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英语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的二胡之路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33:50 英语作文
我的二胡之路作文英语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我喜欢拉二胡

我喜欢拉二胡

我是怎么爱上拉二胡的呢?那还得从一次演唱会说起。

一年前的一个晚上,妈妈带我去参加音乐会。我看到节目单中有一个二胡独奏的节目,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二胡是什么模样的呀?当舞台帷幕徐徐拉开时,我看见舞台中间的演员演奏的二胡: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马尾做的琴弓。随着演员手指的按压和弓子的拉动,美妙的琴声使我陶醉。爸爸告诉我:“二胡从唐代就已出现,有人还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 。

我十分羡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学会拉二胡。爸爸妈妈满足了我的愿望。从此,我每周末都要在留旭音乐学校认真学习,每天晚上在家刻苦训练,有时累的手臂都酸得抬不起来。经过一年多的严寒酷暑,我也登台演奏一些经典曲目,也参加过“青少年艺术之星”的比赛。 其中我最喜欢拉“田园春色”这首曲子,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农民在田园工作,这是一幅自然的画卷。在田园春色这首乐曲当中,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图画,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那种热爱。每拉这首曲子我总感觉自己像是奔跑在春天的原野上,那种自由、活泼让我很快乐!

人人都说:“外国最难演奏的乐器是小提琴,而中国最难演奏的乐器是二胡。”我学会了二胡,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以后我要好好学二胡,让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人会拉动听的“中国式小提琴”??二胡。

二胡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为会拉二胡感到自豪,我喜欢二胡。

篇二:我与二胡再见时

我与二胡再见时

湖北荆州市沙市第六中学 九(7)班袁子淇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山间的泉水汩汩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打开尘封已久的琴盒,拉起我最熟悉的《二泉映月》,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从前那些学琴的日子。

初见二胡,是在图书城的三楼。那是跟着爸爸到图书城买书,但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心马上就被它牵绊住了。于是,我和爸爸循声找去,最后找到了那家琴行。在老师的推荐和鼓励下,我开始了自己的二胡之旅。

我学得很快。学琴第二年,我就登上了武汉的大舞台,开始了我的表演之旅。还记得第一次上台时,或许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没有丝毫的胆怯。穿着月白色的中式长衫长裤,拿着那把宛若朋友般亲密的二胡,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我竟然有着一种莫名的自豪。那一次,我拉的是《二泉映月》,最后获得了银奖,爸爸很高兴,还带我第一次吃了必胜客。 上初中了,排山倒海般的作业占据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我再也没有时间拉我心爱的二胡了。常常回到家后,看着那存放在书柜顶端的琴盒,心里满含着歉意。

五月份,学校要举行文化艺术节,我自告奋勇地报了名。在这个新班级里,还没有同学知道我有拉二胡的特长呢。我想露一手给大家看看!

经过了海选、彩排,终于站在了正式演出的舞台上。这个舞台虽然没有武汉大剧院的豪华,但是台下坐着的都是熟悉我的同学和老师,所以我竟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不过,当如水的旋律在我的弦下流淌时,我便进入了音乐的境界,我仿佛沐浴在那清澈如水的月光下……

合上琴盒,我仿佛仍然沉浸在那一缕美丽的月光中。我与二胡再见时,心头涌起的是对音乐的爱恋!是二胡学习之旅的幸福回忆!心爱的二胡,暂且再见吧,我们一定会再度重逢的!

指导教师:梁吴芬

篇三:我的启蒙作文之路

我的启蒙作文之路

作者:刘立刚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3期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作文教学,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从写日记、说话写话、课外阅读等三方面简述启蒙作文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启蒙作文;说话写话;课外阅读

一、写图画日记和贴图日记

我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教学生写图画日记的。我发现一年级的小学生特别爱画画,我便引导他们观察周围很多事物,他们除了用简练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就只能靠画图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喜爱之情了。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完了拼音,还认识了几百个字,我让学生在自己的图画下面用拼音写几句话来描述自己画面的内容,然后让他们读给教师或学生听,他们对这种做法很感兴

趣。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又能练习应用汉字。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能写一大段话了。其实,这就是日记的雏形了。整个学期我都在鼓励学生写图画日记,他们的思路越来越开阔,画面的内容也更广泛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为以后的学写日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写了一段画图日记,我又发现他们手里有许多漂亮的贴画,他们喜欢贴在本子上、书角上,或者用来做各种游戏,我何不把这些利用起来呢?于是,我改画图日记为贴图日记,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的乐趣。他们学会了认真观察图画,写出了许多篇观察日记。这样,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我还定期在班里举办图片展和贴图日记展,让学生自己当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图片,讲里面的故事。这便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说话课。

二、说话写话与课外阅读同步进行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练写日记必须结合课堂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上口语交际课,也不用传统的那种教师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说,一问一答式的生硬死板的方法,我和学生称它为“聊天课”。在聊天课上,学生畅所欲言,我更是海阔天空,但我不是乱侃,学生的话题牵着我走,小到我们的吃穿住行、卫生常识、健康知识,大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鸟鱼虫、鸡鸭猫狗等等。我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使他们懂得欣赏美,向往优美的自然环境,懂得爱护小动物,珍惜幼小生命。有时,也讲英雄人物、名人轶事。聊天课沟通了师生感情,

我的二胡之路作文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在聊天课上,我为学生推荐了许多好书。同时又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课外书,每周教他们一首古诗,学生便有了背古诗的兴趣。教他们背《三字经》,他们便自己到书店买《三字经》来读。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将他们手头的各种注音童话故事收集起来办了一个图书角,每周抽出一两节课让学生读书。为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读书,我开展了课前五分钟阅读、课前五分钟讲故事等活动。

三、脱离图画写完整的日记

当学生升入二年级以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多,也学会了查字典,积累了很多词语,并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知识面也比较广泛了。我便开始要求他们脱离图画写自己想写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正式写完整的日记。

文章应该是有话想说时才写的,是心声的表露,只有当有真情可表、真感而发时,作文才会写得好。这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对日记感兴趣,使他们既愿意写又不感到枯燥呢?我的准则是:(1)要少写,一星期写二至三篇就可以了,不要频繁布置。(2)不要求过高,长短都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3)让学生在写中享受愉快的精神生活。下工夫了解研究学生的情绪,根据他们的情绪特点,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我就是这样做的: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课堂上始终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传导给学生,春风化雨一般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抓住课文这个活题材,展开话题,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这样,学生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写作,每一篇日记和小短文加上题目就是一篇作文,等到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中心学校)

篇四:我的二胡老师

我的二胡老师

看,眼前这位身穿休闲服,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老年人——就是我的二胡老师,唐老师。唐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特殊,而且听他的二胡课,可以让每个人都觉得很有趣味。

有一次,我们学习《化蝶》这首曲子。一开始,唐老师并没有急着先教曲子,而是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人故事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当时,封建社会有个规定,只有男孩可以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祝英台她聪明,喜欢读书,所以她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去杭州学府读书……”唐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很快就把同学们引进了这个故事中,都迫不及待地要学会这首曲子。

然后唐老师开始讲曲子了,他先自己唱曲子,并要求同学们在他唱的同时,在下面轻轻哼唱。每到一句唱完后,唐老师总会向我们解释这句是什么意思,全解释完后,唐老师开始教曲子了。他的教法与众不同,不是一下子教完,而是一句一句地教,在一些容易拉错的地方,还反复强调了好几遍呢!

全部教完后,唐老师与以往一样,开始一个个检查是否学得到位,是否能拉得正确。同学们一个一个被检查过来了,轮到我时,由于疏忽大意,我竟然漏拉了一个音!我心里忐忑不安,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害怕老师会狠狠地批评我。可没有想到的是,唐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弯下腰来,和蔼地说:“你瞧瞧你,真粗心,下次可决对不能这样了。来,再把曲子拉一遍。”唐老师的眼里满是期待,我惭愧地点了点头,重新拉了起来。这次,我终于拉

全对了,唐老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去检查下一位同学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教导之恩,我永远难忘。

篇五: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流浪的二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

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