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明天作文立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46:20 体裁作文
篇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写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1.人类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保护自然?
2.生命,即使是弱小的,也是最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该如何尊重生命?
3.中国梦是社会发展的梦,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和谐社会建设在不断深入,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才是科学的,才能促进和谐?
解析:首先要理清材料中的关键字: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其次是认真思考一下关键句: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这个句子是帮助考生提炼主题的,或者说,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为学生提示了一个切入的角度。这个提示很重要,应当显示了命题人有意为之的“匠心”。 关键字中,“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其关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句的提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影响自然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寻找到落笔的切入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大的主题方向: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预习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轻易对??说“不”,不轻易说“不”的好处
解析: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二、知识讲解
命题作文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字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我能》《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过程与结果》。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半命题作文
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请以“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
3.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考场》《肩膀》。
4.关系型命题作文(短语类中的并列关系)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森林, 气候》。
命题作文立意
1、扩展,化大为小。
2、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寓意型】
2、揭示题目中几者的关系。
具体方法:
置换法。1.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
去置换喻体。2.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3.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
补充法。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扩展法。
变换角度法。一些材料作文,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我们思路的角度。
关键词句把握法。对材料作文来说,有时抓住了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或句子,也就能够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顺利确定作文立意。
换位法。
考点
写作之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易错点
对于命题的理解不够透彻或不深入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留给明天作文立意)三、例题精析
【例题1】
请以“肩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不少于800字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
某某的肩膀,依靠,承担责任等
【解析】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扩展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
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篇二:如何高考作文做好立意
如何做好高考作文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中心思想,有了中心思想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将有关材料提摄起来。清人王夫之说:“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考生“立意自定”。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高考已明确表明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那么立意显得更为重要。
立意时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考虑:
1、正题反写和反题正写
话题是正向的意思,可以以反向衬托正向的方式来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比如2002年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有的同学便丛“心灵的放弃”去谈“选择”,以“放弃”去衬托“选择”,敢于放弃才敢于选择,这样“心灵的选择”这一中心变在对立中得到强化。同样,如果话题是反向的意思,我们可以以正向的方式来立意。
2、辩证题辨证写
作文话题是关系型的、由两方面因素组成,体现矛盾的辨证统一性,立意时要兼顾两面或在兼顾两面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一面。如2004年全国山东卷的作文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就要求考生辨证地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地相信自己、保持自信应该的,但过于自信就成了固执己见而不可取了;同样,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是应该的,但盲目听从别人也是不可取的。对这个话题的炼意便是从兼顾这两面或在兼顾这两面的基础上突出其中一点入手的。
3、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于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从驾驭,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比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也可以是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4、以小见大
有的话题作文,题引材料非常具体,话题范围很小,学生如果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拓开思路。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突然,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仅就事论事,文章就会思路狭窄,显得“小气”。我们不妨来个“以小见大”,把这一件具体的小事同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的主旨来。
可以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谈人生道路、工作创业中“永不言败”精神的可贵。
5、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比较抽象,学生立意时也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因素的方法,对话题加以限制,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
比如像“希望”、“理解”、“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因素,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写“希望”,完全可以限制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群众的希望”等,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因素只是把话题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也是化大为小,而不是改变话题的意思。
6、化实为虚
还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若据“实”写来,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就事论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比如“小草”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难以成就大气文章。如果化实为虚——写小草,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7、联系时代
高考作文题因其自身的独特目的性,命题者往往站在时代前沿,赋予题目时代的特点。所以,如果拿到作文题后,不知道怎样立意,可以试着广泛联系当前热点。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一下子柳暗花明,找到最佳立意。
比如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杂》,乍一看,确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联系当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兼收并蓄、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人们对个性的呼唤等等,我们肯定会心头一亮,迅速打开思路: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人类思想复杂,对同一事物可以发表各种意见,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听取与借鉴各种意见等等。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果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不但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题旨把握得准确,立意时一般不会跑题。
第二部分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把握题意,准确新颖”,这是对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在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而要使作文“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审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弄清题目本身的意思;二是弄清与作文题目有关的命题要求。关于立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思想健康,二、中心明确。除此之外,立意还要深刻、新颖、有时代感。高考作文从命题方式上大致可分为命题式、半命题式、话题式、材料作文等类型,无论哪种方式的题目都得进行认真审题、慎重立意。而不同方式的文题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是各有其特点,下面将根据不同的作文题型介绍审题立意的要求和技法。
【知识点拨】
命题式的作文,作文题就是文章标题。命题作文的审题,看似容易,其实要真正正确、准确、明确地弄清题意,并非易事。因为即使是由简短的几个字构成的作文题,里面也会蕴蓄着丰富的含义,它同样需要我们细致揣摩、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命题式作文的典型格式一般是题目+要求。题目就是一个词、短语或一个句子,规定了作文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要求”则是若干说明,规定了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写作方法、篇幅等形式方面的要求。
1、 针对作文题,弄清结构,抓准“题眼”,把握好题意。
根据文题的结构不同,可分三类:
⑴单词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分析标题的内涵、外延。例如:2004年北京高考题《包容》,看到题目,首先应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包容”?“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包容”?“包容”有何目的和意义?
“包容”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包含”、“容纳”、“不计较”等,是对人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可选用议论文,设立论点:我们要包容偶尔的过失(从正面写),我们不能包容错误(从反面写),也可两方面结合起来写;也可写记叙文,描述某人做某事有纰漏被包容;还可写散文,赞美包容。
在写作时,可以考虑到:大千世界,人与人不同,矛盾摩擦难免产生,包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关键。要想包容别人,需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这是对一个人的道德方面的最高要求。
有些题目很虚、很大,考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可大题小作,就是从小处来写,运用增加内涵(添加修饰限制成分)的办法。例如:2006年天津高考题《愿景》,在审题立意时:
①可以写人的个人愿景(如你想当一名核工业的高精人才,你可以设想怎样把核工业转化成为人类的普通消费)。
②可以写社会愿景(如面对车祸,面对小偷,面对不良环境,面对国际争端,面对战争与挑衅,面对恐怖,面对艾滋病的蔓延,面对非典等突发事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面对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面对此起彼伏的矿难,等等)。
你的愿景是什么?你心中向往的社会又是什么?
那应是温馨的、祥和的、和谐的、自然的、人性的、关爱的、互助的、尊重的社会。 ③还可以写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趋势。
你心目中未来的科技是怎样的?现在电脑如此普及,电脑工业的前景如何?现在的动画如此时兴,你心目中的动画有怎样的创新?现在的国家外交如此频繁,国与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又将怎样?
④其它诸如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远景,都可以流入你的笔下。还可以运用修辞扩展法:像《肩膀》(2006年辽宁题)《说安》(2005年北京题),《转折》(2003年北京题)等,可运用比喻、联想、借代、象征等手法,化虚为实,以点带面,或
借此言彼,或者以物喻人……如《说安》,可供发挥的余地相当大。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联系当前的社会现象,以环境、心理、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化传统、人类追求、思想境界等方面落笔。可以根据提示,从“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中任选其一切入进来,也可以将“安于……”填补完整,把写作角度确定为“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等;还可以从联想其他有关“安”的熟语和名句,比如“稍安勿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对于“安”,可以褒扬,比如写“安”代表着内心平静;也可以贬斥,比如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将丧失机遇。
⑵短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这类命题大致有偏正、动宾、主谓、并列几种。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①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②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色彩留给明天”、“把记忆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遗憾留给过去,把梦想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的子孙后代”……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
篇三:2013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
一、【命题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①审读词语含义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审好了题,我们就要确定文体。一般来说,独词式作文的体裁选择比较宽,可以是讲一个道理,写成规范的议论文;可以是抒一段情,写成散文;可以是记述一件事,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写成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性强的文章。
如这 “新”。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1)名词。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2)动词。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形容词。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这类命题大致有偏正、动宾、主谓、并列几种。
(1)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2)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①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②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色彩留给明天”、“把记忆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遗憾留给过去,把梦想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的子孙后代”……
(3)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4)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
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如2005年辽宁题《今年花胜去年红》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②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 森林 ·气候》。
二、【审题步骤及技巧】
(一)独词标题审题步骤:
首先,审清词义,弄清内涵外延。如“习惯”指的是“长期形成或逐渐适应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范畴上讲,大到一个国家、民族的风尚习俗。小到某个人的长期爱好和固定行为都是习惯。从性质上讲,有好习惯、中性习惯和坏习惯之分。从时间上讲,有老习惯和新习惯之分。
其次,明确范围,锁定题眼。在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词语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这样就可以大而化小、虚而化实。
例如命题作文06年辽宁卷《肩膀》、08年上海卷《他们》、10年湖南卷《早》
1.在“肩膀”前加限制词。谁的肩膀?可以是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长辈的,这是实指的肩膀;可以是牛顿所说的“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巨人肩膀”,是李大创所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铁肩”,这是比喻的肩膀。
2.在“肩膀”后加限制词。肩膀担什么? 承诺和责任。自己的肩膀担什么?是家庭、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亲人、朋友及爱人的肩膀担什么?依赖、托付、温馨、爱情;“巨人的肩膀”担什么?谋福利于苍生。审清了以上两个问题,即“谁的肩膀”、“肩膀担什么”,就是抓准了题眼,立意的范围和重点就明确了起来。
审题思考:1.08年上海:他们
“他们”这一词语,存在着巨大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就数量来说,可指很多人,也可仅指两个人(如自己的父母);就生活空间来说,可指身边的人,也可指远方的人(如汶川灾民、非洲黑人);就时代来说,可指现实中的人,也可指过去或历史上的人物(如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还可指子孙后代(被当今透支能源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未来人类);就文化文明来说,可指城市人(如服务员、啃老族)或乡村人(如失学儿童、留守老人),也可指欧洲中心主义者(如傲慢的法国人)或稀有族群中的土人(如印第安人)。
2.10年湖南:早
从审题上看,什么是“早”,“早”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所有考生应该很容易能想到“早”第一个含义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另一个稍微难想到,是“时间靠前,在一个时间之前”。而“早”这个题目属于课堂上归纳的“单词型”题目。“单词型”题目的特点是含义丰富、外延空间大,所以要想确定一个恰当的考生能牢牢把握的切入点我们只需要采用短语法和造句法来把这个题目的外延收敛、缩小,确保能够从一个小的切入口来行文。例如:短语类型的“早晨”“早上的阳光”“早晚的事”“早间新闻”“趁早”“早安”“赶早”等等;句子类型的“出名要趁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上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早一点”“早一点是一种生活态度”“早一点做好准备”“道一声:早”“早一点长大”等等,这样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中心思想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自身掌握的素材库的内容和自己最想说的话而确定下来。
同时,“早”这个题目只要根据 “高考作文主题四分法”,很容易判断出其主题是关于人生的:每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就是要趁早吗?早一点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正是完满人生吗?从反面角度来看,人生有很多遗憾,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发现和弥补呢?关于生活画面的:哪一位考生没有看到过早上磅礴而起的朝阳呢?哪一位考生没有自己抱怨说过“这个题目我早一点想到就好了”呢?哪一位考生没有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早晨起来轻声道一声“早”呢?其实这些东西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和交流过的内容。
(二)短语式标题审题方法:
有些标题是以短语形式出现,如“谈意气”“郑州的符号”“留给明天”等。这类标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短语之间的关系:主谓式(我能)、动宾式(爱上挫折)、偏正式(爸爸的口头禅)、并列式(人与路)等等。有效方法是:抓题眼,明限制。
明确命题的限制性。例如《留给明天》
第一步是挖题眼。“留”即留传、留存,只是一个动作过程,没有表达出具体内容,不是;“明天”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显然也不是。到此自然会发问,留什么给明天?这里的“什么”才是要留给明天的东西,才是该文题的隐性题眼。
第二步是明确限制。“谁留”?可以是“我”留,国家留,民族留;可以是古人留给今人,今人留给后人。文题中时间概念“明天”,必然又隐含着“今天”。
审题:09湖南: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是人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平常用而又平常的动作。“踮起脚尖”能做什么?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克服一定的视线障碍,让人看到更宽更远的地方;能摘到正常站着而不能摘到的果实;能借此攀上一个高一级的台阶!当然,“踮起脚尖”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力所能及的努力”。人的许多成功都在于“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踮起脚尖”也是学生学习时摘到桃子的那“跳一跳”!“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避细流,故能成其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不期望所有年轻人均一次“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我们希望所有年轻人通过无数次的“力所能及的努力”成就事业,攀上南天门,蹬上“玉皇顶”!
这“踮起脚尖”价值导向功能突出,又不乏一点含蓄,寓哲理于举手投足,以小见大。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不有些故弄玄虚?价值引导何不直截了当?然而,如果说对于这样的念头也可以理解
的话,那么推开说来,一切科学、人的思维就是多余的了!因为客观事物本来就是这样隐晦和含蓄。这一分含蓄,正是一种天然!
(三)句子式标题。
句子式标题是以一个句子形式命题。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或隐寓一个观点。这标题其实就是题旨,如“今年花胜去年红”、“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枝一叶一世界”、“近墨者未必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对论点行文题,只须举例证明论点即可;对隐寓性文体,则须把寓意转化为对应的观点。准确审读题意重在抓住句子或句中关键词追问“为什么”。
10天津:我生活的世界 09天津:我说“九零后”
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该文题是一个简洁明了的完整句子,主语谓语、宾语齐全,似乎审题难度不大,其实不然。
其一,为什么想握住“你”的手?因为“你”是 “我” 理想的寄托,是我倾诉的对象,你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不谋而合;因为“你”给过“我”关爱、温暖、幸福、教育。
其二, “我”是谁?是虚拟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其三,“你”是何人?“你”可以是父母、亲朋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对“我”有影响的人。 这样一追问,就明确了对象限制明确了握“你”手的原因,从而明确了题旨。
(四)论题型标题
该类命题提供的通常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压缩出来一个更小的论点,进而进行深入的论证。
例如,《谈骨气》可压缩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选取用丰富新鲜生动的材料进行论证即可。
(五)关系型标题
凡是几个概念并列出现的题目,一般只要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搞清,也就把握住了文章表达的重点。如《独立与依靠》《过程和结果《荣与辱》等,常见关系有:1.对立统一关系(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2.是非取舍关系(有此无彼式)如:“向前看与向钱看”3.并非绝对关系(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4.并列共存关系(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
例如:《一步与一生》(有此未必有彼式 )
提示:这是一个关系式的命题作文。这里“一步”是关键词,要阐明“一步”与??一生”的关系,写出这一步对人生的举足轻重,这一步对人生的关键作用。既然是关系式的作文,可以这样立意:1.条件式:只有走好第一步,才能有完美的人生。2.转折式:一步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完全左右人生,一步走错不要紧,不要一生错下去。3.因果式:因为走好了人生第一步,所以才有今天的灿烂辉煌。
4.假设式:如果关键时刻一步走不好,就可能断送美好人生。
(六)寓意型标题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这类命题一定不要流于词语的表面意思,要充分挖掘题目的比喻意和象征色彩。“门”即“阻碍”,“路”为“途径”,“考场”无处不在。
例如: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
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怎样走出这个圈子?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
三、【作文训练】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篇四: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以命题作文为例
作文无外乎五大件:审题和立意,结构和层次,内容和素材,语言和文采,书写和卷面。
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
一、语言流畅,文彩飞扬 二、构思精巧,内容新颖
三、知识丰富,信手拈来 四、思想深刻,立意高远
五、观点新颖,逻辑严密 六、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审题和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义。
一位高考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文的关系,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
又一位高考语文阅卷老师如斯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审题的重要性举例:
“怀想天空”
切题赋分:
①既写“怀想”又把“天空”的实指或虚指等表现得比较理想的,最高可判60分。 ②有“想”无“怀”,所写内容属于实或虚的“天空”的,最高可判53分。 ③无“想”无“怀”,但所写内容仍是“天空”,最高可判48分。
④与“怀想”和“天空”均若即若离,最高可判45分。
⑤既不写“怀想”,也不写“天空”,最高不超过35分;其中文字表达特别差的,不超过10分。
——摘自《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可见:考场作文审题“一着不慎,满盘皆损,甚至皆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有人形象地将“题意”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比做“囚笼的鸟”,你尽可以“横冲直撞”,但却是“戴着镣铐跳舞”,同时,比做“森林里的狮子”,尽可仰天长啸,但只能在森林里。所谓“切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曰符合命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二使文章与题目相符。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
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
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
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通篇都扣题,最少四十一;一看就跑题,最多三十七。
作文命题方式: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意作文、看图作文。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在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看到一种趋势,就是命题作文又越来越多地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加强命题作文训练是势在必行。
认识命题作文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森林·气候》。
命题作文审题典例展示
(一)审清题眼,确定重点
这里所谓的 “题眼”,就是关键词语,是揭示题目思想意义、写作重点、感情色彩的所在,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它是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只有捕捉到题眼,构思和写作时才能很好地设置文眼。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就能够找到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生日》《尝试》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公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两词之间的关系。
比如《成功与失败》《人与路》《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
4.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5.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谓语)往往是“题眼”。
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眼睛告诉我》中“告诉”是题眼。
6.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
《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
《人生处处是考场》, 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对我们有所考验。
如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必须”这个词就很关键,“必须”强调了“坎”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行走在消逝中”中的“行走”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义。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这两个关键词,以及“行走”过程中对“消逝”的态度。
例如: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有句话”最为重要。1.可以从本人的感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2.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3.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二)追问展开,理解内涵
“底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二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也写作“底限”。
请以“底线”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1 、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会产生温室效应。
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2.为什么要讲底线
在网球或羽毛球比赛中,对进攻者来说,通过控制底线,可以调动对手,或利用对方失误得分,或利用前场小球得分,从而增加获胜的机会。对防守者来说,底线球控制得好,可以挫伤对手的进攻积极性,在防守中寻找进攻机会,进而赢得主动权。但是,不管对于进攻者还是防守者,出了底线,那都意味着自己失分。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实生活中,做人或做事不可逾越一定的规则或最低限度,超越或突破了,就会付出代价。
3.怎样确定底线
从立身处世来说,做人要有原则,要讲求职业道德,恪守法律法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其中,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和处事之本,是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个不道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个底线,而是要时时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三)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
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四)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例如“底线”这一作文命题就是“实”的。作为考生而言应该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扩大题目的内涵。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思考:“底线”这个题目可以添加哪些语素?怎样化虚为实?
添加定语或添加动词。如心灵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文化的底线,控制底线、坚守底线、打破底线等。
底线不只存在于比赛中,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有底线。工作的底线是完成任务;学习的底线是完成学业;生活的底线是解决温饱;家庭的底线是婚姻尚存??
底线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那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最低点。只要不出底线,一切都是那么波澜不惊,相安无事;一旦出了底线,就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问题烦恼趋之而来。
完不成工作任务,就有被辞退的危险;完不成学业,可能被留级或肄业;解决不了温饱,人们会另找出路,社会就会不安定;家庭中婚姻没有了,就会破裂拆散。底线就象建筑物之地基,很难想象没有了地基的建筑物会巍然屹立。总而言之,守好底线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基,是我们做事成功失败的关键,是我们快乐烦恼的源泉。
(五)化大为小,确定主旨
方法:选择一个方向,尽量从小处着手。因为开口越小,主题就越明确,也就越容易贴近生活,也就越容易入笔。
具体而言,就是把确定的方向变成一个明确判断。如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守住人生底线,让我们无愧于良心的审问,在道德责任义务面前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
(六)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过河小卒》:
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七)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首先要明确“感情”的内涵:既可以指亲情,也可以指友情、爱情。
再次要明确该命题的领域:放在家庭生活领域,可以写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朋关系等;放到学校教育领域,可以写师德、德育教育艺术、学生成长等;放到政治领域,可以写执法公私、情义矛盾。
最后要梳理两者间存在的关系:
篇五:留给明天-中考作文
留给明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一、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美!
无论是歌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氵蒙雨亦奇”,亦或是陶醉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说的江南的美,那美落在无数人的心坎上,化出水样柔情。
你看见了吗?江南的美在眷恋者的笔尖舞蹈,在热爱者的梦里流淌!
那就把杜牧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留给明天吧!那就把柳永的江南,孔尚任的江南留给明天吧!让明天的江南仍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让明天的江南仍有余光中、席幕容的缱绻乡愁。或许,那旖旎的江南美,会让古人今人后人收获一次次超脱岁月的共鸣与感动。
二、枯藤老树昏鸦
不是,这怎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枯黄的藤蔓在哭泣,不再
繁茂挺拔的老树让斑驳的枝干诉说昨是今非的哀戚,昏沉的乌鸦不愿再唱江南的挽歌。我的超脱岁月的梦也碎了&hllip;&hllip;碎了!
难道不能把雨巷深处的朵朵纸伞,留给明天?难道不能把波光荡漾的水乡江南留给明天?为什么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的江南留不到明天?
江南,不再是人间的四月天了。
能不忆江南?
三、孤村落日残霞
草原美!
马头琴声里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洁净的蓝天下看“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瑟瑟冷风中唱“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难怪人称“塞上江南”呢。
那就把王昌龄、王之涣的边塞草原留给明天吧!那就把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草原留给明天吧!听听腾格尔的《天堂》,看看德德玛歌声中草原的夜,感受姜戎《狼图腾》里草原的惊险、苍茫与豪迈。让明天的草原仍有奔腾的骏马,让明天的草原仍有朴实的毡包。任岁月流逝,却不能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造就一个永恒美丽的传奇。
四、古道西风瘦马
不,这怎是我心心念念的草原?
哪里还有健壮的骏马?哪里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只剩下到处挖药的人们,只剩下到处都是的鼠洞,只剩下漫天的黄沙。连那水草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在地图上的名字都改成了科尔沁沙漠!
我的草原,你做错了什么,就这样带着你那不可能实现的传奇慢慢死去。
难道就不能把潇洒之风的草原美留到明天?为什么要让草原的美一点一点逝去?怎么能忍心让草原的子孙们都失去家园?悠扬的长调、嗒嗒的马蹄声里只剩下了浓浓的无奈与悲怆。 草原,我不能再叫你“塞上江南”了??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五、断肠人在天涯
其实何止江南和草原?
我不知道说什么,我早已肝肠寸断。但我不哭,我的眼泪换不回昔日的江南也换不回昔日的草原。我年少无力,很渺小,可我仍要奔走于大地,向人们呼告,我不能等到有一天所有中国的美都无可挽回地消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