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终结者1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34:03 字数作文
终结者1观后感字数作文

篇一:观电影《终结者1》(《未来战士1》)有感

观电影《未来战士1》有感

在电影《未来战士1》中,时间便是一条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让过去和未来有了交集。这是个经典的穿越时空的电影,它主要讲述了男主角被派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拯救一位伟大领袖的母亲不被机器人同样派回过去的人所杀害,使得未来的领导人能够出生。说实话,这电影让我觉得很神奇。按常理来说,首先,未来和过去在我们大家的眼里一般都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实现的,但是电影里却成功地把过去和未来巧妙地串接在一起了,使之有了交集;同时,按照事物的一般规律的发展,本应是过去造就未来,但在影片中,却成了未来的事物回到过去并造就了未来的事情的发生,也就是未来的事物造就了未来的事情的发生。这一切的发生都那么令人感到惊奇,未来的事物造就了未来事物的发生,这可能吗?这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会说“这怎么可能?这一定违背了一定的事物的规律。” 。所以,在看完电影后我觉得当初这部电影的编剧真是个奇才,能有这样有趣的思维方式。

在电影中,未来和现在关系也十分的密切,未来也可以造就现在,这些事情的发生用宿命论来解释可以说真是非常的合理和贴切。宿命论是什么?宿命论便是指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等或者相信一切事情都是由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由上帝或上天预先安排,是人无法改变的。而关于四维空间的猜测可以推导出宿命论是成立的,我们所处的时空由空间与时间沟成,正是人们所说的四维空

间。在一维空间看来只有沿直线向前和向后,无法想象向左或向右会是什么。但是,处在二维空间来看,左边和右边的是已被确定的。同理,站在五维空间来看四维空间的事物,则发现四维空间也是被确定的,亦即为我们所说的古今未来已是确定好的。我想,电影很好地运用了四维空间的宿命论,也很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了在一起,即在不同的时间内也许会有另外一个平行空间在发生着不同或者相同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流行着的穿越回到过去的电视剧还有一些穿越到未来的电影电视剧其实和这部电影都是一样的都在时空的穿梭导致的一些事物的规律的变化及一些既定事实的定案。在看电影之前,我就有想过,是否存在着平行的时空,在那个时空里发生着也许和我们这个时空一样或者不一样的事情,又或者是否过去、现在、未来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不定时只有按时间顺序来才可以影响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否之后发生的事反而可以像穿越之类的事影响现在所发生的一切?虽然在看完定影后我的一些疑问能够在电影中被肯定与实现,但是这一切的是在现实中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我想,这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探索了。

篇二:《终结者》影评

NO.1《终结者2》

前几天看了终结者4,周末就把终结者1~3都再回顾了一次。我还是只能说,如果动作电影甚至所有电影里面让我选择一部,我的选择还是《终结者2》,经典中的经典。一部电影,特效再好,场面再火爆,没有深刻的立意,就象是美女没有灵魂一样,只是一具空壳。这就是为什么场面比终结者2更火爆的终3或者终4甚至跟多的电影多没有终结者2经典的原因。这部1991年的电影的深刻寓意就在于它告诉人们,如果人类不停止核武器的研究,不停止类人机器的开发并将它们用于军事,那么终有一天,人类会作茧自搏,成为自己产物的牺牲品,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危险的预言。哪怕50年100年,只要有核武器,这部电影的生命力就不会停止。

如同《侏罗纪公园》第一部最有生命力的是“进化史如果教给我们什么,那就是……生命不受控制……生命会找出路”,以至于侏2~侏4虽然有跟多的恐龙类型和一些比较有噱头的镜头,但是远远没有第一部经典。终结者最有生命力的一句是沙拉康纳在片中反复强调的“命运尚未确定,未来要靠自己创招”,虽然贯穿了终结者所有系列片,但第一部只是借凯尔里斯之口提到,但没有展开,重心都在施瓦辛格上了。第二部借助沙拉康纳不断的斗争最充分的体现了这句话(在后面详细解说)。 终结者4据说导演的寓意是通过马库斯这个人物来体现反思什么是人(马库斯是半人半机器),人应该如何决择自己的道路。可惜电影不是我们上中学语文,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一部电影如果要观众去总结导演的寓意的话,那就不叫消遣叫上课了。

回到终2,经典的立意有了,该填上完美的外表了。

施瓦辛格的演绎自不必说--终结者1~3的最大买点。看点1.一身肌肉却不像别的健美冠军一样肌肉鼓胀到了破坏视觉的地步。看点2.那身黑衣黑裤皮靴,戴着墨镜,骑着黑色摩托,手里面一根转一圈就可以上子弹的枪,简直和西部牛仔的装扮一样,象征了一个时代。( 据说阿诺那把很酷的枪实际上是特制的,加大了扳机圈,让枪可以自如的在阿诺的手中转动。一次,阿诺拿错了,差点把手指转飞掉。)看点3.在第二部他尤其把那个冷酷却又在和人类尤其还是孩子的约翰康纳相处之下,渐渐变得有点人情味的机器诠释得非常到位。

重点说说那个液态机器人,这在90年代电影中简直让人“惊讶得调了下巴”,液态金属机器人?连想都没有想过,液体怎么能够成为固态的机器人,可是詹姆斯卡麦隆就是敢想。而且刚刚好把液态金属机器人设定为警察角色,打一个洞银色亮出来就跟勋章式的,满身的洞就跟警察挂了满身勋章式的,颇有点搞笑意味。想变成什么人都可以(可怜孙猴子72变还得担心猴尾巴),打不死、烧不死、冻不死(T1000在高温下慢慢凝结成整体的镜头,前面那部分融化的镜头是用固体水银放在热盘子上拍摄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凯尔里斯在第一部份所说的:he is never rest ,never sleep,“and never stop!"在它与T-800的数次交手中,后者从未占到过半点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后更是被T-1000打得支离破碎,不得不靠仅有的一点备用电能才侥幸把T-1000打入钢水中。

光有特技也不行,罗伯特帕特里克对这个“never stop”的类人机器的经典演绎才是关键。1991年当《魔鬼终结者2》的制片人在为物色中那个长着天使般面孔却有一颗邪恶之心的T-1000的扮演者而伤脑筋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曾在1989年出演《未来猎人》的罗伯特·帕特里克。他能够恰到好处地将T-1000的危险、恐怖和邪恶的特质表现出来。在电影中,至始至终罗伯特帕特里克没有一丝面部线条动过,台词也只有几句,但是观众就是看得出来T-1000在嘲笑,看得出来T-1000在冷笑,看得出来T-1000对着逃跑的约翰康纳背影默默地说“I?ll be never stop”。他杀人如踩蚂蚁,却又和一般意义上的杀手还有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它杀人的时候经常都是一击致命,从不浪费无用的动作,也不会过多的卖弄身手,从他的动作中你感觉不到一丝人类的对死亡的怜惜、快乐或者憎恨。没有人性已经完全不足以形容他的恐怖。对着他如水一般透明的面孔你却感到从骨子里发冷。 终结者3中饰演女终结者的克莉丝汀娜罗根成功的模仿了罗伯特帕特里克的表演,可是比较生硬,感觉始终像是故意瞪着眼睛表演,尤其是她在发现约翰康纳或者说约翰康纳的血的时候,那种明显的惊讶,不仅让人怀疑天网是不是给了这些机器人人类感情系统。虽然罗伯特帕特里克此后没有什么出名的电影,但是

他所诠释的T-1000已成为经典反面角色之一。

接下来说说莎拉·康娜,这位伟大的母亲。她被关在疯人院没有始终放弃逃出去的意念,念得最多的就是她的儿子。知道那个叫戴森的人是核战爆发的关键后又单枪匹马的去干掉他。为了保护儿子,她拿起枪不停的正面同不死的T-1000抗衡。据说琳达.汉密尔顿扮演的萨拉.康纳本来是不会成为被关入疯人院的所谓“疯子”,是这个女演员强烈要求的。她的彪捍程度恐怕在女主角里算首屈一指的,电影版的古墓丽影中劳拉的肌肉都没她有看点(当然劳拉可是贵族,要穿着晚礼服出席晚会的)。莎拉单手上枪的镜头,也成为经典片断之一。在这里对演员的敬业精神表示佩服。(插花:据说那个戴眼镜的疯人院守卫,在萨拉出逃的时候被狂殴。那段戏很恐怖,因为演员琳达是在真打,那个倒霉的男演员的惨叫传到了四个街区外。这都是因为萨拉出场的时候也有一场殴打戏。是守卫殴打萨拉,但是那位老兄太仁慈,实在无法下手痛殴一个女人,效果出不来,该段场面被不断重拍,而琳达也不断重复摔倒,导致膝盖受伤。琳达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经典的镜头很多,但最经典的镜头莫过于在萨拉那场关于审判日的梦。核弹爆炸后,人高温燃烧或者被立刻抽干水分成为人性的粉末,风一吹即散……据说在影片上映后,导演还接到了一封来自一个核武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的感谢信。信中感谢该片真实的再现了接近现实的核战场面,为反核作出了贡献。

还记得那个很酷的镜头吗?T1000变成粘稠的液体从直升飞机的玻璃窗破洞中渗入机舱。我们要说的是那个从飞机上跳下去的飞行员。他实际上就是本片的特技飞行员。那些镜头中出现的直升飞机都是他在驾驶。这是个伟大的特技飞行员。后面还有一场飞机从桥底下飞过的戏。当时争论很大,摄制组不愿意拍摄这么危险的镜头。最后导演自己和这位老兄谈了一下,他说:我考虑一下。最后完成的相当完美。这位老兄死在了一场直升飞机事故中,但是飞行员不是他。请原谅我,没有看过这段以前,这段镜头一闪而过,我完全没有注意。但是这周末有意的仔细看了这一段,确实桥体的高度和宽度刚刚包容得下这架直升机,演员真的不是技术抬高超了就是在玩命,钦佩。

T-800有一段和康纳玩耍的戏,沙拉的内心旁白说,“这么多年,我一致想为约翰找个父亲,但是这个机器确实唯一符合条件的”,他永远对他大吼大叫,永远不会打他,永远不会说太忙而没有时间赔他,永远陪伴着他,永远不背弃他……真为人类感到悲哀。

最后说说主旋律,应该是终结者1里面就出现了的把。但是在终结者2的末尾,结合着沙拉康纳的旁白“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的面对它,因为如果一个终结者,一台机器,都能学会生命的价值,也许我们也能办得到……”,旋律响起,几个金属重音仿佛暗示着魔鬼终结者,低沉的起音仿佛预示着黑暗而绝望的未来,可尾音又微微有点上扬,仿佛暗示着还有一丝希望,如果潘朵拉的魔盒,给人以绝望的同时却又散发着点点希望……

终结者2,永恒的经典!

篇三:终结者影评

第一部《终结者》诞生于1984年。

第二部《终结者》诞生于1991年。

第三部《终结者》诞生于2003年。

第一个故事是1984年,最后一个故事发生在2003年,虽然整个故事跨越了19年之久,但是冷战的倾向非常明显,这个基调贯穿了整部电影。

从《终结者》编年史中,就更容易得到证明,因为故事中97年的核爆,也就是审判日,正是天网向“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核弹所致,而1991年苏联便已经解体,在1997年的时候苏联已经不存在了。苏联和美国,作为两个冷战时期的对立方,其中的一个已经终结,另一个本该消失,但事实却绝非如此,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将冷战的思维充斥到全球的范围内,以他为首的北约组织不但不断东扩,侵蚀东欧地方,每一步都要置俄罗斯于死地,而且与我国的明争暗斗也越演越烈。作为最接近终结者故事中天网的东西,也在90年后期开始实施,那就是美国人最乐于称道的便是导弹防御系统。天网控制的是核弹,nmd控制的导弹,而导弹与核弹最大的区别在于弹头,如果导弹的弹头换成核弹,那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天网了,如果这个终结者的故事编制于2000年后,那并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地方,因为人们很容易将这些事物联想到nmd上去。

而第一部终结者却诞生于1984年,和《星球大战》处于同一个时代,在故事编制的当时,并没有什么nmd和nnd,而编剧却前瞻性的编出如此精巧的故事。

SHARA与阿诺,这是我个人认为的银幕最佳情侣兼最佳搭档,虽然阿诺是机器人,但我始终认为,导演的意图是让他来代替第一集中的那个为了生下JONH而被JONH派回来的倒霉蛋的(真不知道JONH要是知道了他的父亲的真实身份会不会疯掉),有一组镜头很能说明问题,SHARA在精神病院被折磨的人不象鬼鬼不象人的时候,孩儿他爹的幻影出现了,鼓励他站起来,去战斗,“象个士兵一样!”,说完以后,幻影消失,阿诺出现在走廊上。可以这么说,SHARA在孩儿他爸爸的鼓励下重获新生,而阿诺则是她新生以后遇上的第一个男人,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在医院里欺负她的看守不算男人(理由很简单,他不是主角),从此以后,他们二人(或者说是一人一机)并肩作战,生死与共,这里有一个细节,在第三集里,JONH对阿诺说:“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父亲”,这句话合理的解释了在第二集的结尾处,阿诺要毁灭自己时,JONH爆发出来的歇斯底里,如果一直把阿诺简单的当作一个机器人来看的话,这样的感情未免太过,就算他们朝夕相处,出生入死,但时间毕竟太短,充其量是战友兼同志,而有了这句话以后,一切就都合理了,丧父之痛,生不如死,可以理解,顺便也就解释清楚了阿诺和SHARA如此默契之迷,SHARA需要一个坚如铁冷如冰,刀枪不入,身手矫健的伴侣,而阿诺也正巧需要一个意志坚定,视死如归,还不会拖他后腿的搭档,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不过这个也说不好),但是却有一种超越爱情的感情在里面,何况一般的情侣都不一定有他们那么默契。

阿诺在此时已经从一个简单冷酷只知道执行任务的机器人,一个“终结者”升华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从第一集到第三集完成了一次进化,看完前面两集再看第三集,尤其能够体会到这种变化,再第三集中,阿诺在一开始就拿自己开起了玩笑,脱衣舞男拒绝阿诺的要求时说:“对我的手说”,阿诺就毫不犹豫的紧握住他的手说:“给我你的衣服”,出门的时候还从衣兜里掏出来一副超级爆笑的太阳镜戴上,偷车的时候也不会直接破坏电路,而是用了JONH在第二集中教他的办法,从遮阳板中找到了钥匙,在杀人的时候也不会面无表情的开枪,而是在开枪前先说一句:永别了,BABY!在这里,第三集中出现的终结者和第二集中的不是同一个,于是,导演让阿诺自己解释了一下:由于T-800给JONH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在T-850的程式里被写入了一些会让JONH感到亲切的东西。这样一来,阿诺的形象更加完整和丰满,也更容易勾起T2粉丝们的会心微笑,再说,本来这就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科学记录片,不能用那么严谨的态度来考究它,不然的话,就太也无趣了。

故事的结尾,大家再次来到了一家工厂,T-1000被推下熔炉,灰飞烟灭,阿诺缓缓没入熔炉,并且最后一次摆出了一个“非常牛逼”的手势,至此为止,阿诺终于完成了从机器人到人的转变,因为在接下来的第三集中,阿诺就不再是纯粹的机器人了,开始会开玩笑,会说脏话了,阿诺在烈火中得到了涅磐。

无法想象当世界失去机器之时,我们被迫回到石器时代的情景,被迫一切从头开始,再一次经历千年,直到机器的重新出现。

就如同人类需要机器一样,机器也需要人类,因为所有的机器都被设计为人类能力的延伸,即使是终结者系列,那也是为了模拟人类战争需要所存在的机器,虽然它的大老板是个拟人物品。但毫无疑问,天网本身制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人,为了毁灭世界。天网或许并没有拥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它只是在忠实地执行人类赋予的任务——杀人。就像下棋程序那样,指令和命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下棋,并且获胜,即使棋谱必须自己去拓展,而天网也是,它在拓展如何毁灭人类。

但是我有理由相信,天网终其一生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类是矛盾的。因为连人类自己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渴望生存,却又在祈祷毁灭。

我认为天网可以抽象的认为是存在于人脑中的病毒,他只需控制几个超级大国的领袖,就足以改变世界。在故事中终结者可以改变主人公的命运,他们乘坐时间机器来到过去,去解决可能发生的一切,但是存在人类头脑中的病毒,却没有终结者可以制伏,正因为如此,小到斗嘴打架,大到战争爆发,人类总是在不断的人为的制造矛盾和争端,而科幻片中的情节不断出现在现实中,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了。每一部让人震撼的美国大片都会给人一种感官上的享受,同时也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这些故事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真实,当人类部署的核弹足以毁灭地球至少3次的时候,故事中核弹爆发的一颗,火焰瞬间覆盖了整个地球,坐在电视机前的我都不禁觉得后背有些隐隐发凉,也许人类正在走向毁灭,或者说是活在毁灭边缘,如果我们不尝试着改变,人类的终结者绝对不是机器人,而是人类自己。

篇四:终结者2个人看法影评新看点

《终结者2》影评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终结者1观后感)

此片是历史上第一部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电影,当时的票房冠军,在首映后的次年获1992年度第64届奥斯卡四项大奖:最佳音效、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录音和最佳化装。因为动作片的这个致命的弱点,本片没有获得最高奖项。

这部电影内容是阿诺德史瓦辛格饰演一个从未来回到九十年代的机器人T-800,他的任务是保护长大后会成为领袖的小帅哥约翰康能和他的母亲莎拉。而比他先进的T-1000也不露声色地追杀过来,两位正邪机器人为相同的目标展开一场生死搏斗。与前作相比有比较多的相似处,也以未来的残酷战斗开场,也是两个时空穿梭者在夜晚来到现代洛杉矶的僻静处,同样是一个杀手一个保护者,同样在穿过时空之际伴随着勾勾闪闪的电弧火花,那火花跟科学怪物弗兰肯斯坦诞生时迸溅的那种一模一样。然后是同样的肌肉裸男,同样用抢劫的方式把自己扮成恶狠狠的“老子怕谁”的模样。不过影片还是有很多让人着迷的地方,不光是动作特效华丽,也有一些细节值得思考。

电影中T-1000被液态氮冻住、碎掉、又融化聚拢还原成人以后,有若干容易被忘掉的细节是这样的:T-1000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手沾在栏杆扶手上就融成了栏杆一部分、靴子踩地就变成了地板的纹路。这本来是一种可能的消灭T-1000的方向,表示T-1000最后成为了自己变化能力的奴隶,控制不住地变成了所接触的任何东西,从而被环境污染、消解了自己的使命。但导演并不这这样安排的,只是蜻蜓点水带过,终于还是让T-1000保持一身液态的纯洁,直到化为大熔炉里钢水滚滚的点点滴滴。可是我们还是心有余悸:跟一大缸液态金属一起热烈反应、相互交融,真的可以让原T-1000身上的小颗粒们彻底忘掉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回到哪里去吗?他们真的不会再次聚拢,成为一股邪恶的力量吗?我们好像又在说一种隐喻的语言了: 个人身份、文化传统、民族主义、大熔炉、多元并存、与最终的全球主义大融合,所以T-1000最后的挣扎,那无穷个曾经的身份的饕餮厮杀,可以这么来看: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T-1000代表的不是科技和机器文明对人类的威胁,而是代表一种普遍的对于各种界限被打破所带来的对不确定身份的恐慌 ——如果你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是黑的又是白的、既是警察又是暴徒、既是异性恋又是同性恋、既是拉登又是布什??那么,我们人间烟火中的渺渺众生该怎么办呢?这是个立场问题。

影片最后终结者选择了死亡,进入冶炼的铁水里。这里为什么他要这样选择,让我们深思。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本片反映了科技也是双刃剑,要去正确的看待。最后机器人也有了人性,选择牺牲,不仅表现了本身的伟大也为本片升华了主题,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担忧:人类究竟会不会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人所毁灭?若是人类本身,那又会怎么样呢。

总之终结者2这部电影是经典之作。Because of a machine,a terminator,can learn the value of human life,maybe we can too.

2011年11月18日

篇五:读《终结者2》有感

从电影《终结者2》看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虫到鱼,鱼到猿猴,猿猴到人,下一个是机器人。

早期机器人应称作人形机器,既便幻想,也只是人类的工具,近亲是汽车,再贬低是多功能扳手,没有排进生物的资格。是技术照亮幻想,基因工程、有机芯片、电脑替代人脑,诸如此等的预示引导为机器人开拓疆界。

把机器人当生物已经不算新鲜的思路,所有神经元的联接说不定能在无机的状态下进行,有机也不是大问题;骨骼的金属化最简单,何况10公分碳纤管的强度,既是施瓦辛格长的牛腰也不堪并论;然后心脏的机械化似乎是濒临实现的;诸多的脏器只是配套的能量供应和收集系统;感官的声、光、温等等功能有足够型号的传感器以供备用。一切似乎都有了眉目,机器人不再是最初想象的关节吱嘎作响、肚子敲起来象汽油桶那种全金属模式,只等给它加一个脑核,在里面植入自我,从此诞生,与人并立。

如果机器人作为人的进化继承者,因为改造了脆弱的肉体,轻而易举地避开疾病和衰老的袭击,或许由此完成人所不能的永生。将来的世界因此而抵近天堂和永恒。

机械直线的幻想恐怕是靠不住的。幻想从来交叠,一面倒的喜剧性幻想支撑的时间并不太久。

之前看了一部科幻电影《终结者2》,关于机器人的美好远景一击致碎。这是另一种幻想,如果机器人是新生物种,那么机器人为什么不能是敌人,坏起来跟敌人一样,贪婪自私,显现出强大的暴力,反转身把前端物种当做威胁,一面施展控制,一面控制不成就予以摧毁,这与我们人类做过的事情也是相象的,这是坏,也是物竞天择。这样的机器人让人类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未来世界》标签的时间是哪一年我不知道,当时的震憾被遥远的纪年缓冲了,昨天的新《终结者2》,明明白白地大写——2018,距离今天只有区区九年,机器人世界的幻想在倒计时,不是美好的倒计时,是恐惧和毁灭的倒计时。 从一开头的T-800出场再到酒馆抢衣服的一段精彩镜头即向人们昭示了机器人的强大力量和完美,唯一与上一集不同的是这个T-800只伤人而不杀人,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感动。

而T-1000这个全新角色的出现则绝对可称本集的一大亮点,与早先的T-800一样,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血杀手,除了执行杀约翰这一个命令之外,其它的一切事情在它看来全都是障碍,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予以毁灭,而它随心所欲的变形能力与人类相比不啻于老鹰和小鸡的对比,它的手可以变成锋利的刚刀,尖刺,身体则能变成它接触过的任何一个人,而被它模仿的对象则必然被杀死。在它与T-800的数次交手中,后者从未占到过半点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后更是被T-1000打得支离破碎,不得不靠仅有的一点备用电能才侥幸把T-1000打入钢水中,自己也投水自毁。

幻想的两面性是可以理解的,机器人世界离我们尚远,2018是吓唬自己的年号,电影预设坏的结果,非关预防,只为娱乐的一种,然而深藏的却是绵延的不安。其实幻想中的不安一直在,所说未来,仍是现在,不安一直在,幻想即是不安的果实。我们害怕那些随时变异的病毒,我们害怕人类自制的核弹,我们害怕大气的空洞,我们害怕置身的现在,害怕每一个不能控制的力量,害怕每一个不能预见的力量,幻想在以毒攻毒。

两难的机器人,我们既要它为我们上天入地,我们又怕它是杀戮的帮手;我

们既想有超越肉体的替代,又怕它是毁灭性的替代。

从《未来世界》到《终结者》,机器人是一枚带电的探针,扎入我们的意念,释放微弱可控的电流,以恐惧刺激恐惧,以忧虑刺激忧虑,此刻我们安坐影院,必竟未来没有来,一心一意的娱乐,说不定同时又是预防,未来因为此刻的刺激而改变。

未来并非幻想的终结,相反,幻想是未来的起始。把蝴蝶的翅膀摁住,这是最省力的风暴阻止法吗?幻想的目的没那么远,我们不是要依靠它,只是因它而动。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