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17:13 初中作文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初中作文

篇一: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苏联】安德烈·乌萨丘夫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蚂蚁在一棵棕榈树下坐下,哭了起来,他感到这般委屈。

这时,一只大象来到岸边,问道:“蚂蚁,你哭什么?”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呜呜哽咽道,“大象,你个子大,或许能看得见吧?”

大象开始张望。他看啊,看啊,甚至踮起脚,但除了海水,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大象在蚂蚁旁边坐下来,也哭了起来。

他们哭呀,哭呀??突然,蚂蚁说:

“听着,大象,你爬上棕榈树,我爬到你身上,我们再看看!” 蚂蚁爬到大象身上,大象则爬到棕榈树上。

他们看啊,看啊,除了海水,照样什么也没看见。于是,他们坐在棕榈树上又哭了。

这时一条金枪鱼游到岸边。

“喂,”他喊道,“在岸上好好待着,哭什么啊?”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和大象异口同声。

“怎么?”金枪鱼感到奇怪,“这里难道不是大海的尽头吗?”

“对呀!”蚂蚁兴高采烈地叫着,“呵呵,大象!我们见到海的尽头啦!” “呵呵”大象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开始从树上下来。但他突然顺便考虑了一下,问:“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篇二:标点符号----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活在这世上干什么呢□

蚂蚁在一棵棕榈树下坐下,哭了起来,他感到万般委屈。

这时一只大象来到岸边,问道:“蚂蚁,你哭什么?”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呜呜地哽咽道:“大象,你个子大,或许能看得见吧?”

大象开始张望,他看啊,看啊,甚至踮起脚尖,但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大象在蚂蚁旁边坐下,也哭了起来。

他们哭啊,看啊,照样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他们坐在棕榈树上又伤心地哭了。 这时一条金枪鱼游到岸边。

“喂,”他喊道,“在岸边待着吧!哭什么呀?”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和大象回答道。

“怎么?”金枪鱼感到奇怪,“这难道不就是大海的尽头么?我认为大海在这里正好到头了!”

“对呀!”蚂蚁兴高采烈地叫道,“乌啦,大象!我们见到大海的尽头啦!” “乌啦!”大象高兴的欢呼起来,并开始从棕榈树上下来。但他突然顺便思考了一下,问道:“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1. 在文中的方框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 先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内,再想想,还可以怎么填。 ( )的海浪 ( )地叫

( )的海浪 ( )地叫 ( )的海浪 ( )地叫 ( )的海浪 ( )地叫

3. 表示“看”的词语,你知道哪些? 望

4. 在文中找到表示小蚂蚁情感变化的词语。

( )——( )——( )——(

5. “这难道不就是大海的尽头么?”这句话的意思是(

A.这就是大海的尽头 B.这不是大海的尽头 ) )

篇三:亲近母语第十单元.doc

第十单元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教学内容:指导阅读亲近母语《大海那边》和《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去过海边吗?你眼中(或脑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说)

一提起大海,就让人想起排排起伏不定的浪花,一望无际的海面,深不可测的海底,还有生活在大海里的海洋生物。这些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亲临大海,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感到无比舒畅,海风在耳边呼啸着,海浪此起彼伏,太阳下的沙滩显得金灿灿的。大海,沙滩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那五颜六色的贝壳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分色彩。

过渡:你想知道大海那边是什么吗?想知道大海的尽头和源头分别在哪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大海的尽头在哪里》。(板书课题: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二、指导学生阅读《大海那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阅读《大海那边》。

要求: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大海早晨、中午和夜晚景色的文字。

2.指名读一读相关文字。

3.讨论、交流:

(1)为什么一只小螃蟹说“海那边是太阳的故乡”?

(2)为什么另一只小螃蟹说“海那边是美国”?

(3)为什么第三只小螃蟹说“海那边是月亮的故乡”?

4.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学生自主阅读《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2.读后交流:你喜欢蚂蚁、大象还是金枪鱼?为什么?

3.你认为大海的源头在哪里?尽头在哪里?(让学生各抒己见)

四、指导学习“日积月累5”。

1.认识“西”、“马”的字形特点。

2.学习“表示过去的词”。

3.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

4.学习《忆江南》并理解诗意。

篇四:白帆和木桨

白帆和木桨

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

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他欣赏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就好像巨大的蝴蝶翅膀,多神气,多威风!

于是,白帆嘲笑躺在船舷旁的木桨:“木桨啊,你这个既无能又懒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前进,全靠我这张帆!什么事情都不会干,只会躺在那里睡懒觉。”

木桨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着了。

傍晚,渔船要返航了。渔夫解开缆绳,白帆“刷”地从桅杆上落下,卷了起来。接着,渔夫拿起木桨,划动起来,渔船便掉过头返航了。

白帆焦急地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呢?为什么使用那无能的木桨呢?”

“哈哈,现在你该明白了吧?”木桨带着哗哗的水声说,“你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十足!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能逆风而上!”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 ) 逆流而上——( )

后退——( ) 勤快 ——( )

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请选择正确答案

白帆焦急地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呢?为什么使用那无能的木桨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A因为白帆太骄傲了,渔民不喜欢他,所以把白帆卷起来了。

B因为白帆和木桨要轮番做事,所以要卷起来白帆。

C因为逆风扬帆是不能使船前进的,只能增加阻力,船无法行驶。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话“√”。

(1)白帆就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 ( )

(2)木桨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着了。 ( ) 我会选择

白帆的“神气十足”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上——( );表现在他的表情上——( );表现在他的语言上——( )。

A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前进,全靠我这张帆

B嘲笑

C多神气,多威风

根据下面的提示,续写一段话

听了木桨的一席话,白帆

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蚂蚁在一棵棕榈树下坐下,哭了起来,他感到很委屈。

这时一只大象来到岸边,问道:“蚂蚁,你哭什么?”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呜呜地哽咽道:“大象,你个子大,或许能看得见吧?” 大象开始张望,他看啊,甚至踮起脚跟,但仍然什么都看不见。大象在蚂蚁旁边坐下,也哭了起来。

他们哭呀,哭呀??突然蚂蚁说道:“听着,大象,你爬上棕榈树,我爬到你身上,我们再看看!”

蚂蚁爬到大象身上,大象则爬到棕榈树上。

他们看啊,看啊,照样什么也没看见。于是他们坐到棕榈树上又哭了。

这时一条金枪鱼游到岸边。

喂 他喊道 在岸上呆着吧 哭什么呀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和大象回答道。

“怎么?”金枪鱼感到奇怪,“这难道不是大海的尽头吗?我认为大海在这里正好到头了!”

“乌拉!”大象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开始从棕榈树上下来。但他突然顺便思考了一下,问道:“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尽头(jǐn jìn) 哽咽(ya yàn ) 踮起(diǎn diàn)

仍然(rán yán) 呆着(dāi ái) 忧愁(yōu yiū)

给文中画“ ”的句子填上标点。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忧愁——( ) 依然——( ) 思考——( ) 张望——( ) 突然——( )

对号入座

张望 看望 观望

(1)今天下午咱们去( ) 一下你父母吧。

(2)小明伸长脖子( ) ,在人群中找他的母亲。

(3)对于他舞弊被发现后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我持( ) 态度。

zhaó zhe zháo

(1)这家人由于电路老化夜晚着( ) 火,父亲不幸遇难。

(2)母亲小心翼翼地揭下覆盖在脸上的黑纱,全身战栗地凝望着( ) 儿子。

(3)周总理的衣着( ) 总是那么整洁。

蚂蚁和大象哭泣的原因是( )

A 因为大象能看到大海的尽头,蚂蚁却看不到。

B 因为蚂蚁能看到大海的尽头,大象却看不到。

C 因为它们看不到大海的尽头,从而认为自己活着太没意思。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

A 蚂蚁和大象因看不到大海的尽头而哭泣,最后金枪鱼告诉它们,这就是大海的尽头,最后大象又问大海的开头在哪里。

B 蚂蚁和大象跋山涉水寻找大海的尽头的故事。

C 因为它们看不到大海的尽头的故事。

对号入座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反问句 D 感叹句

(1)这难道不是大海的尽头吗? ( )

(2)我认为大海在这里正好到头了! ( )

(3)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 )

(4)于是它们坐到棕榈树上又哭了。 ( ) 大象最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接着把这个故事写下去。

篇五:儿童心理学

当代外国的幼儿文学

文/方卫平

从一则故事说起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一次与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作了一次关于儿童游戏本质的谈话。爱因斯坦深为儿童游戏中所包含的那些隐秘 而深刻的生命内容和文化消息所震撼,他不无感慨地说:“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

这则轶事提醒人们,无论从生理、心理、行为还是文化背景的意义上去考察,童年现象都远远不像许多人所想象得那么简单。皮亚杰通过对儿童个体心理和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揭示了认识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复杂机制,因而从微观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论证了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为当代认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段20世纪儿童心理学和哲学研究中的佳话,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幼儿文学创作及其美学问题,同样是充满着启示意义的。

对于幼儿文学的重视和误解,在今天我们大众的文学生活中(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大海的尽头在哪里)是一个同样触目的事实。一方面,对早期教育的重视,把幼儿文学推到了当代幼儿教育和幼儿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位置上,幼儿文学也成了亲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文学选材;另一方面,对幼儿文学认识上的误解,又使整个幼儿文学在创作、出版和推广方面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尴尬。例如,把幼儿文学看成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或品德教育的工具,或者,把它看成是糊弄孩子的文学“小儿科”,尽管有用,但终究不成什么气候??

笔者近年来因工作之便,接触到了一些国外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和相关资料,深感幼儿文学同样充满了一种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同样是一种生动而又高级的文学样式。

哲学

美国学者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一书,对幼儿的心理及其特征进行哲学分析,提出了许多深邃而又有趣的见解。事实上,幼儿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发生和充斥着各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内容和事件,而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也常常会以坚定而又巧妙的方式,捕捉并呈现出这样一种气质,一种属于哲学的气质。

名列美国《出版商周刊》评出的“2000年度最佳儿童图书”之列的《亨利徒步旅行记》(HenryHikestoFitchburg)是一本取材于美国思想家亨科·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图画故事书。作品中的主人公小熊亨利和他的伙伴相约去30英里外的菲茨堡。两只小熊旅行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亨利一大早就徒步起程,一路上赏鲜花、摘野果、采草莓、捣鸟窝,充分领略生活的美妙和乐趣。而另一只小熊却努力挣钱:搬木箱、锄杂草??终于赚到了一张车票钱。他乘坐火车抵达了目的地。尽管他比亨利早一刻钟到达,但亨利却兴奋地说:“我采到了草莓。”作品借助简洁有趣的故事,完美的图文配合,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出版商周刊》在有关的评论中认为,该书“以最简练的文字和最奇妙的图画,表达了梭罗的哲学信念”。

在看似天真简单的故事中隐藏着深邃的意义,是幼儿文学最基本的艺术智慧之一。苏联作家安德烈·乌萨丘夫的《大海的尽头在哪里?》也是这样一篇作品。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来到了海边,他们对大海的另一端充满了好奇,但看不见大海尽头的现实令他们十分伤心。这时一条金枪鱼游到了岸边。他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哭。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和大象回答道。

“怎么?”金枪鱼感到奇怪,“这难道不就是大海的尽头吗?我认为大海在这里正好到头了!”

“对呀!”蚂蚁兴高采烈地叫道,“乌啦,大象!我们见到大海的尽头了!”

“乌啦!”大象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开始从棕榈树上下来。但他突然顺便思考了一下,问道:“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作品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发出了具有某种终极关怀意味的追问。而关于大海的尽头与开头的追问与转换,更隐含着一种关于追问与思考的智巧与吊诡,对于幼儿读者来说,能否领略和接收这种隐藏意义也许并不绝对重要,但是对于幼儿文学来说,具备这样一种气质却是绝对重要的。

哲学为幼儿文学提供了一种大气的精神格局和深挚的艺术情怀。德国作家雅诺什编绘的图画书《哦,美丽的巴拿马》,就是把一个简单的关于找寻的故事,上升成为一个关于理想、关于家园的富有深度的故事。小熊和小虎是好朋友,他们有一个舒适而美丽的家。但是有一天,小熊发现了一个箱子,箱子上写着“巴拿马”,于是巴拿马便成了他们的理想王国,他们踏上了去往巴拿马的途程。一路上,历经艰辛,最后在乌鸦的帮助下找到了巴拿马——原来,这个最美丽的地方,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园。对于家园的思考使故事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支撑,情节的铺展中同时就营造了一种十分大气的精神格局。山姆·麦克布雷尼和安妮塔·婕朗联袂创作的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部表达传统“爱”的母题的作品,人物塑造、故事讲述单纯而富于奇巧。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但是,就像作品中的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到的,爱,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作品在天真而丰富的想像与游戏中,传达了别致动人的爱的情怀。

在国外的幼儿文学作品中,类似这样大气而又动人的作品并不少见,例如《世界为谁存在》、《失落的一角》、《爱心树》、《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十二只小狗的命运》、《冬冬,等一下》、《獾的礼物》、《莎莎奇遇记》等等。这些作品的故事都十分浅显有趣,但它们讨论或涉及的议题却决不粗陋:关于人与自然,关于缺陷与满足,关于奉献与索取,关于同情与和谐,关于死亡与怀念??而且,这些作品采取的往往是一种富于哲学气质的思考与讲述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幼儿文学的粗陋首先常常是由于思想的粗陋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外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是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和借鉴的。

美学

正如幼儿心理看似幼稚、单纯,却蕴涵和传递着某些深刻而隐秘的关于人类生命的、文化的内容和消息一样,幼儿文学也保留和反映了深邃的艺术审美规范。这里往往没有精巧的修饰,没有严谨的逻辑,没有深藏的城府,而全然是一派最本真、最自然的生命感觉和意趣,一种大巧若拙的文学形式意味。请看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的诗作《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走法。

一个简单的设问,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尽在情理之中的回答。这首小诗极为典型地显示了幼儿文学的美学智慧:平实中充满趣味,单纯里韵味无穷。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编绘的图画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以绝妙的构思,展示了极高的美学素养。鳄鱼牙疼去看牙医,犹如一个幼儿对医生充满惧怕。而以常人面目出现的牙医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人,内心同样满是恐惧。作品中除了生动的绘画外,文字部分全是鳄鱼与牙医的心理活动,例如:

鳄鱼: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牙医: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鳄鱼:我一定得去吗?

牙医:我一定得去吗?

鳄鱼:我好害怕。

牙医:我好害怕。

鳄鱼:我一定要勇敢。

牙医:我一定要勇敢。

鳄鱼: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牙医: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鳄鱼: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牙医: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鳄鱼:不用太久??

牙医:不用太久??

鳄鱼: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牙医: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鳄鱼: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牙医: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鳄鱼: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牙医: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以完全一致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既展示了两个不同角色此时此地的真实心情,又造成了故事讲述结构上朴拙而又奇巧的美学效果。据有关资料介绍,五味太郎在图画书的创作中,总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作品的构思之中,他会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构思一个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鲸鱼》等,在构思和美学形态上,总是具有一种别出心裁的独创性和出人意料的审美效果。

幼儿文学拥有一种单纯的美学。这种单纯同样决不是简单和粗陋,而是一种具有独创性和很高艺术智慧的美学。杰出的幼儿文学作品大抵都展示出了这样的智慧和美学。

一点感想

重新认识和发掘幼儿文学的美学可能和潜力,是当代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我以为,除了多样的外观、精美的印制等外在因素之外,如何不断提升幼儿文学创作的思想和美学内涵,应该是我国幼儿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只有不断创作出思想艺术俱佳的作品,我们才有可能彻底破除对于幼儿文学的歧视态度,才有可能真正地拥有读者和我们这个时代。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