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9:46 体裁作文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体裁作文

篇一:烟台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A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Ⅰ卷完成后,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第Ⅱ卷答题栏内或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Ⅰ卷 (选 择 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

A. 恒星、卫星 B. 星云、行星 C. 恒星、行星 D. 星云、卫星 下图示意的是太阳系中紧邻的四颗行星,其中行星丙距太阳约1.5亿千米。据此并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B.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C.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D.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3.这四颗行星为

A.巨行星 B.类地行星 C.矮行星 D.远日行星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4~5题。

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5.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6~7题。

6.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7. 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8~9题。

8.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A.90°

B.23°26′ C.66°34′ D.60°

9.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昼夜交替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 D.极光 10.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1.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5月4日上午10时向东驶过日界线,用时5分钟,这时船上的时间是

A.5月4日10时5分 B.5月5日10时5分 C.5月3日10时5分 D.5月4日11时5分

12.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3.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右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14~15题。 14.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 A、B两点季节相同 C. 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 A、B两点地方时相同

15.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 A点为7月7日10时 B. A点为7月6日4时 C. B点为7月7日10时 D. B点为7月6日4时 下图是某条河流平直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若该河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赤道上 B.回归线上 C.北半球 D.南半球 17.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18.“北京时间”采用

A.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B.我国最东部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我国中部地区所在时区的区时 19.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球体形状 C. 地球在字宙中的位置 D. 黄赤交角的大小 20.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B.岩浆比例的不同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读某地地貌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冲积平原 22. 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山坡 B.山口附近 C.河流拐弯处 D.河流入海处 23.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红海是由两大板块张裂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2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A卷)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2: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2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③________。(2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说明其意义: 。(3分)

篇二: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地球与地球仪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

( )。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解析 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D 2.C 3.A

(2012·湘潭质检)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6.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各圈层都有生物的存在

B.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地球的各圈层都呈同心圆状分布

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解析 第4题,整个大气圈的温度并非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②圈层为地壳,它

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圈层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5题,⑤圈层是内核,受为液态物质的外核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第6题,生物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圈层,生物圈是跨圈层的,因此地球的各圈层并非呈同心圆状分布;地球外部圈层中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但内部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则来自地球内部;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如海水蒸发不仅将水这种物质带到了大气圈,也将蕴藏在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带入了大气圈。

答案 4.C 5.B 6.B[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9题。

7.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

A.①② C.②④

B.④⑤⑧ D.③⑥⑦⑨

8.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

A.② C.⑦

B.③ D.⑨

9.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 7.A 8.B 9.A

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0~12题。

[

10.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 )。

A.① C.③

B.② D.④

11.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 )。

A.② C.④

B.③ D.⑤

12.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

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

A.a C.c

B.b D.d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第11题,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第12题,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答案 10.B 11.B 12.D

13.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

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 )。

[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解析 因岩层未倒置且辛、己、戊、丙依次由下到上,所以这四个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辛>己>戊>丙。丁为侵入岩且包裹着一些丙层岩石的碎块,即丁侵入了丙,丁的形成年代晚于丙。庚为侵入岩且侵入了丁,判断庚形成的年代晚于丁。乙岩层与其下岩层有着明显的不平整的界面,说明乙岩层是在其下方岩层遭受了外力侵蚀后才形成的,推断出乙形成年代晚于其下方的岩层。甲在最上面,最后形成。

答案 D

(2012·济南模拟)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根据图文回答14~15题。

猴子观海

14.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 C.侵入型岩浆岩

( )。 B.沉积岩 D.变质岩

15.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 ( )。

A.风化、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

解析 第14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第15题,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易受外力风化、侵蚀。

答案 14.C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20分)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篇三:2011[1].10高一地理B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B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Ⅰ卷完成后,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第Ⅱ卷答题栏内或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Ⅰ卷 (选 择 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北京时间”采用

A.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B.我国最东部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D.我国中部地区所在时区的区时 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4题。

3.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下午 C.正午 D.凌晨 4. 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流水搬运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堆积)

5.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5月4日上午10时向东驶过日界线,用时5分钟,这时船上的时间是

A. 5月3日10时5分 B.5月5日10时5分 C. 5月4日10时5分 D.5月4日11时5分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6~7题。

6.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A.90°

B.23°26′ C.66°34′ D.60°

7.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昼夜交替 B.极光 C.极昼极夜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8. 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

A. 恒星、行星 B. 星云、行星 C. 恒星、卫星 D. 星云、卫星 下图示意的是太阳系中紧邻的四颗行星,其中行星丙距太阳约1.5亿千米。据此并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B.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C.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D.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10.这四颗行星为

A.巨行星 B.远日行星 C.矮行星 D.类地行星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1~12题。

1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1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全球降水增多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耀斑频繁爆发 D.地球磁场增强

13.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4.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 乙—B B. 甲—A C. 丁—D D. 丙—C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右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15~16题。 15.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 A、B两点季节相同 C. 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 A、B两点地方时相同

16.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 A点为7月6日4时 B. B点为7月7日10时 C. A点为7月7日10时 D. B点为7月6日4时 下图是某条河流平直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若该河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北半球 B.回归线上 C.赤道上 D.南半球 18.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东岸 B.北岸 C.南岸 D.西岸 19.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球体形状 C. 地球在字宙中的位置 D. 黄赤交角的大小 20.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B.岩浆比例的不同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读某地地貌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冲积平原 22. 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山坡 B.山口附近 C.河流拐弯处 D.河流入海处 23.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红海是由两大板块张裂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2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B卷)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2: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2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③________。(2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说明其意义: 。(3分)

篇四:【创新设计】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地球与地球仪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

( )。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解析 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D 2.C 3.A

(2012·湘潭质检)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6.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各圈层都有生物的存在

B.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地球的各圈层都呈同心圆状分布

)。 )。 )。

解析 第4题,整个大气圈的温度并非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圈层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5题,⑤圈层是内核,受为液态物质的外核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第6题,生物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圈层,生物圈是跨圈层的,因此地球的各圈层并非呈同心圆状分布;地球外部圈层中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但内部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则来自地球内部;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如海水蒸发不仅将水这种物质带到了大气圈,也将蕴藏在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带入了大气圈。

答案 4.C 5.B 6.B[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9题。

7.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

A.①② C.②④

B.④⑤⑧ D.③⑥⑦⑨

8.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

A.② C.⑦

B.③ D.⑨

9.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 7.A 8.B 9.A

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

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0~12题。

[

10.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 )。

A.① C.③

B.② D.④

11.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 )。

A.② C.④

B.③ D.⑤

12.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

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

A.a C.c

B.b D.d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第11题,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第12题,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答案 10.B 11.B 12.D

13.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

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 )。

[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解析 因岩层未倒置且辛、己、戊、丙依次由下到上,所以这四个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辛>己>戊>丙。丁为侵入岩且包裹着一些丙层岩石的碎块,即丁侵入了丙,丁的形成年代晚于丙。庚为侵入岩且侵入了丁,判断庚形成的年代晚于丁。乙岩层与其下岩层有着明显的不平整的界面,说明乙岩层是在其下方岩层遭受了外力侵蚀后才形成的,推断出乙形成年代晚于其下方的岩层。甲在最上面,最后形成。

答案 D

(2012·济南模拟)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根据图文回答14~15题。

猴子观海

14.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 C.侵入型岩浆岩

( )。 B.沉积岩 D.变质岩

15.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 ( )。

A.风化、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

解析 第14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第15题,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易受外力风化、侵蚀。

答案 14.C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20分)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

篇五: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普通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

地理 试卷(试题卷)

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中第I卷为选择题,答案选项填在

答题卷选择题答题表中,用答题卡的学校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第II

卷为非选择题,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第I卷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读“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完成第2--3题。

2.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B.能为地壳运动提供能量

C.是能量大而集中的能源

D.地球上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22。

3.图示信息说明 (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电离层 B.黑子数增多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减少

C.黑子数减少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增加 D.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

4.受地球自转和物体惯性的影响,在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的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准

确命中靶心,瞄准点应在靶心的 ( )

A.右侧 B. 左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歌曲《祈祷》中唱到:“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

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歌词中“转动”指的是地球的绕日公转

B. 歌词中“关不了天窗”是指一直处于白天

C. 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会进入黑夜

D.黄赤交角的存在是春夏秋冬更替的重要原因

6.下列现象不是“转动”引起的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更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北京时间4月30日晚8:10分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

家住纽约(西五区)的玛丽也想看开幕式直播。据此回答7--8题。

7.玛丽应该选择在当地时间几月几日几时观看 ( )

A.4月30日7时10分 B. 5月1日9时10分

C.4月30日9时10分 D. 5月1日7时10分

8.当我们观看世博会开幕式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快 B.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慢

C.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快 D.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变慢

9.图中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10.读图,四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台风天气的是 ( )

11..地震发生时,海里游泳的人的感觉是 (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产生的气压场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

等高面,完成12--13题。

12.图中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13.图中四点中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读某锋面天气系统图,该锋面系统由西向东推移,回答14-15题。

14.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常出现的天气是 (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出现较大的风,并出现雨雪天气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出现晴朗天 气

15.下列天气现象中,主要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是 ( )

①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②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④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的特大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河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B.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C.该地潜水对河流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D.若此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则该季节可能是冬季

17.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A图地貌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B图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造成的

C.C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带。

D.D图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往往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A图 B图 C图 D图

18.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B.冰川水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C.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水资源

D.水资源被开发后很快恢复更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9.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20.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 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

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2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2--23

22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23 A.② B.③ C.④ D.⑤

24.喜马拉雅山是属于哪两大板块碰撞产生的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第一季度第三季度C.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读甲、乙两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25--26题。 B

25.关于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为背斜,挤压形成;乙为向斜,张裂形成

B.甲为背斜,张裂形成;乙为向斜,挤压形成

C.甲、乙均为褶皱的基本形态,均是挤压形成

D.甲为向斜,乙为背斜,均是挤压形成

26.如果只考虑内力作用的影响,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是 ( )

A、均形成山岭或山脉 B、均形成谷地或盆地

C、甲形成谷地,乙形成山岭 D、甲形成山岭,乙形成谷地或盆地

27.一艘油轮在我国”黄梅时节家家雨”时从波斯湾驶向日本,途经北印度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顺风逆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逆水

28.关于景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景观河床尚未受到侵蚀

B.该图若是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地

C.该图若是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地

D.该图若是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地

29.此图所在的半球和季节是 ( )

A.冬季的北半球 B.冬季的南半球

C.夏季的北半球 D.夏季的南半球

30.有人在墨西哥海岸拾到一只来自中国内装“北京欢迎你”的漂流瓶,该漂流瓶

是顺着哪些洋流漂流过来的 (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 ( )

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 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成块状分布

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

32.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33.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地地区修建交通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34.“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飞遍大江南北,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成为中国航

天员专用饮用水是因为 ( )

A.数量巨大易开采 B.开发历史悠久

C.质量高,饮用安全 D.开展太空科学研究的需要

35.“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