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晋商与王家大院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6:53 体裁作文
晋商与王家大院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王家大院的一些思考

王家大院的一些思考

乔家大院淡季每天都有上百人,旺季能达到6万人之多,而王家大院淡季只有几十人,旺季最多3万多人。按理说,王家大院规模大,容量多,乔家大院放上6万人,那是走不动了,而王家大院却能有更多的空间。无论从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还是气度规模和价值挖掘来看,王家大院有自身独具垄断性的优良特性,然而,从游客量和收入上来看,王家大院远远不及乔家大院,为什么?人所共知,王家大院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远不及乔家大院。

为此,深入思考王家大院的营销战略,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就2012年王家大院的发展,有如下简单思考:

1、 晋商大会——晋商代言人

借鉴晋商大会,进行大力宣。王家大院本身就是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晋商大会上开展“晋商免费参观大院”宣传,面向全部晋商大会的参与人士,重点联络部分晋商参观王家大院,并在多个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大肆报道,在商业领域和晋商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成功的晋商企业家具有广泛地影响力,一个郭台铭影响的就是整个富士康,一个李彦宏影响的就是整个百度,甚至整个商业界乃至全社会。借助晋商的影响力,选定晋商代表作为王家大院的代言人,王家大院会得到更新更广的支持,晋商企业家关注的不是代言费用,更多的是对于家乡的贡献和社会形象,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做大影响力的宣传。

2、 晋祠合作——王姓免费

晋祠是太原的重要景点之一,到太原的客人,无论出于旅游目的,

还是出于商务目的,都往往会将晋祠作为太原旅游的首选地,所以,晋祠无形中在充当着太原旅游集散地的作用,而目前在晋祠,只有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的宣传,而且还是被动的,是出于游客需求,有专门承接到相关景区的租车业务。王家大院没有在被动宣传之列,但是王家大院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在晋祠的主动推广和宣传,除了广告牌制作发布之外,还可以有租车回扣、宾馆信息发布等多种模式。第二,太原本就是王家的始祖地,晋祠有子乔祠,到晋祠旅游的人士,尤其是王姓人士,对王家大院或多或少会有特殊的同根情结。王家大院可以开展“王姓免费游”, 王姓家族的媳妇不一定姓王,王姓的朋友不一定姓王,通过王姓人士免费游王家大院,增加王氏族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王姓的免费,提升非王姓的消费。

3、 旅游体验——旅游产品

大院甚至更多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陈展为主,而且还是粗放的陈展,陈展中对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足,对于体验参与性产品更是开发不足,为此,王家大院可以考虑开辟出十间房屋供住宿,以住宿体验吸引游客,游客可以住在大院里,满足游客深度体验旅游的需求趋势。王家以豆腐产业起家,可是看看各大超市零售店卖的豆腐类小吃产品,几乎全部是四川所产,如果能以豆腐为主线,游客参与制作豆腐、品尝豆腐类产品、享用以豆腐各种做法为主的王家宴席、购买王家豆类产品,形成一个链条,王家大院的旅游产品内容便更加丰富。

张建荣 2012年4月

篇二: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十一月份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10/24—11/2

考察地点:山西平遥

考察内容主要是:对王家大院的石雕作品的赏析,对技艺的学习和赞赏。

详细内容如下:

这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外出写生考察,也是大学中最后一次了。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北京,山西大同,平遥。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在北京,我感觉的是它是中国的心脏,拥有着丰厚的千年文化,有那种震撼,庄严,繁华,发达,蓬勃发展的感觉。尤其是在紫禁城里,特别雄伟壮观。而在山西,却感受到的是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其中让我感觉挺有情志的是王家大院。我听过乔家大院,没想到还有王家大院呢。见过了才知道,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山西晋商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大院很宏伟。相比乔家大院的小巧玲珑,王家的风格更豪放。依山而建的风格使得采光效果和布局特色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进入灵石县就能看到它依山形成

的"王"字型建筑群。相传这样的布局是王家教育子孙不能忘本。大气的王家大院最大的看点是影壁和各个建筑上的雕刻工艺。有门便有壁的北方院落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家大院“三雕”艺术品,题材丰富,雕刻技艺多种多样。分为砖雕,石雕,木雕。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各有典故,且工艺考究,集中体现了清代典型的“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加之文人、画工和雕刻艺人的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将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道家文化的天然选择和佛家文化的空灵境界合而为一,融注于一尊尊、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之中,使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文化传承载体。王家大院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随着对王家家大院步步深入的探访,感觉好像一轴儒家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让人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中国古代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礼仪风范。

王家大院的石雕将民间建筑工艺装饰中的“情、理、艺、趣、神”融为一体,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时展示了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魅力。。我很喜欢王家大院里的各种寓意丰富而又巧妙地石雕作品。因为在一个有地位的王氏家族里,聪明的利用雕刻的方式在大院里装饰。把一些深刻的人生大道理刻进大院,让后代牢记。同时又把对自己家族的富贵的美好愿望传递出来了。那些石刻很有意思,也蕴含着很深刻的寓意,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走

进王家大院,首先看到的是门口的很大的砖雕影壁:狮子滚绣球

它属于浮雕形式,雕刻细致,生动形象。有着子

嗣兴旺之寓意,大狮小狮比喻太师少师,彩带表示好事不断,绣球上的钱纹又有富贵之意。狮子是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辟邪,因此是权威势力的象征。

在这里,我具体分析王家大院里的石雕艺术。这是王家大院的石雕门枕石,上松下竹,又想两幅美丽的山水画。我记得导游说过,松竹,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一个是坚强,一个是正直。这也象征着王氏家族的刚强正直的作风。并且把它们置于大门口显眼处,这更是显示王氏家族的人品的高洁。

在王家大院里,上上下下都是富贵,权势,地位的象征和寓意。再看王家的石雕匾额----贝叶。雕刻细腻,脉络清晰,正反分明,一波三折具有动感,有御沟题红,千古佳韵之说。

进入大院,不大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石雕,有着丰富的寓意。这是一组精致的石雕台阶

----

垂带踏垛。抱鼓石上一为鸳鸯贵子,一为五福捧寿,拐子龙如意头谐音贵子如意。大狮小狮对望,动作富有情趣,很有意思。圆雕浮雕相互结合,直线曲线融合,表现出了石匠精湛的技艺,也展现出了丰富的石雕艺术。

这是王家大院石雕柱础石。该石从上至下分五层。最上层雕有鼓,指“天圆地方鼓在上”,代指“天”;二层雕有锦缎,寓意“锦绣前程”;三层雕有蝙蝠与祥云,寓意“福祥双至”;四层雕有草龙,为“镇宅避邪”之物;最下层雕有回纹,指“回纹不断,子孙不断”之意。柱础石整体寓意“上有天,下有地,吉祥如意好福气”。当时,听到刘老师和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个石柱有着那么多的层次,每一层有着不同的寓意,每一层的形状纹样也不同。总之,表现出了精致的雕刻,也看出了王家地位的不同,也表达出了主人对官运亨通及自身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对于王家大院里的石石刻刻都充满着好玩有趣的故事,但每个故事又都有着它各自的教育意义。表现着高超的雕刻艺术,精美有加。曾有人称过:“王家的石头会唱歌”,说的就是王家的石雕艺术品。在大大小小的庭院里,不论驻脚于何处,那些触目皆是的石刻制品,都会锁定你的眼球,柱础石、或墙基石、或石门框、或石窗框,还有石刻照壁心,过门石,拦板石,石狮子它们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阴或阳,或浮或镂,集众家雕技和工艺于一体,不论何种题材表达何种意向,其造型独特而不怪异,雕工精细而不绮靡,画图充盈而不俗滥,意蕴庄重而不萧杀。

这个挺有意思的,小猴子与蜂窝在一起,会是什么呢?没想到古

人会聪明的可爱,猴和蜂在一块,寓意封侯之意,这表现出了主人对官运祥通的追求。

此石刻为凤凰童子。不管它内容,首先看它的雕刻,精细精细,脉络清晰,枝枝叶叶,人物都很细致。其中一只很漂亮的凤凰,踩在一条有花草的道路上,最下面是祥云的环绕。凤凰身上骑得是一个童子,旁边是一个老妪,上面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树上还有一只好看的鸟。两个人物面貌刻画细腻,着法圆润,形象的凡俗气息十分浓郁,使人易于亲近,或者说,容易让人找到熟悉的身边影像。整体上比例结构准确,造型优美,寓意着子孙后代富贵生旺的含义吧。强硕的凤凰立足蕉形花草云朵组成的承接平台,颈仰喙启,背负执如意的小儿,小儿之后是老妪、古松,它与“麒麟送子”一图极为相似,且左右对称。这幅石刻非常精美,凤凰的翎羽绒毛以及垂冠,裁毛和足鳞,一刀一线,极为有序。可以这样想,同为送子,凤凰和麒麟有何不同,或许一切都是拟像。麒麟降下生命,凤凰赋予幸运;麒麟带来富贵,凤凰赠以如意,植根于凤鸣之塬上的王家怎能不感念凤凰之德呢?

此图为乳姑奉亲。这是一幅场景性很强的画面。人物有两组,一组是手持拨浪鼓牵引小

儿的侍女,另一组是剥乳喂亲的唐夫人。后一组是唐夫人,作为儿媳妇用自己的乳汁奉养自己的婆婆的感人故事。前一组侍女手持拨浪鼓牵引小孩子。还有一只猫在捕捉一只鸟。檐柱下的盆花填补和改变了刻工外纤秾细密,内简练遗白的图意走势,而食鸟之猫自然减弱了台阶大面积的空谈。整体上,两组人物构成了一组内容丰富的场景。布局合理,情节可循。其构图富有情趣,感人至深,连背景也寓意深刻,玉兰,牡丹,荷花,老猫,则寓意“玉堂富贵,清廉高寿”。

这幅是五子夺魁。其中画面主要是五个孩子,正在抢

夺最高孩子手中的东西。五子夺魁”借历史上五个名人并列的习惯,画五个童子争夺头盔;盔与魁是谐音, 以示子孙个个贤能,积极向上,满足旧时代人们渴望子孙争气,个个高升,光宗耀祖的心理。这个最有意思,左下首两个孩子,一文一武,寓意文武双全;

右下首一人高举奎,一举夺魁;树为桂树,中间小孩手拿三棵桂圆,寓意连中三元.这个是寓意教子的.

记得在我们跟着导游游览时,都会注意边落的雕刻图案,记得在拐角处有一张纹路,这个是龟背纹,挺简单的,但是我们都知晓乌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寓意家人长年百岁。

这是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

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吴地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喘起气来。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王家有人在南方做官做事,喘月的吴牛既是奇闻又成为勾留的内容一件。把有趣的吴牛刻于院中,是一次次真实的童话,让子孙们获得乐趣的同时,又知道王家之外的大千世界,而不至目光短浅。这种南方的印记具有鲜明特色,它是孩子枕上的故事,是成人睡梦里怀想的一部分,还是一个启迪,一次教诲:求知必穷尽,不做喘月牛。王家运用这个典故而雕刻成此画,寓意王家人做人要小心,三思而后行。此图的雕刻技艺也很精湛,笔笔细腻,纹路明确。

这是行佣供母。讲的是遇到劫匪逃命的故事.左下角为一人背着老母亲边跑边回头看,后面的劫匪发须向后飘动,寓意追的速度之快.树上有鹦鹉,寓意为天,树后有梅花鹿,寓意为

篇三: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摘要:晋商住宅作为北方汉民居的典范之一在中国民居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王家大院是晋商住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融历史、美学、哲学一体的杰出建筑群。

关键词:王家大院;建筑美学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且特色鲜明,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民居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现存明清时期的民居聚落较为丰富,而其中的精华当属集中分布在晋中一代的晋商大院,体现了晋商文化“儒、官、商”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其独具特色的营造手法和装饰风格以及美仑美奂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都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现已被辟为“中国民居艺术馆”、“王氏博物馆”的高家崖、红门堡和王氏宗祠三组建筑群,面积4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其作为明清北方汉民居建筑的典范,整体建筑群依山就势,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布局与结构蕴含着十足的理性与法度,不仅反映了“儒、官、商”三位一体的晋商文化,而且更是儒家伦理制度与“天人合一”思想及传统风水理论在民居建筑中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

静升王氏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后西迁至山西太原。南宋初年,

族人王实由太原南迁至灵石县沟峪滩村。元皇庆二年(1313),王诚斋又率家族迁至静升村。随着王家家道中兴开始大兴土木,从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约200余年间土木兴建从未间断。静升镇内现存的五处王氏堡院为红门堡(恒贞堡)、高家崖(视履堡)、西堡子(崇宁堡)、东南堡(和义堡)和下南堡(拱极堡)。其中高家崖和红门堡保存较为完整。

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依山傍势,呈东西对峙之势,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高家崖堡院兴建于王家鼎盛时期,工艺最为精湛,兴建历时约16年,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不规则的城堡式串联住宅群,有大小院落35座,房间218间。俯瞰高家崖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堡的四面各设一个堡门。高家崖的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正房都是傍山挖凿的拱券窑洞,然后在窑洞上盖建房屋,此处的窑洞建筑一反常见窑洞建筑的朴素简单,以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在房檐立柱、门额枋额、楼栏护栏、柱础柱头等部门进行装饰,时至今日依然感觉华美考究。

静升王宅作为封建社会晚期的豪门大户,其建筑形制和空间布局都折射出了封建礼治的伦理特征,尽管王家大院的兴建相当炫耀和铺张,但依然有着明显的“儒”“礼”的特征。无论高家崖还是红门堡,都是由四合院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传统的四合院模式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王家大院的四合院单元基本都有明显的南北向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其空间组成和定位皆从宗法礼治为基

础,而此正是封建社会两千年来的重要精神和社会组织特征。君臣、父子、长幼、男女等一系列构成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但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家宅建设的准则。。

历史上的晋商重儒学,“儒贾相通”是晋商普遍的处世态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道、佛“天人合一”的在居住及其环境的态度上具备相当的一致性,而这种哲学自然观对于建筑和艺术(诗、画、园林等)的影响十分深远,和居所相关的建筑及其环境所体现出的场所精神就是一种对自然山水的崇尚、建筑物的秩序性以及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儒家对居所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是建筑与环境统一和谐以及建筑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结构的秩序性;道家则更崇尚自然之美,注重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建筑与环境的契合。王家大院依山就势,在黄土高坡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建筑采取了窑洞与砖瓦建筑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建筑与环境彼此交融,表达出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将建筑美和自然美和谐统一起来,这种和谐统一的美是山西民居以致中国传统民居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

在传统社会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背景下,晋商却走出了一条“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的新路。晋人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地区不同,他们不再追求通过十年寒窗考取功名,而是注重子弟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经商才能的培养,学商互补齐头并进,“商而优则仕”则一方面保证了商人家族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也能巩固商业上的成就。故而晋商住宅虽然没有像文人建筑一样浓厚的书卷气,却也雅

致。王家大院在门匾、楹联等位置着重装饰,基本做到了逢门必有匾额,逢院必有楹联,楹联数量多达200多块,不乏书卷文气。而且对这些位置装饰的所形成的三雕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小品不仅仅表达了雕刻之美,也富含文化精神,引人深省。这些匾额楹联或明一个哲理,或写一片心境,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单说其书法造诣也颇具造诣。

王家大院能够闻名遐尔除了他本身雄伟壮观的总体气势外,精心构思、设计巧妙的雕梁画栋更是功不可没,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除了前文提到的门匾楹联,还有窗洞牌坊等各种雕刻作品,美不胜收。王家为了体现情怀、表明旨趣,也同时可以为教育子弟提供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在家宅的建设上煞费苦心,比传统商贾更加注重建筑细部的处理和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些雕饰有的简洁明快,有的精益求精,装饰题材众多,内容丰富,集文人情趣和民俗艺术与一体,雅俗共尚。

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不仅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的手法,同时经过清代民间艺术家的改造有所创新,雕刻与绘画技巧相结合,有之如写意,有之如工笔,技法娴熟,刻线流畅,手法多样,作品浪漫而不失真实,华丽而不显浮躁,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精湛和匠人高超的艺术造诣。雕刻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比较直观,从人物到图案,都表达了文人和工匠门的思想境界,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哲学,以及对生活的憧憬和祈愿都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形象的展示给后人们。

建筑装饰艺术与普通的雕刻、绘画艺术相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属于可视的形象艺术,通过具象或者抽象的形象来表达特定的内涵,但不同之处是建筑装饰属于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更受限于建筑的形体、空间特征,因此常常连续、重复的出现,这些都是绘画、雕刻的忌讳。因为这种特色,建筑装饰中所采用的主题形象更需要简练、抽象。例如在传统中国建筑中花纹式样,如莲荷、牡丹等在工匠的长期创作实践中都简化为定型的图案样式,再如传统的八仙装饰被简化为八种器物。王家大院通过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把这些传统装饰语言符号的大量表现和重叠,同时又做到了同中有异、异中求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王家大院的建造者利用建筑装饰的美产生的教化作用为家族营造一个健康、祥瑞、舒适的环境,这些雕刻装饰融合在大院的整体布局中,为子孙的“养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古代民居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散落在民间各地的珍宝。王家大院封闭式的、主次分明、内外有别的建筑空间构成形式和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再加上精湛的“三雕”艺术使得王家大院成为民居中的佼佼者。通过王家大院可以看到山西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的积淀,欣赏到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精湛之处,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沧桑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 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6.

篇四:探究王家大院

探究王家大院

? 一

? 晋商历史

? 自古以来,都说时事出英雄,而地理位置也能成就许许多多的独特文化,山西处于中部,

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但是山西土地贫瘠只能让老百姓去相信上苍,也就是古人的靠天吃饭。由于山西穷山恶水,老百姓靠天吃饭也是很艰难的,于是时间久造就了一大批商人,俗称晋商。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

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它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是真正崛起于明代,并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雄踞徽商、湖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长期执掌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称雄五百年左右。

晋商文化

晋商,不仅是那一群叱咤风云的商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真正的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分析、思考和借鉴。晋商文化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比如勇于开拓和进取的精神、高度诚信的商业美德、科学严密的管理、重视学习和培训、高尚的公德心等等。这些优秀的精神都是晋商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它们让整个晋商都在世人面前熠熠发光,诉说着那个年代的传奇。

总体格局

刚才谈完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那么下面我就来探究一下晋商文化的独特载体,那就是有名的大院建筑。山西的大院也算是一枝独秀,相比苏州庭院的精致小巧,我们山西大院则更多体现的宏伟磅礴。在这些纷繁的大院中王家大院更像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夺眼于世界。“王家归来不看院”这句古话就彰显了王家大院的地位,不愧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但是当我更加了解王家大院以后,才体会到了一种与其它大院不同的建筑特点。

灵石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元仁宗皇庆年间由灵石沟营村迁到静升村。王氏望族以商贾起家,后加官晋爵,步入官场,成为当地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绅。康熙年间,在静升村老街首建两条王氏住宅区;乾隆年间建钟灵巷;雍正年间建崇宁堡;嘉庆年间又修建了红门堡等,这就是王家大院的由来。

王家大院坐落于灵石县,总面积15 万平方米,其中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这三大建筑 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面积4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红门堡、高家崖两大建筑群规模最大,都为依山就势,随形生变的城堡式建筑。

王家大院是传承五千中华文明的典范,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扛鼎之作。其中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成为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基本继承了我国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连接高家崖和红门堡的石桥 高家崖建筑群两住院均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都还有各自的厨院、书院、花园、长工院等,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造成了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王家大院的地理环境 王家大院位于静升镇的北山坡上,镇上的唯一一块高地,是理想中的宅居宝地。一是朝向好,背阴可以挡风,向阳可使阳光照射充足。二是保证既无水患又不担心生活缺水,另外坡上还有一条自北而南的冲沟,是夏季山水排泄的天然渠道。三是居高可望远,周围的群山尽收眼底。四是大院被天然冲沟分隔成东西两块,各筑城堡,西边是红门堡,东边是高家崖,由石桥相连。五是大院后面山坡的最高处是王家的祖坟。

高家崖整体采用非绝对对称的均衡格局。四面都设入口,以东门为正,寓意紫气东来。占地面积11728平米,共有院落26座,宅院整体结构较灵活,主要分东、中、西、北四大部分。中部是高家崖最主要的部分,由西向东列宅院分别为凝瑞居和敦厚宅。再往东便是马道和主院门。东西中三部分一排并列在院落靠一条甬道相连,往东出主院门到达静升镇。往西可通红门堡。在堡院北部是一排13孔的窑洞,专供家丁保卫者居住,是全院的最高处,居高临下,将主人居住的院落围在里面。

红门堡占地面积为19800平米,地形方整,建筑群被四周方整的堡墙所围,只留南面、东面的堡门出入。对堡门的是一条南北大道,被三条横巷所截,形成一个巨大的“王”字。主干道除了交通要道外,还肩负这山水下泻的排洪功能,因此主干道用鹅卵石铺筑,为了减少洪水的冲刷。堡院东西还挖了两眼水井。这堡门、水井、长街、横巷就如龙头、龙眼、龙身、龙爪,这鹅卵石就成了龙身的鳞甲。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既隐藏着一个“王”字,又有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外,为顺应地理条件。各院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不同的是有的院落建于乾隆年间,其雕刻显得古朴粗犷。

四、王家大院的布局特色

在王家大院整体的院落空间当中,山体、堡落、冲沟、街巷、院落相互渗透与整合,共同构成了它的主要空间形态。

1、 从整体看,王家大院是前堂后室三进四合院的组成。形成前低后高,具高足景深,参差错落的中轴对称轮廓线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往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使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具有空间秩序感。各种层次的建筑,组成一个空间序列,使建筑空间扩大延伸,视野有大有小,视点有高有低,视角有仰有俯,视景分隔有联系,调和对比,变化统一,形成不同的节奏感,体现不同的审美情趣。

2、具体院落一一具体到每个单独的院落,又各具特色,形成了非对称的均衡格局。与左右对称,严肃整齐,人事杂纷,空气沉闷的北京四合院不相同,大院西边的花院、书斋,连环紧套, 引人入胜的空间景观

3、 错落复杂的循环往复路线,使人们入院后往而复返,无终无尽,如入迷宫。同一个院落,

由于有东西南北上中下几道形状相似,而又由同中有异的不同道路,改变了视觉方向,同一景观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这种隔而不断,虚虚实实,使书斋、花院之景互相借用,处于有隐有显,有藏有露的空间,使人难以测其深浅,不知所终,更加引起探幽入胜的兴趣,形成往复无尽的空间景观。

五、王家大院的建筑模式和建筑造型

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1、王家大院最富有特色的是“下窑上房”的建筑立面模式,正房一层抛物线型的窑洞曲线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二层一般是木结构。这种“窑房合建”模式吸取了木结构建筑的精美和砖石窑洞韵律的精华。 “下窑上房”的建筑模式

2、在堂舍上面加盖一层或多层楼舍,俗称加层。 建筑的加层处理 这种独特的变通心机和加层技巧曾经风靡一时。加层的手法丰富了空间层次,增强了整体建筑的气魄,从平面格局的相思转向垂直方向,不能不说是一种 创新。在限制中求变通,禁锢不住的是人的无

穷想象。

3、在具体装饰细节上做文章,例如屋顶脊兽。乔家大院屋顶脊兽的嘴是闭着的,而王家大院屋顶脊兽的嘴巴却呈张开状,似乎在向人们宣扬着官商之家的特殊身份。王家连这些极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大做文章,尽一切可能突出其身份的显赫。在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形式的同时,也是王家个体精神的体现。

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从“王家大院”的布局看,在纵轴线上配置主要建筑,再在主要建筑的两侧或对面布置若干座次要建筑,组合成封闭性的空间形成标准的四合院,符合民居广泛采用的四合院式布局方法。

“王家大院”主体需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内部使用大量的红木、柚木、楠木等高档木材进行装饰,只要在钢筋混凝主体结构的修建中体现出“穿斗、抬梁”的木构架体系,就能达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下部就是台基部分,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四周屋基保坎和基座四周的栏杆为红雅石砌筑和雕造。它是由望柱、寻杖、撮项(瘿项)、云拱、盆唇、大华板、束腰、地霞、小华板、地栿等构成。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瓜楞)等形式;柱头有莲、狮、卷云、盘龙等式样。入院梯步御路混凝土预制红雅石砌筑和雕造。(雕造内容待定)

建筑的中部、柱、梁部分。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部分,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王家大院”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缺乏“大木构架”元素,在建造中将补齐、完善架体系,交叉运用“叠梁式”和“穿斗式”构架体系,建成后不留钢筋混凝土的痕迹,以达到表现传统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的基本特点。

建筑的上部,主要指屋顶部分。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冠冕。 屋檐改变现有的设计做成反曲状成屋面举折的结构做法,体现屋面曲线的艺术美。山墙的山尖常做成五花山墙。屋面使用小青瓦材料体现民居风格。

?

? 五、小结:

? 王家大院作为一座典型的儒商建筑群,完美的具备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要素,从

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从地势选择到内部结构设计,都体现了一种磅礴气势和匠心独运。 ? 曾经的王家,以巨额财产营造了这间民间紫禁城,随着岁月的流逝,匾额终究会积上厚

厚的灰尘,屋檐门窗上的木雕也不再细顶生辉,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政治封闭象征性的消失,从而保留下居住的审美价值。

? 装饰风格

?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

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三、“王家大院”的装饰风格和象征符号

在古建造中豪门大户、富庶人家非常讲究装饰,以体现身份。建筑象征符号较集中于附件和装修。如每一进门楼上的砖雕,房身上的泥塑,门、窗、梁的木雕,各类金属建筑附件及用具的纹饰。这些雕刻装饰,象征主人的志趣爱好、人品抱负及驱邪祈福的愿望。“王家大院”

的装饰风格整体上讲分三部分,屋面、建造外、建造内。

屋面部分: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冠冕。 屋檐改变现有的设计做成反曲状成屋面举折的结构做法,体现屋面曲线的艺术美。山墙的山尖常做成五花山墙。屋面使用小青瓦材料体现民居风格。脊饰作鸱尾激浪降雨状,象征压火。脊饰还用板瓦叠成各种祥瑞花卉、仙人、瑞兽、暗八仙等,脊的两端多做成佛手、石榴、寿桃。翼角上装饰水浪、回纹和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各有喻意,龙凤象征福祥,松鹤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到,凤凰牡丹象征富贵吉祥,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通畅。悬鱼古建筑悬山、歇山顶的山尖部分设博风板,刻鱼形和水草图案象征水,叫“悬鱼”和“惹草”,以压火。鸟纹瓦当图案表达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愿,青鸟、朱雀、凤凰一类都是鸟纹的题材。鹿纹瓦当,鹿被看作善灵之兽,可镇邪。鹿又象征长寿,”“鹿”与“禄”谐音,象征富贵,故寿星、梅花鹿和蝙蝠叫做“福禄寿三星”。(脊饰根据整体风格而定)

建造外是指四合院外墙面的装饰,“王家大院”外全部采用石材雕刻装饰,包括屋柱、窗等。牢固赖用、内外对承的需要。(青砖烧制时部分青砖亚印“王家大院”字样及修造时间。 建造内是指四合院外墙内的装饰,包括除“大木构架”以外的木构件。如梁枋、楣罩、琴枋、雀替、擎檐撑、门、窗、罩、栏杆、裙板等部位。象征驱邪祈福内容的有以人物为题材的蟠桃盛会、麻姑献寿、郭子仪上寿图、文王访贤等。有以祥禽瑞兽为题材的如龙、凤、狮子、麒麟、鹿、鹤、喜鹊、蝙蝠、松鼠、鱼等等,并组成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五蝠捧寿、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等图案。有以植物为题材,雕刻佛手、桃、石榴、牡丹、紫藤等。有以器物为题材,如雕刻瓶寓意平安。有以绵纹为图案,广泛用于门窗、挂落、栏杆、罩,如“卐”字寓意吉祥,龟背纹象征长寿,盘长喻意福寿绵长。也有以暗八仙和佛八宝为题材,寓意求仙得道。洞门和窗具有象征意义的洞门有宝瓶形和葫芦形。“瓶”谐音“平”,宝瓶形洞门象征平安。葫芦,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法器,又是传统画老寿星手中之物,葫芦繁殖力很强,结果时十分繁茂,有“子孙万代”的象征意义,葫芦被民间视为吉祥物。窗格图案以绵纹和动植物相配合而成,如梅花和竹衬以冰裂纹,象征春天。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以分割室内室外空间的木建筑构件,称为装修。其中用以分割室内空间的木构件,内檐装修;用以分割室外空间的木构件,为外檐装修。“王家大院”的内檐装修的各种隔断、花罩、天花、藻井等将根据风格和宅主要求进行绘制方案。天花和藻井是内檐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家大院”的天花采用三种形式:一种是梁架全部或部分露明,其做法有不做吊顶和屋面下顺坡再做一层假屋面两种形式。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室内空间显得更高爽,运用于堂屋正厅。一种是海漫天花,即平顶棚。过去用木条钉成方格网架,网架下皮糊纯色或施彩绘的纸;运用于功能厅。第三种为现代装饰吊顶主要用于起居室,根据喜好和需求而定。

中国古建筑的用色,一般是采取冷、暖相间的对比做法,即,上面以天幕为冷,屋顶则为暖,中间以屋檐彩绘为冷,则柱、墙、门窗为暖;下面以玉石栏杆、台基为冷作为结束。

“王家大院”内全部采用高档木材雕刻装

晋商与王家大院作文

饰。以上装饰通过比拟、象征等手法构图,绘制详图。

大院门楼外向,浮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石榴、佛手等吉祥植物。古书中记载灵芝生长于东海中的仙岛上,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草。绘画中鹤嘴衔一株灵芝,象征长寿。牡丹,花朵重瓣体大,花容艳丽,形态华贵,有花王之称。长期被宫廷引种,因而象征富贵。图案中,牡丹与芙蓉画在一起,象征荣华富贵;与海棠画在一起,表示光耀门庭;与桃、松树、石头在一起,寓意“富贵长寿”;与水仙花一起,象征神仙富贵;与十个钱画在一起,叫作十全富贵。“佛”字谐音“福”字,象征幸福。绘画中与桃、石榴一起名“三多图”,象征多福、多寿、多子。兰花又象征高尚,。”高尚的品格使人习惯把它与梅、竹、菊放在一起,称“四君子” ,大门两侧石雕《八仙庆寿图》,表示吉祥。神话说在昆仑山中居住一位女神仙,俗称王母娘娘。她拥有不死之药,还掌管仙桃园。桃子三千年熟一次,届时三

月三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民间熟知的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那天各携宝贝赴宴庆寿。《八仙庆寿图》下浮雕十只形态不一的鹿。鹿在方言中谐音“乐”,普通话又谐音“禄”,象征快乐和发财。再下面雕“郭子仪做寿图”。郭子仪是唐朝重臣,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他生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无疾而终。画面描写了子孙满堂的祝寿景象。郭子仪被看作福、禄、寿、子、乐集于一身的吉祥人物。 大门顶端正中塑万年青,象征万年永昌。万年青下塑鳌鱼,意独占鳌头。两边一对蝙蝠,寓意鸿福齐天。再有天官赐福和恭禧发财两个天官。天官旁边是龙头鱼身塑像,寓意主人龙门跳过,事业有成。再下面平台上有望柱,雕刻内容为“福、禄、寿”,寓意“三星高照”。平台栏杆上雕四只玉兔,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月中嫦娥相伴,为仙界动物,有吉祥之意。平台下端装饰“”字形挂落,象征福寿绵长。垫拱板上透雕双喜、古磬、如意,象征双喜临门,喜庆如意。五寸宕两端外葫芦图案,取葫芦多子意,象征子嗣昌盛。大门石窗浮雕锦鸡荷花,寓意“挥金护邻”,北侧浮雕凤穿牡丹,寓意富贵双全。墙柱上端浮雕和合二仙,象征和谐合好。两侧厢房山墙上,开八角窗,左窗上方塑和合二仙,右窗上方塑牛郎织女,寓意百年好合,终年相望。围墙上又开四扇漏窗,图案用板瓦筑“百花脊、果子脊”,寓意花开四季、多子多孙。主楼屋脊中央置聚宝盆,左右塑万年青。室内承重搁栅雕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和合二仙、万年青等图,都象征吉祥。门窗用铜质钮,为钱币形图案。下槛用蝙蝠形销眼,寓意伸手有钱,脚踏福地。天井四周过廊饰葡萄、卷叶、绶带、挂落,寓意源远流长。在主楼大厅梁上,雕刻古代官帽,象征自己富贵可比官家。身处大院内,脚踏铺地、门槛,手推门窗,起居行坐,触目之处,皆有象征图案。

“王家大院”的象征世界是商人的精神世界和处世哲学。它有别于其它的古典园林象征文人的精神世界。

一、院内绿化

? 花草主要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树多

为枣树、槐树和石榴树。至于阶前花圃中更有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等。这些植物并非随意栽种,其中许多花木有着古老的象征义,寄寓着主人的良好愿望和寄托。

体现的中国文化

如果说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的四合院,更多体现出一种官宦住宅的文化性格,那么山西王家大院则是官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王家大院是官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封建社会里,晋商大都“以商贾兴,以官宦显”,一旦经商作官致富,必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豪宅,以示饮水思源,光宗耀祖,于是便有了那么多奇迹一般的大院。晋中地区的古民居最大的特色是窑洞,房屋多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木建筑,并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布置成院,王家大院正是这种结构。它的门窗也多做成拱券形,窗的棂格多变化;柱廊间的额枋、雀替、枋头等处木刻及柱基石刻精雕细琢,题材丰富,工艺高超且合乎礼制,风格鲜明。由于王家常有人在南方做官,一些房屋具有鲜明的南方民居特点,如桥头西堡门多与木雕彩绘结合,增强了建筑的美感,是一座融合南方风格的超大北方民居。如果说,故宫作为皇家建筑是以“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萧何语)的设计思想来震慑人生,那么作为体现中国“家”观念的王家大院,则更多显示出“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李笠翁《一家言·居室部》)的民居特色;如果说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的四合院,更多体现出一种官宦住宅的文化性格,那么山西王家大院则是官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王家大院所特有的文化气息王家是灵石县的一大望族,是地主一商人一官僚三位一体的封建统治阶层,因此,王家大院在各方面均表现出中层士大夫官僚之家的建筑风貌与气质—

篇五:偷得浮生半日闲-王家大院、平遥

偷得浮生两日闲——平遥、王家大院游记+攻略

一直以来,我对于山西的印象就是遍地的煤窑和扛着一麻袋的现金逛车展买豪车的煤老板,直到这次一游平遥古城和王家大院,才发现自己的浅薄无知。 初见平遥

到平遥已是晚上十点,坐着一辆破破的电瓶车前去古城,行进不到五分钟,一堵城墙赫然出现在眼前,穿过城门,这就是平遥古城了。

古城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格局,载着我们的电瓶车驾轻就熟的穿梭在一条条老式的巷道间,虽然才晚上十点,但是古城静得只能听见电瓶车发动机的呜呜声。仿灯笼路灯的晕黄灯光下,整个古城仿佛睡着了一般,宁静安详——这是古城给我的第一印象。

终于到达客栈了。这边的客栈都很有特色,名字要么是家族姓氏,比如著名的郑家青年旅馆,要么离不开裕、隆、兴、盛等字眼,寄托的是大家对于富足生活的希望。客栈的格局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临街的一面做成门面,过了门面大厅能看到一个小四合院,花草、木凳、木椅、秋千,还有水缸是必不可少的,在缺水的山西,水缸亦有聚财之义。四合院两侧是左右厢房,二楼在古代原本是小姐的闺房,名为绣楼,现在也被当做客房,四合院的后面还有后院,一般是老板自家留住。

选了间绣楼,虽然不是想象中的木质雕花床,但是整体上还算对得起付的价格。

展示:

客栈四合院

绣楼 第一站:王家大院 由于时间的关系,决定先逛传说中的华夏第一民居——王家大院。去过恢弘的皇家园林——故宫,也参观过精致的江南园林,对这座黄土高原上所谓的第一民居其实并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但事实却是王家大院是我此次平遥之行的一大惊喜。同样是民居,王家大院在雕刻建筑上的精致丝毫不逊色于江南园林,但是布置格局上却比江南园林气派大方。王家大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王家老宅,一座典型的碉堡建筑,依山而建,远观整个建筑构建出一个“王”字;另一部分是王家第十七代王汝聪兄弟修建的住宅,这两栋住宅都是三进式院落,与老宅一桥相连。

老宅“王”字格局

游王家大院一定要请一位导游或者蹭个导游,否则隐含在那些石雕、砖雕、木雕背后的故事你就无从知晓了,感受到的文化和情致也就大打折扣了。王家大院的导游50元一位,都挺专业的。下面是王家大院精美雕刻之一窥:

龙头房檐:据说龙的造型一般是闭口的,因为这家的两兄弟都在朝为官,所以才能做成张口

的。房瓦上的猫脸图

“猫”与“耄耋”的“耄”音近,猫脸图象征长寿,后来发现这个猫脸在平遥的大小建筑上都有,难道已经成了现代人仿古建筑的标准化雕刻之一?

这是一副石雕和砖雕相结合的障壁,最底层的砖雕雕的是八仙的法器,据说可以避邪;上面是一幅“渔樵耕读四逸图”,分别雕了渔樵耕读四个造型,古人以为渔樵耕读是人生在世安身立命比为之事,做此四事应该是人生的享受,故称“四逸图”,看来古人比咱们现在聪明啊,知道要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反过来被工作生活所累。

古代的排水孔,铜钱形状,流水不流钱。

猜猜这个是什么? 古代蹬马石

五只蝙蝠=五福临门

这幅石雕有意思,鼓励少爷们努力读书的~~ 中间的小孩手里拿了三颗桂圆=连中三元

右边一大汉拿了把斧子,旁边一小孩要夺下斧子=一举夺魁

另外两个人的动作我忘了,知道的同学请补充~~

猴子背着马蜂窝,马蜂旁边还有一只倒挂的猴子,阳光一照,留下影子=封侯挂印

大猴子背着小猴子=辈辈封侯

鲤鱼跃龙门

王家大院是太原王氏一族——静升王氏历经半个世纪修建而成。静升王氏据说还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惜繁盛了半个清王朝的晋商代表王氏在清末民初败落,起因就是祸国殃民的鸦片。王氏的败落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败落,而是整个国家衰败的一个缩影,果然是“国破家何在”啊!几百年后,不知道王家大院的后代站在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霜仍不掩其气势与风华的大院前,会有何感想?也许,一切皆是时势所致,人既不能扭转乾坤,也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好在还留下了这么一座大院,遗世独立,向我们诉说百年的沧桑~~~~~~~

第二站:平遥古城墙

来平遥不登古城墙几乎就等于游杭州不游西湖,到北京不登长城。所以尽管从王家大院回到平遥已经五点,我们还是决定稍作休息之后即刻登城墙。心里暗暗琢磨,

傍晚夕阳余晖中的

古城墙应该会别有一番韵味吧!

平遥现存的古城墙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具有典型的明代初期风格,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古城墙东西各有两门、南北各有一门,外筑瓮城。城墙上的造型和长城这样的古城墙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长城是依山而建,必定蜿蜒崎岖,而此处的城墙则是建在平地上,所以平缓而规整。

走在百年古城墙上,近处是扶风弱柳,灿烂桃花,远处是座座民居,袅袅炊烟,尽头是望不到的天,映着夕阳的余晖,仿佛让人找到了传说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书,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然而这里曾经也是经历过金戈铁马,血流成河的吧,不过若是战争是为了保护这样的美好和宁静,那么那点血腥也就勉强可以接受了。 被这座古城墙保护的明清著名的商都平遥,将是我们下一站将探索的地方。 第三站:平遥古城

在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山西曾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而平遥又是山西的财富中心,这里曾经汇聚了全国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总部。所以平遥古城的第一站自应非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莫属。一眼瞟去,日升昌不过也就五六间房的一个大门店,然而门面前的花岗岩门坎上深深的车辙印记向我们无声的诉说了这里曾经的繁华。走进日升昌刚好导游带旅行团,正好可以蹭蹭。导游指着柜台里成列的一张老式银票,不无自豪的向我们道到:日升昌是中国的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业务的票号,并且在两百多年前就发明了独一无二银票检验技术。日升昌的银票有四道防伪,第一道是银票由特制宣纸制成,把宣纸隔开,四角加上蚕丝,用米汤在四角写上“日升昌制”,米汤开掉后看不到字迹,只有在阳光下或者特制的灯光下才能看到,类似于现在的人民币水印防伪;第二道是印章,印章图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盖在银票上,一部分在店家小二手里,取银时需核对印章;第三道是暗语,暗语记录了日期和银票数额,每几个月更换一次,第四道是什么我忘记了,请知道的同学补充,哈哈~~~~因为如此缜密的防伪技术,据说日升昌经营百余年内没有在兑换上出现过一次差错。票号的兴起除了得益于其高超的技术,还有其完善的商业管理,当然更离不开时代的需要。据说山西人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不管在哪里做生意赚了钱,一定是想要带回家给老婆孩子,这直接促使了经营异地汇兑的票号的兴起。但是百年之后,山西晋商门的败落和这种保守也多多少少有点关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平遥的大多数景点都是类似于日升昌的票号、商号和镖局,整个古城商号连着商号,屋宇接着屋宇,即使经历百年,仍不显得落败和萧条,当年的繁华和热闹恐怕更是难以想象的了。

匆匆逛完日升昌、县衙、镖局和城隍庙,不得不在又一个傍晚来临前离别古城。坐着来时的电瓶车,摇摇晃晃,古城的石路一点点的在眼底退离,不远处的古城还是一派喧闹,我想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再来这里,再见平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