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为什么月亮会割耳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1:30 作文素材
为什么月亮会割耳朵作文素材

篇一:月亮不割耳朵

月亮不割耳朵

一天晚上,月亮像个玉盘似地挂在高高的天空,它的光雪亮雪亮的。我在月光下听奶奶讲故事。我一边听,一边指着月亮问:奶奶,奶奶,桂花树在哪里?奶奶看见我指着月亮,连忙说:不要指,不要指!谁指了它,它晚上会来割谁耳朵的。

月亮怎么会割耳朵呢?我半信半疑。可是,我已经指了月亮,我真担心月亮要割我的耳朵,连忙拉着奶奶的手,回去睡觉。睡在床上,我双手捂着耳朵,一点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月亮找到了我,在我睡着以后割我的耳朵。奶奶还搂着我念叨:孩子不懂事啊!月亮老人莫怪啊!我听着奶奶的话,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过来摸耳朵,耳朵还在。我又去照镜子,耳朵还好好的。呀!我手指了月亮,月亮没有割我的耳朵!

我的胆子大了。后来,我每天指月亮――除非是下雨,没月亮。事实证明:手指月亮,月亮布个耳朵。

从那以后,奶奶讲的有些话,我都要反复想一想,甚至试一试。

篇二:梵高为什么要割耳朵

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大画家梵高为了一个女人而亲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不过德国汉堡大学的科学家却在近日宣称,割掉梵高耳朵的是其好友、同样赫赫有名的画家高更,他因为一个妓女而与梵高起了争执,遂用剑砍掉了梵高的耳朵。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5日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历史学家花费10年时间研究了与高更有关的一切著作和民间故事,得出了上述结论,梵高本人在失去了一只耳朵后没有对此事做任何评论,因此历史学家们只得通过高更一方的故事还原当时的情景。

报道称,1888年12月,高更和梵高同时来到了法国南部某地,并居住在一起,他们两人常常因艺术观点不同而打架。梵高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根据所看到的景物作画,而高更则认为艺术家应当根据自己的记忆作画。历史学家称,梵高就是在此期间失去了一只耳朵,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汉堡大学的学者汉斯·考夫曼表示,虽然梵高和高更经常因对艺术的不同看法而打架,不过梵高的耳朵并不是因此而丢;为了争抢一位名叫拉谢尔的妓女,他们二人在妓院门外起了争执,高更手持利剑向梵高挥舞而去,在争斗中将他的耳朵砍掉。不过考夫曼表示他们不能确定高更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失手所致。

考夫曼告诉记者:“出了这种事,事件的主角都发誓要表示缄默,高更也将剑扔到了河里??事发第二天,警察询问高更,他就编造了梵高割掉自己耳朵的说法,随后高更就扔下了自己的朋友,消失了??当时梵高正躺在床上养伤,没有为警方提供任何信息,并于7个月后自杀身亡。如果真相被揭露,高更就会进监狱。此外,梵高所说的割掉自己耳朵用的匕首或剃刀一直也未被发现。”

报道称,关于梵高失去耳朵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与其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有关,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不能接受与高更友谊破裂的打击所致。在37岁那年,梵高朝自己左胸开了一枪,自杀身亡。

篇三:1、童谣--胡晓兰

2014届高三第1次优秀作文

一、审题

作文类型——材料+命题

1、审材料:由材料“旋律在回荡”、“哼唱声中”“嬉戏声中”可以确定“童谣”应为实指,而不是比喻意。

2、审命题:这是一个概念性命题,应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含义,童谣即在儿童中流行的歌谣。它是记叙的主体内容,应是重心所在。

3、审要求:①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②记叙文,文体特征要鲜明。

二、立意

由于受到命题的限制,本文的立意角度相对比较少,因为它描写的主体对象是儿童,主体内容是童谣,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亲情友情 2、童真童趣

三、选材

1、切合题意。所选事件一定要与童谣有密切关系。

2、事件特点——片断式。可以是一个童谣几个片断,也可以是几个童谣几个片断。

四、构思

1、总体结构——倒叙

①设计好进入倒叙的情景;②要有鲜明的进入倒叙部分的提示过渡或衔接的语句;③要注意结尾段与首段的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

2、主体部分——并列式

由于题目的特征决定本文的事件适合采用片断式叙事方式,它可以是不同场景中出现不同童谣,也可以是不同场景中出现同一童谣,因此,主体部分可采用并列结构。

如:亲情中的童谣:①分别写妈妈、奶奶、外婆的童谣;②奶奶哄我睡觉、月光下、放学途中的童谣。 童真童趣的童谣:可分别写家属小院、操场、教室的童谣。

亲情与童真童趣中的童谣:可采用两点一面的方式,奶奶的童谣+小朋友的童谣+“面”。

五、注意要点

1、童谣要具体化;2、童谣要场景化;3、主题要鲜明化;

以上分析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旨在抛砖引玉,打开同学们的思路,使同学们的作文意识更加明确,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童 谣

再回小学,那记忆中的水泥道还是那么干净,路旁的塔松,却透出了一种灰绿,树阴下积了厚厚的松针,看前那被磨得光亮的树皮,我不禁想到那段吟着童谣的日子。

“刘三姐,唱山歌??”童谣声已响起。“快点,不然他们人就要齐了,就不会要我们了。”一下课,伙伴便拉住我,冲向塔松旁的水泥道。几个人已经站在那了,在我们奔过去时,他们已分开了队伍,两人拿着橡皮筋套在脚踝上,各自退后一段距离,使橡皮筋绷紧,一人站在旁边,伸出一只脚,抬起一根橡皮筋,踩在另一根上。这时,我们已赶到了,说了几句话,知道加入不了,我们便爬上一旁的塔松,坐在那结实的树枝上,看着他们。

那个做好准备的人马上唱了起来:“刘三姐,唱山歌??”然后顺着调子跳了起来,只是她用右脚踩住橡皮筋,一踩一放连续几次后,又旋转身子跳到橡皮筋另一边,像一只鸿雁,轻盈地落下。在落地前,她的右脚一弯,带动之前的橡皮筋,使得在落地一刻,恰好踩到那根橡皮筋,那灵动的身影让我沉迷,正在这时,铃声响了,她们也收了东西,我们快速溜下西塔松。进教室时,我脑中还响着那节奏分明的童谣与那优美的动作。

我向前走了几步,拨开树下厚厚的松针,发现了一枚黄豆大的石子,那是当年玩藏物游戏的好材料,望着石子,眼前浮现出几个小孩的身影。

“你们快点,我要唱完了。”一个小孩说完。又接着唱起了一首童谣,那便是规则,一方藏,一方找,时间是一首童谣的耗时。到我们了,我想了一首较长的唱了起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发觉太快了,便朝已方人叫了一声,但对方接着唱起来了:“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台。”话音刚

为什么月亮会割耳朵

落便冲了过来,我们也藏好了石上,便爬上塔松,攀着树枝看着他们找,他们先将松针尽数拨开,找着地面上的痕迹,我们在塔松上窜行,哼着书上的童谣,见他们认输,便沿树干一路滑上,在土中拔出一粒小石子,然后高兴地叫着。

放在石子,我转身起开,小学已多年不招生了,那动人童谣不会再响起了吧!正怅然行着,几个小孩带着橡皮筋,像风一样,嘻笑着冲来,行到塔松旁分成了两组,一组跳着皮筋,一组攀着塔松,藏起了石子,还在往上面盖松针,见到着,我笑了,后来那松针是他们盖上去的呢!两边童谣响起,我的心情也舒畅了,原来童谣是永生的。

塔松仍然立着,那抹灰绿在日光下变成了深绿,童谣声起,展示着永恒的生命。

童 谣

打开记忆的大门,一串串歌声从远方飘来,那歌声,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带着几分怡人的温馨,一次次拨动着我的心弦。它染红了西边的云彩,叫来天边的月亮,也唤醒了我的记忆,仔细一听,那是童谣。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天真的稚嫩的声音回荡在夏天的夜里,庭院里总是热闹得很,家家户户都搬出了躺椅、凉床在外乘凉。而小孩子自是闲不住的,总喜欢玩鬼抓人的故事,奔跑、追逐、嬉闹,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小红追着小明跑,小明一个侧身,准备躲过,不料还是被抓住,小红正是得意之中,被小明反手一抓。“你耍赖!”清亮的童声伴着夜晚的星星划过。“我就耍赖。”他转头做一个鬼脸。跑累了,我们就站在树下唱歌,歌声清亮亮地,风儿听了,给我们一片柔柔的情;月儿听了,给我们一片湿湿的吻;花儿听了,给我们一张微笑的脸。歌声划过,快乐溢满我们的心田。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温柔的声音萦绕在耳畔,带着母亲无限的关爱,那时总喜欢躺在母亲怀里看星星,指着月亮问嫦娥为何不下来,母亲笑盈盈地拿回我指着月亮的手,神秘地说:“不能指月亮,否则月亮会割耳朵的。”我一听,急了,忙狡辩:“晚上睡着关上门,月亮就不会来了。”母亲笑得越发灿烂,打趣地说:“可以从门缝进去啊!”我看着月亮,捂着自己的耳朵,心里满是害怕。母亲笑着说:“骗你的,月亮怎么会下来。”我仍是害怕,不敢再指月亮,母亲便唱起歌哄我,温柔的歌带着温柔的情,贯穿了整个童年。

“睡吧,宝贝,我亲爱的宝贝。”这是外婆在我的小学音乐课本上学来的歌,在有星星的晚上,摇着蒲扇,哄我入睡,而我总不安静,时而挠外婆的痒痒,时而夺过外婆的蒲扇使劲摇。外婆笑,我也笑,笑声溶在这如水般温柔的夜里,幻化成一缕关爱的月光,静静地铺撤在我的身上。睡意渐起,我闭上眼睛,外婆轻轻地为我摇着蒲扇,静静地看着我,嘴里哼唱着一曲曲童谣。我只觉得,一片浓浓的爱从外婆那儿传递到我的心里,甜甜地入眠。

那天真的童谣,那温柔的童谣,在记忆里久久不肯散去,是因为,当我们蓦然回首时,发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还会有一份纯纯的情,浓浓的爱,一直在陪伴着我们吧。

童 谣

一阵阵春风唤醒了春雨,滴滴嗒嗒的雨声吵起了迎春,打痛了山茶,便和着这勃勃的生气一同拔起苗来,一如我们村中朝气蓬勃的孩子们。重返故地的我看着他们满世界追赶,听着荡在风中的首首童谣,回忆不禁再次浸出记忆的海,散发出润泽的光??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永远摇着你??”,那时,童谣是夜里泛在灯光下的点点爱意。我好像生来就是个夜猫子,白天“呼啦呼啦”的,晚上却总是生龙活虎。这总是苦了我亲爱的妈妈。“来,把被子盖好。”“不,就不盖,我要听故事,我要听你唱歌。”妈妈总是又好气又好笑地点点我的脑袋,于是温婉的歌声便和着窗外的风缓缓地流淌,像傍晚迎面的习习凉风,又如清晨扑鼻的缕缕幽香,叫调皮的我也沉静下来,模糊中只看到妈妈轻抚着我的头,细细地为我掖好被角??

“想学习,要趁早,学习林中百灵鸟??”那时,童谣是明朗的教室中回荡在空气里老师的希冀。“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百灵有虫子吃而小杜鹃却只能饿肚子么?”老师半踱着步子,手中还捏着断了一截的粉笔,微笑着问我们。“我——”“我来??”,稚嫩的声音像小竹笋般冒了出来,“因为小百灵起早呀!”老师的眼角盛开出一朵灿烂的雏菊,冲我点了点头,夹杂了丝丝花白的发丝微颤着,一如他脸上的欢喜与希冀,“嗯,说得很好,所以让我们更大声跟我念“想学习,要趁早??”

“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游击队??”那时,童谣是翻滚在皮筋上和伙伴一起天真无虑的快乐。小学的校园里,下课总能看见我们跳皮筋的活泼身影。我可是“皮筋高手”,先用脚尖轻轻地勾起一根筋,眼看着另一根要被碰到的时候双手紧握,两脚同时发力猛地一跃,一根皮筋便轻易地“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接下来便是翻筋、踩线、踏花。当然,那首童谣是始终不能断了的,它至始至终串着我们的笑声,截着我们的快乐,飘飘乎荡向远方??

收起记忆的长线,童谣仍旧飘荡在那些孩子们的身边,我看着他们如初日般明媚的笑脸,我也笑了,童谣中,爱是谱,希望是词,快乐则是曲,滋润着我的心田,它将曾伴我一路走来,也终将伴我一路走去??

童 谣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住在外婆桥??”远处轻轻飘来的童谣,如一颗石子砸进我的心湖,往事如波纹在心头渐渐荡漾开去,氤氲出一种熟悉的气味,那样简单的一首歌谣,将我和外婆联系得那样紧。

犹记得那时外婆教我唱童谣时的情形。外婆坐在一把破旧的老藤椅上,我搬个小凳子坐在她旁边听她唱“晚风轻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住在外婆桥??”外婆的声音悠远而绵长,软软的,听起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我就尖着嗓子用稚嫩的童声跟着她唱,有时候唱累了,我就突然把声音加大,吓得半闭着眼睛的外婆赶紧睁开眼看看出了什么事,我一脸坏笑,等待外婆用手敲我的脑门。门前流水哗啦啦,有小鱼被我惊起跃出水面,溅起水花点点,和着歌声,美好如诗。

夜幕降临,星星开始眨眼睛,夏夜的风是热的,吹在身上躁热不已,我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候外婆就把我抱到院子里唱歌哄我睡觉。依然是那首《外婆桥》,唱得却比平常慢了许多,有时只是轻轻哼着调子,她的手有节奏的轻轻拍着我的背,一下一下,晃悠悠的。我可以闻到外婆身上微微的汗味。渐渐的,我就听不清她的歌声了,眼皮开始打架,只觉得那歌声一遍一遍出现在梦里,等我睡熟,外婆再轻轻把我放回去,这之间,我不知道外婆有多累。只有院子里的小树轻轻摇晃,忠实的为外婆伴晚。

后来快离开外婆家回爸妈身边了,有次外婆在哼唱这首童谣时不经意问了我一句话:“你以后还会记得外婆吗?”“当然记得,肯定记得!”我信誓旦旦,外婆笑而不语,慈爱地摸着我的头,“以后啊,不记得外婆了,就多唱唱这首歌,这首歌里有外婆,你一唱,就记得外婆了。”我睁大眼睛,点点头,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外婆教我这首童谣了。我抬头看看天,天空如玻璃般纯净,大海般蔚蓝,朵朵白云如棉花糖飘来飘去,果真就像是歌声中所唱到的情景。

时光荏苒,在繁重的功课的压迫下,我很少再回外婆家,即使回去也只是待上一阵便匆忙离去,这团聚后马上便到来的别离让外婆一点点变得更老更沧桑,那首儿时的童谣也渐渐埋入到记忆的深处。

现在,那远处飘来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记忆,我轻轻闭上眼,往事如电影在脑中闪过,哦,那首童谣,早已铭刻于心,一同铭刻的还有慈爱的外婆。

童 谣

耳旁渐渐消散的,那清脆稚嫩的女声,那首熟悉的童谣,却猝不及防的触碰到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站在喧闹的街头,我突然地迷失了方向,眼前那欢笑跳跃的小女孩们,似乎让我再一次嗅到了童年的气息??

“你爱谈天我爱笑,不知怎地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院里那棵老槐树下,飘荡着女孩们的嬉笑声、打闹声,一阵阵童谣仿佛是清脆的银铃,让这个炎夏闷热的午后都变得活泼起来。老黄狗耷拉着耳朵,吐着舌头无力地趴在地上。炙热的太阳让老槐树的绿叶“娇羞”在低下了头,阳光迈着慵懒的步子穿过树叶,在地上撒下破碎的影子。我隔着远远的,看着那群女孩子快乐的玩耍心中满是羡慕。突然一个梳着马尾的女孩跑了过来,微笑着问我:“我们一起玩吧!”我正绞着衣角不好意思回答时,她已经拉起我的手奔向那群伙伴。

一股暖流在心中奔涌,和着动听的童谣,让我在那个午后沉醉了。

记忆中,我们一群小伙伴总会用笑声点亮沉寂宁静的庭院,总会用童谣点缀我们绕着嬉戏的老槐树。那首童谣,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信号,无论在哪里听到,总会想到院里的小伙伴,想到那棵老槐树,心中不免有几分痒痒的,想要快点回家和伙伴们玩耍。

渐渐地,老槐树在风雨中更枝繁叶茂了,而我们都在慢慢长大。虽再不会像过去那般在槐树下嬉戏,但童谣却深深印在我们心中,浸润在那段快乐的时光里,每每回忆起我的童年,那首童谣熟悉的旋律就不由自主的在我脑海中飘荡,仿佛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歌唱,让我又一次坠入那如蜜的童年中。

偶尔有几分沮丧有几分失落时,我就会走到老槐树下,轻轻抚摸那粗糙的树下,回想起以前的快乐时光,把头靠在树干上,任脑海中回荡着那首童谣的旋律,然后跟着轻轻哼唱。突然,我觉得那声音越来越大,回头一看却发现昔日的伙伴早已站在身后同我一起轻唱。她们走过来轻轻挽起我,抚了抚我的肩,然后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你爱谈天我爱笑,不知怎地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一字一句,一起一伏,仿佛清风,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又宛如涓水,洗去我心上的尘埃,让我又感受到了明媚与晴朗。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褪去了幼稚与顽皮,但那首童谣,却依旧湿润在我们心中,它记录着我们童年最美好的时光,记录着那一张张青涩的笑脸,让我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感悲凉。我期待着再会有那样一个明媚的午后,和那群小伙伴们站在老槐树下,让风声为我们伴奏,让蝉鸣为我们喝彩,我们手拉手,相视而笑,唱起那熟悉的歌谣——你爱淡天我爱笑,不知怎地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童 谣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三五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笑呵呵地唱着童谣,目光穿过来往的车流,我

看见他们那一双双清澈见底的眸子,把“等车”这个概念抛在脑后,听着那甜美的童音,感受着他们的快乐,不知不觉,思绪早已飘飞到多年以前??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父亲随着歌的节奏,身体稍稍倾斜,一下子猛蹲下去,用手在地上空捞了一下,又猛地起身,双手一齐摆到面前,仿佛真的拿着什么东西,迈开的右脚往左脚上使劲一靠,身体也跟着一震??哭闹的我被父亲夸张的动作与故作天真的歌声吸引住了,就那样目不转睛地盯着木偶似的父亲。小时候的我爱哭鼻子,父亲每次都这样哄我,渐渐地,我不仅会唱这首童谣了,也从父亲夸张的表演中理解了童谣中美好的品质。

我一天天长大,学会的童谣也一首首多起来,父亲的动作,神情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串在脑海中,一颗紧挨着一颗。

“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勒罗喂”,天刚微亮,父母就扛着锄头下地了,我一个人在家害怕,便跟着跑到田里玩,清晨,露珠还沾在草尖儿上,我无聊地用手拨动小草,看露珠摇摇晃晃地滴落下来,父亲看我寂寞,便唱起了童谣,我调皮地插断父亲:“太阳还没出来呢!”父亲先是一愣,转而却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总会出来的嘛!”说完一锄下去,便铲起了一窝草,然后又拉开嗓子唱了起来。后来,太阳真的出来了,看见父亲把汗洒在田地里,笑容总挂在脸上,逐渐的,我也学会了乐观。

总以为父亲是那种五大三粗的男人,没有母亲细腻的心思,可当我开始在学校住宿时,父亲又教会我一样东西。

那天,母亲有事外出,父亲一边为我收拾行李一边唠叨着:“在学校好好学习,别想家??”,我想起将要离开家,离开父母,便不自主地流下了眼泪,父亲眉头一皱,又舒缓开来,叹了一口气,然后微微翘起嘴角,像笑又不像笑,他极温柔地说:“这样吧!我教你一首童谣,你想家的时候,就唱它,把感情寄托在它上面,唱会儿就好了。”我止住眼泪,点头,他便放声唱了起来。“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嘟——”一声尖锐的喇叭声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了回来,原来车已经到了,我跟着人群涌上来,脑海里全是父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每一句童谣??我想不仅仅是童谣,我从父亲那里学会的也不仅仅是童谣。

童 谣

公园里,花坛边,快活的小精灵们正欢快地采着花朵,只听他们大声地念着:“一二三四五六七,我来快快把花采。”听着那耳熟能详的童谣,我的心瞬间泛起了层层涟漪,我的眼模糊了,而思绪就像一只轻快的小鸟扑腾腾地飞向了远方,飞向了那个安静详和的村庄。

记忆中的那个村庄仿佛一个久违的故人带着我所有童年记忆,唱着童谣徐徐地向我走来,记忆中的村庄好像是童谣的摇篮,这似乎是由于村庄的人都疼爱孩子的缘故。

仍记得那个宁静的夏夜,奶奶轻轻地抱着我坐在庭院,手持一把芭蕉扇轻轻地扇着风,只听见奶奶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唱着:“一颗星星眨一眨,满天星星笑开颜。”那歌声是如此的轻动,柔和,带着丝丝温暖的气息缠绕着我的周围,我轻轻地叭在奶奶地身上,手舒适地环绕在奶奶的腰间,不一会儿,便悄悄地进入了梦乡,记忆中的童谣是奶奶动听的声音,是我温暖的摇篮曲。

仍记得那个明媚的午后,我和伙伴仿佛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兔子在草地上疯跑着,一会儿爬上树枝,一会儿又趴在了草地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来唱童谣吧!”我们便异口同声地唱起了那彼此熟悉的歌谣:“一株小草一朵花,大树笑笑你我他。”只听见我们一起大声地唱着这欢快的歌谣,还不时有人插一句怪声进来,笑声振动着草地,看着同伴那纯真的眼神,那是我最好的童年记忆,记忆中的童谣是同伴们欢乐的歌声,是我快乐的童年曲。

仍记得那个阴沉的上午,贪玩的我一不小心掉进了土坑里,膝盖被嗑破了,看着那伤痕累累的膝盖,我不禁大哭了起来,这时,长着花白头发的吴爷爷走了过来,走进一瞧,便唱起了那个幽默的童谣:“花猫落进了坑里,哭哭老鼠笑。”听着那和蔼的声音,我立即破涕为笑,握着吴爷爷那温暖的手,疼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终,记忆的童谣是村里互爱的歌声,是我安慰的和谐曲。

轻轻地,我唱起了童谣,轻轻地我听到了回应,我的眼前是一张张熟悉可亲的脸庞,我的耳边是一声声熟悉动听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刘妈妈在河边拿着衣服向我轻轻地招手,我仿佛看到了李叔叔在梯子上静静地向我微笑,我又看到了小茹那永不知愁的脸,我又看到了土豆那顽皮的模样。

静静地,我眼模糊了,静静地,那熟悉的歌谣又回绕在我耳旁,那是我的童年记忆,我对故乡人的浓浓的思念。

回过神来,看到那小精灵们仍在,我笑了。

轻轻地,我唱起了童谣,唱起了故乡的思念??

篇四: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但两个固执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左耳。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收集着后人的议论。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设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还活着,还拥有记忆。为什么不在他呻吟与崩溃的时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听见了吗?你的耳朵长在何处?

篇五:长耳朵的月亮

长耳朵的月亮

作者:陆心语

来源:《创新作文(1-2年级)》2013年第06期

小兔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月亮姐姐坐宇宙飞船去旅游了,她被选中到天上去当一年的月亮。

小兔子被放在了一个大玻璃瓶里,一条巨大的喷火龙把这个大瓶子含在嘴里,然后用力地把瓶子喷了出去。哈哈,小兔子一下子就到了天上。

小兔子当月亮的这段时间,她一个月只吃一顿饭。饭是用白云做的,甜甜的很好吃,可吃下去后肚子就会变得像皮球一样圆。接下来每一天肚子都会缩小一点,过了一个月后,肚子就会缩小成细细的、弯弯的形状。到那时候,小兔子才会觉得饿,那她就可以再吃饭了。还有,她每天白天都要到太阳公公家里充一会儿电,这样,她晚上才会发光。

小兔子当月亮当得很尽职,每天晚上都把大森林照得很亮很亮,这样动物们晚上也可以出来玩了。所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她。

从前,大灰狼喜欢趁天黑跑出来抓小动物,可现在,每天晚上的月光都很亮,小动物们远远地就能看到大灰狼了,还没等大灰狼反应过来,小动物们早就逃掉了。

于是,大灰狼叫上了他的好兄弟狐狸、狮子和熊。他们用网把小动物都抓了起来。小兔子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可她不知道怎么办。突然,她灵机一动,用小流星去砸大灰狼、狐狸、狮子和熊,把他们砸得头上起了好多个大包。最后,他们吓得落荒而逃。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做坏事了。

小动物们抬头往天上说:“谢谢你!小兔子月亮!”

小兔子当了一年月亮后,彩虹姐姐用彩虹桥把她送回了地球。小动物们都来迎接她,要跟她做好朋友。小兔子还把天上的白云饭分给大家吃呢!

后来,月亮姐姐偶尔也会让小兔子上天帮忙当月亮。所以,大家要是哪一天看到天上的月亮长出了两只长长的兔耳朵,请不要感到奇怪哦!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