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四川独具特色的风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6:53 体裁作文
四川独具特色的风俗体裁作文

篇一:四川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四川民俗民风

惊世的川剧绝活:变脸.四川成都民俗风情

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刘成基说:“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装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用“抹脸”。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便采用的“吹脸”。《活捉子都》中的吹脸,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拭豹眼 黑烟子在双眉间一抹而成。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拭豹眼,用以表示其凶残狠毒。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田汉在40年代初看了《情探》后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柳倩也说:“‘变脸’的问题,是川剧中特有的技艺,它的骤然变化,促使见者改观,‘变脸’是感情的象征,许多的脸谱已经有它显著的典型的特质,说明人物的忠奸邪正,而‘变脸’更帮助了个性的强调与感情(变)化的发展过程,这是四川戏的优点。加之演员能于观众不注意间改变他的脸像,也是一种惊人的技术。”

成都茶馆.四川成都成都市民俗风情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馆的“三件头”指瓷盖、瓷碗、金属托盏。托盏中间有一圆形凹坑,瓷碗角正好嵌入,不易翻倒,又称茶船。“三件头”的优点是茶碗体积适中,上大下小,添水时可将碗内茶叶充分翻卷;盖而不严的茶盖即可保温,又能透气,并可用来搅动碗内茶水,调匀茶

味,而且隔着茶盖饮茶,可免茶叶入口;茶船托稳碗底,便于端放,又能避烫。

成都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旧社会三教九流都在此聚会。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馆当作交友聚会的好去处,茶馆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茶馆的另一重要职能是群众的娱乐场所。说书的、表演曲艺的都把茶馆当作演出场地。这种活动一直保留到现在。有的茶馆还是川剧“票友”聚会之地,他们常邀在一起坐唱,经常是围得水泄不通,“打围鼓”一名即出于此。

“九大碗”.四川峨眉山眉山市民俗风情

办“九大碗”这风俗无疑是农耕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反映了我们的祖先渴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社会理想。无论是哪一家有了事,也不管这家人有钱还是没钱,镇上的人们一律都要去

帮忙,而且一帮就是好几天,从最初的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到最后归还家具,有始有终,绝不让主人家一家人劳累。去吃“九大碗”是要向主人家交钱的,你五十他一百,账房先生戴着老花眼镜,用毛笔在账本上如实记下客人交的钱,到时分文不少的交给主人。主人抱着这本人情簿子,等别人家有事的时候再去还人家。客人交了钱吃起来心安理得,条件差的人家也可暂时借助大家的力量将家里的事办好,体现了集体的温暖,有点提前进入和谐社会的味道。同时使镇上的人建立一种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永久牢固,和谐美满。多少年来人们牢牢守着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若有人收了别人的钱而不还,或是别人家有事而不去帮忙的话,是要被人背后议论的,背上一个不落教的名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我很佩服祖辈们定下的这个规矩,既富有人情味,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办一次“九大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单以吃而论,主人家至少须备下上千斤的猪肉,几百斤鱼(一般是鲤鱼),几十只鸡和上百斤的牛肉,至于蔬菜那就更多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九大碗”质量也须“与时俱进”,若是有哪家准备的东西少了,不够客人吃,人家当面不会说什么,背了会将这家人贬得一无是处,让你从此不好意思见人,所以人们宁愿多浪费点,也不希望别人说长道短。办“九大碗”不能太“水”是镇上的人家共同恪守的一条规则。

办“九大碗”自有一班专门的厨师(民间厨师没级别的)料理,谁负责做哪一道菜都有明确的分工,不是“专业人员”你是插不上手的,最多只能帮这些“大师傅”们打打下手,只能干点杀杀鸡扯点鸡毛或是剖一下鱼这类非技术的工作,到了关键的工序的时候你就得靠边站。我认识一位厨师,替人办了几十年的“九大碗”了,已经60多了,至今还在为小镇的红白事发挥余热,他在镇上颇受人尊重,无论哪家有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而他也乐意为大家服务。他最拿手的菜是“蛋裹元”,这也是高庙的“九大碗”名闻遐迩的主要原因。我曾在城里的好些餐馆吃过别人做的“蛋裹元”,材料一样但就是没他做的地道。这道菜说起来挺简单,把猪肉在菜板上细细剁碎,加上生姜葱头味精胡椒粉拌匀,用事先做好的蛋皮(用鸡蛋清在油锅里摊平,看起来颜色黄黄的,很薄)包裹成一条条的,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再切成一片片的就可吃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有许多人都按照她传授的方法做过,但做出来就是没他做的好吃。

吃“九大碗”的时候,整个一条街都摆满了桌子,每张桌子坐八人,一次坐二十多桌,这一轮吃完了,下一轮接着吃,客人多的人家要坐好几轮才能将酒席摆完。桌上的白酒是地道的高庙白酒,有“小五粮液”的美称,酒不够的话,还可加。菜一道道的端上来,说是“九大碗”其实根本不止九碗,荤的素的都有,满满的摆一桌子。那几十桌人同时在屋檐口下吃饭的场面实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喝酒的喝得满脸通红,吃饭的风卷残云,人声鼎沸,我想梁山好汉聚义厅的热闹和豪爽也莫过于此,那一刻人世间所有的悲喜都被人们轻轻忽略过去。这样的场面往往要持续好多天。

绵竹年画节.四川德阳民俗风情

每年1月至2月举行。

绵竹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年画之乡",1994华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1997年荣获第五届中国艺术节金奖。绵竹年画在历史上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的年画,被誉为中国民间年画四大家;绵竹年画是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一个浓缩时空的文化符号,影响到西南地区的文人画、戏剧、雕塑,甚至民风民俗。

绵竹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文化传统,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绵竹年画节,组织盛大的迎春活动。"金鼓开道"、"喜报阳春"、"狮子起舞"、"社火平台"、"年画人物踩高烧"、"喜打春牛"等传统民俗活动热闹非凡。

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的统称, 川菜最大的特点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以成都、重庆、川南三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料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尤以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独擅其长。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川菜作为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

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

上河帮(蓉派,以成都和乐山菜为主);其特点是小吃,亲民为主,比较清淡,传统菜品较多。蓉派川菜讲求用料精细准确,严格以传统经典菜谱为准,其味温和,绵香悠长。通常颇具典故。其著名菜品有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盐烧白、粉蒸肉、夫妻肺片、蚂蚁上树、灯影牛肉、蒜泥白肉、樟茶鸭子、白油豆腐、鱼香肉丝、泉水豆花、盐煎肉、干煸鳝片、东坡墨鱼、清蒸江团等。

下河帮(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其特点是家常菜,亲民,比较麻辣,多创新。渝派川菜大方粗犷,以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俗称江湖菜。大多起源于市民家庭厨房或路边小店,并逐渐在市民中流传。 渝派川菜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受欢迎,不少的川菜馆主要菜品均为渝派川菜。其代表作有酸菜鱼、毛血旺、口水鸡、干菜炖烧系列(多以干豇豆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鱼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鸡、辣子田螺和辣子肥肠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鸡、烧鸡公、芋儿鸡和啤酒鸭为代表的干烧系列、泡椒鸡杂、泡椒鱿鱼和泡椒兔为代表的泡椒系列、干锅排骨和香辣虾为代表干锅系列等。风靡海内外的麻辣火锅(或称毛肚火锅、火锅)发源于重庆,因为其内涵已超出川菜的范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膳食体系而不被视作川菜的组成部分。

小河帮(盐帮菜,以自贡和内江菜为主);其特点是大气,怪异,高端(其原因是盐商)。自贡盐帮菜又分为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为三大类别。盐帮菜以味厚、味重、味丰为其鲜明的特色。最为注重和讲究调味。除具备川菜“百菜百味、烹调技法多样”的传统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浓、辣鲜刺激”的特点。盐帮菜善用椒姜,料广量重,选材精道,煎、煸、烧、炒,自成一格;煮、炖、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与活渡,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菜系的鲜明风味和品位。在盐帮菜的嬗变和演进中,积淀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见人爱,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胫而走,纳入了川菜大系,摆上了异地餐桌,清末盐商李琼圃撰著了《琼圃菜谱》,便记载了各色盐帮菜的烹饪要诀,惜已失传。盐帮菜的代表性菜品不下百种。这里仅列举其中部分:水煮牛肉、火鞭子牛肉、冷吃兔、富顺豆花、火爆黄喉、牛佛烘肘、粉蒸牛肉(或名牛肉蒸笼) 、风萝卜蹄花汤 、芙蓉乌鱼片、无汁葱烧鲤鱼(又名“合浦还珠”) 、火爆毛肚、谢家黄凉粉、郑抄手、酸辣冲菜、李家湾退鳅鱼等。 一般认为蓉派川菜是传统川菜,渝派、盐帮川菜是新式川菜。以做回锅肉为例,蓉派做法中材料必为三线肉(五花肉上半部分)、青蒜苗、郫县豆瓣酱以及甜面酱,缺一不可;而渝派做法则不然,各种带皮猪肉均可使用,青蒜苗亦可用其它蔬菜代替,甜面酱用蔗糖代替。而具体烩制手法两派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在于蓉派沿袭传统,渝派、盐帮推陈出新(虽然未必较传统做法更加美味)。

川菜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川北大木偶

川北大木偶(杖头木偶)活动于仪陇县马鞍场一带,起源于一种家传艺术。1914年,仪陇包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下杨三合的木偶,创建“福祥班”,走村串户进行表演,深受乡亲百姓喜爱。新中国诞生以后,“福祥班”民间木偶艺人结束了流浪生涯,组建了仪陇木偶剧团,1987年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在三个世纪的岁月里,川北大木偶在造型、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融各家之巧,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被国内、国际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艺术。

川北大木偶源于民间,服务民间,融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刻于一体,剧目丰富,表演别致。新中国成立前,演出剧目以因果报应,才子佳人,升官发财的世俗题材为主。解放后,整理、移植了《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幽王回宫》、《出岐山》等剧目。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川北大木偶进行了系统地拯救、提高、发展,剧作家们改编了《美人鱼》,创作了《玉莲花》、《巫山神女》、《小铃铛漫游记》等剧本,充分发挥了川北大木偶的独特造型效果和表演技艺。

川北大木偶享有广泛的国内国际影响。1953、1975年,仪陇木偶剧团两次赴京参加全国木偶、

皮影调演,在怀仁堂等剧场为中央领导和各国驻华使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89年9月,在全国第二届艺术节上,川北大木偶又以新的风姿晋京在主会场演出,观众为之倾倒。几十年来,从事川北大木偶艺术的演职员走遍巴山蜀水以及汀、黔、秦、滇的部分城镇,行程近百万公里,观众达晨万人次以上。80年代以来,川北大木偶开始走向世界。1987年,受国家文化部派遣,南充木偶剧团出访前苏联、芬兰,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图拉、赫尔辛基、波里、拉赫底等六个城市访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1988年,南充木偶剧团又以“中国大木偶剧团”的名义出访新加坡,在加东丽宫戏剧院连演12场,场场爆满。1990年,又赴印度、荷兰参加国际木偶艺术节,展示了绰约的风姿,无论是造型、还是表演都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的,独特的木偶艺术”。

川北皮影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远溯两汉。宋代,关于皮影演出,典籍中多有记载。川北皮影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县农村,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风趣的剧情和乐曲倍受山乡人民的青睐。阆中宝台乡王文坤融土皮影和广皮影之长所创作的皮影,在川北颇受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川北皮影的演出,大都具有祭神、愉人、消灾、贺喜的性质。在庵观寺庙演出“求神还愿戏”;在春节、清明、端阳、中秋等传统节日演戏庆祝;红白喜事演“喜戏”、“寿戏”;为祈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还请戏班演“秧苗戏”、“雨戏”、“丰收戏”等。新中国成立后,川北皮影犹如“枯木逢甘霖”,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活动在嘉陵江流域的业余皮影剧团有20多个。1988年,川北皮影应邀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访问演出,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在奥人士竞相观看。川北皮影从此名扬世界。

川北灯戏

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它是以南充为中心,遍及嘉陵江中上游两岸,传唱于民间的灯戏的总称,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农郁的酬神娱人赛会色彩。其构成较完整形态,至迟不晚于明末。由于川北地区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崇尚多神的民俗,在川北灯戏早期的天上地下32神(或32戏)中,儒、释、道三教并存,豪杰义士甚多,善神恶鬼皆有,变幻多端,扑朔迷离,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土风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

川北灯戏土生土长,内容多系风土人情,民间世态。传统剧目达300余个,皆以短小精悍见长,俚曲口语成趣。过去表演者除农民自娱自乐外,带专业性质的多系端公。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又吸收了大量的时调、小曲和民间歌舞,其声腔分为正调(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类)和杂调(各类民歌、时调、小曲类),表演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目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演员表演在起唱时,必先击鼓锣一响“咚旦”,别具韵味。剧目《闹隍会》、《秀才买缸》、《灵牌谜》参加1984年四川省第二届振兴戏曲会演,首次献艺于成都,轰动艺坛。1987年又应邀晋京演出《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献鸡》、《秀才买缸》,饮誉京华,并获得进入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献演,获得“淳朴的天籁,远古的遗风,戏曲的渊源”的赞誉。

篇二:四川方言禁忌与民俗

四川方言禁忌与民俗

摘要:言语禁忌,是很有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它涉覆各个领域、各种社会团体的许多风俗习惯,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章立足四川方言,从破财、亵渎、凶祸三个方面论及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思这种心意民俗形态。

关健词:言语絷忌;四川方言;破财;亵渎;凶祸;心意民俗

禁忌在整个禁忌体系中是一种无行为表现的心意民俗形态,无论是远古时代由于神圣、不沽观念,或者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而带来的恐惧,还是后世吉凶祸福观念带来的忧患,其反映在心理上都凝聚为一个忌字。忌是心意上的、精神上的东西。《说文解字》曰:“忌,憎恶也。”既是心理上所憎恶的,便希望避开它们。在禁忌系统中,忌,只是心理上的某种反映过程,某种因恐惧、忧患而希望回避的情绪和要求。

语言是人类交际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交际工具,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完全同一的效应关系。因此当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包括了在语言上的不提及即“不说”。当人们禁言时,可能会用手指、用目视,以摇头、摆手等无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如果这样仍不能准确表明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时,就不得不用某种变通的说法来暗示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了,这就是另外一种语言禁忌形式——委婉语。委婉语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里都存在,它也是一种极富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委婉禁忌语,几乎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本文试图从委婉语的言语禁忌这个角度谈谈委婉语在四川方言中的情况。

一、破财禁忌语

四川方言中,人们往往禁忌破财词语在交际中的出现,即人们不能直接说出含有破财意思的词语,因为财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贫富乃至一生的命运,所以民间非常看重此事。而且总要言为心声地用言语表达出来,不说破财不吉词语,而代之以其他吉词。如四川方言中把猪、牛、狗等动物的舌称作“利子”而不叫“舌”。因为在四川方言中“舌(she)”和“折(she)财”的“折”同音.人们不愿折财、忌说折财就把舌叫做“利子”;四川射洪一带把作为姓氏的“余(she)”

直接读做“梭(suo)”,就是为了避讳“折(余)财”;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要祭财神,供奉财神,一些商贩走家串户卖财神画像,人们见之只能说“我请一张”“我买一张”或“我已有了”而不说“我不要”之类的言语;过年时餐桌上总少不了“鱼、生菜”之类的东西,以讨“年年有鱼(余)、岁岁生菜(财)”之类的口彩;商店酒楼开张、开业总是逢“六、八”而忌“四”,因为四川人认为“六六顺,八发财”而“四”即“死”。

总之,这一类有关财运衰败的言语禁忌很多,都是为了防避破财倒运的。因为财运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人们都很看重它。因此人们在使用时不是停留在避开不吉词语说这一层面上,而是改凶为吉,力求通过语言上的变通、调整而祈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个最为吉祥的理想效果。

二、亵渎禁忌语

民间大众的荣辱观促使一些带有亵渎意昧的词语成为禁忌。人们通常认为涉及性行为和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亵渎语,因此在交际中都禁忌使用亵渎性词语。 在四川方言中至今如此,如人们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四川人往往会用“阴部”、“下身”、“那个东西”、“小弟弟”“雀雀儿”来代替,而不直接说出某种性器官。谈及性行为,人们更是避讳直说,人们往往认为性行为是一种邪恶和羞耻,是一种只能在暗地里悄悄做的事,即便是很正常的两性关系,也要用“加班、房事、夫妻生活、幸福生活”等素雅的词语代替,如果是不正常的两性关系那就更是忌讳直说了,而说成“有外心、有二房、包二奶、采野花、有外遇、有第三者、傍大款、有小蜜、有二心、坏良心、有一腿、寻花问柳、偷鸡摸狗、伤风败俗、有暖昧关系”等。

甚至四川人还忌说“拉屎”“撒尿”之类的词,因为这两种行为容易引起生殖部位联想,于是改说成“解大手、解小手、解手等。其实有关排泄的禁忌语古已有之,文言文称之为“出恭”、“净手”、“解手”等,关于四川现在普遍使用的“解手”一词,万建忠先生在其《图文中国民俗.禁忌》中说:“‘净手’‘ 解溲’成了大小便的委婉说法。‘解溲’亦称‘解手’。‘解手’是现代人用得较普遍的,其实早在宋元时代就有此说法,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余又了些温寒,魏生起身去解手。’说明“解手”一词早在宋元时代就已有之,只是现在四川人对它有“解大手(大便)、解小手(小便)”之分罢了。

至于女性的生理现象——月经,由于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它不洁,又往往让人联想到生殖器,于是人们更是不喜欢直说,往往换成另外的说法,如:“办公、例假、好事情、那个、他大姨妈、特殊情况、霉事情、霉活路”等。其中“例假”是依照某种先例、某种条例而请假的意思,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对妇女正常而又需要特殊照顾的生理现象实行劳动保护,规定妇女遇到月经来潮时,如有需要,可以请几天假、工资照发。所以称为“例假”,因此这一说法是全国通用的。“那个”则是在一定语境之中人们对“月经”的委婉说法。“特殊情况”则取“月经是妇女特殊的生理现象”之义。“好事情”是反话正说讨口彩,它同“霉事情,霉活路”相对,人们认为月经期间有很多不便、诸多讲究甚至是触了霉头,所以有此说。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身体缺陷方面的言语禁忌,直说人的身体缺陷,在中国社会被认为是一种亵渎,是一种羞辱。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身体有某种缺陷的人往往有着数倍于正常人的自尊心,而对自己的身体缺陷有着强烈的忌讳言说的心理。四川方言中也是如此,如眼瞎说成“眼睛不好”,耳聋说成“耳朵有点背”,腿残说成“腿脚不方便”等。

三、凶祸禁忌语

禁忌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迷信思想,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说曹操,曹操就到”的侵惧心理,人们往往认为,说出某个不吉、不祥的词语,不吉、不祥就会降临。于是在碰上不吉利的事非要用词语表达时。怕把不吉利沾上就不用不吉利的词语而改用另一词语代替。凶祸是最不吉利的事儿。因此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不直接说出表达凶祸的词语,而代之以其他词语表达。

“死亡”是所有凶祸词语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词语,死亡是无人能超越的生命终点,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死的神秘,对死的恐惧以及死亡给亲人朋友带来的痛苦使人们不敢或不愿直言它,因而死亡成了全人类共同忌讳的话题。死亡禁忌语也就出现在各民族语言中,人们普遍把死亡看成是永恒的睡眠或离开这一世界到另一世界去了。如汉语普通话用“长眠、与世长辞、去世、逝世、和我们永别了”等来讳言死亡。

我们知道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会受到该民族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民俗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的影响和制约,禁忌语也不例外。四川方

言是汉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四川方言中的死亡禁忌语除了汉民族共同语中共用的而外,还有自己的方言特色,显示出人无我有的特色。如把“死亡”说成是“没翻过那个坎、没跳过那条沟、没翻过那座山、没翻过那个坳”这是因为四川山多、沟多、坎多、坳多,人们出行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人们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于是四川人就用这些说法来比喻人生命的延续遇到了麻烦不得不终止。四川人还把“死亡”说成“哦呵”,因为四川口语中,常用“哦呵”来表明做某事出现差错、闪失而无法顺利地继续下去。于是引申过来表示人生命的终结,说“他昨晚上哦呵了!”而不直说他昨晚上死了。为了防止凶祸事情发生,四川民间在语言方面还忌讳说出与凶祸直接或者间接有关的词语。如平时人们忌说“眉毛倒了”而说成“眉毛乱了”,是忌说“倒霉”之意,忌言“梨”“伞”而称“梨子”“撑花儿”是忌讳“离散”的意思,忌言“生病”而说大人“不好了”、小孩“变狗了”,给人送花也有讲究,如“梅花”不送给病中亲友,是因为四川三台、安县、武胜等地将“花”读为“fa(阴平调)”同“法”,“梅花”就与“没法”同音,“茉莉”不送给从商的亲友,是因为“莱莉”音同“没利”。这些都是避凶求吉的言语禁总现象,我们称之为讨口彩。

四、言语禁忌与民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而人们的语言活动总是要受到民族风俗的影响,作为民族语言组成部分的方言不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索的影响,而且会明显地受到当地民俗的影响,往往与当地的民俗融合在一起。语言是风俗文化借以流传和记录的载体。通过语言。风俗文化的价值观能得到最完善的表达,只有语言能最灵活、最准确地表达所有复杂的人类所能理解的敏锐、细微的东西。

禁忌就是禁止某种行为,破坏禁忌必然会付出代价,只要有人类就有禁忌,迄今所知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无不具有禁忌。言语禁忌是所有禁忌中表现最直接的一种禁忌。它是禁忌或避讳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以语音、文字为载体的显物化形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必须躲开那些禁忌字眼而用委婉的避讳禁忌表述方式迂回曲折、含蓄隐晦、让人回味无穷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语言手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禁忌文化。四川民俗对方言词语的影响非常深刻,可以说四川方言是四川民俗的沉积,四川方言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四川人交际中的言语禁忌颇值得我们进一步深人研究。事实上,民间许多言语禁忌、行为禁忌和违禁犯忌之后将会产生的恶果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们纯粹是一种无外在行为的心意民俗形态,是一种神秘的心理反映,它是不讲道理的,它的危险是想象的、虚拟的,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是储存在人们大脑里的无形法律,它往往对人类有益而无害,人们一方面知道它是虚无的,另一方面又长期遵从,这就是四川人乃至中国人在禁忌方面奉行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意民俗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从主观上规避危险和恶果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说,禁忌本身即为虚妄,违禁并不一定会带来事实上的惩罚,而只是引起违禁者心理的恐惧。然而,禁忌的处罚又是不可抗拒的,否则禁忌就失去了威慑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只是,破坏禁忌所遭受的惩罚由精神上的或当事人自发的内心力量来实施。所以。包括言语禁忌在内的许多禁忌都深深地植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 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 张绍诚.巴蜀方言浅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5.

[3] 万建中.图文中国民俗禁忌[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 四川省民俗学会,四川省巴俗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民俗文化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5] 高梧.民间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5.

[6] 任聘.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1989.

[8] 孙光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9] 路翠红.死亡委婉语面面观[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6).

篇三:民俗文化

第6章 民俗文化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是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这个历史决定的民族心里特征,文化特征。民俗广泛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影响左右着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也就不能充分认识这个民族。

6.1 民俗文化概述

6.1.1 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了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中。民俗与官方仪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仪礼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联系是官方的东西往往向民间推行,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的东西也可向上渗透,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6.1.2 民俗的分类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

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6.1.3 民俗文化的功能作用

各个民俗文化现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民俗文化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变化。总的来说,其功能主要有:

历史功能。民俗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各自不同的民俗,对每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一次民族融合时期,也是铸造中华本土民俗文化的关键时期。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中,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华夏化。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华夏文化不断地吸收、融会各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以婚姻为例,从蒙昧时代的群婚,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奴隶制和封建制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旧中国的包办婚姻制,到现今的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在不断传承中民俗文化不断发展,直接对人民生活发生影响。

教育功能。民俗文化是社会、集体的创造,负有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各民族总是通过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人民学会劳动本领和了解本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它还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仪态起规范作用。千百年来,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淘汰,人们在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形成了十大美德,仁爱孝悌的道德精神,谦和好礼的立身处世美德,诚信知报自主自立的品德,精忠爱国的民族气节,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修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见利思义的伦理道德取向,勤劳廉正的优秀品质,笃实宽厚的质朴品格和务实精神,勇毅力行的道德意志方面体现的美德。可以说这些美德从民俗中产生,在民俗中传播、完善,还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处世立身的准则和奋发前进的动力。

娱乐功能。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又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民俗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其中以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最为突出,其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

6.2 服饰民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得。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由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

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服饰是人类的最初发明,它是为保护身体,御寒保暖制作。后来随着社会的进化,服饰的用途和功能扩大到劳动、运动、休息、卫生、美观、礼仪等范畴。清道光《晋江县志·风俗志》所说:“上古草衣卉服,大朴无华。后世乃易为冠裳,一洗乾坤之陋矣。”服饰就物质文化而言,反映着人类生产实践的水平,如从精神文化看,则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心理活动。服饰习俗是指人们在有关衣服、鞋帽、佩戴和装饰灯穿戴方面所形成的风俗习惯。

服饰从人类的产生、发展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具有遮羞避体、防寒御暑的基本功能外,还往往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经济条件交织在一起。服饰还是一种“无声语言”,它能表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审美意识以及生活情趣。早在古代中国,服饰就是人的身份的标志。过去“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人们可从官员所着的官服,判断出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而且知道他属于哪一品官。如,在清朝,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文官的服饰全以鸟为图案:鹤代一品,锦鸡表二品,孔雀显三品,雪雁示四品,白鸥为五品,鹭鸶是六品,鸳鸯指七品,鹌鹑系八品,练雀属九品。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子,三品出豹,四品藏虎,五品隐熊,六品配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生海马。后来简化为:一至三品绣九蟒五爪,四至六品绣八蟒五爪,其余三品绣五蟒四爪。

中国服饰有着5000多年的创作历史,多姿多态,美不胜收,其中对色彩的运用乃至图案、造型无不具有特色。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异,因此,服饰的种类和样式也千差万别,各呈异彩。衣服样式的变化,最能表现出时代的风尚。即时代之简朴、奢靡、保守、开放及物质追求心理倾向,无不见于服饰。服装样式变化最为频繁,变化均以遮体护身为基本原则。在其发展改革与变化中,遮体护身的要紧处很少变化,而多在领、襟、扣、兜、肩、袖、裤脚,及长短肥瘦上变化。这就基本上保证了它的适用性。服装装饰以物质,经济条件为基础,也服从于个性与喜好。对质料、色彩、样式的选择,在同一生活水平的人群中也各有不同,唯有官服、军服有统一的样式和规定。

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特殊的服饰,即婚服与丧服。婚服为结婚的新人在喜庆佳期所穿的服装(主要是新娘的服装),它服从于婚俗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民俗意义。丧服,一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一是死者的寿衣。前者为孝服,后者为寿服。孝服有近亲、远亲及一般邻舍朋友之分,有重孝和轻孝之分:有帽衫俱全的全孝服,有帽无衫的半孝服。孝帽,姑娘与媳妇也有不同,孝带的长短、挂左还是挂右,也有讲究。白布包鞋,有全包的,有后跟有一段红的,有只包鞋尖一段的。丧服中的五服,以亲族关系的近蹴而定。寿服也有

男女长幼之分,北方无论死者死于暑夏还是严冬,寿服都是棉衣,以便使死者能在阴司过冬。一般在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都要里外换新,一是结婚,一是临终。穷者也要设法做到这一点。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衣着审美标准也不断更新,也形成了较稳定的服装款式(如西服、夹克、皮鞋)。服饰的装饰美化功能已成为人们选择服饰的重要参考条件。

6.3 饮食民俗

自从有了人类,饮食也就随之产生,原始社会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火的发明使人类的饮食由生食逐步进化到熟食,在随后的人类历史发展中,人们从狩猎、采集阶段又进入到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阶段,使人类自身的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并大大改善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为人类的饮食民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陶器、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炊具、食具、酒具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烹饪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味道的调制也越来越重视,商周时代就出现了酱、醋、酒、果酱、香料等调味品,在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厨师已能制作糖果、糖饼、馒头,并能用各种调料制作各种食品,如腊八粥、鱼干、咸肉等。唐朝时还吸收了西域的烹饪技术,使饮食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如在长安当时就形成许多饮食市场,饭店、酒楼、茶肆林立。到了宋、元时代,烹饪技术开始向特色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特色菜肴,各式小吃也是品种繁多。明清时期,烹饪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酢料讲究,加工精细、品种繁多”为这一时期的饮食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如《随园食单》、《调鼎集》和《醋园寻》等研究食谱和烹饪理论的著作。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饮食民俗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在经过几千年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现已形成了苏菜(江苏菜)、湘菜(湖南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安徽菜)、川菜(四川菜)、粤菜(广东菜)等八大菜系。各民族、各地区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从事和创造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保障。饮食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蕴含着一种文化特质,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一种文化载体。

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

中的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它一般会随时间、场所和用途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饮食民俗大致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和礼仪饮食两个方面。前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和一天的餐饮次数、时间;后者则是从礼仪等社会需要出发,包括节令食品、礼仪往来食品和信仰上的供品等。

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

四川独具特色的风俗

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到,相沿至今仍继续流传着。在饮食风俗中,有一些习俗体现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这种区域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各地区饮食习俗各具特点。例如: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温差大,农作物以种植麦子为主,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俗。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荞麦及豆类等,该区域人们的主食品种有面条、馍和饼等面食;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稻谷,饮食就以米饭、米粥为主食。副食丰富,各大菜系发达,八大菜系中除鲁菜外,几乎都属南方所有。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方对于同一种作物有不同的做法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如西安的羊肉泡馍、四川的龙抄手、宁波的汤圆等。

此外,中国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饮食民俗的发展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具有的文化不同以及信仰的不同,产生了各具民族风格的饮食文化习俗,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方,包括西北、东北等,一些民族由于狩猎发达,畜牧经济比重较大,且居住于寒带,往往以肉食为主,或肉食的比重较大。如西北地区的藏族牧民,以牛、羊肉和奶类制品为主要食物。除宰杀活畜、烤煮鲜肉外,还制成干肉,供一年食用。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奶酪等。藏族农民则以青稞小麦为主粮,还有玉米、豌豆等。日常食物是炒熟的青稞麦加上豌豆粉做成的“糌粑”,并加酥油茶一起食用。蒙族牧民也以牛羊肉为主食,并有炒米奶茶等。鄂伦春、达斡尔等族,主要食用猎物、野兽和鱼类。他们食用熊、野猪、鹿、狍等,且出售兽类的皮张,如鹿皮、猞猁皮、水獭皮、狐狸皮、灰鼠皮以及鹿角、鹿茸、鹿筋、鹿鞭等为经济来源。赫哲族则主要以鱼和兽肉为主食,有烤鱼干、鱼条子、鱼片条干等。广西苗族则以稻米为主食,最高级的是糯米。他们喜欢吃酸鱼、酸肉。重要节日,有外边的客人时,均食用糯米饭,以酸鱼、酸肉为佳肴。姑娘们赶会,赶节日歌圩,常煮糯米饭,用荷叶包好装在竹盒里,带给要好的小伙子(小伙子赶会不备午饭)。壮族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红薯等,过年过节则吃糍粑、粽子和米粉,米粉是米加工而成,形似北方的面条,但所浇卤汤与北方面条有区别,别有风味。南方汉族以大米为主食,杂以

篇四:四川过年习俗

四川春节习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成都年是伴着童谣唱来的。“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童谣中的种种为过年做的准备,加上春节到来后持续到十五的游乐、庆祝:新年撞钟、烧子时香、大庙会、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再加上爱玩的成都人“过厚脸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团圆,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学人郑光路的《成都旧事》中记载,过去的杀猪匠鬼板眼多,他两手紧按猪头,一副不能脱身之状,看热闹的小娃娃往往会把杀猪刀递给他,这时他会低声嘀咕:“猪大爷,不是我要杀你哈,是递刀的叫老子杀嘛”。

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年有四个主题:团圆、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

幸福,花样百出的玩耍就在成都年

吃过团年饭,成都人喜欢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大慈寺撞新年钟、上子时香。

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宝殿,举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会,子夜十二点整,随着数万市民倒计数的喊声,由大慈寺方丈大恩大法师亲自启响108响新年祈福钟。传说新旧交替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间,洪钟大鸣撞响108下,意味着神秘的老阳之气从地气蕴郁的充盈之处唤醒,震彻弥漫整个城市。 与撞新年钟同时的,是上子时香,人们习惯于争相抢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到庙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个眷顾。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

更关键的,大庙会是一个娱乐项目的嘉年华,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这些土得掉渣儿的玩艺儿玩得小孩疯跑??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

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十五过后,照理说年已过完,成都人却还有一个花样:正月十六“游百病”,登上城墙漫游,据说可使一年不生疾病。他们把这一天叫做“过厚脸皮年”。

四川大部分地区过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饭,是做一大桌年饭,特别丰盛,但不吃水饺。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团。腊肉、香肠等品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月朔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酒、叶子烟(烟叶)等如许的礼物。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白天场(寺庙附近的集市)、茶馆很是热闹,有很多川剧、评书等演出,晚上(城市中)逛灯会。

篇五:四川风俗文化

四川风俗文化 四川, 风俗, 文化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素有"民族走廊"之称。 自有史记载以来,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活动、生息、繁衍和相互融合。目前除汉族外, 境内仍分布有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傈傈、满、纳西、布依、白、傣、壮等 14 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 300 多万。约占全省人口 3.7%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高 原山地和南部边缘山地,其中以彝族、藏族、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四川地灵人杰,是著 名的文化之邦。它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 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巴蜀地区 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于四川,或成长于四 川,或在蜀地为官,或游览于蜀地,多有遗址或纪念物留存,并留下了千古佳句与著名诗 篇。李太白曾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白居易、苏东坡、陆 放翁、黄庭坚、杨升庵、张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 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六出歧山,武则天皇泽"相会" ,唐玄宗剑阁闻铃,元宪宗"上帝折 鞭" ,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欢悲,都留在了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 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 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四川是道教的 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成都的 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 快。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目前保存 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 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 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四川庙宇大多雕柱飞檐,金碧 辉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寺庙内众多的匾额楹联、古碑石刻,记 载着古代不少诗人墨客的诗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 与宗教发展相联系的是四川众多的石窟造像、石刻与绘画艺术。四川石窟规模宏大, 有的摩崖造像上万尊,大多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栩栩如生。其中人物摩崖 造像以唐、宋时期的石刻规模最为巨大、最为完整和分布广泛。影

响较大的有:唐、宋时 期的乐山石刻、荣县石刻,唐代的夹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广元千佛崖以及新近开发 的唐、宋时期的安岳石窟等。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凿。 如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唐,高 71 米;四川第二大佛为荣县大佛,始建于北宋, 高 36.67 米;还有潼南大佛,始建于明代,高 27 米。安岳石窟则是以石刻文字为主,称为 "经窟"(指经文石刻)。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国石刻艺术之大成。创建于唐的成 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和创建于宋的蓬溪宝梵寺,还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画。据史书记载, 其中大慈寺壁画最为壮观,苏轼誉之为"精妙冠世",无奈明清时已毁于战火。 四川境内还有不少帝王陵墓。陵墓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成都城南的三国时刘备 (161-223 年)之"汉昭烈皇帝之陵" ,史称"惠陵" 。位于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国皇帝王建 (847-918 年) 的陵墓, 又称"永陵" 。 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麓的五代后蜀国孟知祥 (893-934 年)的陵墓,史称"和陵" 。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的墓室和文物保存最 为完好,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四川是三国历史文物保存最多的省份,这体现出四川文化遗迹的又一大特色。古今史 学家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刘备、诸葛亮及其继任者蒋琬、 费?,给蜀地带来过短暂的安宁和繁荣,蜀地百姓尊敬他们,乐于为他们修祠建庙。故三国 之中,魏国、吴国保留的遗迹少,而蜀国则多。四川是蜀国的中心,当然三国遗迹就多在 四川了。从历史记载和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来看,四川的三国遗迹,与其他各省比较, 的确是最多的。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阆中的张飞庙、汶川姜维城、剑门蜀道、庞统墓、 子龙墓、蒋琬墓等,他们为热衷于三国故迹的专家、游客提供了探访、参观的场所,对于 三国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川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具有重 要的意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或者揭开了笼罩在这一地区历史上的迷雾,或者丰富和 印证了史籍上已有的记载。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其时间包括了从远古的侏罗纪地质年代 到晚清时期的数亿年时间,以其时间长和特色鲜明著称。 四川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因而 对于产生和繁荣于这个地区的早期的人类文明,史籍记载很少。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 的文明,但史籍记载也很少。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对它的了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