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扬州大明寺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4:02 作文素材
扬州大明寺简介作文素材

篇一: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领略了瘦西湖的秀色,现在请大家去参观大明寺。一听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它的范畴应该是“大明寺风物鉴赏区”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向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从1980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后,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40万人次之多。1991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大明寺山明水秀,景物纷呈,下面就让我们迈入这藏龙赐福、香云线绕的吉祥之地,去一睹它的风貌吧!

【大明寺创建历史—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远楼】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风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杨坚60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因此也称“西寺”。清乾隆三十年(176年)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直至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只见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4个字。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4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径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为清代书法家蒋密所书。牌楼前两侧的两只石狮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61年移到这里。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南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据称他是释边牟尼的弟子阿逸多。佛教说他将在释边牟尼涅果后成为“未来佛”。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弥勒的后面站像是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

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在山门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首先我们来到了殿前庭院,请看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两尊室鼎。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各位访随我进入殿内,请看跌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达牟尼。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边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过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大佛东面首坐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首坐是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同其他寺庙一样,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她能解救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游客们:现在我们去参观藏经楼。藏经楼是大明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85年4月投资40万元重建。前面我们看到二层五槛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便是藏经楼。其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在屋脊的上面嵌有“法轮常转”,阴面刻有“国泰民安”。进人大厅,只见正面供有释这牟尼佛的汉白玉坐像,这尊坐佛像由香港弘勋法师赠送。在坐佛东侧供奉着白玉卧佛祖师,这尊卧佛原系缅甸政府赠送高贯寺,后转赠给了大明寺,放在藏经楼内。

穿过“文章奥区”圆门,只见一幢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的楼阁矗立在我们面前,上面悬挂着“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楼名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之意而命名。让我们进入楼前庭院,只见院内这块横匾上刻着“印心石屋”4宇,这是1835年道光皇帝为嘉庆年间进士陶澍而题。陶财原籍湖南安化县,居住在洞庭湖畔,因他家门口潭水中有块石头,方正如印,名叫“印心石”,陶海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书斋就在“印心石”北岸,故名“印心石屋”。

印心石屋旁边这株枝繁叶茂的名贵花木就是扬州市市花——琼花,树龄已超过300年,是扬州最古、最大的一株琼花。琼花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花卉,每年五月盛开,花八朵五瓣,花瓣如白玉盘,花美似玉蝶群舞。相传隋场帝曾到扬州看琼花,因而琼花便名扬天下。每年春夏之交,前来赏花者络绎不绝。

平远楼前还布满了莲花,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中间为“中日友谊莲”。据说:1980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人把这3个莲花品种送到这里,种植莲花的古石盆是明、清时代的古物,由扬州市园林管理处专门选择配置。

【鉴真纪念堂—鉴真生平—栖灵塔】

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的友好使者。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从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到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主持了设计方案,这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院内种植着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纪念堂南还有有关鉴真东渡事迹的介绍及史料陈列,整个区域共占地2540平方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鉴真的生平: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生于688年,卒于763年。14岁出家扬州大云寺,20岁时游历于长安、洛阳等地,专攻佛教律学。26岁返回扬州,55岁当了大明寺住持,传戒讲律,兴寺建塔,塑造佛像,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唐天宝元年(742年),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邀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欣然同意,经过一番准备,他率同弟子和工匠于第二年启程东渡。先后十年,历经五次都遭失败,牺牲36人,鉴真也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但是他夙志不移!决心不变,终于在753年12月20日中午,在日本秋妻屋浦登陆,东渡成功。这年鉴真已是66岁高龄了。次年二月,鉴真一行来到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76岁病逝。他对日本的佛学、医学、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他在日本

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和他圆寂前弟子为他塑造的干漆夹红坐像都已成了日本国宝。再看纪念堂前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宇,为郭沫若手书。碑阴刻着赵朴初撰写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长篇碑文。纪念堂南的“晴空阁”设有鉴真事迹陈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

游客们:现在我们再去瞻仰栖灵塔。有寺庙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别称。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国选址重建。瑞祥法师圆寂后,由能修法师主持栖灵塔的重建,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总造价达1000万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总高度为70米,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标志性景观。登L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仙人旧馆: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饲】

仙人旧馆位于大明寺西侧,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词三部分组成。穿过院墙的八角形门洞,我们就来到了古风流溢的“平山堂”,此堂是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造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原在北宋朝廷为官,后因参与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失败后遭到政敌打击排挤,被贬官扬州等地,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政事之余,他常到蜀同游玩,因爱大明寺西侧“可穷千里目”,便筑平山堂于此,在扬州任上,作为游宴之所,以此寄情于山水诗酒。在这里登堂南望,“江南诸山,合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名“平山堂”。平山堂北檐有清人林肇元所书“远山来与此堂平”的横匾,更点明了堂名含意,实际上“平山堂”是那些失意文人议论朝政、发发牢骚的地方。这从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词中可略见一斑,记得词是这么写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这首词后来被人刻石嵌人廊壁。

“平山堂”匾力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所题,堂右边的匾额“坐花载月”,由光绪四年清人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系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为怀念欧阳修之韵事而题,书法流畅,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大家不要认为堂堂总督写了错别字,而是用字灵活巧妙,其意在于表示欧阳修的风韵千古流传。这里有一件韵事:一天,欧阳修命人准备荷花千余朵,分插在盆中,然后进行饮酒的游戏:在盆中抽取一枝荷花在客人中传递,得到者顺次摘去其花瓣。当花瓣尽时,所在之客饮酒。这类游戏往往持续到深夜,太守常常披星戴月而归。故后人常以“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等词来追忆往事,井书匾挂在堂上。站在平山堂前,视角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情,因此,清代彭玉群写有“放开眼界”之匾挂在正门之上。

当人们提起欧阳修时,必然会想到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从平山堂往后走数米便是“谷林堂”,这是苏东坡56岁任扬州知府时为纪念欧阳修而建的,堂名取自他自己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谷林堂面北朝南,面阔5间。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挂的“谷林堂”横匾,系扬州雕刻家黄汉候集自苏东坡法帖临摹的。

穿过谷林堂,绕过后假山,沿路向北,有欧阳文忠公调,沉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募资建造。祠内有欧阳修石刻像,由于反光原理,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吸引了许多游人。堂上悬“六一宗风”横匾,原为欧阳正精所题,后遭损坏,1980年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补书。

【西苑芳圃—天下第五泉—鹤冢】

自谷林堂穿过西面偏月门,循石雕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西苑圆门回,门额上有砖刻“芳圃”二字。“芳圃”为西苑别名,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此园四周山庄起伏,园中有水池,池东堆砌着黄石假山,造型如狮子盘山图,构思精美怡人。

园内有两座御碑亭,一碑是摹刻清康熙帝题刻杭州灵隐寺诗;另一碑刻乾隆的游平山堂诗。有朋友会问,康熙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为什么立于扬州?这里曾有康熙南巡的一段典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第二次南巡途经扬州,当时的扬州知府是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承爵与皇帝关系密切。高承爵奉旨先到杭州考察,然后又赶回扬州伴驾前往杭州。后来康熙回京都时,高承爵又送皇帝至山东增县的三公桥上,在御

篇二:大明寺导游词

游览线路: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遗址—乾隆 碑亭—康熙碑亭—平山堂—栖(qi)灵塔

大明寺导游词

简介:大明寺地处扬州北郊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蜀冈中峰,南邻瘦西湖,是个“前有照,背有靠”的风水宝地,它历史悠久,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享有“淮东第一观”的盛名。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457—464年),依当年年号“大明”而叫“大明寺”,(因寺内建有栖(qi)灵塔,又称“栖灵寺”;又因为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1765年第四次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改名为“法净寺”。而扬州人不接受此名,一般称其为“平山堂”,以局部代全局。这样一直延续到1980年,由于大明寺是国际文化使者鉴真大和尚的祖庭,国家处于对外交往的需要,1980年重新恢复为大明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对外开放的寺庙,目前是国家4A级景点。(寺内有始建于隋代的栖灵塔、唐代鉴真大和尚的纪念堂、北宋欧阳修的平山堂、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行宫遗址等古迹,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寺。)(上山的石台阶共168级)

(东面序墙上看到五个石刻大字“淮东第一观”,这个“观”可不是道教的“观”,大明寺是佛教,这句话出自北宋扬州秦少游的诗,“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是对这里的赞美,由清代书法家蒋衡书写。)

(西序墙上还有五个字“天下第五泉”,为清代书法家王澍(shu)书写。全国号称第一的可多了,像这么说自己是“第五”的倒不多见。东面的“第一”很自豪,西边的“第五”又很谦虚,这些石刻都是清代留下的原物。)

牌楼:大家请看前面的牌楼,是为了纪念唐代因天火而烧毁栖灵塔而建的,木质结构,四柱三楹,南面四个篆体字叫“栖灵遗址”,转过去还可以看到背面的四个字“丰乐名区”,因为此地原来属于大仪乡丰乐区。(隋文帝杨坚笃行佛(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扬州大明寺简介)教,仁寿元年(601年)在他过生日时,下诏在全国建立30座佛塔供奉舍利,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

大家再看牌楼前的石狮子,头正腰直,高大威猛,傲视远方,雄狮居左,脚踏绣球,雌狮居右脚下抚着小狮子,前者象征权利统一寰宇,后者象征着子嗣昌盛。狮座上雕有行龙,缠着枝莲,龟背锦,如意翔天等精美图案,这种狮座在封建社会是皇家御用,说明了寺庙的赫赫身份—皇家行宫旧址。

寺庙: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明寺的大门,俗话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寺庙大多建在名山圣地,大家约定俗成就把寺庙的大门叫山门了。(大明寺也不例外,中间比较高大的叫正山门,东西两边的门分别叫东大门和西大门。山门是佛教界和老百姓俗界的分界线,意思是进了山门,就要遵守清规戒律,遵守寺规,注意僧俗有别,不可喧哗吵闹。)

天王殿:进了山门就是天王殿,亦称山门殿。进了天王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正中佛龛中供奉着坦胸露腹、笑口常开、慈眉善目的大肚弥勒菩萨。(菩萨坐中央,天王立两旁,这是人家佛门接待领导的规矩。)弥勒,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继承人,也称未来佛。(中国是礼仪之邦,弥勒现在虽然是菩萨,可未来是佛,老百姓也都“就高不就低”的称呼他为弥勒佛了。)

老百姓也称其为布袋和尚,相传10世纪时浙江奉化有一位和尚名叫契此,号长汀(ting)子布袋师,经常背着布袋在闹市中化缘,言语无常,见物便讨,形如疯癫,但却能示人凶吉,灵验无比,人称布袋和尚。临终时留下偈(ji)语一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

六百多年前曾经当过小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弥勒拟了一副对联,请看佛龛两

侧的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称赞弥勒的宽容和乐观。

大殿两侧就是四大天王的塑像了,中国人也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据佛教传说,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峰,由四大天王镇守,各护一方,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说法,请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的宝剑取其锋利(风);在弹琵琶的那位是东方持国天王,东方持国天王的琵琶取其音调(调);手拿混元珠的叫北方多闻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的华盖遮其风雨(雨);最后一个是手绕苍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龙身有鳞要顺着摸,取“长器当顺”(顺)的意思。四大天王手持的法器,取其谐音就象征着“风调雨顺”。

弥勒背后佛龛里的就是韦驮(tuo)菩萨。韦驮菩萨金盔金甲,年轻英俊,威风凛凛,手持降魔金刚杵,面朝大雄宝殿,是寺庙的守护神。

要问为何弥勒在前,韦驮在后,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原来弥勒和韦驮并不是在一个寺庙里供职,由于两人的性格有别,弥勒慈眉善目,对香客总是笑脸相迎,因此香火很旺,但他过于慈善,并不善于管理,经常有小偷光顾,竟然连自己的鞋子都被偷去;而韦驮一脸的严肃相,又过于严厉,小偷是不敢光顾的,但是香客也感到害怕不敢来上香,寺庙里经常断香火,但寺庙管理却很好,从不丢东西,后经佛祖协调,两人扬长避短,弥勒在前笑脸相迎八方来客,争得更多的香火,韦驮在后严峻相送,加强内部管理,即使有小偷进来,也不敢偷东西,佛门的香火终于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后来中国每座寺庙天王殿里都是弥勒在前,韦驮在后,两人精诚合作堪称典范。

(寺庙里的塑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弥勒的塑像滑稽夸张,韦陀的塑像逼真写实,一个轻松,一个严谨,两种风格,富于变化,这就叫艺术,看了让人舒服,喜欢。)

韦驮手持兵器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掌,横杵于手臂前方,意为十方丛林,欢迎云游四方的和尚进庙吃住,一切随缘;一种是手握杵拄地,意为子孙丛林,表示寺庙不接待云游僧人,说白了他们不可在此白吃白住。

说道这里大家看看大明寺是十方丛林还是子孙丛林了?对,大明寺是不留客的,云游僧人进来一看就知道了,他们今天得另找地方随缘了。

顺着韦驮的目光,我们来都两颗大树下,这两颗都是银杏,一雄一雌,已经有两百八十多岁了,东边的这颗雌的每年春季都会结白果。

大雄宝殿:站在树下,我们看到东院士文章奥区,西院是仙人旧馆,正面的香海后面是大雄宝殿,我们首先参观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门前的露台中间设有铁香炉,可以再次烧香,到大殿里拜佛。大雄是佛祖的尊号,供奉佛祖的地方就叫大雄宝殿,这是庙里最为重要的场所。(大雄宝殿是规格很高的建筑,这里是重檐歇山顶,而且是最顶级的三重檐口。大殿屋面坡面很大,看起来特别高耸,檐角自然上翘又形成了一道弧线,显得整个大殿即庄严又有生气。)大殿屋脊上有“风调雨顺”,中间那个镜子叫“佛光普照”。

我们大明寺的佛光可不同于别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要砸烂寺庙的佛像,当时国家考虑到对日本宗教外交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封闭庙宇,才使得寺庙幸免于难,里面的佛像就成为我们江苏唯一的一组清代佛门雕塑。

大殿里的佛像雕塑于清同治九年(1870),中间的佛像就是佛祖释迦摩尼(前556—485年),也称如来佛。他原来是古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他看到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就舍弃王位,外出苦修,终于在六年后,在两颗菩提树下静坐苦思觉悟成道,以“四谛”、“六道轮回”、“十二因缘”等教义,创立了佛教。释迦,是佛祖的族名,摩尼是对佛祖的尊称,释迦摩尼,意为释迦祖的圣人。

佛像的身后是佛焰,显示圣人的感召力。释迦摩尼胸前的符号是佛家的标志,是由古印度的火焰图腾演变而来。这个符号代表着能量、光明、吉祥、是万德吉祥的意思。1300年

前,曾在庙里念过经的武则天当上大周皇帝的时候,把这个符号命名为“万”字符。

但是,这个符号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的双“S”符号,战争结束后,佛教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代表大会,决定不用“万”字符,改用“五色旗”,表示普度众生。我们大明寺的佛像是清代的,所以有“万”字符。

佛像的基座,通常都用莲花瓣装饰,称之为莲花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高雅,而荷茎中空,又有佛门万事皆空的涵义,寓意着佛教像莲花一样超凡脱俗。

佛像两边还有几尊塑像,东面的那尊坐佛(大的)叫药师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也称大医王佛),他的意愿是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消除众生一切病痛。(他的左胁侍(shi)是日光照

西面的那尊坐佛(大的)名叫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能接引念佛的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是他的左胁侍,大势至菩萨是他的右胁侍,三者合称西方三圣。)(一般佛教劝人向善,有善德的念经人在西方极乐世界会开出一朵莲花,去世后观世音菩萨能把这样的人的灵魂引入莲花内,让其早日转世到好人家去。有恶行的人,来世则受苦,甚至下地狱受惩罚。)

佛祖前面有两尊站立的塑像,东侧年长的叫迦叶(“叶”在此处读成“社”),是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中的大弟子,以苦行著称佛门。释迦摩尼涅槃后的当年,迦叶就召集500弟子在王舍城鹫山举行第一次结集诵经,以确定佛教的经典,功业卓著。

西侧年轻的那位名叫阿难,是释迦摩尼叔父之子,侍从释迦摩尼25年,也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擅长记忆,第一次佛教徒结集时,他能背诵出佛祖生前讲的许多经文,并写在贝叶树的树叶上。至今还有“真经书贝叶”的说法。

大殿上方东西两侧开有天窗,这种做法是清代中叶以后才出现的,使得光线透过天窗汇集在佛祖身上,显得法相分外光明。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神台上,塑有十八罗汉。其实罗汉传到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来就经过不断的演变,就增加了降龙、伏虎罗汉,这样就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了。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鉴真纪念堂。

(一般大雄宝殿内都有木鱼,大家都知道念经时时要敲木鱼的,但是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呢?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这要从唐僧取经讲起。大家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曾遇到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河面上又没有船,他们师徒四人正急的团团转时,来了一条大鱼,说是可驮他们过河,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向佛祖讨取长生不老药,回来时带给它。当时他们答应了它的请求。大鱼就驮着他们过了河。回来时,他们又来到这条河边,当然是带着经书一起回来的。大鱼很高兴,让他们踏上了鱼背,到了河中间,大鱼问:“我托你们向佛祖求的长生不老药呢?”这时唐僧师徒才想起,只顾了求经书,忘了向佛祖讨药,大鱼大怒之下,一下子把唐僧师徒连同经文翻到了水里,还不停的将经文往肚子里吞。唐僧师徒急了,不停的敲打大鱼的背,让其将经文吐出来,为了让鱼吐出更多的经,从此和尚念经时就开始敲木鱼两了。)

(明代智沧溟禅师重建大明寺时,由地下挖到“大明禅寺”刻石,从此以后,大明寺就供奉着禅宗六祖的坐像。禅宗始祖达摩是印度僧人,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图破壁”,把“禅”传入中国,被尊为禅宗始祖。六祖塑像中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他的偈语常常被写在一些介绍佛教的书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佛教的偈语,内容深奥,“禅”讲的是个“悟”字。)

(正对大雄宝殿后门的,是南海观世音的大型泥塑。(中间的观音站在一个动物的头上,请问这是什么动物,观音为何要站在它的头上?是传说中的鳌鱼,观音就是踏在传说中的鳌鱼头上,以镇住鳌鱼,要不然鳌鱼翻身是要发生地震的。))

(观世音(也称观音大士、观自在)是中国香火供奉最多的菩萨,影响也是最大的。唐

代时,因避讳太宗李世民的讳简称观音。观世音是菩萨心肠,普洒甘露,救苦救难,因此人们叫他大慈大悲观世音。)

(大家猜猜看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在佛教经典著作中,观音是男的。《华严经》中有记载说:“勇猛丈夫观自在”;敦煌壁画上的观音,就有胡须;湖北当阳玉泉寺有一幅唐朝吴道子画的观音像,也是一位长胡子的观音。观音虽为男子,但俊美的叫人百看不厌。到了南北朝时,也就是公元420—589年,信佛的人极多,而且女信徒大大增加,他们感叹极乐世界居然没有一个女性形象,在闺房中供一尊男性佛像,大大的不雅,而且有点儿男女授受不亲。就这样,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音就变成了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了。在佛教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观音有33中化身,如:白衣观音、圣观音、紫竹观音,还有著名的千手千眼观音。在佛教密宗里还有一位马头观音,据说是古印度的一种神驹,叫观世音,神通广大,能使盲人复明、不育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受到广泛的信奉,被收进佛教,又被拟人化,是一位威猛的男子形象。而被人们想象出的送子观音她深得男女信徒,特别是多年不育者的崇拜。)

(观世音身旁侍(shi)立的男孩是善财童子(因为他出生时有无数珍宝涌出,所以得此美名),这组“五十三参图”就是他求学的故事,他共参拜53位菩萨为师,观音是他的第27位老师,也是对童子点化最深的老师,童子为感谢老师的浩荡师恩,学成后又回到老师身边,侍应左右。在西游记中,这善财童子就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童子对面的女孩叫龙女,8岁开始听经,据说观世音菩萨曾救助过她的长辈,龙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发愿终身侍奉观音。这样,观世音身边就有了一组童男玉女的塑像。)

(大家再请往左边看,有一扇门被打开了,水正从门内涌出,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从门里涌出来,这就是佛在救人出苦海,看来此人在世时一定是做了什么善事,所以佛来救他出苦海。人生在世一定要与人为善啊。这也是佛教宣扬来世论的体现。大雄宝殿的北面的神台上还塑有佛教禅宗六祖的塑像,自西向东分别为:慧能六祖、慧可二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达摩初祖、僧璨三祖。他们都修成了罗汉果。禅宗六祖中除了达摩是印度人外,其他都是中国人。大明寺是佛教的律宗寺庙,那为什么要供奉禅宗六祖的塑像呢?因为大明寺在创寺时,是禅宗寺庙,直到唐代律宗大师鉴真做大明寺住持时,才改禅宗为律宗。因此大明寺供奉禅宗六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家往右边看还有唐僧师徒一行五人西天取经的塑像,看完去西天取经的,我们再到后面看看到东瀛度法的,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的是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他14岁出家,18岁受菩萨戒,20岁游学长安、洛阳等地,遍访高僧名刹(sha),师从佛教律宗巨匠道岸、宏景两位大师。后来在佛经义理、庙堂建筑、雕刻绘画、行医采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一代高僧。(他还去过宫廷太医署,还协助建造过小雁塔。)

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受日本遣唐使荣睿、普照的邀请,到日本传教佛学。鉴真历经十年,连续五次都失败了,并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眼染疾失明。在第六次就是唐天宝十二年(753年)随日本遣唐使的船东渡成功,当时已是66岁的高龄,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公元763年在日本圆寂。

(在日本生活的10年中,鉴真除了忙于传授戒律,建寺造像,还积极的制药诊病,像僧徒传授医药知识。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著有《鉴上人秘方》一书。此书虽已失传,但从日本学者著的《医心方》中还能找到鉴真的几个方子。鉴真虽然双目失明,但他靠嗅觉、味觉和手感,能准确的辨别药物的真伪,“无一错失”。因此,当时日本流行以药袋印有鉴真像的为真药。)

应该说鉴真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刻、医药、书法、印刷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被称为日本律宗太祖、圣僧、日本文化大恩人。他设计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其弟子与寺内

构造的金堂和塑造的佛像已成为日本珍贵的历史文物。他的弟子为他制作的干漆夹纻像是日本现在三大国宝之一,每年对民众只开放三天。

1963年是鉴真逝世1200周年,日本定位“鉴真年”,以纪念这位“日本文化大恩人”。当时中日还未建交,为冲破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国家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开展宗教外交,促(cu)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纪念堂由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家梁思成设计,不过由于文化大革命,当1973年才建成。

(鉴真纪念堂是从南面的四松堂陈列室开始的,向北是门厅,门楣上的“鉴真纪念堂”横匾出于当代著名金石家桑榆(1929—1979)之手。)

(门厅内存放着清光绪三年法净寺大铜钟和乾隆题法净寺石碑)

大家再看看“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是由文学泰斗郭沫若(1892—1978年)题写的。大和尚的名称在中国还是不多的。纪念碑由梁思成教授(1901—1972)和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两位著名的建筑学家讨论、设计成卧碑。突出了古代卧碑无边的传统,创造性的设计了一个边框,表明是现代设计的建筑。背面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年)的铭文,是在纪念堂奠基典礼上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文章。

(碑两面都象是打开的卷轴,体现了鉴真对文化的贡献;碑角处有佛焰,象征着鉴真大和尚将佛教的光华传遍四方;覆莲座造型又是中国所特有的,点出了纪念对象是中国高僧;最经典的是中间的缠枝花卉(hui),雕刻了唐代特有的卷叶草纹饰,不仅说明了朝代,还揭示了鉴真在中医、中草药方面的建树;碑体侧面形成的烛台形状,体现了为怀念大师而进行的祭奠活动。整块卧碑雕塑语言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这块碑,史学界敬称它为当代“三绝碑”。哪三绝呢?就是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的题词,佛教领袖赵朴初居士的撰文,加上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设计。

纪念堂主殿是梁思成先生参照奈良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造的。(只是由七楹缩小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的,保持了中国盛唐时的风格,又柔和了日本当时的建筑风格,现在鉴真纪念堂又仿造金堂设计,其意就是为了体现中日文化相互交融。)(纪念堂用了规格最高的庑殿顶,正脊两端鸱(chi)尾弯曲向内,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最大的天地就是火灾,鸱尾是龙的九子之—,鸱吻尾巴的特写,龙性嬉水,看到鸱尾,就是提醒注意消防,火烛小心的意思。直到今天,人类最先进的消防理念依然是“防大于救”。)

(主殿平缓的屋顶,出檐很宽,加上三层厚重的斗拱,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而斗拱下的廊柱,两端稍细,中间饱满,呈腰鼓形,体现出盛唐以丰为美的特点。四周回廊相抱,方棂漏窗,显得厚重而大气,一代唐风,跃然眼前。)

鉴真纪念堂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后的经典之作。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章,2004年获得“全国百年经典建筑”。

大家请看庭院中的石灯笼,是在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第八十一世森本孝顺长老赠送的,石灯笼里面的灯火由森本孝顺长老亲手点燃,三十年来,仍在燃烧,长明不灭。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到“这盏灯与唐招提寺的另一盏灯是一对。”还有两边的八重樱花,是由森本孝顺长老和当时大明寺方丈能勤共同栽种的。虽然两位法师都圆寂了,但他们共同栽种的樱花树和点燃的长明灯还在,象征着中日友谊长明不灭。

进了大殿,中央须弥座上是鉴真大师的干漆夹纻像。干漆夹纻是在泥塑上敷上麻布,再在麻布上反复涂漆,漆干后出去底胎,就成干漆夹纻像。夹纻像造型准确,分量轻,不变形。干漆夹纻工艺是唐代传入日本的,鉴真圆寂时,他的弟子为他塑像。1980年展出的原像是日本国的国宝,这尊坐像是扬州(扬州工艺美术研究院和扬州漆器厂)仿造日本国宝用干漆夹纻工艺塑造的。

篇三:看扬州大明寺有感

看扬州大明寺有感 六月花尽, 不见人间烟火。有塔九重,名唤栖灵。

以前总感觉庙宇是一个庄严的地方、太过严肃,总也进不了我的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类地方的好感增多,虽不至于磕长头、上香火,但也能领略出寺庙里独特的气氛,一个人在里面呆的久了,难免会受环境影响,心会逐渐变得沉静而空灵。

大明寺香火很鼎盛,可能是去的早了,没有多少游人,大雄宝殿前的大鼎里香火弥漫,有来得早的信徒在哪里虔诚的祈拜。大鼎后面的大香炉围着满满一圈的祈福丝带,寺院里佛乐悠扬,似乎是另一个世界,安详而宁静。

为了不亵渎佛门清净之地,我只在佛堂外照了些相片。大雄宝殿里还有一个男孩子跪在蒲团上背经书,的确是用背的,还很生涩。很难想象一个穿着时尚的男孩如此虔诚。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寺院大多不是以风景吸引人眼球,迷人的只是那种气氛。其余的与一般寺院无

二。但栖灵塔无疑是大明寺的亮点,隋文帝时期建造,后被天火所毁,现在呈现在我面前的也只是后人重建的。塔高九层,在底下看非常宏伟,只可惜外面正在修缮,于是买了门票登塔欣赏。塔的第二曾供奉了舍利,神话剧里面关于舍利的说明十分神奇,正想见识一下长什么样,无奈被供奉的太过严密,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到,加上只有一面门开着,里面的灯火又昏暗,只得作罢。沿着狭窄的木楼梯上了第三曾,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塔中塔。第三楼供奉着一座金丝楠木打造的祈福塔,精致非常。至于其余楼层,都一样的供奉着莲花台上四面环绕而坐的释迦牟尼。

抱着欣赏的心态,不觉的上了九楼。没感觉很累,只是迫不及待的来到回廊俯瞰着大明寺,顶楼风大,没有什么人,传言栖灵塔上能看到整个扬州,这话太过牵强,不过西湖、观音山之类的还是看得很清楚。“登上九重宝塔,并肩看天地皓大”河图的歌又一次被我牵强的体会了。没有想象中的高,不过一个人站在塔上,眼前的广阔与心中说不清的思绪纠缠在一起,的确另有一番味道。

等到下塔时游人已经有很多了,虽然还是佛乐飘扬,只是再也没有那种平和的气氛。于是去了藏经阁前观了一会儿鲤鱼,顺便恢复下体力。随后去了钟楼,栖灵塔的票能在钟楼撞钟三下,一声钟吉祥如意、二声钟心想事成,三声钟佛佑平安。愿望很美好,钟声很悠长。似乎耳边还有余音,下了楼,便离开了逐渐喧腾的大明寺。

现在人应该多去一些庙宇类的地方,不为迷信,也不为求什么。只是感受一下这种气氛,涤荡心灵的尘埃。人世间有太多烦恼需要放下,那暮鼓晨钟不该被人所遗忘。

2014年7月1日记

篇四:江苏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江苏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各位游客:刚才我们领略了瘦西湖的秀色,现在请大家去参观大明寺.一听大明寺 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它的范畴应该是 "大明寺风物鉴赏区"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 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向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从 1980 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 巡展后,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 40 万人次之多.1991 年 10 月 12 日上午,国家主席 江泽民曾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大明寺山明水秀,景物纷呈,下面 就让我们迈入这藏龙赐福,香云线绕的吉祥之地,去一睹它的风貌吧! 【大明寺创建历史—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远楼】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风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 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 明寺的概况: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 (457—464 年) 故称 , "大明寺" . 隋仁寿元年(601 年),隋文帝杨坚 60 寿辰,诏令在全国 30 个州内设立 30 座塔, 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 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因此 也称"西寺".清乾隆三十年(176 年)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 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直至 1980 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 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只见正面横匾上篆刻着 "栖灵遗址"4 个字.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4 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 乐区而得名.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径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为清代 书法家蒋密所书.牌楼前两侧的两只石狮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61 年移到这 里.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请 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南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 珠, 据称他是释边牟尼的弟子阿逸多. 佛教说他将在释边牟尼涅果后成为 "未来佛" . 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弥勒的后面站像是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 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在大殿的东西两侧 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 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

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 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在山门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首先我们来到了殿前庭院,请看东面有桧柏,西 面有黄杨,正中置有两尊室鼎.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 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 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各位访随我进入殿内,请看跌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达牟尼.站在大佛东 侧的是边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过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 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 随佛祖 25 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大 佛东面首坐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首坐是阿弥陀佛,主管"西 方极乐世界".同其他寺庙一样,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 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她能解救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游客们:现在我们去参观藏经楼.藏经楼是大明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于 1985 年 4 月投资 40 万元重建.前面我们看到二层五槛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便是藏 经楼.其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在屋脊的上面嵌有"法轮常转", 阴面刻有"国泰民安".进人大厅,只见正面供有释这牟尼佛的汉白玉坐像,这尊 坐佛像由香港弘勋法师赠送.在坐佛东侧供奉着白玉卧佛祖师,这尊卧佛原系缅甸 政府赠送高贯寺,后转赠给了大明寺,放在藏经楼内. 穿过"文章奥区"圆门,只见一幢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的楼阁矗立在 我们面前,上面悬挂着"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 年),楼 名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之意而命名.让我 们进入楼前庭院,只见院内这块横匾上刻着"印心石屋"4 宇,这是 1835 年道光皇 帝为嘉庆年间进士陶澍而题.陶财原籍湖南安化县,居住在洞庭湖畔,因他家门口 潭水中有块石头,方正如印,名叫"印心石",陶海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书斋就在 "印心石"北岸,故名"印心石屋". 印心石屋旁边这株枝繁叶茂的名贵花木就是扬州市市花——琼花,树龄已超过 300 年,是扬州最古,最大的一株琼花.琼花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花卉,每年五 月盛开,花八朵五瓣,花瓣如白玉盘,花美似玉蝶群舞.相传隋场帝曾到扬州看琼 花,因而琼花便名扬天下.每年春夏之交,前来赏花者络绎不绝. 平远楼前还布满了莲花,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 中间为"中日友谊莲".据说:1980 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 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

人把这 3 个莲花品种送到这里,种植莲花 的古石盆是明,清时代的古物,由扬州市园林管理处专门选择配置. 【鉴真纪念堂—鉴真生平—栖灵塔】 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的友好使者.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 上的历史功绩,1973 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从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 到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 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著 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主持了设计方案,这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院内种植着 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纪念堂南还有有关鉴 真东渡事迹的介绍及史料陈列,整个区域共占地 2540 平方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鉴真的生平: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 人,生于 688 年,卒于 763 年.14 岁出家扬州大云寺,20 岁时游历于长安,洛阳 等地,专攻佛教律学.26 岁返回扬州,55 岁当了大明寺住持,传戒讲律,兴寺建 塔,塑造佛像,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唐天宝元年(742 年),在中国留 学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邀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 本弘扬佛法.鉴真欣然同意,经过一番准备,他率同弟子和工匠于第二年启程东渡. 先后十年,历经五次都遭失败,牺牲 36 人,鉴真也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但是他 夙志不移!决心不变,终于在 753 年 12 月 20 日中午,在日本秋妻屋浦登陆,东渡 成功.这年鉴真已是 66 岁高龄了.次年二月,鉴真一行来到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举 国上下的盛大欢迎.鉴真在日本生活了 10 年,76 岁病逝.他对日本的佛学,医学, 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 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他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和他圆寂前弟 子为他塑造的干漆夹红坐像都已成了日本国宝.再看纪念堂前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 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 个大宇,为郭沫若手书.碑阴刻着赵朴初 撰写纪念鉴真圆寂 1200 周年的长篇碑文.纪念堂南的"晴空阁"设有鉴真事迹陈 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 游客们:现在我们再去瞻仰栖灵塔.有寺庙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们常说: "救 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别称.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 (601 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 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 年(843 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80 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 倡议重

建栖灵塔.1988 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国选址重建.瑞祥法师圆 寂后,由能修法师主持栖灵塔的重建,于 1993 年 8 月 27 日开机钻探,总造价达 1 000 万元以上,总建筑面积 1865 平方米,总高度为 70 米,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 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标志性景观.登 L 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仙人旧馆: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饲】 仙人旧馆位于大明寺西侧,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词三部分组成.穿 过院墙的八角形门洞,我们就来到了古风流溢的"平山堂",此堂是北宋庆历八年 (1048 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造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 居士.原在北宋朝廷为官,后因参与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失败后遭到政敌 打击排挤,被贬官扬州等地,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政事之余,他常到蜀同游 玩,因爱大明寺西侧"可穷千里目",便筑平山堂于此,在扬州任上,作为游宴之 所,以此寄情于山水诗酒.在这里登堂南望,"江南诸山,合青吐翠,飞扑于眉睫 而恰与堂平",故名"平山堂".平山堂北檐有清人林肇元所书"远山来与此堂平" 的横匾,更点明了堂名含意,实际上"平山堂"是那些失意文人议论朝政,发发牢 骚的地方.这从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词中可略见一斑,记得词是这么写的: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 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这首词后来被人刻石嵌人廊壁. "平山堂"匾力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所题,堂右边的匾额"坐花载月",由 光绪四年清人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系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 为怀念欧阳修之韵事而题,书法流畅,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流"字少一点,而"在" 字多了一点,大家不要认为堂堂总督写了错别字,而是用字灵活巧妙,其意在于表 示欧阳修的风韵千古流传.这里有一件韵事:一天,欧阳修命人准备荷花千余朵, 分插在盆中,然后进行饮酒的游戏:在盆中抽取一枝荷花在客人中传递,得到者顺 次摘去其花瓣.当花瓣尽时,所在之客饮酒.这类游戏往往持续到深夜,太守常常 披星戴月而归.故后人常以"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等词来追忆往事,井书匾 挂在堂上.站在平山堂前,视角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情,因此,清代彭玉群写有 "放开眼界"之匾挂在正门之上. 当人们提起欧阳修时,必然会想到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从平山堂往后走 数米便是"谷林堂",这是苏东坡 56 岁任扬州知府时为纪念欧阳修而建的,堂名取 自他自己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 "谷","林"为堂名.谷林堂面北朝南,面阔 5 间.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 连,堂上悬挂的"谷林堂"横匾,系扬州雕刻家

黄汉候集自苏东坡法帖临摹的. 穿过谷林堂,绕过后假山,沿路向北,有欧阳文忠公调,沉于光绪五年(1879 年)由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募资建造.祠内有欧阳修石刻像,由于反光原理,远看 白胡须,近看黑胡须,吸引了许多游人.堂上悬"六一宗风"横匾,原为欧阳正精 所题,后遭损坏,1980 年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补书. 【西苑芳圃—天下第五泉—鹤冢】 自谷林堂穿过西面偏月门,循石雕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西苑圆门回,门额上有 砖刻"芳圃"二字."芳圃"为西苑别名,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 年).此园四周 山庄起伏,园中有水池,池东堆砌着黄石假山,造型如狮子盘山图,构思精美怡人. 园内有两座御碑亭,一碑是摹刻清康熙帝题刻杭州灵隐寺诗;另一碑刻乾隆的 游平山堂诗.有朋友会问,康熙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为什么立于扬州?这里 曾有康熙南巡的一段典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他第二次南巡途经扬州,当 时的扬州知府是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承爵与皇帝关系密切.高承爵奉旨先到杭州 考察,然后又赶回扬州伴驾前往杭州.后来康熙回京都时,高承爵又送皇帝至山东 增县的三公桥上,在御舟中皇帝大悦,赐《灵隐》诗一首,并钦升高承爵为江南江 苏按察使.为了显示自己的荣耀,高承爵于这一年的三月十六日将此碑立在大明寺 内. 游客们:这里有两口"第五泉",一在东岸上,碑石上刻着"第五泉"三个大 字;另~个在西侧池中,为清雍正年间凿池时发现的,当时的人认为,这才是真正 的第五泉,并建井亭于其上.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被称作"天下第一泉"的有四 个:江苏镇江中冷泉,江西庐山谷帘泉,北京玉泉,济南的突泉,而被称作天下第 五泉的只有扬州一个.在泉亭的四周还有观瀑亭,待月亭,柏木厅,船厅等建筑.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一介绍,请朋友们自己游览. 在第五泉东面依墙筑着一块石碑,上刻"鹤冢"二字,顾名思义,这就是鹤的 坟墓.游客们对北宋诗人林和靖的逸事可能略知一二,传说他一生孤高自好,不娶 不仕,隐居杭州孤山,喜欢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说.清光绪十九年,住持 和尚星悟禅师在平山堂也养有两只鹤,极为珍爱,任凭双鹤戏耍自如.后来一只仙 鹤患足疾而死,另一鹤也悲痛欲绝,最后绝食而亡.星悟禅师深为感动,将双鹤埋 葬在此,并立一石碑,上刻"鹤家". 各位游客:大明寺从初建至今已有 1500 多年,这段历史饱经忧患,历尽沧桑, 多次修葺,才有今日之新貌,来之十分不易.大明寺既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又有古 老的宗教寺庙,更有鉴真,欧阳修,苏东坡在此留下的历史印迹,观物赏景,融为 一体.大明寺之行,我想用"美景信人,文物丰富,流连忘返,令人陶醉"来概括, 或许是恰如其分的吧!

篇五:江苏大明寺导游词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领略了瘦西湖的秀色,现在请大家去参观大明寺。一听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它的范畴应该是"大明寺风物鉴赏区"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向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从1980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后,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40万人次之多。1991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大明寺山明水秀,景物纷呈,下面就让我们迈入这藏龙赐福、香云线绕的吉祥之地,去一睹它的风貌吧!

【大明寺创建历史—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远楼】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风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杨坚60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因此也称"西寺"。清乾隆三十年(176年)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直至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只见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4个字。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4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径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为清代书法家蒋密所书。牌楼前两侧的两只石狮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61年移到这里。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南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据称他是释边牟尼的弟子阿逸多。佛教说他将在释边牟尼涅果后成为"未来佛"。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弥勒的后面站像是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在山门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首先我们来到了殿前庭院,请看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两尊室鼎。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各位访随我进入殿内,请看跌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达牟尼。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边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过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大佛东面首坐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首坐是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同其他寺庙一样,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她能解救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游客们:现在我们去参观藏经楼。藏经楼是大明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85年4月投资40万元重建。前面我们看到二层五槛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便是藏经楼。其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在屋脊的上面嵌有"法轮常转",阴面刻有"国泰民安"。进人大厅,只见正面供有释这牟尼佛的汉白玉坐像,这尊坐佛像由香港弘勋法师赠送。在坐佛东侧供奉着白玉卧佛祖师,这尊卧佛原系缅甸政府赠送高贯寺,后转赠给了大明寺,放在藏经楼内。

穿过"文章奥区"圆门,只见一幢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的楼阁矗立在我们面前,上面悬挂着"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楼名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之意而命名。让我们进入楼前庭院,只见院内这块横匾上刻着"印心石屋"4宇,这是1835年道光皇帝为嘉庆年间进士陶澍而题。陶财原籍湖南安化县,居住在洞庭湖畔,因他家门口潭水中有块石头,方正如印,名叫"印心石",陶海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书斋就在"印心石"北岸,故名"印心石屋"。

印心石屋旁边这株枝繁叶茂的名贵花木就是扬州市市花——琼花,树龄已超过300年,是扬州最古、最大的一株琼花。琼花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花卉,每年五月盛开,花八朵五瓣,花瓣如白玉盘,花美似玉蝶群舞。相传隋场帝曾到扬州看琼花,因而琼花便名扬天下。每年春夏之交,前来赏花者络绎不绝。

平远楼前还布满了莲花,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中间为"中日友谊莲"。据说:1980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人把这3个莲花品种送到这里,种植莲花的古石盆是明、清时代的古物,由扬州市园林管理处专门选择配置。

【鉴真纪念堂—鉴真生平—栖灵塔】

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的友好使者。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从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到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主持了设计方案,这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院内种植着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纪念堂南还有有关鉴真东渡事迹的介绍及史料陈列,整个区域共占地2540平方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鉴真的生平: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生于688年,卒于763年。14岁出家扬州大云寺,20岁时游历于长安、洛阳等地,专攻佛教律学。26岁返回扬州,55岁当了大明寺住持,传戒讲律,兴寺建塔,塑造佛像,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唐天宝元年(742年),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邀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欣然同意,经过一番准备,他率同弟子和工匠于第二年启程东渡。先后十年,历经五次都遭失败,牺牲36人,鉴真也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但是他夙志不移!决心不变,终于在753年12月20日中午,在日本秋妻屋浦登陆,东渡成功。这年鉴真已是66岁高龄了。次年二月,鉴真一行来到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76岁病逝。他对日本的佛学、医学、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他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和他圆寂前弟子为他塑造的干漆夹红坐像都已成了日本国宝。再看纪念堂前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宇,为郭沫若手书。碑阴刻着赵朴初撰写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长篇碑文。纪念堂南的"晴空阁"设有鉴真事迹陈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

游客们:现在我们再去瞻仰栖灵塔。有寺庙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们常说:"救人

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别称。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秸扇鹣榉ㄊυ诟盟露≈分亟āH鹣榉ㄊυ布藕螅赡苄薹ㄊχ鞒制芰樗闹亟ǎ?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总造价达1000万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总高度为70米,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标志性景观。登L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仙人旧馆: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饲】

仙人旧馆位于大明寺西侧,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词三部分组成。穿过院墙的八角形门洞,我们就来到了古风流溢的"平山堂",此堂是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造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原在北宋朝廷为官,后因参与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失败后遭到政敌打击排挤,被贬官扬州等地,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政事之余,他常到蜀同游玩,因爱大明寺西侧"可穷千里目",便筑平山堂于此,在扬州任上,作为游宴之所,以此寄情于山水诗酒。在这里登堂南望,"江南诸山,合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名"平山堂"。平山堂北檐有清人林肇元所书"远山来与此堂平"的横匾,更点明了堂名含意,实际上"平山堂"是那些失意文人议论朝政、发发牢骚的地方。这从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词中可略见一斑,记得词是这么写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这首词后来被人刻石嵌人廊壁。

"平山堂"匾力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所题,堂右边的匾额"坐花载月",由光绪四年清人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系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为怀念欧阳修之韵事而题,书法流畅,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大家不要认为堂堂总督写了错别字,而是用字灵活巧妙,其意在于表示欧阳修的风韵千古流传。这里有一件韵事:一天,欧阳修命人准备荷花千余朵,分插在盆中,然后进行饮酒的游戏:在盆中抽取一枝荷花在客人中传递,得到者顺次摘去其花瓣。当花瓣尽时,所在之客饮酒。这类游戏往往持续到深夜,太守常常披星戴月而归。故后人常以"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等词来追忆往事,井书匾挂在堂上。站在平山堂前,视角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情,因此,清代彭玉群写有"放开眼界"之匾挂在正门之上。

当人们提起欧阳修时,必然会想到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从平山堂往后走数米便是"谷林堂",这是苏东坡56岁任扬州知府时为纪念欧阳修而建的,堂名取自他自己的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为堂名。谷林堂面北朝南,面阔5间。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挂的"谷林堂"横匾,系扬州雕刻家黄汉候集自苏东坡法帖临摹的。

穿过谷林堂,绕过后假山,沿路向北,有欧阳文忠公调,沉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募资建造。祠内有欧阳修石刻像,由于反光原理,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吸引了许多游人。堂上悬"六一宗风"横匾,原为欧阳正精所题,后遭损坏,1980年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补书。

【西苑芳圃—天下第五泉—鹤冢】

自谷林堂穿过西面偏月门,循石雕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西苑圆门回,门额上有砖刻"芳圃"二字。"芳圃"为西苑别名,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此园四周山庄起伏,园中有水池,池东堆砌着黄石假山,造型如狮子盘山图,构思精美怡人。

园内有两座御碑亭,一碑是摹刻清康熙帝题刻杭州灵隐寺诗;另一碑刻乾隆的游平山堂诗。有朋友会问,康熙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为什么立于扬州?这里曾有康熙南巡的一段典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第二次南巡途经扬州,当时的扬州知府是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承爵与皇帝关系密切。高承爵奉旨先到杭州考察,然后又赶回扬州伴驾前往杭州。后来康熙回京都时,高承爵又送皇帝至山东增县的三公桥上,在御舟中皇帝大悦,赐《灵隐》诗一首,并钦升高承爵为江南江苏按察使。为了显示自己的荣耀,高承爵于这一年的三月十六日将此碑立在大明寺内。

游客们:这里有两口"第五泉",一在东岸上,碑石上刻着"第五泉"三个大字;另~个在西侧池中,为清雍正年间凿池时发现的,当时的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五泉,并建井亭于其上。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被称作"天下第一泉"的有四个:江苏镇江中冷泉、江西庐山谷簾泉、北京玉泉、济南的突泉,而被称作天下第五泉的只有扬州一个。在泉亭的四周还有观瀑亭、待月亭、柏木厅、船厅等建筑。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一介绍,请朋友们自己游览。

在第五泉东面依墙筑着一块石碑,上刻"鹤冢"二字,顾名思义,这就是鹤的坟墓。游客们对北宋诗人林和靖的逸事可能略知一二,传说他一生孤高自好,不娶不仕,隐居杭州孤山,喜欢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说。清光绪十九年,住持和尚星悟禅师在平山堂也养有两只鹤,极为珍爱,任凭双鹤戏耍自如。后来一只仙鹤患足疾而死,另一鹤也悲痛欲绝,最后绝食而亡。星悟禅师深为感动,将双鹤埋葬在此,并立一石碑,上刻"鹤家"。

各位游客:大明寺从初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这段历史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多次修葺,才有今日之新貌,来之十分不易。大明寺既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又有古老的宗教寺庙,更有鉴真、欧阳修、苏东坡在此留下的历史印迹,观物赏景,融为一体。大明寺之行,我想用"美景信人,文物丰富,流连忘返,令人陶醉"来概括,或许是恰如其分的吧!>导游词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