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我的大舞台作文45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2:33:28 作文素材
我的大舞台作文450作文素材

篇一:小 作 文 大舞台

小 作 文,“大 舞 台”

——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普爱晶

玉溪师范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学号:

[内容摘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作文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的、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它本身就是学生的创新实践。因此,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的创新实践的“大舞台”。在作文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

[关键词]:作文 教学 创新 精神

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的道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践活动中,在抓好学生各种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文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的、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它本身就是学生的创新实践。因此,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生的创新实践的“大舞台”。

在作文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要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选材立意弃旧立新。

1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一、仿写作文,在仿写中出新

仿写也叫模仿作文,是指按照范文的样式写作。这里所说的“范文”主要是指作为阅读教材的课文;这里所说的“样式”,是指立意、选材、布局、用词造句的方式等。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让学生模仿其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写作,这就叫模仿作文。

模仿作文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如,让学生读完“春”,就写“秋”,读完“鱼”就写“虾”,读完“小猫”就写“小狗”,阅读了一篇“游记”或“访问记”,就带着学生去参观、游览、访问,回来就让学生“照猫画虎”写一篇“游记”或“访问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创新离不开继承。任何发明创造,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唐代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是套用北周文学家庚信“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产物;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传神之处,实际上也是李白诗句“东风又绿瀛洲草”的变形,都是模仿的结果。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模仿能产生表象,有利于保持动作的“内部轮廓”,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作文尤其如此。

仿写到创造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仿造阶段,表现为学生的写作与课文的“样式”大同小异。如学完《拉萨的天空》让学生写《家乡的抚仙湖》时,有的学生写道,家乡的抚仙湖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她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的映衬下越发纯净、明亮,她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把四周的青山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她是镶嵌在玉溪大地上的一颗美丽的蓝宝石,与课文《拉萨的天空》相差无几。第二阶段叫改造阶段,表现为大异小同。如有的学生通过《家乡的抚仙湖》写的是,家乡的抚仙湖湛蓝,清澈、透明,她与蓝天、白云、青山相辉映,把家乡打扮得神奇美丽,引来无数中外游客,与课文的区别较大,但模仿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第三阶段叫创造阶段,表现为不论从大的方面还是从小的方面说,都与课文有显著差异。如有的学生通过《家乡的抚仙湖》写的是,抚仙湖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环境保护、旅游以及她在家乡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应该看到这个过程,由低到高,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观察作文,在观察中求优

观察作文就是边观察边作文或先观察后作文,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会视而不见听 2

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加的知觉过程,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对地进行的,不是一般的“看”和“听”。通过观察,学生便可发现生活的奇光异彩,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

有一次,我让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月季花。在走近花坛的时候,好多同学高兴地说:“月季花真好看呀!” 很显然学生对眼前的月季花的认识是笼统的,不具体的,还停留在一般“看”的水平上。我为了指导学生观察,因势利导,提出了几个问题:“月季的花枝上有什么?”“月季叶子长得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的?”“月季花有多大?”“它有几层花瓣?”“花瓣的形状样子像什么?” “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香味吗?” 这几个问题就是六项观察任务。这些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和想象,使他们的“看”上升到了“观察”;使他们对眼前景色的反映变得深入具体了:“花枝上还有一些小刺,就好像有只小刺猬觉得自己身上的刺太多了,便把刺拔一些下来安到了月季花的枝上,让月季花也有了防身武器。这个防身武器的作用很大,如果有人想摘花的话,就会碰到刺,这样人们就不敢摘她了。” “叶子大部分都是碧绿的,只有少部分有点泛紫了,还有的黄了,有的落了。这些叶子好像只喜欢穿彩色的衣服,把两棵月季树打扮得如此美丽,让人看了能不高兴吗?这些叶子就像亲兄妹一样,她们紧紧地靠在一起,谁也不愿意去陪土地爷爷。有时候,哪怕风婆婆来了,还是没有哪一片小叶子会离开小伙伴。” “左边那棵月季树的花朵是淡红色的,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阳光的颜色。所以,看着月季花,让我感到很温暖,仿佛这朵花里藏着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阳光。另一棵月季树的花朵是深红色的,远远望去,就好像谁在月季树的枝头上点起了火,让月季树显得漂亮而又热烈。看着大红色的月季花,我一下子又想起了红苹果,觉得她很可爱。” “月季花的花瓣一层一层的,紧紧地把花蕊包着。我想,这些花瓣肯定是怕自己的妈妈会冷,所以才紧紧包围着花蕊。这些月季花都很大,有的甚至比我的拳头还大。她们都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要跟我们来一场拳击比赛。” “美丽的花朵不时飘来一股淡淡的花香。”

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

三、 想象作文,在想象中出奇

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为一种能力,它是创造性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想象是异想天开,其产品往往是新奇独特的,有些是世界上尚不存在甚至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但正是它们,把人们带进了创造发明的百花园。

这里介绍一下“补开头作文”、“写中间作文”和“续结尾作文”。这三种形式,都是个学生提供一篇不完整的作文,让学生去填写缺少的部分。其实质是让学生进行有控制的想象。

(1)补开头作文

3

补开头作文,就是个学生一件事情或一个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结局),让学生在已有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写故事或事情开头(起因)的习作训练。

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某一件事情或某个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让学生补充开头(起因)。

显然,在这个补补充故事开头(起因)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开展了创造想象活动,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也得到了一次实际的锻炼。

(2)写中间作文

写中间作文,就是老师给学生一个的故事开头,和结尾 ,让学生补写出中间各式各样的主体内容习作训练。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次这样的想象作文:作文可以开始,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作业,难题仍无半点眉目。他急急地跑到阳台上玩去了。”这是开头。继之是故事的结尾:“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健步回到房里,拿起笔,心平气和地演算起来。”中间内容是什么?老师则出了一个题目:“他在阳台上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写出来,与上述“开头”和“结尾”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作文由于提供了“开头”和“结尾”,对学生的想象范围和方向有一定的制约,但“中间部分”的缺少却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能使学生作文各具个性而千姿百态。

(3)续结尾作文

续结尾作文也叫续尾作文,是目前想象作文中用得最普通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常常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要学生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把情节延伸下去习作训练。

譬如,学了《赶集》之后,让学生写《赶集归来》;学了《小英雄雨来》之后,让学生写《雨来送情报》;学了《鲁班学艺》之后,让学生写《鲁班下山》;学了《凡卡》之后,让学生写《凡卡的信发出以后》??

这种形式的作文,独立成篇,实际上已不仅仅是“续尾”,而是一种“续写”了。“续写”与“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都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良好形式。

(4)幻想性作文

想象包括幻想。幻想是想象的特殊形式。想象作文也包括幻想性作文,幻想作文有两个特点,一是指向未来,不是立即就可以实现的;二是与自己的愿望相一致,使自己希望实现的。

如科学幻想作文《我到火星上大学》、《未来的??》、《海底历险记》、《2027年的我》、《太空旅行记》??。又如,假象作文《假如我是??》、《假如??》等,均属幻想性作文。

这种作文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独特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4

四、看图作文,再看图中发现

看图作文是习作训练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可小可大,小自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大至文学家的艺术创造。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根据一张关于岳阳楼景色的图画写成的。可见,看图作文既是一种习作方式,也是学生的一次创造实践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的。

小学生的看图作文往往是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先找到学生看图说话,然后由学生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就成了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与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看图答问、看图连句等作业形式,有着相同的心里活动活动过程,即观察——理解——表达。

观察是看图作文的开端,是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只有把图画观察清楚了,才会有对图画含义的理解,才会有恰当的表达。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最主要的是注意两条:一是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二是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步骤和方法。前者要学生明前观察的重点,解决“看什么”的问题,后者生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顺序,解决“怎么看”的问题。观察顺序多种多样,既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人到物,或者相反,都是可以的,只要达到学生“有序地看”而不是“乱看”就行。还有一种常用的观察顺序,就是先背景后主体,或者是先主体后背景。背景主要指时间、地点、原因,主体主要指人物、事件、结果。这种顺序与记叙文的“要素”一致,有利于学生口头言语项书面言语的过渡。

理解是看图作文的核心环节。它既使观察迅速、深入和完整,又为表达打下基础。没有对画面的良好理解,就不会有良好的观察与和表达。学生理解画面的意义,主要靠三种心理操作:一是联想、二是想象、三是思维。教师的指导必须运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技巧。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了解画面内容,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理解图画的主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接续和完善事物发展的过程。

表达是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表达图意的过程,是看图作文的终端。没有准确的表达,观察和理解就不仅无从证明,而且也难以展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观察和理解都不能脱离语言而“赤裸裸”地进行。没有语言表达,那就只会“看图”,而无“作文”,“看图作文”就不复存在了。为此,认真地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就至关重要了。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要掌握三个要点:一是掌握学生语言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因材施教,逐步提高;二是严格语言训练的基本要求,如,用词准确、造句合乎语法、叙述要有条理等;三是要激发并保护学生说和谐的积极性。

不论观察、理解还是表达,都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创新,敢为人先,力求新颖,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是十分重要的。

5

篇二:走进生活大舞台,寻找作文好素材

走进生活大舞台,寻找作文好素材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然而,

现实中学生的作文不能折射出生活的光环,一提起写作文学生们纷

纷唉声叹气、谈写色变,写作时也任凭其绞尽脑汁,东拼西凑,最

终,作文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让本应丰富多彩的,充满

灵气的作文变的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

我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当

前作文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且有规定时间。学生被课堂束缚,

缺少与大自然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所以即使挖空心思也是枯燥无

味,没有真情实感。只有带领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才能让

灿烂的生活在学生笔下生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积极创造各

种机会,利用农村这一特有资源,进行了生活化作文的一些尝试,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作文中享受生活,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走进生活天地,就地取材

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的青山绿水,常有摘野果、捉小鱼的乐趣,但

学生却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这是因为他们很少关心甚至不关心

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就要做学生的

“第三只眼睛”、“第三只耳朵”,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观

察周围的人和事,可以大到天文地理,也可以小至鸡毛蒜皮。

例如,雨雪天,我让学生到雨雪中感受雨雪的魅力,于是就有了

《打雪仗》、《雨的诉说》;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个月中月亮形状所发

生不同的变化,尤其是上弦月、下弦月和满月,并把观察的时间、

现象记下来,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和查阅资料,写成了《月的遐想》。

在认真细致充分地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利

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为日后写好生活作文打下基础。

二、捕捉生活细节,妙笔生花

活动是一本无字的书,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是活

动的参与者,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的

方法。在不知不觉中,酝酿了感情、激发了兴趣、学会了方法。此

时学生心中有积蓄,自然会不吐不快,倾注于笔端。

如:农村每到夏天,学校的前面的草丛中经常会传来蛐蛐声,上

课时孩子经常会因此鸣叫声而心猿意马。一天课外活动课上,我决

定带领他们去捉蛐蛐玩。孩子们欢快地走到草丛中,兴奋而又小心

的捉蛐蛐,当捉到蛐蛐时,是那样的欢畅激动。我适时的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别人捉蛐蛐的动作、神态和瓶中蛐蛐的外形、动作并加以

想象其心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改往日沉默之态。随后,在

课堂上让学生完整的讲述整个捉蛐蛐的过程,比一比看谁讲得生

动。最后,落笔成文,孩子们立刻奋笔疾书,二十分钟以后,大部

分学生完成习作。细细品读,颇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

不废功夫”的意外惊喜。

三、体验生活多面,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

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

了。但现实中农村的小学生缺乏自信心、不善交流、不敢走出家门

体验多彩的生活,更害怕与人打交道,所以他们不能深切体验到成

果的来之不易;体会不到付出的快乐??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

展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布置学生到市场买东西,体验讨价还

价的神奇;组织学生清理小广告,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为父母洗

脚表达心中的爱,感悟父母的不易??在这些活动中,遵循“活动

前有要求,活动中有指导,活动后交流自己所听到、看到、想到的”。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

习。口语训练后,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由说到写,提高了学生

的表达能力。

四、自主命题,放飞童心

农村生活丰富多彩,相对于城市的拘束,它又多了一些特色的东

西,若能将这些特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孩子作文

中的闪光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

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

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

习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

物可写,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训

练题目,作文指导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的激情,才

能拓宽习作的思路。

五、厚积薄发,夯实基础

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缺乏,所以表达不具体,

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注意从两方面来加强。一

方面是课内的积累。学生通过精读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消化吸收

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这一点主要在

于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是课外的泛读和日常积累。

这主要靠学生的自觉训练习惯。自觉的训练就是自觉的不靠老师催

促完成的作文训练。自觉的作文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写

读书笔记,力求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写成摘要式的,也

可以写成心得式的。二是写练笔。可以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或者是

周记,题目可以自拟。另外还可以尝试征文投稿等形式,训练作文

的能力。只有广泛地积累资料,才能有充实的作文内容。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

泼地流个不停。引导学生投身生活大舞台,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多

彩的生活空间,让作文在生活中生成,在生活中精彩。

篇三:戏曲大舞台作文

戏曲大舞台作文

戏曲大舞台作文

主讲明师:吴卫新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第三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入选市115人才工程,宁波帘基础教育教学初中视导兼职视导员。

【写作经】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比如雍容华美的京剧、典雅精致的昆曲、高亢悲凉的梆子戏、轻柔婉转的越剧,同学们可能都有所耳闻。殊不知,中国的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它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要问同学们是否喜欢戏曲艺术,我想十有八九都会选择摇头。

因为艺术的门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这样直观,有这样大的选择余地。影视文化(尤其是韩剧)、网+络动漫、流行音乐、玄幻小说等等都对传统的戏曲艺术形成了逼压的态势,再加上戏曲艺术本身比较冗长,节奏较慢,时代气息不够浓厚,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时空距离,而且戏曲需要安安静静聆听欣赏,一招一式的模仿学习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同学们不是很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作为在这片戏曲艺术极其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下来的传人,对于这一艺术形式不可不有所知,刚开始可能不一定就能被吸引,但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剧种、剧目肯定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沉下心来,就一定能有吸引你触动你的地方。阳光午后,泡上一杯茗茶,戴上耳机,茶香袅袅,丝管悠扬,别有韵味;周末假期,或者邀上三五同学,寻找一个远离喧嚣与浮躁的场所静静地欣赏梨园风情;如果流行音乐听得腻了,不妨学上几句清纯的戏曲,可能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怎么样?试试看,不试试怎么感受其非凡的魅力呢?

那么如何写这一单元的作文呢?

可以发表见解:面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市场萎缩,一步步地走向衰落,不知你会作何感想,你尽可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可以介绍推广:你钟情某一戏曲艺术,就妙笔生花,将你的钟情与喜爱通过文字传递给你身边的朋友;

可以描述经历:你或者和你的家人朋友,曾经一起欣赏梨园风情,那你就用细腻的笔触去将这一过程再现出来。

同学们,情为文章之魂,只有你对祖国的戏曲艺术满腔热爱,你才会接近她,了解她,感受她,你笔下的文字也才会写得丝丝入扣,才会灵动丰厚,才会感染身边的同学。我们不要将戏曲艺术拒之门外,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作文本

越剧·母亲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柴华伊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极爱越剧的。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泡沫油腻的餐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不仅对很多>戏剧情节熟悉得很,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母亲看戏时,人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对,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药》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母亲爱极了越剧。(>七年级作文 >)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剧院,大多已经忘却了,而有个叫作“空中剧院”的地方却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扎了根:哀婉的曲调,华美的服装,绚丽的舞台,还有那淡淡的百合香??

那束百合的香气至今仿佛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的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崇拜的演员并肩合影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你,快上去,去献花!”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往下一看,黑压压一片——我已觅不到母亲在何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某个角落举起照相机对准我??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下的影子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看着这张相片,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指导老师郑丹红)

明师点

越剧,这个衍生在江南的美丽剧种,在朦胧的烟雨中尽显柔媚和温情。婉约灵动的江南故事,似水柔情的公子小姐,帷幕拉开,聆听天籁般的音律,忘却了尘世烦恼,随情入戏,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之中,风流情韵迎面而来。越剧,已经成了江南风骨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通读此文,猜想怕是没有一个对越剧极尽痴迷的母亲,是断然写不出这样文字的。文笔闲适流畅,收放自如,特别地有味。独立成段的句子俯拾皆是,错落有致,颇有韵味,越剧馨香满满地散落在文字中间。在具体描写上,整散选材也有讲究,有零散采撷母亲对越剧挚爱的生活剪影,也有浓墨描写自己跟随母亲陶醉其间并争得献花机会的场景细描,格外丰满。 《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四: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500字

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500字

戏曲大舞台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知道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

唯一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 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

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内容多为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现在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单从这次语文课!

篇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我的大舞台作文450)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