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0:23 高中作文
篇一: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共青团员:
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才能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构建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各个阶层的人都应立足本职,多做贡献,都应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共青团员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为共青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优秀青年的代表,共青团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自身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位共青团员,都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认真学习及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当好党的助手,争取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除尽心尽职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热情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温馨,社会的和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真诚待人,善待自己,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别人的欢欣,同事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建立好的团队作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将实干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辉煌”,一种团结奋进的团队作风能促使每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作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从而打造和谐的向上氛围。
4.建立好的诚信、文明作风。同事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工作时坚决杜绝投机取巧现象,用诚实和努力给自己和单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身边的同志。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任前方荆棘丛生,茫茫人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社会的彼岸前行。
朋友们!所有的共青团员们!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只要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社会的乐章终将奏响。 相信吧!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的美丽、和谐,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
2007年9月26日
篇二: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朋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梯级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青年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作为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环境。安定有序的环境,就石油企业来说,可以解释为生产安全、队伍稳定。作为青年,如何创造安全的环境,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需要我们站在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安全理念,切实担负起本岗位、本班组的安全责任,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的具体办法,研究南部油田安全生产规律,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主动的思考对策,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身为青年,要在队伍的稳定中发挥出骨干作用,在维护稳定上下功夫。我们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龙头,“铁人王进喜”又是全国工人学习的楷模。因此,我们要注重青年形象,保持青年形象,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为身边的同事和群众着想,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保持我们队伍的稳定。我想,只有安全、稳定,正是我们石油企业最和谐的音符。 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又使我想到了团结。古人说的好:人心齐,
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群体组成,而群体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因此,可以这么说,社会和谐的基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团结就是胜利。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谱写的就是一曲曲艰苦创业、团结奋进之歌。作为新时期下的石油企业青年,无论是在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要注重团结,做到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尊重同事,要理解同事,要帮助同事,待人真诚、为人守信、与人为善;要团结人,尊重人,使自己在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社会中摆正位置,率先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积极实践科学、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争做一代团结向上的好青年,让团结之歌高昂嘹亮。
科学发展观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让我想到了古人孟尝君的“合浦还珠”的典故,其实这就是讲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就我们石油企业而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生产发展、环保达标、环境优良。在我们的南部油田,近年来的一系列政策正是都体现出了尊重自然规律。采油站兴建、井场达标、污水排放为零、绿色井站建设以及多年的小区治理等等,让大地重新自然修复,让生活的环境日趋完美。如今,南部油田显现出站新景靓、水净路畅、树绿花香的新景象,让人与自然真正得到融洽相处。
身为青年,我们还要以自己实际行动,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日常生活中,要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养护自然,不让一滴原油落入土壤,不让一滴清水浪费,走出一条无愧于前人、也不负于后人的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石油企业发展之路,为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图景。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面对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继续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共同努力,描绘出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篇三:结合实际谈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对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
所谓和谐社会,从字面上简单地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
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就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充分说明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党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总结实践经验而作出的积极应对与战略决策。
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
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党和人民寄予厚望。大学生先进性的体现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整体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状况,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和谐精神极度欠缺,很多大学生的和谐建设意思并不那么的强烈,反而带有很浓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紧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首先要从自身的和谐做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做为大学生,既然肩负起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担,就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鉴赏的重担,承担起责任。首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合作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因此大学生只有全面发展了,才能做到自身的和谐。其次,要处理好
篇四: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可是当今社会并不和谐,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那我们怎样才能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呢?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城市交通结构。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的城市交通结构,并结合北京自身特点,对适合于北京的城市交通结构提出建议。
(1)关于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
由于北京受到、土地资源、道路资源的制约,北京城市交通发展必然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北京要想达到东京、伦敦、巴黎的环境水平,就必须发展比这些城市更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和服务系统,就必须更加严格限制小汽车的使用。
(2)关于出租汽车
由于北京公共交通发展迟缓,服务水平低,使得出租汽车所承担的客运交通比例由1986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0年的8.8%。出租汽车和小汽车一样,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大量占据并浪费着十分有限的道路空间和停车空间。从平均载客人数和运营方式看,出租汽车属于私人交通方式,不应该作为主流客运交通方式。下图表示的是2000年伦敦市区(zone1+zone2)客运交通结构,出租汽车的比重不到1%。从多数发达国家大城市的经验看,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的主流交通方式,出租汽车只是公共交通的辅助方式,起补充作用。市民们往往只在一些特殊地区,如在公共交通覆盖范围以外地区、公共交通非营业时间段、以及携带重物、接送病人客人、等特殊情况下才利用出租汽车,而以出租汽车为上下班及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人极少。
北京由于道路资源以及环境条件限制,应该在提高公共交
通服务水平的同时,采取逐步缩小出租汽车规模的政策,使出租汽车成为市民特殊情况下的代步工具,而不能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3)关于自行车的功能和地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所不同的是北京拥有大量的自行车交通。自行车交通在北京城市交通结构中占38%,高于其它任何一种交通方式,是不能忽视的一种交通方式。如何确定自行车交通在北京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功能定位),如何确定它的发展方向,是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中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往在确定城市交通结构中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国内有些城市提出要消灭自行车交通,用公共交通替代,以整肃城市道路交通。而实际上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需求。确定自行车交通在北京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应该从自行车交通的特点以及居民出行的特征以及民情出发进行研究。
自行车交通具有零污染的特点,是最清洁的交通工具。北京市区道路平坦、降雪量极小的和气候环境,对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自行车具有行驶灵活、存车方便省地的特征,对于短距离出行来说,没有一样交通工具比自行车交通更快、效率更高。另外,作为公共交通的端末交通工具(骑自行车转乘公共交通),自行车还可以弥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不足的缺陷,并向公共交通提供客源。"自行车作为一种不消耗能源、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可以在短距离(2~5公里)出行中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应当在城市多元客运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
自行车交通在北京由来已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一直是市民的主要带步工具。
总结
如何引导新增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如何使公共交通方式中的长距离出行不
向小汽车方式转移,以及如何使自行车方式中的长距离出行向公共交通而不是小汽车方式转移,是北京城市交通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城市交通所要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我希望政府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雾霾就不会解决。我希望政府拿出一部分财政预算用于公共交通以及新能源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网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紧迫任务》
《2000年北京市居民出行》
篇五: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根本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能够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和谐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国内安
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风险。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
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新的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次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我国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
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焕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使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全方位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其中根本的、起基础和保障作用的,首先是制度建设。
制度是规矩,是规范,是人们各种行为赖以遵循的规则。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社会才能在一定的轨道上正常有序地运转,每个人的行为才能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恰当的调整和处理,整个社会也才能处于比较协调、稳定、安宁、和谐的状态。
制度是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的特点是公平和正义,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和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也在于保障公平和正义。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制度会有良莠之分。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像天平一样做到人人平等,或者保障人人平等。有缺陷的制度就会影响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