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那些,冰雪,日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26:33 作文素材
那些,冰雪,日子作文素材

篇一:与雪有关的日子

与雪有关的日子

作者:张丹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9日 15版)

朋友从圣彼得堡发来一张照片。照片是在某个广场拍摄的,米色的灰色的尖顶建筑在画面深处泰然矗立,漫天的雪花在北风的催促下斜斜地飘飞。我一下子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个位于黑龙江边的边陲小城。

家乡人不会按照节气来盘算冬天什么时候到来,十月末十一月初必然就是冬天了。在家乡人的心目中,雪是个贪玩而又靠谱的孩子,春夏秋三个季节撒欢地满世界游玩,但只要冬天一来,她准会在亲人的期盼中北归。

雪总是随着北风一道倾情而来,来的路上顺手就把远的山近的河、田野村庄以及房顶、街道、电线都渲染上晶莹的浓郁的白。来时如果是白天,她便毫不扭捏地尽情飞舞,肆意挥洒,极尽一名舞者之所能,旋出无可比拟的玲珑姿态;如果是夜晚,她就尽显一位智者质朴的本色,悄无声息地铺陈,直到天边露出一抹曙色,看到人们推开房门与其邂逅时掩饰不住的欣喜,才安然地在晨起的炊烟中袅娜着远去。有一天,她磨蹭了一会,看见太阳已经升起了才想起要回家,就在转身的一刹那,她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吹出热气化开玻璃窗上的霜花,托着腮帮子向外张望。小女孩看见了她,眼睛顿时弯成了月牙儿,心一下子飞到了屋外,仿佛看到了雪人

那些 冰雪 日子

那憨态可掬的样子。那个小女孩就是童年的我。北方的孩子是幸运的,从小就有雪花陪伴,漫长的冬天由此变得妙趣横生,充满了欢乐。

童心能产生无尽的童趣。那时候冬天的路面常常结冰,大人们经过时总是小心翼翼,孩子们则偏偏要从冰上滑过去。我就常常特意找到一块儿厚且长的冰面,一遍一遍地滑过,不厌其烦。冬去春欲来的时候,房顶的雪中午融化成冰水沿着房檐流下来,晚上气温回落冰水就会结成冰溜挂在房檐。我常爬上很高的梯子,

敲下房檐上垂挂的冰溜拿在手里把玩,甚至放在嘴里吃,透心凉的感觉爽极了。我还记得,儿时的自己掀开盖在菜窖上的厚重的棉被,拿着手电筒顺着梯子穿过结满霜花的菜窖口,下到几米深的菜窖底下,从沙土中挖几个土豆出来,然后埋在炉膛饱含余温的灰烬里,等个把小时再掏出来吃。土豆外皮被烤得焦酥,内瓤香甜软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绝对是寒冬里不可多得的美食。

在漫天飞雪的日子里,我慢慢长大了。如今人到中年客居北京,每当冬天雪花纷扬飞舞的时候,我总是依稀看到童年、少年时代的我,在雪中次第走来,一同到来的还有我一路上踏雪而歌的欢愉、沐雪而泣的伤感以及成长的阵痛。没有雪花陪伴的日子,我会在某个时刻不由自主地想念,于是把头转向窗外,看看云的白,想象那是雪花热切注视着我的眼睛。 (作者为国家公务员)

篇二:冰雪里的怀念

冰雪里的怀念

冰雪里的怀念

(齐济)

风吹过,吹走了箱子上的灰尘,吹落了树上的枯叶,吹走了我心头的那层冰雪,里面的那些怀念显现了出来。

我从自然里收获到了世上最美丽的童年,我过着童话般的生活。我吻过青蛙,和猫说过话,养过猫头鹰做宠物,骑过马,赶过牛。

那些年我十分快乐,用铁杯煮一碗萝卜稀饭;用笑声种一片黄金稻田;用鱼竿打散房头的炊烟。我好想回到从前,我幸福的童年,我无忧的童年,我自由的童年。曾经的那个小村子,那几座大山,些许小溪,是他们组成了我的童年。还记得,那年我无心的跑在田埂上,一不小心一跤摔在田里,全身都是泥,但我看到了一只青蛙,一跳一跳的来到我面前,它跳到我身上,我一把抓住它,我从田里爬起来,拿着它回到奶奶家让奶奶看。奶奶因为太疼我,所以身上的泥土不是重点,手中的那个小家伙成了中心。奶奶说我厉害是厉害,但玩一会儿就要放它走,我看看它点点头就跑了出去,我对着它说:“你觉得我是不是森林的儿子呀,他对我这么好,给我这么多伙伴,给我这么多玩具?‘嗯’青蛙没有动,我就当做它默认了,我疾奔于山间,忽然停下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中翱翔的鸟儿,仿佛这一切都是我的,我一个人的,我就是这里的主人,我属于森林,我属于这圣洁的土地。

我不愿离开,我想要永远依偎在森林的怀中,永远不长大。我愿意像从前那样,在那棵百年楠木下面许下我小小的愿望,然后躺在它的脚下仰视着它高大的身躯,看着它摇动茂密的树叶,沙,沙,沙,

静静地睡上一个下午,醒来后便直走到山边,看着那远处的夕阳一点一点消失,被映红的云彩提醒我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看雀归巢,观兽回林,视鱼避穴。夜晚,群星闪烁,月光如银,蛙鸣,虫声,萤火虫在舞蹈,我在欢笑自然地夜并不像城市般明亮,但在这里我不会迷茫,远离喧嚣,自有逍遥。

日升起日落,四季轮回,日月相辉。但不曾有一天感到重复,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春天冰雪下的种子发芽,旁边的老树倒下,河中不知几时又多了几只蟹,几条鱼。我与这里的一切相生相应,我融于它,它化于我。可惜只是过去,只是曾经。

又一阵风袭来,寒意一涌而来,泪水顺着面颊流下。来吧,来吧,就让这寒风来的更猛烈些吧!吹去那冰雪的封印,吹走这可恶的现实,让我再回到那美好的曾经,让我沉睡在那怀念中永远不要醒来!

篇三:冰雪瑞士游

冰雪瑞士游

第一天:上海浦东——苏黎世,宿苏黎世

第二天:苏黎世——列支敦士登——圣莫里茨,宿苏黎世

第三天:苏黎世——圣加伦——库尔,宿库尔

第四天:库尔——瑞士国家公园——米施泰尔圣约翰本笃修道院,宿库尔

第五天:库尔——阿罗萨——圣莫里茨,宿圣莫里茨

第六天:圣莫里茨——卢加诺,宿圣莫里茨

第七天:圣莫里茨——策马特,宿策马特

第八天:策马特——obergestein——spiez小镇,宿策马特

第九天:策马特——伯尔尼——因特拉肯,宿策马特

第十天:马特洪峰——蒙特勒——洛桑,宿蒙特勒

第十一天:蒙特勒——苏黎世,宿苏黎世

第十二天:苏黎世——上海

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瑞士回上海的飞机上了。回味这次旅行,有惊喜,有震撼,当然也会有一些遗憾,但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在欢欣和遗憾中前行,渐渐地懂得珍惜。选择瑞士,是因为三年前被这少女的清纯深深吸引,久久为之动容,所以这次把整整12天都放在了这个仙境,考虑到是冬天,所以把行程集中在瑞士东南面的雪山,想把那神秘的雪山看个透。

那山,那湖,那车,那城,那人,充实了这十二天的回忆。

瑞士是一个被雪山包围的国家,所以不论冬夏,你在瑞士的任何一个地方,或近或远,总能看到一座座巍然屹立的雪山,就是大家熟悉的阿尔卑斯山系。这次行程中,主要去了三座山。最意外的翻山经历——库尔缆车

在库尔住的两天,本没打算参观库尔,但那天错过了早班火车,于是便搭乘了上山缆车看库尔城。我们以为这仅仅是简单的一辆缆车能解决的事情,但没想到,一程结束之后,紧接着又换了另一种上山缆车继续爬山,下车后发现还没完,一辆登山小火车已经在雪地中静候我们,它又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呢?火车停下后,我们终于可以用脚丈量这山的高度了。火车司机看我们两既没有滑雪装备,又不是本地人,他一定也觉得挺诧异,便热心地为我们推荐了一条徒步路线。所谓徒步,是在雪地中行走,一脚深,一脚浅,一步一滑地走到了他口中所说的小山峰。瑞士的冬天,早晨来的特别晚,每天大约八点才天微亮,我们登上小山坡时已经九点多了,太阳羞涩地染红了半边天空,在山幕中露出了它的脸,就这样,我们有幸地看到了山上的日出,天空中整片的云被阳光打散了,太阳不再羞涩,毫不吝啬地把光穿透每片云层,晕染出一块七彩的调色板。为了去下一个城市,我们不得不下山了,又是一番换车,来到了山脚下,回望这座山,是一次意外的邂逅,却发现它不经意的美,生活,在于发现!

最震撼的雪山全景——阿罗萨

在库尔下山后,搭上了去阿罗萨的列车,爬山火车况且况且地上山,一路的风光千变万化,肃穆的古城,青翠的山峦,积雪的群山,潺潺的小溪,欢快的飞鸟,盘山的列车构成了一路风景,到了阿罗萨,雪山在我们面前拉开了序幕。湖已不再是印象中的静谧的湖水,完全结成了一湖的冰,如果你愿意,在上面溜冰都行。蓝天映衬下的山顶格外诱人,我们迫不及待地搭上缆车,想去山顶探个究竟。很快,我们到了山顶,本想说一览众山小,可周围的雪山不能给你任何说它小的理由,山顶即使被雪掩盖,但山坡上被自然凿刻的棱角那样苍劲,直指天空的山峰诉说着它的坚韧,唯有震撼,才能形容心中的感受,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时间自然会给你它的面貌,是任何人为都无法替代的。山顶红色的瑞士国旗在白雪蓝天下格外耀眼,山顶的椅子上刻着纪念的文字,纪念那些登山的勇士们。山顶人性化的设计在于户

外的躺椅,躺在上面饱览群山,享受着灿烂的阳光,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明白了何谓开阔。生活有那么多大美,何必拘泥于小的烦恼呢?要相信,生活在远方。

最神秘的山峰——马特洪峰

如果吃过瑞士的山峰巧克力的话,一定记得包装上的那座山峰吧,那就是马特洪峰。如果说少女峰如有少女般的娇艳和羞涩的话,那么马特洪峰在瑞士人们的心中就是男人的山峰,伟岸,肃穆,稳重。马特洪峰在被人们首次征服,七名勇敢的登山者登临马特洪峰的山顶,但不幸的是,下山过程中,由于绳索断裂,四人永远葬身在那里。但是这次标志性的登山胜利激发了更多人对马特洪峰的探索,因而我们今天才有幸借助各种人们开发的登山火车、缆车、步行道等从各个角度观赏马特洪峰,如果你有勇气,不妨也可以尝试登山。

我们在策马特住了三晚,不断刷新天气预报,就为了看清马特洪峰的真面目。如果冬天要看日出,那必须搭乘7点的上山火车,到终点站或者前一站下车,下车后,你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静,在晨曦中,马特洪峰现出了它特有的棱角,太阳渐渐地晕染了云层,为马特洪峰添上了各种不同的背景色,多变的色彩,美轮美奂。山顶虽然很冷,但不时有鸟儿在你身边飞过,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搏击蓝天,似乎想飞到山的另一端去探个究竟。生活不知会把你丢弃在哪里,但是你能做的就是向着希望飞翔,在险境中磨练生命,展现价值。登山者如此,马特洪峰如此,山顶上的一切有生命力的事物皆如此。

可能是上帝的偏心,不禁赐予这个国家如此美丽的群山,还毫不吝啬地用湖加以点缀。由于是冬天,我们没法围着圣莫里茨湖漫步,听鸟语闻花香,因为它已然成了冰湖,供人们溜冰和打马球,所以我们也就凑凑热闹。当然,也没有达成乘船游博登湖的愿望,因为冬季是淡季,所以几乎没什么游船,只能站在岸边眺望一下过过瘾。那是不是就没湖景可看了呢?当然不是,瑞士最不缺的就是自然美景。冬天,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你照样能看到湖光山色,那就是在因特拉肯附近的小镇了。

如果说最爱瑞士的哪里,我可能一下子说不上来,但因特拉肯附近的小镇一定名列其中。小镇虽小,却集精华于一身。近处是无垠的草坪,那绿色是铺展开来的,略远一些便是开阔的湖景,蓝绿色的湖水清澈见底,漫步在湖边,踏着青青小草,看波光粼粼,湖底的小鱼,石子清晰可数,湖面上成群的鸭子在闲适地游着,高兴了嘎嘎地叫两声,有时几只鸭子也会顽皮地追逐打闹,激起浪花一阵。海鸟时而在湖面的低空盘旋,时而浮游在湖面上。更远处,便是层峦起伏的雪山和湛蓝的天空,阳光静静地洒下来,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你只管呼吸,甚至觉得,时间在这里就是用来被浪费的,你也不觉得可惜。漫步在湖边的人们,有时会停下来投食,在这里,你会明白什么是生命的平等与和谐,每一种生灵自然地存在在那里,没有刻意,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美,构成和谐的画面。

世界文化遗产的列车线路——伯尔尼纳快线和冰川快线

在圣莫里茨的两天主要花在了火车上,坐了两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快线。冰川快线是圣莫里茨到策马特的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可以直达,但是耗时八小时,沿路可以赏到瑞士各种风情和风景,但由于我们乘坐的那天是雨雪天,所以什么也看不清,有点可惜,如果春夏去的话,不妨用谷歌地图查一条同线路的列车,不仅可以饱览沿路风景,还可以开窗拍照,前提是行李不多,否则换乘起来着实麻烦。这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伯尔尼纳快线。

伯尔尼纳快线是从瑞士的库尔出发,途径圣莫里茨,终于意大利的小镇蒂拉诺。沿途上山,感受冰雪世界,眺望远处清晰可见的冰川,一直到瑞士列车能到的最高站ospiziobernina,然后火车就缓缓下山了,冰川渐行渐远,冰湖映入眼帘,偌大的湖面中心波光粼粼,但近岸的地方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再往前进入了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草坪,错落有致的梯田,笼罩在烟雾中的村庄,蜿蜒的小溪,一切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听微风拂过耳边,

荡起心中的小曲。精彩并没有停止,伯尔尼纳快线在接近终点的时候要借助一个环形拱桥下山,石头砌成的拱桥在青山中显得格外肃穆,红色的列车盘旋而下,穿过石洞,驶入小镇中心,在楼道间穿梭,由衷地佩服瑞士人造铁路的水平!

列车缓缓行驶,景色在眼前一一拉开序幕,尤其是各种形态的水让人流连忘返,冰川凝固了时间,湖水倒映着山峦,小溪淙淙撞击着挡路的石头,溅起点点浪花。我们不妨也学学水,各种形态都有它的美!

那城——历史的钟声响彻天际

说起瑞士的城市,那可太多了,繁华的苏黎世,柔美的卢塞恩,厚重的伯尔尼古城,静谧的洛桑,古老的库尔,优雅的蒙特勒,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味道,但相同的是,在城市中,你依然可以找到一篇宁静。或在湖边散步,给湖中鸭子、天鹅喂食,看水鸟低飞,听鸟鸣鸭叫。或者你也可以登上一座山坡,整个城市一览无遗,清风吹过,诉说着古城的历史,似叹息,似欢笑……又或者你可以走近一座城堡,如列支敦士登的城堡或者西蒙城堡,更进一步地了解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历史,一切的一切,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一方净土。这次旅行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修道院。

一个是圣加伦的修道院,刚进门的时候就被修道院里的布置震撼了,阳光透过七彩的窗户洒进来,中间教堂的肃穆,鲜花加上墙面上的壁画,诉说着一段历史,更让人惊艳的是修道院顶部的完整壁画,让人置身于其中都能感受到平静与祥和。修道院后有一个图书馆,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图书馆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里面依旧保存着古老的羊皮卷,走近图书馆,能够嗅到上世纪欧洲建筑的味道,感慨那里人们如此精心地保存着这个图书馆,使其现在依旧能够运作,当然,只有凭借专业研究证明才能借到里面的书籍,不禁感叹原来人类对知识的敬畏和尊重是对这世界最温柔的爱。

另一座修道院是米施泰尔圣约翰本笃修道院,位于米施泰尔小镇,八世纪保存至今的休达欧安,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保存得最好的修道院之一,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历史,依旧保存完好的时钟敲响了历史的回声,走近修道院,西方文学中的修道院系列近在眼前,仿佛历史就在身边,参观的时候由于太阴冷,匆匆结束了参观,但晚上闭上眼睛,那画面依旧会出现在眼前,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或许这就是不可触及又无所不在的历史与文学吧,文字不仅是用来品读的,更是用来想象的。谢谢这样的城市,给了我内心的宁静和无限的回味。

那人——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人们

每次去瑞士,总会觉得生活在那的人们太幸福了,有赏不完的自然风景,有读不尽的历史人文,在雪山上看到学步没多久的孩子已经坐着雪橇一路欢快而下,在修道院和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孩子在上着历史课,这该是一种何等的享受呀!每到星期天,瑞士所有的商店,甚至大型超市和一些饭店都不营业,人们都到哪里去了呢?或漫步街头,或到其他城市度假,或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这就是瑞士人,他们懂得生活,更享受生活赐予他们的一切。在街头,在餐馆,在滑雪胜地,不仅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更能看到许多老人的影子,提着很重的滑雪板一路到山顶不带喘气的,然后从最高处滑下;或者在街头相拥,像年轻人那样,不由地感慨,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心,而太少为自己。总之,那里的人给了我们太多对生活别样的看法,珍惜眼前,热爱生活吧!

篇四: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狭隘(yì) 津津有味(jīn)

B.剔透(tī) 步骤(zhòu) 即往不咎(jiù)

C.濒临(bīn) 颈椎(jǐnɡ) 载歌载舞(zǎi)

D.庇护(pì) 广袤(mào) 中流砥柱(dǐ)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 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

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

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

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 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

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A.修改: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C.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D.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

6.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 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 是呵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

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

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

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

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1)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1分)

(2)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4)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 ① 体小说的代表作品。《水浒传》是

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 浔阳楼题 反诗等。《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 ③ 被如

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

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 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 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 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 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10.《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 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 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 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 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 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 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 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11.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 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 过15字)(2分)

副标题: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 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的桃核, 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②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 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 者 ④ 。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洞茶》,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洞茶

毕淑敏

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

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 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 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 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

70℃

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 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 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 活了。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 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 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 ‘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 川的。” 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 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

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

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 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 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 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

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 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11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12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

○13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 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14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 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 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 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15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 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 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 (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 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

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16.品读第○15段划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 答:

17.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7 段 和○12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①虚拟性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京剧艺术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京剧的 虚拟性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摸拟生活实际进行的表演。

②大幕拉开,面积不大的京剧舞台上,除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之外,再没有别的 道具,只有等演员出场了,你才能通过演员的表演,知道这舞台上将要发生什么故事。 演员通过虚拟性的表演,既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把白昼变为黑夜;既可以把几天甚至 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秒钟的心理活动延展为几十分钟;既可以展现千 军万马的战争场面,也可以在转瞬之间跨越万水千山。这种虚拟性表演,能够在有限的 时空里表现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

③京剧演员的表演力图虚拟现实生活的情境,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间 的行为,以打更表示时间的变化等。《武松打店》是一出武戏,说的是武松夜宿孙二娘 的客店,因为误会,与孙二娘在黑夜中展开了一场搏斗。舞台上灯火通明,只摆着一张 桌子,两位演员摸索着闪转腾挪、追逐厮杀,有时近在咫尺却浑然不觉,分明是灯火通 明的舞台,现众却从演员的表演中感觉到,这是一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紧张激烈 的搏斗。

④需要指出的是,京剧演员的虚拟性表演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前辈艺人于连泉演 《拾玉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摸拟少女喂小鸡和做针线活儿的动作,他认真观察生 活中少女喂鸡的手势、眼神,反复琢磨她们做针线活儿的过程,这使他的表演达到了以 假乱真的程度。当然,这种虚拟性表演不完全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的 真实,演员的动作必须是舞蹈化、节奏化的。

篇五:《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原文及参考答案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原文及参考答案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那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

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

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4分)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

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3.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为什么?(5分)

5.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参考答案:

1.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夜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的一种力量。(答到2点给分,意合即可)

2.(l)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2分)

3.洁白的雪花和如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情似火。(2分,意合即可)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

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3分,两条都答到给5分)

5.作者赞美雪花,(1分)就是在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3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