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19:08 初中作文
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初中作文

篇一: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作者:高智红 刘晓

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年第02期

【关键词】守望成长;价值领导;创新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50-02

钱金星: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该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也是首批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集体,浙江省中职德育教育基地和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校长本身兼有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多重角色,而优质的管理往往淡化“管”的色彩,并不强调自己的“权”治,注重的是教育者的价值领导、人文领导,以自身对职业教育的真诚关切、悉心经营和创意办学,实现师生对管理者的悦纳诚服。管理的顺化实现不只来自学校细化的管理制度,更在于校长的人文之治,使学生欣然而来、悦意成长,成就师生共同的“幸福校园”。

为幸福奠基:守望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话:校长,形象地说,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校长的任务就是会听,而且会听到每个演奏者发出的音响,要看到并从心底感受到每个教育者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我们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什么,这应该是校长思索的问题。我认为教育的旋律应该是真善美的愉悦和幸福,我们培育的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大爱情怀、丰富智慧、创造能力和能幸福生活的学生。基于这些认识,我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一些想法。

一是守望成长。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学生的人生和幸福奠基的事业。教育应该让孩子们更好地走向职场、走向社会,最终走向幸福的人生。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全都落脚于此。在职业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守望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职业学校享受成长,在成长中得到终身教育需要的影响与营养。

二是身正技高。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说到“未来的职业教育,将不再是单纯为就业做准备,而将成为为人们提供贯穿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技能的教育”。我把育人目标细化为:身正、技高。身正技高,是一种文化之治。学校文化一旦落脚到具体的、与学生学习和做人息息相关的务实的意蕴上,就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成为他们的行为标的。我们的办学理念着眼每一个人,这些理念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等方面。

价值领导:成就幸福校园

校长的价值观表达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价值领导强调尊重人的自我意识,通过将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挂钩来保护教师个人的利益,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这种价值领导把视线放在教育幸福上,这个幸福不仅是物质的占有,更是精神的追求和关爱。落实到具体作为,应该体现一种“水往低处流”的胸怀。正确处理好管理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人的创造,营造畅所欲言、心情舒畅、意志统

一、目标明确的履职氛围。

我们学校目前在大力推进“幸福校园”长效机制建设,让教师和学生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让学校成为以幸福定位的职教先行者。学校心中要有教师,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品质地生活。学校以人的状态优化和组织精神塑造为管理出发点,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打造一个高效运作、人才荟萃、和谐共享的组织团队。全校教师有共同愿景、共同目标,以学校利益为重,呈现出积极、自信、独特的风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以五项能力为核心的全能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五项全能”:一是突出的教学业务能力,二是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三是较强的职业指导能力,四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五是扎实的职教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五项能力,才能成为知识传授的“人师”、技能授受的“技师”、职业指导的“军师”、心理健康的“导师”、职教科研的“大师”。而“五项全能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模式,我们简称为“一核两翼三维四径”,“一核”指以提升技术技能为核心,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在教学管理上开设“重点项目技能强化”,实施“技能实操高效管理法”;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技能教学硬软件最优化,开发使用技能教学校本教材;在教学评价上推行技能项目任务实训法,实行技能分阶段达标考核法。“两翼”指“教师技能领雁工程”“学生技能领雁工程”,编制《技能领雁教师标准培养方案》,开展校内外基地实训、企业实践锻炼、技能比武等,使教师的技能引领始终处于导引前端。“三维”指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径”指“五项全能型”教师培养的路径,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校级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工程、教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创新培育:敢为担当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创新创业不是号召出来的,而是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的激励。很多学校已经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也有一些成功的体验。如绍兴市职教中心创立无界化创业创新教学园,下设5个中心:电子电工联合开发中心、syb创业实训中心、数字媒体创意中心、小微企业电子商务支持中心、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从校园布局到建筑名称、外部风格随时随地彰显创新创业信息,让物质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化工作。创业创新园有四种运行方式:1.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2.学生创业项目被企业看中,合作开发;3.公司企业入驻,可以是设备入驻、人员入驻、业务入驻等,不限时间方式;4.学生虚拟创业。以这样四种方式运行创业创新园,学校跟进相应的保障措施,形成“导师+项目+团队”的创业模式。推行“班级后文化”,倡导“终身班主任”理念,规定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班主任继续做好本班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给予学生持续关注与指导,激励学生创业成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

和有关部门支持,对入驻创业园的学生给予创业奖学金。学校设立创业创新基金,为创业团队提供小额资助,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点评

从校长的管理思想看,教育理念的高度、人文的情怀体现的是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和管理上的专业化程度。而进一步从管理效能上分析,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具备、管理经验的丰富上,更要体现的是对职业教育的人文治理观和教育理想诉求。行政控制型的领导与教育者型的领导,区别就在于是否关注学校的每个人而非部分人,是否了解学生的成长愿望、教师的发展期待和团队的合作基础。管理过程中以尊重校园中的每个人为出发点,是导引、是促动、是创意、是担当,形成和构筑了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气质和发展愿景。职业教育的拓展深化,需要校长管理思维的转换、管理理念的再探索,也需要校长在职业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以价值领导、人文领导为基础,实现民主之治、文化之治,让每位师生都体验学习的幸福、畅享知识的愉悦,获得发展的持久“内驱力”。在创新教育方面,校长要敢为尝试者,勇于创新、勇于担当,探索创新激励方法、创业运作方式,以“无界化”的理念真正打破学科界限,融通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创意,使职业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培育的双赢。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

篇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向道文 田柱文 向兴军 曾祥福

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在边远的湘西土家山区,

有这么一所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一直在拓宽德育渠道和创新育人方式上不遗余力,如今声名鹊起。尤其是2012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年末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位居所在县第一名。它就是湖南省龙山县华塘乡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该校”)。

一、提升文化内涵,创建温馨环境育人

学校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让育人环境更加浓厚。百米文化长廊是该校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从“点亮心灯”到“辉煌中国”“中华美德”,行走在百米长廊,一个个哲理故事,一张张精美图片,一句句至理名言,让人仿佛穿越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厚重的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史沉淀,让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同样让人赏心悦目。个性化班牌是班级的“名片”,所展示的班训、班级格言、奋斗目标是各班学生愿景的特写。而学生自主布置的“阅读角”“班级之星”“才艺秀”“佳作园地”,处处洋溢着班级独特的人文氛围。

二、拓展德育空间,开展多彩活动育人

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该校的德育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学校把德育寓于活动之中,学生的良好品格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组织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是该校特色活动之一,至今已坚持三年。每周二课间,学生穿着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齐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洪亮的声音,专注的神态,让人耳目一新。传统文化在现代校园里焕发出新的魅力。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或悟其道,或明其理。

“我行 我秀 我快乐大擂台”更是备受学生欢迎的一档“保留节目”。每周四中午,大擂台上歌舞、相声、小品,时常能给人意外的惊喜。哪个节目最精彩,给哪个节目投票——牵动着每个学生的心;上周的“擂主”是谁,本周的“擂主”会是谁——是学校每周最热议的话题。活动中,学生才艺得到了展示,能力得到了提升,性情得到了陶冶。

精心设计的“个性化成长档案”是学校德育活动的又一亮点。“成长档案”的内容全部由各班同学自己给自己量身定做,包括“我最得意的事”“学习感悟”“我最喜欢的一堂课”“反思与不足”“我想改正的缺点”,等等。每周的成长档案填写活动,激发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德育妙方。

德育实践活动把德育由校园延伸至社区。学生清明徒步去烈士陵园扫墓、到社会福利院送温暖、义务清扫岳麓大道、到华塘新区大棚蔬菜基地服务“三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以及校内与校外两个“板块”所搭建的学生、学校、家长、社区 “四位一体”的德育活动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

三、深化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育人

在创新德育管理上,学校建立了德育的长效机制,讲究做精做细,追求出特色、出实效,致力于德育管理常规化、常态化。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倾情留守学生和成长障碍学生,尤其是家教缺失或者家教不得法家庭。学校每期从优秀教师中选聘20余名“德育导师”,要求每位德育导师与2~3名留守学生或成长障碍学生及家长建立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从学习、生活、做事、做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既指导校内又延伸至校外。家长们一致认为,“德育导师”比家长更有耐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各项能力的培养,更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设置了文明礼仪课、德育影视课、夕会课,把校本德育课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德育影视课每周两节,最受学生欢迎。课堂分为三个环节:观看影片,教师点拨,学生谈观后感。学校把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引入课堂,旨在弘扬正能量。

夕会课每天一节(20分钟),由学

生轮流主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社会公德、遵规守纪、孝敬感恩、文明礼貌等传统美德为话题,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手段,着力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与强化。

据学校政工处统计,夕会课、礼仪课等课程开设后,学生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886”育人工程是该校创新管理抓德育的又一举措。所谓“886”指的是“8种星级学生评比”“8种特色班级评比”“6人小组管理”。学校采用班级自主申报创建、学校组织考核评比等方式,每月评选出“文明礼仪示范班”“集会纪律示范班”“劳动卫生示范班”“勤奋好学示范班”等8种特色班级。每期评选“孝顺星”“守纪星”“公益星”“励志星”等8种星级学生,在校园显著位置张榜表彰,用榜样示范带动良好校风、学风、行为习惯的形成。“6人小组”则把学生每6人优化组合为一个小团队进行管理,最大化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去教育学生,学生去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这种有别于班主任教育的另类教育不时会收到意料不到的育人效果。诚如学校负责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根植于校本与生本的德育愿景,就眼前而言给力的是德育,就将来而言受益的是学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华塘乡初级中学)

篇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上海学习感悟

“听到的、记在本子上的也许会忘记,但思索却会深深烙下印记。”回头望望我们不算漫长的学习时光,翻翻那厚厚的学习笔记,我真诚地梳理自己的记忆,理性地询问自己的内心,此次外出学习,我收获了什么?专家们之所以成为专家,他们背后的支撑是什么?专家的道路能否复制?作为一名小学教学业务的管理者,如何引领学校教师和谐健康地专业成长?问题繁多,思绪纷纷。

上海之行,学习内容有: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有教学科研管理策略辅导;有备课、讲课指导;有教学行为解析;有教师成长引领;也有心理分析与教育人生沟通;有经验介绍,也有参观考察。学习紧凑而密集,丰富不乏生动。作讲座的专家,他们都是特级教师或教授,在教育教学上颇有建树。他们大气磅礴,高洁傲岸;他们业务精湛,充满人文气息;他们既高瞻远瞩,又深入基层。真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以下是个人初浅的体会,现在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感受一:深度 宽度 与温度 ( 有境界,胸怀才更广阔。)

为我们作讲座的专家均是长期耕耘于教育第一线而又学养深厚的教育探索者。他们是:

上海闸北区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组成员侯锁生教授——讲座题目《课堂教学科学化》;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常生龙副局长——题目《做好备课、上课两篇文章》;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题目《发挥学科带头人积极作用,引领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授陶维林——讲座题目《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

上海七宝中学特级教师杨敏毅——题目《寻找教育智慧——读懂学生的心》;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题目《学校教育科研的理念与实践》;

上海青云中学校长金文清——题目《学校工作经验介绍》; 上海八中特级教师沈红旗——讲座题目《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成功教学肌理分析》。

他们中有8旬耄耋老人,也有刚刚进入不惑的中年才俊。他们之间不同的是个人风度与气质,相同的是对教育深沉的热爱与独到的思考探索;不同的是探究介入的角度,相同的是都有精湛的业务,共同的信念,都是教育第一线辛勤的耕耘者。

于漪老师,是著名的特级教师。她说:“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她曾做2000多次教学公开课,却说都是有遗憾的课的人。她的名言是“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得顶好是教做人”。道出了为师的真谛,激励我们像她那样淡泊名利、潜心治学,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更高境界。

虹口区教育副局长常生龙,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灵层次的艺术”。他给自己定了“四个一工程”:每天上一节课或者听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教育的或者社会问题;每天写1000字的教育随笔;每周看一本教育书籍。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造就了今天的研究型领导,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没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没有一种问题意识,没有一种韧性,没有一种做冷板凳的精神,是很难有成果的。

沈红旗老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后续)。1988年上海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从教。对语文教学他是这样说的:“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形象,应是魅力四射的。热爱教育的不懈追求,引发其奔放不羁的激情;渊深海阔的人文底蕴,铸就其儒雅谦和的性格。他本色,总对文学的语言敏感异常;他创造,能让平凡的课堂生机溢荡。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但我愿尽一生努力去追求。”

杨敏毅老师说: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发自内心的爱心,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如果真能达到,这将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而且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这是终极目标,很难达到,但每个老师都可以试着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

以上只是专家们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我们可见其自省、自励、自觉的意识,感觉到他们以教育为己任的态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与使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有一览众山的视野与高度。换言之,做教师需要一种精神,要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爱教育,做教育。正如于漪老师说的?一个人,当他是

‘我’的时候,是最渺小的;冲破了‘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时候,人才如登上了泰山之顶。?

因此,我想,人是必须有点精神的,这样一个“人”才能立得起来。——而且是一个大写的人。

心灵不能四处漂泊,心灵需要一个寄托,既然从事教育,那么我们就选择做一个有良知的老师吧,一个好人吧。懂得敬畏上苍、敬畏生命,关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乐观、阳光、健康、善良。

写给自己的话与大家分享:如果做不到有深度(专家),那就选择有宽度(杂家);如果两者都做不好,起码要有温度(善良、正直),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草根,这点总还是可以的吧。

感受二:教学需要科学化,课堂需要有效化。

听专家的讲座、参观先进学校的管理,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教育是生命的对话,需要心灵的滋养与润泽。

在学习中我常想,如果让这些特级教师来教我们的孩子,那该有多幸福;我们的孩子该有多阳光、健康。在学习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差距。

差距,是需求与现实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思想上的,有教学上的。

上海八中沈红旗老师在讲座中提到:

“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合理期待,呼唤更高的期待;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思,创建最佳的磁场;教学要点亮文本,让学生穿越时空;教学要把握深层结构,让学生品味言语内涵;教学要突破传统模式,师生共享教学的过程”“一节课,上好上坏无所谓,但须有境界,要能享受教学的乐趣。

南京师大附中陶维林教授说,教学活动,第一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挖掘解决问题背后的思维过程,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 学习。教什么比学什么更重要。

于漪老师说,没教好的原因就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教学就怕炒十锦,夹生饭。课要教到学生的身上、心上。

1、如何落实教学科学化?

常生龙教授概括为备课、讲课“三使、三有”:

备课三使 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有序 (目标有序、过程有序、思维有序)

讲课三有 有策略 (内容策略、形式策略、方法策略)

(诱思 导思 科学思维 思维延时)

我对“三使、三有”的理解:

“三使”强调教学中教师的驾驭能力;“三有”强调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两者都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与专业素养。

教师要对教材有通透的理解、认识,唯有如此,方能得心应手;教师要对所教学科自身结构发展有一定了解,唯有如此,方能高屋建瓴;教师要对所教学科有追求、向往与敏感,唯有如此,方能感染影响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认知特点、认知结构有一定了解,唯有如此,方能设计出容易使学生明白的教学流程。

使自己明白——使学生明白——使学生容易明白

三个简单的层次,像试金石,检验我们是否对一些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是否把教学知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都理顺了。听了常生龙教授围绕如何进行备课和上课进行了独道的分析和阐释,深感我们平常的教学,就是一种“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和广度。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科学性。

《特别关注》2010第二期有篇文章《好一个科学乞讨》,写到与一个职业乞丐交谈内容:在购物中心门口同时面对三种情况,问向哪个乞讨成功的概率大?

瞄准三成可能掏钱人群,完成70%成功率的工作,放弃无效率的其他劳动,千万不能死缠烂打。-----知识决定一切。”

关于收入:“每天工作8小时,扣除来回走动巡视时间,大概平均每分钟乞讨一次得1块钱,480×70%=336(元)”

——乞丐都讲科学性。教学,自然也要讲科学性。

能力所限,以 知识的系统性与教学科学性关系的思考切入。 比如识字教学。在日常语文生字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是读、写、联想、识字方法交流、记忆巩固等。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重点是看字形,说认法,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进行识记。

有的是好的。如:“着”,上边羊尾左边甩,下边眼睛看过来;“燕”,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口,三写两边北,思写四点底。

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错误的。如:“闷”,“心入门,闷得慌”;“背”,“背是北京在月亮上”;把“春”,拆分为“三人一起晒太阳”等。

表象:主观地把字的各部分的进行联系,忽视内在的知识联系。 具体问题:“音”“形”“义”分离,把随便联想变成思维培养。看似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联想、建构知识系统,但整体识字没有规律可言,都是单独认识的。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造字规律性,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教了许多错误的知识。

科学不是主观决定客观,而是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汉字本身的组成与发展是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规律的。

如“王”字旁的字,王即玉。“玉、珞、理、珍、莹、环、琅、琥珀、琉璃、玳瑁……”等,本意均与玉有关。凡此类字,1、说明材料组成、形状与玉石有关:玮 璋 珏、环;2、表示声音、光泽等品质与玉石相关,或价值宝贵:琅 珍 莹。

如“氵”旁的字,1、表示流动的活水,表形状、概念,是名词,如:“溪、江、河、湖、海”;2、表示水的运动行为,是动词,如:“流、淌、泻、洗”;3、表示水的性状,是形容词如:“清、浑、深、浅”等。

汉文字语意演变的线路非常清晰:名词——动用——语意延伸 汉字组成有独特的结构:声符+意符。

汉字的声符与意符,决定汉字的本意,限定了其外延发展。抓住了意符,决定其字义;抓住了声符,发音有了范围。如:

从“页”之字皆与头、面部有关,如颊、颧、颏、颜、领、颔、顾、颈等字。页为倒“首”

从“歹”之字,皆与灾祸、伤残有关,如:死、殁、残、殍、

篇四:唐诗名句赏析之五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虞世南的小诗《蝉》。全诗如下: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这两句的意思是声音传得远是因为我站得高,而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叫的声音能够传的很远,很多人认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在这首诗里却表达了别样的看法,他认为正是由于“居高”声音才传得远。表面写蝉,实质上写的是人: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权势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讲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两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之所以如此,和诗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虞世南,字伯施,和他的兄长虞世基同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两人被征召到长安,时人把他们比作“二陆”。但虞世基入隋后成为隋炀帝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功,欺上瞒下,以此虞家贵宠无比。唯独虞世南一人谨慎刻苦,只知读书写诗,不与哥哥同流合污。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后,虞家满门被杀,之后虞世南因为平时为人和善得免。

进入唐朝,虞世南与房玄龄一同掌管文翰。由于虞世南是纯粹的文人性格,又是书法大家,很得唐太宗李世民的看重,经常与他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着和唐太宗谈论之际进行劝谏,陈述帝王得失,而且虞世南晚年志性刚烈,因为修陵、游猎等事数度与唐太宗发生争执,使得李世民更加礼敬于他。唐太宗多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贞观十二年,虞世南病死,唐太宗“哭之甚恸”,为之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上,成为二十四勋臣之一。可以说,《蝉》这首小诗诗人是夫子自道,作者品性高洁,一生谨慎。同时,他以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蝉来自比,也能够看出他的老成持重,真正做到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篇五:居高声自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读《一线教师》有感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是长期执教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工作伊始,便和“班主任”结缘。可以这样说,我是不折不扣的“一线”中的“一线”教师。有次逛书店,看到《一线教师》这本书,光看书名,就倍感亲切,竟产生了一睹为快的冲动。

读完此书,产生了许多共鸣。本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研究无关,与科研论文无关,与课题研讨无关,只是用平实的语言直白地记录作者“一线教师”的那些事儿。这些事儿就像教育原野中每天给我们提供着的带有露水的“绿色素材”,这些素材就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最为真切也最为亲切的“绿色环保”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我们这些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的检验!正因为它来自一线,来自生活,充满现场感和生成性,所以让我倍感温暖,确实是因为作者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艰辛。是啊,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确实有着旁人不为理解的忙碌,也确实有着别人想不到、碰不到的许多难处。一线教师,不只是时间上的忙碌,一线教师更有心头的忙碌、精神的马不停蹄。说得多好啊!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的心可以年轻,可精力不年轻。面对课改,三天两头不是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听课、说课、评课,教学研究,就是教学反思、案例、教学设计、论文、教学调研等等;天天备课,上课,一摞摞批改不完的各种作业,每天约定俗成的班务工作,学生们纷繁的思想、防不胜防的安全、流水线似的学校工作,更有教学之外的各种常规检查,班队活动,校园通报等等。终于有这么一个人写成了一本书,记录下我们这些广大而特殊的群体带有共性的故事了,终于有这么一个人写成了一本书,见证我们的忙碌与琐碎了。

读完此书,深受启迪。广大一线教师不能回避的现状基本是:一天到晚早出晚归,封闭教学,日复一日遵循着上班三点一线:家、办公室、教室,长时间只认识:家人、学生、同事、家长(随着时代的演变,愿意和老师主动交流的家长也弥足珍贵)。匆匆的步履踩着时间的钟摆周而复始,及至回眸,留下了惯性的轨迹,沉淀下倦怠的失落。我拿起笔来,不忍一线的迷惘与困惑、失败与抗争、光荣与梦想,从指缝间默默溜走。两年前,我下决心记录“上课”、“备课”、“批作业”外,我究竟忙碌着什么。两年来,我记下了30万字,这些字迹可以回答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而作者却用两年的时间记录下这些原生态的婆婆妈妈的事。其实,作为老师都有描述自身行为的冲动,可是很多人却因为一时的懒散让这种冲动冷却了下来。也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努力创新了某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并取得成功之后,或者当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很久的授课内容,按计划行动却以失败收场狠受打击之后,都有一种表述的愿望,可是又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杂事干扰不能及时表述,于是,就在“我很忙”的借口下,把原本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搁置到了一边,时过境迁,再也没有捡拾的激情。关于本书,著名教育学家、原国家督学成尚荣作了如下精辟的阐释:一线教师除了站在大地上,还应用诗意的目光,不时眺望一下地平线;一线教师除了耕

耘、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的确如此呀!书中十个主题的手记,我不得不为作者匠心独运的思考啧啧称赞。让我们分别撷取一二略作回味:

一线“作业学”:

“作业竞赛小组”和“作业榜样”解决了每个班都有的个别学生作业拖拉问题;“认真作业”的训练培养了学生优良的作业品质;小小“记分格”折射出不同学生的作业心态??

一线“纪律学”:

“早上到班级不交作业”的规定让吵闹的早晨安静了下来;“慢乱差”到“快静齐”的队列变化提升了班级集体的气质;学生制作的“黄牌”与“红牌”变成了一道心理防线,时刻提醒其自控;“从预备铃到上课铃:他(她)在干什么?”看似“打小报告”的“每日简评”成就了人人参与的自我管理??

一线“协助学”:

“家长做试卷”着实为班主任出了一个了解家长的高招;“值日‘单位制”让个别懒惰的孩子也能参与并体验劳动的快乐;“‘神秘礼物’之写作版”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友谊的存在、集体的温暖??

一线“情感学”:

学生虽小,但同样知道以心换心。老师的幽默、与学生的沟通换来了学生充满爱意的“板蓝根”、“元旦贺卡”、“生日祝福”??

一线“育人学”:

“每天让妈妈笑一笑“交给孩子做人的常识;”礼貌发电子邮件”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的素养;“为对手喝彩”引导学生懂得什么叫“见贤思齐”??

一线“自立学”:

“偶像”之争本来是可以丢给班主任的矛盾,但是老师没有这么做。他通过辩论赛、向班主任约稿、博客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智追星。

一线“个案学”:

“你凭什么要我成为男子汉”让一个从骨子里仇恨男人的特殊家庭的敏感男孩心灵解冻,变得坚强;“我是个笨小孩”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在一个成绩糟糕的男孩身上花费的心血和取得的收获;“她为什么自闭”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巧妙一面??

一线“激励学”:

“每日表扬”如榜样的清泉,每天给学生注入一道心灵的力量;“老师专项奖”如鼓励的清泉,从方方面面给学生以激励;“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既激励了学生,也解放了自己;“化批评为奖励”用赞美来治疗犯错者的心理,可谓妙招??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线“复习学”:

主动复习、快乐复习、有效复习、个性复习??让学生勇敢地面对和超越最艰苦的日子。 一线“反思学”:

教师态度“先严后慈”还是“先慈后严”?激励策略“先强”还是“后强”?师生关系“课上是朋友”还是“课后是朋友”?课代表“轮换制”还是“终身制”?学校声誉“与我何干”还是“与我相干”?处事方略“宽容的糊涂”还是“糊涂的宽容”?教师是严厉的“监督者”还是温和的“组织者”?考试研究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此类问题,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在反思。

本书作者何许人也?——管建刚,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特级老师。

就是他——本书记录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每日里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甘于寂寞。)

也是他——一线教师的责任田里,我种植得并不出色。很多一线教师比我做得更用心,做得更好。(多谦虚啊!)

还是他——每一个任课教师教师都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应该主动协作班主任做好组织与管理、卫生与劳动、锻炼与纪律等等方面的工作。一个学校的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朝此方向前行时,教育不只是得到力量的整合与增强,更是教育的朝气、智慧和幸福感的提升。(每每看到此,皆引他为知音、知己!)

更是他——一个能把大智慧融进班级小管理,时时给学生以心灵启迪,把对孩子们的爱融入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个眼神中的男老师。他的言传身教柔软了孩子们的心灵,沉寂了他们浮躁的情绪??

一个新接班的语文老师,能在短短一星期内“俘获”全班40颗真挚的童心,获得学生和家长的高度信任,拥有孩子们最真挚的爱,享有学生最亲切的称呼——“管大”,管老师无意间获得的,是许多教师为之追求为之奋斗的口碑。

学生喜欢管大,他亲切、没架子,喜欢和学生混在一起,学生打篮球,能找到他的身影,就算在场外,成拉拉队了,他也是喊得最响的一个。

学生喜欢管大,他会思考,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孩子们都说他有一双能“透视”心灵的眼睛。

学生喜欢管大,他对孩子有真感情,他的爱没有附带条件??(同事的评价。)

走近名师,我想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炫目于他特级教师的光环,而是感受他把自己定位于不做教书匠的一线教师,感受他飘扬起智慧和理念的风帆,使教育工作富有更多的诗意和更强的创造力,谱写平凡教育生活的新篇章!这不由得使我脱口吟出虞世南《蝉》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正是《一线教师》此书作者真实的写照。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