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济钢搬迁最新消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4:01 小学作文
济钢搬迁最新消息小学作文

篇一:钢企搬迁难度或比肩“西天取经”

钢企搬迁难度或比肩“西天取经”

2008年3月,山东省为推动全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了山钢集团,济钢与莱钢成为山钢集团的主要成员。相比于一些配套产业的搬迁,济钢整体搬迁面临巨大难题。上述济钢人士向记者表示,最近几年整个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新钢厂要想实现盈利,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推动济钢搬迁,关键要看机遇,目前钢铁行业下行、济南空气质量跌入低谷都是搬迁 的良好机遇。早在8月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相关负责人就指出,济钢目前的产品价格与1994年相比,只有当时的66%,甚至比白菜价还要低。行 业虽不景气,但作为一个10年前钢产量即突破1000万吨的钢厂,济钢对济南的空气污染却有相当的影响。

济钢相关负责人曾向当地媒体称:从草拟计划、选址、论证到最终建设直至投产,一般至少需要5年,前后花费预计至少需要500亿元。

济钢的厂址虽在济南市,但作山东省国资委下属,搬迁必须经山东省方面 同意。《济南时报》11月28日消息显示,不久前,济南市委、市政府已向山东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关于加快推进济钢搬迁的请示。对此,王文涛在上述会议中表 示,目前山东省委、省政府都明确表态,要推动这一工作,将要采取行动支持济南。

在环保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济钢等污染型企业的搬迁也是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济钢搬迁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之际,中轧厂的停产搬迁工作,或许已经宣示着济钢主厂区的搬迁已经逐步展开。

对此济钢可以借鉴石钢的前例。石家庄钢铁确定2017年底完成搬迁,迁至石家庄市区以西70公里,对于石钢搬迁所需资金,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此前曾表示,石钢搬迁大概需要300亿元。

对于这笔庞大的资金,石家庄市市长王亮在石钢搬迁签约仪式上表示,石钢搬迁意义重大,政府在政 策上给予石钢最大的优惠,土地出让的所有收益,除了国家收取的以外,全部用于石钢的搬迁工作。石钢还与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银行将为石 钢的搬迁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此外,石钢搬迁后原厂所在地通过土地置换,也可以为搬迁省去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每个钢厂的搬迁工作经验都并非可以全盘照搬的。在钢铁行业的下行周期,建设新厂区的资金如何筹集,对济钢的搬迁以及山钢集团产能的重新布局,都是一个巨大考验。虽然能够通过处置老厂区土地等方式筹集资金,但企业与政府之间如何分配,却是另一个未定的问题。[本文来源:中钢网]

篇二:济南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正式提上日程

济南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正式提上日程。记者16日从省发改委等部门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我市东部老工业区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

据济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范围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东到东绕城高速,西到规划一路(开源路西),南到世纪大道,北到规划二路和规划三路,涉及山东钢铁济钢集团、中石化济南分公司(俗称“济炼”)、盛源化肥、蓝星石油、球墨铸铁等数十家大中型工业企业。

据上述人士介绍,济南市有关部门早在今年初就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此次济南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城市名单,背景即为该实施方案获批。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市环保局局长高立文近日在泉城环保世纪行启动会上表示,将配合市发改委加快实施方案的落实进度,力争东部工业区现有的钢铁、石化、化肥等重点排污企业有序搬迁改造。

省发改委表示,济南市计划通过实施工业企业调整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等,力争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城区,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带动东部新区和滨河新区发展的新引擎。

此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从投资、财政、融资、土地等方面支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下一步,济南市发改委将积极争取中央和山东省支持,稳步推进区内企业有序搬迁改造。 将来必须搬,具体实施规划得省里定

“无论是实施方案还是搬迁改造通知,都只是一个大体规划,至于这些企业何时搬、怎么搬、往哪搬等问题,还要等省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出台政策,企业外迁地点正在调研中,一切都未确定。”16日,济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老工业区内钢铁、石化企业搬迁改造是一个复杂工程,难度很大,尤其是涉及高额搬迁费用和职工安置等因素,涉事企业不想搬迁也是可以理解的。

该人士透露,济南市之所以将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上报国家发改委,也是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先纳入国家统一规划,下一步再慢慢做企业工作,一起设计最优解决方案,搬迁这一最终目标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他举例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在不增加总量规模的前提下,推动济南钢铁产能向莱芜转移。此次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搬迁方案设计也是基于该规划设计的,与省里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济钢】搬迁非易事,今年20亿治污

“企业暂时没有搬迁计划,如果能够解决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企业完全可以留在城市、融入城市,与城市友好共生,和谐共赢。”济钢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地方政府,济钢搬迁都非易事。从草拟计划、选址、论证到最终建设直至投产,一般至少需要5年,前后花费预计至少需要

500亿元。最近几年整个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新钢厂要想实现盈利,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从目前全国已经搬迁的钢厂来看,赚钱似乎仍是一种奢望。 该人士介绍,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要求,到2015年,济钢年生产规模要压缩到560万吨,目前济钢的年生产规模已降至600万吨左右,已基本实现了淘汰过剩钢铁产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济钢提出“主业能生存,辅业快发展”的目标,钢铁主业通过提升优化炼钢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盈利能力和环保水平,实现与城市和谐共生。“指望钢厂搬离都市解决污染难题,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该人士认为,钢企搬迁,不管从内陆到沿海,还是从大城市到小城市或农村,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如果认定钢企的污染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那么搬到哪里去都是污染。“济钢以前每年钢产量在1000多万吨时,济南雾霾天数反而比现在少,如今降了产能,雾霾却更严重了,责任显然不在钢企一家。”

他介绍,济钢拟打造“都市型钢厂”,今年拟投入近20多亿元实施155个污染治理项目,目标是每生产一吨钢所排放二氧化硫控制在60克左右,争取明年达到欧洲排放标准,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济炼】无搬迁计划,投70个亿打造“城市型炼厂”

“我们从未考虑过搬迁,企业不会给城市环保拖后腿。”中石化济南分公司(俗称“济炼”)相关负责人表示,济炼的发展定位是就地发展,按照打造“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城市型炼厂的方案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济炼一定能与济南东部共存。“实践表明,炼油工艺的不断升级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的可控、污染的可防,实现与周边社区和谐共处、发展共赢,同时避免了天价的搬迁费用,可谓一举多得。”该人士透露,中国石化目前已正式确定济南炼化和广州石化作为打造“城市型炼厂”的先期两家试点企业。所谓城市型炼厂,是西欧、日韩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探索,济炼近几年计划投入70亿元,主要集中在清洁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密闭式装置设备的升级改造上,力争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护做到最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济炼已投资6.5亿元启动“蓝天碧水”专项行动,重点建设投用两套催化烟气脱硫装置、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场、增设实时现场监测设施等,努力达到济南市环保指标要求。

济南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范围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涉及济钢、济炼、盛源化肥、蓝星石油、球墨铸铁等数十家大中型工业企业。

相关链接

首钢搬迁堪称史无前例

安置分流职工6.47万国家总投资677亿

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搬迁的载体。首钢搬迁整体工程,国家计划总投资达到677亿元。

首钢老厂区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前身是1919年开始建设的石景山钢铁厂。随着首都城区变大,区域条件和环保压力限制了“钢铁巨人”的进一步长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家没有批复发展规划,首钢多年来不能在北京地区扩大规模,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1994年,首钢搬迁到曹妃甸的话题便小范围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2005年6月,首钢炼铁厂5号高炉停产,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1月13日,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这座有90年历史的钢城退役。至此,首钢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从最高时的近9000万吨剧减至零,从根本上消除了对大气的污染。

而有“十里钢城”美誉的面积为8.56平方公里的石景山首钢工业区,则被定位为“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最终将形成每年1000亿元以上产值。

篇三:沙钢集团与济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沙钢集团与济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4日,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济钢国际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管理提升,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产业升级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优势技术,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此次双方合作能较好的形成优势互补,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国际船舶网)

渤海装备研制高钢级大口径焊管成功

6月5日上午,渤海装备公司圆满完成西气东输超大输量X80钢级直径1422毫米钢管的试制和检验。一系列数据表明,渤海装备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X80钢级直径1422毫米直缝埋弧焊管制造技术,具备了生产X80钢级直径1422毫米直缝埋弧焊管的能力。

(中国石油报)

国家发改委:钢铁业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67.8% 6月初,国家发改委通报称,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3.3亿元,同比下降67.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70.3亿元,增长1.2%;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由2011年同期净盈利349.9亿元转为净亏损4.9亿元。

(云南信息报)

宝钢首创一项炼钢废弃物循环利用方法

宝钢开创了将原作填埋处理的工业垃圾——白云石泥饼加工成可用资材的有效方法,并在炼钢转炉生产中成功替代护炉料。这在行业内尚无先例,不仅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也节约了工业垃圾处置费用。5月末,该项创举在宝钢股份直属厂部全面推广应用。

(宝钢新闻中心)

标普:预计今年中国钢铁需求增6%之内

6月7日,标普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产能过剩、较高的市场分散度以及需求放缓可能将令中国钢铁价格继续疲弱,甚至可能进一步走低。

标普预计中国2012年钢铁需求量将增长4%-6%。而2007至2011年间钢铁需求量年平均增长10.7%。

(财经网)

河北钢铁集团“LT”干法除尘净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河北钢铁集团邯钢新区260吨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系统,采用“LT”干法除尘净化技术,净化后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达到140立方米以上,含尘浓度在10毫克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低碳发展、打造“绿色邯钢”提供了良好保障。

(河北新闻网)

鞍钢集团再启矿产注入 攀钢钒钛或定增现金收购 6月2日,攀钢钢钒收到实际控制人鞍钢集团通知,其正在谋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事项。6月4日,鞍钢集团公司通知,依据此前关于避免与公司进行同业竞争、5年内注入相关矿山资产的承诺,鞍钢集团提议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现金方式,收购鞍钢集团公司持有的、已基本具备注入上市公司条件的部分矿山资产。目前,鞍钢集团正就相关事项进行认真研究和履行必要程序,并与公司协商相关具体方案。

(上海证券报)

审计署:宝钢、鞍钢、武钢三大钢企违规新增产能 中国审计署1日发布的审计公告显示,宝钢、鞍钢及武钢这三家行业排名靠前的钢铁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新增产能问题。

审计公告披露,2006年至2010年,宝钢集团所属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未经核准或超出核准规模,违规新增炼铁产能442万吨、炼钢产能666万吨;所属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及时淘汰落后炼铁、炼钢产能各80万吨以及窑径小于2.2米的水泥立窑生产线。

2005年至2010年,武钢集团及部分所属单位违规扩大炼铁产能776.70万吨、炼钢产能938万吨、轧钢产能910

万吨,未按照发展改革委批覆要求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16万吨、炼钢产能530万吨。

2007年,鞍山集团未按规定报经发展改革委批准,自行新增产能150万吨,截至2010年底超计划投资81.24亿元人民币;所属鞍钢集团朝阳鞍凌钢铁有限公司未报经主管部门审批,自行将H型钢项目调整为热轧带钢项目,截至2011年8月底超计划投资20.37亿元。

(中国钢铁新闻网)

重庆钢铁推百亿重组方案今复牌

停牌三个月之久的重庆钢铁(601005)30日公布了重组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购买其在重庆市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建的钢铁生产相关资产及配套公辅设施,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约2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股票5月30日起恢复交易。

(中国钢铁新闻网)

钢铁领跑重大项目审批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子网站公布了通过核准的三个钢铁项目。

其中,河北省唐山迁安市的首钢搬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炼铁、炼钢、轧钢及公辅配套设施,项目形成780万

吨铁、800万吨钢、637万吨热轧板材、120万吨冷轧板材的生产规模。

总投资为639.9亿元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总投资为696.8亿元的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也同时公布获批。前者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后者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

(中国钢铁新闻网)

蒂森克虏伯拟出售美国及巴西钢铁工厂

德国《商报》16日报道,蒂森克虏伯集团总裁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拟于近期调整全球发展布局,考虑出售其位于美国、巴西的两家工厂。

(商务部)

河北钢铁在线交易平台获政府批准

近日,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河北省国资委组建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河北钢铁交易中心将委托给河北钢铁集团建设和运营。河北钢铁集团已经敲定杭州恒生电子公司作为该平台的开发方,开发商已经开始软件开发等工作。

这一在线平台有望在2012年年底前上线,届时河北省内的钢材经销商将有望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订货。

(燕赵都市报)

篇四:对城市钢厂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钢厂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钢厂建设面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节能减排与环保滞后、地方政府力推钢铁企业搬迁、城市居民更加关注环境等问题,重点分析城市钢厂建设滞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规划和投入不足、理念和管理差距等产生原因,提出转变观念,主动顺应生态文明发展大势;环境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打造成为都市的名片;加大投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全员行动,实现钢铁让城市更美好等推动城市钢厂建设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钢厂 搬迁 转型 节能环保

一、前言

城市钢厂是指坐落在城市中心或者附近的钢厂。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统计,全国70多家大中型钢厂,位于省会及直辖市的有20家,城市钢厂39家。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笼,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钢铁产业调整成为钢铁行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一件大事,划明确“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2014年,列入搬迁城市钢厂有青钢、重钢、杭钢、石钢、合钢等5家,传闻中将要实施调整的南钢、济钢,搬迁调整一下子成了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和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然而,钢铁企业是否有能力满足搬迁调整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搬迁后城市和企业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城市钢厂还有别的路可走,回答是肯定的,唐钢、太钢等城市钢厂成功转型升级案例给出答案。虽然规划中本身没有“一刀切”的意思,但是作为城市钢厂必须以低能耗、低污染、大循环的生产方式,谋求与城市和谐共生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钢厂建设面临问题

1、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钢厂对转型升级缺乏全面规划,难以有条不紊实现企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仍然在走依靠扩大规模摊薄固定成本的发展道路;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重引进、模仿,轻自主创新;城市钢厂与城市因为价值趋向、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矛盾日益扩大;企业转型的方向

有限、选择不多,区域内其他产业承载能力不足,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举措也存在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2、节能减排与环保滞后。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钢厂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占用了城市大量的煤炭、电力等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钢厂环保设施落后,粉尘、噪音、废气、废水等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与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存在差距,影响城市环境,去年20个发生雾霾的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铁企业,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悬在城市钢厂头上的一把利剑。

3、地方政府力推钢铁企业搬迁。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钢厂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出现偏差,传统的制造业已经逐渐淡出主流经济领域,而金融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对于这些城市而言,钢铁行业已经不再符合其城市发展定位和未来规划;一些地方政府希望用搬迁后留下的靠近市中心的土地来发展房地产行业,从中获取土地出让金和高额税收等;传统钢铁行业形象与生态城市发展不协调,政府监管日趋严格,实施严格环境执法。

4、城市居民更加关注环境。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大期盼,更加关注自己身体健康、更加关注自己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城市居民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主动参与到对环境监督之中,并对身边的污染说不,最特出的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钢厂已经被居民区包围,因污染引发矛盾越来越明显。

三、城市钢厂建设滞后原因分析

1、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学习西方经验,本身是为了避免走弯路,可是我们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污染是伴随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西方发达国家曾经也是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上走过来的,因此,一些城市钢厂对于污染有一种“心安理得”心态,认为哪个钢厂没有污染,要想彻底解决节能减排和环保问题谈何容易,节能减排和环保投入会消耗成本,在当前钢铁行业严峻形势下,钢厂已经是入不敷出,怎么可能在这些项目上投入,更何况生态环境只是个面子工程而言;地方政府对城市钢厂的污染能怎么办?钢厂企业性质是国企、甚至是央企,要我们搬迁作为地方政府你有能力做到?钢厂投资都在上百亿、并且有庞大职工队伍,在倡导和谐社会背景下,你地方政府能奈我何。

2、存在规划和投入不足。规划是企业走向成功重要一环,在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战略,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及调整规划等一系列关于钢铁行业未来政策,陆续出台,为我国钢铁企业指明发展方向,但是,一些城市钢厂没有准确把握时机,始终在观望、在思考,在是否需要建、何时建设封闭式封闭料仓、煤仓和皮带通廊?地方政府真的会严格执行新标准吗?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标准真的会威胁到生存?他们始终在与政府、未来进行博弈。一些城市钢厂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这不仅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落后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达到

1.5%的目标;资金不足难以有效支撑转型,企业经营效益差,贷款难、贷款

贵,难以为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存在理念和管理差距。做任何事,理念决定高度。一些城市钢厂发展理念始终停留在追求装备升级、规模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初级阶段,没有将绿色钢铁、环境经营等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造成这些城市钢厂从管理到投入、从观念到行动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企业不愿意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上下功夫,短视行为明显,企业一切活动始终围绕企业自身大生产;在管理上,没有强有力支撑绿色发展措施和手段,在生产和环保工作上,一手硬、一手软,绿色经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纳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城市钢厂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大。

四、城市钢厂建设对策与措施

1、转变观念,主动顺应生态文明发展大势。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明确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冶金建材行业的要求,钢铁工业要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品种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进展。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今年,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十分苛刻,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已经成为钢铁工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同时,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因此,认清当前形势,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快速行动起来,顺应生态文明发展大势,这是城市钢厂生存发展基础,也是一个以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必须做到的事情。在环境危机“倒逼”城市钢厂生存的问题上,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曾经说过,“对宝钢这样的央企,地方政府一定会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如果环保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让你搬迁,你就没有理由留下。”

2、环境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将环境作为经营战略的要素,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采购、开发、设计、制造、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将与环境问题相对应的战略逐渐具体化,减少在经营活动中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并力求使其最小化。它与企业环境管理区别在于一个是组织对环境问题所实施的管理运营,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战略的概念,另一个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因此,城市钢厂从企业环境管理提升到环境经营战略层面,是城市钢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009年8月,宝钢提出“环境经营”新体制,公司积极践行“环境经营”理念,专门策划了《环境经营工作推进方案》。2011年5月,宝钢在业内独家发布《绿色宣言》和《产品环境声明》,成为宝钢环境经营战略的行动纲领。并且建立了环境经营组织体系,以项目推进为载体,与生

产经营紧密结合,使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环境经营项目成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力支撑。

3、绿色发展,打造成为都市的名片。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传统的钢铁行业与城市发展定位出现较大矛盾,生态文明建设让城市环保压力加剧,处理问题矛头直指高排放钢铁等行业,“搬迁”成为处理城市钢厂的手段,其实不然,钢铁生产并不能与环境污染直接划等号,一方面没有钢铁企业也并不意味着城市的污染程度绝对会降低。以北京为例,被视为严重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先后搬离了北京,但在此之后,北京的空气质量非但没有好转,雾霾反而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城市钢铁企业并未加重城市的污染程度,以唐钢为例,唐钢却经过一系列环境改造成为了唐山市的“绿洲”。唐钢厂区内的绿化率达到50%以上,厂区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这些数据均好于唐山市区的整体水平。可见,城市钢厂只要经过一系列环保改造和厂区治理之后,钢铁企业不仅没有成为拖后腿的污点,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亮点和名片,完全能够实现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在生存倒逼梅钢发展的今天,梅钢以绿色形象融入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整治厂容绿化环境,控制废水排放和固废处置,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切实增强环境保护综合水平,全面防范环境风险,一方面使公司成为“清洁式、绿色型、生态化”的工业典型,真正与城市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使公司能为南京这个传统重工业城市在转型升级中积累经验、提供样板。因此,走绿色发展道路,创建一个处处是景观、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教育基地,成为城市亮点与名片是城市钢厂建设有效途径。

篇五: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03-20 21:21:00 来源: 新华网 跟帖 0 条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

划,作为钢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混乱。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抓住机遇,制定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着力解决钢铁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保关键品种,保市场稳定,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又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要求,结合淘汰落后、企业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3.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

4.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通过体制创新,努力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财税利益分配、资产划拨、债务核定和处置等体制性障碍,为推动钢铁企业集团化发展和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

5.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坚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优化直接出口,扩大间接出口,在努力加强地质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内铁矿资源的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规划目标。

力争在2009年遏制钢铁产业下滑势头,保持总体稳定。到2011年,钢铁产业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济钢搬迁最新消息),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总量恢复到合理水平。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表观消费量维持在4.3亿吨左右,同比下降5%。到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表观消费量4.5亿吨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的水平。

2.淘汰落后产能有新突破。按期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力争三年内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3.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污染明显减少。

4.技术进步得到较大提升。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60%以上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产品生产实现自主化,关键钢材品种自给率达到90%以上,400MPa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使用比例达到60%以上。

5.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一般装备基本实现本地化、自主化,大型装备本地化率92%以上。力争在关键工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6.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8千克,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改善出口环境。

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措施,稳定建筑用钢市场,保障重点工程用钢。通过调整和振兴相关产业,努力稳定和扩大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建设、新农村建设、地震灾后重建和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用钢需求。建筑用钢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

改善钢铁产品进出口环境,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鼓励钢材间接出口。组织协会和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争取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二)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

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

(三)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以及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五)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六)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七)保持进口铁矿石资源稳定,整顿市场秩序。

行业协(商)会通过行业协调,加强自律,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探索、推行代理制。抓住当前市场全面疲软时机,协调国内用户与铁矿石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进口矿定价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发挥流通环节对稳定钢材市场的调节功能。

(八)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产业安全。

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合理配置与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增加资源储备。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开展铁矿勘探开发,适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河北司家营、山西袁家村等大型铁矿资源开发,提高国产铁矿石自给率;支持邯钢中关、唐钢石人沟、通钢塔东、武钢恩施等现有矿山的深部开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四川攀西、河北承德地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开发安徽霍丘地区和山东苍山等地区的铁矿资源。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运输优势,尽可能利用国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

四、政策措施

(一) 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

继续坚持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政策导向下,认真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措施,适时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足额退税。

(二)实施公平贸易政策。

研究国产钢材和进口钢材公平税负政策,制订具体措施,为国内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

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形式支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不包括节能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推动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加大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引导钢铁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

(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