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冷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1:20:20 优秀作文
冷战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冷战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知识点梳理】 冷战:

1、含义:除__________以外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2、根本原因:

开始:__________主义。

实质:遏制__________,称霸__________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3、经济:__________计划 二战后美国又怎样占据了国际市场?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市场。

军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__________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__________组织建立。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的形成。

结束:_____年,__________解体,华约 解散,冷战结束。

影响:导致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苏“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的原因

5、苏联人民庆祝对德作战胜利之时,乔治·凯南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6、评价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评价:取得了一定的__________但是并没有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

7、启示:改革要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两极”

8、欧洲的联合目的:发展__________,提高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抗衡____________________

9、过程:

1952年成立了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欧洲__________共同体。

②1957年,六国决定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__________” 。

④1991年底,12个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⑤1993年,__________成立。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英国除外)。

作用:一方面,推动了各成员国__________,使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格局上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方面,提高了各成员国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世界政治格局向__________化方向发展。

10、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含义。它对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

含义:法国与欧洲部分国家联合(或欧洲国家在合作中共同发展,或成立欧共体)。

启示:合作共赢。

11、举例欧洲以鲜血争夺世界霸权的事件?为实现一体化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12、 走向经济大国(日本)

7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____,一跃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大国。

13、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1、

2、

3、

4、

14、非洲独立年__________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5、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1990年_________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16、日本崛起:

1、走上资本主义到道路的事件: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

内容:政治_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文化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侵略中国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战:____________最大规模,___年_____日本宣告投降

3、二战后经济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同美国的关系:

19世纪60年代:日本进行了__________美国进行了__________ 都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战后,______会议,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二战中:敌对

二战后受到__________的扶持

从日本崛起对我国走向强国的启示:

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

要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对待先进文明要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连云港市第17题)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2008连云港市第10题)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下列“高于国家的整体”最早成立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009年连云港市第28题)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日本遭到二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共体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

(2011年连云港市第35题)右图最能揭示出欧洲(图略)( )

A.内部矛盾逐渐解决 B.经济差异渐趋消失C.内部市场不断扩大 D.已完成政治一体化 (2012连云港第35题)35.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①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③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④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乙:(法外长)要求“创造具体事实, 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 之间的旧日仇恨。”签订……是沿着这 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这就) 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兵戎相见的状 态。(《阿登纳回忆录》) 写出乙中 “第一步”的名称,及迈出这“一步”后的直接效果。

篇二:冷战

冷战

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3)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篇三:冷战

关于冷战起源研究的综述

2010084419 曾倩丽 10历史4

摘要: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随着前苏联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重又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冷战研究热”,所以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的学者、政客的研究成果,把冷战起源的研究学者概况为三个不同派别,三国史学界的不同侧重点以及从一些新的角度思考冷战的起源。

关键词:冷战起源 美国 苏联 中国 新角度

冷战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各自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它始于战后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 持续四十多年。东西方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论文教材和专著颇丰。冷战的产生并不是某一方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 而是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随着前苏联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重又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冷战研究热”,所以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的学者、政客的研究成果,把冷战起源的研究学者概况为三个不同派别,三国史学界的不同侧重点以及从一些新的角度思考冷战的起源。

一、美国史学界

首先在西方学者在论证冷战起源的争论中从冷战起源的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为三大学派,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

在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派的观点认定苏联是冷战爆发的第一责任者, 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的角度, 指出苏联在制度上所具有的扩张性及对美国建立国际新安全秩序的威胁, 从而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和“自由人民

[1]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反应”这一观点始于40年代末, 在50和60年代

成为冷战史研究的主流, 是与50年代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狂热反共浪潮密切

相关的。其代表人物有约翰斯帕尼尔和小阿瑟·施来辛格, 这一学派在50至60 年代曾垄断美国外交史研究。到60年代中期后, 这一观点逐步被修正派批驳。

60年代的修正派认为美国更应该为冷战的出现负责,代表人物有威廉.威廉斯、霍洛维茨等,认为冷战起于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误解, 苏联的政策是为其自身安全服务的, 并不存在所谓苏联扩张的威胁,只是杜鲁门政府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造成了所谓的“恐苏论”,杜鲁门政府应对冷战的爆发负责。40年代中后期美国抛弃了罗斯福关于战后美苏合作的 构想, 推行对苏强硬政策, 这种政策上的突然转向导致了美苏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与对抗。值得注意的是, 修正派还对美国战后经济扩张政策进行了分析, 认为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甚至包括苏联和东欧经济的图谋, 压制了苏联对国家安全的必要的努力。美国谋求经济霸权和世界帝国的政策使战时合作不再具有任何回旋余地, 冷战对峙的格局终于形成。修正派出现于60年代中期, 由于越南战争造成的困境,反战运动蓬勃兴起, 使得一些学者有可能利用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 对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再思考, 从而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正统学派的观点。

质疑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所谓的“调和派”或者“后修正派” 由于各国外交档案的大量揭密, 使冷战研究者获得了新的史料依据, 对冷战起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其主要代表是约翰.加迪斯,托马斯·帕特森等,后修正派在冷战起源的问题上, 又部分地回归正统派的说法,再次强调战后国际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冷战爆发并延续的“病根”, 认为西方对苏联战后扩充西部缓冲地带的作法过于软弱和纵容, 遏制政策出笼过晚,苏联获得了有利的扩张和发展的时机, 才造成了美苏冷战对峙态势的尖锐和激化。针对美国经济扩张引发冷战的观点, 后修正派依据最新材料予以反驳, 提出经济安全仅仅是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一个部分, 美国在战后初期考虑更多的仍然是传统的势力均衡问题。后修正学派有别于前两种派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两极论的看法, 强化了对其他国家的研究。提出冷战不仅是由一个或二个国家形成的, 而是由多个国家合力而为的结果, 尤其强调了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英国不仅对美国政策的转变施加了影响, 还采取了积极主动的行动, 从动机上而言, 英国对苏联的恐惧, 使得英国决心借助美国并推动美国抵制和遏制苏联。[2]

1992 年春夏,美国的(外交史》杂志连续两期刊载20 篇论文对冷战史进行

了讨论。美国华盛顿威廉逊国际学者中心还专门组织美国、前苏联、欧洲及中国等国知名学者,分别在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香港和北京举行了五次有关国际冷战史的讨论会,其中美国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 观点: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其代表是美国著名的 外交史学家约翰·加迪斯。他认为苏联决策者不知自我约束,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扩张,根本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安全。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立的结果。雷蒙德·加特霍夫认为,冷战之所以爆发是美苏双方都相信被历史所强加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苏联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锋队,历史决定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必然与他们为敌;而西方尤其是美国则估计苏联将会不择手段地在全世界扩张共产主义,谋求建立一个由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世界。第三种观点是: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这一观点是美国著名学者、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梅尔文·雷弗勒提出的。他认为,罗斯福和斯大林都不希望冷战,罗斯福认为战时的大国合作在战后仍然适用,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使苏联利益合法化。最初杜鲁门也持同样的看法。斯大林也不希望与美国迎头相撞,斯大林需要的是安全和权力,并认为这是和美国利益并行不悖的。那么冷战之所以爆发,原因就在于战后的国际形势使苏联和美国双方都感到自己受到外部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则加强了这种不

[3]安全感。从1998年到2000年, 美国学术界接连出版了多部反思冷战的论文集, 对冷战进行反思。如艾伦.亨特编辑的《反思冷战》 共收集了14篇论文, 这论文针对冷战结束后在西方兴起并占了主导地位的“辩护主义”,即用美国在冷战中获胜为美国早期的对外政策辩护, 以证明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 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方法对冷战进行重新探讨和解释, 引导人们反思什么是冷战? 是什么力量维持它并导致它最终结束?[4]

二、中国史学界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竺培芬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二战后期两国在波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延伸。战后美国实力雄厚, 处处盛气凌人, 成为冷战的发起者, 而苏联则是被动应

战者[5]。张宏毅、董宝才指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并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大国安排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体制造成冷战局面的观点是“片面的,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6]

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人的研究,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吴于魔和齐世荣认为[7],二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势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与它的实力同步膨胀。但是战后美国首先考虑的是经济上的需要,战后美国需要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顺利运行,这种需要成为一个强大推动力,促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但是美国的霸权野心受到来自苏联、东欧和觉醒了的亚非人民的反对,美国却把这些障碍简单地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共产主义是“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由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正是由于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美国的称霸计划,导致了二战期间美苏同盟的破坏和美国对苏冷战遏制的产生。此外,他们还特别分析了苏联战后初期所实行的“安全带”政策的两重性,在肯定其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指出其消极的一面,即苏联过分地考虑了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当时作为世界三大国之一的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叶江在《战后英国工党政府与冷战的起源(1945- 1948)》一文中, 首次探讨了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英国工党政府在执政之初,仍希望与战时盟国苏联保持友好关系, 但由于战后衰落的英国经济和英国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政治上的反苏态度,使得它在相当短的时期内改变了对苏合作政策, 追随美国全面遏制苏联,走上了美国所希望的与苏全面冷战的道路。英国对冷战的发生、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8]

三、前苏联和俄罗斯史学界

前苏联和俄罗斯史学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前苏联的观点基本上千篇一律,即冷战是由美国发动的。“美国为了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保持领先地位和在欧

洲建立对己有利的经济、政治环境,将美国模式输出给欧洲,而挑起了冷战。”

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受到戈氏“新思维”的影响,前苏联史学界有关冷战的观点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即“由简单地认为是美国单方面的责任转向研究美苏双方,特别是苏联方面的错误和过失”

苏联解体以后。随着俄罗斯社会的剧烈变迁,俄罗斯学术界对冷战的研究又进人了一个新阶段。新一轮冷战史的研究中,俄罗斯学者重点研究了斯大林对外政策与冷战爆发的密切关系。有些学者甚至干脆指出,正是由于斯大林的扩张政策挑起了对苏的广泛敌对,也带来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萨拉托夫大学教授舍宁认为,“冷战起源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在欧洲追求地缘政治平衡和美国在欧洲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丘巴里扬认为,“斯大林同他的排除异己思想、镇压机器和极权主义向苏联民众灌输残酷世界的主张,宣传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憎恨,从而营造了冷战和对抗的气氛。”由于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有关冷战的档案材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录源源不断地公布和发表,以及有关研究冷战史的专门机构的建立,近年来大多数俄罗斯学者已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冷战起源,他们在冷战起源问题上也与西方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冷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苏双方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分歧。

四、新角度

1、探索文化背后的原因,相异的文化背景中引发的“大国使命感”促成冷战的爆发。朱鹏认为俄罗斯受基督教正教文化背景与战后斯大林“大国使命”外交观念的影响以及美国受基督教新教文化背景与杜鲁门外交中的“大国使命感”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碰撞不可避免地促使美苏逐步走向冷战。[9] 15世纪末, 俄罗斯出现了“莫斯科--第三罗马”理论, 认为莫斯科是继罗马、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罗马”, 是新的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 对信仰的忠诚将使它永远保持世界基督教中心的地位, 莫斯科大公是整个世界惟一的沙皇, 一切信仰基督教东正教的王国都应合并到它的统一的王国中去。自俄罗斯东正教会在16世纪末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牧首区后, 东正教文化便被俄国统治阶级奉为国粹,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并立发展。“救世论”对俄罗斯的政治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 并成为俄罗斯人灵魂深处大俄罗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关于大俄罗斯主义的实质是“在泛 斯拉夫主义的伪装下, 补充了这个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二战后, 斯大林的外

篇四:冷战

冷战(英文:Cold War)指的是从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以苏联和华沙为东方集团两者之间的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在二战结束后,原先结盟对抗纳粹德国的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持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美国及北约代表了自由民主制的资本主义政体,而苏联和其他铁幕国家则代表了一党专政的共产主义政体,两方也因此展开了数十年的对立。冷战的名称来自于双方从未正式交战的特点,这也是因为冷战中的美苏双方各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和其带来的相互保证毁灭能力。

在数十年的冷战中,双方的关系和冷战的激烈性也不断变化。重大的几次冲突事件包括了柏林封锁(1948-1949)、朝鲜战争(1950-1953)、苏伊士冲突(1956)、古巴导弹危机(1962)、越战(1959-1975)、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苏联击落大韩航空007号班机(1983)、以及北约优秀射手演习(1983)等等。他们透过军事的结盟、战略部队的布署、对第三国的支援、间谍、宣传、如太空竞赛的科技竞争、以及核子武器和传统武器的军备竞赛来进行非直接的对抗。美苏两方在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地带。为了减缓核子战争的风险,两方曾在1970年代试图以缓和政策减缓军事对立。

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在隆纳·里根政府的执政下对苏联发起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上的攻势和施压,加上共产国家本身计划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停滞,苏联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由戈尔巴乔夫采取了经济改革(1987)和开放政策(1985)。然而,东欧国家寻求自决的倾向只增不减,尤其以波兰的团结工联最为突出。种种压力累积之下,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停止了对东德的支援,导致了其下卫星国在数周内一一脱离,最后苏联在1991年年底彻底解体。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对于20世纪后半的无数国家和人民命运和生活都产生重大改变,并且遗留许多至今仍然存在的影响,同时冷战中的核子战争和间谍战等成分也成为大众文化常见的题材。

篇五:挫折 记叙文 作文

挫折 记叙文 作文

经历挫折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挫折的生活根本不是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挫折在丰富我们的人生。

记得去年暑假,我随旅游团去华山旅游,华山的确很险,我们要爬上山顶。是否能爬上山顶?我心里也没底,只是抱着一种试探的心理走着。山里很美,草是青绿的,树叶是墨绿的,青苔是淡绿的,连山泉也是绿色的。我伸手去摘一朵野花时,刚触到花药,一阵剧痛传来,我的整个右胳膊失去了知觉。全身酸麻,痛的连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的好朋友看我走不了了,就劝我赶紧和山下联系,否则走不了多远了。我摇摇头说:没事,我还能走,咱们继续走吧。

于是我们继续向上攀登,一个个亭子被我们甩在身后,一块块山石消失在我的视线,早些时的兴致早已荡然无存,一切山绿都枯燥无味,加上胳膊酸痛无力,我一点劲儿都没有了,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我的好友再次劝我赶紧下山,最后一趟索道马上就赶不上了,我想想一路的艰辛,山都走到一半了,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于是,我腾的一下站起来,继续前进。

又过了一个拐弯,山道一下开阔起来,没有了树的包围。向下望去,望不见底,向上望去,望不见顶,这还有多长的路?我无奈。忽然,我脚下疼了一下,我脱下鞋来,哇!磨起了三个大水泡,疼极了。我的好朋友焦急的问:要不要继续?我说:当然得继续。说着,我紧走几步,跟着大家的步伐。

山风徐徐,吹过疲劳,所剩的力量已经耗尽,我加快步伐冲向山顶,站在山顶望着天空,古人的名句涌上心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四周一片寂静,我深吸一口气,奔下山,走进城市辉煌的灯火

成长中我遇到的挫折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事,有让我明白道理的;有让我学到知识的;有让我克服困难的……这些事让我长大了,让我懂事了。其中有一件事特别让我记忆深刻。

一向以田径王子金牌王着称的我却在一次运动会上失手了。这是我参加了许多场比赛遇到的一次挫折。

那是四年级是的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开始了,这次我参加四百米长跑。四百米的运动员请准备。我胸有成竹地站在起跑线上,心想:又一块金牌在等着我呢!啪枪声一响,我便像离弦的箭似的冲了出。一直到第二圈我还是遥遥领先。正当我准备第一个冲刺时,

好像有人绊了我一脚,我摔了下去。我想赶快爬起来继续跑时,却发现我的腿已受伤,流血了,疼得站不起来。这时我想:金牌完了……

这时,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面的人一个一个地超过我,心里很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朱紫怡,快站起来呀!加油!我听见了我的伙伴在为我加油的声音,发现老师用期待与鼓励的眼神看着我。不知不觉,我腿上的疼痛消失了,浑身又有了力量。我迅速地站起来,继续冲向终点。我越跑越快,周围的加油声越喊越响,腿上的力量越来越大。终于,我冲过了终点线。到终点后,我趴在了草地上,大家都为过来问你怎么了?不要紧吧?我笑了,朝他们摇了摇手。

最后我被运动会组委会评为最佳精神运动员。因为我虽输了比赛,却克服了挫折。

那次跑步比赛我真是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但只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继续奋斗,最终就会取得成绩。从那以后,我发现我长大了,在学习生活上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都能坚持想办法对付!

感谢挫折

挫折,是人一生中决不可缺少的一段道路,因为有了挫折,它会给你坚强,因为经历了挫折,它会给你奋斗,因为经历了挫折,它会给你进取。我感谢挫折,因为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我的记忆倒流到了3年前的作文竞赛中。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老师一起去全校的作文竞赛的教室,如果这次比赛成功了,那我就可以升级到全市的作文竞赛中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我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等待着比赛的来临,我看到了考试的题目:和平的在一起。哇!这个题目好难呀!我嘟了嘟嘴,我才三年级就要写这么难的题目,那上了初中怎么办,我有点想打退堂鼓,反正,老师总会让人来代我参加比赛的,可是,参赛的名额都上去了,总不能因为我怕难,就改吧!这时,我想起平时妈妈和老师说的话:想要成功就必须不怕一切困难的勇往直前,如果你退缩了,就等于向困难低头,那时的你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一定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我想了想,对呀!如果只因为题目难,写不出作文。这么一小小点的困难都向它低头,那我长大还能做什么事呢?不就成为了意志薄弱的人,那样的人又怎能为祖国效劳呢?想想邓世昌,黄继光一些创世英雄,你这一点小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拿着笔,在这张纸上写上了开头和平的在一起,世上将会更美好……。

我现在知道了,挫折可以给人力量,它会让你更上一层楼,挫折是人生中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有了挫折才会有了如此先进的科学,我真不敢想象,没有挫折,人类将会变为多么意志薄弱的人呀!

面对挫折

成长的道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一次次考试的失利也许就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所面对最大的挫折了。

泪水啪嗒啪嗒的打透了那张60分的卷子,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些不眠的晚上我复习功课时的情景。我把书上的公式、知识点全部背了下来,该做的练习题也全部做完,可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我觉得自己根本对数学是毫无天赋可言,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就在这时,一只小绿虫进入了我的视线,在我的卷子上来回走动,像散步一样,还不时向我扭动着身子仿佛在嘲讽我:你的分可真低呀!我便用笔尖一下子将它挑翻在地,蔑视地看着它心说:小家伙,敢冒犯人类,得到惩罚了吧!它似乎听懂了我的话,但又想证明什么?它将身体倒向一侧,然后用腿一蹬,一个闪亮的空中翻身立了起来,并快速爬到那醒目的60分上,围着60字迹转圈。我估计它是在向我示威,是在羞辱我,嘲笑我还不如一只小小的爬虫,遇到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了。我,一个堂堂的人类怎能被一个小小的爬虫所欺辱,于是我便拿起一块橡皮狠狠地向它掷去,可是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当我再一次拿起橡皮,发现它被紧紧的挤在橡皮的一个小洞里。它那八条头发丝般的玲珑小腿,用尽全身之力,使尽全身解数,才露出两条腿,它先用两条前腿扒住洞口,然后再用其余的小腿紧紧的扒住橡皮的内侧,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奋力向上攀爬,终于从山谷里爬了出来。

小虫的执着打动了我,那种弱小生命所释放出的强大的毅力彻底令我清醒过来,面对着这份被泪水浸湿的试卷,面对着几乎消失的信心,我振作起来,不禁想起冰心老人所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再一次的考试失利只能说明我还不够努力,我相信只要我面对每一次挫折都不轻言放弃,努力向前,我一定能收获风雨后彩虹的绚烂和辉煌。

我的挫折经历

没有人喜欢挫折,但却没有人能拒绝挫折。上帝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在给你些许成功的同时,也一定会搭配相应的挫折。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风和日丽的春天,也有冰封雪飘的寒冬,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也有冷风苦雨的侵袭。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程,有平坦的大路,也有崎岖的小路,生活不仅仅是沐浴甘霖的绿叶,吮吸晨露的花朵,现实赐予我们的也并非都是鲜花和掌声,其间也夹着泪水与痛苦,坎坷与艰辛,交融着酸咸苦辣,我们无法选择,无法回避。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就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与我最好的朋友闹翻了,我们冷战了一个多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间,明明彼此都非常的难受,但谁也不肯先低头认错。直到一次巧合,让我们的友谊又回来了!

那是一次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说是要考验同学们的团结意识怎么样?我们被分配到同一组,并选了她作为我们组组长。而班主任偏偏只把这次任务的活动方案告诉各组组长。无奈之下,我只好先开口向她询问活动过程。因为这样的过渡,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好起来了!

这是一件看似平常的朋友呕气的小事,但对我来讲,不如说是一次挫折。如果,我

们的关系继续僵下去,我想,这一辈子我只会活在后悔中。因为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益友,更是人生的一份无价之宝。

抑或如这次刚刚升入高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而不能适应时,导致我在学业上的颓废。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有种想要辍学的念头,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父母对我期望很高的目光中,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只好逼着自己学习再学习!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淌,让我渐渐的把压力化为动力,慢慢的融入于这个新集体中。

想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往往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其实所谓的挫折并不是要经历生离死别的才算。在生活中,也许一件越小的常事,给人的挫败感越显著。

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这些所拥有的挫折!

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挫折是一股生命的力量,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哲人说,我们不仅要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挫折中微笑。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