大价值。三国《户籍简》不仅涉及文献史料所记载的民籍、吏籍和兵籍,而且含有大量关于师佐、复民、家庭户籍以及户籍检核制度等史载不详或文献佚缺的资料,使我们对孙吴户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三国《司法文书牍》主要记录了孙吴嘉禾时期的户籍审核、民事诉讼、经济审判等案件。这在《三国志》中少有记载,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吴国的司法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有些是我检索出来的,有些来自于简牍博物馆的介绍。如此完整的简牍类别,令我震惊,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仿佛看到了古人扶坐案前,工整严谨的记录下当时的事件。是否几百几千年后我们的后人们也会找到我们

存在过的痕迹?但像我这样依赖电子产品,或许不可能吧。

在这次参观了简牍博物馆后,我想我应该有些理解了“美是自然与人的相遇,美也是人类自身的创造”这句话了。相较于灯红酒绿街景和繁华喧闹都市,我开始喜欢上似简牍博物馆这般安静祥和,散发出浓厚文化底蕴的清幽之地了。

篇三:参观自治区博物馆有感

参观自治区博物馆有感

4月1日,在学校组织下我们参观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接受了一次历史文化的教育和洗礼。 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气势磅礴,造型优美。一楼中间大厅央有新疆的地形全貌图,是初来者对新疆的地理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因此地形全貌图周围挤了不少游客。新疆博物馆分为新疆古尸展厅、新疆历史文物展厅和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展厅,收藏了新疆地区已清理和发掘的上万余件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记录了曾经存在于这片神秘土地上的点滴历史,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展出的文物有完好的陶器,精美的玉器,栩栩如生的泥俑,色泽艳丽的织物,举世罕见的简牍,种类繁多的石器,铜器,铁器,以及1000多件辅助展品,充分反映了新疆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时期的进程。二是“新疆民族民俗陈列”。通过居住在新疆的12个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生产工具,服饰,生活及文化用品等,形象地表现了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民风。三是“新疆古尸陈列”。陈列的古尸达21具,展出有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距今4000年的“楼兰美女”、具有欧罗巴人特征的距今3200年的哈密的女尸,身材高大、体形健美的且末男尸,身着艳丽服饰的且末女尸,举世罕见的且末婴尸;2500年前的苏贝希干尸的及唐高昌左卫将军张雄干尸等。同时还对新疆具有代表性的古墓葬进行了复原展出。四是“新疆革命文物史料展览”。展示了为新疆和平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程度,最能通过当地的博物馆体现出来。一座建筑别致、馆藏丰富的博物馆,也最能表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

如果,博物馆的陈列与群众的期待相脱节,不能全面地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精髓,就得不到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新疆自古是多民族的家园,古丝绸路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世界古文明交汇的秘密。新疆是全国八大文物大省之一,数千年蕴藏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其它省区无法相比的。 如今,老一代人把建设新疆的重任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怎么才无愧于新疆人的称呼?我们唯有了解新疆历史,继承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担当重任,把老一代人开创的屯垦戍边事业发扬广大,为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园而努力上进,为建设和保卫边疆而勤勉工作,为开发建设祖国的西北边塞而贡献我们的青春,更要让新疆的明天,为我们的成就而自豪。

短暂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们每位同学都受益匪浅。历史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更激励着今天的我们不断奋进,继承先人的勤劳与勇敢,共创今日美好篇章。

李雪彤

2012年4月3日

篇四:参观连云港市博物馆有感

参观连云港市博物馆有感

——蔺瑞娟(新闻141班 2014122217) 这个周末,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们一同去参观了连云港市博物馆。我一直都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浓缩,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所以,如果我去旅行,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博物馆是我的必到之地。

说实话,连云港市博物馆的规模不大,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算上地下“水晶宫”,上下也就三层。现馆藏文物一万余件,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简牍等见长。连云港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史前的粗犷、商周的庄严、汉唐的繁华、明清的精绝,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馆内现有陈列有《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展》、《千古之谜--凌惠平》、《西游记文化艺术展》、《情系雷锋车--江苏省新浦汽车总站先进事迹陈列》等多个展馆。各展览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地方特点鲜明。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千古之谜--凌惠平》。

走近馆口,就可以清晰的看见关于女尸“凌惠平”出土的介绍,馆内的电视也在不断播放中出土的过程。从中可以知道,古墓惊现于2002年7月7日,连云港市区西南城郊约7公里的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基建工地上,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令人震惊不是出土的80余件文物。而是那具保存基本完好的汉代女性湿尸。她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女尸、湖北荆州男尸之后发现的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型古尸。据说刚出土时尸身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随古尸出土的龟钮铜印,印文清晰地表明墓主人为"凌氏惠平"。

我只能通过想象来还原她出土时的样子,因为现在的她所能呈现在给人的样子只是一具黑色的枯槁。我看着有很多人在她的身旁走过,惊叹,拍照,发说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不禁想问有多少人这样做过?

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以文物为载体,延续至今。“在涌动的历史长河中,‘凌惠平’不朽不腐,来到今天,带给我们太多的千古之谜,至今无法破解。”对,她带给我们的只是“不朽不腐”的迷。我不禁为馆中躺着的人儿感到悲哀,试想谁愿意以这样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呢?于是赋诗一首,以表慰籍。《千年女尸》沉睡千年/是谁将你从遥远的梦境惊醒/历史的波光/照一脸迷茫/还没有

来得及多看一眼就化作一架枯槁/

你那乌黑的发/星辰般的眼/微红的唇/淡了/模糊了/消散了/剩下的只有丑/可笑的是/世人才不会在乎你的面貌/在乎的/只是你穿越千年的身份/静躺在玻璃馆里的你/是否会想起/年轻时的模样?

随后我参观了《西游记文化艺术展》。。连云港是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地,《西游记》中美猴王的老家就是连云港的花果山,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地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说起《西游记》,我想打击都不陌生。那可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呀。当初也是想着淮海工学院坐落在花果山“脚下”,国家4A级景区而报考了这所大学的,想来当时还真是有点冲动。

"西游记文化"陈列是全面展示西游记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精品陈列。有《西游记》古籍版本、《西游记》现代版本、《西游记》连环画、《西游记》邮票、《西游记》宣传画,工艺品及其它相关展品等。

馆内详细阐述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与连云港、名著《西游记》与连云港千丝万缕的关系,《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花果山原型一一被呈现在观众眼前,故事情节的验证,地点人物的吻合,严谨的学术论证……诸多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连云港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西游记文化源自连云港。

无论如何,《西游记》都曾经带给我们一个“西游梦”,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生活,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如果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没有《西游记》当然你也就不会有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了,我们也不会记得那个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在图书馆的二楼,有一个特殊的展馆——《彦涵美术作品展》。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为一个人办的展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眷眷深情。

彦涵是连云港籍当代著名版画艺术家,是中国当代在新兴木刻艺术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著名版画家之一。他是一个有全面修养、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的水墨画、书法、文学插图、速写以及他的美学理论,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总是站在浪头险滩中成为保守势力的叛逆者,在花甲之年,呈现了个人艺术的复兴之势。写实的、抽象的、半抽象的彩墨画,引领我们进入他那极其自由奔放

的绘画世界,具有极强的运动感、形式感与力的美感,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现代审美意识和抽象的表现性。

彦涵作品在风格上有的含蓄深沉,有的优美恬静,有的豪放强烈,有的清新淡雅,有的夸张变形,有的抽象新奇;在刀法上,有的长于线刻,有的追求块面,有的富有金石韵味,有的则用平刀碎刻,既十分注重材质本体的特点,又强烈地提升了插图的艺术品位,使插图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虽然负有盛名,但心中却充满着“故乡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为家乡做贡献,先后将其艺术作品300余幅捐赠于连云港市博物馆,也正是由于这些捐赠,才有了《彦涵美术馆》。

我虽然是一个不懂版画,但我却是一个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的人。从他的作品中我能感受他所追求的自由,运动以及力量的美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或含蓄深沉,优美恬静,或豪放强烈,清新淡雅,又或夸张变形,但是“真诚”却是他不变的追求。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保持真诚的心,唯有真诚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获得真诚的回应,不论人与物。

“雷锋车”可以说是连云港市的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特色项目了。在广大连云港市市民的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当地百姓的骄傲。500多名“雷锋车”手凭着49年坚持不懈,赢得了12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收到了10万多封群众来信。我也曾听老师讲关于“雷锋车”事情。《情系雷锋车--江苏省新浦汽车总站先进事迹陈列》馆,用一张张照片,一面面锦旗向我们讲述着关于“雷锋车”的人和事。

“雷锋车”给人的感动是它“平凡中坚守出的不平凡”可以说“雷锋车”组最大的动力来自雷锋精神的感召,最打动人心的是车手们的真情付出,最难得的是近半个世纪始终如一的坚守,最可贵的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雷锋车”与时代同行,雷锋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并将焕发出更持久的魅力。

做一次“雷锋车”手容易,难的是如一的坚守!“不容易、不简单、不难学”,这是连云港市民对“雷锋车”事迹简单而准确的概括。半个世纪的坚守,“雷锋车”组的车手们在平凡中铸就了不平凡。

在这个急功近利,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雷锋车"组体现出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无意识春天里的一抹新绿,是时代呼唤和弘扬的伟大精神!

在华联市中心广场,就有一座“雷锋车”城市雕塑。我想一个城市的名片从来都不是它那些耸立的高楼大厦,一个真真让人留恋,让人感动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雷锋车”组就是连云港市最好的的城市名片!

博物馆的最下层是一个随机展馆,刚来连云港的时候我就听说东海水晶很有名。在我的印象中水晶都是晶莹剔透的,然而,在哪里我看到了各种颜色水晶,像粉水晶,紫水晶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水晶棺就是用连云港市东海县发现的一块巨大的天然水晶做成的。

我在文章的开头就说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浓缩,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一次参观,我们所了解的只是这座城市的冰山一角。然而,它却像一扇窗户,吸引着我们。走进它,我们便能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丰富的,我们可以在这里完成灵魂的穿越。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留下一些时间,停下脚步,反思自己,而不应该一味地向前走而忘记了历史。”

篇五:和谐建筑之我见——论简牍博物馆设计

和谐建筑之我见——论简牍博物馆设计 作者:王茂慧 杨霞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0期

[摘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也体现着一种历史继承性。本文通过对简牍博物馆的特征、造型、空间的分析,来阐述设计思想的变化与历史环境、时代特征是分不开的,而且“度”的掌握要合适,总结出只有掌握好“度”,才能创造出更好、更和谐的建筑。

[关键词]和谐 继承 天人合一 简牍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06-01

一、特征

(一)天人合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人能够认识自然来利用自然,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也同样适用于建筑创造之中吗?建筑融入在周围环境中,正是遵循了天人合一这一建筑宗旨。简牍博物馆是一个现代建筑,但又充分遵循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尤其是在与环境相适应这方面体现尤为突出。从这个角度来继承也是一种方式。这个现代的建筑,并不是从形式上继承,而是从空间、表现手法和细节上进行继承,这样的建筑看上去更好,更干净。如今,时代在变化,城市环境在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化,建筑设计自然要适应这种变化着的环境,但是理念不会变,天人合一这是永远的宗旨。

(二)秩序

一个好的建筑,如果建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它的生命势必将停止,所以说建筑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建筑本身,还需要考虑外部的公共空间,需要考虑建筑以外的东西,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从长沙的历史,从天心阁的历史来看,这个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和天心阁的关系,天心阁是主要的,简牍博物馆是次要的,不能破坏这种秩序。因此这样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不能太张扬,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及周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有主次之分,有秩序可循。没有秩序,哪有和谐可言。

简牍博物馆的和谐设计思想与奥运建筑的水立方同出一辙。首先,从水立方与环境的关系来讲,尤其与鸟巢的关系是和谐,两者各处中轴线,一边一圆一方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的。第二是从体量配置上它是比较得体的,因为鸟巢毕竟是一个主馆,而游泳馆居于次要地位,所以体量上进行了适当的控制。第三,这个建筑本身独具创意,它的外形很新颖很精致,

尤其是夜景的变化更是漂亮极致。第四,建筑与结构的配合恰到好处,其功能与建筑的外形也是非常得体,内景与外景几乎一致。

二、造型

斯蒂芬?霍尔认为,水是现象的还原,是一种现象镜,具有可以反射和折射时空的功能,水在空间中既是要素也是线索,同时水赋予空间以生命力和情感。

太空金属光泽般的建筑表面,具有立体感的建筑,而进入其中才发现,这是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长沙简牍博物馆现代化的外形。

三、空间

简牍博物馆所表现的是大自然的全部节奏与和谐,走进庭院当中,就像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人必须置身其中,在视点的不断转换中,才能欣赏到它的全貌,领略到它的时空内涵,品味各种线的网络交织,体察各种线之间的虚实疏密,情随景迁,步移景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空间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人们生活在高楼大厦和水泥不锈钢林立的都市中,越来越感到生活的压力无处释放,向往自然的心绪更加强烈,选用没有污染的天然装饰材料成为空间设计的主流,回归自然成为人们的心声。展厅内墙壁上残缺的瓦砾是一亮点,既突显博物馆建造的主题,又符合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这样的装饰,就地取材,不仅造价低,同时也利于反映地方特点和地域文化,不落俗套,又有新意,并且体现出一种纯真、自然的风格。

四、结语

通过对简牍博物馆的初探性分析,建筑设计应注重整体,应讲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而不应追求所谓的“个性”,特立独行,影响了整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位焉的目的。建筑设计中还应该注重自身的特点,而不应该只追求整体而失去自身建筑设计中还应该注意建筑的时代性,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变化,人的思想更是在变化,建筑的设计当然也在变化。掌握好“度”,才能创造出更好、更和谐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吕芬,魏春雨.中外建筑,2009年第7期.

[2]欧石.民主,2009年,第10期.

[3]陈玲.科学之友(B版),2008年,第8期.

[4]李帮玲.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范海龙,宋永利.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11期.

[6]刘芳,苗圃.建筑空间设计,2001年.

[7]钱正坤.中国建筑艺术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4版.

[8]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

[9]郭沫勤,张二虎,孙若风主编.中国新时期优秀文化设施图典(下),2004.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