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忘不了老师小学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35:04 体裁作文
忘不了老师小学生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

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

在教过我的老师中,有一位老师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她就是蒋老师。

蒋老师,有一双乌黑发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细长的身材,真是一位典雅的老师。蒋老师对待同学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处理事情,总是条条有理,以理服人。蒋老师对待家长,总是恭恭敬敬的。她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来改善自己,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蒋老师对待同学之发生的事总是公正处理,再读三年级的时候,高宇和、刘玉行、吕亮和许多男同学在班上脱别人的裤子,他们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从后面一下子上去脱裤子。后来当他们脱下我的裤子时,我的脸全变红了,红得像个红苹果,我急忙把裤子提上来,周围的同学都快笑死了,我的心里恨死高宇和他们了。后来老师知道后狠狠的教训了他们了一顿,我心里高兴极了,觉得老师处理事真认真。 蒋老师对待工作也非常负责,我们临近期末考试了,蒋老师认真的辅导我们,给我们听写复习,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蒋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

篇二:关于老师的作文:忘不了您,老师

关于老师的作文:忘不了您,老师

你还在我家乡那长着许多d子花的山村小学吗,亲爱的老师?你还在背着我的那些小姐妹们涉过那湍急的小河吗,亲爱的老师? 老师,如今又是春暖花开、小河涨水的时节了,我已由一个顽皮的小孩长大,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此时此刻,我似乎有好多好多心里话要向你说︹ 记得那时你才18岁,刚走出师范学校的大门,没有在繁华的城市里逗留,就踏进我们偏远的山庄。人们都说你是城市小姐,我的父老乡亲都好奇地看着你。 故乡的山野有那么多沟坎,那么多泥泞。你总像我们的大姐姐,在那风雨季节里,带着我们回家。你把裤筒卷得高高的,光着脚子,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涉过那条脾气暴躁、河岸上长着一棵大榕树的小河。我还记得,你背着我时,浪花溅到你的脸上,雨水打湿了你乌黑的头发。我悄悄地拂去你辫子上的小水珠,你知道吗? 我们在小河的这边,你在小河的那边,你向我们频频招呼叮咛:路滑,慢点儿走,明早我来接你们o我们喊着和您告别。你的音和我们的声音让小河的波浪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一晃五年过去了,您已把青春和热血留给了那些快乐与阴沉的日子,留给那沟沟坎坎的山村,那呼啸的小河。 如今我就要告别小学生活,踏进我时刻向往中学大门,可我总是不能忘记您的微笑,那开放在我家乡小河边的微笑。 在我的梦里,在我的心坎中,您的微笑总是那么甜蜜,总是是那么和蔼,总是那么神圣。

篇三:小学作文:忘不了

忘不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做过许多的错事。

记得有一次,在考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看见我才考了68分,我大吃一惊。

放学了,我孤独的走在路上,好像有心事,我左思右想,回去该怎样向爸爸,妈妈说呢?

突然有一个在地狱的人说:

“你干脆自已签,免得让妈妈大骂一顿,另一个在天堂的人说: “你不应该自已签字,不能在错了。我,终于想好了就自已签字。 回到家中,趁妈妈还没有回来就自已签字,可是,又想了想后果是是不堪设想。

这时,我心里心慌意乱,到底签,还是不签,我犹豫了半天,说:“签就签吧。”

妈妈回来,看我一副不高兴的样子,问:

:女儿,什么事那么不高兴呀!我没有回答。

吃饭时,妈妈收到了谢老师发的家校通,上面写着:“试卷请家长签字。

妈妈像明白了什么似的,问我试卷在那里。我支支吾吾的说:“在书包里。

我的签字被妈妈发现了。我真忘不了这件事。

篇四:老师,我忘不了

老师,我忘不了。。。

当我第一次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是老师第一个走来迎接我。当我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时,老师便在我心中刻上深深的印迹。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每天培育着我们,希望我们快快成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崇拜,是老师教会我认识了a,o,e,是老师教会了我计算,是老师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应该好好的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育。

考试前,老师总会再三的叮嘱我要仔细,认真。当我成绩不理想时,老师总是鼓励我不要认输,经常找我谈心辅导。天冷了,老师会提醒我记得把脱了的衣服及时穿上。放学了,我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回家了,可老师还在学校备课,批改作业。上课的时候您总是很认真,有时还会讲些好玩的事情,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每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总是拿不好笔写字,您把我叫到身边,握着我的手,一笔一划的教我写字,告诉我方法。终于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

老师关心我们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怎么也数不清,您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永远也忘不了您对我们的爱

篇五:宋才发:忘不了小学老师的启蒙恩

宋才发:忘不了小学老师的启蒙恩

忘不了小学老师的启蒙恩

宋才发

我是几辈人当中破天荒的第一个“读书郎”。记得在我刚进入7岁那年,母亲花了两个晚上坐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给我缝制了一个蓝花布书包。1960年9月1日早饭后,从来没有踏进过学堂门的母亲,欢天喜地的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第一次从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到了她少有的笑容。尽管没有进过学堂门的母亲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她迫切地希望她的儿子成为一个文化人。小学一年级教室,设在“宋巷街铁匠铺”梅灿德师傅的家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他家两间原来用着打铁和居住的房屋被打通改成教室,长期的烟熏使得这间教室白天都是黑乎乎的,窗户的通风条件也极差。但是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毕竟是我获得知识的“第一站”。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我们才迁回“宋巷小学”本部。

当时的“宋巷小学”是一所县办公立小学,即现在的“宋巷中学”前身。现在的“宋巷小学”,则是由“宋巷村居民委会”办的村级小学。原来的“宋巷小学”本部,就在离我家不太远的“福音堂”[①]里。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侵略者沿江而上,铁蹄踏遍了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设立教堂大肆进行传教活动。“福音堂”里有一口古老的大铁钟,每当做礼拜的时候只要一敲钟,方圆5里之内都能够听到清脆洪亮的钟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福音堂”改造成了农家子弟的学堂,这口大铁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师生们上课、下课、做操和集合的传声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口古钟实质上就是“宋巷小学”的象征。譬如,我向往读书和熟悉“宋巷小学”,就是从聆听和熟悉它的钟声开始的。我渴望进学校读书,尤其想一睹大钟的芳容。那时学堂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和威严的,不是本校学生,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然而这口钟的命运同这所学校的命运一样,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7年初,遭到了粉碎性的灭顶之灾。我目睹了几个戴着“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袖章的家伙,以所谓响应毛主席“破四旧”伟大号召的名义,丧心病狂地抡着大铁锤轮番狂砸这口大钟,整整砸了一个上午,才把这口整体浇铸的大铁钟砸碎。随着古钟发出最后一声“哀鸣”,原来意义上的“宋巷小学”从此结束了它的生命。对于那帮蓄谋已久的发起者、组织者来说,他们曾经呼喊的口号是多么的卑鄙;对于那帮赤膊上阵的流氓打手们来说,他们曾经表现出的豪迈是多么的可耻;对于那些跟着瞎起哄的青年人来说,他们曾经的誓死捍卫又是多么的愚昧。那是一个毁灭中华民族优秀典籍和宝贵文化遗产的岁月,也是每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年代。然而尽管“福音堂”古老的大钟已经荡然无存了,但是那嘹亮的钟声却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代,它在我的心里始终没有消失过。

校长戴焕章是一位整天戴着眼镜、笑眯眯的和善老人。他教我们班级的政治课,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在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当中,他未能幸免地遭到被挑拨起来的人们的轮番批斗。他个子较高但人很清瘦,记得他头上戴着尖尖的高帽子,上书“打倒走资派戴猴儿”几个大字。那些批斗他的人,在一个发疯的年代里简直疯狂至极,我亲眼目睹他们几次把这位老人打倒在地,人的理智和良心竟沦落到如此丧尽天良的地步。那帮组织者和主要打手根本不在乎良心和正义,他们想的、乐的和干的只是虐待。既然戴焕章是反对毛主席的“走资派”,那么,怎么伤害他都不为过,这就是他们的逻辑。在那些人的眼里,校长戴焕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直到现在每每回想起来,仍然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不堪回首。2007年2月我回乡看望年届80岁的父母,武穴市教育局甘继雄局长闻讯宴请我,接送我的司机恰巧是戴焕章先生的儿子,于是我急忙向他询问起老人的近况,并同 1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忘不了老师小学生作文)

他叙起老先生的为人和我对他的深刻印象。他儿子当即感动地哭起来说:“难得您这么多年后还记得家父,他在九泉之下也该欣慰了。”原来老人家在几年前就已离开了人世。教我小学1年级和2年级的老师,是当时宋巷乡干湖大队的张金娥和张嫦娥两位民办教师。教我3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的是李愤生老师,4年级是陈象移老师,5年级是李治中老先生,6年级是戴国胄老先生,教我6年级数学课的是陈宝伦先生。用现在的观点看来,这些老师都非常敬业,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记得从小学4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要求我们学写周记,5年级开始学写日记,老师每周都要耐心地进行检查或者抽查,写得好的还要在教室里念给大家听,让同学们互相得到启发。实事求是地说,我对写作的爱好就是从小学写日记萌发的。现在看来,当时老师“逼着”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观察问题,把写日记与写作文结合起来,实在是一个好办法,对我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第二贵在真实,通过观察一些细小的事情,写出来的东西有血有肉。我于1966年6月30日在“宋巷小学”毕业。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小学老师们循循善诱和苦口婆心的教育,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把我送进学堂门的母亲,也永远忘不了这些启蒙老师们的恩情。正是这些无私奉献、一辈子甘当无名英雄的铺路石,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成就了后辈人的辉煌事业。在这里弟子借词一首,为尊敬的小学老师们唱一首致敬歌:“贫女年年压金线,巧手难为画眉长。莫问为谁作嫁衣,但愿人间多新娘。”

记忆最深刻的读物是《三字经》。我国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特别讲究道德、公理、良知,认为人“性本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宗教来约束人心,我以为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必须“做礼拜”和进行“祷告”的主要缘由。我国古人将人“性本善”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转化成为“礼仪”,我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仪”。譬如,行礼就是表达尊重的意思。流传了千百年的《三字经》,代表和体现的就是传统文化。《三字经》作为流传数百年的蒙学经典,其中的很多句子已经成为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标识意义的东西,为大众耳熟能详。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必须把它读得滚瓜烂熟,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②]。《三字经》是一部“劝学”文献,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讲的都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劝学的语录。中间讲的是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更替,最后用古人勤勉好学的故事启迪教育儿童。对于这种“劝学性”,历代学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譬如,明朝吕坤在修改《三字经》时,称赞其为一部“增广见识”的读物。民国章太炎认为《三字经》尽管“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③]。我在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就背会了《三字经》,真正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但是,当时并没有理解它的真实含义。然而这毕竟是我孩提时代记得最牢靠的优秀作品之一,也是我终身受益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不仅对本民族、本土文化影响巨大,而且很早就跨越民族、跨越国界得到传播。如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就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90年秋《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现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感受最深刻的课文是《观刈麦》。新中国“前十七年教育”功不可没,那时候小学语文课本的篇目,不但适合少年儿童学习、领会和记忆,而且许多教育人、引导人树立进取心,奠定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就蕴含其间。对我印象最深的小学课文,主要有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普通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诗歌《观刈麦》,不但语言优美,而且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简直太深刻了,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 2

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④]《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民众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劳苦大众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给予指责。“县尉”当时在县里是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的。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苦大众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够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正当我长身体饭量看涨的时候,国家既遇天灾又遭人祸,一个健全的劳动力一个月只有36斤谷子,像我这样纯粹的消费者,每月只有10多斤粗粮。人们当时最大的期盼,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吃顿饱饭。能够填饱肚子、吃顿饱饭,实在是人们生理的最低需求,然而曾一度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中华文明5000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吃饱饭”是中国人企盼千年的共同心声。从孔子的“足食”,到老子的“实其腹”,再到管子的“无夺其食”,古代政治家反复强调“农本”与“贵粟”的思想,表明解决吃饭问题是我国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纵观历代王朝,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好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即便是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也照样存在百姓饥饿问题。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懂得农民的疾苦,知道一粒粮食来之不易;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⑤]的道理,养成了爱惜每一粒粮食的习惯。吃饭时哪怕掉了一粒饭在桌上,马上要捡起来放到口里,这种习惯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对“粮票”看得特别重,省吃俭用地积蓄粮票,担心“饿饭”。以至于到1993年国家取消粮票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硬是从牙缝里暗暗地积累了近千斤粮票[⑥]。因而我时常想,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中学课本都非常重要,它不只是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起到潜移默化地教人如何做人处事的道理。

终身难忘老师的质朴情。新中国建国伊始,教育部要求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道德良心为做人之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⑦]因而那个时代的老师都非常敬业,教育学生异常厚道和质朴。记得在我读小学6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做算术作业,陈宝伦先生布置了6道算术计算题,我做对了3道,做错了3道。当数学作业本发下来的时候,发现老师只给了我“0”分。不懂事理的我对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并不理解,居然在老师朱笔批改的下方“不服气”地写道:“勾勾3个,叉叉3个,应打50分,您打0分不对呀?”第二天算术课下课后,陈宝伦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还没等我闹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他踹了一脚,我跌倒在地半天没有爬起来。尽管在今天看来陈先生这样做似乎有些欠妥。但是这一脚刻骨铭心,终究让我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老师的良苦用心是恨铁不成钢啊。恨到极点便是爱,天底下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是最无私的。以至于到我儿子宋威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还念念不忘地用这个例子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老师对学生这种质朴的关爱,体现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老师就是学生的标杆和无声的榜样。老师所说的、所做的一切,无论“对”与“错”,都会被学生有形和无形的予以效仿。在我幼小的时候,似乎老师讲的话就是真理,就是判别一切的准则。足以见得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不仅要有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有人格的魅力。所以,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只要是认识的老师,不管他(她)教没有教过我的课,都会自觉地对老师行一个鞠躬礼。我觉得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国度里,从小就对儿童进行尊重人、关爱人的礼貌教育,到任何时候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惬意的乐事是自由自在地读书。小学语文老师非常注意培养我们对读书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尤其是多读那些好的文学作品。记得我们的教室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老师让同学们自觉自愿地把好书放到那里互相交换着看。从我读小学到初中,家里只有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制作这种煤油灯的方法很简单:找一个稍大点的空墨水瓶,小心地把墨水瓶盖钻一个圆孔,竖插进一个铁皮卷成的小筒,将棉线搓成灯捻子穿进去就成了。我们家平常只能使用一盏这样的煤油灯,那时的煤油叫“洋油”,老百姓把它看得非常珍贵, 3

因为要凭票供应,你即使有钱也买不到。通常在吃完晚饭后,母亲就开始摇纺车纺棉线,通过她熬夜纺出的棉线织成土布,解决全家人的穿衣用被问题。随着纺车“嗡嗡”的响声,锭子上线穗儿渐渐增大。我就伏在纺车边的小饭桌上,借着微弱的灯光集精会神地做作业,剩余的时间便悠闲地读点课外书,我由衷地感到这是童年时代的一种高级享受。尽管灯火昏黄如豆,但是在漆黑的夜晚,微弱的灯光在我看来竟是那样的亮堂。由于煤油灯的灯捻子是用棉线搓成的,燃烧的时间一长,灯芯上就会结满黑黑的积碳,俗称“灯花”,灯花严重地影响灯光的亮度。因此,只要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母亲就会用插在头发上的缝衣针把已经烧结的灯花拨开,瞬间灯光又通亮如初。人的心灵比较敏感,而经验相对贫乏。由此我想到,人只有不断地清除心灵上的积碳,心灵的那盏灯才会永远明亮,人才会富有生命的活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⑧]朱熹的一首《读书有感》,寥寥数语道破了读书的底蕴和美妙,说出了读书人那份难于言表的收获和快感。我觉得读书必须赶早,越是年轻的时候读的书就印象越深。譬如,我现在随口溜出来的那些《唐诗》、《宋词》中的佳句,多得益于小时候背诵《唐诗三百首》等书获益的。书的来源不外乎借阅和购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乃借者多而购者寡。实事求是地说,在孩提时代家里根本买不起书。我经常帮助那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读书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自己的勤快换取人家“偷偷地”借书给我看。在那个没有正义、缺少良知,黑白颠倒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所有的好书都被打成了“封资修读物”。自记事的那会儿起,阅读就成了我偷偷养成的一种习惯,直到现在每天再忙,也要静静地、哪怕只读几页书也好,都觉得日子没有虚度。偶或得到一丝感悟,便会乐得像个孩子似的感到无比富足。我深夜读书喜欢断章觅句,断然没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拘束,古典与现代兼顾全凭兴之使然。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七侠五义》、《岳飞传》等,都是在那个年代如饥似渴地、偷偷地读完的。读书之乐,乐在思之。我以为读书要彻底静下心来,只有做到心无旁骛,才能读好、读懂、读透。尽管那时书里有好些字还认不全,含义更是不知甚解,但是读多了也就慢慢地似乎懂得了。儿时读的书记得特别牢,以至于现在写东西的时候,那些经典名句、格言就随时流淌出来,可谓终身受用。

大凡文人没有不喜欢读“闲书”的。会读书的人不是只读一本书,而是为了弄通一个问题去读相关的一类书。这里所说的闲书,主要是指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之外的书。我是个研究法学和政治学的人,因而属于人们常说的“头脑僵化”、“行为呆滞”的那类人,对于这一点我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我非常重视多读点儿闲书,往往在早、晚上厕所的时候或者睡觉之前,总要看一会儿《微型小说》、《知音》、《爱情婚姻与家庭》之类的“闲书”,以陶冶和丰富自己已被僵化了的头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读那些非读不可的书如果说它是“主食”,那么读某些闲书就可算是各人在“主食”之外,所好的“那一口”。譬如,武汉人有嗜“臭豆腐”的习惯,就连毛泽东都说:武汉的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⑨]。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活中如果没有他喜好的“那一口”,似乎人生的乐趣就会大打折扣。我也是武汉人,但就是不喜欢吃臭豆腐,这原本就没有“对”与“错”之分。因而我以为读书也一样,并没有什么书是属于非读不可的,只有真心想读和爱读罢了。不少读书人总是喜欢说自己在“读闲书”。愚以为这句话有一半是自谦,另一半则是在悠然自得地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确实能够让一个人平等地获得精神富有的机会。无论书的介质发生多么大的变化,阅读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读书人应当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作一个关乎自尊的问题,把阅读作为滋生自己生命的精神食粮。古人尚神交古人,然而今人不是读书太浮躁,就是功利心太强烈,真正的读闲书者少了,读古人心者就更少了。

读书从来就不会是无用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基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在这个方面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向犹太人学习教育儿童的经验。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在工程、音乐、科技等众多领域里,犹太人涌现出了灿 4

若群星的大师级人物。然而他们做得最成功的要数生意,可以说世界上70%的贸易均由犹太人掌控。譬如,化妆品、时装、食品、军火、宾馆、电影业等。从1901—2005年期间,占世界人口仅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和酷爱读书是犹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大多数犹太儿童都懂得3门语言: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往往从幼儿开始家长就训练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他们相信这些训练会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助于他们成为天才,因为音乐能够刺激大脑活动。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学习经济、数学,还要涉猎竞技、体育如弓箭和射击之类,他们相信练习弓箭和射击能够使人的大脑在进行判断和决策时更为专注,这就是犹太人为什么天才辈出的重要原因。所以,愚以为一个民族是否真正强大,不仅要看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怎么样,而且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状况如何,实际上又取决于它的年轻一代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这里不妨以以色列为例,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竟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小孩子的阅读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的家里,从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起,大人就会翻开一本干净的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用意不言而喻:让小孩从小就知道“读书是甜蜜的”[⑩]。

要营造一个书香社会,就必须让孩子们从小就热爱读书。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民族,我们既拥有举世闻名的诗经和诸子散文,更有国人津津乐道的“李杜诗篇万古传”

[?]。我们的社会原本就是一个有着良好读书传统的社会,据说大思想家王夫之在给女儿置办的嫁妆中,就安排了满满一箱书。我们的社会之所以时不时地冒出“读书无用论”,我以为它与社会的政治气候以及人们的价值追求密不可分。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是不需要做过多论证的。尽管读书不能够增加人生的高度,却能够增加人生的厚度;尽管读书不可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够改变人生的发展方向;读书未必能够改变人的身份、地位和收入,但是不读书却更难改变这一切。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主观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保证所学的东西或者所读的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人说现在是讲求实用的时代,读书也流行实用,图书市场很看好这类图书,读者也舍得花钱去买这类图书。其实人的一生如果始终专心于某一门学问、一个行当那固然很好,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极少的。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完善的过程,无论人生过程的长短,都绝对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总要面临多次职业的选择,每次选择都可能带来工作领域或者行业的变化,没有谁能够做到先学好了再干,往往是干起来再学或者边干边学。我以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读书态度,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得清楚。譬如对有些人来说,读书的时候所读的书用不上,日后也未必用得上。可以这么说,读那些当前必需之书是我们的宿命;但凭个人的兴趣去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则是我们对命运的抗争。读书的真实意义就在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过后不知难”。我以为国家是个人的集合体,一个在经济快速发展轨道上奔跑的社会,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作为根基与导航,这个社会最终是撑不住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族演化进步的精神旗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书籍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从蒙昧、野蛮到文明,文化体现了从猿到人所经历的漫长进化历程,也标识了不同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路径。因而语言不仅仅只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还从更深的层次上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记忆、民族文化的标识,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它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和民族的兴衰,见证了在漫长岁月里本民族坚忍、执著、美好、崇高的心灵历程,彰显了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家长、教师和社会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后一代,破除读书无用的思想,倡导一种全社会热爱读书、和谐读书的氛围。记得法国18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 5

体裁作文