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来龙去脉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30:50 体裁作文
来龙去脉的意思体裁作文

篇一:HKMG来龙去脉

HKMG来龙去脉

1.为什么要High-K。

随着CMOS电路线宽的不断缩小,晶体管的一个关键指标:栅氧厚度也要不断缩小。以intel为例90nm时代实际应用的栅氧厚度最低达到了1.2nm,45nm时代更是需要低至1nm以下的栅氧厚度。

不过栅氧厚度是不能无限缩小的,因为薄到2nm以下的SiO2层不再是理想的绝缘体,会出现明显的隧穿泄漏,而且将随厚度减小指数级上升,1nm以下泄漏就会大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intel在45nm启用high-k。其他企业则将在32nm或28nm阶段启用high-k技术。 high-k工艺就是使用高介电常数的物质替代SiO2作为栅介电层。intel采用的HfO2介电常数为25,相比SiO2的4高了6倍左右,所以同样电压同样电场强度,介电层厚度可以大6倍,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栅泄漏。

2.为什么HKMG会联系在一起

HK就是high-K栅介电层技术,而MG指的是metal gate--金属栅极技术,两者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使用high-k的晶体管栅电场可以更强,如果继续使用多晶硅栅极,栅极耗尽问题会更麻烦。另外栅介电层已经用了新材料,栅极同步改用新材料的难度也略小一些。所以两者联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gate first和gate last

现在CMOS集成电路制造用的是叫“硅栅自对准”工艺。就是先形成栅介电层和栅电极,然后进行源漏极的离子掺杂。因为栅极结构阻挡了离子向沟道区的扩散,所以掺杂等于自动和硅栅对齐的。

这样的步骤还有后面的激活步骤,退火步骤都是高温步骤。这些工序都是必需的。金属栅极经过这样的步骤可能发生剧烈反应和变化,为解决这问题,就是在离子参杂等步骤中还是按硅栅来,高温步骤结束后再刻蚀掉多晶硅栅极,再用合适的金属填充。这就是gate-last的意思。这就多了几步重要步骤,特别是金属填充,这么小的尺度的孔隙进行填充效率很低,提高速度的话质量就很难控制。而且线宽越小越麻烦。

不过虽然gate-last代价很大,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HKMG必须的。ibm则是继续研发,找到了不必在制造时付出gate-last的代价的方案。比如intel采用的栅介电材料是氧化铪,所以底界面层,HK层,顶界面层,金属栅极层次分明。而ibm采用的介电材料是硅酸铪----成分是硅,氧和铪三种元素,与周围的硅和氧化硅发生反应的话结果仍然是硅,氧化硅,硅酸铪,与特定的栅极材料匹配,高温时候仍然是热动力学稳定的。另外gate first所谓的MG,其实只是栅介电层上薄薄一层高熔点金属----gate first仍然需要多晶硅栅极来实现“硅栅自对准”的其他工序。

4.gate first与gate last各自的优缺点

gate last的栅极甚至部分栅介电层避开了高温步骤,所以材料选择非常宽松,可以考虑高性能的材料。而且gate last的HKMG不影响其他生产步骤,所以就性能而言,gate last将很理想。当然其代价也是很大的,步骤多而严苛,所以其成本将会较高。

gate first从根本上来说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所以其优点不言而喻。不过它的代价也如影随形---虽然节省了加工步骤,但是其技术难度反而更高。另外由于栅极和栅介质要经过高温步骤,所以材料选择和控制也有很大限制,性能也会受一些影响。

5.阈值控制与ZIL

high-k介质能增加栅介电层厚度,降低栅泄漏,不过其高介电常数必然引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沟道载流子迁移率下降的问题,或者说会导致阈值抬高,而这将导致MOS管的性能大大降低。要解决这问题,就需要在沟道和栅介电层之间另下功夫。以intel为例,他们在HfO2 high-k层与沟道之间保留了一层SiO2介电层,这样与沟道接触的一面是介电常数不到4的SiO2,迁移率下降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不过保留这层界面层就会有另一个问题---high-k本来就是为了解决SiO2介电层不能继续减薄的问题。一般认为22nm阶段栅介电层等效厚度(EOT)要缩小到大约0.6nm。而SiO2层据说最小可以减薄到0.3nm。HfO2层最多只能有0.3*6=1.8nm厚,换句话说它也将出现不小的泄漏---high-k的意义何在?所以界面层在22nm时代就将是难以接受的了,取消界面层或者用另外的形式实现是必须的。

6.intel与IBM/AMD各自HKMG的细节

intel 45nm工艺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就目前所知,其32nm工艺基本延续45nm工艺的思路,除了线宽,明显的区别就是加入了浸入式光刻,而这与HKMG关系不大。

IBM/AMD至今还没有32nm的实际产品。只能靠流传的信息来推测。

首先是栅极材料,如上面所说,因为继续使用硅栅自对准技术,其栅极主体仍然是高掺杂的多晶硅和金属硅化物,只在介电层上沉积了一层金属。可以预计其电阻要比intel的后填充栅极材料略高,即栅极材料性能略差。

介电层也与intel不同,ibm采用的是硅酸铪。不过严格来说并不准确,因为这层介电层其实是由Hf,O,Si三种元素组成的无定形材料,并非化学意义上的硅酸铪--仅仅是元素相同,三者比例也未必与化学式一致。因为gate first工艺栅介电层要经过高温步骤,硅酸铪相对而言是热动力学稳定的--个人估计ibm在沟道表面沉积的是铪和氧,所谓硅酸铪应该正是高温工艺的结果。虽然ibm实现ZIL更方便,不过要更早面对沟道载流子迁移率下降问题。

有人会问:从这两点看,ibm的gate first栅极和栅介电层材料性能岂不是都略逊intel的gate last?可是你的文章里不是认为ibm公布的32nm性能反比intel的更强?

要注意ibm使用的是SOI工艺。其沟道的泄漏特性略强于体硅工艺,所以ibm可以适当减小栅极电场强度,所以一般采用更厚的栅氧层,32nm也不例外。其阈值控制的方式也与体硅工艺大不相同。所以对体硅工艺不利的一些状况对于SOI工艺则未必有影响,甚至反而有好处。也就是说gate first配合SOI可以起到不逊于gate last配合体硅的效果。

7.为什么TSMC等企业偏向于gate last。

看了上一段就很容易明白,IBM和GF坚持gate first很正常,因为他们的高性能工艺都是基于SOI的,而他们的体硅工艺则往往面向低功耗产品,对性能要求不高。而TSMC等企业则是体硅为主,虽然gate first能简化工艺,不过其技术难度并不低,况且性能也很可能有折扣,他们倾向于gate last也是很自然的。

篇二:对象序列化为何要定义serialVersionUID的来龙去脉

博客分类:

? J2SE

在很多应用中,需要对某些对象进行序列化,让它们离开内存空间,入住物理硬盘,以便长期保存。比如最常见的是Web服务器中的Session对象,当有10万用户并发访问,就有可能出现10万个Session对象,内存可能吃不消,于是Web容器就会把一些seesion先序列化到内存,等要用了,再还原到对象中,说白了,就是能将一个2进制文件变成内存中的对象。在JAVA中,要实现这种机制,只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就可以了,先看下面这个简单例子,serialVersionUID稍后引出。我们先定义一个简单的Person类,然后创建这个对象,最后序列化它到一个文件。

运行完后,我们发现有了一个crab_file文件,这个文件就保存这crab对象在内存中的形态。同样,我们把这部分代码注释掉,运行下面那段还原代码,发现,crab_file文件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对象。

一切都那么顺利,但是如果在序列化之后,Person这个类发生了改变呢?比如,多了一个成员变量。我们做如下试验,还是先将对象序列化到一个文件中,之后在Person这个类中添加一个成员变量,如下:

之后,我们再去运行一下还原,就发现运行出错了,会报如下错误: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io.InvalidClassException: Person; local class incompatible: stream classdesc serialVersionUID = 8383901821872620925, local class serialVersionUID = -763618247875550322

意思就是说,文件流中的class和classpath中的class,也就是修改过后的class,不兼容了,处于安全机制考虑,程序抛出了错误,并且拒绝载入。那么如果我们真的有需求要在序列化后添加一个字段或者方法呢?应该怎么办?那就是自己去指定serialVersionUID。之前,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是没有指定serialVersionUID的,那么java编译器会自动给这个class进行一个摘要算法,类似于指纹算法,只要这个文件多一个空格,得到的UID就会截然不同的,可以保证

在这么多类中,这个编号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添加了一个字段后,由于没有显指定serialVersionUID,编译器又为我们生成了一个UID,当然和前面保存在文件中的那个不会一样了,于是就出现了2个号码不一致的错误。因此,只要我们自己指定了serialVersionUID,就可以在序列化后,去添加一个字段,或者方法,而不会影响到后期的还原,还原后的对象照样可以使用,而且还多了方法可以用,呵呵。但是serialVersionUID我们怎么去生成呢?你可以写1,也可以写2,都无所谓,但是最好还是按照摘要算法,生成一个惟一的指纹数字,eclipse可以自动生成的,jdk也自带了这个工具。一般写法类似于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63618247875550322L;

篇三:新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3.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4.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7.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8.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9.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10.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1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12.新闻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这几个因素。

13.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14.“耳目喉舌”——无产阶段的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耳目喉舌”主要指新闻记者的职责,即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发挥记者作为“耳目喉舌”的作用。

15.新闻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16.新闻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17.访问——作为一种采访活动方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记者必须学会并善于访问,否则绝对当不好记

者。

18.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经过座谈会是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

19.“搭桥艺术”——搭桥是一种采访艺术,也就是斯诺前夫人韦尔斯讲的“斯诺法”,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合适话题,目的是为了赢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的一种采访艺术。

20.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1.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22.设问——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提些假设的问题,从而证实、了解采访对象对某一事件的真实看法。具有易于开拓思路,能谈深谈透的特点。

23.采访的“心理控制”——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而且所谓“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24.新闻采访的观察——就是记者在现场“用眼睛采访”,又称目击采访。它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收集新闻素材和线索。目击式新闻

25.目击式新闻——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26.概览与细察——所谓“概览”,即“鸟橄法”,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大略的、鸟橄式的全面性观察,抓事物的全貌和轮廓,比较准确、完整;所谓细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察法”,是对某一事物的某个局部或细节,作重点的、仔细的观察。在一次完整的现场观察中,要将概览和细察有机结合。

27.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对沿途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情况进行的采访。它具有开阔记者眼界、使报道样式活泼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题材的报道。

28.交叉采访——指记者证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同时交叉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这种采访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有利条件,防止漏发或迟发重大新闻,并可节省重复找人的时间。

29.报道角度——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30.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31.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32.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3.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34.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35.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36.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因为选材的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至社会传播的过程。

37.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38.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39.新闻根据(由头)——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40.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41.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42.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43.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44.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

45.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46.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实性新闻

47.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48.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49.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

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等

50.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51.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52.新闻文风——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说话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风尚。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报道手段表现的格调、情趣和作风。

53.“无冕之王”——又称第四等级。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段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有是为垄断资本利益服务的,记者不可能摆脱这种格局。

54.采访札记——是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主要作用有: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事非和提醒注意等。

55.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篇四: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乙迷

一、夷越渊源

东夷从哪里来,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东夷的“夷”是什么意思?

“夷”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解释较有启发。《越绝书》解释勾践《维甲令》“习之于夷”说“夷,海也”,说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后世将夷引申为平,如“夷为平地”。因此,东夷即东海的意思,东海边居住的民族叫做东夷。客观地说,东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单从“东夷”这两个字看不出这个民族的来由。

前面介绍过,中国人都是从东南亚北迁形成,从缅甸北迁的形成华羌和苗瑶,从越南北迁的形成百越,那么东夷究竟属华羌系还是百越系?

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第一支从西北游牧到中原的羌族部落,那时候九黎族已经占据中原,东夷早在山东半岛生根发芽,因此东夷不可能源自羌族。至于苗瑶,东夷从黄帝时代就和羌族联盟共同对付黎苗(虽然出力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瑶。答案只剩下一个——百越。

现在的研究表明,东夷文化确实源自百越。东夷文化的两大特征:太阳崇拜和鸟崇拜,与百越毫无二致。商的图腾是玄鸟,并自认玄鸟之后。百越的鸟崇拜还波及通古斯(满族)和朝鲜半岛,因此韩国人自认东夷之后,从鸟崇拜上讲,还是有点谱的。

另外,山东古地名具有明显的越语特征,说明东夷人说的是古越语。越人有三大发明(我评的):水稻、桑蚕和独木舟。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独木舟(可能还有筏)的民族,并发明出一些制作独木舟的石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亦有出土,说明早在龙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码越文化)已进入山东半岛。

其实单看地图,也能比较出,应该是越人先到达山东半岛。羌人从缅甸经四川北上陕西几乎就是红军长征走的线路,艰险程度相信受过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而越人则从北部湾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上行,旅途要轻松愉快得多。况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独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着缺氧的煎熬翻雪山过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

对东夷源出百越唯一不利的证据是目前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龙山文化先民的Y染色体单倍型与半坡文化先民一样,都是O3,说明今天汉族主体是龙山文化先民的后代。此观点源于前年发表于《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但我不得不说,这一观点是对那篇论文的过度解读。原文中李辉等研究的是山西陶

寺龙山文化先民的DNA。要知道,龙山文化的主体在山东,山西陶寺是龙山文化外围的外围。史前山东是东夷的居住地,而山西则是羌族的老巢,陶寺文化很可能是羌人学习东夷文化的结果,或羌人用东夷战俘或奴隶建立起来的文化。如今,一大票好事者把这篇文章中陶寺先民的O3张冠李戴上升为龙山文化先民的单倍型是O3,这样荒唐的事情居然被广泛承认并到处宣讲,不得不说是中国学术界对东夷问题的无知。

当然,即使东夷人的单倍型确属O3也不能说明东夷就一定来自华羌系。百越本身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群民族,台湾原住民和良渚文化先民属O1,而壮侗语系的核心单倍型则是O*和O2a,朝鲜半岛和东部阿尔泰民族的特征型O2b显然也是百越史前从东南亚带去的。就此已知,百越包含O*、O1、O2a和O2b,再加一个O3也不奇怪。

二、东夷归宿

东夷问题的焦点不在它的出处,而在它的去处。东夷最终融入华夏族,还是撤向朝鲜半岛,这才是中韩历史纠葛的症结所在。其实东夷民族的去处在史料上已经留下多条线索。

首先是先秦典籍对东夷反抗西周的记载,开始是东夷,后来变成东南夷,徐夷,淮夷,东夷的抵抗中心步步南移已经昭示东夷主力在南撤。另外,我们世代景仰的大禹不经意间留下更直接的证据。下面来看看《史记?封禅书》的一段原文:

“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

封禅根据张守节《 正义 》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因此,《封禅书》里的“云云”和“亭亭”实指泰山脚下的云云山(今新泰市楼德镇南)和亭亭山(今泰安市区南20公里处)。奇怪的是大禹的封禅:“禹封泰山,禅会稽”,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会稽山在今日浙江绍兴,与泰山相隔千里,大禹的封禅之地怎会相距如此之遥?

大禹不仅在会稽祭地,死后还葬在会稽,至今大禹陵依然是绍兴的一大名胜,这件事连范文澜都觉得诡异:遍寻古史,并无大禹在百越活动的记载,为何死后会葬在百越?其实答案很简单,大禹时代的会稽山就在泰山脚下,是东夷的活动中心。当时羌夷联盟,会稽自然也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之一。大禹治水成功,在会稽山论功行赏,大禹还经常在会稽召开部落首领会议,一次防风氏来迟,被大禹斩首,此事至今被学者视为大禹独断专行的证据。

现代有人认为,禹在世时已为启继位积攒力量,我认为此说谬也。大禹葬在会稽,本身就是强烈的传位东夷的讯号,中国人最讲究祭祀祖先,如果大禹想让自己儿子继位,哪里敢葬在东夷?羌夷破裂后,东夷南撤,不仅将部落迁至百越,甚至将大禹陵也带着跑,大禹陵最终被安置在绍兴,陵所在地依然命名为会稽。我以前一直对绍兴这个小地方能出产那么多大师级的人物感到好奇,如今想来,绍兴在历史上汇集着东夷、百越和华夏三族的精英。晋衣冠南渡,南逃的士大夫主要积聚在健康和会稽,王羲之等就在会稽曲水流觞作下《兰亭序》。如此强大的人文底蕴,出几

来龙去脉的意思

个大师有什么好惊讶呢?

东夷将地名带着跑似乎是一种传统。商周之际,东夷的中心是奄(山东曲阜)和薄姑(山东博兴东南),周初东夷叛乱,奄和薄姑被周公灭,齐封于营丘(薄姑的中心),鲁封于奄。奄和薄姑的部分遗民南撤至吴地又建立起淹君城和蒲姑大冢。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东夷是源于百越,归于百越。东夷败落后至少主体上是南撤,而非渡海至朝鲜半岛。这一点恐怕韩国人要失望了。

三、朝鲜文化的来源

韩国人自称东夷的后代,并非一点谱都没有的事情。

朝鲜和日本都是居于北方的南方民族,吃米饭而非面食,生活习惯与越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

朝鲜史前文化有两个阶段,一是距今三千年前的有文土器文化,二是始于三千年前的无文土器文化,后者是和水稻种植一起传入朝鲜半岛的,并一举奠定朝鲜人南方文化的特征。那么这一文化究竟是谁传入的呢?

距今三千年前恰好是商周交替和周初东夷大叛乱的时期,东夷败退很可能一小部分遗民渡海逃到朝鲜半岛带入稻米文化。当然这只是猜测。不管怎样,东夷的主力应该是留在山东华化或南撤百越。如果韩国人想证明他们是东夷正宗的后裔,现在的证据远不够充分,毕竟大禹是“封泰山,禅会稽”而非“禅平壤”。除非有一天证实山东龙山文化的先民基因型属O2b,那历史真得要重写,不过依个人推测,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甲骨文之谜

甲骨文重见天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共发现十五万片甲骨,4500个单字。蹊跷的是,经中国数代顶级古文学者的不懈努力,迄今仅破解三分之一。而甲骨文以后的西周文字并不存在识别困难,这件怪事透露出一个难以启齿的事实:甲骨文与先秦的大篆记载的可能并非同一种语言。如果甲骨文与篆字就像篆字和隶书那样一脉相承仅仅是字形的差异,断不至如此艰涩难辨。三分之二的甲

骨文之所以无法辨识,是因为它们根本没有流传下去。

现在我们知道,商和周是不同民族建立的两个王朝。商源出东夷,甲骨文是商的文字,记录的自然是夷语。华夏族本无文字,攻灭商纣建立周朝后,将殷商遗老集中在都城,教华夏贵族及其子弟们识字。殷商的4500个文字里,有2000个是象形、指事或羌夷共同语,被西周继承下去,而其它夷语特有而在羌语里没有对应的文字,就此失传。因此先秦文字大多象形指事,秦以后才逐渐发展出大量的形声和会意字。

夷语随着夷族的溃散早已灭绝,甲骨文中尚未破译的数千文字,也许会像消失的夷语那样成为永久的难解之谜。

篇五:关于东亚病夫称号的来龙去脉

关于东亚病夫称号的来龙去脉

谈到中国近代史,中国人心中有无数团淤血,“东亚病夫”称号“辱华事件”,就是这样的淤血团之一。

可是,如果用放大镜去审视近代史,不难发现,这恐怕又是一件自取其辱的乌龙事件。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要听我细细说来。

说起来颇具颠覆性的是:在近代中国,最早称呼中国为“病夫”的,并不是帝国主义者,而是中国人严复。

严复于1895年3月发表于《直报》的文章《原强》,文中有两处称呼中国为“病夫”:

“……..今夫人之身,惰则窳,劳则强,固常理也。而使病夫焉日从事于超距赢越之间,则有速其死而已。中国者,固病夫也………”

“………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且夫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东事败衄之后始也……….”

严复的这两段文字,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人的身体,懒惰则败坏,活动则强健,这是常理。但是如果叫一个病夫超速飞奔,跑的太快,则只有使他走上死路。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病夫……..”

“………国家大事和人的健身,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的中国,难道不就是一个病夫吗?更何况中国早就知道应该学习西方,并不是从甲午战败开始的………”

笔者挖掘出严复写的这段文字,是要告诉大家以下几点:

1、在近代中国,最早称中国为“病夫”的,并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严复;

2、严复说的是“中国是病夫”,没有说“中国人是病夫”,没有侮辱人的意思;

3、大清国当时的确是病夫,严复说的是真话,他没有错。

那么,外国人最早嘲笑中国人为“病夫”的出处,又是哪里呢?应该是清末年代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

1896年10月17日,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登载了某英国记者撰写的一篇批评大清国的文章,原文用的英语词句是:

“……..There are four sick people of the world --Turkey, Persia, China, Morocco......China......Sick Man of the East......”

翻译成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世界上有四大病夫:土耳其、波斯(伊朗)、中国(大清国)、摩洛哥……..(其中)中国,是东方的病夫……..”

把原文挖掘出来、并弄清楚事实之后,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个要点:

1、英国记者并不仅仅称中国为“病夫”,而是在原文中同时还批评了土耳其、伊朗、摩洛哥。

2、英国记者说的是“中国是病夫”,没有说“中国人是病夫”,没有侮辱人的意思。

3、大清国当时的确是病夫。英国记者说的是真话。他没有错。类似于医生告知病人“你有病”。实事求是。

4、这位英国记者的言论,既谈不上友好,也算不上恶意,只是一篇典型混稿费的文字。中国人太拿它当一回事,是过分抬举它了。

5、退一步而言,就算这位英国记者的言论是蓄意侮辱中国人,那也只能代表这位记者他自己,而不能代表全世界。

读到这里,读者要注意,这份《字林西报》是一份英文报纸,面对的读者群,是旅居中国的外国侨民,上述的这篇文章,是用英语发表的,并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西方人看的。如果没有人翻译它,那么中国人根本读不到。既然读不到,似乎也就很难谈得上是什么侮辱。

可是,有人翻译并传播了,是谁呢?是当年的公知梁启超。梁启超读了这份《字林西报》之后,翻译了这篇社论, 并于不久之后,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评论。梁启超是这样翻译的:

“……..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鲜为人知的是,和中国的屌丝爱国愤青不同,梁启超对英国记者用“病夫”形容中国一说,深表赞同。梁启超于第二年(1897年),特地撰文写道:

“………若今日之中国,则病夫也,不务治病,而务壮士之所行,故吾曰,亡天下者,必此言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