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2:21:37 高中作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高中作文

篇一: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1)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含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2)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防护伞”,使地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能量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最根本的原因。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资料来自搜狐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对象。在热带地区,许多森林早已荡然无存。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摘自搜狐网)。

有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所以说呢,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乃是温室效应的增强,而温室效应的增强则主要归功于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二氧化碳的泛滥又主要源自于大量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和森林的毁灭性砍伐。

二.危害

经过查找资料和阅读文献,我大致总结了全球气候变暖在生态、气候、海洋、农业、云层和人体健康六个方面。

(1)生态方面

气候变暖对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了生物发育生长及生育;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甚至破坏了生物链、食品链,这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从而带来严重的自然恶果。近些年来,无数的动物、植物已经灭绝,而且还有很多物种濒临死亡。

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干旱、虫灾、洪水、雪灾等。

(2)气候方面

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来自新浪网)。

(3)海洋方面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导致空气密度吸收更多的热量,进而加剧了全球变暖现象。另外,由于海洋中浮游生物群落又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又因为森林的减少,而得不到吸收,所以导致了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恶性循环。此外全球去后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这对世界众多的沿海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4)农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雨量增加尤其在偏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但是,温度的过度升高,岁大部分农作物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5)人体健康

①全球变暖将直接导致很多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这显然会大大提升很多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死亡率 ,而且过高气温,也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②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更为可怕的是,臭氧的增加会导致各种癌症的病发率。③全球变暖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当地居民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同时会加速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扩散速率,如脑炎、痢疾、高烧等。

三.预防措施

当然,措施的制定必须得根据产生的原因,所以,预防措施当从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和保护森林两方面做起。

第一,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便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大力研究并使用新型能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这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第二,森林俗称是地球的肺,所以第二项措施是大力保护森林,禁止滥砍滥伐,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增加人工造林的覆盖率。

第三,我觉得一些其它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比如说净化空气,通过化学的手段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此法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一切的措施方法都必须以国家的政策为基础,在政府方面,国家应该制定并完善一些规章制度,提高公民意识。

第五,气候变暖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事,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必须团结起来,联合起来,共同治理全球变暖这一刻不容缓的大灾难。

四.总结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危机全球的现象,近一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大力发展,人类的掠夺已经严重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作为面对重重危机的新一代,我们必须吸取前人只求发展不求环境这一惨痛教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现在更重要的话题不是如何像以前一样快速发展,而是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

篇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近100多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 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 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 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 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

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 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 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 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 地威

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 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 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 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

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 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 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 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 大和深远。

1、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 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地被淹: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 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 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 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

(2)海岸被冲蚀。

(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 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 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 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 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这 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 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 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 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 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

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 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 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 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 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应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趋利避 害,积极采取多种减缓措施,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根据温度、水资源、生物等气候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调整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认 真采取水资源、海岸带、农业、森林、草原、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适应对策,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减缓措 施,坚持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先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排放的 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同时,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此外,当前应以解决国内日益严重和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资源供应紧缺问题为驱动力和切入点,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减缓碳排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

在目前阶段,应该对如下几个问题给予进一步重视:

第一,根据现有知识,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目前科学界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 的。此外,我们还知道,人类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全球增暖问题,工业化国家采取了程度不同的CO2限排措施。尽管面临很多困难,未来各国履行气候公约的 义务会进一步加强。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问题考虑进去。农林牧业布局规划要考虑未来各地区温度或热量条件、雨量或土壤水

分含 量、气候极端值的长期变化趋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坝建设与南水北调工程)应照顾到可能的平均和极端雨量变化,各大河三角洲和低平沿海地 区的城市港口与经济开发区建设要预见到未来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建筑业、陆地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问题有所考虑。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应该予以充分注意。内陆地区的荒漠化、土壤侵蚀和沿海地区的盐渍化等环境过程会由于气候变化而出现缓解或者恶化,西部 高山冰川的萎缩将导致山麓地带河水流量和潜水位下降,所有这些又都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生态碎片化和气候变化结合起来将加速生物物种的灭 绝,这给未来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应及早采取相应对策,防患于未然。

对将来进一步履行气候公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义务问题应提早予以考虑。随着全球增暖进程的证实,科学界和公众对加强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要求会有所增加,国 际上对我国施加的压力也会增加,使我国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排放,这和我国一贯倡导的开源节流与保护区域环境的 方针并不矛盾。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应考虑采用法律手段引导工矿业和交通业向提高能效方向发展。南方水稻田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源地,应该加强科 学管理,尽可能减少单位面积排放量。森林是陆地上CO2的主要的汇,我国长期倡导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而且已经取得了较好成就,为保护区域性和全球环境做出 了重要贡献,今后要进一步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搞好。

第二,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区域冲突和国际合作趋势已初露端倪。随着气候变化区域细节方面科学不确定性的减少,这种冲突和 合作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强。未来国际环境政治斗争的焦点将不再局限于根据现在和历史排放量确立国家限排定额上,气候变化对本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系统 和环境的影响将日益受到重视。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如何确定中国在国际环境政治事务中应采取的立场和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区域影响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表现出积极和诚意,又要维护国

篇三:全球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全球变暖的成因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一个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因素, 得出全球气候变暖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同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是灾难, 而不是利益, 因此要尽一切努力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甚至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关键词:全球变暖 成因 影响 对策

引言 国际权威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经多次会议讨论后认为,如果对 CO2 等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温效应不采取及时措施的话, 到下一个世纪全球气温将以每10a增加0.3℃的速率上升, 至2025 年全球气温比目前增加1℃, 发展到下一个世纪末将增加3℃。同时, 由全球变暖而进一步引起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预计到2050 年海平面将会上升30cm~50 cm。与此同时, 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

有温度观测记录的时间只有150 年左右, 因而确定气候变暖是否与温室效应有关, 存在较大的难度. 一般气候变暖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气候变暖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

1.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自然变率等, 不少科学家还将气候变暖归结为大气候条件. 地球逐渐变暖是地球大气自身调节的结果. 自地球形成后, 不同的地质时期气候呈现一定的规律, 一定幅度的气温波动是正常的, 目前地球正处于 增温期. 如中国海南岛小东海礁区的滨珊瑚岩心长3m,反映近百年( 1890~ 1990 年) 的温度变化, 即20

1世纪50 年代前升温, 50 ~ 80 年代降温, 80 年代后升温.

太阳本身提供的能量变化或者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发生变化都影响到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 丹麦国家太空中心( Danish National Space Center) 认为, 由于帮助形成云层的部分宇宙线被太阳的较强磁场阻挡, 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升高. 从十年至百年的长时间尺度分析, 影响气候的长期波动的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 俄罗斯天文学家(Habibullo Abdussamatov)还认为长期上升的太阳辐射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

以树轮放射性碳浓度异常为太阳活动水平的指示, 以欧洲和全球冰川进退为气候变化的指示, 发现太阳活动水平的长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 . 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 能影响大气周期性升温与降温. 在百年尺度至千年尺度变化周期中, 主要是76 年世纪周期和22 年磁周期比较显著, 特别是以世纪周期作用最突出. 太阳黑子活动自1935 1聂宝符, 陈特固, 梁美桃, 等. 近百年来南海北部珊瑚生长率与海面温度变化的关系[ J] . 中国科学( D 辑) , 1996, 26( 1) : 59~ 66.

年出现世纪周期的最低点, 至1979 年出现世纪周期的最高峰, 该时期是太阳活动的增强期,

2对气候变暖作用相当大, 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可超过CO2 的升温作用.

Singer 按时段对气温变化进行分析, 认为18801940 年全球气温有所上升, 这是小冰期( 1450—— 1900 年) 长期持续寒冷之后的回暖, 属于自然气候变化, 而非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论根据何种平均气温序列, 1940~ 1975 年或者气温明显下降, 或者在振荡中略有下降. 然而, 这段时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大气中CO2 浓度迅速增加这一时期气温变化的特征与温室效应的加剧并不符合.

近600 年的地磁场模型资料和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之间有较好的相关, 地表浅层热场是地球深层焦耳热的反映, 地磁场通过焦耳热的不断释放影响气候变化. 地磁场变化超前于全球气温变化. 从地磁场的变化来看, 21 世纪初全球变暖的趋势有所减缓 .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全球气候异常. 中高纬地区冬季气温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具有一致性, 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冬季气温低, 翌年也低;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冬季气温高, 翌年也高.目前有观点认为, 气候变暖其实并不全是因为人类排放出的温室气体, 火山喷发同样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然而, 事实上火山喷发形成的气溶胶对来自太阳热辐射起到了阻挡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能降温. 各个外界强迫因子在过去的100 年可能造成温度变化中, 以火山活动的作用最重要, 其次是太阳活动, CO2 的影响最小.臭氧层的破坏, 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强,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将受到威胁, 地表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 必然减少贮存在植物体和用于光合作用的CO2 , 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

2. 人为原因

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城市化等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变暖机理研究中,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令人关注 . 尽管对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暖存在争议.大气温室气体增温效应早在1827 年就被证实. 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气候变暖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排放的CO2 、CH4 等大量温室气体. 在产生 温室效应的原因中, CO2 占50% , 甲烷沼气占20% , 含氯氟烃占15%, N2O 占10% ,O3 等占5% .

1750 年以来, 全球大气中CO2、CH4、N2O 和一些氢氟碳化物的含量剧增, 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 CO2 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 而CH4 和NO 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目前, 这些气体已经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来的浓度值其中CO2 浓度从工业化前的约0.280ml/L增加到2010 年0.379ml/L. Crowley 利用能量平衡模式( Energy Balance Climate Model) 研究了近1000 年来北半球

3的气温变化, 他认为, 20 世纪的升温中, 温室气体的强迫贡献已超过了气候的自然变化 .

从CO2 的生存周期来看, 现在空气中很大一部分CO2是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来排放到大气中的, 现在仍在起作用. 1750~ 1950 年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总量的95%, 1950~ 2002 年,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77% .IPCC 关于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归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的认识在逐步加深. IPCC 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 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 该组织有来自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2 500 多名科学家参与并组成,个全球网络, 参与分析、研究和发布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社会和经济影响评估报告, 所提结论应该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和良好的可信性. 1990 年第一次评估报告认为, 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2傅桦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12

响造成的. 1996 年第二次评估报告提到, 依据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 2001 年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可能性在66%以上. 到2010 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 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可能性已达90% 以上, 并且列举了一系列新的气候变化事实. 这些事实主要包括1906~ 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 % ;2005 年全球大气CO2 浓度379ppm, 为65 万年来最高; 与1980~ 1999 年相比,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 6.4 % ; 21 世纪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 热带气旋的强度可能加强等.

英国和瑞士科学家合作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 发表文章指出, 不应该把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归罪于太阳能量水平的变化, 在过去20 年里, 太阳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的所有的变化走势, 与能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所要求的数据背道而驰. 相反, 数据显示近20 年来太阳能量变化对地球应该具有降温作用. 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 RutherfordAppleton Laboratory) 和瑞士达沃斯( Davos) 世界辐射中心共同对近数十年中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包括所有太阳辐射和宇宙线的变化作了研究. 将太阳黑子以11 年为一周期的变化规律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经过研究认为,太阳黑子虽能影响太阳发射的热量值, 但不会影响地球表面气温, 因为海洋能吸收并保留住热量. 无论使用何种计算方法, 自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开始的全球平均气温迅速上升都不能归因于太阳能量变化. 郑斯中根据国外5 个模式模拟得出, 当CO2 浓度倍增时, 我国冬季将变暖31~ 57 % , 夏季变暖18~ 51 % .

二、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直接给人类的健康方面带来许多问题,这类问题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 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性的媒介影响

许多媒介疾病属于温度敏感型。全球气候变暖,使媒介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严重的是, 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这些疾病的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的地区分布和数量取决于各种气象因素( 温度、湿度、雨量、地表水、风)和生物因素( 植被、宿主种类、有无捕食者、竞争者及寄生虫和人类干预)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阐 述。

1.1 导致昆虫媒介疾病的传播

虫媒体播疾病, 即是病原体由虫媒媒介作为中间宿主或寄生宿主繁殖, 继而传播到人的疾病。气候变暖将引起昆虫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网扩大而增加了全球许多地方虫媒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气候变暖与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谷热、脑炎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气候变暖可使蚊子等昆虫的生存范围扩大和传播疾病能力增强。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现在试图以模型模拟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回答温度升高时疾病将如何传播等问题。荷兰Pim Martens 领导的研究组设计出一个疟疾传播的计算机模型, 预测21 世纪全球平温度升高3摄氏度, 媒介按蚊的分布区扩大, 将导致每年5000~ 8000 万新的疟疾病例。Patz

4说, 这是迄今为止试图预测未来疾病发生的最佳模型。1997年由于厄尔尼诺事件导致气温4 高拯民, 李宪法, 等.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手册( 第一版) [ M ]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1. 435.

升高使坦桑尼亚40249人患霍乱, 致2231 人死亡; 肯尼亚17200 人患霍乱,555 人死亡; 索马里6814 人患病, 252 人死亡 。

在全球变暖造成的暖冬, 由于冬季不冷就不易冻死那些越冬的害虫和病菌, 使人们更易感染疾病。由于冬暖, 各种害虫早早就蠢蠢欲动了。在冬春季节更替之时, 人们容易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进而诱发感染性哮喘。冬暖之后的温暖如春的天气也容易使 感冒等常见病、多发病流行[ 4] 。

1.2 导致动物媒介疾病的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的不良气候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啮齿动物媒介病, 如致死性的汉塔病毒肺病综合症。人吸入藏在啮齿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 可能患上该病。1993 年美国南部在气候变暖形成的持久干旱后又突然连降暴雨, 这种极端恶劣气候变化导致这种病的暴发。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地区性干旱导致啮齿动物的天敌减少, 如一些猛禽( 猫头鹰,鹰、草原游隼、红尾隼等) 、蛇等。美国1993 年少见的持久干旱后又来大暴雨, 啮齿动物因有足够的食物( 蚱蜢、蝗虫, 矮松果子) 而大量繁殖, 许多动物携带活动的或暂时不活动

5的病毒, 这些动物到人类居住区觅食, 将疾病带给人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变化, 导致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等。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病原体( 尤其是病毒) 将突破其寄生、感染

的分布区域, 形成新的传染病。或是某种动物病原体( 尤其是病毒) 与野生或家养动物病原体之间的基因交换, 致使病原体披上新的外衣, 从而躲过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新的传染病等。又如随着温带地区的变暖,将使感染或携带病原体( 尤其是病毒) 的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区域扩大, 每年的危害期延长, 使这些疾病扩散成为可能 。如2003 年非典在世界部分国家和我国的流行据分析很可能是由动物向人的传播。

1.3 导致水媒介疾病的扩大

全球变暖可能使水质恶化或引起洪水泛滥进而引起一些疾病的传播。在降水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 由于水位上升, 人们饮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 而地表水的水质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 人们饮用后, 易患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 人的肌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 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而在另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 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加重, 人们也会被迫饮用水质不好的水, 致使身体受到损害。

气候改变影响地面水的分布和质量, 包括洪水增加、破坏地下排水系统、水短缺加重、妨碍个人卫生,会引起腹泻( 包括霍乱) 、痢疾等疾病的流行,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许多细菌、病毒可引起腹泻, 这些微生物可在水中存活数月, 特别是在温暖气候条件下。降雨增多可使病原传播增加, 使卫生条件差的贫穷国家腹泻病例剧增。过去有许多地方在洪水后腹泻暴发流行。由于饮用水源的变化, 增加了人群对于水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如, 突发性移民因得不到清洁卫生的饮水与食物, 寄生虫病可能扩展; 因营养不足,使人抵抗力降低, 象肺结核这一疾病可能重新复发。全球变暖, 引起海平面的升高而发生洪水和风暴潮, 都会使各种水媒疾病的发病增加威胁人类的健康。

1.4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增加

由于全球气温增高, 给人类带来其它疾病的间接作用, 同样不可忽视。例如, 全球气候变暖还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 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使浓度增加, 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过敏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2.非病原性的理化影响 5 刘平, 赵思平, 等. 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设计[ J]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0, 13( 4) : 13-16.

2.1 温度升高的直接影响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 全球变暖将使夏天更热, 由于热浪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增加, 导致与暑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对热相关死亡人数产生了重大影响。热浪冲击频繁严重导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这种影响对老人、小孩和穷人尤为显著。人们对天气死亡率变化趋势做了多....著增加。但各地的阈值温度并不相同。例如, 对上海10 年( 1980~ 1989) 调查研究

6发现, 当夏季气温超过34摄氏度时死亡率急剧上升 。日本学者安滕满( 1999)通过中日比

较研究指出, 日本东京平均气温升至27摄氏度时, 而南京、武汉则在31摄氏度以上时出现中暑患者发病指数函数的急剧上升。据梁超轲( 1999) 对武汉与南京每日气温与人群死亡人数相关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气温高于30摄氏度时, 随着每日温度的升高, 死亡人数增加。以南京为例, 1988 年7 月, 南京热浪高温达36~38.5 摄氏度 , 每日31~ 38摄氏度的气温维持13 小时, 从而导致中暑的发生, 南京1988 年7 月4 日持续高温, 共发生中暑4500 例, 死

7亡124 例 。

2.2 光化学影响

全球变暖会加快大气中化学污染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速度, 造成光化氧化剂的增加并能诱发一些疾病。如眼睛炎症、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阻塞疾病、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哮喘等病。增温将降低空气质量, 增大空气污染, 使气喘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加剧。

全球变暖致使紫外线辐射增强并由此会引发一些疾病。自1985 年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减少以来, 有一系列关于臭氧层耗减的报道。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短波紫外线( U VC, 波长< 280nm) 完全被吸收, 长波紫外线( UVA, 波长320~ 400nm) 不能被吸收,中波紫外( UVB, 波长280~ 320nm) 部分被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UVB 水平主要由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决定。臭氧减少1% , 估计会引起具有生物学效应的UVB 到达地表增加15% ~ 2%。UVB 辐射增加导致皮肤和眼睛损伤增加。强烈阳光下的急性暴露引起红斑和雪盲, 长期暴露则易发生皮肤癌和白内障。

2.3 作物减产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和饥饿, 这种影响对儿童特别重要。虽然有些地区会因气候变暖而得益, 如, 气温上升, 适宜作物生长的温暖期变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有利于光合作用。这些都使作物产量有望增加, 但与不利影响比起来,它们则显得微不足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极地冰盖融化, 使海平面上升。有关学者预测,到下一个世纪, 海平面将上升10~ 32 厘米。另外, 由于海洋面的厄尔尼诺现象, 使洪水发生的次数与范围加大。同时导致飓风频率增加。这些现象的后果, 必然导致人类居住地与耕种土地的改变与迁移、耕地的减少和退化, 也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 从而导致因食品不足而发生与营养不良相关的疾病。

三、控制全球变暖,保护人类健康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地防止全球变暖的继续发展和扩大,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遏制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的产生和蔓延, 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全球变暖及其对人类的不利6 刘学恩.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 J ]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7, 24( 3) : 159- 161.

7 梁超轲.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J ] . 医学研究通讯,1999, 28( 9) : 1-4.

篇四: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一、原因

什么原因引起了气候变化?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什么是气候系统,以及气候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并影响气候变化的。

气候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全球气候系统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 杂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迫作用下(如火山爆发、太阳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气候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球系统还包括人类与生命系统,社会—经济方面等。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复杂的代谢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系统。它的生物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 21.6°~

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

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

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二、危害

人体健康 (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病毒的人时,这种病毒就会跟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开始繁殖,并通过下一次叮咬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完成病毒的传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都大大提高,其体内病毒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4)全球变暖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当地居民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同时会加速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扩散速率,如脑炎、痢疾、高烧等。气温:全球气温将升高。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人类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气温上升。就本世纪而言,较乐观的预测是全球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最悲观的设想则认为,全球气温将上升近6摄氏度。 海洋:海平面将升高。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厘米至80厘米。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北极浮冰层厚度50年来减薄了40%)。在格陵兰,自1988年以来,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已提高了2倍。

极端现象:将对未来造成损失。近几年来,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大多数专家认为,在今后50年内,法国每2年就会出现一次2003年那样的酷热(当年造成1.5万人死亡)。干旱将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摄氏度将可能使农业减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

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报道援引法国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雅多的话说,如果气候变暖继续照此速度发展,那么到2050年将会有百万物种消失,即占各种生物种类的40%,而法国本土将会有20%的物种消失。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威胁到鱼的生存,因为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

一、原因

什么原因引起了气候变化?

是因为气候系统发生变化了。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

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危害

人体健康 (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病

毒的人时,这种病毒就会跟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开始繁殖,并通过下一次叮咬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完成病毒的传播。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4)全球变暖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当地居民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同时会加速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扩散速率,如脑炎、痢疾、高烧等。海洋:海平面将升高。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厘米至80厘米。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北极浮冰层厚度50年来减薄了40%)。

篇五:全球变暖原因及后果

原因介绍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

土流失。但到目前为

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自然因素

1.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编辑本段

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编辑本段

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

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有资料说,再过七年,全球气候将不可逆转的变暖。 编辑本段

升温后果

基本介绍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

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

,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

4、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7、.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8、对生产领域的,例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

9、将感染疾病等传染病……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 ,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