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如水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24:37 作文素材
篇一:。生命如水读后感
浅谈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读后感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周弘先生在书里解读的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赏识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对自己所进行的教育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财富如水读后感)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然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进行的教育,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反思自己曾经的教育真的是喜忧参半。曾几何时,自己也曾大声呵斥学生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严师出高徒。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对赏识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努力地实践者。在与学生们相处的每一天里,我都看到了他们的进步,今天的学生内务收拾的比昨天的整齐了,今天的课堂参与讨论的比昨天多了,今天的教室卫生比昨天更干净了,今天的课间操跑的比以前更整齐了,好像孩子们天天都在不断地给我惊喜,我把自己的喜悦与孩子们一同分享,孩子们看起来和我一样地开心。看得出来,孩子们内心更希望我是一个好“小孩”。周老师说的好,每个人都需要赏识,更何况是孩子呢?我想我们班级的孩子是需要赏识的。
天下父母都曾是教育大师,都曾经让孩子接受过像追蝴蝶般流连忘返的教育。那就是 “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教育。”那时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从无条件的爱开始,而且是从爱孩子的缺点开始。这也正是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的赏识教育。曾经多少次听到老师、父母
会对孩子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对这句话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只有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让他们真正赢在终点上。”这也就是我们在教育中最需要的“花苞心态。”
下面谈一谈我对赏识教育的六点感受:
(1)尊重 。尊重学生才能跟学生建立关系,关系重于教育。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真正做他自己。只有一个人真正做他自己的时候,才会有理想,有追求。欲望是动力之源,负面的欲望也会产生正面的动力,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让学生有悄悄改变的机会。
(2)信任 。只有相信学生行,他才会有担当。相信学生是个好学生,学生就会朝着好学生的方向发展,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驱动力。
(3)理解 。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教育是两个过程,打开心门,传授知识。只有打开学生的心门,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会有好的教育。
(4)包容。 学生不犯错好不好?不好!犯错是学生的权力,在学校里不犯错,在社会上犯错成本多高啊!只要学生不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情,一些小错都是可以接受的。
(5)激励。学习本身有原生态的快乐,为你的学生感到骄傲!当你为学生骄傲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当我们一直觉得学生了不起、
的时候,学生就真的了不起了!外在的激励会给学生带来内在的自信,当学生感觉很不错的时候,他才会成长!
(6)提醒。没有提醒的包容就是纵容!学生犯错的时候,要适时提醒学生,要先赏识后教育,要对事不对人,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原则!
当然,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中性的,只有赋予了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再者,作为一位母亲,我可以深深体会到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学校,也就等于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作为老师的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他们。 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瞧不起我的学生,我都要饱含热泪地欣赏他、鼓励他、支持他、赞美他。任何成功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最后,我会和班级的老师们共同培养班级中69个孩子,努力地试着让他们也能享受着像追蝴蝶般流连忘返的教育。
是的,万物之灵的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呢!
篇二:《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受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历史如镜,兴替之后总会留下痕迹,顺着那些斑斑点点,我们去追寻那个时代的记忆,并憧憬着今天的真理。——题记
如果将历史比作一幅画,那经济可以看作是描绘这幅画卷最神奇的画笔,它沾着资本、土地和劳动等不同的颜料,渗透到画卷的每一个角落,让历史的每一处都精彩纷呈。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些执着的人们,他们以逻辑为舟,热情为桨,不断地探求这幅画卷的秘密,发出时代最智慧的声音,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凯恩斯等等。他们仿佛都能从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找到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他们起着各种有意思的名字。“财富”、“看不见的手”、“资本”和“经济增长曲线”等等,而我们这篇文章要讲的是一个叫做托马斯?皮凯蒂的经济学家,他从这些孩子中领养了一个叫做“资本”的家伙,细心地观察着他几百年来的成长,耐心的感悟着它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谨慎的思考着如何从他那里获得让世界更加幸福的力量。他为它在新时代写了一本传记,名为《21世纪资本论》,许多的经济学家对其大加赞扬,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连续发表评论,称其为“最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使用丰富详实的数据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事实,并提出收入差距会继续增大。显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具有本质差异,然而,本书在给资本主义寻找药方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思考,原因很简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当前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其次,本书的理论分析对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对于发达国家面临经济问题的思考有益于我们规避未来经济中可能会遇到困境。
19世纪以来,马尔萨斯、李嘉图和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他们都对贫富分化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给与了充分关注,直到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不平等的程度会随着经济增长自动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证方面,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30年里也的确出现了不公平程度下降的现象,似乎事实已经给该理论提供了支撑,这个观点似乎也让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过程中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学术界对于财富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似乎以“经济增长会自动解决分配问题”的观点为定论,对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逐渐沦为枝节。 然而,托马斯?皮凯蒂认为之前的理论支撑只是一段时期的特例,收入分配差距的状况好转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加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出现了大规模的再分配调整。依靠数据工具,皮凯蒂分析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典型国家收入与分配的变动趋势,他指出收入不平等并非倒 u 形曲线,而是 u 形曲线。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21 世纪将回到 19 世纪状态: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战争。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极为缓慢的,平均增速仅仅为2‰,与之相伴的是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皮凯蒂以资本(存量)/国民收入(流量)为指标,发现历史上存量资本普遍是当年国民收入的6-7倍,而社会上1%的人占据了存量资本的绝大部分。在人类历史上这种资本的高度集中只有一次例外,1930-1950年,这段时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资本重新分配;两次工业革命导致
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同时国家职能扩张,使得20世纪中期资本分配集中趋缓。但是到了20世纪末,资本再次有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趋势。那么,资本高度集中的根源是什么?这个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说,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发言权,我们必须意识到,数据如水,分析若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拥有详实的数据只是向真理的灯塔迈进的必要条件,数据和正确的分析思路与方法的结合,才是通往真理制高点的充分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大规模详实的数据为作者提出关于收入差距理论提供了可靠的现实支撑,然而,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洞察这种机理不仅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导向作用,更是我们解决和规避问题的有效手段。作者为了找出只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因,进行了三个层次问题的分析。
首先,资本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缘由是什么?为分析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两个资本主义定律,资本主义第一定律: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α=r*β,(α是资本创造收入的比重,r是资本收益率,β是资本/国民收入);资本主义第二定律:β=s/g,(s是储蓄率,g是经济增长率)。推导如下:第一,资本收益率始终大于经济增长率,r>g。这确实挑战了传统观点“资本收益率是实体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作者认为,如果资本收益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持有人倾向于及时消费而不是投资,消费的增长继而刺激产业对资本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刺激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即r>g。第二,资本收入比β=s/g(储蓄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历史上一直呈现极低的增长,3%-5%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新兴国家一旦赶超发达国家后,也会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而老龄化的社会将激发储蓄率的提高,由此导致资本收入比β的提高。第三,由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的收益率增长远远高于工资收入的增长,这会进一步提高资本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 这从更本上否定了依靠劳动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性!
其次,资本收入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根源是什么?以上分析了导致资本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超高比重的原因,为了分析导致资本收入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的根源,作者又提出收益率不平等的概念。第一,更高的资本能够占有更多资源,比如聘用高质量的投资机构;第二,大资本抗风险能力强,在风险中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使得大资本对小资本进行排挤、兼并和取代;第三,当前各国税收体系对于大资本更有利:资本利得的税率远远小于实体经济税率;富人的边际税率小于中产阶级承担的税率。
最后,资本集中到被少数人手中的事实能否有所改善?作者指出,基于以上原因,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现行的继承体系,使得资本代代传续,持续的高收益使得继承人成为超级“食利者”。 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美国出现超级经理人,他们的劳动收入毫无理性的远远高于普通劳动收入。超级经理人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教育、技术扩散带来的收入平等。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有一种强大的机制在交替性推动收入与财富趋同分化,而这力量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趋同的力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扩散,而分化要在于 r>g,即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如此看来,现实条件告诉我们分化的力量要远远大于趋同的力量。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解决资本高度集中的根本途径:推行累进制的资本利得税。作者回顾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详尽分析了资本无限积累和自我增值的内在特性,指出,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在低增长的新常态社会,资本必然高度集中在垄断财阀手中。解决之道就是利用政治强制
力量,推行累进制的资本利得税,对极少数垄断财阀征收合理税金,促进教育、医疗、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作者的理由是市场力量必然导致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导致“食利”,长期以往损害经济活力、阻碍创新。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的途径主要是以上分析的利用通胀再分配和税收。通胀很难控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是国家应有责任。考虑到欧洲大陆发达国家每年投资于教育的金钱仅仅占国民收入的1%,对垄断财阀、超级富豪7-8倍国民收入的存量资本征税,将有效推动各项公共事业进展。但征税的政策手段需要满足的条件过多,可谓困难重重!
许多人认为该书所描绘的许多现象在当今的中国有所印证,作者本人也在中国版的绪论中提出:“因为眼下在中国,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据估算约占30%-50%。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中国可能在21世纪初的现在最终找到了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良好妥协与平衡,实现真正的公私混合所有制经济,免于整个20世纪期间其他国家所经历的种种波折、朝令夕改和从众效应。”笔者认为,我们在分析《21世纪资本论》对于中国问题的启示时,应该把握的是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排除数据误差和对中国实际问题错误理解带来的错误观点。
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的唯一目的是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一些通向未来的钥匙,我只是将这些历史呈现给读者,但历史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路径,这些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实际用处还有待考证。
篇三:《家》的读后感
“我想有个家??”音律在跳动着,歌词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可到底什么才能称作“家”? “家,应该是蜘蛛网的中心,连结着千丝万缕的情,不管你走得多远,你的喜怒哀乐只要有一丝丝的脉动就会震动着蛛网的中心”这句话,把家比作蛛网的中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是我们遇到挫折后的避风港,家是安抚我们心灵伤口的创可贴,家是承载着我们喜怒哀乐的小船,当我们在黑暗中迷惘的时候,家是那一盏照亮我们前方的路的指明灯;当我们在寒冷中孤独的时候,家是那一张温暖我们的心的棉被;当我们在迷途中无助时,家是那一张指引我们回归正道的地图。家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家同时也意味着爱与责任。萨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它的产生正是由于作者夜深回家时,发现母亲还坐在沙发上等他归来,真情涌动于是写成了这经典之作。一个人无论你长多大,长多老了,在母亲的眼里你还是她的小孩。母亲家中等小孩的场景,每个人都经历过,感觉不一样,有的温馨,有的激动,有的心酸。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些爱也只有在“家”的存在前提下才会呈现出来。如果没有了家,哪会有厚重如山的父爱;如果没有了家,哪会有细腻如水的母爱;如果没有了家,哪会有触动人心的真爱。再如老舍在《我的母亲》里,就有心酸的叙述:“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左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一定要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的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如同冰一样冷,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跟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累遮住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段文字,诠释了母亲对儿女该尽的责任和儿女对母亲应尽的义务,劝诫我们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想起在家中孤独地等待着我们回去看望、回去陪伴的老父亲、老母亲。不要等到我们后悔的时候,才发现能补救的机会早已逝去。不要让这种欲哭无泪的心痛,一直痛楚心扉。如果没有了父母对子女的责任,那么,家也就么有了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义务,那么,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总之,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根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是某时某刻在某地方有了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到家。我们可以做和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心神合一”这种“神魂合一”的感觉尽可能地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篇四:读后感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精彩书摘
很多纯教育理论书籍常常难以亲近,但《给老师的信》不一样,非常美好,
非常善良。作者有着非凡的慈悲情怀,强调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在接受一种在道德上贫困的教育,没有平等,没有关心。所以,她用她的这本
书,提出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给我们一种专业精神。那就是我们必须将自己
想象成一个由一大群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的父母,然后问这样的问题:我想为
这些孩子做什么?我想为每一个孩子做什么?怀着这样的思考,投身于教育,为
培养所有孩子贡献力量。
好老师,好故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一些故事,需要将自己的童年
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需要借助故事建立个人和集体
是能拯救迷失的现代人的一条道路”,我相信;杨教授在书里说“如果在教学中,
一点故事都没有,那我们的学习一定很缓慢、很苍白。如果是一颗种子,那一定是很难发芽的”,我也相信。所以,我也将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让种子发芽。
我会记住,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作为一个读者,我原本单薄贫瘠的生命,因阅读而有了丰盈厚重的可能。作为一名教师,我有机会与一群处在最纯真、最美好年华的少年共享阅读的愉快,并目睹阅读如何融入他们的成长,滋养他们的青春,进而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
割的部分。为此,我感激并热爱自己的命运。
面对沙滩上游戏的男孩,裴利“心怀敬佩地坐着,以好奇心探索这些如梦似
幻系列演出的终极意义与目的”。天性驽钝的我,在阅读完她的几本著作后,当
然没有在“什么是教育、教育于我而言有何意义”的问题上有什么伟大的启示,但
孩子们的力量,像裴利那样,做个搜集孩子故事的人,想办法与他们相处,不沉
溺于自己教的本事。因为听说,喜欢教人是一种虚荣,教人很多东西,只不过是
迷人的阅读》读后感
姚玲凤
朱煜: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签约作者。著《讲台上下的启蒙》;主编出版《学科有效学法指导?《小学语文》;编写出版《古诗全脑学习法》《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参与编著出版《轻轻松松学作文》《新语文作文》《亲近作文》《小学生作文快速提高》等作文教学书籍十余册(套)。
另在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提出“启蒙语文”和“分段互动作文教学”等观点。
此书在代序中写道:教师,在读书中生存。著名教育家梁启超以为:最高的趣味是“学问之趣味”。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不将读书治学视为一种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正如孩子的游戏一般,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的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二是上瘾,把读书治学当作自己的本能。
三是深入的研究,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保你一定被书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四是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
梁启超的这番话,至今已逾90年,还是新鲜、活泼、有趣味的。
我们作为教书的人,要多读书,时刻不停的读书,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我们除了读教材和教辅用书之外,其他的书也要多读。
在这里,我就要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了。在原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这篇课文时,文中要求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教参上说。“给”是奉献,是牺牲,“拿”是索取,是获得。奉献是伟大的,所以,“给”永远比“拿”愉快。在这里,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拿走东西或者作出牺牲,以此判断“给”是美德,不但空洞,而且几乎无法说服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对此做出的创造性的理解:“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能使自己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活跃的欢乐,会因见证了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生气勃勃而欣喜万分。
事实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当他们绕在“牺牲”和“付出”里找不到新的理解,听我侃侃而谈弗洛姆的理解时,我能感受到弗洛姆的想法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
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寥寥数语,说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不过,此“不小”所指为何,又何以“不小”,往往无人追问或言不及义。刘晓东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首章中,称儿童为“探索者”、“思想家”、“艺术家”、“梦想家”、“成人之父”。。。。。。并以大量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的言论加以阐释。那么这些言论又何以成立呢?
不急,只要你读完黄武雄教授所著的《童年与解放》一书,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从儿童语言学习入手,以独到的观察与分析,给“小孩不小”、“成人之父”一个真切的解答。
另外,文中精彩的章节还有很多很多,如《好教育,不只是学生的快乐》、《“文字”之后,“阅读”之前的故事》、《有了书,此生值得过下去》等。如果您有兴趣,有空一定读一读这本书。期盼读完本书后,能打开一本又一本好书。
篇五:读后感
《幸福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作为教师的我们,幸福是何等的重要,因为我们不仅主宰着自己的幸福,还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告诉了我幸福人生的50种心态。让我感触最深是奉献。
在一个孤岛上,一个守塔人生活了将近40年。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一艘客船在灯塔的指引下,安全的停泊在孤岛避风处的港湾。船长为了表示感谢,对守塔人说:“要不是有您的指引,我和一船乘客都将葬身海底。作为感谢,我要带你离开这个地方,并每月至少给您2500美元的薪水。”守塔人笑着摇摇头。船长大惑不解:“难道你不想过安逸的生活吗?”守塔人平静的说:“想,但是这是我的岗位。10年前遭遇风暴的船长和你一样,答应给我3000美元的薪水。可是假如我当时真的答应他离开了,后来的那些船只,包括你的船,今天还能获救吗?”
守塔人的财富,不是来自金钱的衡量,而是对有需要的人的一种奉献。教师的财富,也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而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种奉献。俗话说,“师爱如水。水能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当万物意气风发,它是淡定的。“师爱如水,老师们从不跟自己的学生计较,更不曾为了有所回报才肯付出点滴。”当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用爱去教导;当面对学生的情绪波动时,我们用爱去沟通;当面对学生的进步时,我们用爱去鼓励。早出晚归、呕心沥血,难道是为了回报?这是不能用金钱所能回报的!相反,学生毕业时优异的成绩,过节时衷心的祝福,走廊里温馨的问候,这就足够了。这就是奉献。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不吝惜自己的每一个微笑,我们都是幸福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的心在追求阳光,把自己定位在幸福的位置上,那么,我们就是幸福的!我们幸福,学生才幸福。学生幸福,我们才会更幸福。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