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伟大的悲剧原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25:17 作文素材
伟大的悲剧原文作文素材

篇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

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

研读课文

1. 教师导学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

(2) 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3. 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作业

积累字词句

写一篇读书笔记.

伟大的悲剧 (学案)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

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语和字词。本文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角逐

遗孀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二、在掌握了文中的字词后,第二次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做到能复述这篇文章。复述文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从本文来看,作者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那么,在复述的过程

中,就可以遵循时间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复述,而不至于造成语无伦次的局面。

伟大的悲剧原文

2、 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线索后,还要弄清在作者叙述的这段时

间内,发生了那些事情,从1912年1月16日到11月12日,要抓住每一阶段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例大致有: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3、 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看看文中那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反复地阅读这几

段,在复述的过程中作一些较详细的描述。可以使你的复述更加精彩。

三、第三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作一些品评。

文章一开始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很好地体现了探险队员们的心情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开头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队员们胜利在望的心情,宿愿就要成为现实,多年的梦想即将成真,他们将迎来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时他们简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欢乐的潮水即将涌出,“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

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双重否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读者的心潮也随之澎湃,与他们共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而随着那黑色旗帜的出现,他们的热情刚刚涌出就被凝成了坚冰,仅管不愿面对但每一个人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这是铁一样残酷的事实,他们的情绪落到了冰点。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用了泥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驱使他们带上挨文思的是人性亲情友情 ,驱使他们抛弃挨文思的是生存,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多年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作出残忍的抉择,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理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和埃文思一样,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虽然身体的负担将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

日益加重,惶恐惊惧再加上亲人离取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不同的是,这次面对同伴的离去,他们多了一份镇定,一份钦佩,没有人伸出手,是不愿看到又一个朋友的离去,还是不敢面对那双坦然的眼睛?总之,奥茨走了,虽在死寂无声的南极,但他的离去在每个人的内心留下沉重的回响。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显示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在离他远去,死神正一步步地逼近。而且还是在极度的孤独中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日子里,斯科特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将永远不能见到家人,但他的勇气也是惊人的,“悲伤”又坚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斯科特却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写上我的遗孀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

“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没有人知道他们临死之前真正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是从保留到最后的动作 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死在心灵的沙漠之中,伴随他们到达天国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心,在冷如冰窟的南极,这是他们唯一感受到的温暖,带着这样的情感,相信他们在通往天堂的途中不会寂寞。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悲壮的一幕?

篇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课堂练习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同步探究(以发表在新课程报)

一、扫清路障:

1.本文作者 是 作家。(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拽(zhuài)拉 无垠(yín) 癫(diān)狂

凛冽(lǐn liè) 吞噬(shì) 销蚀(shí)

羸(léi)弱 步履(lǚ) 告罄(qìng)

遗孀(shuāng)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坚持不懈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语无伦次 与其毋宁 鲁莽大胆 耀武扬威

风餐露宿 闷闷不乐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错字

改正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

⑵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

⑶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

⑷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4.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词句的含义。(4分)

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答:

⑵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答:

5.“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3分)

?答:?

6.故事发生的地点在 ,主人公是 ,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 名探险队员。(4分)

二、收获盘点:

(一)阅读下列文章,做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以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

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极,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们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经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段的大意。(3分)

?

10、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3分)

?

11、选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们对这几位英雄的敬重。试分别找出来:(3分)

?

12、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了一封绝命书。试根据选段分析这位英雄所表达出的内心情感。(3分)

?

13、第三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个英雄的团体,在临死的时候仍然具有的那种集体友爱精神,请用横线标出来。(3分)

14、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4分)

?

15、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南极具有哪些“威力”?(分条列出)(4分)

?

16、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试题展望:

7.根据例句,仿写句子。(3分)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 一样。

8.明代内乡县有个叫李子田的学生,看到其弟李萌仍是一名编外增额的增广生员,几年未有长进,就写了一联寄去:尔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尔增得几多,广得几多。

李萌看了后,心中不悦,想到哥哥虽然官授翰林检讨,也只不过如此,于是回敬了下联:君今年检讨,明年检讨,不知君检得什么,讨得什么。

兄弟上下联各嘲笑对方什么?(3分)

答:

《荒岛余生》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2分)

2.生字注音:(5分)

泅水( ) 沮丧( ) 抵御( ) 冻饿之虞( ) 斫痕(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

郑重其事:

⑵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

⑶在最不境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聊以自慰:

4.说说下列句子体现了鲁滨孙怎样的心情。(6分)

⑴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要我在这个孤零零的地方,在这种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

?

⑵可是现在,这些东西相当充足,即使将来我的弹药用完了,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

⑶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

5.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打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3分)

?

6.回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4分)

?

?

?

7.有一部外国名著,有这样一个情节:此人来到一个国家,正赶上两国交战,原因是由于两国对于吃鸡蛋时先打破大端还是先打破小端发生分歧而酿成的,此名著是 ,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2分)

第二部分:

(一)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我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坏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兽和野兽的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谈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

好处

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

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生用之不尽。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8、鲁滨孙把每天的经历都记了下来,一个濒临绝境的人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

9、仔细阅读以上文段,找出主人睦肀浠挠锞洹#?SPAN lang=EN-US>3分)

?

10、他在最不幸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什么?(3分)

?

11、你知道他在孤岛上生活了多长时间吗?(3分)

?

12、鲁滨孙把自己的不幸处境作了分析,他的困难主要有哪些?(3分)

?

13、鲁滨孙在这种最不幸的处境下是如何安慰自己的?(3分)

?

14、军人或一些有志于探险事业的人们,也常常接受一些“野外生存训练”。通常的做法是用飞机将他们空投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荒岛或森林),给他们一点必需品,让他们呆上一周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是你,你需要哪些物品(越少越好)?你将如何克服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自己设置一种情境,按要求填写。(6分)

①你需要的物品:

②你可能遇到的困难:

③你克服困难的办法:

15、说说你读了此文后所受到的教益。(4分)

?

?

《短文两篇》

第一部分:

1.《夸父逐日》选自《 》,《两小日辩日》选自《 》。(4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夸父与日逐走(逐走: )

⑵弃其杖,化为邓林(弃: )

⑶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故: )

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 )

⑸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

⑹孰为汝多知乎(知: )

3.《夸父逐日》中通过对夸父的描写表达了什么主题?(4分)

?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4分)

?

?

5.《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也”,理由是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 。(用文中原文填写)(4分)

6.译句:(6分)

⑴未至,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

?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⑶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7.《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 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 精神。(4分)

第二部分:

(一)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将本文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6分)

9.根据“探汤”的注释,说明“赴汤蹈火”中“汤”的释义,你能否再举一个含“汤”的成语。(4分) 释义:

成语:

10.本文在思想倾向上,客观上有助于我们破除对 的崇拜和迷信,更难得的是,本文提出的问题,表现了先祖们对 的广泛兴趣和他们的探讨精神。(4分)

11.借助你所掌握的知识,试回答: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3分)

?

(二)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的词语。(4分)

⑴谓其人曰(谓: )

⑵今日病矣(病: )

篇三:21.伟大的悲剧答案

21伟大的悲剧

班级 小组 姓名

【设计说明】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 预习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

吞 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癫狂(diān) ....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皑(ái) 怏(yàng) 馨(xīn) 温馨 赢(yíng)输赢

罄(qìng)告罄 羸(léi)羸弱

磬(qìng)钟磬

2. 解释词语

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2、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3、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7、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二、南极简介

★南极之最★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三、速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默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4、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5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四、拓展延伸

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悲剧”式人物或事件及对你的启示

21伟大的悲剧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文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名言名句】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何塞?黎萨尔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埃德慕斯

一、研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

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5、“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舞

二思考探究

1、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通过直截了当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颂扬之情。

例:“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2、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篇四:2015年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精练精析第21课:伟大的悲剧

2015年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精练精析:

21、伟大的悲剧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癫狂(diān) 毋宁(wú) 广阔无垠(yén) ...

B.厄运(è) 贮藏(zhù) 忧心忡忡(chónɡ) ...

C.吞噬(shī) 拖拽(zhuài) 坚持不懈(xiè) ...

D.遗孀(shuānɡ) 羸弱(léi) 毛骨悚然(sǒnɡ)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消蚀 风餐露宿 畏缩不前 ( )

(2)呼啸 跚跚来迟 鲁莽大胆 ( )

(3)烦恼 央央不乐 念念有词 ( )

(4)帐蓬 精疲力竭 疲惫不堪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

响。

B.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

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

的生活态度。

D.2013年9月18日,历经千辛万苦的“海娜号”缓缓驶入天津邮轮....

母港。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

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人物。

B.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

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

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

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013年7月11日,镇江众多户外运动高手自发组成搜救队,会同

镇江新区警方、市民一起,两天来展开了不分昼夜的搜救。由于温度

过高,多人出现身体不适,三名民警中暑。人们最终在五峰山内一处废

弃宕口中找到了失踪的扬州“驴友”——“白老师”,不过遗憾的是,

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由此引发了某校七年级同学对于“探险”的

大讨论。有的同学说,探险活动太危险了,不但威胁到自身的安全,还

给他人带来不幸,应该坚决禁止。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

由。

答:

(2)班级组织了“探险的利与弊”辩论赛,下面是反方的观点,假如你

是正方辩手,请进行反驳。

我们反对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有生

命危险。

答:

(3)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

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

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且仿

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①人物: ②理由: ③颁奖词:

二、课内阅读

阅读“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至“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

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完成6~9题。

6.“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

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句中“心

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海市蜃楼”?

答:

8.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斯科特及其队员身上具备哪些人类的优秀精神?

答:

9.有人认为,斯科特一行最后选择“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是一

种懦弱的表现。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

南极因你而绮丽

①一如墙头偷窥宋玉大文豪的美女,传说中的南极,姿色令人

心动,风韵让人神往,遥不可及让人遐想和幻梦??

②走近,端详,触抚,拥抱,绮旷壮美令人震撼而卑微,洁净瑰丽让

人心旷而神怡,恬静淡定令你敬畏而顺从,多姿多彩令你惊叹而欢

欣??

③南极如歌。南极的身影,漫天飞雪,万里冰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领袖“革命”诗里的原始雪景,叠加视觉媒介的取画,自然延伸,穿越时空,嫁接新新大陆。南极的丽姿,任何想象都嫌局限,任何描述都太陋拙。即使脍炙人口名诗金句,全都黯然失色,小家碧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勉强权充南极的即兴角景。南极自有南极的语言,南极自有南极的风骨。南阳北移,极夜降临,风暴怒号,冰雪嬉戏,疾风长啸,滴水成晶。北阳南下,极昼泰来,雪崩轰鸣,冰川融解,亿年演进,时时不同。南极的旋律、节奏、内涵和张力,任何语言、想象和表达都不可企及。南极会吟,南极能唱。

④南极似画。雪原,荒原,冰山,雪山,冰川,海川,企鹅,海豹。长风当笔雪作颜,万里极地任起舞。山川大写意,企鹅小工笔。乌云劲泼墨,明月暗着色。冰雕博物馆,冰川活走廊。岩画雪壁刻,雪山海底藏。画外有画,画里有雕。色彩、构图、线条、造型、意境、神韵。没有画作能如此豪迈气魄,意象深邃,没有画笔能这样广博深沉,下笔千仞。

⑤南极若少年。泰斗梁任公鸿文颂少年,如朝阳,如春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如大洋海之珊瑚岛??任公若临南极,少年的勃发英姿一定少不了南极喻比。这个冰的故乡,雪的天堂,风的游乐场,冷的氧仓,漫漫冬日一定如少年般任性狂放。没有留恋,唯有希望。没有怀念,只有想象。没有忧虑,只有梦想。没有怯懦,只有豪壮。没有心机,只有阳光。没有污秽,只有明亮。没有禁忌,只有志向。一如约翰连农的歌,既无知又智慧,既幼稚又成熟。

篇五: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名星学校 方海涛

这次区民修室的教研员汲老师能来到我的教学课堂聆听指导,我很激动也很紧张,想呈现一堂较好课,又怕出差错。下面我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

《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记叙了英国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从南极点归程的途中,由于南极寒冷天气提前来临,饥寒交迫最终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悲壮覆灭的事件。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赞颂了英雄们悲壮崇高的探险精神。尤其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及其队员的勇敢、镇定、坦然。本课篇幅长,容量大,可感可学实在是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择其精要感受思悟本文篇幅较长,所以我让学生在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题目关键词“伟大”“悲剧”入手,从文段中寻找关键事件、语句进行分析,从而感受文章主题,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课堂开始,我以介绍南极,展现南极风光图片,介绍斯科特等探险情况导入本课,以使学生能更快走入文本。

在接下来的字词检测环节我主要以学生读和当堂检测为主,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本课的重视字词。

由于本课很长,人物较多,情节复杂,为了让学生能较快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我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所以我在课堂上采用了表格的形式根据提示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将几个要素串联起来复述全文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内容。我觉得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的不错,一篇长达8页的课文,学生通过课前自读,课堂小组讨论交流,再加上以表格的形式,学生很快理清的课文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品味打下基础。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1、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你?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和解释感动的原因,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所选的文段。这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对重点句子、语段朗读,对关键词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以让学生寻找最感动敬佩的情节的方式,直入文章内里,符合认知规律,使得学生的感知思维切中肯綮。学生在朗读相关语句时,第一遍往往不能达到“有感情”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迅速体会当时作者或者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后面的朗读中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地感受思考、讨论交流,体现学习的主动与合作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示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本课堂中,也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1、对南极的介绍过于简单,也没有任何文字资料介绍。因些在课后的交流时有老师提出应将介绍南极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我觉得很好。

2、在介绍作者时,可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查阅作者的生平资料;

3、在设计问题上,本节课教学内容设置过多,最后高潮部分没有完成,也导致了最后的拖课。这一点,所有听课的老师都帮我提出来了,我虚心的接受,在以后的授课内容上尽量把握好。

4、由于在前面古诗默写和字词部分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练习根本时间进行,大部分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学习成果没有机会得到展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所学习到的,诚请给予指证。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