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爱情信仰txt下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16:07 体裁作文
爱情信仰txt下载体裁作文

篇一:浅谈大学生的爱情信仰问题

浅谈大学生的爱情信仰问题

内容摘要:爱情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婚姻的理解不透彻,加之缺乏健康爱情观的指导,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不少价值取向和道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已经成了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动机 恋爱观 教育

一: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1 空虚型:

此类恋爱动机在各大学比较常见,尤其常见于一些课业压力较轻,闲暇时间较多的大学生身上。此类大学生容易在学习之余所空出的大段时间里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心空虚感,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迷茫。当然这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教育体制等等,更深层次的则可以涉及到中国人对于信仰的缺失问题。因此,不少大学生认为恋爱可以让自己对未来的目标看得更明晰,甚至将爱情看做是自己的信仰,以爱情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容易印证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选择爱一个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但最基本的空虚型爱情所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用爱情来消磨自己的空闲时间,毕竟谈恋爱是一种非常消耗时间与金钱的事情。

当然产生空虚型恋爱动机的另一大推动力就是大学生的生理需要问题,爱情能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体上的满足,科学界已经有明确的研究表明神经递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紧密的关系,而爱情与各种神经递质、催产素、基因型的关系更是密切。因此不难发现,爱情本身是需要有一个生理基础的。当然,大学生更处在一种后性行为懵懂期,对发生性行为的欲望本身也比较强烈,这也是产生空虚型爱情动机的原因。

而就空虚型爱情来说,是大学生恋爱中最不持久的一种,大多数空虚型爱情是即兴的、盲目的、冲动的、不理智的,让爱情成为了一种满足生理需要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或是将爱情作为一种填补内心虚空的砖瓦,却越填越空,这也致使了空虚型的爱情通常没有很好的结果,却能带给人成长。

2 压力型:

压力型爱情所产生的原因本身都来自于各种压力。首先我们要谈到的是大学生对于自我未来生活的要求较高,给自己造成的压力,此类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有一段爱情可以为未来的婚姻奠定一些牢固的基础,当然这不一定会实现,于是造就了自我在爱情方面施压。

再者,不可以忽略的是家庭方面带来的压力。虽然我们的社会在不停地发展,文明在不停地进步,但是这种压力仍然在部分较为不发达地区成长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现实生活中就有大学生父母存在严肃地“催谈恋爱”、“催早日结婚”的现象??更可怕的是,一位此类女同学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未来能留在城市工作,逼着孩子一定要找一个当地男生??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封建时代??这是何等的压力啊!

最后,来自社会的压力,主要也表现在同学之间的攀比以及从中心理上。大学生之间也存在有摆脱单身之后的炫耀现象,也有一些同学因为自己没有对象而感到自卑的现象。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压力型的爱情较空虚型爱情较为理智,但成也压力,败也压力,通常此类大学生的爱情容易被压力所笼罩,因而可能造成彼此恋爱节奏的参差不齐,最终导致分手。

3 真爱型:

真爱型的大学生恋爱容易见于各种小说、电视剧、电影等,然而这也并非否认了在校大学生能有真爱型的恋爱动机。真爱型的爱情动机一般分为两种:一见钟情型和日久生情型。

对于一见钟情型的爱情来讲,此种爱情动机常见于在学生活动中较为活跃、热衷于参与各类社交活动的大学生身上。而凑巧两个人在各种方面又情投意合。

对于日久生情型,两个大学生彼此之间有一个必要的要素就是“维系”,即两个人有一种可以维系他们在一起长期相处的理由。当然这种理由并不仅仅可能是一种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愿意彼此慢慢了解自己,慢慢进一步发展的精神维系。

真爱型顾名思义是三种恋爱中最积极的一种,事实也证明了此种恋爱动机能产生较为长久的恋情,也是最有可能转化为婚姻的爱情。

二:校园恋爱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当前我们的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大多数都是过程重于结果本身的,决定出这样一个结论是有多方面因素的,但主要还是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过于浅薄,而存在一定的不够理性的行为,以及年轻人的生理需要等方面。笔者在此处再次重申的是:大学生恋爱过程重于结果。

大学生的校园恋爱能给大学生带来成长,这是肯定的。大学生在经历过校园恋爱之后,会对陪伴自己的对象进行一定的反思,比如是否“相貌比内心更为重要”,是否需要“门当户对”等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恋爱的过程或中断期中自然会对自己的恋爱状态和恋爱动机等因素进行一定的反思,那么必然就会带给他们一种精神上对自己认知的成长,这些反思非常直观地让大学生更加了解了自己。

而校园恋爱对大学生的另一个思考价值在于,校园恋爱让大学生能给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一个大学生愿意花费多少的时间比例在恋爱中和在学业、事业发展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因人而异,而让大学生本身对这个时间比例分配到最佳状态的方法无疑就是亲身与经历一场校园恋爱,一场校园恋爱就是一种实践,任何的理论性的东西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大学校园恋爱中大学生所花费的时间的金钱更能让大学生从现实层面去认知自身的所存在的恋爱局限性。

大学生的校园恋爱无疑对一个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史有很大的帮助的,大学生的校园恋爱能帮助一个人重新思考他未来的事业走向,帮助大学生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规划。

大学生的校园恋爱更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对于婚姻问题进行再一次的思考,当然很多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大学生本身就处于人生阶段的转折期,是学院生活和走上社会生活的转折点,树立一个良好的婚姻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恋爱观并非是婚姻观,但是大学生的校园恋爱毫无疑问会指导大学生开始认识婚姻和思考婚姻,并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并不一定能带给大学生未来有一个他本身就想要的婚姻,而也许校园恋爱后的反思则能帮助大学生更加认真而谨慎地对待自己未来的婚姻。

三.对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树立两类典型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可以证明,恋爱对大学生学习和事业的作用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爱情信仰txt下载)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二是恋爱关系处理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这种恋爱过程中的积极与消极现象,从表面看似乎直接与恋爱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恋爱者自身的品质、修养和思想意识水平。

大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爱的意识,渴望爱情的愿望是青年期正常的心理反映,但需要爱情未必懂得爱情,未必能够把握爱情。当代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大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对爱情作出正确的抉择。但是,那些心智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的学生,是可以获得真正的爱情的。真正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给人创造出工作上、学习上的良好条件和有利环境,不断推动学习和事业的顺利发展。

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看到这一点,积极寻找出在那些在恋爱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学生,深入分析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出其性,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结合相关的心理课程,对其进行恋前教育,以警醒和告戒为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决问题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尽早对他们进行积极的疏导和

教育,一方面告戒他们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恋爱与友情的关系。而不是事前不关心,事后瞎担心,出事后追悔莫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

青年心家王积盛说,我国的性知识教育应从儿童时期五岁时开始。他认为家长应该尽早告诉孩子,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怎么来的,这有助于消除他们日益膨胀的对“性爱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理是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是青春期的反应。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青年一代都必然要经过恋爱婚姻过程,尤其是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校园爱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恋爱是很自然的事。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引导他们正确恋爱,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然而,过去由于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我们很少对孩子说道这些。到初中高中该接受教育的时候,少得可怜的生理卫生知识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点到即止。可以说,青少年学生在进大学前的十多年教育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卫生知识教育。如果在大学期间,我们还不为青年学生补上这一课,告诉学生们必要的性知识,给他们打上“预防针”,撕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遏制他们对性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性的认识和抵抗力,那么,随着他们生理上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面对这个充分“开化”了的社会,他们就会带着好奇心,放开情感的野马,在虚拟的上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任凭驰骋,越走越远!一位美国母亲在女儿15周岁时,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是一合避孕套,她告诉女儿,成年时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候。这是生存之道的教育。

总结: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复杂性以及恋爱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压制或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应该深入分析和思考相应对策,并充分重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教育和辅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张秋良.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2. 冯沅君关于爱情的抒写

篇二:关于人生、择业、爱情和信仰

关于人生、择业、爱情和信仰

关于人生: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各种义务与权利,对于如何回报和索取,看个人价值观和自私程度,可以本着最大限度地为了亲人、身边的人作为出发点生活,也可以简单地为自己。当夜深人静时可以问问自己,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会有所亏欠吗?

关于识人:人有简单和复杂,透过一件事,他最终付出了什么?他最终得到了什么?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流露出何种价值观和潜意识?他的不同究竟是什么?识人者智,自知者明。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别人和自己,剔除主观情绪,这样或许更接近真实。世上本无怪人,对于奇怪的人,可以更深一层的观察。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对于相关的两件事,有时候可能不能同时采取最优决策,但可以采取综合起来最优化决策。

关于爱情:爱情这东西有吗?毋庸置疑,有的。爱情是种美好的东西吗?当然也是。作为人世间比较美好的一种情感,以一种好的动机,姑且称之为纯洁,挺好。

说下文章出轨,为什么会出轨?肯定会有好多原因。我认为第一,恋爱不等于婚姻,婚姻政治上貌似有个说法,由性爱,情感,责任三部分组成,取其重者,我认为是责任。如果说是情感决定了两个人能否在一起,而责任则决定了两个人能在一起多久。情感只是其中一部分,爱情也只是其中更小的一部分,时间久了,发挥的作用自然很小。

第一,有种说法婚姻十年左右有个危机。这个时期,彼此或许彼此少了些新鲜感,或许他在帅气,不在浪漫。她又不在美丽,不再温柔。或许也就是某些人所说的没了激情。还有就是,这个时期,或许双方都有了事业,家庭稳定了下来,不再疲于生活的奔波,自然也是概率高发期。

人是一种有感情善变的动物,仅靠感情自然不会长久。如果感情在婚姻的比例所占比例越大,越危险,因为一旦善变的感情发生变化,婚姻也就要破裂了尤其一些并不是太理性的人。

对此,所以婚姻,第一:不能仅仅感情,电影中主人公多是王子与公主,他们少了柴米油盐,少了公婆妯娌,少了工作事业或者理想,婚姻不是二人世界。 第二:至信至义至孝之人或者有点怀旧才最可靠,而不是对你海誓山盟的人。一个可以愿意为了微不足道的承诺付出很大的代价去践行的人,怎么失信当年的甜言蜜语。一个一饭之恩千金报之,一个收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人,怎忍背叛相互帮助走了那样久的人。一个至孝之人怎忍双方父母亲人为你家庭担心,怎能毁了孩子的童年。一个怀旧的人,怎能抛弃了,一个风风雨雨那样久,相濡以沫,早已分不清你我的人。

第三:从自己的情况来说,总会遇到感觉很好的,可是问下自己,这会是自己最喜欢的吗?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者喜欢班上的一

个人,但是发现有对象或者不可能女神看不上我脸皮又薄怎么办?或许一种错误的观点在作祟,姑且不上追不上,就是追到怎忍心被自己糟蹋了。所以,好好干,只有自己变得比现在好了,才配拥有。

以前也曾有过一种想法,只是希望能对一个人好点,仅此而已。我所得到的是如何和异性相处,也或许是能有点回忆。而现在只是觉得还是自己不行,与我以后想拥有所配又有的相差甚远。所以我想改变,有时甚至癫狂自虐式的改变。 在学生期间,恋爱如果只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或许还不错,一旦超越并不认为很好。男女本身定位就不一样,男性以后的职责就是撑起一片天,而女性天生的阴柔本身就不该承受太多风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女汉子,一方面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他们对男性的安全感缺失啊,所以如果只是因为空虚冷陪一个可能形同陌路的人牺牲太多,这不太好,想的更多的应该是现在和未来的家庭。

而女性,更应该有节制,更要洁身自爱,恋爱不是坏事,但不可无底线,或许无形中有人关注你也因此失去一个所谓好的人,淡然如果这样的话,也不配。不是说恋爱不好,正常人都是有七情六欲,只是不能太放纵。对于这点有很多地方可能很难接受。

至于容貌,除非两个极端,一般都差不多。随着各自的变老,最初看的挺重的容貌也会越来不那样重要。所以,可以略低,差不多就可以。至于真的有非谁不可的人吗?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人是会变的东西,时间,环境,经历,甚或观念心态发生了变化,那种感觉都会发生改变。最初所谓的挚爱的人走在一起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并不提倡无爱之婚,但可以相互培养,变得更好,相濡以沫才是真情。

中国文化中似乎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大多数人都喜欢一起干嘛干嘛的,其实在共事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情感的培养与交流。同学,同事,同乡等等有时会倍感亲切,同样异性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那些同床共枕多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感情早已不是当年,而已更加复杂,但也确实一种非常真实的情感。

所以有个观点,如果不是足够有能力或者幸运,不必奢求女神,差不多就行,但必须尽力履行的责任和承诺,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在心存任何杂念,可以放在心里。对于相处,作为一个男的,对于一个可以牺牲很多或者以后能嫁给的人,无条件的疼爱也是职责所在,可以为之所任何事,但不能无原则,无骨气,任意践踏自尊。

有本书上男人一恋爱就娘炮,这个嘛,或许只是偶尔有时候也有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丢了男性最基本的血性与阳刚之气,那样,与太监又有什么区别?在日本有一种传统武士道精神,这也是这个民族好勇斗狠的一个原因。然而也有好的一面啊。就是自强不息,有血性,有信仰,可以用生命捍卫荣誉和尊严,这本就应该每个男人都拥有,只是不能像他们这样极端。

关于信仰和文化:在这个信仰有点缺失的年代,每个人都应该有信仰,信仰是什么?我感觉可以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甚或一句话。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上帝真的存在吗?很明显,不存在。西方社会近代文明科技远比我们好,可是他们依然相信。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行为的约束,一种规范,确实不存在,但它在引导人们朝一个相对好的方向发展。而现在,我们都是无神论,我们排斥过去所有的信仰,可是我们相信什么呢?金钱?权利?名利?在一次来徐州的路上,听到两个在福建某寺的俗家弟子,谈论佛,记得他们说在佛家,说好像是说谎或者不孝死后会进十八层地狱中的无间地狱和阿鼻地狱。当然同样也是不存在,但如果去相信,确实会对自己形成一种规范和约束。不仅中国,整个东方文明,里面都是有儒,佛,道三家文化。

有人说,儒家,拿的起,担当。道家,看的开。佛家放的下。我也认为,信儒,有所作为,信佛,有所修为,信道,尽量无为。而这三家也应该是人一生的三个阶段。有所作为,前提是有欲望,要勤奋。然而欲望又是无限,又要知足者常乐,理性,看的开。尽余志而犹未至者,要放的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也因此成为正统,发挥作用越来越大。所谓三纲五常,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仁义礼智信。当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统治阶级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可是在现在,除了夫为妻纲之外,别的,君为臣,现在不是可以变成爱国家集体,父为子,孝顺父母,仁义礼智信很好的因为法则,这不比所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强太多了吗?当然并不是所有都做到这样,只是或许坚守或者靠近其中的某一点或几点,比如信。

现在正是青少年,更应该是一种有担当的年龄,要拿的起,有种兼济天下的情怀,当然太大了。但至少有种振兴家族,底线不能因为自己而让亲人蒙羞的情怀吧。

关于梦想:之前有篇文章题目是那些年的梦想与激情。说在很容易磨灭别人激情的年代里,太多不正常的规则让我们不堪重负,我不敢再有梦想,甚至有些麻木。因为有的时候越有,生活会越累。不错,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之前有人说现在80,90后大多未老先衰,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社会的原因,我享受了很多上一代没有东西,同时也经历了他们所不曾遭遇的所谓的艰辛,或许我们这一代比他们更早的接触了他们后来才能接触的东西。

可是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是我们对生活缺少了激情,缺少了梦想。有一点不可否认现在的社会确实存在一种固化的现象,这也理所当然,每一个既得利益者都会维护扩大他们的利益,每个人都是有或多或少的私欲。但这不是缺少梦想和激情的借口,科举制尚未出现,也就是隋唐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什么制度?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什么是门阀?家门口的大门上记录祖上官阶,也就决定了子孙的仕途。何谓九品中正制,也就是拉拢士族,将选拔官员的权利给予了他们。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很多人脱颖而出。而现在,各方面都好太多了,虽说大家已不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了,付出同样,可能得到的并不一样。但有一

点是永恒不变的,你多付出一点肯定会比不付出好些。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是从秦孝公一代代的梦想。而我们也同样,可以通多付出一点提升一点高度,也为子女后辈构造一个更好的平台。所以,不管所处境况如何,不忘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什么都不是不肯付出的借口。不管结果如何,尽余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憾矣。

关于择业:考研就业创业从政。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有时每个决策都不能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只能权衡利弊,综合考虑一下身边周围的情况。考研经商从政短期来看相互冲突可是从长远来看,其实都一样。考研或许是为了更好的从商和从政。奶茶妹妹事情好像很火,男主角刘强东,这一点我感觉也还行,有能力的男人本身就有一种魅力,难道长得不是很帅就不能娶个很漂亮的老婆啊。 他深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这是标准的儒家思想啊。孔子一学生向其请教务农的事,遭到孔子严厉批评,他认为没出息,应该励志从政。就这点,应该分开来看,职业无贵贱,劳动人民最光荣。但是有一点也要承认,一个人所在的位置其实也决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不坑蒙拐骗,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你的财富和地位就是对社会所做贡献衡量的标尺。劳动人民也应该广义为社会上各行各业在辛勤工作的人。而不同之处,是每个人单位时间精力所付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同。这点很关键。

古代历来是重农抑商,认为商业是投机取巧,动摇国之根本,经商也历来为士大夫阶层所不耻。这显然是错误的,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要学而优则仕?所处的位置不同,价值也就不同,现在更高的位置,你的长处才会无限放大。但本质上是优秀的人要立志成为决策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决策者才可以让很多人按照你的意志,间接实现你的人生理想。反过来经商一样,一个老板可以让许多员工按照他的意志做事,结果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别人带来更多福利。所以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要成为决策者,不甘于仅仅一个执行者。工人收入取决于所创造的价值,这个是有限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千万个剩余价值才是不可限量的。

同样现实不同于理想,每个人也不是孤立的或者仅仅为了自己而活,更多的时候因为环境或者自身情况,往往不的不暂时改变方向,短期来看或许是背道而驰,然而目光放远,往往也会殊途同归,当然前提是不忘初心。励志从政,或许迫不得已而经商,如果做的很好,以后在步入仕途也会很畅通。考研或许不是为了学术工作,更多的一种层次,眼光,视野,一种接触高端的机会,也或者为家人或者以后的家庭留个退路。或者为以后更好的步入仕途或者商业积累力量。 关于潮流和外表:有点偏激的现实,大学里没对象是因为不足够帅,社会没对象是因为不足够富。有一点,一个人的由两部分组成,外表和内在各种能力。说什么只在意心灵和气质之类纯粹扯淡。只是外表所占比重男性很小。所以一个理性的人,是应该充分协调,如何将用有限的精力将两部分做到最好。而且尤其对女性,努力改变自己的外在条件其实也是一种进取,也是在一种完善自己的过程。天生美丽不可否认是最好的资本,当然也不可全靠它。也可能是学校的女生多,自习一个班大多都是女的,其实也间接反应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对男性缺少了安全感。所以理性的女性找对象时更应该在意这种安全感。

篇三:浅谈失去信仰的爱情

浅谈失去信仰的爱情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第一部分遵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情本质的解读,指出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性爱)和社会属性(情爱)的辩证统一,爱情的本质是其社会属性;失去信仰,爱情的社会属性将会丧失,并得出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结论;第二部分阐释了现代爱情失去信仰的原因以及当代爱情的特点;第三部分进一步论述了失去了信仰,爱情将经受不起苦难的考验,在世俗化社会中不堪一击。

关键词:爱情;信仰;社会属性;去神圣化

爱情和面包你选择什么?——这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人们世代谈论并用它回答着不同时代的爱情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面包,放弃了爱情,纵使这种回答有太多的无奈,但爱情让位于物质或者说生存,这毕竟是一个事实。纯粹的爱情变成一种奢侈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将爱情抛弃,越来越多的人结婚又离婚,越来越多的人把爱情和婚姻当做换取生存和虚荣的交易,人们不再相信爱情。我们的恋爱自由了,婚姻也自由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轻易说出海誓山盟但越来越惧怕承担?为什么我们不断延续着浪漫但心里的爱情却越来越苍白?为什么我们叫嚣着爱情至上但却越来越不敢去爱?笔者愿意相信这样的答案:失去了信仰,社会病了,爱情死了。

一、爱情本质解读

(一)爱情的内涵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是人类世世代代对美好社会的制度的向往和追求;二是人们千百年来对美好的爱情和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旋律。”(雷骥《象牙塔中的柔情与理性》)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历代先哲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爱是最古老的最受尊敬的最有权威的神。歌德说,爱情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休莫说,爱情是,“美感、性欲、善意”。萨尔丹说,爱就是无意识的善意,自我的彻底忘却。罗曼·罗兰说,爱就是丧失理智,薄伽丘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十日谈》中说过:“人们一旦坠入情网,你便是叫他移山倒海,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支配的冲动——着魔”康拉德语。黑格尔说,爱情是恋爱双方在“高尚品质”、“优美心灵”、“牺牲精神”等方面和另一个人的统一。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有道理,但过于抽象,都没有揭示爱情的本质。就如拉罗什弗科所说:“给爱情下定义是困难的,我们只能说:在灵魂中爱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激情;在精神中,它是一种相互的

理解;在身体方面,它只是对躲在重重神秘之后的我们所爱的一种隐秘的羡慕和优雅的占有。”相比之下,马克思、恩格斯给出的解释更有深度更具体。

(二)爱情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和特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给“爱情”下了一个比较标准的定义: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的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这一定义的基本内涵有五个方面:第一,爱情必须是男女之间独特的好感和眷恋之情;第二,恋爱的男女双方必须有最起码的客观物质基础;第三,恋爱双方必须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志同道合;第四,恋爱是双方各自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第五,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的伴侣。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双重本质决定了人的双重属性,人的双重属性又决定了人类爱情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爱情产生和存在的生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性心理迅猛发展,便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称之为“性爱”。所谓爱情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中,要受到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受到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情爱”。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性爱)和社会属性(情爱)的辩证统一,爱情的本质是其社会属性,即“情爱”,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失去了信仰的国度,情爱被金钱被世俗剥离,爱情只剩下赤裸裸的性爱,这其实是把“人格”降到了“动物格”。

(三)爱情是一种信仰

与西方相比,中国就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度。爱情构成西方人整个生活和生命的全部,爱情就是一切。朱光潜先生才曾对此有精辟的论述:“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相反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即使是在中世纪,那个特别“黑暗的时代”,西方的文艺界只能对上帝书写爱,写恋歌是一种罪行,但是中世纪仍然有法国哲学家、唯情论者阿伯拉尔与把李名媛绿依斯冲破重重阻挠,苦苦相恋。而重视婚姻的中国情感悲剧以婚姻悲剧居多。

在西方爱情和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常常联系在一起,诗人Richard Crasha在诗中写道:“爱,你是生与死的至高无上的唯一君主”。在英文诗歌中,爱情和死亡如同其他抽象的理念一样,可以作为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独立存在来感悟、思辨、讴歌。英文诗歌《The garden of love》里这样写道“青草地上建起了大门紧闭的殡仪馆,花朵盛开的地方,堆满了坟茔和墓碑······”将爱情与死亡联系起来,本来就是对爱情的神圣化,毕竟死亡不是一件小事,是神圣而庄严的。这种思想是东方所不能理解的,中国人缺少这样一种神圣的感情。

哲人说人类有三种皈依方式:故乡、爱情与信仰。其中最富有诗意的是对爱情的皈依,古今中外,有多少名流士子、俏丽佳人为之心醉神迷。爱情带有神的魅力,能给爱与被爱的人以信仰般的品质与意志。爱情与信仰一样,都寄托着人类对人生的美好的期待和向往,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两者都是人类自身社会属性中的本质特征,因此爱情和信仰有共同和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爱情产生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男女之间,有着偶然性和脆弱性,信仰给予爱情冲破现实壁垒的勇气,给予爱情度过重重苦难的不竭动力,给

予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念。古今中外无数的“爱情信徒”凭借着崇高的信仰赐予的力量,为我们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情篇章,他们也在爱情中获得了永生。

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什么生活》一文中写道:“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你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的痛彻肺腑的怜悯·······我追求爱情,是因为他叫我销魂·······我追求爱情,又因为他减轻孤独感······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课圣者和诗人曾经想象过的天堂······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罗素就是这样以信仰般的情怀阐释了他的爱情观。

二、当今社会的爱情失去了信仰

爱情自古就被人们视为最唯美最神秘的感情,唯情论者会把爱情当做人类感情甚至是生命的全部,惠特曼就在《神秘的号手》中写道:“······除了爱的思想就没有别的思想了,除了爱的言论就没有别的言论了······”爱情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它又可以集中反映不同时代人们感情世界的迥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不再相信爱情,虔诚的“爱情信徒”越来越少,为何愈加开明自由的当今社会,爱情却失去了信仰?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给出解释。

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掌控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相信人类可以征服一切,获得一切,而不再相信神灵的力量,这样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感情都出现了去神圣化的迹象,爱情不再具有“超越无限残缺性世俗的圣神性”,爱情变得世俗化,变成了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

其次,市场经济推动着社会迅速更新,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无暇打理自己的感情生活,快餐文化迅速蔓延,原本需要慢慢用心品味的爱情也成了一份可有可无的快餐,谈恋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变成了非必需品的生活用品。一切都在疯狂的更新,包括人们的感情,人们不再信奉世间还有永恒的事物。因而爱人不再唯一,爱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守候终生。

再次,与信仰上帝的西方相比,东方的文化自古就缺少信仰的因素,反映到爱情观上更是如此。对于西方人而言,爱情同死亡一样圣神不可侵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对于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以婚姻为重,爱情是可有可无的,两性的选择和结合更多的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参杂了太多现实的因素,这样看来,中国的爱情缺少信仰,不够浪漫也是事出有因。

另外,当今的社会崇尚自由和平等。恋爱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发展,希望对方尊重自己的选择,要包容自己的一切。但没有两个完全匹配的男女,恋爱史需要双方做出让步,现在很多人的爱情陷入了双方为自己利益而战的困境。利益稍微受损,就可以带上“他(她)不懂我”“他(她)不尊重我”的帽子,而后理由充分的抛弃爱情、离婚或者婚外恋。其实我们压根就没有给对方了解我们的机会,我们要求别人尊重我们,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给感情以尊严。在自由、平等的旗帜下,我们无意识中使用了爱情霸权,信仰早已被无限膨胀的自我吞并。

市场经济崇尚公平交易,爱情也被放到交易的谈判桌上,出现了契约式爱情,当感情掺杂进了铜臭味,人们在乎的不再是恋爱的内涵,而是恋爱这种形式是否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给人们力量的是利益,评判事物价值的标尺也是利益,信仰连同真爱被人们搁浅了。

失去了信仰,当代的爱情被现实所羁绊,爱情的社会属性——“情爱”逐渐被剥离,最后只剩下赤裸裸的“性爱”,爱情中所体现的“人格”也就降到了“动

物格”,很那讲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爱情失去了信仰,是时代释然还是人们的感情变迁所致,我们也很难讲的清楚。失去了信仰,现代的爱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笔者认为现代的爱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恋爱态度的随意性。雷骥在大学生恋爱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用“无所谓”三个字。“无所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唐美云在《青年“无所谓”心里探微》给出这样的观点,无所谓心态是青年人在试图解决由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各种社会、个人现实问题时所产生的矛盾心态在两难选择中的第三条道路,夹有叛逆、轻狂和无奈。笔者认为无所谓的心态反映了当代年轻人过于随意的恋爱态度,是恋爱中责任感缺乏的表现。爱情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结束,人们不会去考虑爱情有没有结果,而只在乎恋爱这一过程,“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恋爱观就是很好的写照。

第二,恋爱节奏的迅速化。“恋爱”和“爱情”本质上是一致的,爱情是恋爱的名词,恋爱是爱情的动词。爱情分“三大步曲”:谈恋爱——结婚——生育子女,和“三小步曲”:谈(了解)——恋(眷恋)——爱(热爱)。谈恋爱本身是人们从逐步了解对方,到暗暗地依恋对方最后达到强烈的热爱对方的过程。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恋爱不再遵循这样的程序,恋爱的前戏越来越少,相互了解相互试探的环节直接省略。似乎见到貌似有感觉的女生,就可以追上去问一个直白的问题,“要不要谈,不谈我就走”,曾经有人这样比喻,现在的恋爱就如同抢购大白菜,先不管好不好一定要下手快,不喜欢大不了丢掉。其实恋爱前戏的省略为后来爱情急速破裂埋下了隐患,缺少了恋爱前的试探,爱情也缺少了浪漫的色彩,变得乏味。爱情就像燃烧的煤炭,燃烧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燃尽,闪电般的开始注定要风吹般的离散。

第三,恋爱对象的可替代性。恩格斯指出爱情具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恋爱的对象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这也是古典恋爱所尊崇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真爱”。但现在恋爱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于爱情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恋爱对象的魅力。也就是说,人们在意是否在恋爱而不是和谁恋爱。当今社会恋爱对象是可以替代的,所以恋爱中人们不会百分百的投入感情,彼此存在保留和戒备,这样就会产生爱情信任危机,另外这种可替代性让爱情有了可选择性,人们也就不会彼此珍惜对方。所以也就会出现“普遍撒网,重点培养,频繁更换恋人”的现象。

第四,恋爱观念及行为的开放性。笔者看到过这样的调查数据,在对洛阳师范学院七个系的2011级新生的调查中得知,新生中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有19.9%,表示可以理解的有24.1%,表示反对的仅占14.4%,其中有44%的同学表示只要自己有恋人,就希望与恋人发生性关系。象牙塔里的恋情是最纯洁的,但是我们从这些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恋爱观念已经很开放,社会上的开放程度可想而知。性爱成了恋爱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必将会带来爱情中道德伦理的沦丧。笔者认为这与当今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西方“性解放”和“性自由”盲目崇拜有关。其实我们完全曲解了性解放的本质含义,现代美国人并没有像国人那样崇拜“性解放”,而是理性复苏重新审视性纯洁和性道德。

三、失去信仰的爱情不堪一击

苦难是信仰永恒的话题,同样刻骨铭心的爱情几乎都与苦难相关。著名诗人海子说“在黑夜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夜色》)前者就可解读为爱之艰难,而苦难是爱情品质的试金石。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个人都会遇到真爱,真爱可给予我们肉体和精神上双重的愉

悦和享受,但是真爱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在真爱没有出现之前,我们要饱受漫长等待的折磨。只有那些能够耐得住寂寞、心存大爱的人才能得到真爱,大多数的人只能找到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伴侣。真爱的不可替代性、忠贞性、无限完美性决定了爱情的自私性、排他性和永恒性,这又决定了爱情是脆弱的、高风险的。

爱情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爱情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尤其是在以血缘为纽带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国,纯粹的恋爱更是缺少保障。这就需要一种同爱情一样超越现实接近完美的但又强大无比、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信仰。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信仰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和最迫切的愿望满足,其威力的奥秘就存在于这些愿望的力量之中”。对爱情的信仰就是一种渴望与想爱的人永远在一起的愿望,以及对这种愿望的实现怀揣的坚不可摧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守信仰,爱情会变得强大“众水不能熄灭,大火也不能淹没”,因为拥有信仰的“爱情如死之坚强”(安迪·威廉斯《爱的故事》)。失去了信仰,脆弱的爱情在苦难面前不堪一击,会被世俗社会溺死,或者化作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终有一天会走向同样地死亡。

爱情悲剧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上演,但悲剧的根源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孔雀东南飞》还是名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悲剧更多的可以归因于吃人的封建礼教,古人为爱而抗争的精神让我们敬仰,悲催中我们看到的是真爱迸发的勇气,世俗社会预设的苦难更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古典的爱情悲剧中有伤感但更多的是壮烈。现代的爱情悲剧依旧在上演,人们依旧会归因于世俗化的社会,但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人性力量的强大,而是当代人面对感情时的懦弱,因为人们已经不敢去抗争,甚至是失去了抗争的意识,这些爱情悲剧充其量只会引来一声叹息,而后从人们的感情中删除,就如同当今缺乏心意的恋爱前奏,不值得人们去记忆。其实扼杀真爱的不是世俗化的社会环境,也不能责怪市场经济过于物质化,毕竟时代要发展,扼杀当代真爱的是人们对苦难惧怕,而这又源于人们心中爱情信仰的丧失。与其说世俗社会扼杀了当代真爱,倒不如说当代人抛弃了真爱。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笔者的一好友就是这样被世俗社会吓倒,没有反抗便放弃了一段真爱。人们都讲大学里的恋爱是照不进现实的,就如同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好友在大二时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男孩,就如同所有的大学爱情剧一样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他们在一起很幸福,很快乐,男孩高大帅气,人品好,有责任心,求上进,可以说是80后的精品。就在他们决定在一起的第二天,好友去北京参加实习,男孩等了一年。第二年好友忙于考研,家里却发生大的变故,父亲去世,她几乎要崩溃,是男孩为她撑起了一片天空,她更加依恋他,就像依恋自己的父亲,在男孩的帮助下好友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好友的母亲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理由是他俩属相相克,女孩的父母据说也是属相相克,父亲突然去世,母亲也就相信这是上帝的诅咒。女孩没有挣扎就以属相相克这样荒唐的理由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男朋友。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哭,哭得天昏地暗。同学们都说他们分手的理由可笑,好友只是笑笑,说别人不懂她的苦衷。后来好友告诉笔者,其实属相相克只是个借口,他们的恋爱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世俗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那就是男孩并不是个健全的孩子,小时候的一场以外让他失去了右手,纵使他再优秀也是块有瑕疵的美玉,好友来自农村,找这样一个男朋友,舆论的压力她承担不起。其实敢于去谈这场恋爱,好友也算是有勇气的,毕竟她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她缺少对爱情执着的信仰,她没有去挑战世俗,甚至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爱情拿到社会上去经受考验。好友这样写道:

篇四:我们仍然信仰爱情

2012.12.21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人们心里与其说是松了口气,不如说是有些失落。哪怕来个日全食意思意思呢?然而竟没有。日子还得继续过,只是更无聊了。从数据上看,世界末日的传说或情结并未对婚姻家庭产生太大的影响:离婚率仍然保持了十年来的上升势头,其中有两个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单身人口数――2011年34岁以下的单身适婚人口已达1.8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斥婚姻;第二个是无性婚姻――每月性生活不足一次的夫妻,比例超过25%。

“因为相爱而做爱、因为相爱而结婚”,这个人们坚守了两百多年的美好理念,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习惯于或只能从婚姻中得到的东西,人们现在却越来越便捷地从婚姻之外得到,并对此变化习以为常。然而拨开表面这层令人沮丧的迷雾,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数字让人心暖的一面:去法院诉讼离婚的占比下降了;超过六成的离婚由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人群中,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和子女已成年的银发族占比越来越高。这三组表面看似不关联的数据,其实都有着同一个指向:人们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并对生活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无须借助公权,人们可以通过协商处理自己的生活。而对于不美满的婚姻,人们的忍耐程度越来越低。

大家对婚姻品质要求的普遍提高,也必然带来了对婚姻的全新思考和理解。人们开始懂得,要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具有传统婚姻那样的稳定性是完全不现实和不可理喻的。因为爱情就像化学反应,它的本质和得以维持的根基,就是性质的不稳定。

婚姻变得越来越自我。这句话有着两层涵义:一是一桩婚姻是夫妻两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二是,夫妻两个当事人也变得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感受,而不愿意仅仅为了维系婚姻关系这一“主体间性”而牺牲太多的“主体性”。人们越来越重视婚姻中个体的感受、越来越尊重婚姻中个体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当这一点成为普遍共识之后,离异妇女便不再被当作游戏的输家而遭受歧视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对与婚姻有关的策略的多元化的理解与尊重。比如,除了离婚,人们对通奸和嫖妓也越来越宽容――既然对于没有爱情的婚姻越来越不能忍受,那么,对于没有婚姻的爱情就不得不持更开放的态度。这是个很现实也很无奈的结果。 当然,这会产生道德上的困惑和负担。快乐和愧疚,如影随形。新时代的核心问题在于:因为选择的丰富和便捷,行动走到了观念的前面。人们做出这样那样的抉择,但无论怎样做,都无法逃脱良心拖在身后的折磨。这种折磨,并不仅限于婚姻内的夫妻。它同时存在于婚外和婚前的男女交往之中。比如,法国社会学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城里人一生中择偶的范围,大概在2300人左右。而在乡村熟人社会中生活的人,这个范围则会小很多。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明显扩大这个择偶的人数规模。但是,它大大增加了与陌生人交往的随机性和活跃程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与只知道网名的陌生人性交,你觉得是道德堕落吗?仅以性厌倦为由提出分手,你会内疚吗?只以单纯的感官享乐为目的的性交,是可接受的吗?如果你知道你的情人还有别的性伴侣,你会不适吗?如果你的婚姻已经进入无性阶段,出于人道的原因,你会允许甚至鼓励你的配偶去找情人吗?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道德崩溃或沦落的结果,而是在人们采用新的方式彼此抟结和交往的前提下,道德的重审、重建和重塑。在人类任何包括两个个体及以上的场合和活动中,“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金律从未离场,也不会缺席。因为,虽然我们的行为在变、观念在变,但我们始终拒绝放弃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人类仍然渴望爱情,信仰爱情。

四次单身浪潮

上世纪50年代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搏击全国的离婚潮。

上世纪己70年代末

“知情返乡”等社会事件造成离婚率的猛增。

上世纪90年代(前后

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尤其80年《婚姻法》修改后,“感情破裂”成为离婚的合适理由。

如今

结婚成本增加,工作忙碌,早晨如今不但离婚率升高,年轻人的结婚欲望也在不断降低。

篇五:文学与信仰

于仲达评齐宏伟:文学与信仰

一个有敏感良知的人,按照已败坏了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法则来生活时,就会感到极大痛苦。

——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所有的知识把我们更带进无知

我们所有的无知更把我们带进死亡

可是接近死亡,而不是接近上帝

——艾略特

藏匿于人类中的恶比包医百病的社会主义者所想象的要深得多,没有一种社会制度能避免恶,人的心灵不会改变,不合理的罪恶源自人的心灵本身。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不管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必须正视人性中的幽暗,由此才可以开始新的探索。而幽暗的人性一再告诫人不可轻信社会福音、人间天国之类的许诺。这样就给社会制度、现世政权祛魅,从而为信仰精神、彼岸世界留空间。

——齐宏伟

我不信通过制度改变可以消灭苦难、饥馑、贫穷,但我坚信一个人通过生命改变,有了信念、希望与博爱,可以多一份对抗不公正的勇气和承当苦难和耐力。

——齐宏伟

齐宏伟的书,几年前就买了,对于营养人的好书,总是留着慢慢享用。我老是觉得自己的灵魂饥渴,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为此而感到郁闷而又焦灼。

就在最近,客居S城,心境一下空了起来,我第一次集中阅读他的七本书以及博客里的系列文字,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心灵受到的惊艳与震撼是那样强烈,泪水瞬间流下,惊喜,赞叹,玩味,不安,我在房间里徘徊着,一会儿躺下来品读,一会儿站起来踱着步子,再一会儿伏案记下灵感,单位长长的幽暗的走廊里里来回走着,我仿佛听到了另一颗寂寞的心魂,喁喁自语,那是远方的灵魂。所谓激动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时光,那些痛苦,纠结,盘绕,唯独心底这片心魂生发真实的回响。我的眼前浮现出聂赫留朵夫在旅馆的房间来来回回走的情形,浮现出伊凡的辩论和阿辽沙纯真的眼神,那些精神难题长久折磨着我,一次又一次把我的心灵逼入暗角,促我寻找生命的那一线亮光。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细读书稿,灵魂猝然相遇,不断地颤栗与苏醒,经过了漫长的幽暗、践踏,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除了重复鲁迅式的沉郁、悲怆、孤峭和寒郁以外,一颗颗伤痕的心能否在基督里重新归正?

社会剧变,阶层固化,道统断裂,价值沦丧,压力陡增,奔波辗转,环顾当下,蝇营狗苟,人的生存是否太实际、太功利,太沉重了!?蔑视别人的处境和尊严,是一个彻底丧失了尊严的无赖群体,几乎没有真正的良知和关怀可言。见惯了人性的丑恶,各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让人身心俱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况就象艾略特笔下的荒原,压抑苦难,中了黑暗的病毒的心,从根本上就彻底黑暗了。个体怎样度过茫茫暗夜?这个问题就此诞生。 以什么精神姿态面对这个苦难的世界?如何面对生命本身?类似的精神问题无不折磨着一代又一代的仁者、思者和圣者,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鲁迅、张中晓、林昭、海子、穆旦、史铁生、张承志等等,他们大都反对以暴力抗恶,对于个体的自由与生命尊严都持悲悯和虔敬,这些正是最优秀的文学传统。

齐宏伟凭着自由和生命意识的敏感发现了中国人心灵的病毒,然而他既没有选择苟且麻木,也没有选择疯狂独我,而是拨开荆棘,继续前行,深入暗河上的求索。他果然是一个敏感的人,不仅对文学艺术敏感,更主要是作家精神世界荒芜的敏感。他以“属灵”的眼光洞察到了人性幽暗、人类的苦难和人生的困境,对于后鲁迅时代极权和物欲对于个人精神价值和生命尊严的摧残和奴役,给予精神的照亮和抚慰,那就是回到神圣价值,蒙受光照,接受精神洗礼,有了价值之光的透视,才具有向死而生的勇气,也才有新生命才可以开始。 我无法知道,齐宏伟在这样的精神困局里熬炼了多久,但读了他的《文学、信仰与我》后,还是明白了一点,在有限的几千字的描述里,我真切感受到他曾经为这个问题苦苦挣扎和辗转反侧过很久:

我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人,但为何总觉得自己还不错呢?我有很多肮脏、丑陋却为何一再推给社会和世界呢?一个满脸肮脏的人,却仰着脸对全世界的人说:“你们看,我的脸多干净!”西方学中的忏悔精神似乎一下子也触动了我。我这才明白很多时候知识学说、体系是每为了掩饰人性的罪恶,人性本善的假设完全可以成为指责社会的借口。

人的错误,尤其是经历过“文革”以后的中国人错误在于把罪的责任推诿给环境或他人,而不愿自己承担,于是就倾向于把罪和恶当成一种实体,好为上帝的缺席与自己的放纵寻找

借口。

齐宏伟之所以关注人的精神和灵性,主要和他自己的思想求索有关。那些年,我也常常感受到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毫无意义,身心很累,当信仰和现实的生活发生碰撞,特别是一些惨烈的事情遭遇到是时候我却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无力,却可怕的陷入一种虚无的深渊当中。那些来自环境、学术、亲情、友情、爱情、信仰、思想等带来灵魂撕扯密集遭遇和折磨着我。

阅读齐宏伟,是一种心魂的震颤,这个世界,原来可以是这样,我终于从压抑的文明和人性中超越出来。犹如酷热之后的天气渐渐转凉,长期盘踞在心头的疑问忽然得到了澄清,渗透生活的空虚感,也烟消云散。读齐宏伟,其实就是读自己多年以来复杂的心路历程,几本书一口气读下来,读到最后竟不知不觉感到内心在变化,裂口在融合,一个人,只有精神和心灵上的真正强大,才会真正宽恕和解脱自己的心灵。而我的痛苦在于,在一个没有上帝的国度里,谈何真正的宽恕和信仰?鲁迅当年即如此,他站在“人的立场”而非“神的立场”,他很清楚他所面对的是“无物之阵”的绞杀。如果有上帝,苦难与邪恶又是从哪儿来的?我也陷入这个问题之中。

2003年初冬,我读鲁迅,体会他“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S城肃杀、萧条、冷落,无穷无尽的黑暗、凄然和阴郁,人的面部全是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一点儿生气。我在孤独绝望里挣扎,贪恋着已经逝去的温暖。哀莫大于心死,生命在凄风苦雨的漫漫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心魂的火花在孤静中黯然。一方面是精神、灵魂的空寂、落寞,另一方面是是对人生、世间芸芸众生生命终极意义的探求与思索。不知不觉之间,十多年过去了,灵魂里散发着寒意。

不过自从邂逅齐宏伟的那刻起,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军奋战,一个70后的精神同道,刮骨疗毒,正在直面时代的精神难题,并且以亲证的方式迎接人性的残忍和时代的挑战。当我阅读他的信仰经历时,自己不禁惊呆了,这简直和另一个“我”相遇:热爱文学,执著爱情,寤寐思服,忧郁感伤,崇尚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的个人奋斗精神,崇尚启蒙精神,坚信理性,曾借禅宗的启示“安心”,反思自由主义,推崇存在主义,批驳进化论学说,质疑历史理性,以理性批判上帝,尤其推崇鲁迅式的英雄主义和个性独立精神,深味鲁迅式悲凉,敢于袒露个我心魂,撕开生存的裂口,即便遭遇绝望,也偏要效仿鲁迅“反抗绝望”,拒绝任何权威和精神拐杖,在寂寞的暗夜,独自担当精神的创伤,舔着自己的伤口,依然要做“真的猛士”和“真的人”??天哪,这个齐宏伟和我曾经的精神困惑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我囚在恶劣生存处境中的时间太久,有过“愤青”的彷徨与自戕,无法张扬个体的的灵性,相同的还有,我们不约而同都“绝望”了,或许是在寒冷中习惯了,已经不再习惯温暖。生存的压力,生活的欲望,生命的尊严,心灵的焦灼,荒寒的世界,严酷的环境,内心的黑暗和荒凉,使得我们不由得质疑鲁迅思想启蒙和人性革命改造的效果,虽然我们没有一开始就信靠上帝,甚至也曾有把原因都归结为环境和他人的时候,但是我们都敏锐地感受到,鲁迅所依持的精神资源已无力承载心魂的伤痕,苦苦思考鲁迅生命哲学“内向超越”的困境,信仰后也同样受过灵恩派和唐崇荣牧师的影响,真的很奇妙。在这个冷漠、荒寒的世界上待久了,在这个被权力宰割、被利益切割的世界上待久了,灵魂散发着冷气,尤其是长期耽溺于存在主义式的荒谬、恶心与冷漠中,沉浸在鲁迅“精神界战士”的呐喊中,就会中了怨恨的病毒,找不到滋养自己灵魂的食物。

某些学者长期片面推崇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过分张扬人的自由意志,而无视严酷社会给人造成的精神内伤,无视深渊里灵魂的呼告,实际上无意间遮蔽了脆弱不堪的自己,难道都要向鲁迅笔下的人物受伤后如孤狼般在角落里舔着自己的伤口或终于无牵挂地死去?难道都象象卡夫卡那样孱弱、自虐、自卑?精神之路和救赎之途在哪儿?克尔凯郭尔说得好:“大多数人的不幸并非他们过于软弱,而是由于他们过于强大——过于强大,乃至不能注意

到上帝。”

当然有人会说,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不需要借助上帝来给怜悯,得以一辈子安然享受上帝给的温床,就象鲁迅那样坚持“反抗绝望”,而拒绝一切来自他人或者上帝的怜悯和同情??我是鲁迅爱好者,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话,问题是象鲁迅那样坚韧象尼采的“超人”那样强大,一般人难以做到,绝大多数人,需要寻找希望与寄托,需要有个信仰来支撑自己直面人性的幽暗和人生的苦难。正如加尔文所说:“一个人若知道他在一切事上都有神的指引, 如果人知道他的工作是神交付他的,人必能以忍耐克服所遭遇的一切困难、不幸、失望和忧愁。”

真的很感恩,是信仰让我们从爱情的死结里挣脱出来,从文学虚幻的审美主义里突围,从启蒙主义和理性的枷锁里突围,脱离了罪的辖制!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信仰!但是,为什么就是难以进入信仰呢?正如齐宏伟所说的:

说到底我不愿意失去堕落的权利,也不愿接受基督教清规戒律的束缚。我是一个君子,但不放弃做小人的权利!我觉得恶还是有力量的,不愿意在价值上完全否定他。这是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鼓吹忍让顺从的原因。 站在基督教语境下,当然可以这么说,可是中国人无法信仰的原因不止此,恐怕还与传统文化的心里沉淀有关,尤其是中国有近百年的民族屈辱,要想一步迈到“勿以暴力抗恶”的向度上,确非不易。但是引进神性纬度,至少可以给我们以启迪,除了在社会制度层面寻求改造以外,不要忘记了还有心灵这个层面。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就象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描述的的伊凡·伊利奇一样:

他感到他的痛苦在于,他正在钻进那个漆黑的洞穴,而更痛苦的则是那个洞他钻不进去。妨碍他钻进去的是,他认定他的一生是光明正大的。对自己一生的这种自我开拓拽住了他,不让他前进,这就更使他痛苦不堪。

托翁一度强调道德勇气,自省自察,然而这与大卫强调的向死而生的信仰勇气不一样,他的晚年还是以痛苦告终。我自己也有一个“洞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而不得,也曾一厢情愿认为自己是个无辜者,天性善良,但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个“我执”导致的错觉。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后,旧的精神世界一下坍塌了,让我很久沉思一个问题,社会的罪恶和人生的苦难仅仅是专制造成的吗?陀氏说:“很清楚和容易理解,藏匿于人类中的恶比包医百病的社会主义者所想象的要深得多,没有一种社会制度能避免恶,人的心灵不会改变,不合理的罪恶源自人的心灵本身”。这一番话就象闪电一样在心里起了作用,把我头脑凌乱的思绪汇合一处。知识的傲慢和权力的傲慢一样,都让人无法真正顺服、谦卑和爱,因为自我的傲慢妨碍了灵魂通过世界进入信仰。我终于摆脱了理性的怀疑,走向信仰,获得了平静和快乐。我终于明白,如果不舍“己”,消融“我执”,所谓的爱不过是利己主义的爱,那只是列文和伊凡般的教条主义的爱,爱的只是抽象的人群,而无法真正去爱生活里的具体的个人。自此以后,我不单是从社会制度层面思考问题,也开始有意识从心灵、精神层面思考问题。笔者也有漫长的心灵挣扎和短暂的慕道经历,因为心灵难宁,但是阴差阳错般转向了佛教禅宗以求“安心”,真是造化弄人。

在这个夏天的午后,重温《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文学·苦难·精神资源》,之后又购得《信与思》、《书中之书讲演录——<圣经>文化今读》和《彼岸的跫音》。那些深刻的文字,不玩味技巧,重在切入精神困境,“贴”着作品,“顺”着作家,化为美,传达出微妙的生命体验,把人带入纯净、清澈、灵动和美好之中。越读,越沉浸于其中,那一刻你会发觉生存的重压在减轻,精神的视野在开阔,生命的尊严恢复了,内心的灵性开启了。

齐宏伟的解读细腻细致,不过分张扬,不晦涩高深,灵敏而不浮泛,娓娓道来,缓缓深

入,悄无声息中而又有着精神思缕的潜流,渐入佳境。犹如他的生命和信仰,借助文字袒露个我灵魂的肉身,很多文字和思想也淬炼着灵性的气息。他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众多大师和作家的心魂形成对话,文本敞开,充满了庄严的境界和最微妙的慧识,这种耐心,这种态度,不取巧,质朴而踏实,难能可贵。虽是学术专著而非教牧类书籍,文字不晦涩,确有圣灵走过的痕迹。读这样的文字,分明是暗夜里的光。

在寂寞的晚上,我仿佛触摸到了齐宏伟的精神脉搏,对于这些充满神恩的文字感到敬畏,对他所开辟的灵性境界感到深切。齐宏伟就是这个时代精神的游魂,在南京温暖而又清丽的气候里,他用阅读和谛听的方式和世界对话,用默祷和歌吟的方式和世界相遇。他是给文学带来灵性和颤栗的人,2005年初春季初读他的书时,他的文字如寂静的春江汩汩的流水,猝不及防就从我的心头流过,难以忘怀。我厌弃了那种规矩“论文”,奴性写作,厌恶装腔作势,厌恶洋八股、土八股,厌弃了没有灵魂挣扎毫无痛感的文字,打开齐宏伟的书,一种温暖、挚爱、润泽扑面而来,灵魂颤栗。肉体和灵魂脚步的速度有时是不一样的,肉体走太快了,就会把灵魂走丢了。齐宏伟的灵魂在跟着他行走的步子,他洞察到这个时代严酷的精神处境,分明感到国人魂对这种变化的不适应,他决意在信仰方面重整河山。

尽管齐宏伟没有某些批评家那样的大名,单就我个人而言,他却是我难得的精神兄长,读他的文字,能真切感受到他笔端流露出来的自由,就象小鸟一样轻盈,阳光一样温暖,青草一样芳香。哦,南师大有幸聆听他讲课的学生有福了!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精神兄长敏感窥见了人性的幽暗、人生的荒寒和生存的逼仄?能直面困境并且走上救赎之路,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丝毫不掩饰对齐宏伟的喜爱,谨以此文表达对于一个属灵青年学者的尊敬。在我看来,他是后鲁迅时代优秀的青年批评家之一,也是继刘小枫、余杰、摩罗之后再次打动我心灵的青年学者,不过这一次被打动更加深沉、持久和博大,而不只是呐喊过后的虚脱与蜕变,我有理由相信他经受试炼后比前二人走得更远!

当前的文学灵魂纬度匮乏,它们似乎只能揭露人性的丑恶和灵魂的狰狞,世界的残酷和荒凉,暴露“下半身”的肉欲狂欢,而难以带人一起在真相的暗夜中仰望真善美爱圣的星空,也难有在人性深渊中超拔而出的精神气度,更没有穿透一切黑暗的价值之光。

齐宏伟没有艰涩难懂的理论,没有枯燥无力的阐释,没有术语名词的罗列,这是他的亲切之处,他本人所信奉的是深厚的基督教信仰传统。也就是说,他是带着价值关怀和信仰热情来描述现实世界缺失的事实。他的精神视野从百年中国文学的狭窄逼仄的精神格局中挣脱出来,不再仅仅关注民生疾苦,世事之苦和肉身之苦,而开始关注人类的终极之苦、精神之苦和困境之苦。齐宏伟拒绝精神不“在场”,思考把苦难转化为精神资源,从而在精神荒原上一起寻找灵魂的出路。

二十世纪中叶,人们不再相信外在境遇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能根本解决人类的存在问题。二十世纪文学过多描写人性的丑陋、苍白,关注生活的无聊、空虚,透视生命的困惑和矛盾,其实不过把人类的内在世界给外在化了。

鲁迅从西方窃取各种思想意在:“——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为了改造自己,使自己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已达到“求火若渴”的地步。当我们的文学还停留在沾沾自喜的地步,是否失去了“窃火煮肉”的勇气?非但如此,我们不仅不肯承认自己“失败”,而且不肯敞开自己的学习,老是炫耀学来的那些知识性的东西,以证明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