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淡泊明志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7:41 体裁作文
淡泊明志的意思体裁作文

篇一: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插秧

唐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倒退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天地即在身边。后两句是指不受外界干扰,能够克己止念,那么修为就有长进。

2009年迫于的压力,我选择了特岗,来到了繁峙县砂河镇第三中学。大学没有让我学会很多的知识,却培养了我一身的傲气。初来砂河,看着破落的街道,低矮的房屋,朴素的人群,让我本来就低落的情绪变得更伤感,“难道我这辈子就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不停地问自己,“不行,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跳板,我终将走出这个贫穷落后的角落。”我不断提醒着自己。就这样我怀着一颗无比失落的心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学校对我很信任,把初一的班主任和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交给了我(我大学专业是地理科学),这一举措把本来就傲气十足的我推上了另一个高峰。“我不属于这个地方,以我的能力应该有更广阔的舞台”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我带着这种自大的情绪投入到润物细无

声的工作上了。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是只喊口号,不干实事。教学上也是草草备课,即兴发挥,没有批改,不谈辅导。总的来说就是一团糟。期中考试后,我倍受打击,班级整体成绩差,我带的六个班的地理更是惨不忍睹。而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一现象,我却冠冕堂皇的找借口说:“这是因为学生素质太差,基础不好,家庭环境差??”我没有认识到我错了。面对工作虽有所收敛,但依然是我行我素。一年之后,班级由于管理松散,成绩平平,学生流失严重,这次我感到了一丝丝的危机,我对自己说:“也许是我错了,我本不属于这一地方,可老天偏偏捉弄人,让我来这儿,使我没心情发挥我的能力,导致了现在这种结果。”

初二了,一个偶然的事件触动了我,学校由于学生流失严重需要调整班级,要合并两个班集体,而这两个班的学生也都是我教地理时的两个班,分到我班的有八名同学,我把这八名同学叫到我身边,看着学生那无奈的表情,听着他们那幼稚的声音,我的心不由的颤动了一下,这些无辜的孩子难道再一次要毁在我的手上?我到底是在教书育人还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呢?我的良心受到了深深地谴责。不,我不能一直这样,我要改变,我要改变自己,我要改变孩子的命

运,我不能一直这样沉沦下去,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我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做事风格,我开始早上早起督促学生去记,我开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不断向前看,晚上为了让学生休息好,我每天查夜到11点,我开始写工作随笔,把每天学生的状况记录下来,供自己参考,我总想着我做了这么多了,学生的成绩一定能稳步提高,可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我再一次经受失败的打击,学生成绩虽有进步却微乎其微,是我不行呢还是学生太不争气,我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我的心又从最初的自大变成了一蹶不振,我的这种状态导致学生成绩持续不前。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淡泊明志的意思)

虽然我在上次事件中倍受打击,可是我的一颗良心告诉我,不能放弃,你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你的放弃也许没什么,可是他们的未来也许在你手中流失,是这颗良心让我坚持了下来,是坚持让我一点一滴的开始感悟成功。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让我欣喜若狂,每一次与学生心灵的碰撞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来成功并没有多难,静下心默默的把自己该做的都做好就行了。

三年的特岗生活促使了我的成长,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急功近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在平淡中创

造出不平凡就是成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心你一定能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这就是特岗给我带来的收获,感谢他,我愿继续在这种平淡中创造更多的不平凡,也希望和我一样的朋友们能在此和我一样体验到一种乐趣。

篇二: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朱翠婷 上口一中 电话:537145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教师的祖师爷孔子如是说。意思是:“知识分子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羞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

教师也是知识分子,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应该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终生的理想和追求,淡泊以明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国精育良才,而不是以“恶衣恶食”为耻,与其他行业的人比吃穿、比享受。

岁月无声,日月如梭,想想自己在农村中学当教师已有五个年头。每天听着鸡鸣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伴着夕阳西下,结束了白天的工作。夜幕降临,伴着虫鸣蛙声,备课、 批改作业、看书。在这样辛勤耕耘的日子里,我也常忆起儿时的梦想,和朋友谈起外面的世界,想象在那繁华的大都市,浪漫的红男绿女,摩登的时光,何等惬意! 想起我们的同龄人,是走进了一个与我完全隔离的世界。只有我依然留守这片乡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我已不再是那么重要了。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农村教师,也就选择了甘于寂寞,享受平静。

做一名留守青年,收获一片淡泊,收获一片宁静。留守一方乡土,甘做一名留守青年,奉献青春,奉献智慧,热爱教育事业,忠诚 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培养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我会一直坚持,我会模范遵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无愧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一个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物质享受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的物质追求不但会耗费大量 的时间,而且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理想和追求最终化为泡影。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一生致力“歌德巴赫猜想”的论证,心无旁骛,如痴如醉,但在私生活方面,却极其低能,身无余财且不修边幅,竟至于左右脚穿着不同颜色的袜子上街,成为一时 笑谈。假如陈景润把精力用在穿名牌、吃美食上,他会取得如此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吗?

因为淡薄了名利所以执着于心智;因为宁静了内心,所以志向于高远。也就在这种春风化雨中,工作变得从容不迫。当前社会不断变化,教师的的方方面面也在随之变化,但不能变的是平和待人、平和做事,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去思考、去升华??

篇三:对淡泊名利的理解

淡泊名利只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追求

古人云:淡泊名利就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意思。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超然脱俗的境界。他们认为淡泊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淡泊就是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 然而,人活在这世界上,无论贫穷与富有,都免不了会和名利打交道,甚至可成为生活动力的一部分。因为我认为“名”能够体现和肯定自我价值,而“利”是我生存的物质保障。一切的努力都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一切的付出都愿望能成为我生活满足的回报。但同时我也深知一味的追求名利是一种贪欲,所以我认为,要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名与利,要抱有一颗淡泊之心,做到不被名利所左右,可以恰当追逐属于自己的名利,但不要把它作为一生的追求。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我这一生所不断追逐的。比如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刻苦专研,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有所建树,这就是我所求的“名”;同时,希望自己能够服从领导安排,认真拼搏完成每一次的任务,争取更多的薪资和奖金,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加富裕,这也就是我所追求的利。相信没有人会说我这样做是有错的,因为这些都是由我自己的劳动合理获得的。所以,虽说淡泊名利是一种高尚,却大可不必作为一生的追求,可为一种心态,一种能够在利益和道德面前,不被名利所迷惑的心态。

在教学工作当中,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恪守原则,对待每一

位学生要一视同仁,团结同事,与其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让自己的一生在追逐名利的同时,真真切切的做到实现自身价值,活的光明磊落,无怨无悔。

篇四: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以及现场的各位朋友:

上午好!

我叫蒋凤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首先我想给大家提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兢兢业业、赤胆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大诗人杜甫曾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的,他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不仅留下了“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借东风”等世代流传的故事,还写下了《出师表》、《诫子书》等千古名篇。其中,他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绝唱。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原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我把这一经典名句作为我的座右铭,因为我觉得它让我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正是我所要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吗?

今天看来,“淡泊”与“宁静”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一无所求,而是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像当年的诸葛亮一样,走出草庐,成就人生的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回顾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耳濡目染着我身边的同事们每天所从事的看似平淡、却又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工作,对于“淡泊”和“宁静”我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三个方面的解读。 一是要甘于寂寞。事实上,寂寞一生都会与我们如影随行。而寂寞并非总是折磨人,它同样也会成就一个人,因为寂寞是远离人群后一种人性的自我的回归,能守住寂寞的人一定是一个大智慧者。在我的记忆中,有着无数个这样的情景——在万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或是坚守在值班室里,或是在

通往观测场的小路上独自前行,为了获得准确的气象探测数据,我们无怨无悔地与寂寞相伴,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着。

二是要甘于清贫。甘于清贫是指对自身的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不盲目地攀比追风,不沉溺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要把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放在第一位。一代又一代的气象工作者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耐得住清贫。我们的气象站大多是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气象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平静地工作,能坚守下来,不更需要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吗?

三是要甘于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求自己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个气象工作者,我要把个人的追求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工作,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气象事业的发展上。

在京剧《失街亭》一句中,诸葛亮有两句经典的唱词。唱词是这样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识天文知地理保定乾坤”。我觉得,这两句唱词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人生境界,也是对我们气象工作者的形象解读。

天上有风云变幻,人间有气象万千。让我们在淡泊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奉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生命。

谢谢大家!

篇五:【读史有感】漫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读史有感】 漫谈“淡迫明志,宁静致远”

最近,重读诸葛亮的《诫子书》,不禁联想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句。此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原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清心寡欲,看轻世俗名利,就不能确立自己的志向;心境不安宁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这两句话本来都是双重否定句,《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刘备“三顾茅庐”中,以肯定句取代了原来的双重否定句,作为诸葛亮隐居在南阳草庐的楹联。通过这副楹联,揭示了诸葛亮胸怀大志却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和纯洁情操。其实,这两句话并不是诸葛亮的原创,他只是借用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句略作改动罢了。

当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博览群书,而心忧天下。面对群雄割据、称王争霸、狼烟四起的局势,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只是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大业。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而诸葛亮隆中对答时提出的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对策,充分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一篇《隆中对》,名扬天下,千古流传,使多少文人墨客佩服得五体投地,无地自容。与《隆中对》一样,诸葛亮《诫子书》中这两句名言,时隔千年流传至今,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遥想当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时所享受的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读书弹琴、访友会客、聊天对弈、怡然自乐的情景,不禁令人羡慕!可惜时光是那么短暂,一晃而过,犹如滚滚长江,一去不返。多少风流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大浪淘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诸葛亮却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像这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治国良臣,在历史上也确实罕见。尽管在老百姓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像当代伟人一样被人神化,但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出山之前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出山之后,任劳任怨,事必亲躬?有谁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撰写于2014年11月26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