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王安石不以成败论英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29:49 字数作文
王安石不以成败论英雄字数作文

篇一:项羽之死00

项羽之死

一、 文题解读

公元前203年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约定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是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败被围,至乌江自刎。

二、 整体感知

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段便是这不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

本文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淳朴仁爱。

三、 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写垓下被围的困境。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第二部分:写垓下突围、被困东城。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给陷大泽---决意快战。

第三部分:写东城溃围之战。

四、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项羽在与刘邦决战失利的最后阶段的言行,进一步表现他的英勇顽强的斗志、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透露了他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愧自耻心理,对他在幸存与尊严之间勇敢的选择后者的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赞叹和惋惜。

五、比较阅读

1、 对比《项羽之死》和《鸿门宴》,举例分析《项羽本纪》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项羽本纪》中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第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地穿插描述,使项羽

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第二, 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老谋深算而坚韧的范增与简单直率而又鲁莽的项羽,形成

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三, 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如在“鸿门宴”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

的优柔寡断,范增的远见卓识,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第四, 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写霸王悲歌别姬,十分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精神面

貌的某些特征。

第五, 以个性话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见项羽的强悍卤

直。

2、 阅读《项羽之死》和《鸿门宴》,分析项羽哥哥人物形象的特点。

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灭秦前,他是反秦斗争所造就的起义领袖;灭秦后,由于他有大勇而无大略,善打硬仗而不善计谋的弱点,逐渐陷入孤立,最后失败自杀,成了悲剧人物。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他揭竿而起,率领天下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仁爱恻隐(如经常思虑百姓的疾苦),又残暴无情(如坑杀俘虏,纵火咸阳);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官印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毅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不忍杀掉刘邦)

六、探究

分析项羽该不该过江东。

关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通过诗文进行评论的主要有以下三首:

(1) 唐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 北宋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3) 南宋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兵家胜败本来就难以预料,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在江东子弟的扶持下,卷土重来都是有可能的,那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这种观点背后的英雄观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李清照认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南迁的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为了求和丧失气节的行为。所以思及千年前的项羽,尤其推崇其不肯过江、知耻重义的男儿气节。在李清照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王安石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项羽中原一败,已经丧失了元气,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这是客观事实;即使过了江东,江东子弟还会不会再追随他,这也是难说。正如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杜牧《题乌江亭》是所云:“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

篇二: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嗫嚅/蹑手蹑脚 散布/烟消云散 挚爱/栉风沫雨 ......

B. 煲汤/褒善贬恶 轴心/压轴大戏 媲美/僻处一隅 ......

C. 缜密/转嗔为喜 窥伺/伺机行事 矫治/侥幸之举 ......

D. 拮据/居功自傲 叨念/屡屡叨扰 纾缓/瓮牖绳枢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央一级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

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B. 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

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

C. 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

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又作了多次技术改进。

D. 2014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

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

3. 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补写符合语境的句子。要求:第(1)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2)处和画波浪线的内容句式大致相同。(4分)

灯亮着——

在晦重的夜色里,

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

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

(1) ▲ 。

但我并没有沉沦,

因为灯还亮着。 灯亮着—— (2) ▲ , 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 灯亮着—— 它以这样轩昂的傲气, 睥睨明里暗里的压迫。 呵,灯何时有了鲜明的性格?

4. 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5分)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

超过6个字。(3分)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两点启发?(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节选自《震川先生文集》)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而户部乃次居四 次:次序 .

B. 却礼币之赠 却:拒绝 .

C. 丁内艰,服阕 阕:终了 .

D. 收恤姻党,字孤寡 字:抚养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想举荐他,他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

的前面,久而久之,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B. 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

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 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

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为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

兄孟诗的有关叙说,为洧南居士作传。

7.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相关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3分)

▲ ▲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分)

▲ ▲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4分)

▲ ▲

(3)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3分)

▲ ▲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张仲素

① 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 苏武曾将汉节归。

边上闻笳

杜 牧

何处吹笳薄暮天? 塞垣高鸟没狼烟。

②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注】①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称。②争禁:怎么经受得起。

(1)张诗一二两句是怎样描写景物的?突出了边塞什么样的特点?(3分)

▲ ▲

(2)“游人一听头堪白”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 ▲

(3)两首诗都运用了苏武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信誓旦旦, ▲ 。(《诗经〃氓》)

(2)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人有不为也, ▲ 。(《孟子〃离娄下》)

(4)顺风而呼, ▲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5) ▲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7)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淡红深碧挂长竿

车前子

什么地方没有缸?石门的缸让我有印象。以致我觉得石门就是一只缸,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丰子恺故居这一只缸里,我第一次去,装满黄酒,“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这两句诗如果没记错,是王安石写给妹妹的绝妙好词;第二次去,相隔不到五六年,故居对面青山绿更多,我却觉得这只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味道不对了。

第一次去,那天黄昏,我从丰子恺故居出来,黑漆漆的门发出摇橹一般声响,在我身后摇上。石门像码头的话,码头上没几个人,形体黯淡且瘦。抽烟的;咳嗽的;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帽子下警觉的神色;老头;老头。我在石门镇上瞎转,走进供销社,瓶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硬块,我知道这是糖。肥皂。套鞋。柜台里还有连环画,是营业员自己的读物。

第一次去丰子恺故居,许多房间都没开放。我觉得好,有想象。想象丰子恺在这间房里喝酒,在那间房里读书,或者干一点不可以给我们看见的事。这多好。后来再去,修葺一新,房间全都打开了,成了展览馆:到处挂着复制品。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是丰子恺代孙子或者孙女“捉刀”,画了一个红小兵在听半导体收音机,图画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分:“良”。想象丰子恺的孙子孙女回家,缠着爷爷不放,说画画作弊,让你代笔了,结果还是没得到“优”。早知道自己画了,也不用老忐忑不安的,怕被图画老师发现。于是他们上前,啪,啪,啪,揪下丰子恺三根胡须——为什么是三根?他们要去玩三毛流浪记。一个丰子恺,一个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中国这两个艺术家,对孩子是真有体会的。

丰子恺故居外有一块空地,临河地方萧散,连野草也懒得从泥地爬出。这是一块泥地,颜色较深,一直潮湿没干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它的尺寸大概有我读过的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在这个“操场”上,却只有三只缸。一只缸独自站立,在那里练习立正;两只缸套在一起,在那里练习叠罗汉。

这三只缸是何用途,打听颇费周折。问了几个经过我身边的当地人,他们瞧瞧我,咕哝一句,立定两脚,陪我一起看。有个人还走上前去,敲敲一只缸,回过身来瞧瞧我,再敲敲另一只缸,最后回到我身边,继续陪我看。

其实我在打听这三只缸用途的时候,已经认定它们是染缸。即使它们本来是米缸、酒缸、水缸,或者是从陕北长途跋涉而来的酸菜缸,我还是认定它们是染缸。从书本上看来,丰子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放在民国二三流小说里,他就是一个怀着理想去日本求学的染坊店小开:梳着分头,抹着发油,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身缩水西装,皮鞋却怎么也穿不惯,常常穿的还是黑布鞋。我头脑里真想象不出当初丰子恺东渡日本之际的形象,丰子恺在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少年,也没有青年的。他是从中年开始的,渐渐须发皆白。 范成大有句诗“淡红深碧挂长竿”,说的是染布的小贩沿街叫卖的情景。这句诗用来说染坊店也是传神的: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挂在长竿上晒着,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这句诗用来说丰子恺的绘画也是贴切的,丰子恺画中的色彩极其鲜艳,他是在染坊店玩大长大的,淡红深碧,耳濡目染。

夕阳独红,大家普蓝。淡红深碧挂长竿,底下坐着个丰子恺。

三只缸,排成队,在石门镇上跑起来,咕咙咚,掉下水,呼噜呼噜沉没了。

(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好花好天》,有删改)

11. 作者两次去丰子恺故居,第一次感觉故居“缸”里“装满黄酒”,第二次却感觉“缸”里

“装满掺了水的黄酒”,作者为何有这样不同的感受?(4分)

▲ ▲

12. 第四段(“有一件事??是真有体会的”)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 ▲

13. 文中两次引用宋代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

▲ ▲

14. 文章开头说“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句话的深刻意蕴。(6

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历史应该记住谁

王兆贵

(1)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他们出类拔萃,是民族脊梁,大众楷模,人中精英。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顿,但到滑铁卢镇参观的人,瞻仰的却是失败者拿破仑,没人去理会威灵顿。再如,人们提及麦城时,首先想到关羽,那个战胜关羽的吕蒙却被忽略了。

(2)为何会出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非常规的历史观呢?历史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当它被还原为文化记忆时,往往会因见识不同而有所选择和补遗,甚至曲解和编造。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积淀,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修正,民间流传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已不再是原初史料,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公共作品。因此,提出“历史应该记住谁”,就不再是简单逻辑所能求证的“解”。人们之所以不用成败作为论定英雄的唯一标准、终极标准,不单是情感偏向问题,而是价值认同问题。

篇三:语文试题江苏省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1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嗫嚅/蹑手蹑脚 散步/烟消云散 挚爱/栉风沐雨 ....

B.煲汤/褒善贬恶 轴心/压轴大戏 媲美/僻处一隅 ......

C.缜密/转嗔为喜 窥伺/伺机行事 矫治/侥幸之举 ......

D.拮据/居功自傲 叨念/屡屡叨扰 纾缓/瓮牖绳枢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改革,中央一级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

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B.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

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

C.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

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作了多次技术改进。

D.2014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

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

3.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补写符合语境的句子。要求:第(1)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2)处和画波浪线的内容句式大致相同。(4分)

灯亮着——

在晦重的夜色里,

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

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

(1)________________。

但我并没有沉沦,

因为灯还亮着。

灯亮着——

(2)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

灯亮着——

它以这样轩昂的傲气,

睥睨明里暗里的压迫。

(5分)

6个字。(3分)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两点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 5—8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清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 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 岁

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

. 簿而

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

,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蹭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

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

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 高情

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而户部乃次居四 次:次序 .

B.却礼币之赠 却:拒绝 .

C.丁内艰,服阕 阕:终了 .

D.收恤姻党,字孤寡 字:抚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

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

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届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

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

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7.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张仲素 ①阴積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烟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

边上闻笳 杜牧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②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注】①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称②争禁:怎么经受得起。

(1)张诗一二两句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反映了边塞什么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游人一听头堪白”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都运用了苏武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人有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不以成败论英雄

孟子·离娄下》

(4)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白居易《琵琶行》)

(7)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逄家傲》)

(8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淡红深碧挂长竿

车前子

,相隔不到五六年,故居对面音山绿更多,我却觉得这只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味道不对了。

—次去,那天黄昏,我从丰子恺故居出来,黑漆漆的门发出摇橹一般声响,在我身后摇上。石门像码头的话,码头上没几个人,形体黯淡且痩。抽烟的;咳嗽的;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笫帽子下警觉的神色;老头;老头。我在石门镇上瞎转,走进供销社,瓶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硬块,我知道这是糖。肥皂。套鞋。柜台里还有连坏画,是营业员自己的读物。 第一次去丰子恺故居,许多房间都没开放。我觉得好,有想象。想象丰子恺在这间房里喝酒,在那间房里读书,或者干一点不可以给我们看见的事。这多好。后来再去,修葺一新都打开了,成了展览馆:到处挂着复制品。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是丰子恺代孙子或者孙女

机,图画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分,房间全“捉刀”,画了 一个红小兵在听半导体收音 :“良”。想象丰子恺的孙子孙女回家,缠着爷爷不放,说画画作弊,让你代笔了,结果还是没得到“优”。早知道自己画了,也不用老忐忑不安的,怕被图 画老师发现。于是他们上前,啪,啪,啪,揪下丰子恺三根胡须——为什么是三根?他们要去玩三毛流浪记。一个丰子恺,一个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中国这两个艺术家,对孩子是真有体会的。 丰子恺故居外有一块空地,临河地方萧散,连野草也懒得从泥地爬出。这是一块泥地,颜色较深,一直潮湿没干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它的尺寸大概有我读过的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在这个“操场”上,却只有三只缸。一只缸独自站立,在那里练习立正;两只缸套在一起,在那里练习叠罗汉。

这三只缸是何用途,打听颇费周折。问了几个经过我身边的当地人,他们瞧瞧我,咕哝一句,立定两脚,陪我一起看。有个人还走上前去,敲敲一只缸,回过身来瞧瞧我,再敲敲另一只缸,最后回到我身边,继续陪我看。

其实我在打听这三只缸用途的时候,已经认定它们是染缸。即使它们本来是米缸、酒缸、 水缸,或者是从陕北长途跋涉而来的酸菜缸,我还是认定它们是染缸。从书本上看来,丰子 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放在民国二三流小说里,他就是一个怀着理想去日本求学的染坊店小开:梳着分头,抹着发油,戴着金丝边眼挽,一身输永西装,皮鞋却怎么也穿不惯,常常穿的还是黑布鞋。我头脑里真想象不出当初丰子恺东渡日本之际的形象,丰子恺在我的生活里,是

的这句诗用来说丰子恺的绘画也是贴切的,丰子恺画中的色彩极其鲜艳,他是在染坊店玩大长大的,淡红深碧,耳濡目染。

夕阳独红,大家普蓝。淡红深碧挂长竿,底下坐着个丰子恺。

三只缸,排成队,在石门镇上跑起来咕咙咚,掉下水,呼噜呼噜沉没了。 (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好花好天》,有删改)

11.作者两次去丰子恺故居,第一次感觉故居“缸”里“装满黄酒”,第二次却感觉“缸”里 “装满掺了水的黄酒”,作者为何有这样不同的感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

12.第四段(“有一件事??是真有体会的”)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先后两次引用宋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开头说“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句话的探刻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历史应该记住谁

王兆贵

(1)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他们出类拔萃,是民族脊梁,大众楷模,人中精英。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顿,但到滑铁卢镇参观的人,瞻仰的却是失败者拿破仑,没人去理会威灵顿。再如,人们提及麦城时,首先想到关羽那个战胜关羽的吕蒙却被忽略了。

(2)为何会出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非常规的历史观呢?历史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当它被还原为文化记忆时,往往会因见识不同而有所选择和补遗,甚至曲解和编造。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积淀,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修正,民间流传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己不再是原初史料,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公共作品。因此,提出历史应该记住谁”,就不再是简单逻辑所能 求证的解。人们之所以不用成败作为论定英雄的唯一标准、终极标准,不单是情感偏向问题,而是价值认同问题。 (3)拿破仑一生指挥过多场战役,比亚历山大、西泽、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 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滑铁卢一役一败涂地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后来的事实,印证了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提到的这些话。

(4)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其业绩可以不昭彰,但人格一定是高尚的。他们通常以坚贞的气节、刚毅的血性、不屈的斗志、无私的奉献而著称。荆轲失败了,但他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就像他朗吟的《易水歌》那样,传为千古绝唱。李广出击匈奴,屡战败北,死后未获封侯,但在人们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仅霸业未成,而且输得很惨。一曲垓下之歌,回肠荡气,长使英雄泪满襟。项羽尽管偏执自大,蛮横暴戾,但因他光明磊落,率直坦荡,向来为世人推崇。当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时,即便其最后结局是失败的,也不会动摇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5)在中国,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三国争雄, 刘备尽管未能胜出,但因沾了汉室宗亲的光,身后享有英雄之器的盛誉。曹操尽管胜利了,但因有篡位之嫌,身后背有乱世奸雄的恶名。其实,曹操不论在军事、政治还是文学上都卓有建树,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6)再高大的英雄人物,也不可能完美无瑕,英雄之过乃白璧微瑕,难掩其丰功伟绩林则徐在中英商贸关系的处理上和对英军发动战争报复的判断上,均有不当之处,并导致清廷误判。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林则徐的历史功绩,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再者,对英雄人物是非功过的论定,并不存在终极标准,时代背景不同,审视角度不同,答案也不相同。比如说,将相中的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帝王中的贏政、雍正,以及介于帝王将相之间的曹操,历来毁誉参半,说法不一。 ,“”“”60“,”““”“”。

篇四:《项羽本纪》最终版

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1、课外通读全文,朗读重要语段,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学会独立翻译重要文言句子。

2、了解项羽一生的事迹,认识项羽这一英雄形象,探究悲剧英雄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及其体现出来的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3、精读赏析重要语段,探讨作者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探究文中体现出来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教学重难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明确:项羽。乌江亭、壮士、江东子弟等。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这一事实的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视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虽败雄心在。(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灭。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

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等)(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快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

四、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 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

(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之战,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

课文省略了“吴中起兵”的情节和必修(三)中已经学过的“鸿门宴”部分的内容,按照人物传记的惯例,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及作者的赞语。

五、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三)思考: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深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提示:刘邦见始皇:“大丈夫当如此也。”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第二课时

一、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侧面烘托。①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②这段文字首先通过描述战争来刻画人物,写巨鹿之战所向披靡的气势,显示项羽英勇善战的神威。接着又用对比突出项羽的英雄气概,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破釜沉舟。

(三)点拨:巨鹿之战的意义。有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2.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诗。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人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这更是设问,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用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一组男女对唱,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垓下歌》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

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附:《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有—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是说,项羽、英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语出弱女黛玉,所言极是。

二、研读第五段:

(一)梳理重点词句。

1.通假字:①直夜溃围南出 ②辟易数里 ③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

明确: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如画。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试剖析。

明确: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如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3.钱钟书认为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心态是“认输而不服气”,请结合本段内容加以说明。

点拨:项羽在垓下陷入汉军重重包围,又夜闻四面楚歌,已意识到失败无可挽回,这便是“认输”。但是,项羽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固执地自信不是他仗打得不好,失败只能是天意,因而前后三次说“此天之亡我”。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突围的路上特意大奋神威,率二十八骑作了“斩将、刈旗、披靡汉军”的一场快战表演。这便是不服气。东城快战要保卫的,是他盖世的英名,是他的荣誉、尊严,是他的英雄形象。

4.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①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表现项羽英雄性格的不同侧面。②两次战争都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但前次战争是项羽生平功业的顶峰,故而侧重展现起将帅神威形象;后一战争是其生平事业的终点,故而侧重展现其“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末路英雄形象。

5.司马迁为什么要用这么大力气和深情来写项羽的英雄末路,并且写得那么辉煌,那么崇高,那么具有震撼力呢?

点拨:项羽的不同寻常在于,越是到了末路越显出他的英雄本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英雄主义也发挥到了光辉的顶点。司马迁不同于流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对于项羽自有深契和默识,像是一个带着录象机、扫描仪的记者,钻进项羽的心底,把英雄末路的心路历程,作了忠实的拍照

三、研读第六、七、八段,梳理重点词句。

(一)基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3.活用词: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4.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5.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小结:写项羽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的情节,写出了他的荣誉、尊严、人格、血性,绝不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有耻知愧,对八千子弟、江东父老的一片责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英雄主义也发挥到了光辉的顶点。最后写项羽死后的影响。

(三)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四、读第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3.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4.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②鲁父兄乃降③自矜功伐④何兴之暴也⑤岂不谬哉

(二)思考: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明确: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灭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五、小结: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明代李贽称项羽“自是千古英雄”,何以见得?在一“勇”字:项羽是名副其实的勇冠三军,看他上将军帐中杀宋义,如拾草芥;破釜沉舟,绝地大破秦军,威震诸侯;彭城大战,以三万军马大战数十万汉军,汉军溃败,睢水为之不流;垓下突围,二十八骑在万军中纵横自如。处处是刚勇之举,处处豪气干云。在一“杀”字:项羽性格中还有极为慓悍的一面,《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还用大量的文字记述了项羽凶残的一面,如杀会稽守,杀宋义,杀襄城军民,坑二十万秦卒,屠咸阳,弑义帝,故而杨维桢认为项羽“嗜杀如嗜食”。在一“情”字:垓下之围,项羽不舍美人与乌骓马,慷慨悲歌,泣下数行;联系项羽少年时的轶事,他的形象一下子血肉丰满起来。在一“命”字:项羽本无统一天下之志,因此篇中项羽“由微而盛,由盛而亡”,早先由八千人随叔叔起兵,至威慑天下的西楚霸王,尔后日渐衰微,直至乌江自刎,全

在他胸中没有经营天下的大志,只为经营自身,荣身东归而已,这种胸襟造就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六、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

3.“太史公曰”新体例。司马迁的赞语为《史记》的首创体制:正文客观描写,论赞主管评述。本文的赞语,正面揭示正文的客观描写所潜藏的作者对项羽的评价态度:(1)肯定项羽的英雄气概;(2)揭示项羽失败的原因:①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②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③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篇五:文学常识

《天之道》选自《道德经》,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无为而治。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左丘明的《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本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

《民贵君轻》选自《孟子》,孟子,亚圣,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兼并战争,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孟子的文章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秋水》选自《庄子》,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采用寓言,富有浪漫色彩。庄子:无为而无不为。与老子并称“老庄”。

《大同》选自《礼记》,西汉礼学家戴德和戴圣最后编定,成书于西汉中期。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是指尧、舜以前的时代。

《以修身为本》选自《大学》,原存于《礼记》。《大学》以人的身心修养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主张。

《好学?力行?知耻》选自《中庸》,原存于《礼记》,约成书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中庸》的主旨在于修身养性,强调性格的真善美,认为这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丘明的《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叙线索分明,详略得当,尤其擅长描写战争。本文是顺叙。

《秦晋殽之战》选自《左传》,本文的事件发生在春秋中叶。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刘向的《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诗,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文笔恣肆激越,语言犀利流畅,论事透辟周详,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描绘人物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文学情趣,对后代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氓》选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和《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常有重章叠句,多用比兴手法。本文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以增色。《氓》属于《诗经》中的风,与楚辞并称风骚。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来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著名政治家,其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本文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陈情表》李密,名虔字令伯。表,古代文体,属奏章类,是臣民对君王有所陈情时用的一种文体。本文能使皇上罢诏并千古传诵,主要原因:一是标举孝道,二是真挚感人,三是文笔优美。本文的主要特色是反复陈明并渲染无法解脱的困境,以诚挚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心,骈散相间、文笔流畅是本文另一特色。 《答李翊书》是韩愈宣传其古文理论的重要文章之一,在写作上颇有特色,首先是现身说法,其次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理。本文的句式丰富多变,奇偶并用,骈散兼行,文章因而起伏跌宕,错落有致。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散文气势雄健,说理缜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五代十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他的散文、诗词有很高的成就。散文具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独特风格。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本文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驳论文,王安石在此文中,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指责,表示了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列宁曾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的散文以见识高超、议论犀利、逻辑谨严、笔力雄健著称。他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有《临川先生文集》。

《垓下之围》选自《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恃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本文主要描写了三个场面: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吊古战场文》李华,字遐叔,唐代散文家,诗人。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文,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本文在文体上属于文赋。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熔议论、叙事、抒情、描写为一炉,体现了韩文多变的特色。

《始得西山宴游记》寄托着作者政治革新失败后既孤独又不屈的精神。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文创作注重针砭时弊,反映民瘼。有《柳河东集》。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文章通过对贬谪地黄州城外荒郊所盖小竹楼中生活情景的描绘,抒发了由此引起的种种人生感慨。在构思方面,作者采用了相反相形的对比写法。王禹偁,字元之,北宋诗人,散文家。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战国策》,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史学家。本文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最主要方式是对话。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以画竹为线索叙述作者与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体现了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特点。苏轼,字子展,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传世。

《登西台恸哭记》哭字是全篇之眼。谢翱,字皋羽,晚号晞发子,宋末爱国人士,文学家。能诗文,有《晞发集》。

《报刘一丈书》是宗臣写给刘一丈的一封回信。这篇书信直接指斥了严氏父子专擅朝政、结党营私的罪行,深刻的揭露了当时官僚集团内部的污浊与丑恶,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宗臣,字子相,著有《宗子相先生集》。

《西湖七月半》选自《陶庵梦忆》,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通过描绘各色游湖赏月之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五彩斑斓的风俗画,表现出作者一种孤芳自赏的生活情调和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马伶传》是侯方勇的一篇记人的记叙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赞美了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婉转含蓄地嘲讽朝中权奸。本文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衬托演员演技及人物性格。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他能诗善文,部分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著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

《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通过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丑恶表演,揭露了东晋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刘义庆,南朝宋临川王。

《婴宁》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流泉居士。鲁迅说《聊斋》“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婴宁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婴宁》的主旨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

《宝玉挨打》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高潮。荒疏学业、鄙视和背离家人为他安排的仕途道路则是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作者运用人物互相对比和自身表里对比的手法来完成复杂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琴,又号芹圃,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风波》主要通过描写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停滞与落后的面貌,表现了农民阶级的落、愚昧、保守和精神上的麻木。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3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1部《野草》,杂文集16部《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唯一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

《断魂枪》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建国前,他以小说创作为主,建国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语言简洁传神,富有表现力,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米龙老爹》描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诺曼底地区一个普通农民为报家仇而孤胆杀敌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敢于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农民英雄形象,表现出法国下层社会劳动人民为保护民族和个人利益不畏强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采用倒叙的叙事方式,这样写的作用:一是设置悬念,为小说的情节发展作铺垫,突出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二是开头部分的描写,暗喻幸存者和后代对壮烈牺牲的米龙老爹的怀念之情,为故事展开做了情感的铺垫。

本文通过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米龙老爹的肖像多是侧面描写,这主要衬托出其深思熟虑、胆大、沉着、机智的性格。而就义之前的正面肖像描写则表现出米龙老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性格。细节描写主要突出米龙老爹机智与勇敢的性格特征。

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这样交互使用可以更清楚地描述细节,可以从多视点多侧面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叙述上的呆板。莫泊桑,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苦恼》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小说的中心线索是紧紧围绕着车夫姚纳因死了儿子想跟人家倾吐一下内心的愁苦这个可怜的心愿和欲望展开的情节按照时间顺序铺排,作者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进行对比。契科夫,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最后一个剧本是《樱桃园》。

《麦琪的礼物》全篇以馈赠圣诞礼物为中心线,一实一虚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语言幽默诙谐。欧?亨利,原名威廉?雪德尼?波特。美国小说家。擅长写短篇小说,作品近300篇。著名的短篇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我们所选择的道路》《猪仔的伦理》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在拉丁美洲的掠夺政策。

《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选自《西厢记》。王实甫,名德信,因善于酝酿气氛,遣词炼句,创造高远的意境,形成优雅的风格,被形容为“花间美人”。王实甫和关汉卿同是元代伟大的作家,他们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的流派。《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其主题是:通过对莺莺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严重摧残。这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与以崔、张二人为代表的反对封建礼教、淡薄功名利禄、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张生、崔莺莺的性格特征:他们在反对礼教、追求爱情、追求婚姻自主、感情专一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在对待功名上有所不同,张生热衷,而莺莺淡泊。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方式,展览了活动在高等旅馆和下等妓院的不同人物,勾勒了社会众生相,表现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主题。“日出”是象征,它的寓意是说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社会应当被光明的社会所代替。曹禺,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表述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归纳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进行说理。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中国现代教育家。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著作编为《蔡元培全集》等。

《论毅力》梁启超,字卓如,好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是中国近代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他写本文,皆在勉励身处逆境中的“真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所吓倒,不要为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百折不挠,振奋精神,冲破重重阻力,勇往直前。本文从“成败”二字起笔,以设问提顿蓄势,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意本在激励当时志士仁人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以坚忍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取成功。全文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在论证中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揭示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原因,颂扬了“民族脊梁”们坚韧不拔的意志。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先生的一篇议论性杂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倡导“言之有物,明白事理”的文风。胡适,初名嗣糜,学名洪骍(xing),字适之,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北京大学教授,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主要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

《谈独立思考》是一篇颇有个性的哲理散文。作者通过对如何能进行独立思考的探究,运用文明进化观和矛盾论等理论方法,依托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广博的知识和民主精神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元素的论断,显示出强烈的社会分析色彩。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和“农家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他还创作了《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等散文,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专论,主要论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学运用的道理,提倡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本文在阐述论点时,多处运用了归纳论证方法。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在美学领域,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和《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的《没学》、克罗齐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绘画与诗的界限》、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

《轮快乐》是一篇随笔。学识的广博深湛,笔墨的精炼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主要代表作品只有三部: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和《管锥编》。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是一篇严谨而通俗的论说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论教育》等。他还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和中元一元论学说。

《我的世界观》是爱因斯坦的一篇著名演说。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作者的人生基本理念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精致的咏秋散文。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著名作家。1921年10月,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和散文的成就最高。主要小说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薄奠》和《迟桂华》等。散文集有:《郁达夫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背影》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辩》《新诗杂话》《标尺与尺度》《论雅俗共赏》,散文集《背影》。

《往事》是冰心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通篇是以人物的对话组成的,作者表面写大海(托物),

其实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理想追求(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哲理意味。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五四时期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

《箱子岩》是沈从文先生的一篇随物赋形的游记散文。述写中国湘西地区,那种对历史毫无负担,只与自然妥协的生活情景,这是一种“生动的现实就是永生万万年”的生活。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炯之、甲辰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以小说、散文为主。中长篇作品有《边城》《长河》等,散文有《湘行散记》《湘西》和《从文自传》等。

《爱尔克的灯光》通过“长宜子孙”这一中心线索,表现了对封建道德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通过灯光这一线索,涌起了对姐姐的缅怀之情,以及作者深沉的人道主义博爱情怀。两条线索一明一暗,表达出作者十分复杂的心境。文中反复写到灯光,有统贯全文的作用,也是作者感情起伏跌宕的轨迹。巴金,原名李尧堂,字芾甘,在巴黎创作处女作《灭亡》回国后出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作品,散文集《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他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

《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通过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听雨、看雨和感悟雨的情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余光中,中国当代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和《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分手领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以及《隔水呼渡》等。

《拣麦穗》本文是一篇情致感人的记事散文。文章描述了我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颂了这一老一少之间特有的纯真友谊,表现出作者对人和人之间朴素纯真的感情的向往和追求。文章善用个性化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心理,行为描写简洁传神,象征手法运用颇为得体。这“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情谊的真挚可贵。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等。

《道士塔》通过对王道士因愚昧无知而将中华文化拱手相让的事实的描述,再现了整个敦煌文明流失的过程,批判了清政府的腐化堕落和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因痛失这笔宝贵文化遗产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无奈,但同时对现今我国在敦煌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中国敦煌文明的重振寄予了新的希望。余秋雨,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作品包括《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我与地毯》 是一篇记事散文,文章通过记叙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毯做伴的经历和母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的遭遇、特定的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作者意思亲身感受和强烈的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沉,以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二是借我之口,直接写母亲的心理活动,三是侧面烘托。文章在很多地方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类比手法与排比句式。史铁生,当代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描写残疾人的心态与命运。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