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艾滋病远离校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26:46 体裁作文
艾滋病远离校园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远离艾滋病病毒,呵护受害人群

远离艾滋病毒,呵护受害人群

“艾滋”,相信人们提起这个名词,就会摆手说“不!”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多少人因为“艾滋”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身败名裂,我们都害怕艾滋病,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被传染了“艾滋病”,那一定是必死无疑的,没有药物可以医治,只能哀叹命运的不公,衰弱的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但是,艾滋病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让这个“魔鬼”远离我们。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AIDS)。该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艾滋病的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是经性传播;二是经血液传播;三是经母婴传播。艾滋病只能通过上述三个途径传播,日常一般性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社交式接吻、同吃同饮、共厕共浴、共用床单、 衣被等都不会导致传染。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歧视艾滋病患者,更不能抛弃、侮辱艾滋病患者,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不用担心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病毒,研究表明,艾滋病不能经昆虫传播疾病。

如果你身边有以下身体状况:(一)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间断或持续)>1个月;(二)出现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三)慢性腹泻>1个月;

(四)不明原因肺部感染;(五)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原来体重的10%);(六)发育迟缓或营养不良,且对治疗不敏感的儿童;(七)女性HIV感染者所生的婴儿。那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治疗,以免传染更多的人。

艾滋病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正确对待艾滋病、呵护艾滋病患者,让爱的红丝带飘扬人间,让红丝带为艾滋病患者带来福音,让艾滋病魔远离我们,给予艾滋病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正确认识、理性对待艾滋病,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作者姓名:张磊

学校:弥渡县第二完全中学 班级:高189班 指导教师:张红强

篇二: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第三周 热爱生活 抗拒诱惑(两课时)

第二课时: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教学目的:

1、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3、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例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艾滋病相关图片)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至目前,据官方统计,中国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三万七千零四十例。但专家透露,该省实际感染人数可能不少于八万人。同学们知道,我们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的33个发现有孕妇感染艾滋病毒。平均感染率为0.38%,其中有5个县超过1%,最高达2%,这意味着云南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另外,随着检测面的扩大,学生人群报告感染者人数显着增加。2011年1至10月,新报告学生感染者和病人1252人,占学生历年累计报告数的21%,“艾滋学生”“艾滋老人”逐年增多。因此,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成了每个同学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

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3、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4、艾滋病病毒在哪些情况下不会传播?

护理艾滋病病人 、一起进餐和使用餐具、使用同一个卫生间

一般社交性接吻,拥抱、咳嗽、打喷嚏、一起游泳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或工作、蚊虫叮咬等

学生活动

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信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好不好?

游戏:红灯、绿灯游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

步骤:

1、步骤:

2、红色(举双手)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艾滋病远离校园作文)

黄色(举单手)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

绿色(不举手)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双手;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单手;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不举手;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行为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

使用安全套、接吻、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无防护的性行为、献血、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与吸毒者共用针头、给予或接受按摩、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

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5、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 各有多长时间?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

3)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6、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感染了HIV?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HIV,在数年内仍然可以处于健康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以没有任何可见症状。

但是血液中带有HIV病毒,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给他人。

唯一能够获知自己是否感染了HIV的方法就是抽取血液,进行HIV抗体检测

五、结束语

同学们!艾滋病虽然凶险,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认识的它的危害性,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意意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六、巩固练习

1、艾滋病是 ( )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同性恋病

2、H I V是 ( )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第一例艾滋病人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 )

A 1984年英国 B 1981年美国

C 1971年美国 D 1981年英国

4、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 ( )

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

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 ( )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 远离毒品:不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 )

A 没有区别 B 只是叫法不同 C 严重程度不同

D 感染者指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指已经被艾滋病毒攻击得丧失免疫力的人。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 )

A 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

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8、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 ( )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 每年6月12日 D 每年12月16日

9、在下列几种体液中,哪种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 )

A.血液 B.汗水 C.精液 D.阴道分泌液

10、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 ( )

A.上环 B.结扎 C.使用避孕套 D.口服避孕药

11、艾滋病病毒传播有哪些途径?(多选) ( )

A.空气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公共场所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 F.日常生活接触

12、下列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多选) ( )

A 到公共泳池游泳

B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安全性行为

C 照顾艾滋病患者

D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静脉注入毒品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

F 蚊虫叮咬

答案:1 C 2 C 3 B 4 C 5 D 6 D 7 D 8 A 9 B 10 C 11 BDE 12 ACEF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和危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加了艾心和责任心。学生参与意识浓,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但是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身深入其中,充当学生的倾听者,了解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

篇三:青春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翠峰中心小学青春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为推进青春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的延伸和发展,促进项目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规范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引导青少年提高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一代青少年,为实现江川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指导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普及知识为主。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环境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充分突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环境宣传,以设立图文并茂宣传栏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宣传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理念和知识,做到舆论先行、氛围浓厚、知识渗透,广泛普及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科普知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阵地建设,提供多元服务。示范点以设立“一室”(生殖健康教育室)、“一长廊”(人口质量、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宣传长廊)为平台,配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宣传品、图书角、影像制品、人体模具等宣传读物和用品,购置适宜示范点的基本设施、教学用具,丰富宣传形式和传播方式,提升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和多种服务。

1

(三)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成效。各校根据本方案有关要求,将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有计划、有师资、有教案、有考核。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美术作品展、影视录像、撰写文章、家长培训等方式开展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性困惑问题解答、性保健知识咨询,及时关注和倾听青少年心声,并进行心理和生理指导。

(四)建立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示范点以“素养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为队伍建设价值目标,选取基层教师和卫生、计生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辅导,系统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促进教育方式方法研究,建立一支由青春期性与健康教育教师、女工委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五)健全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示范点加快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服务等制度,坚持组织评估、跟踪督查,满足青少年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确保宣传教育有序实施,取得实效。

四、实施步骤

(一)项目启动阶段(2014年7月—12月)。成立江川县“青春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任务,提高对宣传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开展青春健康抽样问卷调查,了解服务人群实际需求;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生育关怀—青春健康”五年工作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实用教案,分期分批组织培训;逐步建立江川县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师资库,为全县全面开展青春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夯实基础。

(二)项目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1、开展青春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各学校将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通过讲座、班会、观看科教片、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保证小学高段学生每学年接受4—6课时教育。同时,加 2

强与思想政治、科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机结合,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开展生活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特点,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根据不同服务人群,有选择、有重点的选取培训内容,结合实际,在示范基地开展以迎接青春期、人际交往、性行为与决定、预防性传播疾病、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远离毒品、预防意外怀孕、计划未来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开展同伴教育,让具有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实现教育目标。

3、开展青春阳光服务。各学校成立青春阳光室,开设青少年同伴教育、亲师合作、私密交流等互动、参与式培训服务项目,开展青春阳光服务。利用校园网、论坛、QQ群,开设青春健康咨询热线,通过电话和网络等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交流沟通平台。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7月)。开展教育活动绩效评估、总结,迎接云南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估检查验收。

(四)逐步推进阶段(2015年7月—12月)。根据江城中学示范点建设取得的经验,适时开展青春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项目经验交流及研讨,逐步推进学校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全覆盖。

五、加强学校宣传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领导。

为做好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特设预防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教导副主任、总务主任 成 员: 各完小校长及主任、各班主任

六、工作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领导和协调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

2、抓好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培训、宣传和教育工作。

3、检查、指导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

3

4、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健康教育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做到有教案和学生笔记,开课率要达到100%。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为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无偿献血、禁毒等知识。

5、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各学校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参观图片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校内电视、校内墙报等宣传媒介,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和世界禁毒日前后集中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提高效果。

6、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起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7、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江城镇翠峰中心小学

2015年3月15日

4

篇四:珍爱生命远离艾滋征文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院青志协时,青志协举办了一个艾滋宣传活动,我们通过宣传活动让大家了解了许多关于艾滋信息。从中我也获得了很多。

艾滋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先面对自身的病理变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然后就是艾滋的传染性很强,会让社会上的人歧视,所以患艾滋的人心里压力是很大的,他们不仅要担心自己的身体,还要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歧视,工作上也会遭遇很多不便。

所以我们要对这些人给于极大地关爱,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但是在关爱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治工作。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这些:

(1)

母婴传播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献血或者接受血液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规的医院去,针头的使用更是要注意。在社交的时候也要做好防范措施,尽量不要与陌生人做过与亲密的接触…… 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10级临五四班司玲玲

篇五: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摘要:由于艾滋病的普遍性、长期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它已经成为如今最具威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使人谈及色变。但国内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程度仍旧不足,许多农民、工人甚至高学历人群不了解或不够了解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本文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研究及治疗现状和艾滋病的将来三方面探讨艾滋病知识,旨在帮助他人了解艾滋病。

关键词:艾滋病 治疗 传播 歧视

艾滋病(AIDS)又名获得性免疫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造成的免疫系统破坏,并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由于艾滋病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毁灭性的等特点,凭借现今的医疗水平难于根治,所以一旦患上艾滋病,就基本上给患者判了“死刑”,还有患者将会受到的歧视及不 公正待遇。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美国的《发病与死亡周报》上首先报道5例确诊的艾滋病,而在2010年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经达到了3400万人,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感染,全世界均有流行。以上原因使得艾滋病获得了“世纪瘟疫”的名称。艾滋病如此可怕,而在国内由于相关宣传教育不足导致大部分人对于艾滋病及其防治的了解并不多,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艾滋病,希望读者了解艾滋病,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途径: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全球3000多万的患者当中约有90%是通过性途径患病的。艾滋病毒会在患者的生殖器官内传播至发生性行为的人体内,进而传播艾滋病毒。非正常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因为非正常性行为的性伴多为初识或不认识的人,且艾滋病患者外表与常人无异,在不经意间就患上了艾滋病,后悔终生。非正常性行为发生的越多,越容易患病,卖淫和嫖娼就成为了传播艾滋的主要方式之一。

2).血传播途径: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当艾滋病患者的血液通过某种方式进入正常人体内时,他就成为了传染源。血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其一是患者于正常人使用共同的注射器,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于规范操作的医院与诊所内,主要是黑诊所为剩经费重复使用注射器以及吸食毒品人群共用注射器等原因;其二是输入被艾滋病毒感染的血液及血制品,其关键点就是输血等行为前是否经过艾滋病毒检测;其三是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艾滋病毒感染器械。

3).母婴途径:不幸的是如此可怕的疾病有20%-50%的可能在患病母亲孕时,分娩时,哺乳期传播给孩子,许多新生儿在出生时就背负着艾滋病带来的痛苦与歧视。

二、艾滋病的研究及治疗情况:

中国性学研究第一人潘绥铭教授曾在《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提出:艾滋病在中

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流行的问题,而是具有中国独特性的社会问题。具有“相当鲜明的社会选择倾向”。在文中,潘教授认为母婴途径传播的患者主要是中下层人群,而性途径传播主要是上层人群,具有鲜明的选择倾向性。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的治疗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①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治疗:艾滋病期患者;急性期;无症状期CD4+T淋巴细胞<350/mm3;CD4+T淋巴细胞每年降低大于100/ mm3;HIV-RNA>105cp/ml;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合并活动性HBV/HCV感染;HIV相关肾病;妊娠。开始HAART前,如果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既往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应控制病情稳定后再治疗。

②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以下情况之一建议治疗:小于12个月的婴儿;12至35个月的婴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20%,或总数<750/ mm3;36个月以上的儿童,CD4+T淋巴细胞比例<15%,或总数<350/ mm3。

2.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

①国际现有药物:六大类30多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酶抑制剂及CCR5抑制剂。

②国内ARV药物:有前4类,12种。

艾滋病完全的、高效的治疗研究仍在继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医疗方面的进展也会急速发展。而之前美国也曾报道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携带女婴的案例,给了无数相关研究人员及患者希望。

三、艾滋病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1)艾滋病的治疗研究在继续

艾滋病的治疗方面的研究不会停止,相关科研人员会努力将艾滋病变为人类可控可根治的疾病,并且会继续研究提升治疗效率和简化治疗方法,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这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仍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研究试验,但是一个一个新的研究发现告诉我们并不是没有希望。 新例证:又一名艾滋病幼童或被“功能性治愈”

也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去年3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首次通过鸡尾酒疗法“功能性治愈”一名艾滋病幼童。这个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女婴在来到人世30小时后,便开始接受高剂量的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虽然18个月大时治疗意外中断,但后来对其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结果呈阴性。这意味着,病毒已几乎从她体内消失,无需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时隔一年,这些研究人员3月5日在本年度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表示,当年的“密西西比婴儿”已经3岁半,尽管停药多时,但病毒并未卷土重来。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另一名携带HIV的女婴身上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出生4个小时即对其施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现在快1岁的她体内已找不到艾滋病病毒。

这可能是第二名被“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幼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艾滋病专家德博拉·佩尔绍德措辞谨慎地称,这名女婴仍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因此还不能说她已经被“治愈”;在制定针对感染HIV新生儿的治疗标准之前,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或许,将首例“功能性治愈”视为巧合的专家们应该打消部分疑虑,不妨乐观地相信,积极的早期介入治疗确实有效。而佩尔绍德的团队已经设计了临床试验,即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测试这种早期治疗技术的可行性。

新抗体:能够杀死多种HIV毒株

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定期接受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只能控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而且价格昂贵,并有较严重的副作用,长期用药也会诱发耐药株的产生,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抗艾滋病疫苗成为科学家们的另一个攻关目标。目前相对成熟的疫苗,要么还处于漫长的人体试验期,比如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从2012年1月开始进入一期临床试验;要么效力不够,比如一种“联合疫苗”于2009年在泰国完成人体试验,其虽可使人体感染HIV的风险降低31%,但免疫效果仍未达到可以大规模进入临床应用的标准(感染风险降低至少50%)。

现在,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与美国同行开展的最新研究为开发新型艾滋病疫苗提供了又一条思路。他们成功确认并在实验室复制出了一种能够杀死不同HIV毒株的抗体,这是一种广泛中和抗体,其与生俱来的“长臂”能够透过HIV的糖衣外壳,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杀死病毒。

所有HIV感染者体内都会产生抗体,但只有极少数人的抗体能够杀死(中和)多种类型的HIV。研究人员在近期《自然》上报告说,他们从一名感染HIV的女性的血液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并运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复制出了这种抗体。目前他们已将这些抗体用于一系列实验,用来揭示免疫系统产生该种抗体的路径。科学家有望据此开发出新的艾滋病疫苗策略,利用疫苗刺激诱导体内产生该种抗体来对抗HIV。

新药物:一针或可预防3个月不染艾滋病

艾滋病疫苗的开发绝非坦途,用鸡尾酒疗法的开创者、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的话来说就是,艾滋病疫苗“依然非常、非常遥远”。不过,科学家们已经拿出了预防艾滋病的过渡方案——何大一的研究团队3月4日在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名为GSK744LA的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HIV感染。就预防性药物而言,这并非创新。早在2012年7月,FDA就已经批准了首个预防HIV在高风险人群中感染和传播的口服型药物特鲁瓦达(Truvada)上市。但特鲁瓦达的短板在于,其作用时效短,必须日服一粒才能有效防御,难以在易感人群中大规模普及。

GSK744LA虽然还没有进行人体测试,但利用猕猴进行的实验表明,注射该药物后,猕猴可在接近3个月之内不被直肠内接种的HIV感染。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文章称,由于猴子对该药物的代谢更快,它在人类中的有效时间应该更长。他们接下来将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合作,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预计明年可获得这种长效药物的更多安全性数据。

这项成果被艾滋病治疗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罗伯特·格兰特视为艾滋病预防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他直言:“在我所知道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消息。”

新策略:改造患者自身免疫T细胞基因疗法完成一期人体试验

抗病毒药物目前仍是艾滋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首选,但价格、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形成都使得药物的疗效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有专家提出了新的策略——通过对HIV感染者血液中的免疫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来控制HIV水平,最终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的。

这种基于CCR5突变基因的疗法在过去几年中日益受到重视。CCR5是人体免疫T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受体,HIV与它结合后,就获得了入侵免疫细胞的“通行证”。该疗法始于医学界公认的艾滋病“治愈”第一人——美国男子蒂莫西·布朗,他曾感染HIV并同时患有白血病,但在2007年接受了带有CCR5突变基因的骨髓移植后,其体内的HIV也随之意外消失。

但布朗被“治愈”真的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因为只有大约1%的人拥有这种突变基因,而移植手术带来的排异风险显而易见。于是,编辑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基因,就成为一种更切实际的做法。

近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这种基因疗法的首批成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加州Sangamo生物医学公司的科学家们称,他们招募了12名艾滋病患者,完成了一期人体试验,结果显示普遍安全。

他们先从这些志愿者的血液中提取未被感染的T细胞,然后在实验室里将细胞中制造CCR5的基因剔除,再将其注回病人体内。4周后,一半的患者按要求暂停服药,以观察治疗的效果。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仅有一人的HIV检测结果呈阴性,但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似乎能够免受病毒感染,而且存活的可能性比未经处理的细胞更大,与此同时,HIV的DNA却在减少。 研究人员希望,基因修改过的细胞的数量能够占上风,从而在患者体内建立一个病毒无法感染的免疫系统,最终实现无需服药就能控制HIV水平的“功能性治愈”。

2)比艾滋病更可怕的是心理

有人说,艾滋病只会摧毁两样东西:免疫系统和信心。那么33年的抗艾历程,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入,人们从无知、恐惧、偏见,到了解、尊重、接纳,便是这两道防线在不断构建并逐步巩固的过程。从今年起,3月1日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包括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全世界人们对于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将更加重视,更多尊重,更少歧视。

不知道多少艾滋病患者因为歧视及自卑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许多人甚至拒绝接触艾滋病患者,这些原因让艾滋病患者只能在社会中沉沦,而如今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及尊重更加被人重视,艾滋病不被完全治疗前,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就不会停止。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于艾滋病领域的研究也将逐渐加深。艾滋病伤害生命,而人们对于艾滋病及患者的关心不会停止。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更应该多了解,防治,甚至将来去战胜艾滋病,珍爱生命,远离艾滋,正是当前应有的观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