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美国金融危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23:49 作文素材
美国金融危机作文素材

篇一: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2007年3月,美国大量出现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的现象,到2008年9月美国多家规模巨大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因此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从大量出现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开始的,但因为抵押贷款被证券化,许多金融机构都投资了这种以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所以银行业的危机迅速波及到投资银行业和保险业,演变为整个金融业的危机。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第一季度陷入了负增长。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0.4%;200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2.4%。

二、美国经济复苏的现状和前景

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但是,美国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正逐渐走向复苏,再次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在2010年将出现较低比率的正增长。许多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首先,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情况来看,虽然美国2009年个人消费支出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复苏趋势,但是私人国内投资支出则出现比较明显复苏的迹象。

其次,从美国公司利润增长情况来看,虽然美国非金融公司的利润从2007年的8469亿美元减少到2008年的7116亿美元,再继续减少到2009年的6803亿美元,但是金融公司的利润从2007年的3470亿美元减少到2008年的2716亿美元以后,2009年增长到3168亿美元。

再次,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季度增长率来看,美国的2009年的经济状况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2009年4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率是-6.4%、-0.7%、2.2%、5.6%,美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比较强劲的复苏迹象。

但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遗留影响还存在,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美国经济的复苏。

首先,美国房贷违约案例继续增加。作为美国金融危机导火线的房产市场有喜有忧。2010年3月美国新房销售达到411000套,比2月增长了26.9%,比去年3月增长了23.8%。但是, 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房贷违约案例达到932000例,与上一个季度环比增加了7%,与上一年同比增加了16%。这意味着在美国每138户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违约。另外,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实际扣押的房产257000套。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2010年美国银行扣押的房产有可能打破2009年918000套的记录。这表明,美国政府的房地产业主援助措施没有能够成功地抑制违约案例的增加,美国的银行业还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其次,美国的地方性银行继续倒闭。2010年4月中旬,美国破产的地方性银行达到50家。另外, 2009年末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列入“问题银行”的数目达到702家,占美国银行总数的8.7%。这表明,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大银行的情况在好转,但中小银行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再次,美国的失业情况没有好转。与投资支出、公司利润、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复苏不同,美国的就业形势在恶化。2009年第一到第四季度,美国的失业率分别为8.2%、9.3%、9.6%、10.3%。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7%的高位上。这意味着在各个行业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首先复苏,而相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的情况仍比较严峻。

然而,从目前美国的经济情况分析,美国再次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虽然美国地方银行的倒闭情况显得比较严重,但应该注意的是,美国是一个实行单一银行体制的国家,中小银行数目很多。2008年美国有8451家银

行和储蓄机构,其中资本在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就有7777家。它们在数目上占了92%,但在资本上仅占11.4%,地方性中小银行的破产不会动摇美国金融业的基础。尽管2009年大批地方性银行倒闭,但是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却在增加,这个事实就可以证明美国金融业的基础还是比较很稳固的。

其次,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都在密切关注美国宏观经济的动向,都在积极地采用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另外,虽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发生不同程度衰退的情况下,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贸易保护的倾向,20世纪30年代那种相继采取以邻为壑政策的情况没有重演。此外,良好的国际环境也给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保证。

再次,美国经济体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地,但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远低于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普遍持有美国的金融资产。这样,美国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担了,对美国经济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损害。二是美国经济除了发放过量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外,没有隐藏着其他严重的内在缺陷,美国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政府的调节下美国经济不会出现剧烈的和大幅度的下降。

因此,美国经济的前景将是逐渐地趋向复苏并且缓慢发展。

三、美国经济走势发展 美国GDP增速已恢复到危机前平均水平,GDP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恢复增长并于2010年三季度达到2.8%的高点后,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进入金融危机后的二次回调,在2011年三季度回调到1.55%,此后再度回升,2012年三季度达到2.6%,但在2012年四季度又回调到1.54%。与金融危机爆发前2001年到2007年平均2.37%的GDP增速相比,2010—2012年美国GDP增速分别为2.4%、1.8%和2.2%,其中2012年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为

2.39%,已接近危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政府投资与消费实际增速下降引致的,实际出口增速的下降也是导致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但四季度个人消费和投资实际增速仍保持平稳增长状态,显示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

商业银行贷款逐步恢复正常增长状态,2012年一季度以后美国商业银行贷款恢复较快增长,2012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平均增速为5.77%,已接近危机前

2001年到2007年8.25%的平均增速。作为2010年美国刺激消费增长的重要措施,消费信贷规模在2010年大幅度扩张,经过2011年的调整后,2012年消费信贷恢复平稳增长状态,一季度到四季度平均增速为1.82%,低于危机前2001年到2007年5.14%的平均增速。总体看,2012年美国银行信贷已恢复正常增长状态。

房地产市场也已走出危机困境,美国新建住房销售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2012年持续快速增长,平均增速高达20.66%。在住房销售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美国新建住房平均售价涨幅不断提高,从2011年四季度的3%提高到2012年四季度的13.46%,2012年平均涨幅为8.43%,已超过2001—2007年6.13%的平均涨幅。美国房地产市场已走出危机困境,恢复正常增长状态。

失业率持续下降,但依然偏高。随着经济恢复适度增长,美国失业率也持续下降,从危机期间2009年9月10%的高峰下降到2012年12月的7.9%,但与经济增速的回升幅度相比,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幅度较小,2012年12月的失业率仍大幅度高于危机前2001—2007年5.2%的平均失业率。

在美国采取低利率、赤字政策和量化宽松的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后,美国GDP将恢复较快增长状态。其次美国银行信贷和货币供给增速逐步提高。再次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将日趋活跃。同时,失业率也将持续下降,CPI涨幅提高。

四、美国近几年经济走势预测

2013年上半年,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率仍在2%以下。财政紧缩的步伐有可能超过私人部门愈合的速度及经济从与飓风桑迪相关的破坏中恢复的速度。经济仍有下滑的风险,“财政悬崖”的结果完全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经过改进的财务收支模型显示,经济增长将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加快。住房建设看起来将强劲复苏,企业部门将会开始支出更多现金流,个人储蓄率也有可能进一步微降。

总体上,2014年-2015年,私人部门将为实际GDP带来1.5%左右的增长。即使财政政策继续构成拖累,GDP增速仍将达到略高于趋势水平的3%,甚至更高一些。这以历史周期为标准衡量或许算不上十分迅速,但这次复苏无疑将好于迄今为止2%-2.5%的水平。

经济增长回升有可能逐渐降低经济资源闲置率。估计就业率大约低于潜能水平4%,失业率则会随着更多人重返就业岗位而缓慢下降,工资增长可能因此十分疲弱。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较前几年更加稳定,因此预期通胀率仍将略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的政策仍将面向促进劳动力市场复苏。预期美联储官员将继续以每个月85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长期美国国债,甚至一直到所谓的“扭转操作”结束之后。

参考文献:

[1]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08-221

[2]〔美〕C?弗雷德?伯格斯坦1美国与世界经济[M].朱民译,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1

[3] 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理论视野,2008,11.

[4]王洛林,李向阳1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12005-2006,北

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81

[5] 朱金玉.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8.12.

[6] 王雷.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其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01.

篇二:美国1929与2008金融危机比较

美国1929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比较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正如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大规模的危机。两次危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危机发生的状况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二者必存相通之处,它们都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尚未演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的经济危机,但危机的规模、危机波及的范围、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都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危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1923--1930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额翻了4倍,1925--1929年间股价翻了近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方面,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在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人出现,房贷公司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引发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两次危机背景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二、危机发生的状况比较

1 两次危机发生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它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萧条。造成社会中下层的恐慌。由于其表现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萧条”和“大恐慌”。在整个危机中,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6.2%,贸易总额下降了

70%,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大量的生产设备遭到破坏;与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爆发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产品市场经历了价格的暴跌,大量的农畜产品被废弃,众多的贫农、中农走向破产,美国农业生产者的人均收入从1929年的223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90美元,降低了60%;失业人数达1300多万,至少14万家企业倒闭。实体经济出现危机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美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一周损失100亿美元。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都创下了空前纪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失业人数达到5 000万左右。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前导。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剧烈下挫,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倒闭。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此次危机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美国国内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极为密切,金融业务相互交织、债务关系相互关联、链条不断扩大延展、风险交叉传递,一旦债务链断裂,就会不断出现连锁反应,并逐级放大,形成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二是由于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的金融业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又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强烈冲击。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各有不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主要发生于实体经济领域,表现为商品的供给规模严重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实体经济危机导致信用危机,并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发生于虚拟经济领域,它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2 两次危机状况的共同特征。

虽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有相异之处,但是二者也具有共同特征:一是危机的传导速度极快,危机一经爆发迅速传导至相关经济领域,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衰退;二是危机的波及范围极广,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至欧洲、亚洲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三是危机的破坏性较大,危机发生后,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社会生产迅速萎缩,产值下降,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力下降,造成经济下滑;四是危机的延续时间较长,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五是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救助,以刺激经济,摆脱衰退。

三、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分析基础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危机的根

源。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它通过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副本并不创造价值。虚拟资本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的想象的或虚幻的资本。在正常情况下,有价证券作为资本的虚拟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一旦有价证券的价格暴跌,甚至成为一张废纸时,其资本的虚拟性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运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将催生泡沫经济。

(二)两次危机成因的相通之处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各具不同的特点,导致危机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两次危机都是由经济比例失调,“生产过剩”而导致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商品生产的盲目扩大严重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造成的结果,是实体经济内部不均衡发展的外在表现;而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样表现为“生产过剩”——资本证券化规模盲目扩大而导致的虚拟资本“过剩”,虽然金融业不生产实体产品,“过剩”比较隐蔽,但如果虚拟资本发行量盲目扩大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则会形成经济泡沫引发危机。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的“生产过剩”,都是经济自由化发展的结果,其背后的推动力都是资本的趋利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就是在运动中无限增殖。在实体经济中它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而在虚拟经济中则表现为虚拟资本的无限量发行,二者的发展都为资本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活动场所,使其跨越了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界限无限扩张,最终实体资本或虚拟资本的“过剩”必然导致危机的爆发。 通过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危机的比较研究,可以认识到:一方面,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基础,社会生产与需求一定要保持平衡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的金融工具,但是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导致泡沫经济,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可能引发的泡沫经济

篇三: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之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张宏良

一,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

1,危机的性质是信用危机。用预期收益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再把贷款转让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再打包成抵押债券,向投资者发行;金融机构再向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避险工具再打包发行,形成违约掉期交易。这一系列的买卖完全是建立在未来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没有丝毫实际资产做基础,由于每个环节都具有收益,有收益就具有资本性质,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卖,于是形成了庞大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预期是真实的,就没有风险,并且对于个体来讲随时可以变现为实际资本。如果预期收益是虚假的,信用资产就是纯粹泡沫,随时都会化为乌有。

2,预期收益抵押贷款替代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变革。固定资产抵押属于富人金融,因为穷人没有东西可抵押;预期收益抵押则属于穷人金融,穷人只拥有未来。可以说,与证券市场相联系的抵押债券、股份制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奠定了世界一体化的大同基础。股份制实现了资本社会化,实现了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无成本调节。衍生品市场把风险变成了可控产品和产业,让人们能够调节未来供求关系,在生产过程之外实现资源配置,避免了配置失调的资源浪费。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大众经济的基本内容,并迫使社会开始向大众政治转变,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伟大飞跃。

3,这场金融危机是大众经济和现有制度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就经济基础来讲,与精英统治制度发生了矛盾,大众预期和大众资金决定金融资产的变化,可是操控大众预期的却是不受约束的少数精英,现有的精英控制社会必然把大众经济变成了欺诈大众的经济。另一方面就经济管理方式来讲,与人类原有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矛盾。如同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然用填饱肚皮的原则管理工业经济一样,现在人们仍然在用实体经济的逻辑来管理虚拟经济。当初农业社会的逻辑是只要老百姓能填饱肚皮社会就会稳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仍然沿用这个逻辑来管理经济,把老百姓限制在填饱肚皮的范围之内,压制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结果形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危机迫使人们开始用供求平衡原则来管理经济。当信贷消费出现以后,信用本身就是在增发货币,把未来需求全部变成了现在需求,需求不再只是现实需求,变成了建立在预期收益基础上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需求的极度泛滥,特别是滥发美元加剧了需求的无限膨胀,为了避免滥发美元造成供求失衡,就创造了庞大的资本市场来买卖美元,目前世界货币的98%以上在用来买卖货币,而不是买卖商品。货币和信用的无限膨胀完全建立在未来预期收入上,当人们所能预见到的预期收入枯竭了,大量信用产品自然变成了纯粹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也就爆发了。可以说,欧美国家近20年的高消费就是建立在透支的基础上,一是通过信贷消费纵向透支未来,二是通过滥

发美元横向透支世界。主要是透支中国,透支了中国的资源,透支了中国的福利,透支了中国的收入,透支了中国的健康。从本质上来讲,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虚拟经济纯粹是一种欺诈经济。

4,金融危机爆发之猛烈是由价格决定供求的原理决定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同,实体经济是供求决定价格,虚拟经济则相反,是价格决定供求。股票市场就是典型,价格一跌,人们就恐慌抛售,此时股票供给无穷大,需求就无穷小;相反,股价一涨,大家只买不卖,又会造成需求无穷大,供给无穷小。这就决定了摆脱危机也要依靠公众预期,只要大家预期明天会更好,所有金融产品就都会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实行大众政治,要由公众直接管理精英管理政府。

5,如同生产过剩危机是私有制的丧钟一样,金融危机则是精英统治的丧钟。本来股份制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可是在精英统治下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如同工业社会本来是伟大革命,却给工人带来巨大灾难一样。比如预期收益决定价格,把时间纳入财富再分配过程,都是大众经济的伟大变革,可是在精英社会却变成了少数人掠夺大众财富的金融手段。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会形成财富的统一分配,现代证券市场也为这种统一分配创造了条件,可是现在却成为少数国家透支世界多数国家财富的一种掠夺手段。大众时代与精英统治形成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人类已经进入大众时代,仍然采用精英统治方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和动荡,虚拟经济本质上是大众经济,只有采用大众经济制度和大众政治制度,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这场危机是虚拟经济时代的第一场危机。

二,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的双重性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历史转变的标志,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危机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对中美2个国家具有双重性影响。

就美国来讲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如果处理得好,是金融产业的泡沫压缩,如同2001年纳斯达克暴跌形成的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挤压泡沫一样,泡沫压缩后美国将会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美元信用的崩溃将结束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如果出现这一局面,帝国的最后疯狂必然导致世界大动荡和大规模战争。

单就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出现的概率不大。美国金融体系的欺诈性质,决定了这场危机在客观上是一场赖帐运动,作为债务人的美国,遭受到的伤害并不很大,宏观微观都是如此。从宏观来看,美国破产的都是经营别人资产的金融公司,破的是别人的产,自己只是名义损失。这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实体经济破的是自己的产,虚拟经济破的是别人的产。从微观来看,美国老百姓和银行的关系与中国完全相反;美国是老百姓欠银行的钱,破产对美国老百姓危害不大,所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互助银行破产后没有引起社会任何反响;中国则是银行欠老百姓的钱,银行一旦破产老百姓就会造反。无论美国人实际上是怎么样,这场赖帐运动在客观上帮助美国形成了风险和财产相分离的状况,美国透支消费

了世界各国主要是中国的财产,现在却通过破产把风险转嫁给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现在回顾美国今年4月完成的金融改革法案才发现,美国之所以4月份建立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经济防火墙,就是为了在金融危机引爆后防止别国收购美国实体经济,维护美国的经济基础。

就中国来讲的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殖民化陷阱造成了中国“双空”结局,资源和美元都是两手空空,财富被掠夺净尽,弄不好甚至会造成大崩溃大动荡大分裂甚至大残杀。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好,就能够带领世界步入大众时代,实现东方文明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世界中心再次转移到中国,人类包括中国在内同时完成正、反、合的发展周期。

(二),向中国转嫁危机

全世界唯独中国号召赴美救市;全世界唯独中国舍弃自己股民去美国救市。家族利益决定的,家族利益超过阶级利益,阶级利益超过民族利益。这不是认识问题,是利益问题,左派只能等待收拾残局。并且国民的麻木是重要原因,汉奸言论公开化既不是政府的问题也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国民的问题。偷偷耍流氓是个人品质决定的,公开耍流氓就是公众品质决定的。那么多人公开为贱卖银行辩护,说明他们知道无论怎样公众仍然会追捧他们,否则是绝不可能公开裸奔的。让人均1千多美元的中国去人均4万美元的美国救市,所有中国人无不感到悲愤莫名。

这场危机是信用危机,主要是2个国家最厉害,美国和中国,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美国是虚拟经济领域的欺诈,中国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欺诈。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所不同的是,美国是为本国人民高消费透支了未来,中国则是在压缩本国人民消费的基础上为美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透支国家,只是美国透支了别国人民未来的收入,中国则是被别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还透支了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健康,中国人的环境,所有这些透支最终都要由中国人自己偿还,如果现在把透支资源换取的一点财富再拿去美国救市,中国最后依靠什么偿还?如此的经济开放使中国人的存在没有了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庖澹耆俏拦嬖冢褐泄试创嬖诘囊庖逶谟谀芪拦峁┝巯哑罚恢泄凸ご嬖诘囊庖逶谟谀苋妹拦擞懈嗍奔湓谙耐暮L簿∏殒蚁罚恢泄笠荡嬖诘囊庖逶谟谀芪拦丛旄叨罾螅恢泄⊥饣愕囊庖逶谟谀苋妹拦诵庞每ㄉ峡捎媒鸲罡嘁恍恢泄庾实囊庖逶谟谀苋妹拦刂莆颐堑拿褡宀担簧踔廖朔乐构と说挚雇庾恃沟凸ぷ剩判薷南芊ǎ∠展ぷ杂伞=峁敲拦谕钢颐亲试吹幕∩贤嫘槟猓嬖て冢嫱钢?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youx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游戏,我们还傻乎乎地遵守这种游戏规则,按照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全国大检查,凡是与美国游戏规则冲突的所有规定和政策统统作废,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海外经济基地。

中国九十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九十年代大牛市的过程,中国创造的财富长江大河般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国的消费和股市,自己却是人死在医院外面,钱葬送在股市里面,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又一场股灾。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变成了一个财富黑洞,如同科幻电影中的时空转换器,所有财富都会瞬间变成美国的财富,中国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方国家的财富,换来美国印刷厂

印制的一堆名叫美元的纸张,最后连这花花绿绿的美元也送还给了对方。中国变成了21世纪的杜十娘。中国出口的所有东西都贬值,中国进口的所有东西都涨价,包括中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定价权,为什么?汉奸买办里通外国。我们的资源变成了美国的廉价商品,我们自己却是资源掏的越多,换来的美元越多,国内投放的货币就越多,就越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反过来又紧缩,越是紧缩老百姓工资就越低,老百姓就越倒霉。马克思曾经讲,当初工人因为创造的财富太多而贫困,中国人则因为资源卖的越多越贫困。

本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国拥有实体经济,美国拥有虚拟经济,一旦冲突,美国倒霉。可是现在美国却控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是把中国钉死在产业链低端,耗光中国资源,整个世界20年在享用中国资源。然后再把中国资源换取的美元回流美国,把虚拟经济的灾难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还用资本和品牌把中国的低端产业再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中国最终两手空空,高端低端产业全部控制在对方手中。世界形成两个极端国家:创造财富的贫穷国家和创造品牌的富裕国家。前者资源耗光环境崩溃,后者山清水秀不付任何代价。结果是实体经济的生态灾难和虚拟经济的泡沫灾难,全部砸在中国人头上。这就是所谓世界规则和市场规则。

建立如此一套经济体制把国家和人民推向极端灾难,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处以极刑,可是在中国却成为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精英创造了一个财富时空转换器,把财富转换成美国财富;为了逃避责任,中国法学精英创造了一套流氓法律,损害一个人违法,损害一群人和一个民族叫自由。强奸一个人是犯罪,强奸一群人是开放。中国成为家乐福的缩影,中国人创造财富,然后存入外国人账户。生产目的就是美元,为了掩盖掠夺式经济,新自由主义的政治领袖赵紫阳80年代就把国民收入改成为GDP,在GDP的指标下,即便外国人把中国经济全部占有了,仍然显示是中国的GDP在增长。GDP加美元标价,中国的财富便不再由中国人来掌握,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至今仍然欣赏赵紫阳和胡耀邦的奥秘就在这里。

现在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的主要途径是:

1,逼迫或诱使中国外汇资产投资美国国债和金融公司。金融危机期间不能投资金融,这是基本常识,巴菲特身为美国人最近大肆投资协助政府救市,但是他只投资实体公司,绝不投资金融公司,只有中国在投资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只有泡沫没有底。7000亿救市不是美国政府拿钱,而是美国政府制定一个救市计划,由各个国家掏钱,在G20会议上,美国带头西方国家一起高喊,必须让中国掏钱。现在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有的统计数据说,包括两房3700亿美元在内,中国已经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超过1.2万亿,这等于是把中国三分之一的经济调往美国救市,投入了无底洞。中国投入美国的资金超过了当初美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2.5倍,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免费提款机,就在前两天的本月8日,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就表示,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但是他没有说,如果中国帮助美国解困救市,把危机转嫁到中国,中国也会死得很惨,甚至死得更惨,因为美国至少还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已经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几乎透支干净了。

美国金融危机

2,通过腐败等手段迫使中国继续贱卖银行和国有资产。把中国的金融资产和国有资产廉价卖给外资,已形成西方国家向中国转嫁危机的重要通道。仅2007年一年,几家银行股份贱卖损失就超过一万亿。中国资产正在通过两个差价流向西方发达国家:

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同样的国有资产股票低价卖给外资,高价卖给中国老百姓,通过这种买卖差价把财富送给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自发地形成了买卖分工,银监会把金融股票低价卖给外国人,证监会把金融股票高价卖给本国人。并且各执一词,银监会叫喊中国资产不值钱,几毛钱卖给外国人并没有贱卖;证监会则相反,叫喊中国经济世界独秀,几十元卖给老百姓价格并不高。中国金融学者也变成了双面人,在替银监会辩护时,他们说中国银行坏账太多,几毛钱卖给外资价格并不低;在替证监会辩护时,又说中国银行前途无量,几十元卖给本国人价格并不高。就在中国金融学者的这种双重辩护中,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贱卖,前不久美国可口快乐收购汇源做出了回答。可口快乐收购汇源的价格超过汇源股票市场价的3倍多,这说明中国资产还是很值钱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中国资产,国有资产卖给外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几十分之一,私人公司卖给外资的价格则高于市场价几倍?除了买办卖国的解释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

另一方面就国际而言,中国买进外国股票都远远高于市场价,中国卖给外资的股票都远远低于市场价。同样通过买卖差价把中国财富转移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果说在此之前用高于市场价的高价购买外国股票还有解释的话,在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仍然高价购买西方国家经营困难的公司就不可理解了。中国银行向外资转让20%的股权,价格相当于当年利润的70%,而收购法国洛希尔公司20%股权的价格,则相当于洛希尔公司当年利润的2.3倍;中国石油卖给美国人的价格是1.16元,相当于中国石油市场价的40分之一;可是这次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的价格却超过市场价2倍。这种极其悬殊的巨大差价,如同一架硕大无比的财富抽水机,把中国的财富越来越大规模地抽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家把最近美国危机中破产公司和活下来的公司列一个名单就会发现,凡是活下来的公司,如美国银行、摩根公司、巴克莱银行等都是在中国发了大财的公司,相反都是在中国没有发大财的公司。

3,继续扩大控股中国实体经济。这次危机的欺诈性质,决定了美国破产的是虚拟经济,中国破产的是实体经济。美国是在破别人的产,中国是在破自己的产。这就形成了一个对中国威胁很大的现象:中国购买美国的是虚拟资产,美国购买中国的是实体资产。这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一买一卖,就把美国虚拟资产的泡沫转嫁到了中国,而中国的实体资产则被控制在了美国手中。一旦危机退去后就会发现,凡是在危机中能够活下来的国家,都肯定是拥有实体资产的国家,而只拥有虚拟资产的国家,肯定必死无疑。目前这方面最大的忧虑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品牌控制,通过品牌控制中国产业,通过超市控制中国市场,把中国整体上变成21世纪美国的国家奴隶。

4,直接在中国发行股票和债券,把资产泡沫卖给中国老百姓。在是让中国老百姓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最直接的办法。目前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已双双同意美国等西方国家可以到中国发行有价证券。由于中国证券法是全世界唯一没有

篇四:浅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摘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世界,对世界金融体系、实体经济乃至世人心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疏于监管,道德失范,违规运作;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失衡;消费泡沫膨胀。铸成这些原因的本质是美元霸权的存在。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简要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后果。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美元霸权;消费泡沫;虚拟经济

一、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后,许多国家在努力实施救助的同时也在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与分析,被广泛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市场疏于监管,道德失范。

严格的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美国实行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多头是指多个部门,如财政部OCC、美联储FRB、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 个机构。此种监管体系号称体现了美国的分权和制约的精神,而被视为全球的典范。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业务综合化的不断推进,该监管体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盲点”,从而使那些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疏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二点:

第一,金融领域最高当局的自由放任理念,难免导致不作为。在自由化的思想体系下,宽松的金融市场的监管成为疏于监管。于是,借助低利率政策促使资产价格上升,迅速刺激需求,这种政策虽然对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明显,却也创造了庞大的资产泡沫,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种下祸根。

第二,投资银行运作违规。作为投资银行,在“风险承担”的名目下,大量买入高风险资产以等待升值。将扩大“自营业务”视为银行运作的收入主体。受财富效应吸引,他们对金融风险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在疯狂逐利的华尔

街里,“羊群效应”明显,导致大部分投资人盲从,助推市场泡沫。

(二)寅吃卯粮,消费泡沫膨胀。

美国人喜好消费,家庭储蓄率极低,消费入不敷出时则借助信贷工具寅吃卯粮。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均值降到了仅仅略高于0. 5 %的水平。

首先是美国人的透支消费。美国人均收入世界第二,200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3. 8 万美元,但这却远远不能满足美国人的消费欲望,透支成为常态。美联储的长期的低息政策和金融创新进一步鼓励了美国人的消费行为,经过多年的累积,美国人的负债水平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信用卡、车贷、房贷的规模节节攀高,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达到GDP的100%,而历史上平均只有 60 ~70 % 。 其次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透支。美国的透支消费观不仅限于每个人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透支,更多地还表现在作为一个国家的美国对全球其他国家进行的透支。美国人口3 亿多,占全球人口的5 % ,但美国却消费了全球 25 %的资源。美国的透支行为导致了巨大失衡,据统计,美国每天需要借入近 20~30 亿美元的外国资金来维持美国的消费。

这种由外国资本支撑的美国的消费泡沫一旦破灭,美国国内的需求就会受到抑制,对国外产品需求减少,贸易量严重削减,进而引发外国对美国资产需求下滑,对美国的债券的购买也会下降,这些都会进一步降低消费,形成持续的恶性循环。长期来看,美元目前的状况更加糟糕,外国资本的供给也许比需求下降更快,因为其他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计划 ,其盈余资本将减少,对美国债券的购买力也会随之下降。

(三)、虚拟经济虚高,与实体经济失衡。

正常情况下,虚拟经济应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并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必然带来负面效应,可能引发泡沫经济,促使市场投机盛行,削弱监管当局监测能力。

首先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失衡。事实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源于虚拟经济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才酿成了目前日益深化的美国金融危机。

其次是全球虚拟经济失衡。当前,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到实体经济的5

倍,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 %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余的巨额资金都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博弈。虚拟经济的发展既给经济带来效率,又由于其虚拟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世界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虚拟经济依托美元霸权向全球扩张,其追求短期高额利润的属性促使其完全超越了实体经济的限制,而相对独立性不断加强。这种独立性脱离实体经济而快速膨胀,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二、金融危机的实质

前述三个原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却并未能对美国人何以无限制的消费,而让其他国家为其买单和美国虚拟经济可以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制约,而在全世界进行财富掠夺的背后的支撑是什么等实质性问题进行回答。

美元霸权的存在支撑了非理性繁荣。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市场会通过危机的爆发,以不良资产核销、资产减记、利润核减、公司倒闭等方式消除通货膨胀和货币资产虚拟经济 泡沫,使严重偏离价值的资产价格得以回归理性,使过度逐利削弱的市场秩序得以恢复。但是,美国当局借助美元的霸权地位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源源不断的印刷美元,换来世界各国的出口产品,缓解自身的危机,偿还国际债务,弥补外贸财政赤字,同时向全世界转嫁国内危机,继续掠夺世界财富,而各国辛苦赚来的美元不过是印钞机的产物,必然面临着不断贬值的风险。

美元霸权的膨胀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金融海啸,加剧金融市场垄断,使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是危机的产生会让世界各国认识到美元的没落,严重削弱美元的信用基础,拥有美元类资产的投资者将会因美元购买力的丧失而深受其害。

这种由美元霸权地位支撑的掠夺性的方式势必会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美国扩大财政和货币投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稳定人心和社会,维持政局和统治,其结果会使已经产生的泡沫无法完全消除,甚至越吹越大。这种情况下的市场表现就是资产价格的不断升值,如房地产价格,石油的价格,黄金价格等等,而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消费欲望。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美国金融危机从2007 年2 月的次贷危机起,已经2年有余。危机导致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巨型公司出现破产危机,最终被政府接管。美国的五大投行中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被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被银行收购,雷曼公司破产,数万亿美元资产损失殆尽,金融市场人人自危,股票价格暴跌,恐慌四处蔓延。标准普尔指数下跌超过 60 %,其他金融指数也经历了类似的暴跌,世界因此损失50 余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

由于美国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吸引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投资,因此,金融市场的危机向全世界扩散。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金融系统发达、负债率高的小国,如冰岛、韩国等;其次是拥有大量美国投资的发达国家,如英国、欧盟等;再次,伴随欧美的经济衰退和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俄罗斯、欧佩克国家、澳大利亚等主要矿产品出口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最后,由于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对美国金融行业参与很少的,被世界普遍认为是危机的避风港的中、日两国也因为出口受到严重冲击而陷入危机。

参考文献:

[ 1 ] 余力、李晨保、赵鹏 《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 《当代经济科学》 2009年3月 第31卷 第二期

[ 2 ] 杨岳峰、穆保江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对策思考》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5 月 第21 卷 第 3 期

[ 3 ] 赵江泽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趋势与对策》 《甘肃科技纵横》 财经与法 2009年 第48卷 第4期

篇五: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

第 26 卷 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6 No. 1 Jan. 2010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

袁利勇

(漳州师范学院 经济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了包括救助方 案、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行各种产业促进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及时挽 救了市场信心、加速了经济复苏.现阶段,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但全球经济前景还不明朗,还需要持续性的经 济刺激政策进一步出台.未来美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将会是:继续刺激经济、防范新的风险、反周期财政和货 币政策适时退出和争夺未来制高点等方面.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救助方案;经济衰退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0)01- 0046- 03

2007 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 的全球性经济衰退,金融市场的危机通过财富效 应、信贷紧缩、切断企业融资来源等渠道影响了全 球实体经济.从 2008 年第 2 季度起,欧元区经济与 日本经济进入负增长;从 2008 年第 3 季度起,美国 经济进入负增长. 三大发达经济体在 2008 年下半 年集体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增长也明显减速.根据 IMF 的最新预测,2009 年 全球经济将实现 1.3%的负增长,这是全球经济自 二战以来的首度萎缩. 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 3.8%,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

[1]

仅为 1.6%. 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刺激经济举 措,以应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在危机爆发初始

的 13%.

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三管齐下”,从金 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 下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 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 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 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 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 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 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各 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 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 构不得不减少自有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 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美国的金融救助政策最早强调购买不良资产. 2008 年 10 月,美国政府通过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 就包括高达 7000 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方案,用 于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注资. 为了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美联储还推出 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相对而言,美国在向金 融机构直接注资方面,因为担心有“国有化”嫌疑, 表现较为迟疑. 1.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各国经济刺激方案均包括减税、增加公共投资 等内容.财政政策是经济刺激方案中的“猛药”,也 是“补药”.短期内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保 增长、促就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维持社会稳

阶段,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主要是救助 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再度恶化.金融危机很快 波及到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主要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阻止经济 下滑,促进经济复苏.现阶段,全球金融市场趋于稳 定,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脆弱.全球经济走 出衰退,尚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支持. 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1.1 金融救助方案

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 全球金融体系因亏损导致的资产减记约为 4.4 万 亿美元.按照 2008 年的水平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估算的减记规模相当于 37 年的官方发展援助, 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 GDP 综合

定,从长期来看又可以扶持新兴产业、加速结构调 整.

继布什政府出台 1680 亿美元减税方案之后, 2009 年 2 月奥巴马政府又通过了总额为 7870 亿 美元的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等.调整通货膨胀因 素之后,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已超过了罗斯福新 政、马歇尔计划时期美国政府的支出规模.美国的 刺激方案主要包括减税和扩大公共支出.在最新的 刺激方案当中,减税约占 35%.奥巴马经济刺激方 案中的公共投资和公共支出项目,有着短期和长期 双重战略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地短期内创造更多 的就业岗位,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是为 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有智力、技术和社会稳定方 面的保障.因此,方案中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 施、教育、医疗和新能源技术方面. 1.3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表现出趋同的特征。一 方面,主要经济体在危机之后均大幅度降低利率. 2008 年 12 月以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长 期保持在 0 至 0.25%之间;英格兰银行五次下调基 准利率 350 个基点至 1%,欧洲央行下调 325 个基 点至今年 5 月的 1%.2008 年 10 月 31 日,日本央行 决定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现行的 0.5% 下调至 0.3%.主要经济体同步下调利率,不仅进入 了史无前例的超低利率时代,而且进入了“零利率” 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降无可降之后,主要经济体 的央行均采取了“数量宽松”政策,通过购买金融资 产,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美国实行的“数量宽松”政策引起全球关注.这 其中包括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提供流动性的 TAF (期限拍卖贷款,Term Auction CF(重 要 交 易 商 信 用 贷 款 ,The Credit

Facility)、PD- Primary

Dealer

之后,美国无法继续靠消费支出增长,经济振兴必 须依靠增加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只有当新的技术 革命孕育出新的支柱产业之后,私人投资才可能再 度高涨.其三,新能源、环保技术的领先,也可以成 为制约其他国家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可以通过制 定进出口产品的标准,有效而精准的打击竞争对 手.增强能源自给,有助于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 削弱石油出口国中于美国敌人的势力,还有助于改 善美国国际收支平衡. 2 应对危机措施的效果

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在一定程 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加速经济回暖.但金融 危机的负面影响仍未彻底清除、全球经济复苏的基 础依然脆弱,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在 未来可能逐渐凸现.

首先,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市 场.在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反映银行间信贷成 本指标的 3 个月 LIBOR 已经显著下降,中长期住 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也明显下降.2009 年 5 月, 美国财政部对 19 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实施压力测 试,结果是 9 家商业银行不需要增资,其余 10 家合 计需增资 746 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如果没有新 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趋稳. 但是,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和经济可能继续下滑的 情况下,金融机构的信贷紧缩问题依然存在,消费 者和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的进程尚未结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 如果要将杠杆比率降至 17 比 1 (或普通股占总资 产的 6%),美国、欧元区和英国分别需要 5000 亿美 元、7250 亿美元和 2500 亿美元的额外股本,在市 场资金和融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2] IMF 还对金融救助的最终财政成本作了估算,成本 最高的是美国和英国,分别占 GDP 的 13%和 9%, 其他国家的成本远小于此.这意味着金融救助仍然 在主要经济体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但金融市场再 度繁荣,尚需经历较长一段时期.

其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复苏难以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一,主要发达经济体基础 设施较为完善,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公共投资的机 会相对较少,而且能源和基本设施建设的投资周期 长,收效慢.第二,如果减税能够增加居民的可支配 收入,就会增加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美国失业率 持续上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日益悲观,减税 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2008 年布什已经推行过减 税政策,但只有大约 10%- 20%被用于消费.第三,

Facility),也包括向货币市场和资产证券化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提供支持的商业票据融资贷款、TALF (期限资产支 持 证 券 贷 款 ,Term Loan

Facility)等.2009 年 3 月,美联储更是破天荒

地宣布购买 3000 亿美元长期国债、将对 MBS 的购 买由 5000 亿美元增加到 1.25 万亿美元,以及购买 2000 亿美元机构债. 1.4

产业发展政策

为了抢占新的制高点,奥巴马政府在新能源、 环保政策方面较为高调.其政策背后有多重推动力. 其一,新能源、环保政策符合奥巴马的执政理念,有 助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扮演全球领袖. 其二, 新能源、环保政策有利于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危机

刺激计划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即政府开支可能导 致资源从私营企业流出,形成政府与私企争资源的 局面.第四,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 增加.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司的估计,2009 年预 计赤字规模将达到 1.7 万亿美元.约占 GDP 比率高 达 11.9%,2010 年赤字占 GDP 比例将达到 7.9%, 规模为 1.1 万亿美元.2007 年,美国政府债券 GDP 比例为 65.5%.美国将会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 发行国债,最终可能酿成“国债泡沫”.

再次,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抬 头.从短期来看,数量宽松政策没有带来通货膨胀 的压力,尽管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但货币乘数在下 降,所以广义货币并没有明显增加.美国基础货币 增加快,M0 增长很快,但 M1、M2 的增长速度并不 快,商业信贷增长也没有明显改善,大量放出钱后 是商业银行又把钱放回央行,变成了超额存款准备 金.但国债泡沫早晚要崩溃,如果投资者放弃国债 选择其他的资产,就会导致其他资产的价格上涨. 国际油价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反弹可能也会超过预 期.这将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果通货膨胀风险过早 到来,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这将中断美国和其他 国家的经济复苏.尽管从近期看,发生这种情形的 概率并不大,但其潜在的破坏力却非常巨大.

最后,各种产业发展政策的效果仍然存在不确 定性.以新能源而论,新能源的发展受到传统能源 价格波动的影响,如果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 的发展就会较快,而一旦石油价格下跌,对新能源 的投资将是沉重的打击. 以生物工程技术而论,一 旦出现突击性的创新,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人类的 预期寿命,对于受人口老龄化困扰的主要发达经济 体将是巨大的福音,但其发展仍面临技术、法律、伦 理等方面的制约. 诸如环境保护等新兴行业的发 展,均依赖技术标准、消费者偏好、法律体系、国际 合作等方面出现实质性的变革,短期内商业前景并 不乐观.

3 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落足点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逐渐趋稳,但全球经济是 否见底还不明朗. 为了尽快地度过经济衰退期,各 国政府尚需继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但政策的侧重 点应有所变化.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重点在:继续 刺激经济、防范新的风险、刺激政策的及时转换、争 夺未来制高点等.

第一,继续刺激经济.在外部需求继续疲软的 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依然是促进消费和投 资.保就业将逐渐取代保增长,成为美国下一步刺 激政策的主要内容.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提高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救济,将是美国需要更加 重视的工作.未来美国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向低收入 和中产阶层倾斜.未来的刺激方案中可能更多地包 括绿色环保、新能源等项目.

第二,防范新的风险.各国在应对经济衰退时 易于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政策,转移国内批评,保护 国内就业和产业.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在质量 安全、环保等借口下,表现的更加隐蔽、更具破坏 性.保护主义措施无助于抑制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 衰退,并将推迟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第三,反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退出.扩张 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长期持续.随着经济逐渐 复苏,继续增加公共投资会挤出私人投资,继续增 加美元发行会导致严重的美元贬值.所以,扩张性 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转换,其转换的时间、 方式更是重要.

第四,争夺未来制高点.这一方面取决于未来 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取决于未来的国际经济体系 和国际规则.美国一方面会继续强调新能源、环保 政策和新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会为努力维持美国 在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规则中的霸主地位. ———————

参考文献:

〔1〕张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于未来走向[J]. 国际经济评论,2009.

〔2〕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概要[J].2009.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